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感悟

民间工艺感悟

对民间传统工艺的认识感悟

通过本学期对民间传统工艺的学习,让我对民间工艺这个词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民间传统工艺是指围绕民间手工艺生产的习俗惯制, 包括人工制作的工艺品的传统方法、质料处理、行业信仰、手工艺人的师承关系、禁忌崇拜,以及工艺产品本身的民俗功能和含义。本次课程我学的主要是扎染,扎染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的折服了我,每次扎染的时候,我都是怀着一个忐忑的心,因为不知道自己所染出来的将是什么样子。于是在布料出染锅之前都怀有一种期待的心,我想这也是扎染所带给人的神奇之处吧!在偶然与必然之间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它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而是依靠绳子和一些简单的物品来裹扎面料,被扎住的部分不放到染料中,其他部分一样就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捆扎部分也由于液体的浸透形成了颜色的过渡。然后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民间工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

中国民间工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 民间艺术根植于本乡本土,来源于劳动与生活,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繁衍生息的脉络,在长期的创作、积累、传承、演变的过程中形成。民间艺术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和无比珍贵的遗产。如何妥善地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资源,是当前摆在整个人类面前重大而又迫在眉睫的课题之一。 中国民间工艺对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为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我国的整体文化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文艺百花园中,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奇葩”,已深深扎入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它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品种之众多,艺术之独特,内涵之丰富,在海内外影响很大。近年来,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不断加强品牌意识,在创新中求发展,为我国赢得殊荣。这为丰富中国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国的整体文化形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就是保护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2、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扩大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海外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备受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喜爱,影响极为广泛。目前正处于辉煌时期的寿山石雕,从雍正时期乘船出海,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批量化、企业化生产,随着产值规模的不断扩大,身价也节节攀升,至如今其巨大的价值潜力已不可估量,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这对扩大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海外形象,可以说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为消化剩余劳动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影响下,目前的传统工艺有了回春的迹象,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由于它们“小作坊”、“手工型”、“密集型”的特点,一些过去从厂里出去的老艺人开始回到这个行业,或自己生产,或开店经销,他们的回头带动了一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 中国传统工艺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1、立法滞后,民间艺术资源管理乏力。 由于至今对民间艺术还没有一个较为全面、有效的保护法,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无章可循。一些地方的领导决策失误,一些大师级的珍品被陆续卖掉;一些集成资料丢失、霉烂,或被当作废纸卖了;某些部门随意将工艺美术品集团化,流水作业化,传统特色减弱,个人风格淡化,导致一些地方民间工艺质量与数量严重滑坡。一些团体和个人的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有的人甚至见利忘义,进行不正当开发,对民间艺术资源起了破坏作用。一些以次充好的产品破坏了真正优秀的民间艺术的声誉;一些“滥竽充数”式的表演也使得许多很有价值的民俗文化财富自然贬值;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打着民俗文化的旗号,不仅不能弘扬反而腐蚀、破坏了民族文化传统。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的宣传,更为急需的是要制定法律,完善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2、管理主体不明确,难以协调和形成合力保护民间艺术。 文化、二轻、旅游、园林、宗教、公安、商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民间文艺家协会及一些科技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难以有效地协调各方形成整体合力,共同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部门对民俗文化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投入产出以及不同类型民间文化的经济运作方式和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当然更谈不上有计划、有步骤、有保护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2、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 传统的民间工艺的存在与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环境,由于传统的民间手工艺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改变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必然导致部分民间传统艺术的萎缩甚至消亡。传统手工艺与现

