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417.3-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417.3-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417.3-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417.1~417.5-2001(2001-08-21发布,2001-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照ISO 8092.1~.4系列标准制定。本标准在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的总标题下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随着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器插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参照ISO

8092.2:1996制定车用电线束插接器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标准过程中,汽车整车厂普遍认为ISO 8092中对插接器性能要求较低,希望提高性能要求,而这些提高的性能要求,对于摩托车用插接器显得过高,因此,经协商将插接器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分汽车和摩托车两部分制定,即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在采用ISO 8092.2:1996内容基础上,将部分性能要求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一些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除有些直接采用国际标准的内容,其余均采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技术内容等同采用ISO 8092.1996。 QC/T 417.3~QC/T 417.5分别等同采用ISO 8092.1、.3、.4:1996的内容。

本系列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417-1999,QC/T 418-1999,QCn 29012-1991。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系列标准第1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来生、王荣喜。

本系列标准第2部分起草单位:高邮电器厂;主要起草人:何玉光、吴长红、曹俊。

本系列标准第3、4、5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高邮电器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车用电线束插接

器 QC/T 1417.3-2001

代替QC/T 417-1999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

求 QC/T 418-1999

QCn 29012-199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车用电线束中的单线片式插接器。例如附录A给定的插座,本标准还适用于车辆上用于维修的分离插接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3 定义

本标准使用的各名称的定义在QC/T 417.1-2001中规定。

4 尺寸特性

单线插头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

没有规定的细节由生产者选择决定。

5 特殊性能要求

单线片式插接件除了满足QC/T 417.1-2001中的一般性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特殊要求。

5.1 设计要求

无孔插头配合表面的要求,插头在冲压成型过程中,要注意有效接触区域以确保接缝和倒角边不影响插接性能。

5.2 插入力和拔出力

单线片式插接件,试验按QC/T 417.1-2001中4.3规定,其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5.3 接触电阻

单线片式插接件,试验按QC/T 417.1-2001中4.8规定,应符合表3要求。

6 标注

符合本标准的插接件,标注方法如下:

实例:

附录A

单线插座实例

此附录给出图A1单线插座的插接设计和表A1的参考尺寸。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的其它设计也是可行的。

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说明书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所述电线束由线束主体及线束端子构成,所述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折弯手柄、上定位块以及下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并排设置,两个定位块之间构成夹持线束主体的间隙,所述折弯手柄转动设置在所述间隙前方或后方,用以转动时抵压所述线束主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折弯手柄对夹持在定位块内的电线束进行折弯,操作非常方便,可以大幅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徒手操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本装置生产成本低,适宜大范围推广。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所述电线束由线束主体(11)及线束端子(12)构成,其特 征在于,所述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有折弯手柄(3)、上定位块(4)以及下定位块(5),两个所述定位块并排设置,两个定位块之间构成夹持线束主体的间隙,所述折弯手柄(3)转动设置在所述间隙前方或后方,用以转动时抵压所述线束主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块(5)的顶面与 侧面分别构成夹持面以及接触面,所述夹持面与接触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块(5)的顶面与 侧面分别构成夹持面以及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外凸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子(12)垂直设 置在线束主体(11)前端,所述下定位块(5)上设有线束端子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手柄中部设有抵压 块(31),所述抵压块(31)与线束主体(11)的接触面上设有与线束适配的仿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手柄尾部设有防滑 套(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主体前端套有热缩 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块(4)、 下定位块(5)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基座(2)上。

