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经对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意义(论文)

本文由阿の衡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6年6月 第23卷第3期

长治学院学报

Jou加al of

J硼.,2006

CIlaI够}li UIlive瑁时

V01.23.№.3

浅谈读经对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意义

王 京

(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山西长治046011)

摘要:德育在幼儿的教育中占首位,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幼儿正处于一 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目前广泛开展的读经活动,在培养幼儿的道德 品质方面已产生了积极的成效。主要由于经典文化不仅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其教育方式强调潜移默化,符合幼儿认识心 理发展特.最,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因此,读经教育是对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读经;经典文化;道德启蒙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4(2006)03—0090一02

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以德治国”的理论,引起社 会各界的强烈共鸣,并展开积极讨论。胡锦涛总书 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也为广大青少 年的道德品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幼儿期是人一生中 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所谓“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 量。因此,以德治国应从孩子教育开始,用中华民族 历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幼儿的心 灵,对幼儿实施入耳、入脑、人心,行之有效的爱国主 义和传统美德教育。而这些传统美德就在经典里 面,正是我们教孩子如何做人的好教材。本文将读 经教育对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意义做初步探讨。 一、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一提及对孩子的教育,不少人就认为是让 孩子学英语,学琴棋书画,而根本做人的问题却被忽 视了,殊不知每一位孩子首先是一个“好孩子”,有了 这个根,才有可能谈别的。今天舒适的环境,让孩子 们有了幸福的生活,但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弊 端。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知识水平已 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落于其后。21世 纪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的多元化, 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该吸取,什么不该吸取,道德 标准已被吞噬,面对祖国的幼苗——正处于成长期 的孩子来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日:“少年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

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身都 会起作用的。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 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教 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 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 二、读经对幼儿教育的德育意义 经典诵读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不, 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现 实生活中经大量事实证明,其成效也是极为显著

的。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 育资源 所谓经典,就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 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诸如经、史、子、集。其 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 仪风俗等中国文化。对于幼儿来说,可以从“三百千 弟”起步,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不仅读起 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非常符合儿童 的认知规律。在内容上其结构简单,相对容易理解。 如《三字经》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 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 等,被誉为“袖里通鉴”。《百家姓》可以使幼儿了解 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 聚力。《千字文》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

收稿日期:200卜04—18

作者简介:王京(19r78一),女,山西长治人,教育学学士,主要从事幼儿教育与研究。

万 方数据

王京浅谈读经对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意义

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从 小培养幼儿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使之从翩翩少 年成为进入谦谦君子的重要门径。 对于处在品德形成敏感期的孩子们非常有必要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文 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道德修养渗透在古诗文 中,将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促进其良好 人格的形成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二)读经教育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 读经教育主张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功在潜移 默化,而不是片面灌输。它不仅符合这个年龄段儿 童的认知心理特点,而且也符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 的规律。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道 德知识的灌输上,但是如果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 德行为,其结果往往会造成知行不一,成为嘴上说一 套,行动上是另一套。而读经教育没有一般意义上 的知识灌输,经典中的道德知识,孩子们是在诵读过 程中反复接触,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接受,一当他们有 所领悟,便会将其作为自己的要求,并在具体行为上 反映出来。所以读经的孩子虽然并未真正读懂多 少,但却会自觉地按照经典上所说的去孝敬自己的 父母,改正自己的行为偏差。 好的教育内容也需要有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 顺应孩子脑神经的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 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不到这一点,教育者会很 辛苦,受教育者也会很痛苦,效果自然不好。最高明 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没有感到是在受教育,而效果已 自然达成了,而这正是儿童的学习特点。 (三)经典的学习必须与日常生活、为人处事融 为一体 所谓经典并非是一堆文字,几多知识而已。如果 让幼儿把背诵经典作为炫耀知识的资本,就是大错 特错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中国文化的特质。我 们从小教育孩子读经,就要给他们讲明这个道理,否 则,“但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为学一定要 与做人结合起来。

经典的德育内容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 强调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孝亲、敬长、悌兄、信 友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 品质,而并非是远离生活实际的大道理。对于幼儿 来说,那些蒙学名篇,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包 括许多人生格言和幼儿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规范, 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容易学,也容易做。如儿子在 读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后,就懂得了 如何向别人借东西,借物应该事先说明的道理。幼 儿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既识字、学知识,又学那些 看得到,摸得着,在日常生活中用得着的具体行为规 范。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这是读经教育取得德 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墨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语道破了教育 的规律。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信什么理成什么事,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经典的智慧语言不断输 入幼儿纯净的心灵,日后必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言 语思想行为。最后想说的是今天的读经绝不是复 古,而是一种尝试,一种素质教育的尝试:一种对现 行教育补充的尝试。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 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想 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让这些传统文 化熏陶孩子们,给孩子们铺垫下一生的道德基础。 十七世纪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我之所以 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希望 我们的孩子能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巨人肩 上。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是为了继承、弘扬和发 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响应党的号召,实现民族 精神教育,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l】林助熊.儿童读经与潜能开发[J].石油政工研究,1999,

(4). [2]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光英.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N】.光明日报,

2()02—09—04.