“巧工善艺,天人合一”--略论传统手工艺中的文化内涵

收稿日期:2014-11-24 作者简介:李佳蓉(1990-),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北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研究。 “巧工善艺,天人合一” ——— 略论传统手工艺中的文化内涵李佳蓉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150001)手工艺在现在看来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传统手工艺与 现代手工艺。而传统手工艺更侧重在 “人”这一主体上,是人工的。通过人手工制作,不是利用机器批量生产的,这也使得每一件传统手工艺品具有自己的唯一性与独特艺术 魅力。传统手工艺是与当时的空间也就是创作主体所在的自然环境是相一致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因此,在笔者看来传统手工艺不仅具有创造者赋予它的功能与用途,也反映出当时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赋予它的文化内涵。 被誉为“日本民艺之父”的柳宗悦说:“传统是我们的祖先经过长年累月,通过各种经验积累起来的文化命脉。传统有思想、有风俗、有智慧、有技术、有语言,是国家财产。如果没有传统,无论什么国家也不能保有独立的文化。”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审美观念、艺术追求等都不同,追根溯源,是“文脉”的差异。“文脉”的不同,使得世界文化丰富绚烂, 而这一不同不仅影响艺术、思想、文化等方面, 同时也造就了东西方传统手工艺的不同。不论从美术绘画、 雕塑、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中, 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华“文脉”的气息。而反过来看,也正是各地传统不同,使得世界有多种文化并 存。艺术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手工艺则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渗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在古代社会,手工艺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工与艺、德与美的结合,是思想观念与实用功能的载体。我们在看待传统手工艺的实用性与工艺性时,也应当注重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彩陶文化中“道”的体现 彩陶文化可以追溯到史前社会,源远流长。从最早的 大地湾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无不异彩纷呈, 创造了一大批又一批令世人惊叹的彩陶艺术精品。 彩陶之所以称为彩陶,不仅在于其颜色比以往更丰富,更在于其纹样的装饰性。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摒弃了以往红陶红彩的做 法,普遍使用黑彩着色, 加上生活在河谷地带,纹样中采用鱼、水纹等周围自然界元素进行创作变形, 不仅有模仿自然界生物的纹样, 更有经过提炼简化而成的几何纹样。彩陶纹样由单一开始变得繁复多样, 并以鱼、鸟、花瓣、叶片为主题,表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庙底沟文化、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时期等的彩陶都是以几何形为纹样母题,这与古希腊彩陶是完全不一样,在中国古代彩陶纹样不断简化时,古希腊彩陶文化中却是以人物画最常见。仔细品味中国彩陶文化,其实是在追寻一种“道”,一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仰韶文化时期在庙底沟出土的彩陶中常见的花朵纹,由许多花朵组成,但每一片花瓣既是某一朵花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另一朵花的一部分[1]。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纹体现出对自然现象的全景把握,连绵不断,包罗万象。半坡 彩陶的一些鱼纹, 头就是尾,尾就是头。深究其内在的思维,也就是太极图阴阳鱼头尾互含的思维,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说到底体现得还是 “道”的体现。这个“道”儒道释三家的解释都是殊途同归的。“道”是一种虚无的东西,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本原。《老子·四十二章》中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衍生万物的本原,是一种贯穿始终的精神,是古往今来不断追求的境界,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 二、商周时期青铜器与饮食文化———“礼”的体现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饮食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饮食器具,特别在用于重要场合或仪式中的精美食具 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观念意义。古语云: “民以食为天。”作为夏商周三代权力最高象征的器物不是别的, 而摘要:通过对传统手工艺中真实表现出来的纹饰、造型、实用功能等来寻找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从而得出结论:传统手工艺不是简简单单的实用工具或纯粹的装饰品,它具有所在时空的精神观念与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 内涵:手工艺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一种工与艺、德与美的结合,是思想观念与实用功能的载体。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活态文化;生态文化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5-0101-02 W e n H u a Y a n J i u ☆文化研究☆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5492073.html,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张艳娟贾楠 来源:《大观》2015年第12期 摘要:中国有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因而产生了许多民间艺术,它们丰富多彩、内容多样,带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从而展示了我们中国民间艺术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随着大工业化时代的兴起,很多机械化的生产代替了原始手工化生产,一些传统的制作手法和传统艺术创作逐渐的流失。如何保护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是我们将要思考的问题。如今,在新时代的今天,如何保护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是我国传统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需要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发展,因此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非常珍贵的,我们不光要重视起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而且要发扬和传承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 关键词: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 我国是一个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具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创造生活,贴近生活的历史产物,它包含着工匠们的智慧和各种手工艺创作的内在灵魂,体现了人们对艺术文化的热爱,具有强烈的生命活力。 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具有审美与实用性价值共存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艺术的种类也逐渐的增多,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逐渐渗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比较有名的皮影、蜡染、蓝布印花、景泰蓝等民间艺术作品都依据人类的生活需求而创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增添生活的情趣,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当地民间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中国民间艺术应该如何发展?如何传承中国的艺术文化?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应加大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在民间艺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重视。作为政府要想引导民间艺术的发展,必须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氛围,对于民间艺术的创造人,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并支持民间产业艺术文化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奖项来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或者开发民间艺术产品的产业链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加大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宣传力度。 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链,能够带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也可以作为提升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应发展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结构,形

