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青岛崂山 太清宫与道教文化

简介青岛崂山 太清宫与道教文化
简介青岛崂山 太清宫与道教文化

山东省青岛崂山太清宫与道教

青岛崂山太清宫。

太清宫

崂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太清宫为诸宫观之首。

青岛崂山太清宫与北京的白云观、山西的永乐宫、陕西的重阳宫、四川青城山的天师洞、湖北武当山的真武宫、江西万寿宫等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道教宫观。

概况

在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汉代即建有三官庙,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词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屋150多间。

布局

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为布局工整的三进殿院,大门朝东。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的庙堂大门都是朝南开的,因为坐北面南象征着权威。崂山是道家仙境,不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三官殿的主殿属单檐硬山式砖石结构殿堂,顶面覆以黑色板瓦和筒瓦,匾额为木雕篆书体长方形,是标准的宋代建筑。从宋代至今,三官殿经历过无数次修缮,却总是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虽不是富丽堂皇,却不乏古朴庄严,是典型的道教殿堂。

景观集萃

三官殿内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有天相,以风调雨顺而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地官,后人常说的“尧天舜日”。可说是一种追忆;大禹继承父志,因势利导,治理了空前的洪水灾害,

故被尊为水官。从这里可以看到道家在汉代以前供奉的神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

在三官殿的正殿两侧,分别供有“雷神”和“真武”二神。在道教中雷神和雷公不是一回事,这里的雷神主要是惩罚恶人和对做坏事者采取相应惩处措施的神,是正义之神。真武就是玄武,是四方神之一。传说天尊出巡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簇拥在天尊周围,以壮天威。另外这里地处中国北方,从方位管辖的角度来看,也属于玄武神的范围,在四方神中单独供奉玄武神也有这个原因。从宋代开始,皇帝在尊神的同时,又避讳他们先君或自身的名字,后把玄武的“玄”字改为“真”字,就是现在的“真武大帝”。真武属水,水德柔顺,滋润万物,与雷神相对,一位象征着至刚,一位象征着至柔,正应了道家哲学中“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辨证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不仅是道士修身处世的基本思想,而且也是练武功,修内功的主旨,对养生、内外功修炼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官殿院内外分布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其中以大门外不远处的一棵圆柏为最古。这株圆柏,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以有2100多年,传为三官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庙时所植。至今仍生机盎然。在三进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棵银杏,高25米以上,胸径都有数围,树龄1000余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

三官殿二进院和三进院内,有数株山茶,树龄多在400年以上,其中以三进院内三官殿大堂两侧的山茶(耐冬)最为有名。东侧的一株山茶,高近7米,胸围近1.8米,树龄已有600余年,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渡海从附近的长门岩岛上移植过来的。每当北国飘雪季节,这株山茶千花怒放,整个树上象是落了厚厚的红色的雪。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经在崂山住过,看到这种美景,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香玉》。文章中穿红衣的花神名为“绛雪”,“绛”是红色,意为红色的雪,实际上是寓意这棵山茶为神工所成。三官殿外西侧的一株山茶是山茶中的名品枣重瓣白雪塔,树龄也有400余年。

翰林院在三官殿东侧,有一处两进的堂院,是太清宫的东西客堂。因为是晚清翰林尹琳基出资修建的,所以人们称它“翰林院”。翰林院基本上保留着清代寺庙园林风格与江南邸宅园林风格相融的特点,既有山寺建筑的凝重,又有江南邸宅的华贵。从本世纪30年代起,这里就改作专门接待来宾的客堂。

逢仙桥出了三官殿西门向北,不几步就进入古树荫翳的宫殿游路,路边有一株黄杨,属南方植物,高8米多,胸径82厘米,已有800余年的树龄。再前行几步,有一株糙叶树,高近19米,胸径1.2米,南北向冠幅为33米,东西向冠幅为25.5米,树荫遮盖4亩的面积,是崂山所有树种树冠最大的。此树又叫“龙头榆”,传说是崂山道士李哲玄建三皇庙时所亲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龙头榆旁边有一大石,上刻“逢仙桥”三字,旁边还有记载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招见并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的记事。传说当年刘若拙在一个雪后的除夕清晨,就在这个地方看到一位老人,真人起初并不在意,老人与他交谈几句后走了,真人忽然想到没有问老人从哪里来,只好寻他留在雪地中的脚印,但再也找不到第三个脚印。至此,刘真人方才醒悟到自己遇到神仙了,事后在此刻石以证此事。

坤道院

转过逢仙桥,走过的第一座院落是太清宫道长及道士的住所,这里在“文革”以前是“坤道院”,就是女道士修行和居住的地方。

三清殿

越过坤道院的大门,就是太清宫的第二大主殿枣三清殿。三清殿是一座长方形院落,由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主殿属砖石结构的硬山式建筑。正殿供奉三清神像,东偏殿供道教全真派最初的创立始祖东华帝君,西偏殿供奉西王母。

