关于《冰点》,关于李大同

关于《冰点》,关于李大同
关于《冰点》,关于李大同

关于《冰点》,关于李大同

——读《冰点故事》

冰点的封面上这样写道:“我们报道,我们记录。不是因为我们是一些好事之徒,仅仅因为,这是我们对公众、对国家、对历史、对未来,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当我正在思考着这句话的深度意义时,手指已经翻开了书的首页,一张白纸上之写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从不认为我本人具有平民的视角。在实际运作中,我关注的还是“不普通”这三个字,任何普通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而原本普通的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或者在不普通的命运中展示出了一种普世价值,这才是能够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新闻的基础之一。”

不普通?怎样展示出来的是普世价值?这种关注普通人的不普通从哪些角度入手的?……一系列的问号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这一探,我竟沉迷其中直到读完整本书,几天才得缓和。我很想再读一遍,因为第一遍实在很投入,不忍心中断,结果是没有记录下什么,只好通过目录来回味哪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话语,让我流泪的感人故事。

对于第一章,也许只是刚开始,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来做以评判,重新略读,我看到了李大同老师的那种洒脱和乐观精神,这也许就像他说的:经历确实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怎样思考和怎样行动。我想说对于他的经历我不追究,但确实他的思想和行动让我看到了一个拥有内蒙人豪迈的气概。关于李大同老师,暂且不说,后文再议,我们还是回到《冰点》。

《北京最后的粪桶》这篇文章从那位漂亮小姐申请去写粪桶开始,“漂亮小姐”去写粪桶了,能写成什么样呢?第一次失败我没有对“漂亮小姐”失望,我更多的是相信她一定行的,终于结果也不出我的预料,很不错,虽然没有通篇文章的全部报道内容,但是看到人们的好评,我竟也跟随着激动起来,一句:“哥们儿,真他妈棒哎!”,我被惊住了,也被感动了,惊的是这话语在书中出现,感动的是这些朴实的人的评价才是最真的感情。之后想到“久违了,留村”那章节,我没有太多的关注这篇文章具体内容,而是被一段简短的蔡平描述的一段话所感动,她写道:“车窗外,他矮矮的个子,跟着列车走,始终招收,张着嘴笑。”这是一段描写蔡平返京时,一个老知青在深夜里赶到火车站送她的情景。我看到这样一句描写,眼眶竟不禁酸了一下……

五叔五婶这篇并不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究竟是为什么会产生了

始料不及的巨大轰动,究其原因就是真实,绝对的真实。技术上,这篇报道实际上打动人的就是三次关于眼泪的描写——五叔的眼泪:“满脸带笑,泪水却顺着黑黑的脸不断的留下来……”;大儿子长兵

的眼泪:“长兵的鼻翼正在急促的煽动,泪水已经直滴到碗里,他在

努力控制自己不哭出声来……”;小儿子长将的眼泪:“我低头记着,突然发现声音不对,再一抬头,小小的孩子正使劲仰头望着屋顶,泪水就在眼角边上,却不让它流出来……”。就是这种真实以及对细节的描写,感动那些有情人,唤醒了人们内心存在那一份温情。

其实在冰点中,很多地方都是深深的感动了我,关于冰点,我想

说的最多的就是感动。在那篇安乐死的故事中,那位中年妇女讲述自己妹妹的故事,她的妹妹患了一种罕见的癌症,叫做“印戒细胞癌”,并且是晚期,医治已经无效了,她的妹妹是一个爱干净的人,但是在治疗的后期妹妹已经没有办法清理自己的排泄物了,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使妹妹去意已决,妹妹祈求她让自己能够“安乐死”,当最后妹妹对大家告别时,说:“永别了!谢谢你们的照顾……不要哭,不要用哭声向我告别。”,这时的我已经泣不成声,朋友还奇怪的问我,怎么看书看得这么动情?呵~我只是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了……我不想对安乐死说些什么,但是,那个年幼的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母亲痛苦挣扎的时候,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除了哭泣,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我只是觉得,当一个人万分痛苦的时候,我们还要眼睁睁的看着,真的好残忍!