我国传统手工艺

景德镇的瓷器、北京景泰蓝、福州脱胎漆器。三大传统手工艺 陶瓷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我国陶瓷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釉色、饰纹、造型均具高度的艺术价值,宜兴的紫砂壶,石湾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淄博的绛色陶,铜官的绿釉陶,崇宁的雕镂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镇的柳叶瓶、凤尾瓶等,均闻名于世。 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玉雕艺术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制作可能已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 琉璃艺术 中国琉璃制作技术源远流长,已有千年的文化,是从两河流域经中亚传入甘肃的,在平凉、天水等地,就出土了战国时代的铅钡玻璃珠。中国的琉璃每一件作品都是巧匠的杰作,技术的结晶以延续中国琉璃精美的风格;透过层层细腻的手工技艺,传达中国深遂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琉璃材质的光泽、多彩、柔媚、神秘的特性,使琉璃艺术获得更加本质的语言,反映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渴求。 竹编艺术 中国竹编艺术的根源在中国大西南的青神,青神的主编艺术经几代编制大师的研究、发展与创新,赋予了新的生命,与艺术、文化、品牌相结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百子图》、《百帝图》、《清明上河图》、《隐形观音》、《颂伟人》等等,都是旷世杰作,一幅精细竹编徐悲鸿《八骏图》挂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厅、“艺术中的艺术”、“竹编史上的奇迹”、“了不起的艺术”… 中国结 “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交、结缘、结盟、团结、结合、结亲、结发、结婚、结果、结局,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达情感的定情之物。 布艺 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等)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民间布艺多用一些象征性的图形。花卉、虫鸟、植物等表达作者祈盼吉祥,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禄、寿”题材,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图案,以取避邪镇恶。新婚夫妇用品喜欢用鸳鸯戏水,莲(连)

(完整版)手工艺品大赛策划书(完整版)

手工艺品大赛策划书 手工艺品大赛策划书 为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活力,闪亮当代大学生的智慧和灵性,放飞大学生的激情和灵感,为丰富我院广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由“阳光”爱心社和院学生会女生部主办的“福建工程学院手工艺品大赛”将于11月20日--12月15日在福建工程学院(仓山校区)举行。 它以“和谐校园”、“八荣八耻”、“让心随我动”、“保护环境”为主题,将传承上大赛的优良风格,并充分吸取其经验,在此基础上,将更多的目光关注于校外的孩子们——福州市聋哑将本次大赛的部分作品捐给儿童学校。我们学校将与聋哑儿童学校联谊让那些需要关心的孩子们感受到满天飞舞的爱,看到生活的希望,获得努力向前的力量。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的提高!而随之产生的垃圾数量也在随之增多,我们在提倡文明的同时是否也在破坏着文明?为了配合全院为期一个月的巡礼月活动,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更好的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阳光”爱心社特举办废物再利用手工艺品创作大赛,我们向全院学生发出邀请——来吧!我们的精采!废物也可以飞舞,不是在露天的广场,而是在你我的手中! 主办: 福建工程学院院团委 承办: 福建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社团联合会“阳光”爱心社

