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怎样推动经济发展


创新怎样推动经济发展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熊彼特是较早从创新的角度理解发展的一位经济学家。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提出了“循环流转”的概念,用以概括那种只有数量扩张而没有创新、没有质的突破的现象,认为这种状况并不是发展。熊彼特把发展定义为创新,是质的突破,是对“循环流转”的打破。依据当时的情况,他将创新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开发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市场;四是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供应来源;五是实现工业的一种新组合。
近代以来,正是那些里程碑式的创新,引发了一个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即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据考察,大约从1783年到1842年是第一个长波,这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第二个长波,这是所谓蒸汽机、钢铁以及铁路化的时代;从1897年到上世纪30年代末是第三个长波,这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对于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
另一位着重于从经济史和统计分析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的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其著作《长期运动》中更为详细和形象地描述了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过程:先是出现一种新技术,接着产生扩散效应,引发一个部门、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他说:“在许多工业中,在某个时期,基本技术条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这种根本性变化发生时,一个时代就开始了”。从实践来看,那些在一波接一波的以科学发现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方面,进而在技术创新商品化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和地区,一定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
一系列连绵不断的创新推动了经济发展。那么,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谁呢?历史证明,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此,熊彼特概括道:“我们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历史发展到当代,大型企业更是通过在研发活动上的巨额投资而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有的企业甚至专事技术的创新和转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