道教的最高境界称为“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各为一级洞天,各有天尊主持。在我国古代道学思想中,认为小乘修炼是做人的根本,一个庞大的人类社会,需要有一种能够制约人行为的规范,以此来区别美丑善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几千年来约束人们行为最有力的规范就是道德,因此,道家把涵养道德作为最高级的修身境界。道家认为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才有资格去接触中、高级的修炼内容。道德高尚的人经过刻苦修行,启动灵感之后方能获得宝贵的修真秘诀,并沿着正确的修身道路可以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所以这就是在三清殿的正殿供奉的三清真神正是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的原意和秘密所在。

在正殿的两侧,依照方位,东西两厢分别设有偏殿。东偏殿供奉的是东华帝君,在神话传说中,东华帝君是天上阳神的主管。西偏殿中供奉的是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传说她是天上阴神(女神)的主管。

关岳祠

出三清殿向西数步,就是关岳祠,里面供奉的是中国古代的两位武将,一位是三国时的名将关羽,一位是宋代名将岳飞。在我国民间,历来把他们两人作为“忠义”的代表。在中华民族道德范畴中,把“忠”作为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履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义”作为一个人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道教把《道德经》作为神圣的经典,崇尚“忠义”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供奉关岳也是顺理成章的。这座祠堂又有人称“忠义祠”。神水泉从关岳祠出来,沿石阶而下,有一石砌的水泉,名为“神水泉”。这个泉的水质纯清甘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泉虽不大,但大旱不涸,大雨不溢。千百年来,宫中道士有时多至数百,烧饭煮茶,涤衣灌田,未见有缺。

太清宫三皇殿

从神水泉拾级而上走进大门朝东的另一座院落,这就是始建于唐代的三皇殿。唐代以前,太清宫只有三官、三清两座主殿。据史料记载,唐904年,李哲玄从罗浮山来到崂山太清宫,见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及佳,但见宫区布局不合理,遂集资兴建这座殿堂,供奉三皇,名为三皇殿。李哲玄精于园林设计,对太清宫的甬道和附属建筑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修建,使之附和道家“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而且根据九宫八卦的方位将三皇殿建于“开门”位置。因为在道教的九宫八卦方位中,只有“休门、生门、开门”这三门为吉门。这期间,植树、修路、建庭院、载花圃,使太清宫的园林布局形成正规的寺庙园林风格,从而奠定了崂山道教庙宇园林建筑的基础。

三皇殿是一个长方形院落,并排列有两座殿堂,主殿是三皇殿,副殿是救苦殿。三皇殿中供奉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三位神仙。他们分别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氏族领袖枣伏羲、神农、轩辕。

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易经》中记载有伏羲“仰视于天,俯察于地”,“通阴阳而兼三才”始作八卦,就是今天流传在世界各地的“先天八卦”。在这个历史时期,制订并修改了华夏历法,所以被后人尊为“天皇”,其意纪念他对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地皇”是神农氏,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他生有一个水晶肚子,为了让人类能有足够赖以生存的食物,他尝遍百草。如果某种植物有毒,他吃了后就要睡半天,而且看到肚子发黑,就告诉人们不要吃;如果吃了某种植物后肚子仍然是红的,则可以采集种子,种植繁殖。实际上,在人类生存极为困难的远古时期,要把人类接触到的植物是否可食全搞清楚是极不容易的事,为了人类能生存到今天,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可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总结,一定也有无数先辈为此献出生命。把这不朽的历史功绩归到一个具体人物上,让后人作为神来纪念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地皇”也理所当然应受到尊敬。

“人皇”是纪念炎黄部落首领轩辕氏,因为他统一了黄河中上游各分散的部落,建立了一个民族的雏形,实行了对人群的管理,被尊为“人皇”也是不容非议的。

在三皇殿两侧,同时供奉着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类拔萃的10位民间医生枣扁鹊、张仲景、华佗、皇莆谧、孙思邈、王惟一、钱一、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的神位,意在纪念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医学,治病救人,广施普济的功绩。

在三皇殿门外两侧的石墙上,各镶嵌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元太祖成吉思汗敕封崂山道士、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龙门派开山始祖丘处机,令其掌管天下道事的圣旨全文。

三皇殿内有一株古柏,高22米,胸围近4米,树龄2100年,与三官殿大门外的古柏同是西汉张廉夫初创太清宫时所植。在这株古柏树干北侧距地面1.5米处生长着一株藤本植物枣凌霄,这株凌霄的根全部长在树干中,与之相呼应。在此古柏的南侧距地面约10米的树干上又生有一株木本植物枣盐肤木(五倍子)。凌霄的树龄已超过100年,盐肤木的树龄也快100年了。近百年来,三树一体同生,在植物界实属罕见,形成独特景观,被称为“汉柏凌霄”。

救苦殿

与三皇殿相邻的副殿,供奉救苦天尊,称为救苦殿。传说这位救苦天尊专门济世救苦,拯救世人脱离苦海,帮助世人解脱困境。这实际上仍是道教思想的一个侧面反映。在救苦殿外,有一株大山茶,树高10米,胸围1.3米,树荫所及70余平方米,是目前崂山景区内长势最好的一株山茶。此山茶北侧有一株侧柏,高17米,胸围近2米,树龄500余年。

