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文献综述】

三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文献综述】
三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三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前言部分

三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是一套对空间X轴、Y轴、Z轴集中式智能化操作的控制系统。目前市场的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在性能指标和价格定位方面基本是面向中、高端用户,无法满足低端用户的需用。因此研发一种面向于简单控制、低成本的三维驱动数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系统作为现有加工方式的升级换代手段,替代传统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速度、保证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本论文讨论的是三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三维运动平台是现代运动控制技术的基础实验设备,它在机械加工、工程测试、医疗等各种生产行业中都有极广泛的应用。

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是由电力拖动发展而来的,电力拖动或电气传动是对以电动机为对象的控制系统的通称。随着电力屯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电气传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能充分地概括现代自动化系统中承担第一线任务的全部控制设备。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际上开始出现运动控制系统(Motion Control System)这一术语。

一个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组成包括:一个运动控制器用以生成轨迹点(期望输出)和闭合位置的反馈环。许多控制器也可以在内部闭合一个速度环。一个驱动或放大器用以将来自运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常是速度或扭矩信号)转换为更高功率的电流或电压信号。更为先进的智能化驱动可以自身闭合位置环和速度环,以获得更精确的控制。一个执行器如液压泵、气缸、线性执行机或电机用以输出运动。一个反馈传感器如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或霍尔效应设备等用以反馈执行器的位置到位置控制器,以实现和位置控制环的闭合。众多机械部件用以将执行器的运动形式转换为期望的运动形式,它包括齿轮箱、轴、滚珠丝杠、齿形带、联轴器以及线性和旋转轴承。通常,一个运动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速度控制点位控制(点到点)。有很多方法可以计算出一个运动轨迹,它们通常

基于一个运动的速度曲线如三角速度曲线,梯形速度曲线或者S型速度曲线。电子齿轮(或电子凸轮)。也就是从动轴的位置在机械上跟随一个主动轴的位置变化。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一个系统包含两个转盘,它们按照一个给定的相对角度关系转动。电子凸轮较之电子齿轮更复杂一些,它使得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随动关系曲线是一个函数。这个曲线可以是非线性的,但必须是一个函数关系。

运动控制器是以中央逻辑控制单元为核心、以传感器为信号敏感元件、以电机或动力装置和执行单元为控制对象的一种控制装置。其功能在于提供整个伺服系统的闭路控制,如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等。运动控制器的应用遍及众多领域,特别是在交流伺服和多轴控制系统中。它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方便地帮助用户实现运动轨迹规划、完成既定运动和高精度的伺服控制。

运动控制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型:1.基于通用微处理器型。以8031、8088等通用微处理器为核心器件,外加存储器、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及D/A转换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2.以专用芯片(ASIC)作为核心处理器的运动控制器。常用的专用电机控制芯片有LM628、MAX314、HCPLIi00等,用一个芯片即完成速度曲线规划、PID伺服控制算法、编码器信号的处理等多种功能。3.基于PC总线的以DSP和CPLD/FPGA作为核心处理器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以PC机作为信息处理平台,运动控制器以插卡形式嵌入PC机,即PC+运动控制器的模式。

其中运动控制器和运动控制卡是有区别的。其一,运动控制器有独立的安装面板,有的是面板式的,有的是仪表型的,还有导轨安装型的!而运动控制卡,一般是PCI插槽的,或者是104板卡的,都必须安装在主机的主板上!其二是控制方式,虽然都是靠发脉冲来控制伺服或者步进,但是运动控制器的程序写入,大部分是在运动控制器上本身通过固有的编程方式,写程序,或者靠上位计算机传程序来执行下面的命令。而运动控制卡比较广泛,只要给客户提供底层驱动和编程代码,客户可根据自己的软件开发能力做出各种适合的界面和功能!

