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 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 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10-18T15:04:26.403Z 来源:《学园》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高洪志[导读] 几十年来,“应试教育”对教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就像公式一样,形成了固定的格式高洪志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深井镇小学

几十年来,“应试教育”对教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就像公式一样,形成了固定的格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的教育从小学、中学、高中一直到大学的教学模式,就像一屉一屉蒸出来的馒头,一个模样,没有质的区别。”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紧紧地束缚着教师,使教师只能围绕着它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行为不敢有丝毫的变化。就向“八股”一样,备课、上课、批改、考试。在这些固定的格式中,教师将“考试”发挥到了极致,教师和学生整天埋没在“题海”之中,“课堂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试题教学、题篇教学”。一切教学活动、教学行为,均为考试服务,教师和学生成了“考试”的奴隶!教师教学行为的机械性、公式性、一致性和终极目标的应试性,最终导致学生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就是教师考试的机器,教师就是这个机器的操纵者!根本谈不上“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学生没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怎能为社会作贡献?

据媒体报道,2006 年香港各大学面向内地招生,竟然拒绝招收11 名中国内地的高考状元。理由很简单,就是这些“高考状元”在接受考官的面试时,手足无措,回答的问题似是而非。真正是高分低能,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更谈不上创新。这种情况与中国内地大学的招生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暴露出内地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弊端,反映出中国当前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机械性、单一性。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和保护。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严重的。有人说,这就是中国几十年来难出大师的根本原因。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决定着学生的课堂,因为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师为学生设定了所有的课堂模式。多数时候就连学生要说的话都用格式给固定下来。课堂完全是教师的课堂,就像一个演员在表演,学生却成了观众!学校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它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教师的行为如同设定好的“程序”,备课中教师要把教材的知识按照设定好的课堂组织程序,严格地固定下来。走进课堂,就按照这个“程序”一丝不苟地“复制”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严重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这样的课堂就像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无因无果。

课堂是教师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就像一位十足的“演说家”!教师的眼里似乎已经丢掉了学生,学生莫衷一是,不知自己在做什么!教师在做什么!这就是教师的“忘我”!以考试为终极目标的课堂教学是死板的,绝不可能是创新的。难怪有的学生这样评价一些老师:某某老师整天一副冷面孔,面无表情,就像一具“僵尸”!这是多么悲哀!它与“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背道而驰”的,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是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是富有情感的。它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奠基。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倡导民主,人文关怀是我们教学的方向所在,也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民族性、大众性和社会性。

说实在的,我们今天的老师是在“退化”——思想在退化、观念在退化、知识在退化、情感在退化!但是,我们的教师尚且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理解自己;更不能正确反思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实现超越自己。实现自我超脱的教育是富有鲜明个性的教育;是富有情感的人性化教育;是富有创新的教育;是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先进的教育,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做准备并为之奋斗一生!现实工作中,因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本应该属于学生接受知识、张扬个性的快乐课堂已变成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新的“枷锁”!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严重的,是多方面的。为了考试的教育,为了尖子生的“精英教育”,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放弃和丢掉了大部分学生。为了教师教学成绩的提升,为了多考上几个学生,教师严格控制着学生100%的在校时间,80%的假期休息时间。学生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运转。这是一种必须,更是一种唯一!这种教育是极端残酷的。这样接受教育的学生,这样走出校门的学生,很难说是社会有用的人!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做出实实在在的、符合实际的回答!用我们的智慧、胆量和责任来唤醒“人文教育”的回归,这是我们教育者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老师的言行会给学生深远的影响