汽车线束设计之一:整车电路设计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和汽车主机厂家联合进行前期开发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几年来从事线束设计和制造的经验,谈谈线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 一、整车电路设计 (一)电源分配设计 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世界各国的汽车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或30电)。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这些件即使汽车发动不起来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到站点维修等。如:发动机ECU及发动机传感器的工作电源、燃油泵的工作电源、ABS控制器的电源、诊断接口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或巧电)。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发动机工作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发电机的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仪表电源、制动灯电源、安全气囊电源等。 发动机起动时卸掉负载的电源(一般称为ACC电源)。这部分电器件一般所带的负载较大,且在汽车起动时不必工作。一般有点烟器电源、空调电源、收放机电源、刮水器电源等。(二)线路保护设计 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断路顺和易熔线。 1.熔断器的选取原则 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千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熔断器。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 熔断器分快熔式和慢熔式。快熔式熔断器的主要部件是细锡线,其中片式熔断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和耐振好、易检测,所以被广泛采用;慢熔式熔断器实际上是锡合金片,这种结构的熔断器一般串接到感性负载的电路中,如电机电路。 电阻型的负载与电感型的负载尽量避开使用同一个熔断器。 一般根据电器件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计算并确定熔断器容量,可按经验公式:熔断器额定容量=电路最大工作电流÷80%(或70%)。 2.断路器 断路器最大的特点是可恢复性,但其成本较高,使用较少。断路器一般都是热敏机械装置,它利用两种金属的不同热变形,使触点开闭或自行接通。新型的断路器,使用PTC固体材料作为过流保护元件,它是一种正温度系数的电阻,根据电流或温度的高低断开或接通。这种保护元件的最大优势是当故障排除后能自动接通,不需人工调节和拆换。 3.易熔线 易熔线的特点是当线路通过极大的过载电流时,易熔线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5s)熔断,从而切断电源,防止产生恶性事故。易熔线也是由导体和绝缘层构成,绝缘层一般为氯磺化聚乙烯材料,因为绝缘层较厚,所以看。起来比同规格的导线粗。 易熔线一般接在蓄电池直接引出的电路中。易熔线的常用的公称截面有0.3mm2、0.5mm2、0.75mm2、1.0mm2、1.5mm2,甚至还有8mm2等更大截面的易熔线。易熔线的导线线段长度分为(50±5)mm、(100±10)mm、(150±15)mm3种。 易熔线应有明显的标志,当其熔断后,其标志仍应存在以便于更换。易熔线的熔断特性如表1所示。

QCT417.3-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417.1 ?417.5-2001 (2001-08-21 发布,2001-12-01 实施) 本标准参照ISO 8092.1?.4系列标准制定。本标准在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的总标题下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随着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水 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器插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参 照ISO 8092.2 : 1996制定车用电线束插接器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标准过程中,汽车整车厂普遍认为ISO 8092中对插接器性能要求较低,希望提高性能要求,而这些提高的性能要求,对于摩托车用插接器显得过高,因此,经协商将插接器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分汽车和摩托车两部分制定,即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在采用ISO 8092.2 : 1996内容基础上,将部分性能要求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一些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除有些直接采用国际标准的内容,其余均采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技术内容等同采用ISO 8092.1996。 QC/T 417.3?QC Z T 417.5 分别等同采用ISO 8092.1、.3、.4 : 1996的内容。 本系列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417-1999,QC/T 418-1999,QCn29012-1991。本系列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系列标准第1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来生、 王荣喜。 本系列标准第2部分起草单位:高邮电器厂;主要起草人:何玉光、吴长红、曹俊。本系列标 准第3、4、5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高邮电器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车用电线束插接 QC/T 1417.3-2001 代替QC/T 417-1999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 QC/T 418-1999 QCn 29012-199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车用电线束中的单线片式插接

