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起落架系统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起落架系统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起落架系统

三客机起落架系统

1.功用:

起落架用于在地面停放及滑行时支撑飞机,使飞机在地面上灵活运动,并吸收飞机运动时产生的撞击载荷。以B737-300飞机为例。

B737-300飞机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采用油气式减震支柱进行减震。可利用液压进行起落架正常收放。也可以人工应急放下起落架。减震支柱的压缩可用于空地感应控制。在地面滑行时,可利用前轮进行转弯。刹车组件装在主起落架机轮内,防滞系统用于提高刹车效率。

1.1系统操纵和指示:

起落架收放和位臵指示:在P2板上有1个起落架收放手柄,可控制起落架液压收放。

当手柄在“UP”位,所有起落架收上。当手柄在“DN”位,起落架放下。手柄在“OFF”

位,是正常的巡航方式,所有起落架收放作动筒释压。有一个手柄电磁锁,用于限制在地面选择“UP”位。在手柄上方共有六个指示灯,可提供起落架位臵指示和警告。绿灯亮表示起落架放下锁好。红灯亮表示起落架处于运动过程中或收放手柄与起落架位臵不一致。灯都不亮,表示起落架收上锁好。3个红色人工应急放下手柄位于驾驶舱地板下,位于副驾驶座椅后部,用于液压A系统故障时人工放下起落架。应急放起落架时,起落架手柄应放在“OFF”位。

1.2前轮转弯:当飞机在地面运动时,前轮转弯系统可提供方向控制。转弯手轮位于机长座

椅旁边的侧壁上,可提供左右78°的最大转弯角度。飞机在地面时,通过方向舵脚蹬也可操纵前轮左右偏转7°。在P1板上有1个备用前轮转弯电门,提供备用压力(B 系统)进行前轮转弯操纵。

1.3正常刹车:驾驶员通过刹车脚蹬可以进行人工正常刹车。

1.4自动刹车:通过P2板上的自动刹车选择电门可以在飞机着陆前选用自动刹车,飞机接

地后,自动施加刹车压力。自动刹车解除指示灯(琥珀色)在选择电门的上方。

1.5防滞刹车:防滞刹车控制电门在P2板上,在电门上方有1个防滞不工作警告灯(琥珀

色)

1.6停留刹车:停留刹车的操纵手柄和工作指示灯(红色)在中央操纵台上。

2.主起落架及其舱门

2.1功用:主起落架的作用是支撑机身后部。当起落架收起后,舱门关闭,可以减小阻力。

采用油气式减震支柱来吸收、消耗着陆和滑行时的撞击能量,并消除滑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震动。减摆器可以吸收摆动能量,消除机轮摆振。主起落架还将刹车力传送到飞机结构上。

2.2主起落架安装

结构:主起落架结构包括减震支柱、阻力杆、侧撑杆、耳轴连杆、反作用连杆、防扭臂、轮轴和机轮。

保险接头:每个主起落架有1个保险螺拴和2个保险紧固件。保险螺拴位于上阻力杆的上端,在承受过大载荷时会被剪断,从而减轻对主结构的破坏。阻力杆上部接头处的保险销被涂成黄色,以防止与阻力杆下部紧固件互换。2个保险紧固件用来固定耳轴连杆的2个球形轴承,避免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出现卡阻。

维护:起落架上有许多润滑加注口。当润滑油压力超过2500 PSI时,可能会导致加注口错位。加油枪的压力最大应限制在2500PSI。向主起落架转动轴承注油时,压力不能超过400 PSI。

2.3主起落架减震支柱组件

结构:起落架减震支柱是起落架的主要支承件。包括外筒、内筒、节流孔支撑管、缓冲活门和计量油针。另外上部和下部支承提供滑动表面。一个密封组件(包括O型密封圈和T型密封圈)可提供内外筒之间的静、动密封。外筒后轴承联接外筒到后支撑梁,前轴承联接耳轴连杆到后翼梁。前后轴承提供主起落架收放转轴。内筒上有轮轴、刹车凸缘(法兰盘)、计量销和放油管。可更换的衬套装于轮轴上提供安装机轮轴承和保护轮轴。刹车凸缘用于安装刹车组件。

主起落架减震支柱工作原理:减震支柱内外筒之间有液压油,还充有高压氮气或干燥空气。当减震支柱压缩时,气体受到压缩,吸收能量,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同时节流孔下面的容积减小油液必须通过节流孔向上流动。当减震支柱伸长时,气体膨胀,节流孔上面的油液又要通过节流孔向下流动。油液高速流过节流孔时,产生大量的热,起到消耗能量的作用。

计量油针:计量油针是锥形的。当减震支柱压缩时,油针向上运动,使得节流孔面积逐渐减小,油液的流量逐渐减小,减震支柱压缩速度逐渐减慢,可以防止内外筒之间发生刚性撞击。

缓冲活门:缓冲活门位于上支承结构内,其运动部件是一个外圈有槽的青铜环,在环上有3个小孔。当减震支柱伸缩时,上下支承间的容积也发生变化,油液要经过青铜

环流动。当减震支柱压缩时,上下支承间的容积增大,油液要经过青铜环向下流动。

此时,油液可以经过3个小孔,也可以经过外圈的槽,流动不受限制。当减震支柱伸长时,上下支承间的容积减小,油液要经过青铜环向上流动。此时,环被压紧到上支承上,外圈的槽被堵上,油液只能通过3个小孔流动,这就限制了减震支柱的伸长速度,可以防止飞机接地之后出现反跳。

主起落架减震支柱密封:一个密封组件位于下支承与隔块之间。密封组件上的T型密封圈在两个支撑环支撑下,与内筒接触,O型密封圈在两个支撑环支撑下与外筒接触。

提供内外筒之间的油气密封。备用密封圈装于下支承的环槽内。备用密封圈的存在,使得可以在不必分解整个减震支柱的情况下更换密封圈。当最后的备用O型密封圈和T型密封圈用坏后,必须分解减震支柱,以便更换每个密封圈。

2.4主起落架阻力杆

功用:主起落架阻力杆的作用是沿前后方向支撑起落架减震支柱。

组成:阻力杆包括上部阻力杆和下部阻力杆。上部阻力杆与耳轴连杆相联;下部阻力杆联接到外筒上的上扭力臂的凸耳上。一个保险销位于上部阻力杆上端,起落架受到猛烈撞击时,保险销先被剪断,可以减小对机翼结构的破坏。

2.5主起落架耳轴连杆

功用:耳轴连杆提供主起落架减震支柱的前部铰支点。主起落架减震支柱的载荷从阻力杆通过耳轴连杆传到飞机结构上。

组成:耳轴连杆后端和减震支柱铰接,前端铰支在机翼后梁上,可在球形轴承里转动。

2.6主起落架侧撑杆

功用:主起落架侧撑杆沿左右方向支持减震支柱。

组成:侧撑杆包括上部侧撑杆和下部侧撑杆,中间铰接在一起。上部侧撑杆上端和反作用连杆上的凸耳铰接,下部侧撑杆下端和减震支柱上的万向接头铰接。放下锁连杆两端分别与反作用连杆和侧撑杆中部铰接点铰接。当收进起落架时,侧撑杆折叠。

2.7万向接头:万向接头提供侧撑杆下端、舱门操纵杆与减震支柱外筒的联接。它通过一个

T型螺栓安装于外筒前侧。其上还有收上锁的锁扣。当主起落架收放时,万向接头为舱门摇臂和下部侧撑杆的转动提供转动支点。

2.8主起落架反作用连杆

功用:反作用连杆把侧撑杆承受的大部分侧向载荷传递到减震支柱的上部。

组成:反作用连杆的外端通过一个万向接头联接到耳轴连杆上,内侧连到主起落架收上

锁支架结构上。2个起落架锁作动筒和弹簧装在反作用连杆上。内侧作动筒操纵收上锁机构。外侧作动筒操纵放下锁机构。

收上锁机构:收上锁机构包括收上锁作动筒、收上锁钩、锁连杆、收上锁滚轮、弹簧等。

弹簧用于在无液压力作用时,保持锁钩和锁连杆在一个固定位臵。

放下锁机构:放下锁机构包括放下锁连杆、放下锁作动筒,弹簧等。放下锁弹簧可以在没有液压力时,施加作用力保持起落架在放下锁好位臵。当地面锁销插上时,锁连杆不能折叠,可防止地面收起落架。

2.9主起落架防扭臂

功用:防止减震支柱的内筒和外筒出现相对转动。

组成:分为上防扭臂和下防扭臂。上防扭臂上端和减震支柱外筒铰接,下防扭臂下端和减震支柱内筒铰接,上、下防扭臂也铰接在一起。3个铰链轴平行,且和减震支柱垂直,使得减震支柱的内筒和外筒能够伸缩运动,却不能相对转动。在上、下防扭臂铰接的铰链里有一个减摆器。

减摆器功用:在飞机滑跑时,消除主轮摆振。

减摆器组成:减摆器由上防扭臂内的缸筒和与下防扭臂固定的活塞组成,活塞上有节流小孔。另外,还有帮助减摆器工作的补偿器、单向活门和释压活门。

减摆器工作:当机轮出现摆振时,活塞在缸筒里运动,迫使液压油高速流过节流小孔,可以消耗摆振能量,消除摆振。缸筒里的油液消耗,由起落架收放系统回油来补充,补偿器保证缸筒里始终充满油液。75 PSI释压活门限制补偿器最大压力为75 PSI。

另外有一个3000PSI的热释压活门,用于防止液压油热膨胀超压。有三个放气口,用于从减摆器中排气。

2.10主起落架舱门

组成:包括外舱门、中舱门和内舱门。外舱门铰接在机翼上,通过一个连杆联接到耳轴连杆的下侧。中舱门通过卡箍固定在减震支柱和阻力杆上。内舱门铰接在中舱门下端,一个连杆将舱门连接到减震支柱的万向接头上。

运动:没有液压力操纵舱门。舱门运动是通过耳轴连杆转动和万向接头转动来打开和关闭的。

2.11主起落架减震支柱灌充:减震支柱使用MIL-H-5606液压油和干燥的压缩空气或氮气。

一个单向活门组件位于减震支柱底部,用来灌充或排防减震支柱内的油液。一个空气活门位于减震支柱的顶部,用来对减震支柱充气或放气。

注意:不要拆下空气活门体,内部压力会使活门体飞出,会打坏结构或伤人。

减震支柱灌充曲线:灌充曲线位于主起落架舱侧壁板后部。减震支柱灌充曲线反映的是支柱内部压力与减震支柱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主起落架减震支柱灌充曲线有两个范围。“工作范围”用于飞机正常工作时检查,“勤务范围”用于灌充时的检查。例如:当进行航线检查时,安装一个压力表到空气活门上,读出压力为600 PSI;然后检查减震支柱伸出尺寸在5到7英寸之间,根据灌充曲线,是在“工作范围”内,所以不需灌充。如果检查发现减震支柱伸出尺寸在“工作范围”之外,则必须进行灌充,使其达到“勤务范围”。

灌充程序:

A、减震支柱上安装压力表。

B、读出正确的减震支柱伸出尺寸。

C、充压或排气以获得正确的减震支柱伸出长度。

3.前起落架和舱门

3.1功用:安装在驾驶舱后隔框上,提供机身前部的支持。

3.2前起落架包括阻力杆、减震支柱、防扭臂、前起落架液压收放作动筒和液压锁作动筒。

前起落架正常情况下是使用液压作动收放(向前收起)的。当起落架收进时,阻力杆折迭。

当操纵转弯时,减震支柱内筒可在外筒内转动。当起落架收上时,前起落架舱门机械作动关闭;当前起落架放下时,前起落架舱门机械作动打开。

3.3前起落架减震支柱

外部结构:减震支柱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的上部是Y形耳轴连杆,伸到轮舱的侧壁。