耿真人祠

在三皇殿的西厢,还有一处“耿真人祠”,供奉的是明代太清宫道士耿义兰,这是外地道教殿中没有的。在明朝万历年间,崂山太清宫曾发生过一次僧道争地的纠纷,作为太清宫道士的耿义兰,敢于斗争,上诉朝廷,历时16年,终于胜诉。太清宫通过这场官司,反因祸得福,获准重修。万历皇帝并赐太清宫《道臧》和《续道臧》各一部,计5485卷。耿道士亦被敕封为“护教真人”,崂山太清宫一时成为全国最有名望的道观。由于耿真人维护崂山道教有功,道士为之立祠。

中国著名道教宫观

?龙虎山上清宫:江西贵溪县上清镇,天师道祖庭。

?茅山九霄万福宫,葛洪曾在此修真。江苏句容茅山。

?崇禧万寿宫,陶弘景曾在此修真。江苏句容茅山。

?永乐宫,为全真道三大祖庭(永乐宫、户县万寿宫、北京白云观)。山西芮城县。

?白云观,求出基曾在此主持,北京。

?重阳万寿宫,陕西户县,王重阳埋藏遗蜕之处。

?青羊宫,四川成都。

?常道观,四川灌县青城山,传为张道陵修炼之所。

?玉隆万寿宫,江西南昌西山,静明派发祥地。

?崂山太清宫,山东青岛。

?泰山碧霞祠,山东泰山。

?武当紫霄宫、太和宫,湖北均县。

?千山无量观,辽宁鞍山。

道教对传统文化中的贡献

1、对古代科技的发展

中国医学、保健、养生、化学、药物学、数学、天文历法。

道教的炼丹术、修炼养生术,对中国古代的化学、药物学、人体科学等做出了贡献。炼丹有内丹外丹,其目的是企图成仙,长生不老,本身是荒谬的,但从化学上讲,炼丹是一种科学实验,通过实验认识到物质变化的一些规律,积累了一些经验,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的发明和传统食品中酒、豆腐等的酿造和制作技术的提高。

西晋道士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可助己长生成仙,亦可济世人。他所撰《肘後备急方》《肘後救卒方》《金匮药方》《玉函方》等医学著作中,保存了不少我国早期医学典籍,记载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常用方剂,其中有治天花等病的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高载,对结核性传染病的认识,

也比国外早一千多年。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後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为了修炼成仙,既要去病,又要养生,因而道教徒非常重视医药养生的研究,许多道教徒,如葛洪、陶洪景、孙思藐等都是著名的医学家。道教的养生术有服食辟谷、导引行气等。这些养生方法的确有其作用。这些事实说明,道教作为宗教,本质上是反科学的,但比起其他宗教来,因为它追求现实的利益,也就具备了较多科学精神。

2、对文学艺术发展

道法自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仙人、仙话是文学作品的源泉;音乐更为道教重要的内容;舞蹈;建筑艺术等。

道教的神仙实有、修仙可成的信仰历来是中国文学中的一大题材。神仙故事、仙境传说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典故。

道教的创神思想和创造神仙的系统思维方式有助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汉代的司马相如、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等作品都表达了他们向往自由自在,不肯趋炎附势的高贵品质。中国许多古典小说,即使如《西游记》这样处处渗透佛教影响的作品,其艺术想象也是以道教的思想为主导的。

3、对思想发展

道教吸收了先秦诸子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早被正统儒家思想摒弃,为我们研究古代思想保留了宝贵的资料。

隋唐道教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如药王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李荣、司马承祯、吴筠、李筌、张万福等

青岛崂山旅游最佳路线推荐

青岛崂山旅游最佳路线推荐 青岛崂山风景区为加快5A级景区建设步伐,将景区资源进行整合,推出更适合游客观光的青岛崂山旅游最佳路线。原本的崂山旅游中线(北九水),崂山旅游南线(太清),崂山旅游东线(仰口)进行整合,推出了以下三条青岛崂山旅游一日游最佳路线:(崂山旅游咨询群号:116334266)。 游客可以根据喜好,选择路线,路线示意图如下。 A、巨峰登山路线:巨峰景区,主要登山赏景。 B、流清-仰口旅游路线:从流清景区开始沿着海边往东在往南,依次经过流清景区,太清景区,棋盘石景区,仰口景区。(乘坐景区大巴浏览) C、北九水景区:主要浏览山水结合的峡谷风貌。(最近修路,旅游多有不变)

青岛崂山风景区主要包括巨峰(崂山顶峰)、流清(乘车观海佳地)、太清(崂山最著名道观所在地)、棋盘石(佛教特色)、仰口(海滨度假胜地)、北九水(山水结合的峡谷风貌)、华楼(花岗岩叠石风貌)几个游览区。其中,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在同一游览线,巨峰景区一条浏览线,北九水一条路线。 A、巨峰一日游路线:(崂山旅游咨询群号:116334266) 主要是爬山,沿着巨峰迂回。大河东停车场——巨峰车行路——巨峰索道——巨峰环行线, 全程来回5小时左右。 巨峰景区路线原价:70 优惠价:65 点评返现金2元即刻预订>>

