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法教学设计{模板}

访谈法教学设计{模板}
访谈法教学设计{模板}

《访谈法》教案

一、教案设计背景:

研究性学习活动所遵循的原则是“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在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往往会遭遇前进的“绊脚石”,这些绊脚石正是他们进步的阶梯。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搬开绊脚石,踏上进步的阶梯,登上深度探究的高峰。

在探究活动伊始,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有的查阅书刊、有的网上搜索……通过这些基本的方法,同学们获取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但还有一些问题是查资料无法解决的。于是,有的同学在社区活动中就尝试了访谈法。我发现,同学们在访谈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访谈之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问题不适合采访对象,没有良好的记录习惯……作为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其指导地位体现在迷津导航、抛砖引玉。让学生知道访谈的重要地位及访谈的方法及技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访谈法运用的步骤,掌握访谈活动运用中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访谈法收集资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方法,总结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三、活动准备:

课件、访谈表、音频、访谈视频

四、组织形式:讲授、讨论、现场模拟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都很喜欢看电视,现在电视上就有这样一种类型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视频《鲁豫有约》)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节目呢?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是主持人的光鲜,看到的是他(她)与访谈对象之间良好的配合,却往往忽略了这种光鲜与良好配合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要做好一次成功的访谈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研究性学习中运用很广泛的一种方法——访谈法。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谈调查法的含义(幻灯片):访谈调查法是是研究者通过口头交谈、口头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那么,具体的一个访谈调查该如何进行呢?

2、访谈法运用中的技巧

2.1访谈前的准备

【活动一】案例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幻灯片播放

(1)、确定访谈目标

(2)、事先确定访谈对象范围,有必要的话最好能与访谈对象取得联系

(3)、确定时间、地点

(4)、准备好工具: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笔)、记事本等,并做好人员的分工(5)、列出访谈提纲

【活动二】现场演练电话预约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尝试过访谈法,所以他们有着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基础。基于这样的实际状况,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着“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引导、点拨、拓展和延伸”的理念,对于问题准备、时间和地点准备、工具准备等等,学生了解的准备,教师没必要花过多精力。而“如何选择采访对象”,“如何进行电话约访”则是教师引导的重点。这一重点也有的放矢地解决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2采访技巧

【活动三】现场模拟一段访谈演练(以“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研究课题,教师扮演采访者、学生扮演消费者,)

通过观看学生现场采访演练与经验,让学生总结在访谈进行的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分小组讨论汇报。

【活动四】那么怎样问?怎样听?怎样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总结

(1)、进入访谈现场

正式开始前要有一个自我介绍;感谢被访者能抽空接受采访,告知访谈的目的、主要内容及时限;简短的题外话有助于迅速拉近彼此距离,形成融洽、亲切的谈话氛围。

(2)、访谈中的提问和倾听技术

提问技术:问题要明确清晰;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

注意非语言交流,如提问时微笑的看着对方:不要对对方观点给予评价;围绕访谈的主题展开,避免太多题外话;灵活应对,不应完全局限于访谈提纲,在适当时候也可以完全抛弃访谈提纲。

倾听技术:尽可能少说,鼓励对方提供更多信息;积极地有感情地听,并适时给予适当的回应:点头认可;重复;追问;鼓励对方,它们能起到接受、理解、询问和共鸣的作用;不轻易打断被访者的谈话;容忍沉默

记录:有时采访对象的语速很快,,记录时只记关键词就可以

(3)、结束访谈

对整个访谈进行要点总结;提问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有没有什么没有谈到的问题您想补充的?”为今后进一步提问留有余地;谢谢被访谈者,表示说这次访谈很有意义;在48个小时之内送出致谢信

3、访谈结束后的资料整理

《访谈法》教学设计

长安十中

苏文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