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珍贵图文简介

中美建交-珍贵图文简介
中美建交-珍贵图文简介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吃掉3000公斤鲤鱼

“乒乒乓乓”,一段外交佳话的开始尼克松不愧是一个大战略家。他用全球战略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局部的小问题。随着冷战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的破裂,他感到,为了能够从越战中脱身,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借助中国的力量,他需要打开与中国关系的大门。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担任总统职务(上图,尼克松的就职典礼)。就职后的尼克松把同中国恢复关系放在了重要位置。就职之初,就命令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希望由总统本人、基辛格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员安排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关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如果我今生还有什么愿望的话,那就是去中国。如果我不能完成这个愿望,那么可以让我的孩子去。”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

几乎是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在积极寻求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途径。6月间,受毛泽东的委托,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老帅定期在中南海武成殿开会讨论国际形势。7月26日,西哈努克亲王派人约见中国驻柬大使,面交了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写给周恩来的一封信,希望能够访问中国,会见周总理或者是他的助手。在信中,他表示:中美“20年长期交恶”不应继续下去了。

毛泽东与基辛格

1969年上台后,表示没有中国的参加,“就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1969年底,美国驻波兰大使在华沙的一次服装博览会上追赶我使馆工作人员,向其表示了美国愿意与中国恢复中断多年的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的愿望。此后,美方又在同年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派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并通过巴

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及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两

条渠道向中国表示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

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故意装病,住进了叶海亚·汗(上图)的总统官邸。

7月8日凌晨,中方派遣外交部美大司司长章文晋、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王海蓉、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副处长唐龙彬和翻译唐闻生以及中国民航派出的两名领航员,随试航北京南苑机场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波音饮707专机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迎接基

辛格。

尼克松夫人在北京普通市民家中参观

此前,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负责接待基辛格一行的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拿走了语录本、撤换下不少文革色彩强烈的红卫兵瓷像和宣传画等工艺品,换成了文物、字画。还从北京饭店要专门要来了美国人爱吃的奶酪,从北京烤鸭店调来一位老师傅,在钓鱼台建起小烤炉,为基辛格等人烤制味道鲜美的

北京烤鸭。

周恩来与基辛格会谈中

12月22日,周恩来在欢迎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作先导,这个人就是基辛格博士。他勇敢地秘密访问了中国这个所谓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宣布将访问中国。

在宣布这一消息之前的20分钟,台湾驻美国“大使”沈剑虹才得知这一惊人的消息,他后来回忆了当时的反应:有几分钟时间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我简直不能相信方才听到的话是真的。我想打电话给台北方面,不巧的是美国这边的越洋电话接线生们那天正罢工。1975年4月5日,蒋介石(上图,晚年蒋介石)

病逝台北。

有台湾报刊传言,蒋介石是被尼克松气死的。

前期安排

最初,美方提出要有1000名电视、摄影、广播和文字新闻记者随访,但在70年代初的条件下,接待这么大规模的记者团,中方不可能找到足够的招待住房。在向美方表明了中方的困难后,美方同意将随访记者

人数压缩至800人,中方仍表示困难。最后,确定为500人。组织者包下了位于北京西单的民族饭店,供中美两国记者使用,第三国记者则安排在了位于东单

的新侨饭店。

根据美方的要求,中方根据国际惯例在民族文化宫(上图)设立了临时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是利用民族文化宫餐厅、舞厅临时改建而成。工作人员在大厅中间布置了一排排长条桌,桌子上铺白台布。邮电部还专门制作了十几个电话亭,供记者们随时联系之用。为适应记者的工作特点,民族文化宫还把舞厅的小舞台改作小吃部,24小时营业,供应咖啡、冷饮、茶点。记者坐在桌旁,打开守提打字机,要杯咖啡,即可进行工作。当时国内的通讯设备比较落后,有些通讯设备还要对方提供。彩色胶卷洗印设备要美方自带。

美方提出要使用卫星进行最快速的通讯报道。当时中国还没有这种设备,于是商定由中方购买一座美方的卫星地面站,再租给美方使用。中方随即在北京东郊机场旁划出一片地,突击建造了几幢小平房,将美方提供的卫星地面站及附属设备由邮电部会同中央电视台的技术人员和翻译一起,协助美方进行了安装。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为欢迎尼克松总统举行的国宴,现场直播到果老百姓家中。

