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然灾害措施

预防自然灾害措施
预防自然灾害措施

漳州项目部自然灾害预防及处置措施

针对漳州项目部所处福建闽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制订以下自然灾害预防及遇到自然灾害时的处理措施,要求所有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并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处置工作。

一、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

二、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三、什么是山洪

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一)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二)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四、什么是地质灾害

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称为地质灾害。危害最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一)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1970年南美秘鲁的安第斯山发生冰川泥石流,将3000多万立方米的冰雪泥石冲入容加依城,顷刻间全城被彻底摧毁,3万居民全部遇难。

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建新房,切记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二)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五、什么是台风

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一)热带气旋风力等级

热带气旋风力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以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划分为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10—11级)、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2—13级)、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4—15级)、超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6级及以上)6个等级。(二)遇台风时如何避险

(1)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群众,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要在临时建筑(如围墙等)、广告牌、铁塔等附近避风避雨。车辆尽量避免在强风影响区域行驶;(2)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在台风来临前,最好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检查门窗、室外空调、保笼、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并及时进行加固;

(3)准备手电、食物及时饮用水,检查电路,注意炉火、煤气,防范火灾;(4)在做好以上防风工作的同时,要做好防暴雨工作。

(三)城市居民防范措施

1.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公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3.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4.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要将楼顶的杂物搬进来;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

5.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6.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7.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8.有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牌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园林部门要加固城区的行道树。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六、什么是暴雨

暴雨是指一定时间内强度很大的雨。如果3时降雨在16毫米以上,或者12小时降雨在30毫米以上,或者24小时降雨在50毫米以上,都称暴雨。

(一)暴雨的危害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往往会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二)暴雨时的防护措施

1. 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 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 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 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 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七、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①做好防风准备,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②注意媒体关于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防风通知的报道;③把门窗、围板、棚架、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热带低压影响的室外物品。(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①进入防风状态,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②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①进入防风状态,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②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③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④其他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①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相关应急处置与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②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③其他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八、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措施:①有关部门根据情况启动防御工作预案;②市民应及时收盖露天晾晒物品;③低洼、易受淹地区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④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①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②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③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④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⑤其它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①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②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③已有上学学生和上班人

员的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应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课、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④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九、什么是降水量

“降水量”这个气象术语,在日常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或电台广播的气象节目中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么降水量的含义是什么呢?

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单位)。

按气象观测规范定,气象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个六小时观测一次。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十、强对流天气

以强对流运动为动力,形成的巨大积雨云所产生的天气,称为强对流天气。(一)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空气质点的水平运动,称为风。空气质点垂直向上运动称为上升,向下称为下沉。当一团空气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时,这团空气因密度较周围空气小,就要上升,周围的空气就要下沉,这称之为空气的对流运动。

当触发因热力原因处于不稳定状况的空气时,空气将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低层潮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必然导致水汽凝结,大量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加热空气,使其气温升高,进一步加强了对流运动。当对流运动中空气质点的垂直速度接近50厘米/秒(强的超过1米/秒)时,称之为强对流运动。

强对流天气包括雷电(与地表物体和人发生的放电现象称雷击)、雷暴大风、强雷雨(局地短时降水或持续性暴雨的一部分)、冰雹和龙卷风等。通常情况下,将电闪雷鸣时出现的大风和降雨称之为雷雨大风。

(二)强对流天气的危害

强对流天气除雷雨可以增加土壤墒情、增加池塘水库蓄水和炎热时、缓和高温天气程度外,基本上是灾害性天气。雷击造成人员伤亡,损坏建筑物和输电、通讯设施以及影响航空运输;雷暴大风吹毁建筑物、树木,影响水运安全;冰雹最主要的是砸坏农作物和房屋、设施,短时低温也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龙卷风具有很强的推毁力;强雷雨有时还是局地山洪、山地灾害和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元凶,都影响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十一、雷电中如何保护自己