作者对于一些概念的解答也是通过举例来说明的,而不是单纯的用概念说一些朦胧的话。在亲历式报道这一章节,作者通过5个具体的说应该是6个故事来解释这种亲历式报道,但是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这样故事的讲解更容易领会,却不是像那些教科书一样都是理论的知识,说的我们最后总是一头雾水。《小保姆与大堂琴师》中的那些关于小保姆的故事,相信是每一个家里面请过保姆的人都多多少少有过的经历,我们不能说是他们的素质怎么样,因为毕竟有那些尽职尽责的保姆,这些普通的百姓故事都是人们喜欢冰点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大堂琴师那些故事中,我们也体会到那些看似高雅的钢琴师们背后的辛酸,无奈,纠结,甚至拜金。对于老兵,对于“老鬼子”,我没

有太多的了解,给我印象深刻是白色困惑,对于一个普通医生,她的一些朴实的做法虽然与事实格格不入,却让人们感到他的迷惘与困惑,小航认识的一位老总去医院动手术,她咬咬牙花了12块钱买了一斤刚上市的鲜草莓去看那位老总,我看到这笑了,花了12块钱还要是咬咬牙?但是转念一想,在那个年代,普通人的工资一个月好像也没有多少?那些老总送名贵的珍奇异果给小航,但是那些东西在老总们的眼里不算什么,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些穷人,有人看了病却不让开药,因为买不起,而他们被治好了送给她的却是那些亲手绣的鞋垫儿,孩子画的画甚至只有一个苹果,这种朴实无华却是发自内心的。有感动也感叹,感叹中国的贫富差距竟如此之大,这真的是一个残酷的现世。当我看到搬家的那个故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姥姥,家里这几年一直张罗着搬迁,姥姥总是念叨,这要是搬家了,家里的这些破烂儿可怎么办啊?我说都扔了呗。姥姥和书中说的老人一样,教训我说这都扔了,多浪费啊,难道搬家后都买新的,看把你们狂的。我总是笑笑,因为可以理解姥姥的心情,其实那些看似像是破烂的东西,在老人的心中都是“宝贝”,我们要是都给扔了,他们的心里一定空了许多。

冰点从亲历式报道到经历改革,经过一场激烈辩论之后,冰点接受了批评也接受了改革与思考,关注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已经在冰点中越来越深入,文章“我捐出点希望给乡下的娃儿们”,“向自己的同胞开枪,真是难为情”,“金钟响在大山里”,“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都是那些普通人中的不普通故事,以及后来的新尝试,使得冰点再次

上升它的深度,而这个深度不是无法理解那种,而是更多的包揽这种形式的文章,包括后来的评论式,转载也开始尝试等等,这些也同样为冰点增色不少。小冰点的问世,也是一大突破,但是很可惜在一次险些夭折的改版宣告了小冰点的结束,它的结束我甚至还有些舍不得,这样一个小的版块,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为什么不坚持呢,可是也许媒体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吧,很多时候不得不忍痛割爱。

看到冰点的尾部,讲了很多有争议性的事件,这些故事中感动已经渐渐的少了,更多的是引起我们的思考,那一篇《噩梦般的遣送》,让我看的毛骨悚然,中国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件,和谐社会难道只是一个口号吗?但是在这节的结尾,我很感谢冰点,就像万千人民一样,冰点真的主持了正义,在末尾一个类似于说明的括号中这样说:“在本书尚未完稿时,国务院已经废止了这个条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志刚之死,推动了国家的变革。”我想说,媒体如果都敢于这样突破,我们的社会又会进步一大块了,而由在“性”的突破那一部分,我由衷的佩服了李大同的敢于挑战,“最可怕的一天”,“性别的挣扎”,以及“最有勇气的人”,其中,关于青春期的性教育,同性恋的故事以及关于为爱滋做出巨大贡献的教授,不敢突破,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不被人理解,但是当人们看到他们的内心,听到他们的故事,也就接受了那些曾经不能理解的事情,我想说也许这些不是单凭报纸的一个栏目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至少有人敢站出来说话。

从百姓的不平凡故事到亲历式报道,小冰点的问世到夭折,到“性”的突破,再到那些特殊报道,冰点的新闻故事由“软”渐渐的“硬”

起来,无论我们对于事实有多无奈,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能做的就是“说”,那么谁来“做”,结果如何,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在看到冰点的整个发展历程,我非常敬佩李大同老师,他的魄力,他的文化素养,他的敢作敢为,真的让我感动。那么,下面就来简单的说说关于李大同老师。

有介绍说,他是中国青年报《冰点》的掌门人,这一点我们都是知道的,呵~同时他也是报社的侃爷和大编辑,曾经的“黑帮”子弟和“北京盲流”,在内蒙古呆了11年,我想这也许对他的性格有着深深的影响吧。

他常常引用一句话,“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力”,而冰点都是非新闻性的特稿,他对与栏目的主要追求不是简单的告知,选择的人物或者时间通常集中反映的当前社会的矛盾,困惑,痛苦和缺项。他通过这本书想要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记录,即一个新闻工作者,一个报纸的编辑,他可以怎样的生活,而实际怎样生活。他跟着自己的感觉,想要把简单的内容让读者能够感兴趣。