汽车线束中国前10大企业

目前国内汽车线束厂家虽然很多,但大多数规模小、生产装备落后、质量档次不高,配套车型单一。相对较好的厂家(独资或合资)有:上海金亭、天津津住、天美、惠州住润、金山、汕头失崎等。 其配套能力约100万台套,且其中天美、住润、矢崎产品均100%出口。高档、优质线束的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同时,因线束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外劳动力昂贵,而我国较为低廉,故在国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看好。 一、莱尼线束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莱尼(LEONI)线束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月,由莱尼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并控股。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线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为通用汽车/Opel(欧宝)以及中高档客车(如亚星奔驰中高档客车系列)提供线束系统。 该公司于2000年6月通过了由德国著名认证机构DQS对QS-9000质量体系进行的认证审核。在生产管理上,公司采用先进的"莱尼生产力模式(LPS)"管理理念和体系,结合看板(KANBAN)拉动物流管理,采用先进的FORS(ERP)系统与德国总部、顾客、全球供应商以及各兄弟公司实行商务联网操作。从订单的接收到材料采购指令的自动生成下达均通过EDI 电子传输,大大提高了公司运作效率和数据信息传递的安全准确,确保了JUST IN TIME的实现。 公司一贯重视产品质量,更注重树立员工牢固的质量意识,借助各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运用PDCA循环全方位地严格控制过程质量,实现持续改进(CIP)的目标。从顾客反馈的报告数据显示,公司自投产至今,始终保持着交付产品OPPM的记录。2002年该公司被授予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双优称号,此外该公司研制开发了汽车线束柔性线路板技术(FPCB),并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又在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购置28000平方米的土地。 该公司采用莱尼全球化标准的装配生产线,应用了快速换模,从意大利Sixtau公司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线束测试设备,所有的测试程序都由计算机控制,且程序易于维护和编写,灵活地满足各种线束的测试需要。所用线束专用检试台采用红外线、光、气、电等手段,全面测试线束的完整性、导通性、气密性等,只有当全部的参数正确并完全通过检测,它才会打印出产品的测试标签,保证了所有产品的零缺陷。 在压接设备方面,我司从瑞士Komax公司以及德国Schoeffer引进世界先进的全自动及半自动压接设备,压接模具全部从德国引进并由莱尼德国总部检测,同时利用切片分析仪、压接拉力测试仪,采用切片分析和计算CPK值控制压接特性。 莱尼于20世纪60年代末进入汽车工业,旗下的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业务涉及汽车整车线束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在线束领域的开发应用。主要顾客有戴姆勒克-克莱斯勒、通用/欧宝、奥迪/大众、宝时捷、宝马、陆虎等著名汽车公司。除了传统的汽车线束外,公司还研究开发了注塑(preformed cable harness)、柔线线路板技术(complex FPCB cabing systerms)以及专为优化线束系统所开发的trail-blazing电子解决方案,并运用于轿车车门和仪表线束中,为未来的汽车线束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公司被通用汽车公司评为1999和2000年度全球最佳供应商,同时也获得大众公司、本田公司、宝石捷公司最佳供应商,2002年公司的销售额为6亿欧元。 二、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 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系上海东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古河金山电装(香港)有限公司合作之合资企业,专业开发及生产高级汽车线束。公司外销产品为日本丰田、铃木汽车等世界著名的汽车厂商的轿车线束,内销产品为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国内著名汽车厂商的轿车线束,其中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Q/XX XXXXXXXXX公司 Q/XX-J028-2015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5-06-15发布 2015-06-15实施 XXXXXXXXX公司发布

1.设计技术 1.1 概述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动力系统线束设计分为动力系统低压线束和动力系统高压线束。设计线束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文。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本文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规范化要求,本文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电 线 束 设 计 流 程 1.2低压线束设计 1.2.1 整车低压线束设计 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电器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

加以控制,确保在无法启动电动模式情况下,汽车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故障车辆能够及时维修等。如:整车控制器电源、真空制动助力泵电源和转向泵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车辆未行驶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预充电模块的分支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雨刮器、车灯控制电源、门窗控制电源等。 电动模式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start档)。这部分电源是在车辆启动电动模式下,电器件能够正常启动。电源的负载比较大,电源取之于预充电模块,负载的电流消耗量不同,预充电输出地电流量也就随之成正比变化,有效地保证整车的用电量。 1.2.2 线路保护设计 A.熔断器 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目前电动汽车所用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它是一种安装在中央控制盒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伴随着电流不断升高,并且升高的电流有可能损坏线路。若线路中正确地安置了保险丝,那么,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线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熔断器按照结构上分为片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和旋紧式熔断器3种类型,这3种熔断器有不同承载电流量的规格。在线路保护采用的熔断器时,需要严格选取相应的规格。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Q/X X XXXXXXXXX公司 Q/XX-J028-2015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5-06-15发布 2015-06-15实施 XXXXXXXXX公司发布

1.设计技术 1.1 概述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动力系统线束设计分为动力系统低压线束和动力系统高压线束。设计线束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文。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本文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规范化要求,本文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电 线 束 设 计 流 程 1.2低压线束设计 1.2.1 整车低压线束设计 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电器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

加以控制,确保在无法启动电动模式情况下,汽车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故障车辆能够及时维修等。如:整车控制器电源、真空制动助力泵电源和转向泵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车辆未行驶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预充电模块的分支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雨刮器、车灯控制电源、门窗控制电源等。 电动模式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start档)。这部分电源是在车辆启动电动模式下,电器件能够正常启动。电源的负载比较大,电源取之于预充电模块,负载的电流消耗量不同,预充电输出地电流量也就随之成正比变化,有效地保证整车的用电量。 1.2.2 线路保护设计 A.熔断器 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目前电动汽车所用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它是一种安装在中央控制盒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伴随着电流不断升高,并且升高的电流有可能损坏线路。若线路中正确地安置了保险丝,那么,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线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熔断器按照结构上分为片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和旋紧式熔断器3种类型,这3种熔断器有不同承载电流量的规格。在线路保护采用的熔断器时,需要严格选取相应的规格。