尼克松夫妇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在杭州访问

除北京外,尼克松总统预计还要到上海、杭州参观访问。那时杭州的机场太小,无法起降大型飞机。为保证尼克松访华顺利,按照当时特有的方式,由杭州当地空军司令当总指挥,军民一起突击,在短时间年

完成了机场扩建任务。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在离开美前往中国之前,尼克松在白宫草坪上发表了如下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政府曾经有过很大差异,在将来也会存在分歧。但是,必须做的是为消除分歧铺平道路,就是说,我们可以有分歧,但是避免成为敌人和进行战争。如果我们能够朝着这一目标采取行动,那么世界就会成为安全的世界,就会为那儿的孩子们创造机会,世界和平就能得到保障。我们简单的总结一句:如果存在假定的分歧,我

希望此行能够消除部分分歧。我们在地球上迈出的步伐,如同我们的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迈出的步伐一样,我们为了人类的和平前往。

飞往北京专机上的尼克松

鉴于北京与华盛顿有13个小时的时差,尼克松把抵达北京的时间定为北京时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美国东部时间星期日晚上10时30分。尼克松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当时的一份民意测验显示:有78%的美国选民的通过电视上看到的东西决定

政治选择的。为了突出尼克松总统走下飞机时与周恩来握手这一历史性的镜头,尼克松要求,在总统走下飞机时,不能有任何其他美国人在电视镜头里出现,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就连基辛格和国务卿罗杰斯也被告之,只有到总统同周恩来握完手后,才准许他们下飞机。据尼克松事后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纠正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失礼行为。

这张照片是目前可以找到的记录这一历史时刻最

为清晰的照片

为防止有人溜号,随总统走出舱门,美国方面指派了一名粗壮的副官挡住机舱通道,以使总统顺利完

成这一历史性的握手。

周恩来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同我握手,我们之间已经有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激动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在北京二月的冬日中,两只巨人的手我到了一起。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手一接触,一个时代宣告结束,另一个时代

宣告开始了。”

会见毛泽东

到达宾馆后一小时,周恩来就到了。他告诉美国客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毛泽东要马上会见尼克松。后来担任驻华大使的洛德回忆:“在我们到达之前,对于总统能不能见到毛泽东主席,我们原本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知道他(毛泽东)会接见尼克松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尼克松一行得知毛泽东即将接见他们的消息后,匆忙动身。由于行动匆忙,总统和他的随从没有想起招呼保管核按钮密码箱的副官,而将核按

钮留在了总统的住处。

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这场活动,按照当时的习惯做法,临时决定、临时通知,不列入日程表,待会见后再发布消息。但当尼克松的车队一进入中南海的大门,法新社和露透社就抢先发出了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报道,抢了个第一。原来那些常驻北京的记者早已摸透了规律,尼克松一到北京,就派人在新华门前轮流把守。一见车队进入,就抢先发布了消息。

尼克松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

了整个世界。”

毛泽东回答说:“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

十分钟会谈延长到一小时。我发现周恩来已经看了两三次表,便意识到大概应该结束了,免得他过分

疲劳。

毛很活跃,紧紧抓住谈话中的每一个细微含义,但我看得出他很疲劳了。周越来越频繁地偷看手表,于是我决定设法结束这次会谈。

“主席先生,在结束的时候,我想说明我们知道你和总理邀请我们来这里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不容易做出的决定。但是,我读过你的一些言论,知道你善于掌握时机,懂得只争朝夕。”

尼克松在长城参观

听到译员译出他自己诗词中的话,毛露出了笑容。

他说:“正像你今天下午对毛主席说的,我们今天握了手。可是,杜勒斯当年不想这样做。”

我反驳说,“你可说你也不愿意同他握手啊!”

周答道,“不一定,我本来是会握手的。”

我说,“那好,让我们握手吧!”于是我们隔着

桌子又握了一次手。

这个话题似乎使周兴奋起来了。他接着说,“杜勒斯的副手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先生想搞不同的做法,可是他不想违反杜勒斯定下的规矩,所以他只好用右手拿了一杯咖啡。因为一般人不用左手握手,他就用左手摇了一下我的手臂。”在场的人,包括周自己,都笑了起来。他又说,“不过那个时候我们不能怪你们,因为国际上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现在我们知道情况并

不是这样。”