对于那些社会背后的无奈,李大同老师很开明的看待:我们不必考虑社会其他系统是否会联动,当我们面对后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干了我们该干的工作。我很喜欢他的这种洒脱,他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共同讨论的时候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面对困难不畏惧。读过冰点,我很想做两件事,一件就是找张中国青年报来看看,可是现在好像已经没有这个栏目了,我表示很遗憾;另一件事就是再读一本李大同老师的书,因为喜欢他的说话风格,他的为人。

关于李大同老师,我本来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提笔却说不出什么,是我还不够资格去评价以这样优秀的编辑,那么,就在未来更多学习,更深入了解才好。

那么,回到我开篇的问题,看过这本书以后,其实那些疑问都迎刃而解了。那么,本文到此处收尾,我一定要再细细品读一遍冰点故事才好。

英文毕业典礼演讲稿

英文毕业典礼演讲稿 Sheryl Sandberg told a graduating clas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that great leaders want 'genuine enthusiasm', something she said her late husband, Dave Goldberg, always had. 雪莉·桑德伯格鼓励清华大学毕业学子说,伟大的领袖需要“真正的激情”,而这一点她和她已故先生戴夫·哥德伯格(Dave Goldberg)一直怀有。 'No one won more hearts than my beloved husband Dave- He raised the performance of everyone around him,' she said during a commencement speech on Saturday in Beijing. 'He did it as CEO of SurveyMonkey, a great company he helped build, and he did it for me and our children.' 雪莉·桑德伯格周六在北京发表的毕业演讲中说道,“没有人能像我挚爱的丈夫戴夫·哥德伯格那样赢得那么多人的心,他让身边的人表现更为出色,他在调查猴子(SurveyMonkey,美国一家网络调查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时就是如此。这是他帮助建立起来的一个极为出色的公司。同时他也让我和我们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摘要】《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以《大同书》为代表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人建构出一种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为寻求现代转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并尝试着将中国文化价值世界化。而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谐思想、素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同思想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教育思想价值观 一、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政治价值观念。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三)中国人自立自强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留些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四)个人经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出国门的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等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社会。他也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自由、平等、博爱,但不久,他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进而诞生了中国人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二、大同思想 (一)平等观 平等观是康有为思想中闪光点之一。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且女子最有功于人类,男女应该平等。然而,我国的传统却是“重男轻女”。

22《礼记》二则(经典)

22 《礼记》二则 第1课时 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 yáo) 自强(qi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马云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

马云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 各位在座的同学们: 首先恭喜大家,祝福大家,这是中国最了不起的一所大学之一,尽管在我心里面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杭州师范大学。大家觉不觉得学校的知识总是不够用,但是社会上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杭师大给了我是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清华很好,但是清华的知识永远是不够用的,而你们今天所得到这个能力是取得自身的能力。我看到今天那么多阳光灿烂的笑脸,30年后不忘初心,依旧是这样的笑脸,这才是成功。 我今天在这谈一下我的感受和体验,高考我并不算很成功,考了几年,我数学1分那是真的,第二年考19分,第三年考了89分,但我从来没放弃过。 我给大家一个提醒,一个建议,提醒是今天你们获得中国最荣誉的毕业书,但是那只是一张纸,只证明这四年或者六年,或者八年,你父母为你付了很多的学费,这是一张学费的通知单而已,告诉你付了那么多学费,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很多的模拟考,这仅仅是模拟考而已。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们毕业于清华大学,请大家用欣赏眼光看看杭师大的同学,如果你毕业于杭师大,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因为这社会上永远充满变化,永远充满着各种奇迹。 人生最后不管今天多么的成功,刚才学会计的学生说的,

你最后死的时候才能够看看你到底赢了还是亏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刚刚开始起步。我也相信今天毕业以后在座很多人都很担心,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毕业以后我是学经管的,能当老板吗?我能找到一个好老板吗?能够找到好公司吗?其实这些担心都有,每天都有。我刚创业的时候天天担心能不能活下来,到后来我担心这个公司会不会长大,到今天长大了我担心它会倒下,现在的担心比以前多多了,我们每时每刻处于这份担心中,担心很正常,不担心才不正常。所以我想给大家的建议,也是真实的感受,这30年来,我天天在担心,但是我只是担心自己不够努力,我担心自己没看清楚灾难,我担心自己没把握好机遇。但有一点不用担心,你们一定会遇到眼泪、冤枉、误区、倒霉各种事件,一定会碰上,这个不用担心,你碰到这个早知道会来的。 另外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在座所有的人今天毕业于纠结的时代,这个时代看起来充满着怀疑,充满着各种的不信任,学校的老师对学生是不信任的,学生对老师不信任,媒体对大众不信任,大众对媒体不信任,甚至有各种的担忧,老百姓对政府也有各种的不信任。这世界看起来缺乏各种各样的机会,但这世界看起来又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这世界看起来年轻人似乎是可以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看起来年轻人什么事情又都做不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很恭喜大家来到了一