QC T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 前言 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Q/XX XXXXXXXXX公司 Q/XX-J028-20XX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20XX-06-15发布 20XX-06-15实施 XXXXXXXXX公司发布 1.设计技术概述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动力系统线束设计分为动力系统低压线束和动力系统高压线束。设计线束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规范化要求,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1 电线束设计流程1确认区域功能一、调查资料3制作电气件功能列表2制作选装列表1确定所用电气件2回路分配二、电源分配3确定用电设备容量4选择保险丝容量5选择保险丝类型6回路保护的确认1回路列表2导线编号标准三、分解原理图3插接件列表4设定标准术语5设定导线线径6设定导线颜色1搭铁回路功能分配2选择搭铁方式四、搭铁分配3设定搭铁路线4指定搭铁点5搭铁点的保护1确认区域功能五、系统原理图3制作电气件功能列表1线束分段2制作选装列表2确定线束固定方法六、线束总布置3确定线束的可操作性4开发新零件5零件列表1直线长度延展七、绘制线束图2接插件功能标注3技术要求定义1分段线束图布置2主接插件功能标注3技术要求定义八、绘制装置图低压线束设计整车低压线束设计 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电器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 2 加以控制,确保在无法启动电动模式情况下,汽车也能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高低压线束 储能连接器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高低压线束储能连接器介绍 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换电系统、配电系统、电池 总线、动力电源、多电池串接、DC/DC等电气连接。接受客户特殊定制。 材质:外壳铜合金或塑料;接触件:铜合金镀银;绝缘体:阻燃塑胶;密封件:橡胶;阻燃:UL94-V0。 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电流:220A(50mm2),270A(70mm2) 2、额定电压:630AC/DC 3、耐电压:3000V AC 4、接触电阻:≤0.2mΩ 5、绝缘电阻:≥5000MΩ(常态),≥500MΩ(湿热) 6、防护等级:IP67(插头插座对插后) 7、工作环境温度:-40℃~+125℃ 8、湿度:≤80%(温度为40±2℃) 9、盐雾:96H(特殊要求,另行定制)

10、自动二次锁扣,带高压互锁 11、插座法兰安装:螺丝安装扭矩:1.5Nm 12、插头安装方式:先推后按 13、机械寿命:500次 14、冲击:100g/s2,振动:500Hz-2000Hz/18g 产品主要特点是:耐压与耐温等级的性能好,采用屏蔽高压线,可减少EMI,RFI对整车系统的影响。整条高压线束回路均实现屏蔽连接,电机、控制器及电池等接口高压线束屏蔽层,通过插件等压接结构连接到电池电机控制器壳体,再与车身搭铁连接。耐压性能:常规汽车耐高压额定600V,商用车及大巴士电压可高达1000V;耐电流性能:根据高压系统部件的电流量,可达250400A;耐温性能:耐高温等级分为125℃,150℃,200℃不等,常规选择150℃导线;低温常规-40℃。线径设计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负载回路的额定电流值;②电线导体的容许温度;③线束工作时周围环境的温度;④导线自身通电时温度上升引起的通电率降低;⑤成捆线束容许电流的折减系数。1P连接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满足高压系统的屏蔽、防水等要求,装配工序复杂,维修性差。一般可以应用在电池包甩线、电机甩线等,也可以使用在高压电器内部电路连接,如高压电池包内部等。2P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相对高。满足高压系统的屏蔽、防水等要求,维修性好。一般用于直流电输入输出,如高压电池包上、控制器端、充电机直流电输出端等。 公司通过了TS16949认证、ISO9001:2015认证、IP67第三认证、CE/EMC与CE/LVD认证,产品符合ROHS环保指令要求。