老师的言行会给学生深远的影响 老师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说学生笨,讨厌笨孩子。 走上教育岗位以来,我也犯过同样的毛病。有时,刚刚口干舌燥地讲了一种题型,我换了种说法来提问,有学生竟然脑袋摸了半天说不知道,这时我会口无遮拦的说:“笨蛋。”有时布置了几道比较简单的题目,有学生竟然大部分做错了,我就忍无可忍的大吼一声:“真笨啊!怎么学的?” 于是以后上课不再提问笨学生了,找来谈心的也都是好学生。可是时间长了我发现,这样一来班里学习差的学生更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更不专心了。我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严重影响班级的教学效果的,所以我在课堂上开始密切关注那几个学习很差的学生的情况。一天我正在讲课,我们班的刘刚却在那儿自顾自的玩儿自己的,我连看了他几次,用眼神示意他,可他还是没有一点认真听课的意思,这下我火了,把他叫起来让他回答刚讲的内容,他满不在乎地说没听课,反正自己笨。我当时还真的瞠目结舌,无话可说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审视我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一个好老师应该对孩子一视同仁。教育的灵魂、师者的爱心应该倾洒到每个孩子的心灵上。作为老师,我多督促他们一点,不就达到了教育的效果了吗?他们真的是笨孩子吗?笨孩子的称呼是谁取得,笨孩子的称呼中是不是有教师的责任缺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不会做题,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每当看到书刊上优秀老师总结的好的 教学方法,我由衷地佩服,为什么我就想不出这样好的方法呢? 我试着告诉自己:他们不是笨孩子,他们都很可爱,很努力,很直率。我喜欢这些可爱的孩子。每当自己要生气的时候我就这样告诫自己。我试着经常在课余时间走进教室,主动和学生一起聊聊天,问问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学习以外的有些问题,像他们的家住哪儿,家里都有哪些人,下午回家都干些什么等。刚开始他们都很不愿和我多说,慢慢的接触多了,沟通多了,学生会主动地和我说话,问我一些课外的知识和问题,我就试着问他们上课老是不专心听课的原因,学生告诉我,他也很想学好,可是以前的没学好,老师又老说他笨,他就感觉反正自己笨学不好,那就不学了。听了学生的话,我的心灵深深地震动了:我差点给学生制

浅谈教师的人格对学生道德的影响

教师伦理学课程论文( 2011-2012 第二学期 1485 ) 题目: 浅谈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人文教育 学生姓名:王森浩学号:10120138 任课教师:项建英 完成时间:2012 年 5 月 26 日 成绩:

浅谈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摘要:我国传统的为师之道强调身教,即教师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生的从师之道也强调择善而从,度德而师。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往往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很多成材的学生往往带有其教师的优良习惯和高尚人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先育人,教师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一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教师;人格;学生;影响. 在古代汉语中,“格”通常指“标准”或“准则”,人格就是为人的标准或准则。《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解释是:第一,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第二,个人的道德品质;第三,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在西方古代语言中,“人格”同拉丁文的面具(persona)是同一个词。综合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人格就是人的一种定格,是关于人的一种规定性,即是对人的精神和物质、应然和实然、自然性和社会性之统一整体的抽象和概括,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及一生的成长道路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中,教师的教育作用居于首位,每个人生重大抉择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而人格形象则是弘扬教师人格价值、展现人格魅力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内在精神的凝聚和外在品质的升华[1]。教师人格形向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道德人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尤其是道德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如果教师具有一种健全的,乃至高尚的人格品质、道德修养,这是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然而,在现实中,在我们的身边,却依然有很多教师不注重自己的品性,甚至违背社会的伦理道德,不但自己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反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形成。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用心灵来塑造心灵。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它无法取代道德人格的力量;技巧高超、方法纯熟也很重要,但是它根本不能同教师的道德人格抗衡。教师“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教师的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深刻久远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时注意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师道德人格。 二、学术人格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精心整理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凤县双石铺中学王金茂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的缺失。 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一位教师的教案本上有10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而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可见,多数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一位教师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反思中,花了较长篇幅写了两个成功点:

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海底的奇异,用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动植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是通过自由读、推荐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活动,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谈到本堂课的不足时,仅用一句“这节课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使课上得更精彩,更受学生的欢迎”来带过,没有明确教学的缺陷在哪里,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是否体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

教师坐班管理制度

教师坐班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增强教师组织纪律性和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继续推进学校规范化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安排教师坐班处室,每位教师确保一桌一椅一牌。 二、开学初,学校打印好值日登记表和教师坐班签到表,组织专人值日,专人管理。(值日安排表上墙,由黄家武教导负责管理签到表,经校长审核签名归档。) 三、值日教师负责详细真实地登记好师生每天的出操、出勤、上课、跟班、清洁区打扫等情况。 四、每位教师早上7:20前必须签到,11:00后才准签退;下午14:20前签到,16:50后才准签退。 五、凡请事假、病假的教师,须经校长批准,持有效书面材料方可准假。其他假须经校长同意,报值日教师和当班负责人备案。 六、坐班时间,除正业外,不准议彩票、大声喧哗、聊天、上网玩游戏或看电影等。 七、每位教师必须遵照本制度要求,坐班记录和出勤情况纳入该教师期终考核评价指标,也与绩效工资挂钩。 集体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根据我旗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一、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

