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读后感

《一九八四》读后感

几天内断断续续读完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寥寥三百多页的书,却无比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彻底的集权主义的世界。无产者的麻木不仁与浑浑噩噩;外围党员的愚昧无知与狂热崇拜;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核心党员对这个国家的牢牢控制。更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写于1948年,却惊人地预见到了集权社会主义的可怕之处,书中的描绘与几十年后苏联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极其相似。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党对人民看似无声无息实际上却滴水不漏的思想控制。随处可见的电幕,起到了如此严格的监督作用,使得人们在生活中不能有一丝的疏忽,流露出半点关于党的负面情绪与反抗思想。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电幕后就有看不见的思想警察注意到,并在半夜中无声地将人逮捕。每天都有活生生的人就此无声无息消失于人间。通过儿时起就开始的观念灌输与彻底的篡改事实,新一代的人早已麻木地屈服于党的控制下。即便是老一代,经历过党存在之前的历史的人,也大都被清洗干净,剩余的人也只能对党的描述有零星的怀疑,但却无奈地发现所有对历史的记忆都只存在于自己模糊不清的记忆中,而官方的报纸,书籍,记录,却随时地被篡改,永远证明着党的正确。正如书中所说“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将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过去不再是客观事实,而只是可以被篡改的说法。此外,党还通过普及新话使得无法从语言上表达出更富杂的内容,从而扼杀可能存在的反叛思想于摇篮之中。无缝监督与思想灌输,共同起到了思想控制的作用;双重思想的应用,更使得人们轻而易举,

不经过大脑地相信老大哥的任何话语,哪怕是二加二等于五这种显而易见的思想谬误。

奥威尔在书中的一些理念也是深刻而富有远见性的。他总结了历史上统治者失败的原因,例如他们都没有从思想上牢牢的控制人民,只是杀死了持不同政见的人,却没能改变他们的观点。而新的集权主义社会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思想犯”,他们总会被严酷的拷打与胡搅蛮缠的逻辑教育所击垮,最终接受党的思想灌输。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者无比精明,他们通过无休止的战争来消耗过剩的产能。也许社会的发展早已停滞,也许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者的生活实质上也并没有多么优越,但他们的资产与权力相比无产者与外围党员却及其悬殊。正是为了保持这种差距,位于边境的不痛不痒甚至不一定存在的战争却永不停止;同时也只有在这种战争环境下,人民的情绪才有一个发泄口,狂热的战争与仇恨情绪抑制了其他思想的产生。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是不受战争影响的,但他们依然被灌输着国家在打仗这事实,对领袖和党有着狂热的信任。这正是奥威尔提出的“战争即和平”这一口号的深刻的含义。

事实上,全书描写的集权主义社会的最可怕之处,是人民看不到任何反抗与推翻政府的希望。这种恐怖是骨子里的恐怖,并非酷刑折磨那种肉体上的痛苦,甚至在监狱中酷刑也只是作为“帮助"人们接受教育的手段;这种恐怖也不是生灵涂炭流血漂橹的暴政,事实上人们只是愚昧和麻木,既然历史事实全部早已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党所宣传的物资产量社会进步又只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人民根本没有

同过去比较的基准,自然无法判断政治的优劣之处。就连主人公记忆中依然存在对党存在以前的日子的模糊印象,内心里对党有着反叛思想,也如所有其他人般被思想警察抓住,在审讯与教育前彻底崩溃,思想被彻底改造,最终屈服于老大哥,热爱老大哥。主人公的失败正昭示着这样的社会似乎永远不会被推翻。这是一种绝望的恐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