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_清华大学曹丰_英语演讲稿

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_清华大学曹丰_英语演讲稿Our Future: A Battle between Dreams And Reality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When I was in the primary school, I have a dream. I want to invent a device which could bring you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in no time at all. When I wa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y dream was to study in my ideal university. And when eventually I got into the university, my dream was to graduate. How pathetic! When we grow up, we dream less And become more realistic. Why? Why do we have to change our dreams, so, so in order to let it be "fulfilled"? Why do we have to surrender to the so-called "reality"? What IS the reality actually?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reality is not real. It is a barrier keeping us from all the possible fantasies. Flying, for example, had been a dream to manki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 hundred years ago, "man could not fly" was still regarded as the "reality". Now if that was really the reality, what did the Wright brothers do? How did some of you get to Macau? Only when we believe that the reality is not real can we soar with our dreams. People say that our future is a battle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our dreams. And if, unfortunately, Mr. Reality wins this war, then I see no future of mankind at all. AIDS will never be curable as this IS the reality; People living in the undeveloped countries will suffer from

谢丽尔.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运营官)清华毕业演讲汇总

桑德伯格清华毕业演讲:命运偏爱勇者 主讲人:谢丽尔·桑德伯格(Facebook公司首席运营官) 时间:2015年6月27日 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编者按】 6月27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举行。Facebook公司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作毕业典礼演讲。桑德伯格是清华经管学院毕业典礼历年来第一位女性演讲嘉宾。 在她的演讲中,桑德伯格回顾了她从踏入职场至今的心得体会,并用自身经历介绍了过去25年中互联网带给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化。桑德伯格鼓励毕业生说,“从现在起的未来25年,你们将帮助塑造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世界”,“作为清华的毕业生,你们不仅将成为中国的领袖,还将成为全球的领袖。” 以下是桑德伯格视频及演讲全文: I am honored to be here today to address Dean Yingyi Qian, Tsing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 distinguished faculty, proud family members, supportive friends,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class of 2015. Unlike my boss, Mark Zuckerberg, I do not speak Chinese. For that I apologize. But he did ask me to pass along this message -- zhuhe. I am thrilled to be here to congratulate this magnificent class on your graduation. 钱颖一院长、杰出的清华经管学院的教师们、自豪的毕业生亲属、鼎力支持他们的朋友们、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 《长 [1]。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

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 “天 造化施为。受天之所命不是简单的受造于造物主,更直接意味着人生在世具有的使命感和庄严的存在意义。因此人生来就背负了责任,生存总是伴随着将天之所命在世内展开和现实化的迫切要求。通过这一阐述,论证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人的区别都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因而学与不学意义重大,正是居于此,康有为才不遗余力大力开展为学、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求完善自己,更求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教和学的思想 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一书中对“教”与“学”的发生追本溯源,通过这种几乎是社会进化论的还原,对教与学的传统想象作了修改。他说:“教学不知所自始也?人类之生,其性善辨,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辨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斯。民生颛颛顽愚,不辨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惟其善于辨思,人道之始,其必有别矣。 待的:“夫学患不深详,教患不明浅;学患选之不精,教患推之不广,义皆相反。以学为教,安能行哉?”[6]“周官尚有岁月读法,谏救劝德犹是敷教之余法,不与学校相杂”[7]“选举止于士,敷教下逮于民”[8]。康有为所说的教不再是以孔子所说的“成人”(像藏武仲一样博学多识,像公绰一样清心无欲,像卞庄子一样孔武有力,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为目标,而是指一般的社会成员应该能够接受到的最基本素质教育,前者对于新时代来说,过于想

礼记二则-知识点

大道之行也 一、课文翻译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注释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为:是,表判断。 与:同“举”,推举。 修:培养。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原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注释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个“亲”,父母。 子其子:第一个“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 终:终老,终其天年。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有残疾。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归宿。 于:在。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的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原文: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大门。 闭:关(门)。 谓:叫作、称作。 大同:指理想社会。 译文: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大门不关。这叫作理想社会。 二、问题归纳

比尔盖茨清华大学演讲:《未来之路:在中国共同创新》(中英)