(一)雷电是怎么回事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一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放电有的发生在云层与云层之间,有的则发生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这两种放电现象俗称打雷。打雷造成危害又叫雷击。雷击分为直接雷击与间接雷击。它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打雷放电时间极短,但电流异常强大。放电时产生的强光,就是闪电。闪电时释放出的大量热能,能使局部空气温度瞬间升高1万—2万摄氏度。如此巨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造成电线杆、房屋等被劈裂倒塌以及人、畜伤亡,还会引起火灾及易爆物品的爆炸。

雷电全年都会发生,而强雷电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和夏季。

(二)怎样预防雷击

1.人在室内怎么避雷

●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

●雷雨天气时,最好把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固定电话。

●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2.人在户外怎么避雷

人在户外碰到雷电天气,为防止被雷击,应遵守以下原则:

●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

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如能立即披上不透水的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 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不要停留在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不要停留在山顶、楼顶等高处; 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或烟囱(山顶孤立的大树边尤其危险);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

●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应立即停止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要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更不能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狂奔;人在汽车里要关好车门车窗。

●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

●身处空旷地带宜关闭手机。

3.如何抢救被雷击伤的人员

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他的身体是不带电的,抢救时不要有顾虑。应该迅速扑灭他身上的火,实施紧急抢救。

若伤者失去知觉,但有呼吸和心跳,则有可能自行恢复。应该让他舒展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

若伤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迅速果断地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十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 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怎样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片东风(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

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延伸,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相反,当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Ⅰ. 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Ⅱ. 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Ⅲ.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Ⅳ.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

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影响程度及威力较厄尔尼诺小。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

中国气象局8月24日公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办法规定,每当台风、暴雨、高温等突发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公众可以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和位于城市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牌中看到新的预警信号。目前发布预警信号的突发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沙尘暴、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和道路结冰,共11种。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①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指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指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②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指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6至7级,或阵风7至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指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

至9级,或阵风9至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指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10至11级,或阵风11至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指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十四、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一份地震灾害防范计划

与家庭成员一起商讨并制定一份计划,包括下面内容:

1. 选择两个集合的地方

一个在家门口,万一无法进家门时使用

一个在社区外,万一回家道路中断时使用(每个家庭成员必须知道集合的地点及电话号码)

2. 联络方法

一个外地的家庭联络点(姓名、地址、电话)

3. 临时住处

4. 练习如何实施计划

应急工具包

食品

手电筒

急救箱

药品

手提式收音机

工具

衣物

个人用品

卫生用品

联络信息

地图

地震灾害防范计划

在家里的各个房间选出“安全的地方”

在每个地方练习“蹲下、掩蔽、抓稳”

至少每年两次练习“蹲下、掩蔽、抓稳”

告知客人、保姆和护理人员你的地震灾害防范计划

参加培训

急救;如何使用灭火器;关闭水闸/煤气

与家人讨论如何防范地震灾害

蹲下、掩蔽、抓稳

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如果你是在室内

蹲下、遮盖、抓稳

移动几步到附近安全的地方。

远离窗户。窗户玻璃会破碎,可能飞出几尺以外,伤害到你。

大部分地震受伤的人都是因为地面摇晃时移动超过了5英尺的距离。

地面摇晃时试图离开楼房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东西会砸到你的身上。

许多地震死亡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人们慌忙跑到楼房外面,结果让墙壁倒塌时脱落的碎片打死。

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里,地震时你留在原地更加安全

如果你是在床上

抓稳,呆在那里,用枕头保护您的头部。

留在原地,受伤的可能性更小。

那些滚到地上或企图逃到门口的人结果往往被地上的碎玻璃扎伤。

如果你是在户外

找一块远离建筑物、树木、路灯、电线杆的空地。

蹲下,呆在那里,直到地震停止

建筑物、树木、路灯、电线杆倒塌时可能造成伤害

如果你是在汽车里

把汽车停靠在空旷的路边,系紧安全带,直到地震停止。

树木、电线、电线杆、路牌和其他悬在空中的物体可能会在地震时掉下来。

把汽车停住会降低危险,并且硬顶汽车会保护你免受坠落物体的袭击。

当地震停止后,谨慎行驶。

避开桥梁和坡道,因为他们可能遭到地震的破坏。

如果你是在沿海地区

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地震通常会引起海啸.