尼克松访华期间,一场春雪降临北京。为使尼克松的车队能够顺利出行,北京组织了几十万群众上街扫雪,人们拿出了参加政治运动的热情投入劳动

中……

中美关系

热点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近年来中美合作中美摩擦也不断出现。我们高考热点应该多关注近年来中美合作和摩擦相关史实,找出课本相关切入点进行复习。 一、热点背景: 1、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 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交,至2009年整整30周年了。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2、2009年12月4日上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国国务院副 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对话。 3、中美两国首脑承诺要共同应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 4、美国总统选举于2008年11月4日落幕。奥巴马赢得338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所需的 270张。麦凯恩仅获163张。奥巴马赢得6200多万张选民选票,总数过半,麦凯恩获5500多万张选票。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以巨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历史性地当选美国首名非洲裔总统,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将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奥巴马随后在芝加哥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承诺与共和党合作,为美国带来变革。 5、温家宝记者会对美国发出四大政经信号 2010年在3月14日《新闻今日谈》节目中,评论员杜平对温家宝记者会讲话做出评析。 他指出,温总讲话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出4大政经信号,第一,中国的刺激经济政策将视国内外形势择时退出。第二,回击奥巴马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暗示短期内人民币不会升值。 第三,在外交上暗示中美关系短期内不会回暖。第四,告诉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想避免对华贸易逆差,需放开对华科技品出口。 二、知识梳理: 1、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 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 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 找在中国的代理人。"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 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 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申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 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从历史维度分析中美关系

从历史角度分析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开展,始于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商船。于1784年2月2 2日从纽约港驶出最终抵达广州黄埔港,从而揭开了中美关系的序幕。由此算来,中美关系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2 00余年的中美关系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784年2月至1971年12月,这是中美两国从初建贸易关系到美国对中国进行商业扩张乃至全方位地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渗透、侵犯、掠夺、干涉从而最后发展到两国全面交恶。 第二时期,1972年1月至1989年5月,这是一个以合作为主流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 )1972年1月一 1 978年1 2月,这个阶段的特点用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话来形容:“这是从没有任何联系的对抗时代走向进行讨论的谈判时代”。(2 )1979年1月一 1 9 8 9 年5月,这是合作抗苏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关系基本正常,合作和发展是主流,对立是次要方面,主要障碍在于台湾问题。 第三时期,1989年6月至今,这是一个若即若离的时期,对抗为主要方面。以美国的中国间题专家哈里·哈丁的话说,这是一个“非友非敌的时期,可以看出美国这一时期的对华政策不甚明了,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 中美关系在1949年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随着国民党军队战场上节节败中国革命胜利在望,美国从对苏联冷战的全球战略出发,调整了对华政策,制定了NSC——34/1文件,将对华政策目标由阻止中共取胜修订为尽一切力量阻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就像当时美国国务

卿艾奇逊说,美国要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等到尘埃落定。 于是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美国对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政策,中国也采取了对苏“一边倒政策”。 原因:美国方面: 1.急于从中国内战脱身,使自己在未来对新中国的外交中处于灵活位置。 2.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性和中国革命的独立性的认识而幻想中国成为第二个南斯拉夫。 而遏制、孤立和不承认新中国的反共反华政策这是美国遏制产主义,进行全球扩张的外交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方面:二战后初期,苏联在中国国共两党之争上持中立态度,而中国共产党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是国际形势所迫,对此表示理解。随着冷战的开始与美苏对抗的强化,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也由美苏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转变为世界只有两个阵营。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就对新中国采取了封锁、孤立政策。致使中美两国积怨甚深,关系冰封了二十多年。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完全对立,但是却能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彼此发出要求缓和关系的信号。 在中美关系史上基辛格是不可或缺的一笔。1971年,当时,中美还处于对立状态,为了避免受到国内反对势力的干扰,他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热情帮助下,经过精心安排,开始了他的代号为“波罗1号”的秘密访华之行。先后曾39次到中国,为中美关系的解冻和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使得冰封了二十多

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下)