QCT2020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2020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 和特殊要求 前言 本标准参照ISO 8092.1~.4系列标准制定。本标准在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的总标题下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样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样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专门要求 ——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专门要求 ——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专门要求 随着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器插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参照ISO 8092.2:1996制定车用电线束插接器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标准过程中,汽车整车厂普遍认为ISO 8092中对插接器性能要求较低,期望提高性能要求,而这些提高的性能要求,关于摩托车用插接器显得过高,因此,经协商将插接器试验方法和一样性能要求分汽车和摩托车两部分制定,即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样性能要求(汽车部分),在采纳ISO 8092.2:1996内容基础上,将部分性能要求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一些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除有些直截了当采纳国际标准的内容,其余均采纳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样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技术内容等同采纳ISO 8092.1996。 QC/T 417.3~QC/T 417.5分不等同采纳ISO 8092.1、.3、.4:1996的内容。 本系列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417-1999,QC/T 418-1999,QCn 29012-1991。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系列标准第1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要紧起草人:王来生、王荣喜。 本系列标准第2部分起草单位:高邮电器厂;要紧起草人:何玉光、吴长红、曹俊。 本系列标准第3、4、5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高邮电器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车用电线束插接 器 QC/T 1417.3-2001 代替QC/T 417-1999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专门要 求 QC/T 418-1999

汽车线束要点

汽车线束要点

————————————————————————————————作者: ————————————————————————————————日期: ?

汽车线束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6.0 等平方毫米的电线,它们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以整车线束为例: 1、0.5 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 2、0.75规格线适用于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 3、1.0 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 4、1.5规格线适用于前大灯、喇叭等; 5、主电源线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 2.5 至4平方毫米电线。 这只是指一般汽车而言,关键要看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例如蓄电池的搭铁线、正极电源线则是专门的汽车电线单独使用,它们的线径都比较大,起码有十几平方毫米以上,这些“巨无霸”电线就不会编入主线束内。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它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线束厂的技术员根据线束图做成线束排线板后,工人就按照排线板的规定来截线排线了。整车主线束一般分成发动机(点火、电喷、发电、起动)、仪表、照明、空调、辅助电器等部分,有主线束及分支线束。一条整车主线束有多条分支线束,就好象树杆与树支一样。整车主线束往往以仪表板为核心部分,前后延伸。由于长度关系或装配方便等原因,一些汽车的线束分成车头线束(包括仪表、发动机、前灯光总成、空调、蓄电池)、车尾线束(尾灯总成、牌照灯、行李箱灯)、篷顶线束(车门、顶灯、音响喇叭)等。线束上各端头都会打上标志数字和字母,以标明导线的连接对象,操作者看到标志能正确连接到对应的电线和电气装置上,这在修理或更换线束时特别有用。同时,电线的颜色分为单色线和双色线,颜色的用途也有规定,一般是车厂自订的标准。我国行业标准只是规定主色,例如规定单黑色专用于搭铁线,红单色用于电源线,不可混淆。线束用机织线或塑料粘带包裹,出于安全、加工和维修方便,机织线包裹已经淘汰,现在是用粘性塑料胶带包裹。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联插件或线耳。联插件用塑料制成,分有插头和插座。线束与线束之间用联插件相接,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用联插件或线耳。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因此先进的汽车就引入了CAN 总线配置,采用多路传输系统。与传统线束比较,多路传输装置大大减少了导线及联插件数目,使布线更为简易。 一、汽车线束研发中的线束图纸画法研究 汽车线束图是汽车线束设计的具体体现,无论对汽车生产厂家还是对汽车的使用维修单位,它都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资料。一辆汽车也许只有一张电路图,一张接线图,而线束图则可能有数张。近几年来汽车新产品开发速度很快,尤其是客车,为了改变轻少重的状况,新型客车开发速度更快。以常州客车厂为例,1988年以来,每年推出一个系列新型客车,因此,汽车电线束设计的工作量很大,线束图的绘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此外,为中小型汽车厂配套线柬的电线束专业生产厂家不断出现,这些厂家迫切要求规范化的线束图,以便于加工制造,对汽车使用、维修单位来说,规范化的线束图无疑也会为他们提供方便。目前,许多汽车电气设计人员在绘制线束图时,采用: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汇总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汇总

Q/XX XXXXXXXXX公司 Q/XX-J028-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06-15发布-06-15实施 XXXXXXXXX公司发布 1.设计技术