轴销将起落架连接到飞机结构上。Y型臂和轴销提供横侧稳定。在起落架收放过程中,起落架以轴销为转轴转动。一个拖车挂钩和插销用于安装前起落架拖把。防扭臂上端与转弯衬套联接,下端与减震支柱内筒相联,转弯作动筒可将转弯动作传递给转弯衬套,再由防扭臂传到减震支柱内筒,驱动前轮偏转。

内部结构:包括内筒、外筒、计量油针、上部和下部节流孔组件、上部和下部定中凸轮组件、上和下支承组件。上和下支承组件提供内、外筒滑动表面且保持减震支柱内外筒之间同心。定中凸轮位于减震支柱内筒和外筒上。当减震支柱伸出时,下部定中凸轮与上部定中凸轮配合,把前轮固定在中立位。

减震支柱工作:工作原理和主起落架减震支柱相同。当减震支柱被压缩时,计量油针上移,节流孔开度逐渐减小,限制了压缩后期飞机的下沉速度,防止出现刚性撞击。

在上部定中凸轮的环槽内有一个活塞环,活塞环上有两个小孔。当减震支柱压缩时,活塞环下移,离开上部定中凸轮的凸缘,油液绕过活塞环自由流动。当减震支柱伸出时,活塞环上移,靠在定中凸轮的凸缘,油液只能通过活塞环上的两个节流孔流动,这就限制了减震支柱的伸长速度,防止飞机接地后出现反跳。

3.4前起落架阻力杆

功用:承受前后方向的作用力,把前起落架保持在收上、放下位臵。

结构:由上阻力杆和下阻力杆组成。上阻力杆呈Y形,可绕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和飞机结构联接。上阻力杆下部有和收放作动筒连接的球形轴承。下阻力杆上部和上阻力杆铰接,锁连杆也铰接在此处。

3.5前起落架舱门

结构:前起落架舱门是两个蛤壳门式舱门,当起落架收起时,起整流作用。舱门是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铰接在轮舱侧壁上。

工作:前起落架舱门通过连杆、摇臂和减震支柱转轴上的凸耳连接,由减震支柱带动开关。运动特点是:在前起落架收上最后阶段,舱门迅速关上;在前起落架放下开始阶段,舱门迅速打开。

3.6前起落架维护:和主起落架类似。

主要区别:日常检查和灌充维护时,都使用同一个充气曲线范围。

4.起落架收放

4.1起落架收放系统控制起落架的收放运动。起落架正常收放是由A液压系统供压,由起落

架选择手柄控制。应急收起落架时,可使用B系统的压力。应急放起落架装臵可在没有液压的情况下,靠重力放下起落架。起落架液压收放系统包括起落架控制手柄、钢索鼓轮组件、操纵钢索和扇形轮组件、选择活门、手柄电磁锁等。应急放起落架系统包括三个T型手柄、钢索和应急开锁机构。

4.22 起落架控制手柄组件

功用:起落架控制手柄可将驾驶员的操纵动作通过钢索传递到选择活门,使用液压收放起落架。

位臵:控制手柄位于中央仪表板(P2板)的右侧。

工作:此手柄有三个位臵(UP、OFF、DN)。移动手柄时,需将手柄拔出。手柄电磁锁用于防止飞机在地面时将手柄移动到“UP”位,以防止地面意外收起落架。锁电磁线圈由继电器控制,当飞机在空中时,继电器通电;当飞机在地面时,继电器断电。

当继电器断电时,锁销伸出,上锁,可阻止起落架手柄板到“UP”位。

4.3起落架收放选择活门

位臵:位于主轮舱顶板。

工作:当控制手柄在“DOWN”位时,控制钢索和扇形轮移动使选择活门柱塞伸出,放下管路通压力油,收上管路通回油。当控制手柄在“UP”位时,控制钢索和扇形轮移动使选择活门柱塞缩入,收上管路通压力油,放下管路通回油。当控制手柄在“OFF”

位时,选择活门柱塞处于中立位,压力口被堵住,收上和放下管路都通回油。

4.4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组件

功用:将液压能转换成收放起落架的机械作用力。

位臵:作动筒位于大翼内、减震支柱外侧。

安装:作动筒的缸筒一端与梁吊架和游动梁铰接,活塞杆端铰接于减震支柱的凸耳上。

液压油通过两条柔性软管供往动作筒。作动筒上的两个液压接头采用不同尺寸,以防止装错。

工作:当作动筒收上端加压时,在作动筒和游动梁反向力作用下使起落架转动,起落架向内收进轮舱。当作动筒放下端加压时,起落架放下。

作动筒缓冲器:主起落架作动筒内有缓冲器。其功用是,当活塞接近行程的末端时减慢运动速度。

游动梁:游动梁的内端连接于减震支柱的凸耳上。游动梁的外侧端连接于作动筒的头部和吊架上。吊架铰接在飞机结构(在起落架支撑梁和大翼后梁之间)上。游动梁与主起落架作动筒配合工作,既增大了收放起落架的作用力,又减小了通过梁吊架传递给飞机结构的力。

4.5主起落架锁机构

功用:主起落架锁机构可将主起落架锁定在放下位臵或收上位臵。

收上锁:锁机构包括锁钩、收上锁作动筒、锁弹簧,锁连杆等。收上锁作动筒伸出时,使收上锁钩倾斜,不能钩住锁扣,开锁;当收上锁作动筒缩入时,安装于万向接头上的锁扣滚轮进入锁钩,锁钩可以钩住锁扣,上锁。收上锁作动筒无液压时,锁弹簧保持收上锁机构在上锁位臵。

放下锁:放下锁机构是过中心锁。包括放下锁作动筒、锁弹簧、锁连杆等。起落架在放下位臵时,放下锁作动筒缩入,锁连杆处于过中心位臵,侧撑杆不能折叠,防止起落架收起。飞机离地后,若放下锁作动筒伸出,将使锁连杆转动,绕过中心位,侧

撑杆开始折叠。放下锁作动筒无液压时,锁弹簧保持锁连杆在过中心(上锁)位臵。

4.6主起落架液压组件

功用:保证协调、平稳、同步地收放起落架。

位臵:液压组件位于机翼后梁、起落架上方。

工作:在主起落架收上管路上有两个反向串联的单向限流器,用于限制进入或离开主起落架作动筒收上口的液压流动,限制作动筒的运动速度。在两个锁作动筒的开锁管路上都有一个单向限流器,在收上起落架、开放下锁时,不限流。在放下起落架、开放下锁时,也不限流。使得起落架在收放运动开始时,开锁动作迅速。一个优先活门和开锁管路上的单向限流器并联。当锁作动筒缩入,回油受限,压力超过3500 PSI时,优先活门打开释压。

4.7传压筒

功用:在起落架收放初期,使收放作动筒延时,让锁作动筒有足够的时间去开锁。

位臵:在液压组件上方。

工作:传压筒和收放作动筒并联。当起落架放出时,收上管路的油液由流动限制活门限流,活塞从放下管路侧向收上管路侧运动。所以传压筒将放下管路压力传递到收上管路。传压筒活塞的面积比收放作动筒活塞的面积大,则导致起落架收放作动筒短时在收上方向增压,使起落架有一个短时的收上动作,这样有利于收上锁开锁。同时到达收上锁作动筒的油液未受到限制,实现先开锁。当转换动作筒活塞运动到极限位臵时,起落架收放作动筒收上管路压力降低,起落架开始放出。

4.8前起落架收放作动筒组件

位臵:前起落架收放作动筒的头部连接于轮舱顶板的支架上,活塞杆端和上阻力杆铰接。

工作:当活塞杆伸出时,收前起落架;当活塞杆缩入时,放前起落架。作动筒带有缓冲活门,当接近行程极限时使作动筒减速。当活塞杆刚开始伸出时,缓冲活门关闭,限制油液流动,使收起动作缓慢。当活塞杆伸出0.65英寸后,缓冲活门打开,油液流动不受限制,起落架快速收起。当活塞杆距完全伸出还有1.0英寸时,缓冲活门开始关闭,起落架收上速度减慢。放前起落架时,工作情形相反。

4.9前起落架锁机构

功用:将前起落架锁定在收上和放下位臵。

位臵:锁连杆一端和阻力杆中部铰链连接,另一端和位于前起落架舱后隔框前面的支架铰接。

组成:是一个过中心锁。机构包括锁作动筒、锁连杆、锁弹簧等。

工作:当前起落架收上(或放下)时,锁连杆处于过中心锁定位臵。锁作动筒可作动锁连杆,使之离开过中心位臵而开锁。锁连杆上有地面锁销插孔,当插入地面锁销时,锁连杆不能折叠,以防止地面误收起落架。当收上前起落架时,液压力通到锁作动筒,使活塞杆缩入,锁连杆开锁、折叠,阻力杆在收放作动筒驱动下折迭,前起落架开始收上。同时,使锁连杆从水平位臵向垂直位臵运动,锁作动筒在运动后期会被强迫伸长。进入垂直位臵后,锁作动筒活塞杆再次缩入,拉动锁连杆进入过中心位臵,将前起落架锁定在收上位。当放下前起落架时,液压力通到锁作动筒,使活塞杆伸出,锁连杆开锁、折叠,起落架作动筒缩入,带动前起落架放下。同时,锁连杆从垂直位臵向水平位臵运动。锁作动筒在运动后期会被强迫缩入。进入水平位臵后,锁作动筒活塞杆再次伸长,推动锁连杆到过中心位臵,将前起落架锁在放下位臵。当作动筒没有液压力时,锁弹簧可保持锁连杆在过中心位臵。

4.10起落架转换活门

功用:当用2号发动机单发起飞时,转换活门引导B系统压力来收上起落架。在地面时,如果选定,转换活门也可以引导B系统压力到前轮转弯系统。

位臵:转换活门位于主起落架舱的龙骨梁的前端。

组成:转换活门包括电磁控制活门和分油活门。壳体上有六个通油接头,分别接A/B液压系统的压力油路和回油路以及起落架收放系统的压力油路和回油路。

自动转换:当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电磁线圈通电,活门自动转换,以便备用收起起落架:

a.起落架控制手柄不在“DN”位;

b.至少一个主起落架未收上锁好;

c.1号发动机N2转速低于56% ;

d.飞机在“空中”。

人工转换:当飞机在“地面”时,若B系统压力正常,将P1板上的备用前轮转弯电门S941扳到“ALT”位,则转换活门电磁线圈通电,使B系统压力进入起落架放下管路,可驱动前轮转弯。

监控:在起落架逻辑架E11上有一个故障球,当故障球从正常的黑色变为白色时,表示转换活门移动到B系统位臵。此指示将一直保持,直到按压故障球复位。

地面检查:在E11上故障球右边,有两个测试电门,可测试两个电磁线圈的工作。当A

系统关断、B系统增压时,按压测试电门,如果故障球转换,说明转换活门工作正常。

4.11起落架旁通活门

功用:当自动缝翼工作和转换活门处于转换位臵时或自动缝翼工作且PTU控制活门打开时,起落架旁通活门关闭,限制流向起落架收放系统的液压流量。

位臵:活门和流量限制器位于左起落架舱顶板。

工作:活门是电机控制的双位臵活门,与流量限制器并联。旁通活门在正常情况下打开,使油液自由流向起落架选择活门。当自动缝翼工作且转换活门转换到B系统供压时,旁通活门关闭,起落架收放系统液压流量被流量限制器限制在5 GPM。当PTU控制活门打开且自动缝翼工作时,旁通活门也关闭。

4.12起落架正常收放

收上起落架:当起落架控制手柄放到“UP”位,起落架选择活门将压力引到起落架收上管路。先开锁,后收起落架。当起落架到达收上位臵时,锁机构上锁,把起落架锁在收上位臵。在收上过程中,液压还通到两个备用刹车计量活门,在主轮进入轮舱前使机轮停转。前起落架舱顶板上有两块弹簧板,当前轮接触弹簧板时,产生摩擦,使前轮停转。