比尔·盖茨清华大学演讲:《未来之路:在中国共同创新》 由博雅源收集整理 尊敬的顾校长,清华大学的老师、同学们: 获得清华大学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让我感到非常荣幸。清华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这里诞生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商业和政治领袖。 我上一次访问清华是在1997年。当时,中国学生的才华、热情和创造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我决定在中国设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沈向洋博士的领导下,在清华等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协助下,微软亚洲研究院取得了成功,为微软公司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各种国际会议上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也为微软的新产品如Windows Vista的诞生,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身为清华的学生是件激动人心的事。 我们才刚刚开始接触到软件魔法带来的奇妙体验。全世界有十亿计算机用户,他们才刚刚开始分享信息。随着半导体、光纤技术的发展,软件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今天的电视还是被动的,在未来,你可以从因特网下载节目,电视将能和人交流、互动; 昨天我参观了中国农科院稻米研究所,看到那里的技术人员开始用软件来区分不同的稻米,为其排序,以后还可以通过软件的分析计算,用较少的农药培育出高产量的优良品种; 医学界已经开始用软件来管理数据库; 今天的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数字钱包”,可以显示地图,上网查找信息,未来它还将可以和人交流; 平板电脑的出现,使得在教室可以无线上网,用电脑录音、识别手写的文字。这样,学生无需课本就能实现更有效的学习,老师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教案。 当然,软件的未来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如何使得用户更容易掌握?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但不管怎样,就计算机科学而言,我们所处的都是最激动人心的时代。 中国正在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科技创新正在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微软公司愿意帮助中国公司的成长,帮助所有的中国公民享受到计算机科学进步所带来的成果: 微软已经开展项目,帮助中国的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尤其是盲人享受科技成果;

施一公教授清华大学演讲

施一公教授清华大学演讲 施一公教授清华大学演讲:优秀博士如何养成我们只能自己寻找导师,而不是那些只会酒桌文化的领导。时间:2012年6月27日来源:清华大学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是一条真理。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大约10年前,著名华人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曾经有一封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语重心长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我都把这封邮件转发给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其中的一段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

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投入紧张的实验操作,并且用两小时以上的时间从事与科研直接相关的阅读等工作。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则应主要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 有些学生读完邮件后告诉我:“看来我不是做学术的料,因为我真的吃不起这份苦。”我常常回复道:“我在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会觉得长期这样工作不可思议。但在不知不觉中,你会逐渐被科学研究的精妙所打动,也会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而骄傲,你会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回答,其实源自我自己的经历与体会。我从小就特别贪玩,并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我尽量刻苦读书。我高中就读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凭借着比别人更加刻苦的努力,综合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8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我获得河南赛区第一名,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大学阶段,我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

CEO们在2019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摘要

CEO们在2014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摘要 企业家通过精心构思的演讲展示个人成就和魅力,不仅对树立企业家的影响力大有益处,而且对其领导的企业也可以起到正面宣传的作用。 1、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在清华大学: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这就是残酷的生活。所以你今天必须很努力,才能面对明天的残酷,明天你必须很努力,才有可能看到后天的太阳,但是绝大部分人看不到太阳的。你光努力还不够,还有运气,运气从哪里来?运气就是在自己好的时候多想想别人,自己不好的时候多检查检查自己,我相信会走过来。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学校师长们对我们所有毕业生的殷切期望;让我们秉承母校“爱国、求是、奋进”的校训。让时间作证,我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让我们发扬西邮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尽情施展我们的才华。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够在人生舞台上慷慨激昂,书写自己的成功与辉煌。 2、李嘉诚在汕头大学:在新大门的真理钟敲响之时,你对未来的许诺是什么?每天晨光初现时,你可曾对社会的问题有所记挂?你会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还是渊深邃密、锲而不舍?一个有真能力的人,总会自觉地把“推动社会进步”视为己任。

二是孤独感。单位不再是校园,不是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能骂的地方。你可能发现,除了今天天气如何、着装怎样、金秀贤又演什么新剧了之外,你无法走进别人的心里,也没有人愿意走进你的心里。所谓的谈心,不过是彼此的窥探与拉拢。你会惊诧:笑脸与扑克脸,喧哗与沉默,在办公室里竟然没有本质的区别。孤独,你突然感觉,被深重的孤独感所包围。 3、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在普林斯顿大学:今天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天赋和选择不同。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很容易毕竟它们与生俱来。而选择则颇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 4、比尔·盖茨夫妇在斯坦福大学:如果你们的世界观足够宽广你们将创建出我们所有人都想要的未来。如果你们的世界观太过狭窄,你们就有可能创建出悲观主义者们所害怕的未来。 5、联想董事长柳传志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人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人生追求的目标,这个和立意高远并不冲突。立意要高远,目标要一个一个脚踏实地地去做……要海阔天空地想,但是要脚踏实地地干。 6、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 7、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谈创业:第一点你需要非常努力地去工作。然后要不断地思考。除此之外,不

论康有为维新思想与大同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一)