火车站乘坐304、802、104(部分车次)、113(部分车次)到“大河东”站下车。到大河东售票窗口买票。 如上图虚线所指示,大河东停车场——巨峰车行路——巨峰索道——巨峰环行线, 全程来回5小时左右。 ①处为巨峰景区的大河东售票点; ②处为索道下站 ③处为索道上站 ④处为环形游览路上的最高点:灵旗峰 巨峰景区路线原价:70 优惠价:65 点评返现金2元即刻预订>> 从位置①(大河东售票处)到位置②(车行路,车费15):到巨峰游览必须乘区间车上山,个人车辆需统一停放在停车场。个人购票后一般20分钟左右即可发车,客人较多时即买票即发车。盘山路长度为8公里,沿路两侧有大量人文雕塑,车行15分钟可到达游览线的入口,也是索道的下站位置,此处海拔大约为400米。 从位置②到位置③:下了观光车,此时可有两种上山途径,一是乘坐索道,一是步行上山。这段路程,索道需时约为十几分钟,步行大约要1小时,个人感觉这段路距离较长,而且临近索道上站铁瓦殿遗址附近比较陡峭,选择步行上山的朋友们请留意。 从位置③到位置④:到了索道上站(海拔大约700米)后即切入巨峰游览区的核心游览线:环行游览线,沿线依方位设八卦门。朋友们可沿右侧线路登高直上环行线最高点“灵旗峰”,即位置④处,耗时40分钟左右。此时需注意了,感觉体力紧张的朋友可原路返回;体力充沛的朋友可选择继续前行,征服整个环形游览线需时约为2个半小时。提示欲走完环形线的朋友们,到了山后侧“五指峰”附近,请注意了,有条岔路是下山的,要根据指示牌走啊。 巨峰全线游下来需时较长,请合理安排行程,欲坐索道下山的朋友要留意索道的运营时间,陪老人孩子上山的朋友尤需注意。 B、流清-仰口一日游路线解剖:(崂山旅游咨询群号:116334266)。

太清宫导游词

太清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我们今天首先要参观游览的是太清宫景区.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其创始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官殿,面前的这一块大石头,雕刻着“逢仙桥”三个字。相传宋代的道长刘若拙除夕迎神,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翁,于是他走上前来与老翁交谈。正想问其姓名时,老翁却不见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个脚印。于是刘若拙认为自己遇到了仙人,所以就将此桥称为“逢仙桥”。过了逢仙桥,大家现在跟着我左拐,然后就会看到这里有一颗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的,所以呢称之为“唐榆”,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 参观完龙头榆,我们再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就是太清宫三大殿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是道教供奉主神“三清“的地方,正殿内供奉的是三清真神。中间的这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的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走出三清殿继续前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泉就是崂山四大名泉之一的“神水泉”。传说大旱三年泉水不涸,大涝三年不溢。 好了,现在接下来呢我们前往三皇殿,进入三皇殿院内,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颗近7米高、0.6米粗的耐冬,它的树龄呢已经有600多年了!走入三皇殿内,大家看到中间手里擎着太极图的就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边那个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农氏;另一边手握笏板的是人皇轩辕氏。关于这三位老祖先的传说很多,如伏羲制八卦、神农尝百草、轩辕黄帝做兵器、造舟车等,他们都被尊为开创华夏文明的先祖。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的游览到此先告一段落,现在有30分钟的自由浏览时间,大家可以去海印寺遗址看看,游览完毕后我们在太清牌坊前集合。篇二:太清宫导游词太清宫导游词 【景点定位】 太清宫坐落于太清湾北岸,又称下清宫,以道教胜境。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闻名。周边以江南植物区、崂山头的海天山岩奇观等为特征。 【游览路线】 太清牌坊——售票正门——钟鼓楼——元君阁、元辰阁——仪门——山茶树——三官殿——逢仙桥——龙头榆——三清殿——关岳祠——神水泉——许愿池——三皇殿——救苦殿——汉柏凌霄——海印寺遗址 【注意问题】 (1)太清宫景点建筑较多,讲解时要分清层次,记清线路。 (2)把握三个大殿: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 【导入】 崂山,古称劳山,原因是古代帝王曾来此寻仙问药,所到之处,劳民伤财,所以称劳山;还有一种说法是牢山,原因是崂山是在13亿年前火山喷发岩浆冷却而形成的,坚如磐石,意

太清宫导游词简短.doc

太清宫导游词简短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2019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太清宫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