放下起落架:当起落架控制手柄放到“DN”位,起落架选择活门将压力引到起落架放下管路。先开锁,后放起落架。当起落架到达完全放下位臵时,锁机构上锁,把起落架锁在放下位臵。

巡航飞行:巡航飞行时,将起落架控制手柄放到“OFF”位,选择活门将压力口堵死,使放下管路和收上管路都通回油。锁弹簧保持收上锁处于锁定位臵。

4.13应急放起落架:三个应急放起落架手柄,位于驾驶舱地板下。手柄通过钢索连接到三个

起落架的收上锁。当用力拉动应急放起落架手柄时,将人工打开收上锁,起落架在重力和气动力作用下就可放下。当操纵应急放起落架手柄时,起落架控制手柄须放在OFF 位,防止应急放起落架时产生液锁。在人工放起落架时,起落架位臵和警告指示灯工作正常。

4.14起落架放下锁目视检查

目的:起落架放下锁目视检查窗可在飞行中目视检查起落架是否放下锁好。

检查窗位臵:主起落架放下锁目视检查窗位于客舱过道地板下(大约在翼上应急出口后的第三个窗户)。前起落架放下锁目视检查窗位于驾驶舱地板下。

红色目视标记:主起落架目视标记在下侧撑杆连接凸耳和放下锁的下部连杆连接凸耳上。

当红色条带对齐、成一直线时,说明主起落架放下锁好。前起落架目视标记在锁连杆铰接处。当红色箭头对正时,说明前起落架放下锁好。

5.空地感应

5.1功用:起落架空地感应系统提供飞机在空中或在地面的确切信号,去控制有关的电路工

作。

5.2空/地安全传感器:空地传感系统包括右主起落架的安全传感器和前起落架的安全传感

器。

主起落架安全传感器:主起落架空地接近传感器和作动器位于右轮舱外侧。主起落架安全传感器有2个,一个是空中安全传感器,一个地面安全传感器,都是接近传感器,感受金属作动器是否接近。金属的作动器通过连接于右主起落架上防扭臂的软套管钢索作动,此钢索也操纵地面扰流板旁通活门。飞机在空中时,减震支柱伸长,作动器接近空中安全传感器且远离地面安全传感器。飞机在地面时,减震支柱至少压缩5英寸,作动器接近地面安全传感器且远离空中传感器。

前起落架安全传感器:前起落架接近传感器安装在前起落架转弯衬套的右下方,作动器固定在上防扭臂上。飞机在空中时,减震支柱伸长,作动器接近传感器。飞机在地面时,减震支柱被压缩,作动器远离传感器。

5.3起落架逻辑架E11

功用:根据空/地安全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去控制有关的飞机电路。

位臵:在飞机下前舱。

组成:E11内包括了空/地感应的接近电门和用来控制各相关电路的空/地继电器,以及控制这些继电器的印刷电路板。还包括了起落架位臵指示和警告的电路。

测试:在E11架前面有3个传感器测试按钮,分别是“AIR”(主起落架空中安全传感器)、“GROUND”(主起落架地面安全传感器)和“NOSE”(前起落架安全传感器)。在测试按钮上方,有3个对应的红色指示灯,当对应安全传感器控制的空/地继电器处于“空中”状态时,对应的红灯亮。当飞机在地面时,若按压测试按钮,就旁通了安全传感器,使相关的空/地继电器处于“空中”状态,则对应的红灯应点亮。如果红灯不亮,说明对应的空/地感应电路有故障。

5.4空/地感应系统工作:空/地感应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接近电门组件。接近电门组件在

E11架内。电瓶汇流条的28伏直流电供到调压器,然后供到放大器并经振荡器供到电桥,安全传感器是电桥的一部分。当作动器接近/远离状态改变时,电桥的不平衡信号经解调器送到放大器,由驱动器产生高电位使晶体管电门打开/闭合,即控制外接电路的通断。晶体管电门可以是常开型的,也可以是常闭型的。

6.六、起落架位臵指示和警告

6.1功用:起落架位臵和警告系统指示起落架是否放下并锁好、是否收上并锁好,并对起落

架位臵与控制手柄位臵的不一致状况和着陆前起落架未能及时放下并锁好的状况提出警告。

6.2组成:主起落架收上锁好位臵传感器和放下锁好位臵传感器;前起落架放下位臵传感器

和锁好传感器;油门杆位臵电门(位于电子电气设备舱和操纵台);P2板上起落架位臵指示灯(3个绿灯、3个红灯);襟翼位臵电门(位于襟翼控制组件);警告喇叭(位于中央操纵台前方,副驾驶仪表板下方)。

6.3工作

位臵指示灯:

A、红灯和绿灯都不亮,表示对应起落架收上锁好。

B、绿灯亮,表示对应起落架放下锁好。

C、红灯亮,指示对应起落架位臵不正确,有3种情况:

a.控制手柄不在“DN”位,对应起落架未收上锁好;

b.控制手柄在“DN”位,对应起落架未放下锁好;

c.任一油门杆在慢车位,对应起落架未放下锁好。

警告喇叭:

警告:当后缘襟翼未收上,且至少有一个起落架未放下锁好时,有任一油门杆收回到慢车,警告喇叭即发出连续发声警告。

取消警告:当后缘襟翼放出小于15单位时,按压喇叭复位电门(位于中央操纵台上,起动手柄的右上方),音响警告解除。当后缘襟翼放出在15单位时,如果只有一个油门杆收回到慢车,按压喇叭复位电门,音响警告解除;如果两个油门杆都收回到慢车,按压喇叭复位电门,不能解除音响警告。当后缘襟翼放出超过15单位时,按压喇叭复位电门,不能解除音响警告。

7.前轮转弯系统

7.1功用:飞机在地面滑行时,前轮转弯系统可以控制飞机的运动方向。

组成:前轮转弯系统由转弯手轮、操纵钢索、脚蹬转弯机构、转弯计量活门、转弯作动筒等附件组成。

工作:位于驾驶舱的转弯手轮被转动时,通过操纵钢索操纵转弯计量活门,活门控制液压进入转弯作动筒,驱动转弯衬套转动。转弯衬套通过防扭臂驱动前轮偏转,使飞机运动方向改变。前轮的最大偏转量为±78°。当飞机接地后,脚蹬转弯机构切入,把脚蹬机构和前轮转弯机构联系起来,当蹬脚蹬时,前轮也会偏转,最大偏转量为±7°。当飞机前轮离地10S后,脚蹬转弯机构切出。

7.2旋转作动器

功用:控制脚蹬转弯机构的切入和切出。

位臵:位于前轮舱左边机身里,脚蹬转弯机构后面。

工作:当前起落架减震支柱压缩后,前起落架地面感应接近电门闭合,空/地继电器R321通电,前轮转弯继电器R366通电,旋转作动器转动,使脚蹬转弯机构切入。当前起落架减震支柱伸长后,前起落架地面感应接近电门打开,空/地继电器R321断电,10S后,前轮转弯继电器R366断电,旋转作动器反向转动,使脚蹬转弯机构切出。

7.3前轮转弯计量活门

功用:前轮转弯计量活门控制来自起落架放下管路的压力进入转弯作动筒。

位臵:装在前起落架减震支柱前面的一个玻璃纤维盖子里。

工作:飞机在地面时,液压系统压力经过起落架转换活门和起落架选择活门后,进入起落架放下管路。放下管路的压力经释压活门、油滤到达转弯计量活门。当操纵转弯时,钢索驱动转弯计量活门摇臂,使活门柱塞运动偏离中立位臵,就接通了转弯作动筒的液压油路,液压经旋转活门后,进入前轮转弯作动筒,作动筒输出驱动前轮转弯。由于钢索是绕在转弯衬套上的,所以在前轮偏转的同时,也带动钢索,使计量活门柱塞向中立位臵移动。当前轮偏转角度和操纵量一致时,计量活门刚好回到中立位,切断作动筒的液压,前轮保持此偏转角。

缓冲补偿活门:压力油通过一个节流器可以到达缓冲补偿器,弹簧保持补偿器内压力在

70 PSI到130 PSI之间。当计量活门柱塞在中立位时,转弯作动筒的两条油路通过

负重叠量的计量活门和补偿器连通。当前轮出现摆振时,油液被迫流过计量活门的负重叠口,起到减摆作用。

释压活门:按压释压活门,就切断了到达计量活门的压力油路,使计量活门通回油,方便拖飞机。按压释压活门后,可以插入一根销子,使活门保持在释压状态。

旁通活门:在地面拖飞机转弯(活门已释压)时,转弯作动筒的任一条油路出现高压,都可以打开旁通活门,使作动筒的两条油路直接连通,消除作动筒液锁。当计量活门有压力时,旁通活门保持在关闭位。

旋转活门:计量活门输出的压力要经过旋转活门才能到达作动筒。旋转活门体随转弯衬套转动。当刚开始转弯时,旋转活门把计量压力引导到两个作动筒的不同腔,使得两个作动筒一个推、一个拉,共同驱动转弯衬套。当偏转到大约33°时,拉的作动筒运动到极限位臵,在另一个作动筒的推动下,使拉的作动筒超过死点位臵。在偏转量超过33°后,通往拉的作动筒的压力被转向活门切断,两个腔都通回油。从33°至78°的转弯就完全依靠推的作动筒。转弯手轮最大转动角度为±95°,可使前轮达到最大转弯角度为±78°。

备用转弯压力:飞机在地面滑行时,失去了A系统压力,如果B系统压力正常,可以通过将P1板上的“备用前轮转弯”电门扳到“ALT”位,使起落架转换活门转换,把B系统压力引导到起落架放下管路,用于前轮转弯。

维护:机械听诊器可用于检查液压内漏。拖飞机前,必须按下释压活门上的按钮,并插上锁销。拖飞机结束,应拔出锁销。如果A系统有压力,人员应远离前起落架。每边前起落架舱门外面有一条红线,指示的是最大的拖飞机转弯角度。

8.机轮和刹车系统

8.1功用:在起飞、着陆、地面滑行时,机轮用来支撑飞机,并使飞机可以灵活运动。刹车

系统用来止动飞机。

8.2机轮:每个起落架有2个机轮,都使用无内胎的轮胎。轮毂通过锥形滚棒轴承安装于减

震支柱内筒下部的轮轴上。在主起落架机轮的轮毂里面安装有刹车组件。

8.3刹车系统:主轮刹车正常工作由B系统供压,B系统有刹车蓄压器,可用于停留刹车或

当A和B系统无压力时向刹车系统供压。当B系统供压时,人工刹车使用正常刹车计量活门控制刹车压力。备用工作可由A系统供压。当A系统正常供压而B系统压力低于1500 PSI时,备用刹车选择活门自动选择A系统压力进行备用刹车,由备用刹车计量活门控制刹车压力。从备用刹车选择活门来的压力也通到蓄压器隔离活门,当压力高于1500 PSI时,将蓄压器隔离。自动刹车由P2板上的电门选择,使用B系统压力,进行内侧和外侧机轮刹车。在中央操纵台上有停留刹车手柄和停留刹车指示灯,可以进行停留刹车。为了提高刹车效率,除停留刹车外,其它所有刹车都受到防滞刹车系统的控制。

正常刹车和自动刹车由正常防滞活门调节刹车压力,备用刹车由备用防滞活门调节刹车

压力。

刹车计量活门操纵连杆:将刹车脚蹬的动作通过钢索传递到计量活门,并把机长刹车脚蹬和副驾驶刹车脚蹬连接起来。

刹车计量活门功用:根据刹车脚蹬的作用来控制进入刹车系统的压力。

刹车计量活门位臵:共有4个刹车计量活门,2个正常刹车计量活门和2个备用刹车计量活门。分成2组,每组包含1个正常刹车计量活门和1个备用刹车计量活门,备用刹车计量活门与正常刹车计量活门同步动作。位于轮舱后顶板上,稍离开中线,左右各1组。