”思达特”创业协会、 摄影协会 协办: **报社(报社) 助: (待定) 手工艺品大赛策划书 本次大赛让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的心随着双手舞动起来,随着这次大赛行动起来,将自己的爱心伴着春天的激情释放出来。 一活动计划 (一)活动前期 由“阳光”爱心社拟定一份活动的具体流程方案,交由院团委审核、修改。由组织部安排后勤工作。(必要时调动其他社团)由宣传部起草活动的通知交由院团委向各系发出通知邀请各系广大同学参加,同时以横幅海报广播等方式向学生宣传,鼓励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二)活动报名 报名对象: 福建工程学院(仓山校区)全体在校生 报名方式: 在所在班级报名,由班长汇报到社联办公室 (三)活动安排: 挂条幅于工大和翰林餐厅门前。

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贵州民间工艺长期处于自发封闭的生产状态,一直不被人重视。改革开放后,民间工艺品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身价日益提高,尤以年代久远的民族服饰最为商家青睐,被大量收藏或收购。正当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已经有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贵州,收购了大量的民族服饰,精美的手工艺品。这种并不正常的商业行为使得大量优秀的民间工艺品散落于境内外,其中以民族服饰及刺绣、染绘工艺类的流失最为严重,而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 【关键词】地域性;异化倾向;蜕变与保护 蜡染、银饰、刺绣、挑花、织锦、牙舟陶瓷、萧笛无疑是贵州民间艺术价值最高、表现力最强的作品,同时也是贵州民间艺术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艺术精品。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的进程严重的冲击着这些民间工艺品。经济社会中,民间工艺的商品属性进一步增强。在城市的工艺品店,离开乡土的工艺品被肢解成无数碎片,也背离原初的文化意义,仅仅成为一个可观赏的饰物。最为典型的是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本与服装浑然一体的银饰、刺绣、编织等已脱离了服装本生,被化整为零,分割成无数的片段,装进镜框,挂在墙上。贵州地处西部,尽管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传统文化所遭受的冲击相对较弱,但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形式

不容乐观。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形态之一的民间艺术,认识其价值和地位,对贵州民间工艺的现状和走向,作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寻求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使之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正是当前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贵州民间工艺的审美特征 稚拙、质朴并充满夸张相像的艺术风格,丰富的社会功能作用,同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构成了其基本特征。 质朴在某种意义上隐含着粗糙的意思。由于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具等条件的制约,确实存在着材料的粗糙和手工制作的粗糙,这恰好也是民间工艺的特征之一,粗糙只是表象特征,质朴才是内心感受。贵州平塘牙舟陶就其制作工艺来讲难免粗放和简单,从制作过程来看,在塑造形象时,确实不够精致准确,线条也不那么流畅,釉色斑驳,成品上常沾有泥土甚至手指的印痕。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粗糙的工艺,恰好体现了手工制作的温暖,表现出生活本色,甚至成为一种风格。质朴也意味着简洁,简洁就是一种概括,省去不必要的细节,突出重点,注重特征。贵州土陶一般造型简略,注重形体,少装饰纹样,非常单纯,而造型本身也很简洁,同样给人也美感! 想象与夸张,把平凡的事物加以渲染强调,赋予美好的愿望以满足审美心理的需求,这正是贵州民间艺术所具备的特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教案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 的现状。 教学难点 :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 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 选择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进行调查,了解当地民间艺术 的现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引入 1.观看民间艺术《打铁花》视频表演。 2.老师介绍民间艺术“打铁花” 。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鼎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确山打铁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这一千年绝技本就起源于老乐山道教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工匠及老乐山道人共同祭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而举行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综合性民间传统庆祝仪式。目前是河南省仅存的大

型民间传统焰火,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于 2008 年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如今却濒临失传。因为打花技艺性很强,传承困难,而且投入大,所以急需保护。 3.说感受:说说了解了民间艺术“打铁花”后,你有哪些感受? 4.生:自由表达 5.师揭示课题: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二、新知探究 (一)民间艺术的现状 1.阅读“相关链接” 2008 年 1 月 14 日《人民日报》报道,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目前已濒 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据调查,现在会唱凤 阳花鼓戏的人可能只有一个了。无独有偶,2008年1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 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 被报道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 2.师过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3.议一议: 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 (二)民间艺术的衰落调查