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下) 陈积敏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二、中美建交的艰难历程 (四)实现期(1977-1979) 那么1977年之后,美国的政局又发生了一个变化,包括整个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从国际体系上来说,美苏缓和的局势又破灭了,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性武器谈判陷入了僵局当中,并且当时的苏联开始实行了一种对外进攻性的策略。 第二个方面,由于美苏缓和的破灭,原先美国希望能够对中国的借重就增加了,希望依靠中国的力量增加对苏联的一种制衡力量。从中国来说,当时中美建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四人帮”被粉碎掉了之后,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都面临了一种拨乱反正的状态,从经济上来说要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当时是两大阵营,中苏关系已经陷入了非常严峻的境地,虽然中苏两国没有直接爆发军事冲突,但苏联当时支持越南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地区性霸权主义,中国对这样一种现象是极为不满的,并且也认识到这样一种状态对于中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所以,中苏关系,中国对外开放的对象不可能是苏联,那只可能是另外一个国家,即美国,以及美国所属的一个西方阵营。当时中国也面临着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这个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能否实现,取决于中美关系能否最终实现建交,这是从国家层面来讲的。 从决策者的层面来讲,两国领导人,美国卡特总统与中国的邓小平对于推动中美建交都是持积极的立场。 那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面,中美两国就开始建交谈判,1977年8月22日美国国务卿万斯访华,1977年万斯访华的时候,这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试探,因为当时的卡特总统对于在1977年实现中美建交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为什么?因为当时卡特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首先要解决美国国内巴拿马运河权的问题,通过一个《巴拿马条约》,而要想通过这个条约必须要取得参议院的支持,而参议院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台湾的同情者,所以,当时卡特总统就认为在《巴拿马条约》签订之前,中美建交这个问题可以先缓一缓,当双方可以协调立场,可以就建交的问题进行一些具体性的磋商,所以这一次他派万斯访华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试探中国政府的一个立场。国务卿万斯本身的一个战略重点,他认为,美苏缓和要重于中美建

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是怎样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中美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两国本身,而且关系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安全与稳定。然而,事实并不总象人们希望的那样。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几起几落,甚至曾经遭受过可以称得上是危机的重大挫折,从政治、经济、战略等不同角度探讨中美关系,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回顾过去,综述现在,展望未来。只有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才会有利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就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的机遇,保持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中美关系继续朝着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看来,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不是盟友,便是敌人。前者以英法为例,而后者有前苏联作证。因此当美国遭遇如今的中国,传统的美国外交战略思维往往会在中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中迷失方向。假如中国的实力继续增长,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与美国的冲突。但是中美关系的未来会受一系列共同联系在一起的多种成因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只要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和政权类型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中美两国就很难达成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妥协。中美关系的未来很可能会由一些互相矛盾的趋势彼此“抵消”以及一些

能够起到互补作用的趋势的彼此“聚合”这两种状态来共同决定。这些相互矛盾的力量的冲突将导致中美关系的性质继续表现为一种有限竞争的性质。就像中美两国现在所做的那样,两国将继续进行贸易往来,并且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会谈与合作,但两国仍将以深刻的不信任的态度看待对方,并为了防范今后可能会发生的对抗而采取行动谋求外交优势和加强军事力量。 美国是世界大国,所以国际对它的影响,在国际上遭遇的困难,比我们要更多一些。在软实力方面,美国的实力在于世界,而中国是国家的实力。很难设想在未来十年,中国有一位歌星去世会像杰克逊去世一样那么轰动。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剧烈内部动荡将会持续,比如说阿富汗、巴基斯坦,还有朝鲜十年之内很难说会完全稳定。这样对中美关系形成新的考验。此外,缅甸和南中国海等,都是中美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地方。如果双方要达成军事战略互信的话,那必须两国民意基础要跟得上这样一种战略互信。跟得上政府战略互信的速度,不然的话产生两个社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对立状况。 而在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的问题上,比如国际安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些新的国际机制建立。对此,中国应积极参与,不能让美国去做主导。 我们首先要看到一个未来十年的世界大背景:世界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时期---全球性的结构型变革开始。结构型变革从南北关系也好、

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100分课程考试

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100分课程考试 返回 信息:欢迎学员参加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 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 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 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提到,中美关系()进入停滞期。 A.1970—1971年 B.1971—1974年 C.1974—1977年 D.1977—1979年 2. 中美两国在探索初期时把()作为中美建立关系的 一个公开渠道。 A.罗马尼亚渠道 B.中美大使级会谈 C.巴基斯坦渠道 D.巴黎渠道 3. 中美建交谈判过程中,()问题因谈不拢被暂时搁 置。

A.一个中国原则 B.对台军售 C.联合抗日 D.联合抗苏 4. 1971年()被看做是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A.尼克松秘密访华 B.尼克松正式访华 C.基辛格秘密访华 D.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 5. 中美关系从破冰到建交历经了()年时间。 A.7 B.8 C.9 D.10 6. 中美关系存在不稳定因素,最重要的就是()。 A.台湾问题 B.澳门问题 C.常规武器问题 D.钓鱼岛问题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70年到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 A.探索期