如果你是在山区

警惕地震引起的落石和其他碎片。

地震通常会引起山体滑坡。

地震之后

检查自己是否负伤

通常人们往往先去救助其他人而忘了检查自己是否负伤。

其实你如果没有负伤或你的伤先处理好,这样你才能更好救助其他人。

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危险

穿上长裤、长袖衫、结实的鞋、和工作手套

这将保护你免受破碎物体的进一步伤害。

帮助受伤或被困者

打1-1-0,如果可行则实行急救。

不要尝试移动受重伤的人,除非他们有即时危险而要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消除火警危险

查询并扑灭小火

火是地震后最常见的危险。

检查房子的损害

检查煤气是否泄漏。

除非你闻到煤气味或认为有泄漏,否则不要关闭主阀门。如果关了主阀门,则千万不要自己再去打开,因为这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发现房子不安全,赶快让所有人离开。

即刻清理溢出的药品,漂白剂,汽油或其它易燃液体。

检查电力系统是否损坏。

如果你看到火花或损坏或磨损的电线,或者你闻到橡皮燃烧的味道,立即关闭电源。

检查排污和供水线路是否损坏。

把狗牵住关好。

地震后宠物的行为会发生重大变化,平时安静温驯的狗、猫可能发生攻击性行为。

帮助你的邻居

长者和长期残疾人士可能需要额外的帮助。

在紧急情况下,大型家庭也可能需要额外的帮助。

收听最新的紧急指示

地方电台和地方官员能为你的特殊情况提供最合适的建议。

十五、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1.为了防止中暑、保障工人农民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

小型厂矿和田间作业的防暑降温工作可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3.防暑降温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土洋并举的方针和增产节约的精神,在具体措施上,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即技术、保健和组织措施。

4.高温车间工作地点的气象条件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以防止中暑

的发生。

各地区的劳动、卫生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合作,必要时可组成联合组织,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行动,并经常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5.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劳动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审查批准,自公布日起实行。各地区、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的精神制订实施细则。二、技术措施

6.厂矿企业应结合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改善工具设备,减少高温部件、产品暴露的时间和面积,避免高温和热辐射对工人的影响。

7.合理安排高温车间的热源:

①首先是疏散热源:在不影响生产工艺操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各种炉子移到车间外面(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温度很高的产品和半成品(如红钢锭、红热的铸件、锻件等)要尽快运到室外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一些不能尽快运出车间的红热部件,在不影响生产工艺过程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喷雾降温。应用喷雾降温时,应注意大量水蒸汽对工作地点的影响。

②新建和扩建的厂矿在合理布置热源方面,对于应用穿堂风的单跨或是双跨厂房,应当把热源尽可能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靠着背风面的外墙处;使室外空气进入车间时,尽可能先通过工人操作地带,然后再通过热源排出。同时,在设计厂房总体布置时,应将热加工车间设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对热加工车间,尽可能地不设计多跨厂房。热源比较集中的三跨厂房,应当把热跨布置在中间。

8.当各种热源(炉子和应用大量蒸汽的设备等)的发热表面的辐射热和对流热显著影响操作工人时,应尽量采取以下隔热措施;采取隔热措施后,其外表面温度要求不超过60℃,最好在40℃以下。

①对于温度很高的热源(如炉口),应尽量缩小其辐射面积。如水滴对生产过程有影响时,应采用循环水箱或隔热炉门;如水滴对生产没有影响时,则可采用各种水幕,如瀑布式水幕、铁皮水幕和铁纱水幕等。

②对于大型加热炉,退火炉等炉壁,可采用隔热材料和空气隔热层。隔热材料应就地取材,根据热表面温度情况可用石棉板、木丝板、草灰和青砖等。凡炉膛、设备等内表温度不宜增高时,应采用流动空气层、使热空气尽量从上部排出室外。