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期间任课教师必须了解本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任务;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熟悉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目的,注重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的讲解方法。依据教学大纲,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认真学习教学有关规章制度;学习教学基本原则;依据教学大纲,深透钻研并掌握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具;写出教案和讲稿,并进行必要的预讲演练。确定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学导式、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等;写出教案讲课或提纲,并进行试讲。 二、具体实施步骤: 1、成立学校集体备课领导小组、成立年级(学科)备课组。各备课组扎实开展以集体备课为形式的教学研究,定期上交集体备课教案,由教导处组织检查,并及时反馈。 2、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备课——说课——集体备课——个人调整教学预案。备课组要实行先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习题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科室检查。 5、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⑴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⑵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习题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⑶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⑷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教师言行对小学生情绪体验的影响-最新文档

教师言行对xx情绪体验的影响 一、当前教师言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冷漠无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保持优良的师生关系,教师如果长期处于冷漠无情的状态,那么等于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工作价值。现在很多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后,并不和学生进行交往和沟通,久而久之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敢去咨询教师,一个冷漠的教师根本无法唤起学生的热闹情绪,也无法听到学生情绪的召唤,不能得到学生的尊崇和爱戴。 (二)倨傲残忍。教师工作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细心和耐烦,因此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和课堂中,教师一定不能残忍和倨傲。 由于当前教师与学生沟通减少,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学生询问问题的时候,有的教师为了表现自己的能耐,或者讲解了两遍题目之后变得不耐烦,大声呵斥学生。还有很多教师在学生犯错之后采取体罚、大声呵斥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暂时制服学生,但是永远无法了解到问题的根源。 (三)过分偏爱。偏爱优等生、忽略落伍生,是当前很多教师简易犯的错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对优等生说话旱比较温柔,平时有小任务也会尽量交给优等生去办。每次考试之后,教师在分析成绩的时候总是批评落伍生,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会打击落伍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得自卑。(四)互相不尊崇。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家长管教,或家长盲目溺爱,不尊崇老师。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天职和本分,用不着什么礼节客套,这也为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久而久之,教师开始慢慢忽略这样的学生。教师由于学生成绩不理想,从而认为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情绪低落,给学生带来较差的后果。 二、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注意怎样的言行 (一)尊崇信任?W生。根据教学中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尊崇是学生心理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人生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尊崇信任学生是维系优良师生关系的基本保障。教师要抓住这一积极因素,对差生进行表扬,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慢慢使其他同学改变对差生的看法,逐渐克服掉差生压抑的心情,从而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教学教材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精品资料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是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 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依据。 学生上学后,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减弱,与学校的关系开始加强。在对人的关系上,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就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喜爱或轻视,成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不断做出评价:“我是班上最好的学生,老师喜欢我”、“我脑子太笨了,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教师,他们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认识自己行为的对错好坏,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信息反馈和期待。因此,热爱学生协调师生关系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需要。 二、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 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通过老师的言行、态度等把喜爱和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更加自爱、自强、奋发向上,力求使自己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最终取得进步。可见,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教师的爱好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促使学生追求进步,积极向上,并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 三、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达到教育效果的途径。 教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依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对教师采取的态度,和他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学生喜欢的教师,他的学科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该门课的努力程度高,学习成绩也就好。反之,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连同他教的学科也受到学生的轻视,学习成绩也就不好。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般都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所以对一些后进生,更应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关爱,一点点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是一片真心,是真正对他们好。所以,教师的爱对学生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要求只有溶解在对学生的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们积极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获得教育的成功。 四、热爱学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学校规章制度之教师反思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之教师反思制度 教师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反思+实践=专业成长”是现代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勇于并善于解剖与总结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重视挖掘得失背后的原因所在,从中不断获得对教学规律进一步的认识,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为提升教师自我专业能力,使教师坚持开展教学反思,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1、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作业、练习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2、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从教学的有效性,目标的达成度来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反思学生的当堂反应和当堂作业等,学习状况的课堂即时效果与反思,更多地通过对阶段测试、作业练习以及日常观察等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进行的阶段教学效果等。 4、反思通常是实践者或行为主体的独立思考。但为了促进反思、提高反思的成效,教研组要开展一些合作式的反思活动:如同伴间的批判性对话、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反思交流或研讨活动等。 5、要坚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采用片断旁注、结论感