2主题部分

运动控制起源于早期的伺服控制。“伺服”一词最早出现在1873年法国工程师Jean Joseph Leon Farcot 的一本书Le Servo-Motor on Moteur Asservi。该书中,Farcot 描述了在轮船引擎上由蒸汽驱动的伺服马达的工作原理。H. Hazen 完成了

伺服控制理论的基础研究,其结果发表在1934 年9 月的Franklin Institute 杂志上。他设计的直流伺服电机在1932 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出现。1940 年G.S. Brown 在MIT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伺服机构实验室。研究人员在G.S. Brown 的领导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铣床(1952)。随后,他们又研究开展了APT 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工作(1952-1969)。1958年,Kearney & Trecker 开发了NC加工中心。同年,日本富士通和牧野FRAICE公司开发成功NC铣床。1961年,G. Devol 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机器人。随后,被称为机器人之父的G.T. Engeleberger将其商业化,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机器人公司Unimation。1968年,日本Kawasaki公司从Unimation买进技术。目前,Yaskawa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机器人公司。机器人技术体现了运动控制和驱动,传感器以及运动机构一体化的新思想。日本安川(Yaskawa)公司的工程师把这叫做机电一体化技术(Mechatronics)(1972)。自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后,电气伺服成为市场主导。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交流伺服日趋成熟。为适应市场的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现代制造系统(CIMS)和工厂自动化(FA)技术应运而生(1975)。为适应电子芯片制造的需求,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掩模对准(Mask Alignment),线焊(Wire Bonding),模具焊接(Die Bonding),微调成型(Trim Forming)等高速高精度的芯片制造设备中去。

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直流到交流,从开环到闭环,从模拟到数字,直到基于PC的伺服控制网络(Pc—Based sscNET)系统和基于网络的运动控制的发展过程。具体来说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模拟控制系统:早期的运动控制系统一般采用运算放大器等分立元件以硬件连线方式构成,这种系统由于采用硬件接线方式可实现无限的采样频率,因此,控制器的精度较高且具有较大的宽带。然而,与数字系统相比存在很多缺陷,如

文件老化、环境温度的变化等。

2.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系统:这里的微处理器指的是8位或16位的单片机,系统电路比较简单。微处理器一般采用冯一诺依曼总线结构,处理的速度有限,处理能力也有限;另外,单片机系统比较复杂,软件编程的难度较大。同时,一般单片机的集成度较低,片上不具备运动控制系统所需要的专用外设,如PWM产生电路等。系统仍然需要较多的元器件,这增加了系统电路板的复杂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也难以满足运算量较大的实时信号处理的需要,难以实现先进控制算法,如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等。

3.在通用计算机上用软件实现的运动控制系统:在通用计算机上,利用高级语言编制相关的控制软件,配合驱动控制板、与计算机进行信号交换的接口板,就可以构成一个运动控制系统。这种实现方法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强大运算能力和方便的编程环境,可实现高性能、高精度、复杂的控制算法;同时,控制软件的修改也很方便。然而,这种实现方式的一个缺点在于系统体积过大,难以应用于工业现场;而且,由于通用计算机本身的限制,难以实现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信号处理算法。

4.利用专用芯片实现的运动控制系统:为了简化电动机模拟控制系统的电路,同时保持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一些公司推出了专用电动机控制芯片,如Ti 公司的ucc3626,NOVA公司的MCx314等。利用专用电机控制芯片构成的运动控制系统保持了模拟控制系统和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系统两种实现方式的长处,具有响应速度快、系统集成度高、使用元器件少、可靠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运动控制系统实现方法。然而,受专用控制芯片本身的限制,这种系统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主要包括:(1)由于已经将软件算法固化在芯片内部,虽然可保证较高的系统响应速度,但是降低了系统的灵活性,不具有扩展能力。(2)受芯片制造工艺的限制,在现有的电动机专用控制芯片中所实现的算法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3)由于用户不能对专用芯片进行编程,因此,很难实现系统的升级。

5.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核心构成的运动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是将运动控制算法下载到相应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中,以硬件的方式实现最终的运动控制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可以在单片FPGA/CPLD器件中实现,减少了所需的元器

件个数,缩小了系统体积。由于系统以硬件实现,响应速度快,可实现并行处理。而且开发工具齐全,容易掌握,通用性强。尽管可编程逻辑器件可实现任意复杂的控制算法,但算法越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需要的晶体管门数就越多。按照目前的芯片制造工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门数越多,价格就越昂贵。因此,考虑到目标系统的成本,一般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较简单的控制算法,构成较简单的运动控制系统。

6. 以DSP控制器为核心构成的运动控制系统:DSP(Digtal sigal Pp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既集成了极强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又集成了电机控制系统所必须的输入、输出、A/D变换、事件捕捉等外围设备的能力,时钟频率达到20MHz 以上,一个指令周期才50ns,而且一个周期可以同时执行几条指令。指令大多设计为单周期多功能,如MAc一个周期就完成乘加运算。DSP强大的运算功能使其在控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实时控制系统的实现主要基于采用DSP 的专用硬件设计。许多公司研制了以DSP为微处理器的伺服控制卡,这些卡一般以IBMPc或兼容机为硬件平台,以DOS或Windows为软件平台,采用开放式手段,使用很方便。