③小型锻炉可用青砖砌成隔热排气围炉结构,玻璃熔炉可用麻布水幕及排热罩等。

④凡产生大量蒸汽的发热设备,一般可在表面包复隔热材料(如用石棉混合耐火泥、草灰泥、白灰涂抹或稻草绳外涂纸筋石灰等)。如表面不能包复时,可用木丝板等制成隔热罩,从上部排出余热。

⑤轮船上的锅炉间以及拖拉机、挖土机等的热源或热表面,可用湿润的麻布和帆布隔热。

⑥为了防止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应在房屋周围绿化,屋顶、墙壁刷白,窗玻璃涂刷云青粉;屋顶高度在5米以下,通风较差者,可考虑采用屋顶搭凉棚、加隔热层(双瓦、通风屋顶)或喷水等。

⑦工人操作处的地面温度超过40℃,例如轧钢车间的铁板地面和地下有烟道通过时,可利用循环水管,地下喷水或空气层隔热。

⑧农业生产和工地露天作业,地点较为固定时,可采用活动布幕或用树枝芦席等搭盖凉棚,以减少太阳辐射。

9.高温车间的防暑降温,应当首先采用自然通风:

①炎热地区的单跨和双跨车间,应当尽量采用以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应用穿堂风的车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冬天的温度、台风、暴雨的影响)、工艺特点、车间余热量的大小,采用“侧窗式”或是“开敞式”围护结构。

②单跨的厂房应利用下侧窗、下开敞口、大门、地脚窗进行自然通风。多跨厂房可根据跨数的多少适当加大“侧窗”或“开敞”的面积。下侧窗或下开敞口离车间地面的高度应在0.3~0.8米(应考虑防汛、防台风的具体措施)。

③应用下开敞式自然通风的车间,在冬天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应当用抹泥席棚围住,或安装可以拆卸的围护结构。

④凡是有炉子和放散大量有害气体设备的上部,应有挡风板天窗(即气楼)。挡风板可以用木板、石棉板或玻璃等材料制成。

跨度小、宽度窄、没有炉子和穿堂风大的车间,可不设置天窗。在这种房中已安设天窗的,也可以不设置挡风板。

⑤冬天不太冷的地区,有相当大余热量的车间,有挡风板的天窗可以延长天窗屋檐挡雨,不设置窗扇。

10.新建、扩建厂矿高温车间的厂房建筑,为使自然通风畅通,首先应考虑建筑方位与自然通风的关系,使厂房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垂直,并防止阳光直射到工作地点。

厂房的纵轴必须东西向时,应采取遮阳措施(如涂云青粉、挂布帘、搭凉棚、绿化等)。

建筑物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一般应用穿堂风的厂房,根据自然通风的要求,厂房迎风面与前一建筑的合理间距应为前一建筑高度的三倍以上。

厂房迎风面不宜建置附属建筑(坡屋、小屋等);如果生产工艺的要求必须设置辅助房屋时,则应设有足够的进风口。

11.除工艺过程的要求或其它有特殊需要的车间,应装设全面机械通风外,一般高温车间可利用自然通风外,还应根据温度、辐射热、气流速度的情况,在局部工作地点使用送风风扇、喷雾风扇或空气淋浴等局部送风装置。

①在辐射热很小而需要一定风速的车间,可采用送风风扇,如普通天轴风扇、机床风扇、轴流风扇和拉风扇等(机械加工等冷作业,根据劳动强度不同,最高风速宜为2~4米/秒;一般车间最高风速不超过6米/秒)。

②在气温很高、辐射强度较大的工作地点,除车间内空气不宜回用者外,首先应采用喷雾风扇。喷雾风扇的风速一般以不超过8~10米/秒为宜,喷的雾点的直径应在100微米以下。送的风要尽可能从侧面吹到人体和受到辐射热的部分。