悟、案例点评、经验总结、失误反思、阶段回顾等方式进行反思。 6、教学反思要坚持一课一反思一记录,属于常规性的反思,可以直接写在教案里;每次参加各级教研活动都要写反思,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和听到的,结合自己最近的教学行为、教学得失,自我剖析、写学习体会;对自己教育实践的认识与感受,行动研究过程中的反思的心路、结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记录和表达,形成高质量的深度反思,每学期至少一篇。 7、建立激励机制,学校教科研室在期末收集并统计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学年末将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并在教师考核、评先等活动中给予一定的考虑。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下面是爱汇给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很快的,一个学期已过大半,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这一段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 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我尝试借鉴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 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 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爱因斯坦认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 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 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4、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 如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融合起来如在音乐课中,让学生记一记自己是怎样学习歌曲、舞蹈和当时的心情。 在美术课中写一写自己是怎样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的,及看到自己画的感受。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和他们一起茁壮成长。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篇2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回顾了自己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校范筹内,当以教师最重要,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教师就是学生成长的一面镜子,就是学生做人做学问的榜样。教师除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应以自身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勉的敬业精神,规范的执教行为,扎实的工作作风,来引领学生,切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无声的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注重家校配合关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常常忽略教师自身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所起的作用。这些细节是微小的、具体的,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正是通过这些微小的、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将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切合实际。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点滴经验。 一是切忌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不可否认的学生上课或者课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如果这时常常给予不冷静的暴风雨式的杀一儆百的处理,或者是手脚相加,或者是损语相向,或者是逐出课堂等等,如此,表面上看,这些学生变得“俯首贴耳”了,其它学生也不敢“蠢蠢欲动”了。但从另外的角度看,教师的这种行为,对于学生的身心

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极为不利,在老师的这种行为中,学生读到的是这样一些信息:对一个人不尊重是可以的,对一个人随意打骂讽刺挖苦是可以的,遇事过激而不考虑别人的丝毫感受是可以的。同时被惩罚的学生又会在自身的情感性格等方面形成自闭情绪和逆反心理。这对于一个人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首先明确学生没有写作业的原因,如是否家里有特殊情况、作业对学生来受难度太大、作业对学生来说太多,如果情有可原,一定要从学生自身的考虑出发处理这种情况,如果就是学生恶意的不完成作业,那么就要和家长及时做好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改正这一缺点。 二是教师要注意做到守时。除了要做到上下班时间不要迟到早退,就连最重要的上每一节课都会发生迟进教室、提前下课或提前离开教室等这些不良现象也要尽量避免,如果有这种这些行为学生当然不会公然给教师提出来,但教师教育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严格作息时间、不随意迟到早退等,学生又怎能把老师的话当作是金玉良言而铭记于心,进而落实到行动中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切忌工作不严谨。如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以致上课词不达意,枉顾左右而言它,目标不清,重难点不突出,板书混乱,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工作作风,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散漫的不认真的工作状态,当教师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预习复习和相关书面或口头作业时,又显得多么地苍白无力。所以在每

《教师如何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教师如何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课后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办法。下面谈谈个人学习《教师如何进行课后教学反思》之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在进行课后教学反思时应该从教育观念、教学任务、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学习行为这四方面开展,进行反思的主要内容有:一、教师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教师要反思这节课我想教什么?我教了什么? 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较好的突破,同时还有什么收获?三、教师要对自己的能与不能有理智的认识。这节课是否运用了新的教法?是否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解决了“学会”问题?是否把握住情感激发点,解决了“乐学”问题?是否把握住思维展开点,解决了“会学”问题?是否把握住能力的生长点,解决了“精学”的问题?四、课堂教学成效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只关注了自己的教法而忽视了主体?学生是否乐意地参与学习,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是否也得到了升华?课后征求学生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尤为重要。 其次,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要做好课后教学反思,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要正确认识反思。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学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行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反思之后用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用于自己的实践教学就是改进教学的行动。一边教学一边反思,教学与反思研究相结合,