DSP就是目前大部分人致力于研究,使PC机发挥更大的作用。以PC机作为信息处理平台,运动控制器以插卡形式嵌入PC机,即PC+运动控制器的模式。这样将PC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开放式的特点与运动控制器的运动轨迹控制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运动轨迹控制准确、通用性好的特点。这类运动控制器通常都能提供多轴协调运动控制与复杂的运动轨迹规划、实时的插补运算、误差补偿、伺服滤波算法,能够实现闭环控制。由于采用CPLD/FPGA技术来进行硬件设计,方便运动控制器供应商根据客户的特殊工艺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形成独特的产品。能同时控制多轴,有的还包含了运动轨迹插补算法及包含有前馈补偿功能的PID算法,这为多轴的伺服电机的控制带来极大的方便。

虽然这些运动控制器在性能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们也具有很多不足之处。以PMAC运动控制器为例,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价格昂贵。一个四轴的PMAC—Lite运动控制器价格约为14 500元,加上其它一些辅助设施可达到20 000元左右。2.使用不方便。运动控制器虽然功能强大,但软硬件复杂,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章瑶指导教师陈颖 二级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08市场营销C1班学号 0803240137 2009年10月30日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要更加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字:品牌;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资产;品牌传播 一、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解释基本与下述说法相类似,都是从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识别功能出发,将品牌视作一种特殊符号,并没有揭示品牌的完整内涵。比如: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2009)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大卫·奥格威(2009)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乔春洋(2005)指出,品牌是多种元素与信息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及专有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而品牌的强弱、价值、竞争力、影响力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

档案网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档案网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档案网站是新世纪档案工作新媒介和新事物,档案网站管理又是档案网站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档案网站管理研究与实践是随着档案信息化与网络化进程加速而出现的新情况、新問题,研究这一问题的人还比较少,形成的文献量不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十分有限,文章从多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有关档案网站管理研究期刊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 标签:档案;档案工作;网站;网站管理;综述 档案网站管理是档案网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网站管理研究开始于1997年。1997年《每周电脑报》发表《MSSite Server企业版网站管理的多面手》一文,开始了我国网站管理研究的先河。截至2012年,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收录了94篇相关文献,其中档案学占了10篇,达到了总文献量的10.64%。以下是有关档案网站集群研究文献的相关分析。 一、档案网站管理研究的现状 从学科类别分布情况看:10篇文献涉及了6个不同学科,其中档案及博物馆9篇,占90%;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6篇,占60%;新闻与传媒1篇,占10%;高等教育1篇,占10%;民商法1篇,占10%;互联网技术1篇,占10%。其中档案学与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所占比例最多。这与档案网站管理研究涉及学科面广,交叉性强有关。 从文献发表的期刊分布上看:全部10篇文献分别发表在9种不同的期刊上。具体是兰台世界2篇,占20%;档案与建设1篇,占10%;上海档案1篇,占10%;湖北档案1篇,占10%;黑龙江档案1篇,占10%;档案时空1篇,占10%;中原工学院学报1篇,占10%;现代视听1篇,占10%;民营科技1篇,占10%。其中档案学期刊6种,占全部期刊数的66.67%;发表文献7篇,占全部10篇文献的70%。6种档案学期刊中有档案学核心期刊3种,占全部9种期刊的33.33%,占6种档案学期刊的50%;发表文献4篇,占全部10篇文献的40%,占档案学期刊全部7篇文献的57.14%。档案学期刊与档案学核心期刊成为这一研究的主要载体与阵地。 已发表的档案网站管理研究文献没有1篇得到基金的资助。 从研究层次分布看:基础研究4篇,占40%;行业指导4篇,占40%;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2篇,占20%。综合起来社科类8篇,占80%;自科2篇,占20%。基础研究6篇,占60%;行业指导4篇,占40%。社科类研究与基础性研究所占比例较高,一方面与这一档案学所属学科属性有关,另一方面表现出研究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性相对比较弱。 从文献作者分布看:10篇文献涉及11名作者,他们是杨永和、李永祥、仇壮丽、卞咸杰、范家如、王少辉、李英、青妮、岳修志、赵建建、张艳华。其中独著者9人,发表文献9篇;合著2人,发表文献1篇。 从文献作者所属单位看,10篇文献署名单位的有8篇,分别来自辽宁省档案局、中原工学院、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湘潭大学管理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每个单位各发表文献1篇。其中高校6个,占署名单位的75%;发表文献6篇,占全部文献的60%。行政管理部门1个,占署名单位的12.5%;发表文献1篇,占全部文献的10%。其他单位1个,占署名单位的12.5%;发表文献1篇,占全部文