论康有为维新思想与大同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一) 在康有为思想研究中,维新思想和大同思想的关系尚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却直接涉关到对康有为思想体系的总体把握和他一生政治行为的评价。无论是维新思想的研究还是大同思想的研究,学界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充分肯定了变法时期康有为政治和学术思想的进步性,高度评价了大同思想的价值,同时也批判了康有为在变法后保皇保教反对革命的思想和活动,并由此认为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也渐趋复古与保守。显然,在康有为思想研究上存在着隔裂其思想发展的一贯性、理论基础一致性的倾向。正确理解康有为维新思想和大同思想的共同哲学基础和逻辑关系,把其现实政治主张和未来理想看作是他自身逻辑演绎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正确评价康有为后半生的政治行为和思想发展无疑是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 一、价值心态与学术思想的发展 康有为早期的经历表明,从启蒙到思想的形成,康有为都是在“经世”思想的指导下积累知识、寻求救国之道的。“经世致用”和“微言大义”是康有为儒学思想的鲜明特点,严格的说在这一传统思想中所经的“世”、所营的“天下”就是现实存在的社会和世界。在表达对现世积极投入的背后隐含着康有为个人价值心态的形成及其变化,这又促使康有为把探求解脱之路的眼光从现世延伸到了未来。应当说,康有为“经营天下”的大志,在他的公车上书和维新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的著述中也有着充分的表达。然而,这一“大志”在价值心态的引导下继续发展,以至变成了“经营全球”的境界。因此,康有为的未来理想与现实中的政治主张是密切相关、互为一体的,反映了他思考人生和社会由浅及深的思维轨迹。 康有为自称“吾家自九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①意即他把自己看作是传统精英集团——士人的一分子。“士”在古人心目中是以知识和才智著称的知识阶层,孔子使用士、君子和圣人不仅表示地位、等级、出身、智慧,而且还赋予了他们以道德精神典范的内容,他描述的“士”都是肩负重任,不以物质享受为意而以经营天下、显现大道、追求高尚情怀为目的的人物。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因此,孔子把士的社会责任看得沉重而艰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对社会知识阶层的规定和描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历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怀,渴望和积极参预治理天下的活动,自觉地用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完善其外在形象。而所谓士大夫主要是指由儒士而官员的社会精英集团,他们通过从政的实践把儒家的思想贯彻于社会。由士到士大夫,由研读思考到决策治国,士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是成为“君子”。事实上先秦诸子无不崇尚圣贤,诸子心目中的圣贤是人中之杰,大致指两类人,一是具体的圣人,即历史上存在过的圣人或虚拟的圣人;二是指理论化的圣人,即原则的人格化,表现为一种抽象的道德人。在宋明理学中,圣人渐渐失去了其现实和历史品格,积淀为一堆抽象的政治伦理原则。在理学家的笔下,“圣人”成了“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象”的天道的显现者和实践者。①显然,圣人是超然于世的人,体现天道的人,忧苦难而解民倒悬的人。总之,文化传统中崇尚圣贤的传统,由士人向士大夫、君子、圣人转移、升华、抽象的实践轨迹,无不对以研究经典、专好宋明理学的康有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说,士大夫情调乃是康氏学术思想中的一大特色。从自编年谱中可以看到,四十年间,他所读、所注、所著之书以儒家经典、正史、历代会典、圣训及儒学各代名家之书为大宗。特别是从朱次琦习儒后,进一步促进了他自视“圣贤”心态的形成。他自称:“于时捧手授教,……乃洗心绝欲,一意归依,以圣贤为必可期,以群书为三十岁前必可尽读,以一身为能有立,以天下为必可为。从此谢绝科举之文,士芥富贵之事,超然立于群伦之表,与古贤豪君子为群。......于是倜然自负于众以不朽之业。”②早年的读书生活使天资聪慧的康有为学贯古今,超然于众人之上,确立了经营天下的大志。可以说从九江先生游,使他明确了自己的价值目标,并

清华大学学习视频教程下载,有需要的千万别错过

da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清华大学《运筹学》共40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232-1-1.html 清华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周登文 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71-1-1.html 清华大学《数据结构》(c语言)严蔚敏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1547-1-1.html 清华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视频教学共2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233-1-1.html 清华大学《计算机原理》王诚 64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28-1-1.html 清华大学《模式识别》林学訚 32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75-1-1.html 清华大学《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汤志忠 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74-1-1.html 清华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温冬婵 64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56-1-1.html 清华大学《JA V A编程语言》许斌32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54-1-1.html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原理》朱晓燕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29-1-1.html 清华大学《编译原理》张素琴吕映芝64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30-1-1.html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刘强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27-1-1.html 思想道德修养清华大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327-1-1.html 清华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周登文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47352.html,/thread-2-1-2.html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华成英56讲学习梦想家园