刹车计量活门工作:踩下刹车脚蹬,使滑阀缩入,关闭回油管路,打开供油管路,使压力油通到刹车装臵,活门开度越大,刹车压力就越大。另外,通过滑阀内的一个通道,刹车压力还通到补偿腔。补偿腔的压力产生恢复力,力图使滑阀伸出,使活门开度减小。此恢复力在刹车脚蹬上产生感觉力,且随刹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感觉力和驾驶员操纵力相等时,活门开度保持不变,刹车压力恒定。松开刹车脚蹬时,在补偿腔压力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滑阀伸出,关闭压力油路,打开回油路。当回油路打开时,刹车管中压力下降,从而解除刹车。在正常刹车时,正常刹车计量活门的刹车压力还通到感觉放大器,可增大脚蹬上的感觉力。收上起落架时,收上管道的压力进入备用刹车计量活门,自动产生刹车压力,可以使主轮在进入轮舱前停转。

刹车储压器功用:刹车储压器储存能量用于刹车,可减缓系统压力脉动,保证油液及时供往刹车装臵。

刹车储压器位臵:位于右主轮舱后壁板的下面。

刹车储压器组成:是活塞式储压器,一端充气,一端充油。可装200立方英寸液压油,正常充气压力1000 PSI(25℃时),可充干燥的氮气或空气。灌充活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位于右起落架舱后壁下侧。在液压管路有两个单向活门,使B系统液压油可进入储压器,并防止倒流。有释压活门,当储压器压力达到3500 PSI时,释放液压油通回油。当B系统无压力时,储压器隔离活门当备用刹车系统供压时,关闭储压器。如果备用液压系统失压时,将打开隔离活门,允许储压器压力供往正常刹车计量活门。

刹车压力指示器:压力传感器信号可输送到刹车压力指示器。刹车压力指示器位于P3板左侧,实际指示的是B系统的压力或者是储压器的压力,只有在停留刹车时,才

指示刹车管路的压力。

维护:检查储压器空气压力时,需要释放液压。方法是:关闭液压系统,然后踩几下脚蹬。

液压保险功用:在刹车系统里有6个液压保险,分别位于正常防滞活门和备用防滞活门下游。当下游刹车管路泄漏时,自动关断油路,防止液压油漏光。

液压保险位臵:正常防滞活门下游的4个液压保险位于主轮舱后壁板上,左边2个、右边2个。备用防滞活门下游的2个液压保险分别位于左、右轮舱侧壁板的上部。

液压保险工作:属于定量保险,当流过大约40 IN3的油液时,活门关闭,切断油路。当保险前后压差小于5PSI时,复位。

液压保险维护:在保险上有1个旁通活门,由一个操纵杆操纵。不操纵时,活门处在关闭位。若把操纵杆扳到打开位,旁通活门被打开,将液压保险上下游直接连通,用于对保险复位或对刹车管路放气。当松开操纵杆时,自动回到关闭位并保持。

刹车管路断开组件:用于将刹车管路连接到刹车组件上。组件带有2个自封接头,当拆卸螺栓断开管路时,可防止油液流失,方便维护工作。

刹车组件:多圆盘式刹车装臵,有4个动片,5个静片。6个刹车作动筒,2个排气活门,2个刹车片磨损指示销、4个刹车间隙自动调节器。

停留刹车连杆功用:用于飞机在地面停放时施加停留刹车。

停留刹车连杆位臵:手柄和指示灯在中央操纵台上,连杆组件在前舱。

停留刹车连杆工作:需要使用停留刹车时,先踩下刹车脚蹬,然后提起停留刹车手柄,再松开脚蹬。连杆上的棘爪切入刹车脚蹬机构,使刹车脚蹬一直保持刹车状态。要解除停留刹车,将脚蹬踩到底,使棘爪和脚蹬机构脱离,棘爪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被拉回,手柄回原位,脚蹬机构在松开脚蹬时可回到松刹车位臵。刹车连杆作动1个微动电门(S100),当施加停留刹车时,电门转换,点亮停留刹车指示灯,关闭停留刹车关断活门,并向防滞控制组件提供信号。

停留刹车关断活门位臵:位于四个正常防滞刹车控制活门和B系统回油管路之间。

停留刹车关断活门组成:停留刹车关断活门是28V直流电机控制的球型活门。活门上有人工超控手柄,也可作为活门位臵指示器。

停留刹车关断活门工作:当提起停留刹车手柄时,会作动一个电门,使活门的关闭线圈通电,活门关闭,切断了正常刹车防滞活门的回油路,使得机轮可以刹死。在中央操纵台上、停留刹车手柄附近,有1个红色的停留刹车指示灯。在外接电源面板(P19)

上还有1个琥珀色的停留刹车指示灯。

刹车系统工作:

人工正常刹车:当液压B系统正常时,踩刹车脚蹬,正常刹车计量活门计量对应的刹车压力到刹车管道,此压力提供到刹车作动筒,压紧刹车组件内的静片和动片,产生刹车力。若刹车压力太大,要产生拖胎时,可由正常防滞活门释放刹车压力。松开刹车脚蹬,正常刹车计量活门释放刹车压力,刹车作动筒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解除刹车。

人工备用刹车:当液压B系统失压、A系统正常时,踩刹车脚蹬,备用刹车计量活门计量对应的刹车压力到备用刹车管道,经换向活门到达刹车作动筒,进行刹车。防滞工作由备用防滞活门完成。每个主起落架的2个机轮的刹车由1个备用防滞活门控制。

自动刹车:在没有踩脚蹬时,如果自动刹车压力控制组件输出了刹车压力,则此压力经换向活门后,进入正常刹车管道,进行刹车。防滞工作由正常防滞活门完成。

停留刹车:当停留刹车施加时,B系统压力或储压器压力经正常刹车计量活门进入正常刹车管道,进行刹车。此时,正常防滞活门的回油路被停留刹车关断活门切断,防滞功能失效,机轮就被刹死。

收起落架刹车:当收上起落架时,起落架收放系统的收上管路压力提供到备用刹车计量活门,使备用刹车计量活门自动输出刹车压力。由于防滞控制组件此时处于抑制状态,备用防滞活门不工作,使得机轮在进入轮舱之前停转。

8.4防滞刹车系统

功用:在任何情况下,提供最大的刹车效率而不发生机轮拖胎。

工作原理:防滞刹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提供每一个主轮的转速,并输送到防滞刹车控制组件。防滞刹车控制组件对轮速信号进行处理,当感受到轮速过低(或相对过低)或下降过快时,产生校正信号。防滞控制活门根据这些校正信号释放刹车压力,以防止发生拖胎。当轮速提高时,校正信号消失,防滞控制活门关闭(不释压),刹车压力恢复。

系统组成:防滞系统包括控制面板、防滞控制组件、防滞控制活门。防滞控制组件还接受轮速信号、空地信号、起落架手柄位臵信号、停留刹车手柄位臵信号的输入。

轮速传感器功用:提供机轮转速信号到防滞刹车控制组件。

轮速传感器位臵:轮速传感器位于每个主轮轮轴内。

轮速传感器工作:传感器相当于一个小发电机,它可产生与轮速成正比的交流电信号,并将此信号输送到防滞刹车控制组件。不用拆下机轮,就可以拆下传感器。

防滞控制活门功用:根据防滞控制组件的信号调节刹车压力。

防滞控制活门位臵:共有6个,分别位于正常刹车管道和备用刹车管道上。活门安装在主轮舱,正常防滞活门在后壁板,备用防止活门在侧壁板。

防滞控制活门工作:防滞控制活门由电控一级活门和液控二级活门组成。一级活门包括一个扭矩马达和一个喷嘴挡板,喷嘴挡板位于压力口和回油口之间。当没有控制信号到扭矩马达时,挡板靠在回油口上,二级活门在弹簧力作用下在极左位。刹车时,液压通过二级活门直接进入刹车组件。且压力通过喷嘴通到二级活门的右腔,保持活门在极左位。当防滞系统感受到机轮减速过快时,信号被传递到扭矩马达。导致喷嘴挡板向压力口运动,一级活门腔压力降低,使二级活门右腔压力下降。此时二级活门左腔压力迫使二级活门右移,使刹车管路通回油,减小刹车压力。二级活门的移动量根据扭矩马达的电流的大小而变化。到扭矩马达的电流越大,二级活门的移动量越大,则释放的刹车压力越多,刹车力越小。

单向活门:在刹车管路与供压管路之间有一个单向活门,用于当刹车计量活门释压时,防止刹车管路液锁。

防滞控制组件功用:防滞控制组件包括了所有防滞刹车和自动刹车的电路,进行防滞刹车和自动刹车控制。前面板上有防滞刹车系统和自动刹车系统的测试电门和灯,方便排故。

防滞控制组件位臵:位于电子/电气设备舱,E3-2设备架。

工作原理:当使用B系统或储压器压力进行刹车时,到每一个机轮的压力由各自的正常防滞活门调节。刹车锁轮保护通过比较两个起落架上对应位臵机轮的轮速进行控制。

使用A系统压力刹车时,每个起落架的二个机轮被一个防滞活门控制。根据减速率最大的机轮的信号来控制防滞活门。接地保护,是一个完全压力释放信号。当飞机在空中时,此信号输送到防滞活门,使其完全释放刹车压力。内侧机轮接地保护信号来自主起落架空地感应继电器,外侧机轮接地保护信号来自前起落架空地感应继电器。

防滞控制组件工作:

A、每个机轮的防滞控制由来自该机轮的轮速传感器信号控制。传感器产生一个与轮

速成正比的交流信号,此信号被转换成代表机轮速度的直流信号,此速度信号同

基准飞机速度信号比较,比较器输出信号分别送到瞬时控制电路、压力偏臵调节电路和超前电路,汇总后的信号送到活门驱动器,产生输出信号到防滞控制活门,调节刹车管路的压力。当轮速低于8 K时,防滞保护退出工作。

B、锁轮保护通过比较内侧(或外侧)的两个机轮的速度来进行。如果一个机轮的速

度降低到了另一个机轮速度的40%,则产生控制信号去释放速度较慢机轮的刹车压力。锁轮保护在飞机速度低于18 K时退出工作。

C、当右侧主起落架减震支柱伸出(空中状态),主起落架空地感应继电器的空中信

号输送到接地保护电路,刹车压力完全释放。直到空地感应继电器感受飞机在地面或轮速超过70 K时,超控接地保护信号。

D、当刹车系统从正常转换到备用工作时,右起落架的两轮由右备用防滞刹车活门控

制,左起落架的两轮由左备用防滞刹车活门控制。备用防滞活门收到的是两机轮中转速较低(或轮速下降较快)的轮子产生的信号。没有接地保护和锁轮保护。防滞刹车控制面板位臵:位于P2板的右侧。

防滞系统控制电门:正常情况下,电门处于“ON”位,向防滞控制组件提供电源。当把电门扳到“OFF”位时,防滞系统不工作。

防滞不工作(ANTISKID INOP)警告灯:

A、任何时候,有下列情况之一,灯亮。

a、传感器断路或短路;

b、正常防滞活门断路;

c、防滞控制组件失去电源或控制电门放“OFF”位;

d、防滞控制组件的正常防滞部分故障;

e、停留刹车活门和停留刹车电门不一致;

f、空中使用停留刹车。

B、当使用备用刹车或停留刹车时,备用防滞系统也被监控。有下列情况之一,灯亮。

a、备用防滞活门断路;

b、防滞控制组件备用防滞部分故障;

c、失去故障警告电源。

C、在使用停留刹车时,如果出现过强的接地保护信号或锁轮保护信号,灯亮。

防滞系统功能测试:

防滞控制组件里有监控电路和自检电路,在组件前面板上有1个琥珀色灯、2个红色灯、

3个绿色灯、1个轮子选择旋钮、5个测试按钮。选定轮子,按压测试按钮,就可以测试对应的电路。其中,琥珀色灯和“ABS”按钮用来测试自动刹车。防滞刹车部分测试见图176。

8.55 自动刹车系统

功用:自动刹车系统用于减轻驾驶员的工作量,并使刹车持续、平稳,使乘客感觉舒适。

工作原理:当P2板上的自动刹车控制旋钮选定减速率后,防滞刹车控制组件处理控制信号和监控自动刹车系统,如果条件满足,就输出控制信号到自动刹车压力控制组件。

自动刹车压力控制组件计量刹车压力,经换向活门后,进入正常刹车管路,进行刹车。在自动刹车过程中,防滞刹车系统监控自动刹车压力,以防止拖胎,具有接地保护和锁轮保护功能。

自动刹车压力控制组件:

功用:根据防滞控制组件的指令,计量刹车压力。

位臵:位于主轮舱顶板靠近后壁板处。

工作:自动刹车压力控制组件与B系统相联。组件包括一个两级的压力控制伺服活门(第一级是电控伺服活门,第二级是液控计量活门),一个电磁关断活门,两个压力电门(一个位于电磁关断活门的出口;一个位于压力计量活门的出口),和一个进口压力油滤。当自动刹车系统接通时,电磁关断活门引导液压到电液伺服活门。当防滞控制组件的自动刹车伺服驱动器没有输出时,扭矩马达没有电流,喷嘴处于极左位,二级活门右腔是回油压力,计量活门处于最右端,切断压力油路,没有刹车压力输出。当自动刹车伺服驱动器有输出时,扭矩马达把喷嘴拉近压力收集管,管内压力随扭矩马达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二级活门右腔的压力升高后使得计量活门往左移动,压力油路和刹车管路连通。刹车管路压力也进入计量活门弹簧腔,当计量活门平衡时,活门开度一定,刹车压力就被调定。驱动器输出电流越大,计量的刹车压力就越大。

压力电门:用于自动刹车系统的故障判断。2个压力电门分别感受电磁关断活门和压力控制伺服活门后的压力。高压和低压以1000 PSI分界。

自动刹车控制面板:

位臵:位于P2板的右侧,防滞刹车控制面板下方。

自动刹车控制旋钮:有6个位臵。“OFF”位是关断位臵;“1”、“2”、“3”和“MAX”位用于着陆自动刹车,刹车减速率依次增大;“RTO”位用于中断起飞自动刹车,以最大

航空机械类

航空机械类 1.大多数民航客机主起落架延翼展方向内收。 2.作用在模型飞机上的阻力主要有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以 及干扰阻力。 3.飞机实现隐身 ①设计合适的机体外形,以减少辐射源或减弱向敌方雷达方向的回 波。 ②研究用于机体表面的新型材料,以减弱来自敌方雷达波的反射。 ③对机体高温部件加冷却外套、隔热层或红外挡板,以减少机体自 身的红外辐射。 4.飞机常用参数 a.机长:指飞机机头最前端至飞机机尾翼最后端之间的距离。 b.机高:指飞机停放地面时,飞机尾翼最高点的离地距离。 c.翼展:指飞机左右翼尖间的距离。 d.最大起飞重量:指飞机试航证上所规定的该型飞机在起飞时所许 可的最大重量。 e.最大着陆重量:指根据飞机的起落架和机体结构所能承受的撞击 量。由飞机制造厂和民航当局所规定。 f.飞机基本重量:指商务载重(旅客及行李、货物邮件)和燃油外 飞机作好执行飞机飞行任务准备的飞机重量。 5.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变温层)、同温层(平流层)、中间层、电

离层(暖层)、散逸层。 6.飞机的横向阻尼力矩主要由机翼产生。 7.轻型低速飞机普遍采用构架式方式起落。 8.高速飞机机翼的翼型特点:机翼相对厚度较小、最大厚度靠近翼弦 中部、机翼前缘曲率半径较小。 9.飞机的操纵:主操纵面包括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 次要操纵面包括主操纵面后缘的调整片、和弹簧补偿片; 辅助操纵面包括襟翼、前缘缝翼、扰流板、水平安定面等。 10.飞机迎风起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是可缩短飞机起飞或着陆的滑 跑距离,二是较安全。 飞机起飞时,如果有风迎面吹来,在相同速度条件下,其获得的升力就比无风或顺风时大,因而就能较快地离地起飞。迎风降落时,就可以借风的阻力来减小一些飞机的速度,使飞机在着陆后的滑路距离缩小一些。飞机在起降时速度都较慢,稳定性较差,若此时遭到强劲的侧风袭击,飞机就有可能偏离跑道。为避免这种危险,所以机场的跑道方向要根据当地的主要风向来选择。11.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 个主要部分组成。 12.人类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载人 航天器。 13.从机身内部容积的利用来看,上单翼这种机翼的配置最为优。 14.黑匣子即飞行信息记录系统。记录方式:光学摄影或磁带记录。

国内民航飞机分类概述

国内民航飞机分类概述 大型宽体飞机:座位数在200以上,飞机上有双通道通行 747 波音747,载客数在350-400人左右。(747、74E均为波音747的不同型号) 777 波音777,载客在350人左右。(或以77B作为代号) 767 波音767,载客在280人左右 M11 麦道11,载客340人左右 340 空中客车340,载客350人左右 300 空中客车300,载客280人左右(或以AB6作为代号) 310 空中客车310,载客250人左右 ILW 伊尔86,苏联飞机,载客300人左右 中型飞机:指单通道飞机,载客在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M90 麦道82,麦道90载客150人左右 733 波音737系列载客在130-160左右 320 空中客车320,载客180人左右 TU5 苏联飞机,载客150人左右 146 英国宇航公司BAE-146飞机,载客108人 YK2 雅克42,苏联飞机,载客110人左右 小型飞机:指100座以下飞机,多用于支线飞行 YN7 运7,国产飞机,载客50人左右 AN4 安24,苏联飞机,载客50人左右 SF3 萨伯100,载客30人左右 ATR 雅泰72A,载客70人左右 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是世界上两家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1997年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其主要民机产品包括717、737、747、757、767、777和波音公务机。全球正在使用中的波音喷气客机达11000多架。欧洲空客公司成立于1970年,如今已成为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在世界民用飞机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30年来,该公司共获得来自175家客户的订货4200余架。 波音公司飞机机型系列的波音公司飞机型号介绍 波音737介绍 波音737飞机是波音公司生产的双发(动机)中短程运输机,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机。在获得德国汉莎航空公司10架启动订单后波音737飞机于1964年5月开始研制,1967年4月原型机试飞,12月取得适航证,1968年2月投入航线运营。 波音737飞机基本型为B737-100型。传统型B737分100/200/300/400/500型五种,1998年12月5日,第3000架传统型B737出厂。目前,传统型B737均已停止生产。 1993年11月,新一代波音737项目正式启动,新一代波音737分600/700/800/900型四种,它以出色的技术赢得了市场青睐,被称为卖的最快的民航客机。截止2001年底,已交付超过1000架。 2000年1月,波音737成为历史上第一种累计飞行超过1亿小时的飞机。

(完整word版)飞机起落架基本结构

起落架 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用于支撑飞机重力,承受相应载荷的装置。任何人造的飞行器都有离地升空的过程,而且除了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导弹和不需要回收的航天器之外,绝大部分飞行器都有着陆或回收阶段。对飞机而言,实现这一起飞着陆(飞机的起飞与着陆过程)功能的装置主要就是起落架。 基本介绍 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时用于支持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飞机部件。简单地说,起落架有一点象汽车的车轮,但比汽车的车轮复杂的多,而且强度也大的多,它能够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时的撞击能量。 概括起来,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滑跑 与滑行时操纵飞机。 2结构组成 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此外还包括承力支柱、减震器(常用承力支柱作为减震器外筒)、收放机构、前轮减摆器和转弯操纵机构等。承力支柱将机轮和减震器连接在机体上,并将着陆和滑行中的撞击载荷传递给机体。前轮减摆器用于消除高速滑行中前轮的摆振。前轮转弯操纵机构可以增加飞机地面转弯的灵活性。对于在雪地和冰上起落的飞机,起落架上的机轮用滑橇代替。 2.1减震器 飞机在着陆接地瞬间或在不平的跑道上高速滑跑时,与地面发生剧烈的撞击,除充气轮胎可起小部分缓冲作用外,大部分撞击能量要靠减震器吸收。现代飞机上应用最广的是油液空气减震器。当减震器受撞击压缩时,空气的作用相当于弹簧,贮存能量。而油液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小孔,吸收大量撞击能量,把它们转变为热能,使飞机撞击后很快平稳下来,不致颠簸不止。 2.2收放系统 收放系统一般以液压作为正常收放动力源,以冷气、电力作为备用动力源。一般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前机身,而某些重型运输机的前起落架是侧向收起的。主起落架收放形式大致可分为沿翼展方向收放和翼弦方向收放两种。收放位置锁用来把起落架锁定在收上和放下位置,以防止起落架在飞行中自动放下和受到撞击时自动收起。对于收放系统,一般都有位置指示和警告系统。 2.3机轮和刹车系统 机轮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面支持收飞机的重量,减少飞机地面运动的阻力,吸收飞机着陆和地面运动时的一部分撞击动能。主起落架上装有刹车装置,可用来缩短飞机着陆的滑跑距离,并使飞机在地

民航客机起落装置

飞机起落架系统简介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部件,用来保证飞机在地面灵活运动,减小飞机着陆撞击与颠簸,滑行刹车减速;收上起落架减小飞行阻力,放下支持飞机。本文将简要介绍现代民用飞机起落架的组成及工作。一、起落架的作用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用于支撑飞机重力,承受相应载荷的装置。概括起来,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1、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2、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3、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4、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二、起落架的配置形式起落架的布置形式是指飞机起落架支柱(支点)的数目和其相对于飞机重心的布置特点。目前,飞机上通常采用四种起落架形式:1、后三点式:这种起落架有一个尾支柱和两个主起落架。并且飞机的重心在主 起落架之后。后三点式起落架的结构简单,适合于低速飞机,因此在四十年代中叶以前曾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这种形式的起落架主要应用于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轻型、超轻型低速飞机上。 后三点式起落架具有以下优点:(1)在飞机上易于装置尾轮。与前轮 相比,尾轮结构简单,尺寸、质量都较小;(2)正常着陆时,三个机 轮同时触地,这就意味着飞机在飘落(着陆过程的第四阶段)时的姿态与地面滑跑、停机时的姿态相同。也就是说,地面滑跑时具有较大的迎角,因此,可以利用较大的飞机阻力来进行减速,从而可以减小着陆时和滑跑距离。因此,早期的飞机大部分都是后三点式起落架布置形式。随着飞机的发展,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后三点式起落架