关于数字化产品价格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理论界关于差异化营销模式的相关研究比较多,本文从差异化营销的策略和模式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营销营销策略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和模式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差异化营销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差异化营销概念及相关策略研究 1.1差异化营销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产品质量、功能上优于竞争对手,通过有自己特色的促销营销手段,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赢得市场。 邓久根[1]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的对策与战略》一书中提到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形象。张占东[2]和杨树伟[3]等人也提出了相似的差异化营销的相关概念。 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差异化营销是指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市场目标,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企业根据子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 1.2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服务、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学界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1产品差异化策略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其缺点是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 因为企业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高质量原料和争取顾客支持等工作。企业要想取得产品差异,有时要放弃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因为它的排他性与高市场占有率是矛盾的[4]。 对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问题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于垄断竞争问题的讨论。要完整地理解产品差异化,还必须明确产品的层次。菲利普·科特勒[5] (Philip Kotler 1999,Marketing Management)在产品三层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五层次模型,即核心产品(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它说明产品价值和利益的形成过程具有双向性,是营销者与顾客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由顾客起主导作用。而顾客不在满足单一的产品。 正如美国著名营销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李维特[6]所言,现代竞争并不在于各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他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些什么内容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等方面的差异化来增加产品价值,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满足人们的差异化需求。因此,找到合适的差异化要素,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产品竞争就能顺利开展。 1.2.2服务差异化策略 服务差异化是指企业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异的服务。尤其是在难以突出有形产品的差别时,竞争成功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服务差异化的研究是从制造业开始的。Houghton Pappas和Sheehan[7]认为,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发达国家经济的产业构成、产业内部活动以及产业间关联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服务”变得日益重要。当企业意识到可以通过不同的服务来增强自身产品竞争力时,许多企业甚至开始

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 前言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合同管理是企业健康运作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合同形式的多样性和履行过程的多变性,许多企业对此很少有一个较好的办法来及时有效地实施合同的起草、修改、统计、监控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一个合格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签署合同方资料档案、合同资料档案的管理,合同付款处理、查询、汇总的管理,合同收款处理、查询、汇总的管理,以及合同到期未付完款、到期未收完款的全面跟踪监管控制,并具有严格的系统用户及分级权限控制,保证了企业合同数据的严格保密性。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结合电子表格来进行合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效率低、保密性差、电子表格容量小、关联性差、,不易于查询、更新和维护等。 2合同管理及合同管理系统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合同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绩效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合同管理平台。 2.1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同管理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在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管理职能。在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合同管理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前人们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在八十年代,人们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更多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班级:信管11302 姓名:王丽健学号:20130660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世界带人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建立一个优良的信息系统,有利于信息的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随着当前信息化人才的分工细化,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大专业中的不同培养方向。这既符合企业的不同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建设的思考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6年起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为了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美国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专业下的分支方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要求学生学习管理类知识,又需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因而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专业培养方案更新的建设意见和思路 培养目标的细分和完善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在培养方向上可有以下三个方向。 l、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信息化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目前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所接受。该方向应该以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为培养重点。利用目前管理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制

造企业金蝶所共同建立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实验室,开展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重视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熟练掌握ERP的使用,了解企业运作的业务流程,并对其中的某个流程如产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相当熟悉。 2、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中或专业汀服务机构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埋下了隐患。大部分建立了自身网站的企业缺乏网络人侵防御机制,没有响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一旦遭到黑客的人侵,企业的重要信息将泄漏,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网络(D扛RENET)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对网络的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作为企业中的网络管理员,应合理调配资源,控制企业中的不良访问。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少企业开始采用远程分销体系,例如温州的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采用了远程分销体系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总部远程调控,实时掌握各门店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并加以综合分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企业虚拟网(VrN)因而在该方向的培养中应该以计算机网络、企业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为重点。建设相应配套的先进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直接以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进行网络管理的模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学习。 3、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培养不能拘泥于既定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正处nN4向正佰的过渡中,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新的网络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流媒体点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并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盈利模式。而月少6H动画的风靡更证明多媒体技术成为了网络经济的新动力,并形成了产业。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把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事多媒