传统手工艺作品赏析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艺作品赏析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如何认识手艺、怎么看待手艺、怎样把这支亘古不息的造物文脉传习下去,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使命。 “寻找身边的手艺”旨在通过具备传播优势、互动优势的网络平台,号召大家以图片、视频、文字的形式记录身边的手艺,实现记录手艺、保护手艺、传承手艺的全民参与。

课程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针对全校艺术设计、广告学专业选修通识课,旨在培养学生手工艺广告作品赏析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手工艺手工艺的发展历史,理解手工艺艺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手工艺广告作品赏析的一般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更好地为后期视频编辑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手艺和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续不断的文脉,汉字传承传播的思想,手艺传承的是技艺,是工艺思想,是生产和生活方式。手艺里有表情,有境界,有思想,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比如“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工艺原则,深刻概括了造物过程中工艺与材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所关注的不只是工艺和技术本身,还有关于物的认知和体验,是一种造物的“道”与“境”,这在今天也有重要价值。 1.通过对中外优秀手工艺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2.掌握手工艺手工艺的发展历史,品鉴发展过程中的优秀影片。

3.理解手工艺艺术的基本理论,对手工艺作品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可以说包罗万象,那些金工、漆工、陶器、瓷器、七宝、珐琅、琉璃、玉石、服装、刺绣、染织、木工、竹工等传统工艺,诉说着中华民族开工开物的历史;那些琥珀、珊瑚、玳瑁、贝壳、角、牙、骨、皮革等各种材质,体现了先辈造物重天时、讲地气、务材美、求工巧的智慧;还有被我们划分为乡土手艺、市井手艺和宫廷手艺的不同样态,形制各异,意态横生。这些手艺就在我们身边,影响我们的生活。举例来说,扎制灯笼用以装点气氛,但民间的灯笼、市井的灯笼、宫廷的灯笼又有着不同的韵味,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曾考察福建莆田民间灯笼工艺,一组灯笼组成轮盘,一人举,一人画,绘制过程粗犷有生气。再看市井节庆时的红灯笼,还有传统精美的宫灯,大家能体会到不同的味道和气氛。乡土手艺“土”而接地气,市井手艺“巧”而有韵味,宫廷手艺“精”而有品味。手艺既是心灵手巧之作,也带给人们特别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或者说,手艺是一个综合体,自然层面上的本能、文化层面上的形式、生活层面上的功能合而为一。今天,我们寻找身边的手艺,也是突破当前日常生活符号化、形式化、意义化、艺术化的樊篱,真切感受代代传习的审美意蕴。