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点:(1)在大速度滑跑时,遇到前方撞击或强烈 制动,容易发生倒立现象(俗称拿大顶)。因此为了防止倒立,后三点式起落架不允许强烈制动,因而使着陆后的滑跑距离有所增加。(2)如着 陆时的实际速度大于规定值,则容易发生“跳跃”现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飞机接地时的实际迎角将小于规定值,使机尾抬起,只是主轮接地。接地瞬间,作用在主轮的撞击力将产生抬头力矩,使迎角增大,由于此时飞机的实际速度大于规定值,导致升力大于飞机重力而使飞机重新升起。以后由于速度很快地减小而使飞机再次飘落。这种飞机不断升 起飘落的现象,就称为“跳跃”。如果飞机着陆时的实际速度远大于规定值,则跳跃高度可能很高,飞机从该高度下落,就有可能使飞机损坏。 (3)在起飞、降落滑跑时是不稳定的。如处在滑跑过程中,某些干扰(侧风或由于路面不平,使两边机轮的阻力不相等)使飞机相对其轴线转过 一定角度,这时在支柱上形成的摩擦力将产生相对于飞机质心的力矩,它使飞机转向更大的角度。(4)在停机、起、落滑跑时,前机身仰起, 因而向下的视界不佳。基于以上缺点,后三点式起落架的主导地位便 逐渐被前三点式起落架所替代,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小型和低速飞机仍然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2、前三点式:这种起落架有一个前支柱和两个主起落架。并且飞机的重心在主起落架之前。前三点式起落架是目前大多数飞机所采用的起落架布置形式,与后三点式起落架相比较,前三点式起落架更加适合于高速飞机的起飞降落。 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主要优点有:1)着陆简单,安全可靠。若着陆时的实际速度

民航常识

民航常识 一、飞机在空中飞行为什么会发生颠簸呢? 飞机一般都是在万米以下的对流层中飞行,由于空气对流原因,飞机就会出现颠簸现象。一般来说主要是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受地形的影响:在山区,高原,沙漠地区飞行,地形使空气受到阻力,造成空气直运动。(2)受季节的影响:由于夏天雷雨较多,秋天的风较大、这两个季节颠簸会多些。 二、如何理解飞机正点? 飞机与火车不同,一个机场的跑道,一条航线,有多架次飞机列队起落,这要由航管部门安排起落顺序,一是安排地面跑道起飞顺序;二是安排空中同航线飞机安全间隔时间及高度,如同地面车辆要保持一定车距一样,根据上述两点原因,按照国际民航的有关规定及惯例,飞机关舱门后允许有正负15分钟的时间差。 三、为什么在客舱内不能吸烟? 飞机在飞行中,常会受到气流的影响,产生轻重不同的颠簸,吸烟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失火;另外,客舱容积小,旅客密度大,吸烟也会污染舱内空气影响其他旅客的身体健康,所以在客舱内禁止吸烟。 四、乘坐飞机为什么必须系好安全带? 因为飞机一般在飞行过程中,时速都在500公里以上,波音飞机可达900公里,即使在起飞或着陆时,时速也在200多公里,这时要遇紧急情况就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如果旅客系好安全带,与飞机同步运动,可以避免惯性力对旅客的危害,各位旅客,为了确保您的旅途安全,当您乘坐飞机时,请您不要忘了系好安全带。 五、万里无云的碧空天气为什么也会有颠簸呢? 这是因为太阳光的照射,使地面的空气受膨胀上升,冷空气下降补充,形成空气对流而引起的颠簸,中午飞行尤为明显。当飞机颠簸时,请您在座位上座好、系好安全带。 六、飞机为什么能起飞? 简单的说,飞机起飞主要是靠发动机的巨大拉力和推力,使飞机滑跑时产生很大的前进速度,然后使机翼产生足够的升力。飞机才能起飞。 七、飞行中乘客发生急病怎么办?

民航专业文献客机起落架系统

民航专业文献客机起落架系统

————————————————————————————————作者:————————————————————————————————日期:

三客机起落架系统 1.功用: 起落架用于在地面停放及滑行时支撑飞机,使飞机在地面上灵活运动,并吸收飞机运动时产生的撞击载荷。以B737-300飞机为例。 B737-300飞机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采用油气式减震支柱进行减震。可利用液压进行起落架正常收放。也可以人工应急放下起落架。减震支柱的压缩可用于空地感应控制。 在地面滑行时,可利用前轮进行转弯。刹车组件装在主起落架机轮内,防滞系统用于提高刹车效率。 1.1系统操纵和指示: 起落架收放和位置指示:在P2板上有1个起落架收放手柄,可控制起落架液压收放。 当手柄在“UP”位,所有起落架收上。当手柄在“DN”位,起落架放下。手柄在“OFF”位,是正常的巡航方式,所有起落架收放作动筒释压。有一个手柄电磁锁,用于限制在地面选择“UP”位。在手柄上方共有六个指示灯,可提供起落架位置指示和警告。绿灯亮表示起落架放下锁好。红灯亮表示起落架处于运动过程中或收放手柄与起落架位置不一致。灯都不亮,表示起落架收上锁好。3个红色人工应急放下手柄位于驾驶舱地板下,位于副驾驶座椅后部,用于液压A系统故障时人工放下起落架。应急放起落架时,起落架手柄应放在“OFF”位。 1.2前轮转弯:当飞机在地面运动时,前轮转弯系统可提供方向控制。转弯手轮位于机长座 椅旁边的侧壁上,可提供左右78°的最大转弯角度。飞机在地面时,通过方向舵脚蹬也可操纵前轮左右偏转7°。在P1板上有1个备用前轮转弯电门,提供备用压力(B系统)进行前轮转弯操纵。 1.3正常刹车:驾驶员通过刹车脚蹬可以进行人工正常刹车。

民航专业文献 客机起落架系统

三客机起落架系统 1.功用: 起落架用于在地面停放及滑行时支撑飞机,使飞机在地面上灵活运动,并吸收飞机运动时产生的撞击载荷。以B737-300飞机为例。 B737-300飞机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采用油气式减震支柱进行减震。可利用液压进行起落架正常收放。也可以人工应急放下起落架。减震支柱的压缩可用于空地感应控制。在地面滑行时,可利用前轮进行转弯。刹车组件装在主起落架机轮内,防滞系统用于提高刹车效率。 1.1系统操纵和指示: 起落架收放和位臵指示:在P2板上有1个起落架收放手柄,可控制起落架液压收放。 当手柄在“UP”位,所有起落架收上。当手柄在“DN”位,起落架放下。手柄在“OFF” 位,是正常的巡航方式,所有起落架收放作动筒释压。有一个手柄电磁锁,用于限制在地面选择“UP”位。在手柄上方共有六个指示灯,可提供起落架位臵指示和警告。绿灯亮表示起落架放下锁好。红灯亮表示起落架处于运动过程中或收放手柄与起落架位臵不一致。灯都不亮,表示起落架收上锁好。3个红色人工应急放下手柄位于驾驶舱地板下,位于副驾驶座椅后部,用于液压A系统故障时人工放下起落架。应急放起落架时,起落架手柄应放在“OFF”位。 1.2前轮转弯:当飞机在地面运动时,前轮转弯系统可提供方向控制。转弯手轮位于机长座 椅旁边的侧壁上,可提供左右78°的最大转弯角度。飞机在地面时,通过方向舵脚蹬也可操纵前轮左右偏转7°。在P1板上有1个备用前轮转弯电门,提供备用压力(B 系统)进行前轮转弯操纵。 1.3正常刹车:驾驶员通过刹车脚蹬可以进行人工正常刹车。 1.4自动刹车:通过P2板上的自动刹车选择电门可以在飞机着陆前选用自动刹车,飞机接 地后,自动施加刹车压力。自动刹车解除指示灯(琥珀色)在选择电门的上方。 1.5防滞刹车:防滞刹车控制电门在P2板上,在电门上方有1个防滞不工作警告灯(琥珀 色) 1.6停留刹车:停留刹车的操纵手柄和工作指示灯(红色)在中央操纵台上。 2.主起落架及其舱门 2.1功用:主起落架的作用是支撑机身后部。当起落架收起后,舱门关闭,可以减小阻力。

民航基本知识

民航基本知识 什么叫GDS? 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即“全球分销系统”,是应用于民用航空运输及整个旅游业的大型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GDS,遍及全球的旅游销售机构可以及时地从航空公司、旅馆、租车公司、旅游公司获取大量的与旅游相关的信息,从而为顾客提供快捷、便利、可靠的服务。 什么叫航空移动卫星服务/业务(AMSS)? AMSS为航空用户提供远距数据链和话音通信。参考A TC专题中的AMSS。 什么叫ATN(航空电信网)? A TN是全球范围内,用于航空的数字通信网络和协议。参考A TC专题中的航空电信网。 什么叫新航行系统? 参考ATC专题中的新航行系统。 什么叫RNP? 飞机在一个确定的航路、空域或区域内运行时,所需的导航性能精度。参考A TC专题中的新航行系统。 什么叫雷达管制? 空中交通管制一般分为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目前我国大部分空中交通管制单位还使用落后的程序管制,广州区域现行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雷达监控条件下的程序管制。雷达管制(RADAR CONTROL)是指直接使用雷达信息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两种管制手段允许的航空器之间最小水平间隔不同。在区域管制范围内,程序管制要求同航线同高度航空器之间最小水平间隔10分钟(对于大中型飞机来说,相当于150KM左右的距离),雷达监控条件下的程序管制间隔只需 75KM,而雷达管制间隔仅仅需要20KM。 允许的最小间隔越小,以为着单位空域的有效利用率越大,飞行架次容量越大,越有利于保持空中航路指挥顺畅,更有利于提高飞行安全率和航班正常率。 国外空中交通管制发达的国家已经全面实现了雷达管制,而中国民航目前只在北京、珠海进近管制等小范围、低空空域实施雷达管制。 什么是支线飞机? 支线飞机,是指座位数在50座110座左右,飞行距离在600公里1200公里的小型客机。 支线运输是指短距离、小城市之间的非主航线运行。国家有关部门现在正在制定鼓励发展支线航空的措施,包括减免小型机场建设费、调低相关费用、增加小型支线飞机的数量等。未来国内航线布局发展的重点将在沿海开放地区、西部交通不便地区,还有中部的一些旅游城市。除现有以乌鲁木齐、昆明、成都为中心的辐射式航线网外,还将逐步形成:

民航—飞机结构与系统-----复习资料

基本名词: 1、飞机过载:就是飞机在某飞行状态的升力与重力的比值。 4、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和飞行试验。 5、简述结构安全系数确定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既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又使重量最轻,目前飞机的受力结构主要使用铝合金材料,其强度极限约为比例极限的1.5倍。 6、薄壁结构:骨架加蒙皮,以骨架为基础的一种结构形式,强度、刚度大,重量轻,广泛应用在飞行器上。 7、机翼激振力:机翼扭转产生加剧弯扭振动的附加升力。 8、主操纵系统:是实施对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纵,供飞行员操纵飞机绕纵轴、横轴和立轴转动,改变或保持飞机的飞行状态。 10、增升装置:提高飞机起降(低速)时的升力特性的装置,主要有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 11、操纵力感觉装置:操纵力感觉装置也叫载荷感觉器或加载机构,是为操纵杆提供定中力和模拟感力的装置。 12、座舱热载荷:维持座舱内温度恒定时,单位时间内传入或传出座舱的净热量为座舱热载荷。 13、气动除冰——气动除冰是机械式除冰的一种,气动法是给结冰翼面前缘的除冰带充以一定压力的空气,使胶带膨胀管鼓起而破碎冰层。 14、气热防冰——将加热的空气充入防冰管道,加热翼面,从而防止结冰的一种方法。 15、液体防冰——将冰点很低的液体喷洒在防冰部位,使其与过冷水滴混合后冰点低于表面温度而防止结冰 16、国际防火协会将着火分为三类: A类指的是:纸、木材、纤维、橡胶及某些塑料等易燃物品。 B类指的是:——汽油、煤油、滑油、液压油、油脂油漆、溶剂等易燃液体着火着火;