品牌社群文献综述教学内容

一、品牌社群概念及特征 1、定义 Muniz和0’Guinn(2001)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者群体,它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上。 品牌社群具有类似于“传统社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共同意识、共同的仪式惯例以及基于伦理的责任感。 与以前的营销研究不同,品牌社群是围绕某一品牌的社会集合体,是人与人、人与品牌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是一个精神社群,成员通过品牌来寻求对自我的认同,通过社群来重新建构自我向往的牛活方式,这就是品牌社群重要意义所在,它的提出为品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强调核心消费者的作用。 MeAlexander等人突出强调了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品牌体验,认为品牌体验来自于成员间的互动,消费者在互动和体验中与营销人员共同建构了品牌意义。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社群的存在和意义就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与品牌相关的各种非凡的消费体验。 Belk和Tumbat(2005)以及Muniz和Sehau(2005)分别对品牌社群的类宗教性特征做了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的反映消费者对其钟情品牌的极度热爱,甚至是信仰。 人们认为宗教性这比自我更有意义、更具力量并且非同一般。宗教活动使人心醉神迷,而且超越了自我。在有共同信仰的社群成员中,当社群成员对某一品牌极度热爱时,就会表现出消费的宗教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取代了传统宗教,成为其个性展现和生活追求之所在。 Bagozzi和Dholakia(2006)认为品牌社群是那些对一个品牌具有共同热情的消费者形成的社会团体,他们可以通过团体行为来完成共同目标或表达出相互的情感和承诺。 本质上,这与Muniz和O’Guinn的定义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某个品牌的消费者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 2、结构 (1)消费者品牌结构模型 Muniz和O’Guinn(2001)所提出的品牌社群概念丰富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模型,强调的是以品牌为中心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此模型表明了消费者因品牌而联结在一起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消费者一消费者”关系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模型的特点是聚焦,缺点是除了本品牌的其他消费者之外,竞争对手的消费者也会对本品牌消费者产生影响。 (2)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 McAlexander等(2002)对Muniz等的三角模型做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核心消费者