喷雾风扇的高度应在0.5米以上,避免直接吹向地面,以防止灰尘飞扬。选择地点时,应尽量吸入室外新鲜空气,根据工作要求,应选取不同大小型号和射程的喷雾风扇。

③凡工艺过程不能有细小水滴及需要大量室外新鲜空气的工作地点,可采用空气淋浴。

12.高温、高湿及放散有害气体的车间,如各电解、印染、缫丝车间等,应根据工艺特点,采用隔热、自然通风、机械送风及机械排风装置(隔热排雾罩等)。

13.对于特殊高温作业场所,如高温车间的天车,应采用隔热、送风或小型空气调节器等设备(在使用空气调节器时,驾驶室内温度一般不应超过30℃,风速不应超过0.5米/秒),并应注意补充新鲜空气。在高温设备或炉内进行抢修及其它工作时,应采用送风、抽风、喷雾、穿湿衣服等措施。

14.砖瓦工业的轮窑,不要过早出热窑,应尽量提前打开窑门和火眼盖通风,并淋水以加速砖瓦的冷却,再用风扇或喷雾风扇送风及隔热,以降低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减少辐射热。

15.在采用一些技术要求较高、投资较大的设备时,必须先经详细的了解和设计,才能施工和安装;交工时应有验收制度,以防止效果不良,造成浪费。

16.各种防暑降温设备均应有专人管理,除按时检修维护外,每年在暑季到来前应大检修一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使用办法和管理制度。

17.有条件的企业单位,应定时测定和记录车间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强度,掌握车间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对于各种隔热通风设备,应进行效果评价。小型厂矿自己不能测定时,可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协助解决。

三、保健措施

18.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19.炎热时期应组织医务人员深入车间、工地和田间进行巡回医疗和防治观察。对于曾患过中暑者及老年、体弱、孕妇和未成年工尤应注意。如发现有轻症中暑症状,应立即使之到凉爽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中暑的诊断和急救办法如附件。

20.发生中暑时,基层卫生部门或单位应进行登记和报告。重症中暑应在24小时以内用电话和书面报告;轻症中暑按月统计,向当地防暑降温联合组织或卫生部门报告,并及时组织调查,了解发生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21.对高温作业者和夏季露天作业(包括田间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含盐饮料(包括盐汽水、茶水、中药、各种汤类等),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有条件的地区及单位可要求水温达到10℃左右。

①清凉饮料的供应量,可根据气温、辐射强度大小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分别供应。轻体力劳动一般每日每人供应量不宜少于2~3升,中等或重体力劳动不宜少于3~5升;但应防止暴饮。

②在饮料的配制、冷却、运输及供应过程中,必须加强卫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污染,保证饮料的清洁卫生。

22.对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工人,应供给耐燃、坚固、导热系数较小的白色工作服,其它高温作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供给工人手套、鞋、靴罩、护腿、围裙、眼镜和隔热面罩等,并加强对防护服装的清洗、修补和管理工作。

夏季露天作业工人和农民,应使用宽边草帽或斗笠和白色宽大的服装。

夏季田间作业,应在适当地点建立男女分设的简便厕所。

四、组织措施

23.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应有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晚工作,中午休息、尽

可能白天作“凉活”,晚间作“热活”,并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制度。

24.在炎热季节,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应注意以下几项:

①调整工人集体宿舍,将同一班次的工人调在一起,避免互相干扰而影响睡眠。②开展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保证工人下班回家后能吃好、睡好、休息好。

③为保证工人充分休息,尽量精简会议,做到有劳有逸,避免加班、加点。

25.在暑季应根据生产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26.高温作业车间应设工间休息室,并要求做到:

①休息室应设在工作区域内或离工作地点不远的地方,并应隔绝高温和辐射热的影响。

②休息室应有良好的通风,室内温度一般以30℃以下为宜。

③休息室内要求设有靠椅、饮料,如有条件可增设风扇或喷雾风扇及半身淋浴等。

27.结合除害灭病讲卫生,应对高温作业工人和农民加强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一、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 浙江省洪灾多发于6月至9月。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至9月的台风季节,都易暴发洪灾,致使农田受淹,村庄 被冲,房屋倒塌,财产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二、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 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 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三、什么是山洪 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 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 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 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一)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 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 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 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二)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最新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 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②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②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地震: ①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2、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 ①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②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3、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 ①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教育活动》方案11页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重点难点: 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活动安排: 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发谈话:什么是自然灾害?(引导归纳)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