中美关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 1、美国经济的发展及其新变化 (1)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945—1953年的初步繁荣时期;1954—1960年的低速发展时期;1961—1969年的高度繁荣期;1970—1991年在“滞胀”中缓慢发展时期;1992—2001年的十年经济繁荣期。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10年繁荣,原因是: 第一,“新经济”的推动。 第二,政府的有效干预。 第三,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第四,美国生产和消费在全球的布局,还使它充分利用了大量外部资源。 (2)美国经济的新变化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垄断与竞争并存;私人垄断资本发展速度快于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与反垄断并存。 第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2、美国政治的发展及其新变化 (1)美国的政治制度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一是联邦制;二是普选制;三是三权分立制;四是两党制。 (2)美国政治的新变化 第一,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力得到加强。 第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三,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1、冷战时期美国推行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及美国的全球扩张(1945—1969年) (2)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全球战略调整(1969—1981年) (3)里根的“重振国威”(1981—1989年) (4)布什的“超越遏制”(1989—1993年) 2、冷战后美国加紧建构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1)克林顿的“参与和扩张”战略(1993—2001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使美国再次调整其对外政策,制定新的全球战略。 1993年9月,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说中,首次公布了其“参与和扩展战略”。1994年7月,克林顿正式提了“参与和扩展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全球战略。主要内容:①把经济问题提高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②军事上,克林顿政府提出“塑造”、“反应”和“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③扩大民主。冷战结束后,美国把扩大西方民主提到战略高度,全力促进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制度转化。 “参与和扩展战略”的目标和核心内容是:实现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其实质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实现美国“无可比拟的领导作用”,将21世纪建设成为美国的世纪。 (2)小布什的单边主义(2001年至今) 第一,小布什的全球战略依据根本目标是加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领导的单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自从1972年中美两国互相打开大门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限合作到全面来往的发展过程。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尽管迂回曲折,麻烦不断,但两国关系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认真回顾中美关系走过的34年历程,分析中美两个大国今后的关系走向,不仅对中美人民十分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3 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夕,是两国发展官方关系的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前后历时6年,是反对前苏联政权的对外扩张政策这一共同战略利益把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历史性握手。这期间,周恩来先生、基辛格博士以及两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双方发表了着名的“上海公报”,自此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往来的不愉快历史。 第二阶段:自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历时约10年,两国关系进入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步增长的阶段。 两国关系存在的积极因素是:第一,领导人见面比过去更加频繁,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互信,促进合作;第二,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迅速增长,2005年两国贸易超过了20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国,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投资,迅勐发展的经贸关系是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第三,在国际方面,两国在反恐、防核扩散、打击走私贩毒、预防疾病(SARS、禽流感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第四,布什总统一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有利于双方共同维护台海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五,两国议会、智库及新闻界人士开始大量交流,有利于增进互相了解,推动互利合作。 近10年来两国关系面临的不利因素是: 第一,美国内一部分人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视中国为美国价值观所不容的对象,再加上两国媒体加以炒作,致使“中美互为对手”的噪音始终不绝于耳,既大大束缚了两国政治家腿脚,也影响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第二,中国2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在美国引起了正反双向反应,一方面工商界表示热烈欢迎,政界、知识界表示有条件的欢迎,另一方面一部分美国人则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不同声音使人困惑,