传承民间艺术 推进素质教育

传承民间艺术推进素质教育 陕西省旬邑县逸夫小学2006——2007年度课题活动 崔春锋焦继周 民间艺术的教育和传承,不仅是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无疑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 作为“成就未来——蒲公英行动”课题组的一员,正是基于民间艺术独特的教育魅力,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抢救民艺,保护民艺,继承民艺”教学科研小组,确立了以继承技艺为基础,弘扬人文精神为重点,提高审美能力为最终目标的研究与实践方向。充分调动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做好“四个结合”上下功夫,即将民间美术教育与现行美术教育有机结合,将民间美术教育与弘扬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将民间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将民间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之后,课堂教学的形式完全变了,学生从教室走向了田野,走向了民间,走向了民间艺术师及民间艺术的发祥地,走向秀美的山川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课堂教学的材料也变了,除了画笔,增添了彩纸、黄泥、面团、石头,甚至草叶和树根都进入了课堂。学生在与石头、面团、草根的交流中体会到了自然的美,在彩纸的纷飞中体会到了创造的美,在民间故事的聆听中体会了朴素、原始的美,在参观名胜古迹的过程中体会了历史的美。这种对美的体会和延续,不断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激发了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培养。2005年我校5位同学的幻想画中日环保宣传画评赛中获奖,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从民间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2006年8月在湖南凤凰县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教育传承课程资源开发暨“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理论与实践研训会上,在听取了何韵兰、尹少淳几位专家的讲座后,作为课题研究者,我们深感在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挖掘上还比较肤浅,教育目标还未成体系,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了解本地民间美术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确立了以当地流传广泛的草编、蒸花馍、绣香包、扎鞋垫为主要内容的乡土美术教育专题,配合统编美术教材在全校美术课堂中循环搭配,分层递进,从整体上不断增强学生对本土民家美术的了解和热爱,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作为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剪纸之乡”,并以拥有享誉海内外的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为代表的旬邑,若干年后还能否传承这份独特的艺术瑰宝,作为旬邑的传承着、教育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蒲公英行动”的真谛不在于模仿,关键在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所以,我们认为学习大师的剪纸技法,继承大师的艺术形式,并将这种艺术表现发扬光大正是课题组重点要做的,而且一定要做好的、做出成绩的一件大事。但怎样做好这件事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把握精髓,传承技艺 库淑兰的作品,仍然保持了民间美术不追随模拟自然形象,而以观念造型的方式,形象稚拙而又鲜明,构图繁实而又单纯明快,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协调适度。她善于用各种形象拼贴组合起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整体感,节律感很强,使人透过这些浪漫的,乐观的,虚构的画面,便可看到作者纯真善良的心灵和惊人的艺术心智。这种剪纸艺术形式是绝无仅有的。遗憾的是大师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请来了库淑兰大师的弟子,学习她的剪纸艺术和技法,请来了库淑兰剪纸艺术的发现者、研究者——县文化馆的文卫群老师专题讲授她的独具魅力的剪纸艺术,并在剪纸教学中有意淡化常规美术教学中对整体构图、事物造型、色彩搭配及三维关系刻意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小小剪刀的纷飞中,在一

浅谈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浅谈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摘要:传统手工艺在人类代代相传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手工文化,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带来了传统手工艺的日趋式微,但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 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手工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心手相连的艺术,体现了人类在生活中对自然发现与利用的聪明才智。每一种手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乃至消亡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在工业、电子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众多民间手工技艺的生存状态亟待保护与传承。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首先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在此过程中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次是对传统手工技艺中包含的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历经了无数劳动者的磨炼之后的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民族之根,才能无愧于祖先和子孙。 1、传统手工艺与传承人 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掌握在手工制造者手中,他们是手工文化的创作者,然而辉煌的手工艺术历史并不曾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农耕社会的手工技艺五花八门,手艺人层出不穷,这是当时社会对手工艺品和手艺人的需求。从事手艺的人员因为技艺的娴熟和辛劳也能获得乡野四邻的重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些对农民而言是值得羡慕的事情。千般技能在辛劳勤奋与智慧中代代相传,但靠手艺谋生活始终是手艺人从艺的最基本的想法。所以在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中,要关注手工艺人的生活状况,当手中技艺能够为艺人和家人带来生活的保障时,才可能有人从事手工技艺劳动。 传统手工技艺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关联,在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技艺艰难固守自己的阵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传统手工文化情感的逐渐淡漠,手工制作的物品和它的制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能充分体现手工艺者的价值。传统手工技艺与传统手工艺品与飞速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然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被遗弃的宝贵资源又被再次关注,这是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手工艺给现代人类更多的启示,对于陶冶民众的思想情操、丰富民众的艺术文化修养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日趋式微的众多民间艺术及其制作工艺,需要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2、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 2.1 传承人保护 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依靠口传心授师徒相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最关键因素,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能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需要传承人的积极参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由谁来“传”?又由谁来“承”?传人逐渐在老去,而现代日新月异的工业文明和日益膨胀的物质生活将“承”推向了一个尴尬、艰难的困境之中。假如说手工制作让手工制作者生活富裕,并且有着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那“承”艺将是一件相对容易实现的事情。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真正的手工艺人依然没有生活富裕,也没有获