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以前更加宽敞大方。这个门是2019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3篇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3篇 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道场于此。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崂山太清宫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从这到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景区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接下来小蒋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先就崂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18000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 崂山有"海上名山第一,“神仙窟宅“灵异之府。 之美称,同时,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1982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那么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 崂山太清宫它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其创始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 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 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 好了,说着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太清宫门前,我们待会呢会从东门进,西门出,全程不走回头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景区大,游人多,所以,请大家待会互相提醒,跟着小蒋,以防走散。 大家注意一下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前,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太清牌坊,又称牌楼,其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他呢建于1997年,上面写着“崂山太清宫五个大字,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 此正门与2004年4月建成,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放。 山门内两侧供奉着道教的四大护法天师:三眼灵光马灵耀、黑虎玄坛赵公明、威灵瘟元帅温琼和南宋名将岳飞。 走进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侧的钟楼和鼓楼。 在我国古代有晨钟暮鼓之说,其目的呢是警示众道士勤修苦练,不可虚度光阴。 我们继续往前走,大家可以看懂啊在道路的左右两边呢有两座雄伟的建筑,他们分别是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 我们再往前走,好了我们现在已经穿过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来到了三官殿的正门前,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 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

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文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 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 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 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下面 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 然的神来之笔。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 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 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 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 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 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 僧铭传等均有记载。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 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 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 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 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崂山林 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 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 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 “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 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 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

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风险与防控研究

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风险与防控研究 地质灾害频发致使人类生命和财产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地质灾害研究能够帮助人类了解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由此制定出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减轻或消除人类的受灾程度。本文以青岛崂山风景区的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控研究,为青岛崂山风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决策支持,为保障地区经济建设以及人民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持。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已有的地质灾害资料,并结合现场踏勘调查,确定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分析诱发地质灾害因子的分布规律,建立地质灾害的空间信息数据库;针对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所需的影响因素信息,借助数理分析模型和GIS技术,对地质灾害开展危险性、易损性、风险的评估研究,划分危险性、易损性、风险等级,完成相关区划图;根据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参照现行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编制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研究揭示了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及其发育特征,选取出对地质灾害有较大影响的自然和人为因子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利用GIS 空间分析模块对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形成条件、成灾机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明确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规律及特征,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图。 (2)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的易损性评价从时间易损性和空间易损性两个方面,评价了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的易损程度。时间易损性评价中,详细分析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变化状况的数据,结果显示年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变化对于易损评价有着一定的影响。空间易损性评价中,详细分析了财产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了地质灾害空间易损性指标体系,开展了地质灾害空间易损性评价,并绘制了空间易损性分区图。(3)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基于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评价结果,构建崂山旅游风景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完成了崂山旅游风景区的地质灾害空间风险区划;对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内的典型单体地质灾害,逐一开展风险评估,确定单体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及影响范围。 (4)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依据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的原则和分区方法,划分地质灾害的重点、次重点及一般防治区的范围;提出了不同防治区内

崂山 英文

Mt. Laoshan Locating at the seashore of Yellow Sea, in the east of Qingdao City, Laoshan Mountain covers an area of 446 km2 and is 1132.7m above sea level. Among all the famous Chinese mountains, it is the only one that shoots up directly from the seaside and is the h ighest among all the peaks along Chinese coastline. So, Laoshan Mountain is honored as the ―Most Famous Sea Mountain‖. It’s not only one natural treasure, but an ancient religious cultural treasure. The mountain is culturally significant due to its long affiliation with Taoism and is oft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cradles of Taoism". Its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s 12.6℃. Being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it’s an ideal place for travel, recuperation and vacation. Laoshan is a 5A level scenic spot announced by State Council, including 9 designated scenic areas—Jufeng (巨峰景区), Dengying, Liuqing, Taiqing(太清景区), Shangqing(上清景区), Yangkou(仰口景区), Qipanshi(棋盘石景区), Beijiushui (北九水景区) and Hualou (华楼景区) and ―12 sceneries‖(崂山十二景)—Jufeng Xuzhao (巨峰旭照,rising sun in the morning on the highest peak), Taiqing Shuiyue (太清水月,a bright moon in spring water of Taiqing Palace), Haiqiao Xiandun (海峤仙墩, seaside cliffs), Longtan Penyu (龙潭喷雨, water flowing out of the dragon pool) ( the deep linns splashing sprays), Mingxia Sanyi (明霞散绮,rays of sunshine), Naluoyanku (那罗延窟,rock cave), Yundong Pansong (云洞蟠松,pine tree on the rock), Yanpu Chaoyin (岩瀑潮音,waterfall with sound of tide), Weizhu Mingquan (尉竹鸣泉,spring with sound), Jiushui Mingyi (九水明漪,crystalline ripples in nine rivers), Hualou Dieshi (华楼叠石, various stones) and Shiling Hengyun (狮岭横云, clouds hung on the top of the peak) 【巨峰】导游词 The Giant Peak is the main peak of Laoshan Mountain, which is also called ―top of Laoshan‖. With the altitude being 1132.7m, the Giant Peak is also the highest peak along China coastline. Standing on the peak, you will find yourself so close to the sun when looking up and the clouds so low when looking back, you can also enjoy the four wonder s of Laoshan: ―Giant Peak Sunrise巨峰旭照‖, ‖Peculiar Sceneries of Clouds‖, ―Fireball of Laoshan‖, ―Hanging Crystal Snow‖. 【太清】导游词Taiqing Scenic Area 现在我们来到了太清宫(也被称为下宫)——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教殿堂.崂山太清宫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太清宫的创始人是张廉夫,在此修建了茅庵取名―三官庙‖。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筑,占地近3万平方米。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太清牌坊,建于1997年,上书―崂山太清宫‖五个大字,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所题.高8米,宽16米 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跨过山门,意味着脱离尘世,跨入仙境。 往前走路两边的建筑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元辰阁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 我们现在穿过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来到了三官殿的正门, 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被人尊为―天官‖。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誉为―地官‖。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被尊为―水官‖。 走出三官殿,有一棵弯弯曲曲的榆树。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的,所以把它称为―唐榆‖。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 龙头榆对面,是逢仙桥。相传宋代的道长刘若拙除夕曾在此处迎神。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是太清宫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的这位是玉清元始天尊。右边的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青岛崂山三官殿导游词