亲历者忆中美建交曲折历程

中美“乒乓外交”的见证人来了,两国的年轻一代乒乓球小选手来了,中美两国的政府高官也来了。梁戈亮,这位曾经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不仅见证了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更见证了“乒乓外交”以小小银球推动地球转动的全过程。他在这场友谊赛后感慨万千:“三十多年前,…乒乓外交?的比赛我们中美还没建交,两国人民的友谊当时体现,就从乒乓球开始的。经过三十年以后再重逢,两国的情况、两国运动员的情况都大不一样了。通过交流和互相的促进,消除了很多隔阂。我们国家也富强了,科技也进步了,向世界也学了很多东西,包括向美国也学了很多东西。通过今天的比赛,进一步重温友谊,我们觉得非常高兴。” 美国老运动员朱迪·霍夫洛斯特也是当年中美乒乓外交的参与者,37年前随美国队访华时,年仅15岁的霍夫罗斯特还打不上主力。朱迪坦言那时根本不知道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重要意义”,只是觉得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如今,朱迪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她的感觉里,中美两国的共同点越来越多:“第一次来中国,记者们采访我们的时候都很安静,而且站在比较远的地方,我看不出有媒体之间的竞争,这次来,我发现有一大群记者围着我,把话筒伸到我的面前,甚至碰到了我的脸。人们是如此的激动,这倒让我感觉到是在美国。” 当天的友谊赛,让人们激动不已的并不是最后的比分,而是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大家似乎又看到了当年“乒乓外交”那历史性的一刻。 背景链接:“乒乓外交”是当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这次访华,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因而也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虽然打开了中美封闭了20多年的交往大门,两国之间的外交温度也在1972年变得温暖起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是在这一年的2月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此次访华被称为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可是中美却未能很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直到6年多以后的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才正式建交。那么为什么中美的建交历程如此漫长?在两国关系不断升温的温暖氛围下,建交谈判又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呢?在中美建交谈判中,曾经担任邓小平外事翻译的施燕华女士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尼克松当时是打开了关系,但是很可惜,水门事件弄得他焦头烂额,他后来就面临弹劾的危险,他自己辞职了。因为实际上,尼克松是希望在他的任期内干完这件事情,这样他在历史上也能够留下一个名声,是他同中国建交了。因为他不是第二任了嘛,结果第二任没干,没怎么干就下来了。所以就不可能。” 一直渴望达成中美建交的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丑闻迅速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终点,导致中美建交的进程被延搁,而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也十分严峻,因此两国的建交谈判一拖再拖。 “水门事件”之后,美国副总统福特未经选举程序直接登上总统宝座。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一直以来,中美关系都是中国外交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所以,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仅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中美关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权问题:一方面,美国为了稳固自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领导位置,与要为其代言,即向别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推销其人权理论,美国当权者这也需要以此来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国出于自己立场已的考虑,在很多方面需要中国的合作,有不得不忽略中国的问题,拖延时间以换得中国得支持。 二,贸易逆差: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相对于外因,内引起主导作用。这个内因,除了“过度消费引起过度进口”以外,还与“美国的市场不够开放和出口不足”有关。第一,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没有主动调整过时的贸易战略和政策。第二,面对全球浪潮,美国“害怕与贫穷国家竞争。第三,美联储在较长时期内实行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第四,美国用超额发行的美元纸币大量购买囤积石油和其他稀缺程度较高的物质,加剧了内外需失衡。第五,无节制的对外战争和全球扩张使得美国政府的公共开支不断膨胀。 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牵一发动全身,是我们最重要的外交事务,也是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中央处理台湾问题的战略是“使用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其他手段促使台湾一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现状,为国家的快速崛起赢得宝贵时间。当我国综合国力

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

论中美民间交往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国际战略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美两国的关系也逐渐为世界所瞩目。无可否认的是,两国的政治关系大多是以各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就以近期的事件为例,美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使两国关系剑拔弩张;而两国元首菲律宾会晤,又共同表示愿意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然而,当我们抛开政治因素,从另一个层面——民间交往重新来审视时,我们又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美关系。 提及中美的民间交往,我们最早就要追溯到1784年,美国人乘坐“中国女皇号”,第一次抵达广州,从此开始了中美民间交往的历史。接下来,中美之间的交往也越益密切。1830年,美国传教士贝满来到广州,创办第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后来又创办了女校,中国人熟知的作家冰心、卫生部长李德全、戏剧演员孙维世、钢琴家鲍蕙荞等都曾在这所著名女校就读。而1847年,林针“受外国花旗聘耕”的影响,成为走出国门赴美的第一人。 在我看来,中美之间政治交往和民间交往的最大区别就是:政府层面之间的关系时常因为国际事件出现大的波动,但是民间交往却一直繁荣的进行着。以中美之间在体育领域的交往为例。20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实现外交正常化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和条件,这也成为了中美关系的历史转折点。随后,1979年9月19日,作为 NBA 总冠军的华盛顿子弹队访问中国,这也开辟了中美篮球领域的广泛交流。如今,随着巴特尔、王治郅、姚明、易建联等人陆续登陆 NBA,中美体育交流也日益繁盛。体育运动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为特点,在中美人文交流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欣赏。可以说,中美之间的民间交流在中美两国的政治交往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民间交流,也离不开美国华人的推动作用。19世纪40年代,第一批广东人赴美淘金,开始了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华人已有十万之众。在这期间,由于在美华人还没有完全适应美国的生活,所以此时华人移民对美国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而20世纪后半叶的移民,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业的领域也多是医药、工程、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堪称美国社会的技术精英,这为他们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他们也加强与主流社会沟通交流,并依靠便利的通讯和交通工具,