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

■Yi Shu Jiao Liu?艺术交流 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 张娜四川省广汉市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各种高科技和电子信息技术,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 来的高速化、信息化生活的同时,却总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少了。人们在闲暇时更依赖于电子产品 带来的快乐,甚至连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面本 文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指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 产生的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经验。民族民 间文化艺术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能够提高人们的 生活质量,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在 发展过程中需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 紧密的联系。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需要以传承、创新和发展民间文化为基础,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是促 进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动力。历史文化底 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也 包含着中华人民代代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历 史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民族和一个区域的当地民 俗和景观上,更表现在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群众活 动上。 一、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物质需 求越来越高,文化也不断的随之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并且具 有维系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群 众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群众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159-03 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放松之后更加全身 心的投人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国家的发展是为了人 民的健康、快乐,因此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是国 家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人们精神方面的满足主 要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历史的发展也离不开文 化艺术,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群众文化的孕育、产生、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民俗文化艺术社会活动的传承, 这是群众文化活动其中的重要功能之一。我国自古以 来产生了许多群众文化活动,其中好的部分一直被人 们所继承和发扬,即便是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下,群众 文化活动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例如我国的传统佳 节端午节,人们习惯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这是对古 老文化的传承和沿袭,也象征着文化的传递。又比如 各个少数民族在本民族的节日时,会举行具有民族特 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活 动记载着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传统和习俗,在漫长 时间的发展中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象征和 民族文化,受到各族人民的广泛喜爱。群众文化在基 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 Yi Shu Ping Jian 159

浅谈传统手工艺在手工课堂的应用

浅谈传统手工艺在手工课堂的应用 【内容摘要】: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浪潮下,手工艺不仅不应被消灭,而且还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如何把传统手工艺与美术新课程标准完美结合呢?教师可以从教材本身出发,引进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充实制作课堂;并且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搞好美术课堂的延伸。 【关键词】:传统手工制作、创造性、综合性、探究能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的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美术制作课过于注重于美术专业性质,偏重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美术文化的滋润,更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割裂了美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人类现实社会中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旧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制作课程的综合性不够 旧的教学大纲中把美术教学内容大致分成绘画、制作、欣赏三块,这三大内容界限清晰,独立性比较强。针对每一堂课,又把教学目标定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技能、技巧训练,忽略对学生审美感受的引导和教育,造成学生学的和实际生活环境相脱节,并且课程的安排综合性不足,趣味性不够。如二年级课中制作《牵牛花》、《小猫咪咪》等课,单纯以折叠制作为主,缺乏新意。 2、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往往在处理教学问题时,受到"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局限,常常将学生当作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提前制作,理顺制作方法、步骤,课堂上示范操作要做到规范、准确、熟练。并且认为"示范讲解"是小学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更是手工制作课教学的关键,而"学生的模仿操作、反复实践、形成技能"是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像保姆似的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喂"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创造",缺乏主观能动性。 3、思维与创作形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做一张像书本上范作那样的作品就算是好作业了,他们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再则,学科教学时,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缺少新意。 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新的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最根本的转变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从美术学习方式出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在具体设置课程时又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一个教学内容常涉及多个方面,手工制作课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每一堂课中。 例如小学第一册《小动物盖房子》《花花绿绿的糖纸》《有趣的拓印》这些课,看来近似手工课的教学内容里却包含了更多的知识。设计和制作糖纸,可以让学生了解设计和工艺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姓名:陈帅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功能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如同大家熟知的艺术:绘画,书法,剪纸艺术,皮影……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些是我们祖先千年里的得出的精髓,如同我们要铭记历史一样,看清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 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既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同时又是物态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性,南无民间文化艺术对公民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综合的,而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识为主要的文化和艺术。在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功能时,就要既重视他的精神领域的功能,又要强调它的物质文化功能。因此,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就不能单一注重他的精神领域,也不应拘泥于艺术作品的用途,而是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造物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功能展开分析。【1】中国文化与艺术也存在不同的差异,但价值方面也方向一致,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1)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下乡为乡村送文化的同时,在迅速的发展壮大。以前一直被用来养家糊口的传统文化,正在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最主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价值。中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传统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否则必将成为外来文化的虏役与附庸,最终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渊源的东西,是任何一个继之而起的新的文化所对接和承袭。我们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更新和超越,否则新的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文化建设上,我们应当回朔到我们民族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并立足于这个深厚的根基之上努力开掘其适应现代的当代意蕴!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不会成为别人的附庸,只有这样才能主宰世界,正象歌德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一定要放眼全球,将我们民族的东西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不至于让世人忘却!” (2)艺术的价值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科技创新变废为宝"手工艺作品大赛活动策划

