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

第4节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知识点一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知识梳理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01代替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②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04地衣阶段→苔藓阶段→□05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③特点:经历的时间□06长,速度□07缓慢。

④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⑤举例:沙丘、□08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

②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12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树林。

③特点

a.经历的□13时间短,速度□14快。

b.具有一定方向性,预见性。

④影响因素:人为活动较为关键。

⑤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15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

3.群落演替的结果

(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

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16预见的或□17可测的。

(2)结构:一般生物种类□18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19越来越复杂。

(3)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

变化,稳定性□20越来越高。

[问题思考] 1.初生演替为什么比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长?

提示:因为初生演替没有土壤条件,要经过漫长的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所以初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长。

2.所有群落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群落演替主要受环境条件影响,还受人为因素影响,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可能演替为森林;如果在干旱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木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3.在森林阶段内,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

提示:能。群落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外的一些种群,指的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典题分析

题型一演替的过程及类型分析

[例1](2015·全国卷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题分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

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答案] D

[例2]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B.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灌木阶段

C.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若一种新的优势种出现,则原有优势种消失

[解题分析]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A错误;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草本植物阶段,B错误;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取代原有优势种,但原有优势种并未消失,D错误。

[答案] C

规律总结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知识梳理

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

(2)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04速度和方向进行。

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05水土流失,并且成为□06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07可持续发展道路。

(3)措施:我国政府提出□08退耕还林、□09还草、□10还湖,□11退牧还草,颁布了《□12退耕还林条例》,自□13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问题思考]人类活动均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对吗?人类活动均使演替朝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对吗?

提示:不对。人类活动可能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能延缓群落演替的速度。不对,人类活动也可能不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典题分析

题型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例3]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是人类活动影响了群落演替

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解题分析]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A错误;披荆斩棘开出道路、化工厂污水的排放、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C、D正确。

[答案] A

题型三群落演替趋势和规律

[例4](2018·吉林一模)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题分析]由农田生态系统演变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经过长时间的演替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物种丰富度、净光合作用产量、固定太阳能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而①③答案中的曲线都有下降趋势,因此是错误的。

[答案] B

课堂小结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森林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森林

答案 B

解析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表示一个群落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兴起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新的群落,A错误;如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森林,但如果气候适宜,弃耕的农田就会演替成森林,C、D错误。

2.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是()

A.裸岩阶段→苔藓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D.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

答案 B

解析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下列演替现象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B.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D.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

答案 C

解析火灾过后的草原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仍基本保留,其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我国在某些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当地森林、草原等的面积

B.改变产生方向,提高经济效益

C.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D.增加植被

答案 C

解析我国在某些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是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

(1)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_______的过程。

(2)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___________。

(3)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_______。

(4)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

C.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D.森林阶段

答案(1)土壤(2)草本植物阶段

(3)苔藓阶段苔藓阶段(4)D

解析(1)地衣的出现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2)草本植物的出现为昆虫等小动物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地衣阶段之后的一个阶段是苔藓阶段,二者相比,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和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苔藓阶段。

(4)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是森林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