太清宫导游词 在我们前面的就是崂山太清宫牌坊,高8米,宽16米,由白色花岗岩架构,分上中下三段,庄重大气,造型别致,自上而下雕有“事事如意”“福禄寺”“鹤鹿同春”“十二生肖”“龙形”等雕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排放前面是太清湾。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这棵高大的树是银杏树,银杏树还有白果树和公孙树等的别称。为什么又称“公孙树”呢?原来,是因为它生长的非常缓慢,爷爷种的树到了孙子那一代才能吃到果实,所有在民间又有“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种白果树”的说法。 现在大家已经到了太清宫,太清宫总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以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为主殿,咱们现在进入的是三官殿的正门,也是太清宫的正门,门朝南开,符合北方建筑中坐北朝南的基本原则,但是暂满看到的这个门是后来修的,三官殿最初的正门是咱们右手边的这个小门,这个门是朝东开,这其中是有讲究的,在道教经典《道藏》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道教始祖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叫尹喜,他远远望见有一团紫气滚滚而来,他断定一定是有高人前来,于是命人将道路打扫干净,在路旁迎候高人。老子来了之后与尹喜交谈甚欢,觉得跟尹喜非常有缘,就将自己写的两卷书赠给了尹喜,这两卷书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德经》。从此以后,“紫气东来”就成了我国民间迎神求吉的高雅用语。崂山是道家仙境,不必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即来到这里的都是神仙高士,而且会给这里带来吉祥。 两旁的树是银杏树,树龄有一千多年,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银杏树最大的特点是雌雄异株,有性别之分,大家可以猜一下这两棵树哪颗树是雄树,哪颗树是雌树。(五分钟即可)其实,这两棵树都是雄树(可以讲一下全真教的教义:不娶不嫁,故道观中的树都是雄树,似乎有些牵强……)。在整个崂山风景区内,甚至在整个北方,无论是道观还是庙宇,都普遍种植银杏树,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这种树的树龄很长,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维系长久的象征,另一个原因是全真道教不杀生,这种树有特殊的树液,一般不生虫害。宗教庙宇多载此树,解决了“杀虫是杀生行为,不杀虫害树也是杀生行为”这一矛盾,遵从了既不杀生又能保住树木的原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颗耐冬树,耐冬又叫山茶,花期从每年12月份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5月份,长达半年的时间,因其花开时正值隆冬季节,别的花都已经凋谢,而她却能迎风怒放,所以被称为耐冬。耐冬和月季是青岛市的市花,右手边的这棵耐冬树树龄有600多年,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渡海从附近长门岩岛移植的,隆冬季节,满树红花,下雪的时候,像是在树上落了一层红色的雪。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在崂山住过,看到这种美景,灵感油然而生,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香玉篇》。文章中的红衣花神指的就是这棵耐冬,树名叫绛雪。左手边的这棵耐冬,是耐冬中的名贵品种---重瓣白雪塔,树龄有400多年,开花的季节与旁边的绛雪交相辉映,争奇斗艳,是太清宫冬季一大景观,很可惜,这两棵耐冬都死掉了。 《香玉篇》说的是书生黄某同牡丹花神香玉的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崂山太清宫,有一个叫黄生的读书人,在次读书期间遇到了两貌美如仙的姑娘,一位是白牡丹化做的仙女叫香玉,一位是红耐冬化做的仙女叫绛雪。香玉原为青楼女子,活泼可爱,心地聪明,敢爱敢恨,绛雪性格内向,温文尔雅,善解人意,黄生爱上了香玉,两个人相爱之后,情深意长。绛雪是香玉的姐姐,是他们的好朋友,三个人在一起非常愉悦。好景不长,有一天,香玉哭了,不再说话,悲伤痛哭,与黄生度过了一夜,第二天就惆怅的离开了。原来,即墨县令蓝氏到太清宫游览,看到白牡丹,心生喜爱,挖移出来,竟然带着走了。白牡丹到了蓝氏家,一天天枯萎,很快死去。黄生听说后,非常悲痛,悔恨极了,在这段时间里,绛雪经常过来陪伴黄生,有时一起饮酒作诗,有时一起到香玉墓前痛哭一场。最后,花神被他的深情所感动,又让香玉回到了太清宫。从此以后,香玉和黄生彼此相爱,绛雪也和他们经常相聚,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是一个典型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太清宫导游词