展示设计概述

展示设计概述 一、展示设计的含义 展示,英文“display”,它源于拉丁语的名词diplico和动词diplicare,表示展现之类的状态行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展示”是展示会的简称,展示的概念是“展览”概念的展扩。所谓展览就是将物品摆出来给人们观看的意思,而展示活动是强调公众参与活动,不仅仅是接受信息,而且要反馈信息,深入地参与其中进行实践和体验,这绝不是一个览字所能包含得了的。而“示”的意义包含有明示、暗示、示范、演示等意义,不仅有静态的含义,还有动态的含义。 展示活动和展示艺术,以其直观、形象、系统、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艺术魅力,使观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到市场信息,获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展示活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 现代展示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展示环境的设计也是一个以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为主,涉及其它多种关系科学设计领域。在设计方法和程序上,展示环境设计具有室内设计、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但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的专业特征。展示设计本身已经超脱了上述相关学科,由“三维设计推进到了四维设计乃至超维设计”,它的空间不是一个“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还充满了人流及信息的转换,是一个流动的空间,并且还应加入人的感觉因素,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展示设计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它是通过设计运用视觉传达手段,并通过空间规划、平面布置,借助道具、设施、照明技术,对展示空间环境进行再创造,将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展现给观众,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为达到这个目的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工作即为展示设计。 二、展示艺术的发展概况 (一)原始形式及初期发展形式 远古时期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图腾崇拜所产生的岩画、陈列偶像、宗教画的山洞、祭坛、庙宇、神殿,就是最早的展示形式。中世纪初期,随着剩余价值产生和职业的分工,人类出现了商品交易的集市贸易形式。在中国民间传统的庙会上,货物琳琅满目,各种小吃、杂耍、戏剧、民艺、手工艺品等穿插其间,形成了集拜神、购物、浏览、观摩的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性文化娱乐活动,这就是最初的“商品展示”、“展销会”的雏形。世界其它地区古代展示艺术发展与我国的情况大同小异,也是在集市、庙会原始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欧洲,反映物质文明的展示源于“市集”,“市集”在拉丁语中是“宗教节日”的意思,在德语中是“聚众活动”的意思,这些都是以表明古代组织集市的时间大多选择在某一宗教日以吸引大众参加。 封建社会中由于商业贸易活动的繁荣,出现了店铺,产生了商号、牌匾等形象标志,这在史料上均有详细记载,《清明上河图》画卷上也形象地刻画了汴京商号的招牌、商品陈列、店面装饰等内容,这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展示和视觉传达设计。在西方,博物馆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及拜占庭等国,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特耳非、奥林匹斯神殿里的一个收藏各战利品和雕塑的宅库,便被看作是博物馆的起源。皇宫及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或者是欣赏古文物的需要,将祖传的珍贵宝物、皇室的赏赐珍品、贵重纪念品、出土文物、名人绘画、书籍等等,摆放在私人的陈列室(馆)中。文艺复兴后期,随着考古学,自然科学和航海技术的发展,陈列室逐步由家庭走向了社会,产生了有关自然、科技、地质、人文等相关内容的社会“博物馆”,其中以英国、德国、法国等发展得最早,尤其以1753年建造的“大英博物院”最为著名。 (二)中国近代展示活动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学校代码:11517 学号:201011002240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Java 的人事管理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许耀辉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042班 学号201011002240 系(部)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董西广(讲师) 完成时间2014年3月4日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阶段的人事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极其容易出错,设计一种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人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应用,包括人事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考勤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个人简历信息管理等基本应用,设计的人事管理涉及MySQL数据库的操作,Eclipse以及jdbc数据库的连接等相关知识。 关键词:Java/MySQL/Eclipse/人事管理 1 引言 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当属人才的竞争,一个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人才或许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已逐步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管理的科学和便捷;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 本次论文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款简单、易操作的现代人事管理系统,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我借助学校和个人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渠道,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系统设计思路。 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 2.1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外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容

品牌营销战略参考文献和英文文献翻译

品牌营销战略参考文献和英文文献翻译 目录外文文献翻译..............................................................................................1 摘要..........................................................................................................1 1. 品牌战略内涵与其功能意义.......................................................................2 2. 我国企业品牌发展概况..............................................................................3 2.1 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 2.2 品牌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4) 2.3 产品质量低下品牌个性不足缺乏创新和发展能力.....................................4 2.4 品牌发展策略存在误区. (4) 3. 企业品牌策略选择..................................................................................6 3.1 树立正确的品牌竞争意识着力提高品牌竞争能力......................................6 3.2 搞好品牌定位培养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 (6) 3.3 遵循品牌设计规律注重品牌形

《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Space Design for Exhibition) 第一节展示空间设计概述 一、展示空间设计概述: 展示行为狭义上涵括了具体的展示容、空间与传达流程的组织等因素。 展示空间概念是以人(展示者和参观者)的存在为前提的。 空间就是有意义的场所,应该满足人的某些特定需求。 展示空间是指能满足人获得信息需求的空间。 展示空间是一个公共空间,它的特点是开放性与流动性 展示空间的形成取决于展示个人或团体的展示动机,其意义取决于个人或团体的获取动机对展示容的反馈。因此,展示空间力求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提供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展示空间是为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是信息的空间,是信息的物化,这种雾化室通过视觉手段为主的综合手段来实现的,是一个将信息视觉化的空间。 展示空间设计是通过实体限定来创造带有心理情绪的多维空间的设计艺术手法。 二、展示设计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神殿——特菲尔·奥林帕斯殿 1868年伯录法国神父在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博物馆,名为震旦博物馆(先徐家汇,徐家汇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学理论见骞创办了第一个有由中国人办的博物馆——博物馆 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国际展览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被人们誉为工业革命的镜子。 三、展示空间设计的特性: 展示空间可分为固定空间与可变空间,也可分为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 实体空间围明确,界限清晰,有较强的私密性; 虚拟空间围含蓄,是实体空间界定下的空间,又称为“心理空间”。 展示空间的特征: 1、“时-空”构成空间:展示空间设计受特定时间的制约,是三维空间和时间集合。展示场所可视、可闻、可询、可触摸。 2、丰富多姿的空间组合: 3、展示空间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展示本来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封闭的模式,展示场馆是由“人-物”构成的川流不息的流动空间,构成了“物-人-环境”的空间流程 4、展示空间的群化功能与时效性:展示的传达功能、营销功能、招引沟通功能、生活娱乐与服务功能等多元融合。 四、展示空间设计的分类 常见的展示设计的类型:展览会、博览会展示;博物馆展示;橱窗展示;购物环境展示;观光景点展示;节庆礼仪展示。 展示空间设计的分类: 1、布展空间:布展空间是指展品列的实际空间,是展示空间造型的主体部分。能否取得视 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效地传达信息,是布展空间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处理好展品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展品的成列要考虑到人体尺度、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在保证一定的通道的功能要求下,着重关注如何为观者提供一个令人兴奋的信息场所。 2、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也称共享空间,包括展示环境中的通道、过廊、休息间等场所,是 供公众使用和活动的区域。其设计要点有:要估算观众的流量、流速,以及人观看行为方式的基本状态(包括在谈话、交流中不影响其他观赏);要考虑展品的性质和列的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摘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能够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基于信息的决策支持.文章论述了各个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演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和发展动力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杨兴东、王红霞、魏玉莲、成卫山(2007)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第一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这种系统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但它的出现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替代手工工作量,使大规模集中处理大型企业的薪资成为可能.第二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代系统基本上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主要缺陷,对非财务的人力资源信息和薪资的历史信息都给予了考虑,其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也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它的特点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招聘、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岗位描述、个人信息和历史资料)功能要求已经从单纯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汇报逐渐转向数据处理和分析、替管理人员做出预测和决策支持,并通过电子流程进行自动化和跨平台跨网络工作等方面转变.