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2、地震有哪些前兆? 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3、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讨论: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①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自然灾害防范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公司防范自然灾害的流程、措施,避免、减少自然灾害可能对顾客与公司造成的损失。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3.职责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 公共预警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4.1.1公司前台负责接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自然灾害预报信息并及时挂公司网,同时通 知荔景中心和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及各片区运营组信息管理员,由运营组信

息管理员负责通知本片区各部门做好防范。 4.1.2 公司每位员工从公共传媒获得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预警信息后,必须通知公司前 台,前台经核实后,方可通报。 4.1.3荔景中心或有控制中心的部门收到有热带气旋或暴雨天气时,即时将台风预警信号 (白、绿、黄、红、黑色信号)或暴雨预警信号(黄、红、黑色暴雨信号)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进行登记,并向本部门各业务负责人通报,要求在半小时内通报完毕,并每隔2小时对现场岗位通报一次,直至预警信号解除;通报时须记录各业务部门接受信息负责人的姓名、接受时间。 4.1.4各部门的信息受理人应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登记信息来源、时间和内容,并将接 收到的预警信号即时通知本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本部门所有人员。 4.1.5智能化工程部在深项目组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好自身的各项防范 工作。 4.1.6当各部门接到“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及以上或“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以及“高温红色 预警信号”、“寒潮黑色预警信号”和“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后经部门 负责人同意将信息即时向顾客发布,对发布的信息必须进行登记,并通过现场岗位来加快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4.2自然灾害防范工作的组织 4.2.1 当各部门接到“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或“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以上预警信号后,公司 抗灾救援应急小组负责巡视各部门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当预示可能发生险情时应亲临现场组织协助抢险工作。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通用版)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通用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88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通用版) 1、加强对工人的思想教育,经常对工人的安全生产的培训和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 2、随时掌握自然灾害预报,及时搞好防范措施,疏散工人和转移材料和设备。 3、时时掌握天气预报,作好防暑降温除湿工作,现场应存有常用药品和设一名医护人员。 4、经常组织工人观看有关自然灾害的录像片。 5、开挖基坑应做好防雨准备,要确保潜水泵的完好性。 6、下雨时砌筑砂浆应减小稠度,并加以覆盖。下雨前新砌的砌体和新浇的砼均应覆盖,以防雨冲。受雨冲刷过的新砌砌体应翻砌最上面两皮砖,继续砌筑前应复核已完砌体的垂直度和标高。 7、现场中、小型机械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应着重

做好水泥等原材料的防漏、防淹。 8、防水层施工时,找平层应基本干燥,其含水率不宜大于9%。检查含水率的简易方法是在基层表面上铺设1m×1m的橡胶卷材,静置3h左右,掀开后如基层表面及卷材表面均无水印,即可视为符合要求。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现将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整理发布,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一、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 二、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三、什么是山洪 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一)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二)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四、什么是地质灾害 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称为地质灾害。危害最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一)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1970年南美秘鲁的安第斯山发生冰川泥石流,将3000多万立方米的冰雪泥石冲入容加依城,顷刻间全城被彻底摧毁,3万居民全部遇难。 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建新房,切记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二)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五、什么是台风 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一)热带气旋风力等级 热带气旋风力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以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划分为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

一般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和预防措施方案

一般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和预防措施 1 暴雨预警 暴雨预警信号分4级 1.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②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③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④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2.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②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③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④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3.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②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③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④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mm以上,或者已达10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②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③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2 台风预警 台风预警信号分4级

1.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②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③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④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②停止室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③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④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3.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②停止室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③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④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⑤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应对措施: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②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③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④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⑤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3 霜冻预警 霜冻预警信号分3级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 措施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证明,做好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防范工作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各班要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 各班要在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 同时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2、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学校要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学校对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整治。