中美关系论文

美关系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导语: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 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

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当今世界各国都处于积极的发展之中,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跃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中美两国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中美乒乓外交

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这一事件,和它所包含的灵巧微妙的外交技巧,被官方史家戏剧性夸饰为艺术地表明了中国领导人改变自己的国际战略意图,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感到结束越南战争、脱离泥潭必须借助中国的默契和配合;中苏因珍宝岛事件关系进一步趋于紧张,苏联在边界线陈兵百万,中方试图确立以遏制前苏联为目标的多极均势外交。中美两国同时产生了接近的要求,美国同年7月宣布放宽对中国人入境签证和贸易的限制,10月通知中国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并托巴基斯坦、罗马尼亚总统带话,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希望与中国对话。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华沙大使级谈判。3月发生美军入侵柬埔寨的事件,中美联系中断到美军撤出后又才恢复。11月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请他转告尼克松,欢迎他访华。双方都在积极探索接近的渠道。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恢复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名古屋)。在两国运动员、官员的私下接触中,美国方面频频表示访华意愿。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官员反复向国内请示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4日,美国第三号乒乓球员科恩幸运地与中

国球员梁戈亮练了10多分钟球后,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并合影留念;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被新闻媒体广为报道。毛`泽`东直到美国队即将离日的最后一天(4月7日)才决定同意邀请其访华,实现了中美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15人、4名记者,4月10日至17日访问北京、上海、广州,受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接见。尼克松总统随即表声明,宣布了向中国人发放访美签证等五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新步骤。由于这一事件传达了两国领导人之间战略决策的重要信息,经过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准备,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并达成了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注] 此前此后还邀请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英格兰、尼日利亚乒乓球队访华,中国乒乓球队出访尼泊尔、锡兰、埃及、尼日利亚、南斯拉夫、苏联、意大利、法国、瑞典、加拿大、智利、美国,举办了几次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这些外交步骤,同时对中国打破文革形成的对外隔绝,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也有积极影响。

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顾与思考

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顾与思考 《旗帜》(原《紫光阁》)杂志2019年第2期 袁征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关系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直接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史为鉴,回顾过去40年来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很多启示,这些则是未来处理中美关系的宝贵财富。 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 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起伏不定。根据中美关系发展过40年的中美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从1979年正式建交至1989年是中美蜜月期。以邓小平访美为起点,双方建立起高层互访机制,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中美军事往来不断,安全合作日益加深。美方颁布出口管制条例,允许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及军事装备。中美两国签订贸易协定,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除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加强合作,中美在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等方面的交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尽管两国间也不乏矛盾和分歧,但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处于健康和平稳发展的阶段,务实合作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