太清宫导游词 各位团友:如今我们来到的那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别顺,弃官修道,在此修筑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阶段,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定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要紧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造。 [太清牌坊] 这个地方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筑,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造,尽管它不过中国古建造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造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敞;"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别(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格的仙人居住之处。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我们如今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往常更加宽阔慷慨。那个门是2004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造,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算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遥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刻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别要偷懒。 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宏伟的建造,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算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 两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基本上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循环相配而得。元辰殿內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治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

山作文之崂山概况导游词

崂山概况导游词 【篇一:崂山导游词】 一、崂山风景区景点讲解题目 1、崂山风景名胜区概述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岛市区以东的黄海之滨,面积为446平方公里,“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山海相连,雄伟壮观。最高峰叫“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万里海岸线上的第一峰,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 崂山的山体由岩浆岩构成,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山势峭拔雄伟, 奇峰、怪石、象形石随处可见,可谓是“天然雕塑公园”。 崂山年平均气温为12.6℃,夏季平均气温为24℃,冬季平均气温为-2℃,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宜人,是旅游、疗养、度假的理想之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崂山最高的名泉是“天乙泉”,又名“原泉”, 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极为罕见。崂山泉水清澈丰富,水质 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常饮用,延年益寿。历代崂山道士中,年逾百岁的多有记载。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就是用崂山泉水酿制而成。 崂山植物品种繁多,古树名木葱郁苍劲,更令人称奇的是南北花木 盘根共存。据不完全统计,崂山有各种植物1600余种,其中不少亚 热带植物长势良好,数百年的耐冬和一二千年的银杏、柏树、黄杨、赤松等枝繁叶茂,挺拔苍翠,为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崂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是道家方士修仙炼丹的风水宝地,鼎盛时期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为崂山平添了深邃神 秘的色彩。著名道士如唐代的李哲玄,宋代的刘若拙,元代的丘处机、刘处玄、刘志坚,明代的张三丰、徐复阳、孙玄清、齐本守等 都曾受到过帝王的敕封。崂山的佛教也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 名的庙殿古刹有法海寺、潮海院、华严寺等,法显、憨山、慈沾、 善和等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为世界佛教所推崇的那罗延窟坐落 在崂山东麓棋盘石游览区,《华严经》记载:“震旦国有一住处,名 那罗延窟,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那罗延窟被佛教界称为 “世界第二大窟”。崂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 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绮丽无比,尤其以“明霞散绮”、“棋盘仙弈”、“岩瀑潮音”、“蔚竹鸣泉”、“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龙潭喷雨”、

太清宫导游词.doc

太清宫导游词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2019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太清宫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太清宫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

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景区风貌] 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环围着7座山峰,主峰称”老君峰”,左侧依次是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右侧依次是重阳峰、蟠桃峰、西王峰;东面是崂山头;南面是碧蓝的海湾,称”太清湾”。由于被远处巨峰和近处7峰环抱,阻挡住冬季北来的寒冷气流,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近似亚热带小气候、小环境,冬季平均气温是0.9℃。在夏季由海上吹来凉爽的海风。因此这里既无严冬,又无酷暑,温和湿润,植物繁茂,品种繁多,不仅北方植物生长良好,而且还有很多南方植物种类也在这里生根开花,生机盎然,所以有”小江南”之称。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

青岛崂山导游词(终稿)

青岛崂山导游词(终稿) 各位章丘的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 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 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共分为7个风景游览区,分别为巨峰、流清、太清、仰口、棋盘石、北九水、华楼风景游览区;接下来我将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南线上几处主要主要景观。那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 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请各位游客往这边看,这座高大上的建筑物就是太清宫了;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 太清宫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请各位旅客继续往前走,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明霞洞了,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明霞洞景色幽丽,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好了我们欣赏完明霞洞继续往前走,接下来就到了上清宫了,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空气清新,清泉飞鸟,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往前走,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自然景观就是龙潭瀑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大家不妨再看一下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好我们这次崂山南线游览到此结束了,如果时间充足各位游客还可以浏览一下崂山其他路线的景观。 谢谢