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加强同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各班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4、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各班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要按照学校安全工作“专人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决不允许出现任何死角。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并及时上报处理进展情况。凡隐瞒不报、漏报缓报,要视情节轻重和事故后果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今后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模拟应急疏散演习,并且要坚持不懈,形成制度,养成习惯,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紧急疏散。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灾方针,共同做好本系统防自然灾害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目的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生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省、市、县(市、区)自然灾害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专项应急预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自然灾害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理。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

责,反应迅速、措施落实、安全有序”的原则,开展在校师生的应对自然灾害工作。 五、启动条件 学校周边地区和校园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自然灾害事件需要疏散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第六条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校成立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转为应急疏散指挥部)全面负责学校应急突发自然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疏散引导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 (一)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应急疏散总指挥):王忠利 副组长(应急疏散副总指挥):王家才 成员:刘景国黄敬科楚立光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姜海涛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疏散引导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负责人及组成人员,视本学校情况自行确定。应急疏散总指挥不在位时,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责。 (二)疏散引导组:

学校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类破坏自然.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根据这些情况,制定了一些措施。 一、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三、组织管理 园内要成立由园长负责的自然灾害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

落实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故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和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园各处、室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园内演习,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四、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学园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等建筑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师生员工疏散演练。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故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完整版)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寒露风、清明风、低温阴雨、冰雹、龙卷风等。热带气旋——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年平均影响7.4个。因海南省地处中国南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流动较快。低冷空气受到由海平面吹来的热冷空气产生空气的涡流,随气压的变化不规则的运动。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占影响总数的98%), 最盛期8~9月,平均影响1.7~1.8个,其次是7、10月,平均1.1个,最集中是7~10月,占全年总数的78%,在全国各省中是登陆较多的省份。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地区都位于季风区,自海南沿海到辽宁沿海都有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常遭受的是华南沿海,接下来就是华东沿海,这与纬度有关系,纬度高的沿海地方,一旦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台风就很难影响到。纬度低的沿海地区,能受台风侵袭的时间长。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还是在降水方面。 台风通常中心气压低,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向内辐合,然后在垂直方向上上升,辐合的方向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而其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规律性,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当台风路经一个地区时,会带来风云变幻,造成灾害重重。但是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在直径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台风中心移到某地时,暴雨骤停,风停云散,头顶上显现出蔚蓝色的晴空。这一区域,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台风眼”。它的四周被强烈上升气流造成的厚厚“云墙”(或称“眼壁”)包围,台风眼过后,再度转入“云墙”控制,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再次降临。 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海南省当今防御台风的有检测系统的雷达设备,可以在台风登陆的前几天即使给予警报,有效降低了一定程度的人员及财务损失。除了科技设备的防护之外,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防护措施。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不允许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原创2篇)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原创2篇)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写法与格式是什么?请参考以下这篇范文。 为了提高我校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 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维护校园 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冰雹及 暴雨(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情 况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组长:万季权 副组长:鱼小龙曹永红段英俊 成员:高强樊永昌王德锁魏东江陈荣瑞李宏斌陈孝军 何斌社郭婷张鹏亮魏宝江王彦博毛建英曹继平 杨超任云杨荣 三、工作目标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 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 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 灾害事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 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 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 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等建筑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师生员工疏散演练。 4.增加投入,切实加强易发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 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培训资料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在闽南地区,“自然灾害”通常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等。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闽南地区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 1、雷电灾害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地震灾害防范 (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3)平时进行防震演练。 (4)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 ①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 ②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③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④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⑤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⑥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⑦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 ⑧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那么,你知道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有哪些吗?以下就是整理的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以供参考。 小学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1) 洪水中的自救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 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 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作 水上转移。 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 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 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 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告诉他们我们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如洪水继续上涨,我们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身边 的救生器材从水上转移逃生。