弗格森哈佛商学院演讲实录

弗格森哈佛商学院演讲实录 英超曼联俱乐部的主帅弗格森北京时间12月17日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他应学校方面的邀请给那里的学生们上了一堂长达40分钟的公开课。在讲堂之上,这位即将年满71岁的老人侃侃而谈,不仅分享了他执教球队的理念,还公开了一些他激励球员、掌控更衣室的方法。现在学生们可以在哈佛大学的官方网站上聆听来自弗格森的教诲。以下是弗格森讲课实录。 赛前演讲:发挥想像力 我曾经听说一位教练这样开始他的赛前演说,“我起码已经和你们说了超过1000次的赛前指导了!”而他的球员们立刻回应道:“没错!1000次中有500次我们都是睡过去的!”其实,赛前演讲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为了避免这一点,我喜欢利用自己的想像力讲一点不一样的故事。 一般情况下,我会说说我的期望,谈谈球员们的信仰以及信任之类的话题。我记得有一次去看安德烈·波切利(著名盲人歌唱家)的表演。我感觉这是我一生中上过的最经典的课程。我在看演出的时候想到了球员们之间的互相配合和团队协作,一种乐器开始演奏,另一种就悄无声息,这种此起彼伏的感觉棒极了!回去之后,我就把这段经历告诉了我的队员们,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球队才是最出色的。 至于安排球队首发阵容,我们从来不会当着全队的面宣布首发是谁,而是直到比赛当天才会公布。如果说比赛是下午3点开始,那我会在下午1点前和球员们单独谈谈,告诉他们我的决定。我一定会私下和他们交流,我知道被排除出球队出场阵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技战术:抓住对方核心 战术这样的东西实际上是在不停变化的,你要根据不同的对手改变自己的策略。我在布置战术的时候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阵中的1到2名球员身上。我会想对方哪名球员会去主罚任意球?谁是掌控球队节奏的那个人?谁在指挥球队?你只要把握住对方阵中最有影响力的那一个人就成了。 剩下的时间我往往会想想自己球队的打法。比赛前的那个周五,我会和球员们一起通过比赛录像来分析我们的对手,他们的长处和弱点分别在哪里,他们的任意球采取什么样的战术,他们会在场上踢成什么样等等问题。 等到周六的时候,我们会给他们看一份更简明扼要的报告,其实就是昨天内容的一个简单复述。 中场休息:不太相信笔记

对康有为《大同书》的细读分析

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同”社会构想 ----对康有为《大同书》的细读分析 一、康有为与《大同书》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人物。作为康有为代表作的《大同书》,可以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学人,首次尝试设计理想中世界的状态。在这个世界性的社会里,没有国家、没有种族、没有阶级、没有家庭、私有制消失、人人平等、天下为公,人类过着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这就是康有为设想中的大同社会。 “大道者何人理至公, 太平世大同之道也。”“公者, 人人如一之谓, 无贵贱之分, 无贫富之等, 无人种之殊, 无男女之异。分等殊异, 此狭隘之小道也。平等公同, 此广大之道也。无所谓君, 无所谓国, 人人皆教养于公产, 而不恃私产, 一内外为一, 无所防虞, 故外户不闭, 不知兵革,此太平之道、大同之世”,康有为在1884年撰写的《礼运注》中, 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基书轮廓。 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中的人而言,大同社会表征着希望和美好。虽然正如毛泽东所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社会的路”,但其大同设想是康有为早期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其中的很多设想都很先进也很具体,不仅在当代具有进步意义,对现代执政者设计未来发展道路也仍旧有很大的启发性,集中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平等民主的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代表着以康有为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智慧和胸怀,就像康有为本人所说的“吾为天游,想象诸极乐之世界,想象诸极苦之世界,乐者吾乐之,苦者吾救亡,吾为诸天之物,吾宁舍世界天界绝类逃伦而独乐哉!”因而这本书不仅从内容上而且从思想价值上都有被仔细研究的必要,篇幅关系,本文着重选择个人觉得重要且有兴趣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 二、重点问题研读 1、康有为大同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大同书》“混合公羊家三世说、礼运篇小康大同说、佛教慈悲平等说、卢骚天赋人权说、耶稣教博爱平等自由说,还耳食一些欧洲社会主义学说,幻想出一个‘大同之世’。 从他的描述可以看出《大同书》的思想来源多而庞杂,其中,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整本书的思想架构