文峰公园导游词

文峰公园导游词 由石洞入园后,一幅高4米、宽8米的石崖浮雕呈现眼前。此浮雕赭白壁,人物形象生动,颇具情趣。浮雕名为生命在于运动图,亦名青春浮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原始渔猎图,再现远古代体育运动的原始初态,一轮红日高挂天空,下有飞禽走兽与游鱼,男子或弯弓射箭,或追逐奔鹿,女子细腰丰臀,似正为收获而翩翩起舞。第二部分为“老少练功图”,左侧有一少年,正欲举石担,右侧一老者,正练太极拳,展现白鹤亮翅之势。第三部分为少女练功图,有两位现代少女,一位亭亭玉立,双手握剑于臂后,一位仰坐,双臂后撑,昂首挺胸,正做自由体操,形态十分优美。整座浮雕充满青 春活力,游人见之,精神陡增。此浮雕在园中起分隔作用,将其前后有关景观分隔开来,避免游人一览无遗。 欣赏毕入口处的石崖浮雕,转身入园,但见芳草如茵。在150平方米的草坪东边,有一组白色羊雕。走近观看,见一只公羊、一只母羊和一只小羊羔亲昵相依。羊雕高2.5米,宽3米。三只白羊,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公羊昂昂竖角,目光警惕地注视着林间小径,母羊及小羊,温驯地依在其身边,似在寻求保护。这组三羊开泰雕塑,温馨可人。在羊雕北边有一座六角亭,上有张绪武题写的匾额圣萱亭。系由旅日华侨日本大阪学院经济教授圣萱亭。系由旅日华侨日本大阪学院经济学教授邢 生为其母九十寿辰而捐建的。羊群雕塑表现了公羊、母羊对小羊羔的呵护、慈爱;而此亭则表达了游子对慈母的一片孝心,可谓相得益彰,发人深思。 向前走去,在河边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物,这就是文峰公园中的主体建筑长春楼(又名茗憩楼)。此楼临水而建,韵味甚浓,造型独特,别有情趣。大坡度、尖钻式、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屋面,简洁而新奇。整座楼中有亭、院、廊,保留了中国园林传统的特色。此楼在设计方面别具匠心,如楼底面低于水平面1.5米,涉水感强;外廊到长廓之间,有水相隔,采用五块古典规则式的丁步石作过渡,使游人如在水中走过;楼内水泥磨石子地饰以甲骨文图 案......长春楼内外无一处景致相雷同,移步转景,俯仰皆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是在楼前有宽阔的水面,若在楼上玲珑而雅洁的茶座中品茶、观景,乃一大乐事。 园内遍值花木,有牡丹园、杜鹃园、樱花园、桂花园、梅园、月季园等,四季有花。在东南南角有一座掩映于一片竹丛之中的映竹精舍,内设有棋室篇二:全国各省市景区导游词大全 庆云寺导游词南浦大桥导游词江苏导游词? more 文峰公园导游词万盛米行导游词白鹿洞导游词同里导游词浙江导游词? more 鲁迅故居导游词咸亨酒店导游词西天目山导游词三潭印月导游词安徽导游词? more 祗园寺导游词甘露寺导游词逍遥津导游词环城公园导游词福建导游词? more 东山岛导游词万石岩导游词鸳鸯溪导游词永定土楼导游词江西导游词? more 浔阳楼溪导游词梅关古驿道导游词绳金塔导游词畲族风情导游词山东导游词? more 八大关导游词龙潭瀑布导游词太清宫导游词蓬莱水城导游词河南导游词? more 卢崖瀑布导游词石窟寺导游词浮戏山雪花洞导游词郑汴洛之龙门石窟导游词湖北导游词? more 九畹溪导游词五道峡导游词承恩寺导游词神农祭坛导游词湖南导游词? more 老龙潭导游词 麻姑仙境导游词白沙井导游词马王堆导游词重庆导游词? more 石宝寨导游词丰都鬼城导游词葛洲坝导游词芙蓉洞导游词四川导游词? more 木格错导游词海子山导游词央迈勇导游词仙乃日导游词贵州导游词? more 侗寨鼓楼导游词滴水潭导游词九龙洞风景区导游词黄果树景区导游词云南导游词? more 孔雀湖导游词西双版纳导游词普济寺导游词白沙壁画导游词西藏导游词? more 西藏昌都导游词西藏阿里导游词西藏林芝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陕西导游词? more 法门寺导游词关山

山东导游词青岛崂山巨峰导游词_0714文档

2020 山东导游词青岛崂山巨峰导游词 _0714文档 EDUCATION WORD

山东导游词青岛崂山巨峰导游词_0714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巨峰景区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胜景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绝顶风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崂山巨峰导游词,欢迎参考! 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巨峰景区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胜景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绝顶风光。登上崂山极顶,可以居高临下,观赏碧波万顷的滔滔黄海、如珠似玉的礁盘海岛、五彩云霞的美妙变幻、奇峰竞秀的山峦风情,夏季可领略"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壮美气势,冬时能观赏到"银峰晶挂"的万千景象。在崂顶观海上日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巨峰旭照"这一奇观被列入"崂山著名十二景"。 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3米,峰

势伟巨,享有“万山之祖”的尊称。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景游览区,该景区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区自然本色。巨峰是一座巨大的岩石,层叠而起的石崖,雄峙如城。经过亿万年风雨的剥蚀,呈现出庄严粗犷的面貌。巨峰之癫是一块数百立方米的巨大岩石。前人在上面设有观景台,围以铁栏,仅能容数人伫立。 观景台和铁栏早已锈蚀倾圯了。云海奇观,彩球奇观,旭照奇观为其三大景观。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于崂山度假村或客栈小住,夜看月景,晨观日出,乃崂山之游一大快事。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其最高处为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为崂山的主峰。 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南从烟云涧行10余公里,西北由鱼鳞口向东南攀行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巨峰旭照”,“崂山火球”,“云南奇观”,“巨峰佛光”为巨峰四大奇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