找一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也可用床单、被套等撕开替代),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固 定物(例如树、水泥柱等),把绳子在固定物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个 固定物,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 寻找机会逃生。 台风到来时,我们要尽可能待在屋里,尽量不要外出行走,更不 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游玩,不能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 海,更不能去海边观潮。 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 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 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 戴上头盔。 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 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 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 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 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 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110、119等)求救。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工作措施】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工作措 施】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各班要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各班要在 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 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游戏、 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 安全教育。同时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 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 活动。 2、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学校要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学校对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学 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整治。 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各班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 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4、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 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今后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模拟应 急疏散演习,并且要坚持不懈,形成制度,养成习惯,确保一旦发 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紧急疏散。

5、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各班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要按照学校安全工作“专人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决不允许出现 任何死角。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并及时上报处理进展 情况。各班要在放暑假前将安全稳定排查情况上报学校保卫股。凡 隐瞒不报、漏报缓报,要视情节轻重和事故后果对有关责任人严肃 处理。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各班要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各班要在 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 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游戏、 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 安全教育。同时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 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 活动。 2、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学校要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学校对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学 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整治。 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各班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 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4、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预防(标准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预防(标准版)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预防(标准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为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规范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制度。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消除各类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加强预防、预报、预警工作;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预案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工作准备。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公司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落实责任,常备不懈。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

自然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

自然灾害来临时都有哪些预防或应急自救措施? 一、地震 地震来临时的应急处理?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二、泥石流 遇到泥石流怎么办? 1.迅速跑到高的地方。 2.土地比较结实的地方。 3.迅速准备好水和食物等人体所需要的东西。 4.带好通讯设备(必要时可以打电话等)。 5.如果被泥石流压住至少拼命要把头保护好双手抱头把头露在外面不要被掩埋。 6.要有坚定的求生信念。 泥石流到来前有何征兆? 暴雨过后山谷中若出现雷鸣般的声响,预示将会有泥石流发生。 泥石流易发生在哪些季节?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因连续降雨、暴雨和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而诱发的。其发生的时间与集中降雨时间相一致,季节性明显。 特别提示:最好不要在泥石流易发季节到易发生泥石流地区旅游。 哪些人类工程活动能诱发泥石流? 1、不合理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 2、不合理地进行弃土、弃渣、采石活动。 3、烂垦滥伐严重破坏森林植被、树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性,为泥石流产生创造了条件。 如何躲避泥石流? (1)房屋不要建在泥石流多发地区,要选择远离沟口,且地势高平的地区建房。(2)在山谷行走遭遇大雨时,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停留。 (3)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时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4)下雨的天气,不要贸然进入深山。 (5)旅游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三、洪水 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洪水来临前的准备: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

自然灾害安全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自然灾害安全预防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6482自然灾害安全预防措施 Natural disaster safety precaution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工程施工过程中可遇到自然灾害有:洪水、台风(预见性较强)、泥石流、山体滑坡(预见性一般)、地震(基本无预见性)。为预防上述预见性较强和一般的自然灾害产生的危害,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进场时,施工单位的主要领导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驻地及其周边的水文、地形、地质、气候等进行勘查和对历史情况予以了解。并根据勘查和掌握的情况,确定出重点预防的自然灾害。 二、施工单位主要领导应根据确定的自然灾害的类别和现场、周边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措施应包括:确定预防自然灾害的组织、人员和分工,有关自然灾害动态的信息获取、沟通、传达、决策、部署程序,预防自然灾害的物质准备以及应急准备方案。

三、施工单位应有专人与指挥部、当地政府的水文、地质、气象等部门取得联系,保证第一时间获取动态信息。对获取、沟通、传达、决策、部署等工作应作明确记录,以落实安全责任。 四、应掌握当地防灾减灾机构的电话号码等通讯信息,以在必要时获取援助。 五、要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教育。 六、对有可能受灾的危险部位,施工单位应委派专人进行周期性监测,发现灾害先兆或异常变化要及时向施工单位领导汇报。遇特别紧急情况可指挥现场人员停止作业,撤离施工现场。监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经施工单位安全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