1989年至2000年是冷战后中美重新磨合期。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中美战略合作基础动 摇,中美关系一度陷入低谷。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而邓小平南方谈话则再次吹响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号角。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中美展开了多轮交锋。双方年复一年的博弈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达成协议、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收尾。整个20世纪90年代,还发生了“银河号事件”、1995-1996年台海危机和1999年“炸馆事件”,中美一度走到对抗的边缘。 2001年至2010年,反恐合作使得中美关系平稳发展。中美“撞机事件”一度使得两国关系紧张,但随后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从而使得整个形势出现逆转。美国主要精力关注恐怖主义,大量资源投入到两场反恐名义下的战争。而中国则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起点,抓住战略机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连续实现高速超车,并在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2011年至今,是中美战略博弈日益加剧的新阶段。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美国开始对华防范与遏制,中美关系日趋复杂。以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为标志,美国逐步从中东抽身,全球战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一直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二战中,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卷入了战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中美成为盟国。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称霸世界,美国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于是,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同时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了长期的封锁、禁运、孤立等敌对政策,还发动侵朝、侵越战争威胁中国安全,把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美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 是中美双方逐渐产生外交意向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新中国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开始谋求与中国对话。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 1958年在华沙, 先后进行了两次大使级秘密会谈, 双方就台湾、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商谈, 到1968 年1月, 会谈举行了134次,但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68年8 月,尼克松出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开始有所突破。首先,他指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重新考虑同中国的关系;然后,美国第七舰队的行动缩小到台湾海峡以内,并放松了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中国方面也领会了这些信号,1970年1月两国恢复了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不久,尼克松又请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把美国谋求与中国对话的想法转告中国政府,同时放宽美国公民访问中国的限制,后来又表示愿派一名高级密使秘密访问北京。同年底,毛泽东主席在与访问中国的美国友人斯诺谈话时也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时期。 1971年 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乒乓球队发出希望访问中国的信号,中国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 4月 10 日,美国乒乓球队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称他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篇章。这就是国际舆论所称的乒乓外交。同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经过多方努力,1972年 2月 21日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当天,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尼克松。2月 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1972年 2月 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上海公报》(又称《中美联合公报》) ,双方同意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彼此关系进展缓慢。1977年,卡特出任美国总统后,双方关系发展进程才逐渐加快。1978 年12月 16日,两国发表了建交联合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的各项原则,美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定了美国坚持与台湾最终实现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1979 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互访,双方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发展。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 1979年 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严重违背建交协议原则的《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正式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公然把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这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对此,1982年 8月 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又发表了一个重要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诺,它无意执行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政策,准备逐渐减少对台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解决对台售武问题。 20世纪 9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成熟时期。 20世纪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又利用人权问题不断对中国进行刁难,制造撞机事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现状 中美建交已经三十多年,在这些年里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有蜜月期也有冷淡期。我们必须要正确地面对两国关系的复杂局面,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两国间的关系。近些年,中美之间的摩擦和争论虽然不断,但是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对抗,两国关系总是在经历坎坷之后继续前进,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中美两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存在。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十分清楚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要大于分歧的。一旦两国外交关系破裂,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对双方来说打击都是巨大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和矛盾分期的存在,中美关系还将长期保持。 当前,虽然美国屡屡对中国做出危险举动,比如,美国加快推行“转向亚洲”政策。不仅加紧在中国周边的军事部署,频频与中国邻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而且在南海、钓鱼岛领土争端上言行不一,对中国采取捍卫领土主权的正当行动说三道四。但是两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却仍是主流。同时,两国之间的贸易交流频繁。这也再次证明了中美经贸合作的互补互惠、互利共赢本质,说明了当前中美两国之间的复杂和微妙关系。因此中美关系可能会有摩擦和麻烦,但当前绝不会全面恶化。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与复兴。中美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双方都具备使对方瘫痪甚至毁灭的实力,双方都承担不起战争带来的后果,所以说维持台海现状乃中美妥协的产物。但中美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屡屡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事端,违背不干涉中国政治的诺言,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给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屡屡蒙上阴影。美国政府支持台独势力、向台出售武器的行为正是对两国合作关系的挑衅,中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坚决的斗争,这也致使中美间在此问题上摩擦不断。 二、当前影响中美关系的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中国加速崛起,在周边地区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上升,美国则受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拖累和金融危机冲击,软硬实力受到削弱,两国实力差距不断缩小,对美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美国内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和危机感,警惕和制衡中国的论调开始回潮,对中方谈论“美国衰落论”极为敏感,产生过度反应,认为中国正利用美国衰落谋取利益。 第二,美始终认为中国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内心将中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担心中国利用日益增长的实力与美对抗,挑战和打破现有国际秩序,在亚洲实施“中国版门罗主义”,威胁美在亚太和世界的霸权地位和战略利益,将应对中国崛起作为美国全球和亚太战略的重点目标之一。美国内始终有一股右翼保守势力,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强大,妄图对中国实施全面遏制战略。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现实、安全等原因,部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发展壮大并可能主导亚洲感到不安,奉行大国平衡外交政策,主动迎合美国,拉美抗衡中国。双方一拍即合。 第三、美国政府对中国在某些领域发挥作用的期望值很高。中国更关心的问题是强调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期望美国在台湾、涉疆、涉藏等问题上尊重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和国力出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美国却认为中国做得不够,并开始有所抱怨和指责。 (四)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预测 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中美关系发展走向 (空一行)摘要(居中)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各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发展,合作,战略布署,竞争(下面空一行) 一、稳定的中美关系是发展的需要(居中)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中美关系新定位立足新起点,面向未来,它要求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机遇,共迎挑战。正如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所言,“要解决21世纪的许多重大挑战,美中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美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一种致力于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诺”。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形势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难关,这也是当前中美合作的重点。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经济的列车驶入较为平坦的地区,它也需要中美两国的引擎联手拉动持续前进。 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二、竞争与合作 (一)发展历程(顶格)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实际上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只是美国的国内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要弱一些.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 (二)竞争与合作(顶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