1.1 概述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动力系统线束设计分为动力系统低压线束和动力系统高压线束。设计线束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文。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本文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规范化要求,本文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电 线 束 设 计 流 程 1.2低压线束设计 1.2.1 整车低压线束设计 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电器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在无法启动电动模式情况下,汽车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故障车辆能够及时维修等。如:整车控制器电源、真空制动助力泵电源和转向泵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车辆未行驶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预充电模块的分支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雨刮器、车灯控制电源、门窗控制电源等。 电动模式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start档)。这部分电源是在车辆启动电动模式下,电器件能够正常启动。电源的负载比较大,电源取之于预充电模块,负载的电流消耗量不同,预充电输出地电流量也就随之成正比变化,有效地保证整车的用电量。 1.2.2 线路保护设计 A.熔断器 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当前电动汽车所用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它是一种安装在中央控制盒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伴随着电流不断升高,而且升高的电流有可能损坏线路。若线路中正确地安置了保险丝,那么,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线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QCT417.3-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417.1~417.5-2001(2001-08-21发布,2001-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照ISO 8092.1~.4系列标准制定。本标准在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的总标题下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随着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器插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参照ISO 8092.2:1996制定车用电线束插接器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标准过程中,汽车整车厂普遍认为ISO 8092中对插接器性能要求较低,希望提高性能要求,而这些提高的性能要求,对于摩托车用插接器显得过高,因此,经协商将插接器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分汽车和摩托车两部分制定,即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在采用ISO 8092.2:1996内容基础上,将部分性能要求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一些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除有些直接采用国际标准的内容,其余均采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技术内容等同采用ISO 8092.1996。 QC/T 417.3~QC/T 417.5分别等同采用ISO 8092.1、.3、.4:1996的内容。 本系列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417-1999,QC/T 418-1999,QCn 29012-1991。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系列标准第1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来生、王荣喜。 本系列标准第2部分起草单位:高邮电器厂;主要起草人:何玉光、吴长红、曹俊。 本系列标准第3、4、5部分起草单位:鹤壁天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高邮电器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车用电线束插接 器 QC/T 1417.3-2001 代替QC/T 417-1999 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 求 QC/T 418-1999 QCn 29012-1991

汽车电线束的基础知识

汽车电线束的基础: 1.汽车电线束的定义: 用电线、端子、护套等组成,用来传递信号和能量的电线束的集成。2.汽车电线束的作用: 信号和能量传递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3.汽车电线束的重要性: 1)是汽车的血脉。 2)是信号和能量传递纽带和桥梁。 3)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4.汽车电线束主要零部件的组成及其作用: 5.汽车电线束的种类: 前横梁线束(车前线束) 发动机线束 仪表线束 地板线束 左前门线束 右前门线束 左后门线束 右后门线束 行李箱线束 顶篷线束 前舱线束 变速箱搭铁线束 发动机搭铁线束 后保线束 空调线束

汽车电线束制作工艺流程: 1.下料: 1)输入: 电线,作业标准(剪线看板),设备操作规程. 2)输出: 符合剪线看板要求的电线束. 3)品质管控重点: a.线色,线径,线长,剥线长度,符合剪线看板的要求. b.电线无刮伤,脱皮处无伤及线芯. 2.组装: 1)输入: 电线,压着之前反穿用的物料(如:密封堵,热缩管),作业指导书. 2)输出: 反穿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穿的物料符合标准要求,方向和位置是对的. 3.压着: 1)输入: 电线,金属端子,作业指导书(剪线看板),设备操作指导书. 2)输出: 压着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a.压着后的状态符合剪线看板的要求. b.端子与电线的铆合后的脱拔力符合标准要求 4.中脱: 1)输入: 端子电线, 作业指导书(剪线看板) 2)输出: 中脱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中脱位置符合标准要求,方向和位置是对的. 5.压接: 1)输入: 端子电线, 作业指导书(剪线看板,成组分析) 2)输出: 压接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压接位置和方向符合标准要求. 6.接点包胶布: 1)输入: 压接好的端子线, 作业指导书. 2)输出: 压接点包扎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压接位置包扎符合标准要求. 7.成组: 1)输入: 端子线, 作业标准(成组分析),成组作业指导书. 2)输出: 成组好的端子线. 3)管控重点: 成组好的端子线符合标准要求. 8.装配: 1)输入: 成组好的端子线, 作业标准(成组分析),装配作业指导书. 2)输出: 成品线. 3)管控重点:

汽车线束电路原理

汽车线束设计综述 汽车上的电源和各种电气零件通过线束来实现电路物理连接,线束分布遍布全车。如果把发动机比作汽车心脏的话,那么线束就是汽车的神经网络系统它负责整车各个电器零件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提高线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在这里笔者就汽车线束设计、工艺、生产及检验方面的知识同各位同仁探讨一下。 1、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计算 汽车线束是全车汽车电气原理的物理表现形式,因此应先有电气原理图再有线束图进而根据线束图生产线束,在设计电气原理图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1掌握《电气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和全车电气配置情况; 1.2根据电气负载功率消耗确定熔断器容量大小、计算导线线径并根据负载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进行载荷分配,确定电路的保护方式及确定总保险的容量。《电气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和全车电气配置情况是由各个汽车制造厂自己制定的,不再多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1.2的相关内容: 1.2.1如何确定熔断器容量大小 熔断器按保护形式分,可分为:过电流保护与过热保护。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熔断器就是平常所说的保险丝。采用熔断器保护电路时,用电设备的最大持续电流应小于熔断器额定电流的80%。根据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来选定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其关系式为: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0.8。例如:众泰2008右前照灯远光灯功率60w,稳态最大工作电流5A,按此关系式得出熔断器的额定容量为6.25A,考虑到安全系数熔断器容量确定为10A。对于一些感性原件比如点火线圈、怠速步进电机其瞬时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峰值电流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熔断器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很大的峰值电流,因此对于带有感性原件的电路一般不考虑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电流。 1.2.2导线线径的确定 在确定导线截面积时要考虑电压降和导线的发热 (1)用电设备的电流强度为: I=P/UN(P—负载功率; UN—额定电压) (2)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为: A=IρL/UVL(I--电流,安培;P---功率,瓦;A—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ρ—铜导线电阻率,一般取值0.0185Ω.mm2/m;L--导线长度,米;UVL--导线允许的电压降,伏特) (3)为避免导线过渡发热,应该检查电流密度其公式为: S=I/A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

汽车电线束的检测与标准解析(QC/T29106)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电子电器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的组件,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主要由铜制插接件(插头、插座)和塑料护套、电线等组成,插接件与电线压接后安装在塑料护套内,电线以线束捆扎、胶带包裹构成。电线束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将电气系统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传递和交换,实现电气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汽车线束遍布汽车的各个角落,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线束、机舱线束,有在尘土飞扬、水、泥浸渍环境下工作的底盘线束,有跨接在门与车身之间长期反复伸缩的车门线束,有承载着大功率器件长期满负荷或过载工作的电力线束等,这些线束随着车辆在高温高湿的南方沿海、严寒的东北地区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经受着电气热负荷、机油汽油的浸蚀、颠簸振动等条件的洗礼。所以要保证汽车线束的品质,必须从设计、选材、制造工艺、试验及装配等各个环节加以重视。 1 试验标准解析现行的汽车线束标准主要是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及各企业的企标,试验项目大概有:检验端子与导线或导线接点的压接品质、接点的防水性能、线束的耐高低温及湿热性能、耐盐雾性能及耐振动性能。如果按照这些条款进行试验,我们会发现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如QC/T29106中第4.11、4.12条高低温及湿热试验,标准要求在不工作状态下贮存8h,再在常温下放置24h后,检验电线束的包扎是否松散、绝缘护套是否脱开、电线导通率是否为100%;再如第4.14条耐盐雾试验:电线束经48h中性盐雾试验后导通率应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还有振动试验,按QC/T413规定的耐振动性能来试验,但线束如何安放?标准中并未明确,而且振动后检验的内容主要也只是外观,无电性能方面的检验。如上种种,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这些试验项目不能完全验证线束及其辅材的材质、设计及工艺,不能完全达到试验验证的目的。 2 试验分类汽车线束试验按结构及材料分为接触件试验和线束试验;按试验类别分为机械性能试验、电性能试验、耐环境试验。机械性能试验包含振动试验;电性能试验除线束本身的通断检验、触点压降测试外又可分为短路试验、堵转试验和耐久试验;耐环境试验分为耐高低温及湿热试验、盐雾试验、防水、防尘试验等。另外根据线束本身的安装及工作特点还需进行挠曲度试验;线束的塑料皮、波纹管等塑料件需进行燃烧试验、耐臭氧试验等。 接触件的机械性能试验主要是检测端子的材质、端子与导线的压接品质,如QC/T29106中4.4压接要求、弯折试验、横断面检测、拉力及电压降测试等,其要求和试验方法都比较详细;机械性能试验还包括插入力、拔出力测试,此部分试验要求和方法在QC/T417.1中有详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QC/T29106里没有提及的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