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最新资料

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古往今来,教师这一职业都是令人尊敬的,同时作用也是强大的。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的作用就更显赫了。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心传授,启迪学生的心灵;也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不断耕耘,培育祖国的花朵。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而对教师言行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 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是通过细小的言行举止来体现的。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可能在教师的一颦一笑中受到感染,在教师的举手投足中得到鼓励;也可能在教师的一声叹息中遭受打击,在教师的一句嘲笑中一蹶不振。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深刻的。 首先,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习惯、动作表情。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喜欢模仿,对一切事物都填塞好奇心。他们认为老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即使老师某些错误的、不良的言行,他们也认为是正确的,或者出于某种好奇心而加以模仿学习。记得有一位教师讲过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在他上小学时,一位老教师上课时学生们经常气他,他一焦灼,说话就有些“结巴”。学生们最开始出于好奇心在课下偷偷摸摸地模仿,彼此之间相互取笑。可是没过多久,有几个学生说话就有些“结结巴巴”的了,而家长们花费了好长时间才改正了他们这一毛病。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其次,教师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广博的兴趣爱好,同时具备对社会机敏的观察力,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自身的素质。正所谓“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身要有一桶水”。如:同样的一篇课文,例外的教师来教效果是不一样的。知识全面的教师博古通今,能将知识拓展出去,学生自然会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相反,我们试想一下,知识匮乏、思想落伍的教师能教出思想优秀、学问精炼、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吗?答案当然是不能的。所以,教师要想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就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态度包括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性。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态度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当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态度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其表现方式主要有: 1.语言方式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壳。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2.动作方式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同样的道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达到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这里要特别强调微笑的价值。微笑是最能表情达意的面部表情动作。微笑能表达友好态度,微笑能使学生的心里感到轻松。借助微笑可以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发自内心的微笑意味着:“我喜欢你们”,“对你们的回答我很感兴趣”,“和你们在一起我很愉快”,以及“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微笑,那么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教师对他们并无好感,或者认为这个教师冷漠无情,不好接近。如此,师生心灵交流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3.眼神方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俗语说:“眼睛会说话”,就是指不用有声语言时,眼神也能传递情感和态度。课堂教学中的眼神交流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对流,使连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请同学起来回答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亲切地注视着他(她)。有些教师讲课时,眼睛往往只看着他的几个最得意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使这些学生感到受到了冷落;还有一些教师往往只习惯看着前排的学生,不注意看后排或角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己不受重视的感觉。 二、教师的态度怎样影响学生?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 学生具有哪些本质属性?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指出,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以下两种相对应的本质属性: (一)向师性。 “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于阳 光一样,趋向于教师。“向师性”表现在:

教学反思制度

饶良镇中心小学教学反思制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基层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难免会对当前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不解之处,这也就自然会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会产生一些课后反思,在不同程度上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促进。因此,学校制定教学反思制度,以规范教师的反思活动。 1、认真理解反思。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求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上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之后,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地思考,把教学后的经验、体会、问题、困惑及再教设计写出来。 2、精心把握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必须融入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体现教学反思的一般流程。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要注重教法反思、学法反思,更注重案例反思,注重教学过程反思,同时还要注重一堂课中的“三维目标”的反思。 3、明确写教学反思的要求。凡是任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反思要持之以恒,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整个教学内容的反思,也可以是某个教学片断,就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问题,写这个片断留给自己闪光的一些东西,比如学生的一些有见地的回答,老师预料之外的表

现,然后结合新课标及教育教学理论剖析,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反思。也可以记录一个教育故事,写下让我们兴奋、激动、疑虑、热望、遐想的故事,对此进行分析,解决具体教学问题。也可以写教学案例,用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含有我们和学生包括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交流过程。 4、撰写教学反思的任务安排。每位教师都要按学校的规定要求坚持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要真实、认真,要在课时教案之后作为一个环节撰写随笔性质的教后反思,每周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一学期不少于15篇。 5、积极开展反思交流活动。各教研组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时间,组织组内老师搞好“课改沙龙”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一步教学计划,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 6、建立检查评估机制。每位教师都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认真写反思记录,学校把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纳入教学评估。