C类指的是:——供电与用电设备断路、漏电、超温、跳火等引发的着火;基本概念: 4、飞机过载包括设计结构强度时规定的设计过载、飞行时允许的使用过载和随飞行状态变化实际过载。 5、为检查飞机结构在设计的使用条件下能否达到设计的承载能力,必须进行强度刚度试验,刚度试验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和飞行试验。 6、飞机载荷按其产生及作用特点可分为飞行载荷、地面载荷和座舱增压载荷。 7、飞行载荷按其特点分为平飞载荷、曲线飞行载荷与_突风载荷。 8、现代飞机机身都是骨架加蒙度以骨架为基础的薄壁结构。 9、飞机上发生的振动主要有飞行姿态的振荡与_结构的振荡。 10、机翼的结构型式有梁式机翼、单块式、多腹板式和夹层与整体结构机翼。 11、为防机翼弯扭颤振发生,设计规定,飞行中允许的最大速度V 最大应比V 临界 小20% 左右。 12、飞机结构失效故障多数是构件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结构材料的疲劳与腐蚀。 13、飞机起落架系统的结构型式包括_构架式、支柱套筒式和摇臂式几种。 14、起落架常见的配置形式为前三点、后三点和自行车式。 15、常用的飞机刹车系统有三种类型:独立刹车系统、液压增压刹车系统和动力刹车控制系统。 16、按刹车装置的组成及工作特点:主要型式有弯块式、胶囊式与_园盘式。 17、按刹车装置组成及工作特点,主要型式有弯块式、胶囊式、园盘式。 18、飞行主操纵系统主要有无助力操纵系统和助力操纵系统两种型式。前者适用于小型低速飞机,后者适用于大中型高速飞机。 19、飞机主操纵系统由方向舵、副翼、升降舵或全动平尾组成。 20、飞机单液压源系统一般仅用于传动起落架收放,有的飞机也同时用于传动襟翼收放。 21、由于干线运输机速度大,舵面枢轴力矩也随之增大,所以,目前绝大多数民用运输机都采用液压助力式操纵操纵。

飞机起落架的研究

起落架的研究 现实生活中,飞机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其每一部分的构造都对飞机的安全性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起落架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它的性能对飞机着陆时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将自己大脑里已经酝酿了很久的问题和很多自己的想法提取了出来,我想通过自己平时在机场的实际观察和查找资料后得到的一些关于飞机起落架的介绍,对起落架的构造及性能进行研究与探讨,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假设,并得出一些研究后的结论与经验,以此来让自己对飞机的起落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帮助其他人对起落架有更好的认识。最终的希望是自己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到实际应用,对飞机的起落架的优化起到参考作用。 首先,我会先对起落架做简要介绍。 概念 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时用于支持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飞机部件。简单地说,起落架有一点像汽车的车轮,但比汽车的车轮复杂的多,而且强度也大的多,它能够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时的撞击能量。概括起来,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 基本组成 综述 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此外还包括承力支柱、减震器(常用承力支柱作为减震器外筒)、收放机构、前轮减摆器和转弯操纵机构等。承力支柱将机轮和减震器连接在机体上,并将着陆和滑行中的撞击载荷传递给机体。前轮减摆器用于消除高速滑行中前轮的摆振。前轮转弯操纵机构可以增加飞机地面转弯的灵活性。对于在雪地和冰上起落的飞机,起落架上的机轮用滑橇代替。 在这里,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收放系统,下面开始我的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收放系统 收放系统一般以液压作为正常收放动力源,以冷气、电力作为备用动力源。一般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前机身,而某些重型运输机的前起落架是侧向收起的。主起落架收放形式大致可分为沿翼展方向收放和翼弦方向收放两种。收放位置锁用来把起落架锁定在收上和放下位置,以防止起落架在飞行中自动放下和受到撞击时自动收起。对于收放系统,一般都有位置指示和警告系统。 首先,收放系统对于起落架自身的强度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制作起落架时选择质轻、高强度的功能材料,这样才能满足起落架支撑起整个飞机的重量后而不会发生断裂的要求,从而才能保证飞机着陆的安全。 但是,除了材料的高性能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制约着整个起落架所能承受的压力大小呢?这个问题一整萦绕在我的心头,经过几个星期的思考之后,我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由于起落架各个支撑杆是在互相支撑后协同作用将整个飞机支撑起来的。(如下图3-14和 3-41所示)那么,它们之间所成的角度以及其中一条支撑杆撑在另一条支撑杆上的位置会不会对整个起落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呢?它们之间的角度关系和位置关系应该如何配合才能更好地将所能承受的力的极限值再往上提高一个层次呢?这样的话不就可以把对材料的要求放的更低一些了吗?不就可以大大节省在材料方面的开支了吗?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开

民航执照考试上册-第4章起落架系统

(上册)第4章起落架系统 1、后三点起落架的特点:结构比较简单、重量也较轻。但飞机在地面稳定性较差,易发生 所谓的“跳跃”现象,大力刹车可能使飞机发生倒立。 前三点起落架的特点:地面运动稳定性好,滑行中不容易偏转和倒立,可大力刹车。 主要缺点是前起落架承受的载荷较大。 2、支柱套筒是起落架特点:结构简单,易于收放;吸收水平撞击载荷性能差。 3、撑杆式支柱套筒起落架是现代民航飞机主起落架结构的一般形式。 4、摇臂式起落架结构特点:机轮通过摇臂与减震器连接,但结构复杂。 5、在小车架式起落架中,轮架与支柱是铰接的。 6、小车架俯仰稳定减震器在不平地面滑行时,减缓小车架的震动。小车架倾斜定位机构的目的是减小轮舱的设计尺寸。 7、大型飞机上使用小车架式起落架的主要目的是将飞机重量分散到更大的面积上。 8、减震原理:将吸收的撞击动能转换为飞机的势能和热能。 9、油气减震器主要是利用气体的压缩变形吸收撞击能量,起缓冲作用,利用油液高速流过小孔的摩擦消耗能量。 10、现代民航飞机起落架减震器支柱内灌充的油液为石油基液压油、气体为干燥的氮气。 11、油气减震器在伸张过程中,气体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转变为飞机的势能,另一部分也由油液高速流过小孔时的摩擦以及密封装置等的摩擦,转变为热能消散掉。 12、油气减震器在压缩和伸张过程中,油液作用力与活塞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油孔面积的平方成反比。 13、油液作用力随压缩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14、载荷高峰:减震器所受的载荷在压缩过程之初会出现一个起伏,这种现象叫载荷高峰。 15、调节油针的作用:消除载荷高峰,增大热耗系数。 16、单向调节活门:减小飞机减震柱伸张速度,从而消除反跳现象,同时也增大了热耗作用。单向调节活门又叫防反跳活门。 17:油气减震充灌不正常的危害: (1)油量正常、气压小于规定值:当飞机粗猛着陆的撞击动能等于规定的最大能量时,要产生刚性撞击;

民航飞机的通信系统

民航飞机的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使飞机在飞行的各阶段中和地面的航行管制人员、签派、维修等相关人员保持双向的语音和信号联系,当然这个系统也提供了飞机内部人员之间和与旅客联络服务。 它主要分为:甚高频通信系统、高频通信系统、选择呼叫系统和音频系统。 (本页插图以空中客车320驾驶舱为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套,其他现代化民航客机均类似。只是名称、面板设计、功能强弱有所不同) A320无线电管理面板 (部分) RMP :Radio Management Panel 1.甚高频通信系统( VHF : Very High Frequency ) 使用甚高频无线电波。它的有效作用范围较短,只在目视范围之内,作用距离随高度变化,在高度为300米时距离为74公里。是目前民航飞机主要的通信工具,用于飞机在起飞、降落时或通过控制空域时机组人员和地面管制人员的双向语音通信。起飞和降落时期是驾驶员处理问题最繁忙的时期,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因此必须保证甚高频通信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备用系统。 甚高频通信系统由收发机组、控制盒和天线三部分组成。收发机组用频率合成器提供稳定的基准频率,然后和信号一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部分则从天线

上收到信号,经过放大、检波、静噪后变成音频信号,输入驾驶员的耳机。天线为刀形,一般在机腹和机背上都有安装。 甚高频所使用的频率范围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统一规定在118.000~ 135.975MHZ ,每25KHZ为一个频道,可设置720个频道由飞机和地面控制台选用,频率具体分配为: 118.000~121.400MHZ、123.675~128.800MHZ和132.025~135.975MHZ三个频段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与飞机驾驶员间的通话,其中主要集中在 118.000~121.400MHZ; 121.100MHZ、121.200MHZ用于空中飞行情报服务; 121.500MHZ定为遇难呼救的全世界统一的频道。 121.600~121.925MHZ主要用于地面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通信信号是调幅的,通话双方使用同一频率,一方发送完毕,停止发射等待对方信号。 2.高频通信系统(HF:High Frequency ) 是远距离通信系统。它使用了和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相同的电磁波,它利用电离层 的反射,因而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公里,用于飞行中保持与基地和远方航站的联络。使用的频率范围为2-30MHZ ,每1KHZ为一个频道。大型飞机一般装有两套高频通信系统,使用单边带通信,这样可以大大压缩所占用的频带,节省发射功率。高频通信系统由收发机组、天线耦合器、控制盒和天线组成,它的输出功率较大,需要有通风散热装置。现代民航机用的高频通信天线一般埋入飞机蒙皮之内,装在飞机尾部,不过目前该系统很少使用。 3.选择呼叫系统(SELCAL ) 它的作用是用于当地面呼叫一架飞机时,飞机上的选择呼叫系统以灯光和音响通知机组有人呼叫,从而进行联络,避免了驾驶员长时间等候呼叫或是由于疏漏而不能接通联系。每架飞机上的选择呼叫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四位字母代码,机上的通信系统都调 在指定的频率上,当地面的高频或甚高频系统发出呼叫脉冲,其中包含着四字代码,飞机收到这个呼叫信号后输入译码器,如果呼叫的代码与飞机代码相符,则译码器把驾驶舱信号灯和音响器接通,通知驾驶员进行通话。 A320音频控制面板(部分) ACP:Audio Control Panel

民航客机专业术语

1、the airframe机身,结构 2、The front(fore)part前部 3、The rear(aft)part后部 4、port左旋(舵) 5、starboard右旋(舵) 6、the inboard engine or inboards内侧发动机 7、the outboard engine or outboards外侧发动机 8、the nose机头 9、the belly腹部 10、the skin蒙皮 11、the windscreen or windshield风挡 12、the wing机翼 13、the trailing edge机翼后缘 14、the leading edge机翼前缘 15、the wing tip翼尖 16、the control surface操纵面 17、ailerons副翼 18、flaps(inboard flap,outboard flap,leading edge flaps)襟翼(内侧襟翼,外侧襟翼,前缘缝翼) 19、spoilers(inboard\outboard spoiler)(spoiler down\up)阻力板,扰流板(内、外侧扰流板)(扰流板放下、打开) 20、slats缝翼 21、elevators(elevator control tab)升降舵(升降舵操纵片) 22、rudder(rudder control tab)方向舵(方向舵操纵片)

23、flap angle襟翼角 24、flap setting襟翼调整 25、the full flap position全襟翼位置 26、a flapless landing无襟翼着陆 27、the landing gear起落架 28、stabilizer安定面 29、the nose wheel前轮 30、gear locked起落架锁定 31、the wheel well起落架舱 32、the wheel door起落架舱门 33、a tyre轮胎 34、to burst爆破 35、a deflated tyre放了气的轮胎 36、a flat tyre走了气的轮胎 37、a puncture轮胎被扎破 38、to extend the flaps(to retract the flaps)放下襟翼(收上襟翼) 39、gear extention(gear retraction)起落架放下(起落架收上) 40、The gear is jammed.起落架被卡死。 41、The flaps are jammed.襟翼被卡死。 42、the emergency extention system应急放下系统 43、to crank the gear down摆动放下起落架 44、the brakes刹车