市场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 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市场营销战略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 市场营销战略的演变与发展在人类已跨人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市场行情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任何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采用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4Ps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4Ps市场营销战略能从复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从单纯的因素上升为一组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1。 随着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研究发展,出现6Ps、10Ps、11Ps策略都是4Ps市场营销战略的扩展,其核心仍是4Ps。 40多年来,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市场营销战略活动时,都基本从4Ps理论出发考虑问题2,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首次提出了用4Cs取代传统4Ps,为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而言,4Cs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在理念上有了很大进步与发展。

但从企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看,4Cs抑制了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4Rs阐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战略的4个新要素4。 战略意味着企业未来的经营行动。 它的制定必须与企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它既要同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协调,又要同企业资源相匹配,因此战略具有以下特征5:全局性、未来性、系统性、竞争性、相对稳定性。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借以实现市场营销目标的市场营销逻辑,它是在已经确定的业务经营范围之内,由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按照企业战略中已经规定的任务目标,增长策略和产品投资组合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中去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出各种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与市场营销战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密不可分。 前者是企业全局性的战略,后者是局部性的;前者是企业级的,后者是职能级的;前者领导后者,后者服从于前者,后者是前者实现的最直接的表现方面。 市场营销战略方案可以分为业务单位、产品、市场三个层次,通过具体市场营销机会和详细的计划来支持企业的总体战略6。 战略学家安索夫最早提出了基于产品市场的企业战略模式,它足以说明市场营销战略的职能作用是极为重要和突出的。

oa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oa 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步伐的加快,使得企业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信息获取是否及时、信息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信息的反应是否敏感准确,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人们对企业办公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快速、有效的开发企业级的应用系统,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因此,建立一个反应快速、智能、灵活、安全的企业办公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企业办公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21 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仅仅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竞争,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与管理理念结合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各机构、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随时随地沟通。 一个“简单、实用、开放、灵活”的协同办公平台已然成为了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实现将组织与异地的分支机构、人与人、上下级部门之间组成了网状结构,可以保持实时联系; 网络中的每个人身处异地仍能及时了解和处理单位事务; 即使相隔万里的多个人之间也可以同步协调工作。从而使组织内的经验、知识、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共享利用; 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实现无损耗、无延迟的完美传递。 协同办公平台关注人员沟通、流程协作、知识共享与整合,可以帮助企业的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可视化管理及图形化监控,让组织内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角色,及时反馈问题,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帮助决策层全面、准确的了解整个团队的协作和执行力;保证企业信息流(组织)、工作流(业务)、知识流(技术、知识)无细缝整合和协作; 从而为企业建立规范的办公流程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全面服务企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展示空间设计概述(一)