教学反思行为的自我认识

教学反思行为的自我认识 在推动新课改的活动中,教师的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提高 教学水平的阶梯,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升华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而这种反思也是强化教研意识的催化剂,它会使教师变得成熟起来,从 而改变凭经验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逐步地把自己锻炼成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亦如此。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进行深入的思索,那么既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教书匠。当学校刚要求每位教师每2周写出一篇教学反思,学期末拿出自己最好的教学反思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交流时,我总觉得麻烦,总是流于形式,后来慢慢的认识到了它的作用。写反思,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确实感受到了写好反思的作用。 一、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 曾经有人向一位特级教师问道:“在教学这个岗位上许多人都平平凡凡地度过了一生,而你却成绩卓著,您有什么密诀吗?”老师回答道:“我没有什么密诀,只不过每节课后我都会对这堂课运一下神”。我想这种“运神”应该就是通常所讲的反思了,正是因为他坚持反思,每天都有收获,日积月累,引起质变,从而成长为人人仰慕的特级教师了。这个事例较好地诠释了一个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有一个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经常听到有老师讲:我也想 写一点东西,但就是没发现有什么好的素材。其实并不是缺少了好素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个人教学反思 过去的一个月,我能积极适应新的教学工作要求,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完成。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过去一个月的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和反思,从中寻找差距,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自己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学好反思 认真备课,坚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做到课前有方案,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时搜集每课的知识点。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法。 三,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度精炼,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我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争做博学多才的老师。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的教育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经常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德等方面逐步渗透爱的教育。遇到学生因小事打架,要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要关爱他人。对于学历落后的学生,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经常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使他们有信心学习。

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

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 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 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 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 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 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 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 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 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 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 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 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 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双溪小学李莉 心理健康不仅是青少年各种素质发展的中介,而且它本身就是21世纪现代学校教育所强调的青少年全面发展素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主要囿于生理方面。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对健康的关心都集中在学生身体发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标上。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表现,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说明,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还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学校的。而学校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及学习场所,因此,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学校教育的因素是被列为首位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是一种精神力量。”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在个体生命中的作用。小学生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着深刻地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模仿性强,人格、性格尚未定型,心理承受能力差,教师良好的个人素养、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善良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于异于阳光雨露。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教师的哪些行为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呢?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教育工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满腔热情,用真挚的师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灵;要深入细致,循循善诱,决不可简单从事,急于求成。遇事要冷静,三思而后行。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智力条件及个性的差异,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学习状况的差异。有的学生会有缺点,甚至可能犯错误,我们的教师不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是对的,但也不是苛求学生。要严之有理,严而得当。处罚不当,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伤害。教师对学生一定要采取正面教育。处罚学生是教师无能的表现,不仅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伤害,使孩子从此失去了自信心,增加对教师的恐惧感,而且还会做出一些傻事,离我们教育初衷越来越远。

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茅草坪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指定一下制度。 一、备课制度 备课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项艰苦再创造,需要教师个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掌握驾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的使用,为上课做好准备。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在备课活动中要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要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后学习教学参考书,要对他人经验采取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及教改要求;要做到超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决不允许教后补备;上课前,要“复备”,进一步熟悉教案,并进行教前修改。备课成果的呈现形式是电子教案,其作用都是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电子教案不能变成教师不备课的一个理由,对于将电子教案,学校对于教师备课和上课一致性必须要有严格的监控管理机制。课件只可以起辅助教学作用,绝不能替代教案。 二、课堂教学制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体现“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高效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采用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决反对满堂灌,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一般授课不超过15分钟,并尽可能多地运用课件、光盘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课堂教学要注重课内练习,强化落实,练习要适量适度,精讲精练,符合教学规律,加强技能训练,特别注意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到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语言文明,使用普通话教学;严格按课表上课,按计划和进度教学,如有变动应在教后记栏中注明并适当调整下一课时的教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时计划,不得私自调课;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中途不得擅自离开课堂,课堂上禁止接听手机,上课时应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上课;禁止教师下课拖堂;严禁坐教、上课吸烟和酒后上课;全体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进入课堂必须清点学生人数。 三、当堂检测制度 当堂检测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和落实,教师每节课都必须有当堂检测这一教学环节。当堂检测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要点:1、训练形式要多样。可采用问答、背诵、默写、听写、做检测题、实验等训练形式;训练题目的呈现可以投影展示,可利用练习册、全优课堂,也可以利用导学案;学生答题形式可笔答、板书、口答、抢答等等。2、训练时机要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