论康有为_大同书_中的素质教育思想_张泽鸿

论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 张泽鸿1,2 ,周 畅 3 (1.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022;2.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 230039; 3.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合肥 230601) 摘 要: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针对人口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引导,将大同社会的教育 分为前后衔接的五阶段;他提倡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康有为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现出人本主义和新伦理主义的色彩,具有深远的人口学和教育学意义,对于我们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仍具有可资借鉴的时代价值。关键词:《大同书》;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人本主义;新伦理主义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 (2007)03-0115-06 康有为(1858 1927年)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康有为在教育 学方面曾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主要体现在《长兴学记》和《大同书》两书中。最早对康有为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的是梁启超。1901年,梁氏在《南海康先生传》中专辟《教育家之康南海》一章,认为康有为 其为大教育家,则昭昭明甚也 , 先生不徒有教育家之精神而已,又备教育家之资格 。[1]378,381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从变科举、兴学校、建立新式教育制度,到主张女子教育、兴办专业教育,以及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构成了富有创意、极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但继承了中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同时又广泛吸收了西方和东洋教育的合理成分,使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本文主要从现代人口素质培养的角度对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资源作一梳理,初步探讨其基本内容、主要价值及其局限性。 1 人生五阶段学制的设计 何谓现代素质教育?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同书》(1902年)作为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康有为教育思想的主要面貌。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培养的是 人性皆善,人格皆齐,人体皆健 [2]186 的新公民。这些理论都和 今天的素质教育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从现代素质教育的视角来看康有为的人口素质教育思想,它仍然具有人口学和教育学的意义。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机,康有为主张创立新 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学习西方先进的学校教育制度。他早在《请开学校折》中就提议兴办中小学,设 立大学,构划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学制雏形。他主张小学要向西方一样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如果儿童有 其不入者,罪其父母,严课地方官以为殿最 。 [3] 他希望借此来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以资富国。他的这种学制主张,既立足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又着眼于中国教育的长远未来。 这是中 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完整的学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 学制,也是康有为对中国教育事业最大的贡献 [4] 。 康有为在《大同书》里设想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等级制, 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2]1 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非常重视人口教育, 太平世以开人智为 主,最重学校 [2]269 。大同社会实行 公养 、 公教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在公费的条件下接受义务教育。大同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同社会的公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人为有用之美才,人人为有德之成人 [2]212 。大同社会的教育有一个前 后衔接的完整的学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人必须学习到20岁。它包括五个衔接的阶段:即人本院(负责胎儿教育)、育婴院(负责婴儿教育)、小学院(负责儿童初等教育)、中学院(负责少年中等教育)和大学院(负责青年高等教育)五个部分。这五个阶段形成完整的素质教育链条,每一阶段针对学童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构成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 (1)人本院教育。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在这里,孕妇胎教的主要宗旨是进行优生。为了达到目的,康有为费尽心思,对此进行了全 收稿日期:2006-10-16 修回日期:2007-04-02 作者简介:张泽鸿(1977 ),男,安徽安庆人,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安徽大学哲学系2005级美学研究生。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 efe iU n i versity(Soc i a l Sc i ences) 2007年5月 第24卷第3期 M ay 2007V o.l 24N o .3

施瓦辛格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英汉对照

为梦想执着 ——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It is wonderful to be here at this university. What a special place. I just looked around a little bit here, it’s a gorgeous, gorgeous place. I want to congratulate you for going to this magnificent university here. Now, the last time I was here in China was five years ago, and then I was promoting my movies. They had a movie festival here, the Arnold Schwarzenegger Movie Festival. I remember they showed all my movies for a week—which was a rarity, may I remind you—and they also showed the movies on television. But we also were here to promote Special Olympics, which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helps people with mental disabilities, so I was here for both reasons. But this time I’m here as the governor of the great state of California. I’m here representing the people of California, and we’re here on a trade mission to see how we can do more business with China and to help each other, because both California is a very fast growing state, and China is a very fast growing country, and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hat we can do for one another. But I didn’t want to miss the opportunity to come here today and to talk with the young people; as a matter of fact, to the brightest young people of China. And this is why it is so great to be here at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I’m honored that I was invited here. Now, I read a little bit about the history of Tsinghua, and I learned that actually this school originally prepared students to attend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Now, I also know that since the attack on our World Trade Centers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go to the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because you need to fill out all kinds of paperwork now and you have to get visas, and it’s very complicated, and you have to wait a much longer period of time to go over there. But let me tell you, things are improving already. I’ve heard that it’s easing up, the restrictions, and it’s easier to get a visa. My young Chinese friends, I want to tell you that in case no one from America has ever invited you, let me do this right now personally. I want to warmly invite all of you here to 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especially to come to California, because that’s the happening place. California is the best place. Please come and visit us, we will welcome you. I invite you all to come there and to travel, to meet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to come there and study in our universities, and some day hopefully you will come and do business over there, or maybe you’ll want to move over there. Whatever your goal is, you’re always welcome. America, after all, let’s not forget, is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And it’s not only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for Austrians like me, but for Chinese people as well. Remember that. I know that beginning with this century, China is also becoming a land of opportun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