(责任编辑单麦琴)

万 方数据

浅谈读经对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意义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王京 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山西,长治,046011 长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 2006,23(3) 0次

参考文献(3条) 1.林助雄 儿童读经与潜能开发[期刊论文]-石油政工研究 1999(4) 2.陈帼眉 幼儿心理学 1999 3.王光英 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200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姜月 也谈"幼儿读经"——实证的视角 -科教文汇2009(5)

自1994年王贵财教授在台湾正式向社会推广读经教育以来,幼儿读经运动,在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逐渐推广.理论界展开了"幼儿到底该不该 读经"的大讨论.现阶段对幼儿读经运动的争论,大多停留在价值的角度,没有从实证角度对幼儿是否能读、有何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因此,我们的观点就 是应该将读经研究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

2.期刊论文 叶小红.YE Xiaohong 关于幼儿"读经"运动的思考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

本文剖析了当前社会上支持幼儿"读经"运动的主要理由,认为要严格区分文化意义上的读经和教育意义上的读经.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应遵循科学的原 则,如果要把读经纳入正规教育体系首先应对其合理性作出价值判断,然后才能考虑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3.学位论文 龙波 关于教师对幼儿读经的价值取向研究 2008

教师对幼儿读经的价值取向,指实践中指导读经的幼儿教师对幼儿读经所持的相对稳定的标准与看法,包括对幼儿读经的重要性、内容、方法与评 价等看法的总和。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与凝聚力”新课题,将文化作为一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而赋予其以重任。对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大家已达成共识,但就幼儿接触儒家经典的方式方 法,各界人士看法迥异。本研究针对目前正在火热开展的读经运动,在假设其作为一种存在有其合理性前提下,通过深入实践调查一线教师对幼儿读经 的价值观以及存在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指出目前的读经所可能具有的合理性与不足,为课程改革的决策者提供第一手资料。 本研究的内容有:一、幼儿教师对幼儿读经重要性的价值取向;二、幼儿教师对幼儿读经内容的价值取向;三、幼儿教师对幼儿读经方法的价值取 向;四、幼儿教师对幼儿读经效果评估的价值取向。以观察与访谈为主要方法,结论如下: 1.幼儿读经可有效弥补以往语言教育内容柔弱有余、阳健不足的缺点。 2.幼儿教师选择经典内容有两种取向:入眼、入耳与入嘴的有机结合;精与经的完美统一。选择文本的先后顺序:《论语》、《诗经》、《大学》 、《中庸》、《尚书》、《春秋》、《易经》。 3.幼儿教师对幼儿读经效果评估主要有两种取向:以时间为参照,有两种评估方式:阶段性与长期性;以内容为参照,外显与潜在变化。 4.影响幼儿教师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观与文化观,其中文化观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幼儿教育中在遵循一定原则前提下可以引入一定比例的儒家经典文本作为语言教育的内容; 2.幼儿读经的时间,从横向看,可适当增加比例;从纵向看,可适当往前移,提前到婴儿阶段。

4.期刊论文 孙习 "幼儿读经"引发的思考 -科教文汇2009(20)

对"幼儿读经"学术界争论不休,褒贬不一,争论主要集中在是否要死记硬背、儿童是否理解及诵读内容等方面.对此方面文献做总结以及简要阐述各方 观点,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为之后的研究作铺垫.

5.期刊论文 周晓飞.ZHOU Xiaofei 儿童读经之争的背后——试论当前幼儿教育的观念混变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6(3)

关于幼儿读经,众人观点不一.本文试从文化学(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教育学("有为"的教育与"无为"的教育)以及人们的价值观(社会本位 与个体本位)的角度,探讨当前幼儿读经争论背后存在的观念冲突,以期理清人们对幼儿读经问题的认识.

6.期刊论文 刘晓东.Liu Xiaodong 评幼儿"学经"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9)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二期发表了<幼儿传承儒家文化的途径:由读经向学经的转变>一文,该文认为,幼儿不适合"读"经而适合"学"经,所以 应以学经取代读经.

其实,该文倡导的学经与读经是一回事,二者都不适合幼儿.

7.期刊论文 孙习 "幼儿读经"引发的思考——文献综述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3)

关于"幼儿读经"学术界争论不休,褒贬不一,争论的主要内容多数集中在是否要死记硬背、儿童是否理解以及经典诵读的内容等方面.本文就关于幼儿 读经的文献做一综述,简要阐述一下各方观点,并为之后的研究做铺垫.

8.期刊论文 龙波 幼儿传承儒家文化的途径:由读经向学经的转变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2)

一、对待儒家文化应有之态度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过进步作用,创造了世界上先进 的文明,但它的缺陷与不足也有目共睹.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儒家文化的更多缺陷呈现于世人面前.

9.期刊论文 刘晓东.Liu Xiaodong 儿童读经岂止方法有误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二期刊载的<幼儿传承儒家文化的途径:由读经向学经的转变>一文,对我关于儿童读经方面的研究所作的介绍,曲解了 我的主张.该文说我"引用的材料多来自鲁迅",说我与儿童读经倡导者之间的分歧"只是一个方法问题的分歧",说我主张编辑经典"洁本"以供幼儿接受,等 等,与我的主张恰恰是相悖的.我有责任就该文涉及我的相关内容作出澄清.

10.期刊论文 胡娟 从"读经"之争看儿童参与权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11)

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儿童读经热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赞同和反对的双方基于各自的理论和文化立场各抒己见,但双方在争辩过程中都忽视了作为

读经主角的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享有的参与权.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dnsfzkxxxb20060303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百度文库帮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