最新 体验民航客机降落-精品

体验民航客机降落 当你乘坐的民航飞机即将降落目的地机场时,你不必担心是否可以降落。因为在你乘坐的民航飞机出发起飞之前,就曾与目的地机场空管进行了联系,以决定是否能够起飞前往。如果,因目的地机场气象条件所限或空中管制不能接受该航班在预定时间飞行、降落时,对方空管就会告诉起飞方的航班不能起飞前往,民航客机就只能待命。此时,机场的广播会通知乘客:“我们非常抱歉通知您:由于空中管制流量控制(或由于对方机场天气达不到飞行条件)的原因,飞机不能按时起飞,起飞时间待定。当民航飞机即将飞临目的地机场,且还有一定距离时,飞机即已进入终端管制雷达管制进近区。此时,机组人员开始与目的地机场联系降落事宜。飞行员会根据区调指挥的空中走廊高度的指令,将飞机下降到所规定的高度,为飞机的进场做好准备。这时,这架准备着陆的飞机便移交给着陆机场塔台进行管制。在副驾驶与目的地机场区域航空管制员取得联系后,机长则从无线电里收听最新航空通告,以便及时得到即将降落机场的最新天气和机场跑道情况。繁忙的机场,降落飞机可能还会根据管制人员的要求在空中盘旋等待机场塔台着陆的命令。此时飞机上的广播通知乘客:“女士们、先生们:本架飞机预计20分钟后降落到××机场,据机场地面报告,机场地面的气温为摄氏9℃,飞机已经开始下降,请收起小桌板,打开遮光板,系好安全带,谢谢”。随后飞行员开始实施一系列的着陆准备工作,进近检查、打开着陆灯、将飞机减速、下降高度、调整好着陆速度、根据塔台命令决定使用跑道、着陆航向,检查飞行控制跑道信息输入正确与否等,随后飞行员操纵飞机转弯、机长操纵飞机实施降落进近程序,开始减速,发出口令让副驾驶放出襟翼,调整方向对准跑道下降。此时,如果你不是坐在飞机上,而是在机场上,就可以看见亮着着陆灯的飞机正在进近、可以看见飞机落地的漂亮姿势。坐在飞机内的感觉就不同了。你可以感觉到为了降落,飞机已降低了速度,为解决飞机速度减小时飞机机翼升力随之减小的问题,飞机机翼上的增升襟翼会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逐步开启到最大状态直至着陆。坐在客舱内的乘客此时可以听见襟翼伸出时机械传动系统发出的“嘶、嘶”声,靠窗邻近机翼的乘客还可以看见飞机机翼前缘襟翼、后缘襟翼向机翼前下方和机翼后下方伸出。随着机场的临近,飞机进近到达跑道的延长线外15千米处,飞机放下起落架。机舱内的乘客可以听见飞机放下起落架的明显响声以及起落架放出后在风吹动下产生的明显噪声。飞机沿下滑道通场越过跑道端头后,大约在离地7~8米高度时,飞行员开始拉平飞机机身来减小飞机下降率,同时减小发动机油门,到离地1米左右高度时使飞机拉平,飞机以平行地面“平飘”姿态下降。当飞机主起落架机轮接地后,前起落架机轮仍然处于离地状态,并以一定迎角滑跑一段距离以增加阻力,然后飞行员前推驾驶杆使前轮接地。整架飞机接地后,飞机减速板会自动打开、反推力装置开锁打开,以减小飞机着陆后的速度,缩短飞机着陆滑跑的距离。民航飞机的减速装置包括机翼增升装置、机轮刹车、反推力装置、减速板(阻力板)等等。机轮刹车的作用和我们平时所见的汽车刹车一样,减速板也叫阻力板,它是一种增大飞机气动阻力的装置。一般安装在机身或机翼上,用气压或液压来操纵。需要时,飞行员操纵作动筒把它打开,不用时收入机身或机翼内。机翼上的减速板一般装在机翼后缘,机身上的减速板则可装在机身两侧或下部。此外,在

全套飞机驾驶流程

全套飞机驾驶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世界首本民航飞机(客机)从 头到尾的全套操作流程详解手 册 为你详细解读飞机正确的操作流程2012 User China 2012/8/3

全世界 首本民航飞机(客机)从头 到尾的全套 操作流程详解手册 编著:戴志豪 为你详细解读飞机正确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是打开电源,连接地面电源并打开仪表板和外部灯光。也就是应该点亮仪表灯光和机翼灯光,这样可以让塔台和其他飞机了解你已经接通电源。确认设置停车位刹车――这样才能从地面供电。 1.将battery和standby power调至ON位。这时仪表板和位置灯光点亮,表明飞机已供电。 2.将GRD PWR switch调至ON位。此时飞机由ground power unit (GPU)供电。 因为是今天的第一班飞行,所以在启动APU前我们得做下火警测试。进入throttle面板(就是推力手柄面板,T) 将test switch先调至左再调右,测试完毕。所有三个火警手柄应点亮,即"ENG 1 OVERHEAT", "ENG 2 OVERHEAT" 和 "WHEEL WELL";另外应该响起火警警报,main panel(主面板,M)上的warn button火警灯会亮。只要按下火警灯后警报自然解除。还要进行灭火测试,将EXT TEST switch调至左和右,所有三盏绿灯应该点亮。飞机上真有火警时就是这样的。 现在开启Auxiliary Power Unit (APU)。APU可以为飞机供电供气,使我们客舱舒适,同时能启动发动机。没有bleed air(引气)是不可能打开空调系统和启动发动机的。 1.打开left forward fuel pump,使APU能提取燃油。如果你使用APU的时间很长,那还得将left center pump打开,防止燃油不平衡。(注:飞机中没有模拟APU燃油的使用) 2.将APU switch调至START位――它会归位到ON并启动APU。等排气温度Exaust Gas Temperature (EGT)上升并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 3.当APU GEN灯亮起后,将两个APU GEN都调至ON。灯熄灭后,电力就由APU供给了。 下面进行顶板设置,要遵循从上到下,由左及右的设定方法 1.把Yaw Damper调至ON。Yaw Damper会防止"Dutch Roll"效应,并可以减少方向舵的使用及计算。 2. CAB/UTIL和IFE/PASS调至ON(做为厨房电源),它会在飞行中供给厨房及乘客电子娱乐设备。 3. emergency exit预位 4. "no smoking"和"fasten belts"调至ON。 5.因为是今天的首班飞行,将ignition switch 调至"IGN R"。其余飞行就用"IGN L" ――绝不要用"BOTH"。 6. window heat switches调至ON。驾驶舱玻璃会加温,以防止冰雪天气和巡航中的问题。先别开probe heat switches! 7. electric hydraulic pumps ("ELEC 1" and "ELEC 2")调至ON。

民用航空器飞机火灾扑救技术研讨资料

飞机火灾扑救技术          研讨资料  (一叶知秋)

目 录  第一章 飞机内部火灾扑救措施  第二章 飞机起落架火灾扑救措施 第三章 飞机机翼火灾扑救措施  第四章 飞机发动机火灾扑救描施 第五章 飞机发生坠落火灾扑救描施 第六章 反劫机灭火战斗行动措施

飞机火灾扑救技术 (一叶知秋) 飞机一旦发生火灾,会给机上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直接危险,在扑救飞机火灾时,消防人员必须确立以救人为主,灭火为救人创造条件的指导思想。在战术措施上实行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冷却、破拆、排烟并举;主要灭火剂与辅助灭火剂联(结)合使用,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喷射率向燃烧部位和实际危险区域喷射的方法,一举消灭火灾。下面将介绍不同的飞机火灾,所采取的不同扑救措施。 第一章飞机内部火灾扑救措施 飞机火灾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机身内部,一旦发生火灾,将直接对机身内部人员的生命造成危害,消防人员应把救援机身内部人员脱险作为首要任务完成,灵活运用冷却降温、阻截控制、破拆、排烟、掩护疏散、内外夹击、多点进攻、灌注灭火等战术措施,积极 为救援机身内部人员创造条件,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火灾。其具体实施方法是1。机身尾部客舱发生火灾 (1)消防人员从中部舱门攻入机身内部,用雾状水阻截火势向中部客舱蔓延,掩护旅客和机组人员从前、中部舱门和应急出口撤离飞机,疏散到安全地带。 (2)打开尾部舱门或打碎舷窗进行排烟,以降低舱内烟雾浓度和温度,同时在打开的舱门或舷窗口处布置水枪,阻击火焰从开口向机身外部蔓延。 3)用泡沫覆盖或用开花水枪喷射机身外部受火势威胁较大的危险部位。 (4)在控制住火势向中部客舱蔓延的同时,消防员从尾部舱门突破烟火封锁,强攻进入尾部客舱,与中部客舱水枪手对射合击,同时,在窗日处的水枪手应将水枪从舷窗伸入客舱内部与内部水枪手协同配合,打击火焰消灭火灾。 2.机身中部客舱发生灾 (1)消防人员同时从前舱门和尾舱门攻入机身内部,用雾状水控制火势向前部客舱和尾部客舱蔓延,掩护乘客和机组人员从前舱门撤离飞机,疏散到安全地带。 (2)在下风向距机翼较远的部位打碎舷窗进行排烟,并从舷窗口伸入水枪,多点进攻打击火焰,配合内部水枪手消灭火灾。 (3)进攻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泡沫覆盖或开花水枪喷洒的方法冷却机身下部和机翼,预防高温辐射引起机身下部和机翼上的燃油箱发生爆炸。 3.机身前部客舱发生火灾 (1)消防人员从前舱门和中舱门攻入机身内部用雾状水控制火势向驾驶舱或中部客舱蔓延,掩护乘客和机组人员,从中、尾舱门和应急出口撤离飞机,疏散到安全地带。 (2)当火凶猛,前舱门进攻受阻,且火势已越过前舱门,严重威胁驾驶舱时,应在靠近驾驶舱处打碎两侧舷窗,将水枪从舷窗口伸入机身内,用雾状水封锁空间,阻截火势蔓延,保护驾驶舱,并配合内攻水枪手,里应外合,消灭火灾。

波音7系列飞机起落架减震机构

波音737飞机起落架减震机构介绍 摘要: 起落架是飞机着陆缓冲、滑行减震和停机支撑的重要部件,减震器和机轮是起落架的主要缓冲构件,起着吸收和耗散飞机着陆撞击、地面不平激励的飞机运动能量,在减缓飞机发生振动,降低飞机地面载荷,提高乘员舒适性,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而在飞机的起落过程中,起落架和飞机机身都将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而这种冲击载荷被认为是造成飞机及其起落架结构发生疲劳与振动引起乘员不舒服的重要因素。现代飞机上应用的减震机构是油气式减震器和全油液式减震器(液体减震器)。本文主要研究波音737-300型飞机,该机型飞机起落架采用前三点油气支柱套筒式起落架,这是现代民航运输机普遍采用的起落架结构形式,它具有体积小,易收放,结构紧凑,减震性能好等特点,其机械故障较少。 关键字:波音737 起落架减震机构油气式减震器 1.1 飞机减震器总体介绍 1.1.1概述 飞机起落架的减震系统由减震器和轮胎组成.其中减震器(也称缓冲器)是所有现代起落架所必须具备的构件,也是最重要的构件.某些起落架可以没有机轮、刹车、收放系统等,但是它们都必须具备某种形式的减震器。而轮胎虽然也能吸收一部分能量,但仅占减震系统总量的10%~15%。当飞机以一定的下沉速度(一般“限制下沉速度”为3 m/s,美国规定某些短距起落或海军用舰载机等可以更大些)着陆时,起落架会受到很大的撞击,并来回振动.减震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吸收着陆和滑行时的撞击能,以使作用到机体上的载荷减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同时须使振动很快衰减。由以上功用对减震装置提出如下的设计要求. (1)在压缩行程(正行程)时,减震装置应能吸收设计规范要求的全部撞击能,而使作用在起落架和机体结构上的载荷尽可能小。在压缩过程中载荷变化应匀滑,功量曲线应充实——也即减震器应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