展示空间设计概述(一) 展示空间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区: (1)公共空间:是供公众使用和活动的区域,要有足够的面积便于进出,在停留交谈时又不影响其他人出入,必要时还能提供休息的空间。 (2)信息空间:是陈列展品的地方。空间的大小,由展品数量、大小和日流量决定。展品的陈列要有科学性,不要使参观者越往里看越失望。展示空间的设计要以吸引参观者为目的。 (3)辅助功能空间:是指参观者不容易觉察的地方,具隐秘性或半隐私性。如储藏间,工作间和接待间。其中接待间多为方便参展商与客户间相互交流洽谈而设计,常被安排在信息空间的结尾处,用与展示活动相统一的道具搭建,风格也相互和谐统一。 参展商可选择的总体空间形式有两种类型: (1)外向式展示空间:亦称“敞开(岛屿)式展示空间”,展台就

像小岛一样自成一体,它从各个方向吸引着参观者的注意力而且从四个方向都可以进入。这种展台的结构可以是双层的也可以是三层的,气势宏大,个性突出。 (2)内向式展示空间:亦称“封闭式展示空间”。一般小展台容易 采用这种子方法,由于展台面积小所以空间形式容易把握,造价出相对低一些,但采何种方式将参观者吸引入内却是比较难做的。也有个别面积大的展台做成封闭式的展示空间,像第七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报喜鸟展台的设计就是将四周围隔起来,只开了一个出入口,依靠其庞大的展示空间、极富个性的造型手段同样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无论采用哪一种空间形式,作为一个完整的展台必须是醒目而与众不同的。 2.空间形式的处理手法 (1)水平横向空间处理中,应使各功能区的分配明确合理,内外通 透和谐,形式丰富有趣。在室内展示空间设计中使用最普遍的手法即是“围隔空间法”。这种手法凭借对展示道具的经纬安排,在平凡朴素之中显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当一个展览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场地,安排在不同的展示空间里时,为了给参观者一个总体印象,使参观者看完展览后能将两处的展览内容联系起来,就要使用连系空间法,可采用地毯一直延伸过去,或摆放彩带、盆花等,还可依靠相同色调的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管理信息系统正在使用新的技 术和方法,突破原有的界限,向更加实用、广泛的领域拓展。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一、引言 现代管理离不开信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已成为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在各种业务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的查找、收集和整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十年来,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水平也迅速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业务领域和技术广泛,要满足日益提高的应用要求和不断开辟的新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下面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做一些总结。 二、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1、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末,管理信息系统起源于美国,1968年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开始流行;直到8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名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MIS)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指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目标和功能,预示着管理信息系统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的时代的到来,至此,美国科学家开始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与实现技术,从而开拓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领域新方法、新技术,从9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进入二次创业、完善、创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开始研发,许多企业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首先在财务软件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开发,为我国的管理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了顶峰。 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适应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应用需求和越来越快地计算机发展的要求,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白宫行政办公室、美国能源部、世界银行等在其运营的核心部门都采用了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化发展 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只有通过进行有效的加工管理,建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发挥其作用。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也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化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化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电子菜箱”的农产品 网络营销运作分析 学生姓名马建召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1班)学号200806040125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仝新顺(教授) 完成时间 2012年 6 月 1 日

基于“电子菜箱”的农产品 网络营销运作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1.1网络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1.1.1主要的网络营销观念 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媒体,以新的营销理念、方式、手段等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的实现。如张雁白、黄泽华认为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的全部营销活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把钥匙,也是企业利用网络媒体来展开的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 山东大学的胡正明认为网络营销是指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以新的方式和理念来实现目标的营销活动方式。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是整合营销、虚拟营销、软营销和直复营销。 河南师范大学部翔的网络营销理念基础主要有三个:整合营销、直复营销和软营销。整合营销体现了以顾客为出发,企业和顾客不断交流的特点;直复营销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而软营销强调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尊重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让消费者主动接受企业的营销活动。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延红认为网络营销是企业利用网络媒体来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发展。 1.1.2网络营销的特点 张雁白,黄泽华等学者认为网络营销具有虚拟性、便利性、服务性、低成本性、速度快、互动性、国际性、时空无限性等。 王耀球、万晓认为网络营销有4个特点: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有助于企业实现全程营销目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帮助企业增加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效地服务于顾客,满足顾客的需要。 朱稼兴、段鹏等通过对中国网络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进行分析认为: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主动权在消费者),强调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极强的双向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