"科技创新变废为宝"手工艺作品大赛活动策划活动背景:随着社会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物质需求不断提高,而随之带来的是大量的废弃物的产生,大量资源在消耗,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节约能源,如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在这样一种大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将环保的理念传承下去。一.活动目的:增强我院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丰富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平台,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二.活动时间:xx年03月28日-04月30日三.活动地点:鄂州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四.活动对象:鄂州职业大学全体学生五.活动主办单位:鄂州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六、活动策划承办单位: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活动流程:一.xx年03月26日-04月10日活动宣传(定点宣传,张贴海报)阶段二.xx年03月26日-04月1日活动报名阶段(个人或组队参赛,组队队员不可超过2人)三.xx年3月28日-4月15日方案构思与作品设计阶段四.xx年4月15日-4月25日征集并收集作品阶段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以生活中的废,弃,旧物为原材料,设计出的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技性,实用性或观赏性。五.4月25日-4月30日院团委老师及学生代表进行作品终评并颁奖。评分细则:评分采用百分制作品评分标准:创新性40分实用性30分科技性15分美观性15分活动可行性分析: 环保手工艺大赛各环节设计均力求既有创新性又有科技性,将吸引各级同学参与其中。在本次比赛中,可以充分激发起同学对手工艺品的追求与热

爱,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比赛各环节合理可行,所需经费也较为合理。整个活动的可行性较高。奖项设置活动预算(按最大限度预算) 奖项奖品/元证书/元总计/元一等奖100*1+30=130 4*1=4 440 二等奖50*2+60=160 4*2*=8 三等奖30*3*=90 4*3*=12 优秀奖4*9*=36宣传费用:宣传单:500张×0.3元=150元海报:8张×15元=120展板:2块×10元=20横幅:6条×30元=180其他费用:200元总合计: ____年元各部门职责外联部:活动场地申请,邀请老师,协调各部门等宣传部:海报的制作与宣传秘书处:活动记录后勤部:提供颁奖典礼所需物品新闻部:活动拍照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xx年03月26日共2页,当前第1页12

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模板

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 一、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专业的传承历史与现状 1986年,中央美院的杨先让先生首先组建了民间美术系,他将民间美术纳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从此民间美术系就将考察我国的民间美术作为自身的教学方式。20XX年,中央美术学院原民间美术室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的社会发展形势,发挥大学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方面的作用,正式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从而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填补了我国的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认知教育空白。与此同时,20XX年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进而拉开了我国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幕。但是除少数几个美术专业院校开设过民间美术专业或课程以外,在其它院校中,民间美术教学基本上是个空白。20XX年颁布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民间美术这两年开始走入高师美术教育,出现了少量的相关研究。 虽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中规定,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高师需要开设中国民间美术课必修课程,但是美术教育专业的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仍然很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 (一)民间美术教学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受固有模式的影响,仍然注重国、油、版、雕等几大艺术门类的教学,注重素描、色彩、设计的学习。专业教师也是受此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对本土的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不了解。甚至有些教师抱着学院派艺术的高姿态对本土民间美术有轻慢的情绪,不愿深入学习。学院也没有足够重视,很少请民间美术传承人前来授课。缺乏良好的师资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传承方式单一。简单的靠课程教学,课时量又很少,使学生接受本土民间美术的学习仅仅是“接触”的水平。 (三)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片面,教学方法单一。民间美术与制作工艺是紧密相连的,所有民间美术作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不了解民间美术的制作工艺,就不能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高师目前开设的民间美术课程,只侧重于传授理论,强调美术作品的欣赏,而忽视了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的方法传授和学生实践。极少数有实践内容,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