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概率--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概率--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概率--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

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的判断;

2.理解概率的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的意义;

3.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能利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2.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3.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要点诠释:

(1)一般地,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

(2)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不同.

要点二、频率与概率

1.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

的概率(probability).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事件,那么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P(必然

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 <1.

所以有:P(不可能事件)<P(随机事件)<P(必然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由这个随机事件自身决定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

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频率

通常,在多次重复实验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并且

随着试验次数增多,摆动的幅度会减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m

n

会在某一

个常数附近摆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其概率的估计值.

要点诠释:

①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②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

③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2016秋?柘城县期末)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太阳从西边落山;

(2)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3)水往低处流;

(4)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5)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思路点拨】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答案与解析】解:(1)太阳从西边落山、(3)水往低处流、(5)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是必然事件;

(2)a2+b2=﹣1、(4)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是不可能事件,

(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是随机事件.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

:经典例题1】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明天要下雨;

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

C.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不会小于1;

D.买一张彩票,一定会中一等奖.

【答案】C.

【变式2】(2015?南岗区一模)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下列事件中的不可能事件是()

A.点数之和小于4 B.点数之和为10

C.点数之和为14 D.点数之和大于5且小于9

【答案】C.

解:因为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正方体骰子的点数和应大于或等于2,而小于或等于12.显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点数之和是14.

故选C.

2.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搅匀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

(1)从口袋中任取出一个球,它恰是红球;

(2)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2个球,它们恰好全是白球;

(3)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5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1个蓝球,3个白球.

【答案与解析】

(1)可能发生,因为袋中有红球;

(2)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刚好有2个白球;

(3)不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只有2个白球,取不出3个白球.

【总结升华】要了解并掌握三种事件的区别和联系.

举一反三:

【变式】甲、乙两人做掷六面体骰子的游戏,双方规定,若掷出的骰子的点数大于3,则甲胜,若掷出的点数小于3,则乙胜,游戏公平吗?若不公平,请你设计出一种对于双方都公平的游戏.

【答案】不公平,小于3的点数有1、2,大于3的点数有4、5、6,因此,它们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公平.可设计掷出的点数为偶数时甲胜,掷出的点数为奇数时乙胜.

类型二、频率与概率

3.关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频率等于概率

B. 当实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

C. 当实验次数很大时,概率稳定在频率附近

D. 实验得到的频率与概率不可能相等

【思路点拨】对于某个确定的事件来说,其发生的概率是固定不变的,而频率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答案】B.

【解析】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频率是不确定的,当试验次数较少时,频率的大小摇摆不定,当试验次数增大时,频率的大小波动变小,并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

【总结升华】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 如图所示,转盘停止后,指针落在哪个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思路点拨】可以采用面积法计算各颜色所占的比例,比例大的,指针落在该区域的可能性也大.

【答案与解析】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大.

理由如下:

由图可知:黄色占整个转盘面积的;

红色占整个转盘面积的;

蓝色占整个转盘面积的.

由于黄色所占比例最大,所以,指针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较大.

【总结升华】计算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根据不同题目的条件来确定解法,如面积法、数值法等.

类型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5.(2015春?江都市期末)“2015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的赛事共有三项:A、“半程马拉松”、B、“10公里”、C、“迷你马拉松”.小明参加了该项赛事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组委会随机将志愿者分配到三个项目组.

(1)小明被分配到“迷你马拉松”项目组的概率为.

①请估算本次赛事参加“迷你马拉松”人数的概率为.

②若本次参赛选手大约有30000人,请你估计参加“迷你马拉松”的人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1)利用概率公式直接得出答案;

(2)①利用表格中数据进而估计出参加“迷你马拉松”人数的概率;

②利用①中所求,进而得出参加“迷你马拉松”的人数.

【答案与解析】

解:(1)∵小明参加了该项赛事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组委会随机将志愿者分配到三个项目组,∴小明被分配到“迷你马拉松”项目组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2)①由表格中数据可得:本次赛事参加“迷你马拉松”人数的概率为:0.4;

故答案为:0.4;

②参加“迷你马拉松”的人数是:30000×0.4=12000(人).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正确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

(1)计算表中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精确到0.01);

(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

【答案】 (1)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依次是:0.90,0.95,0.88,0.91,0.89,0.90.

(2)这个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0.9.

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认识概率练习题(附解析)

…………外…………○…………装…………○…………订…………○…………线…………○………… …………内…………○…………装…………○…………订…………○…………线…………○………… 1、从1,2,﹣3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 ) A .0 B . C . D .1 2、甲袋装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乙袋装有6个红球、4个黑球和5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分别搅匀两袋中的球,从袋中分别任意摸出一个球,正确说法是( ) A .从甲袋摸到黑球的概率较大 B .从乙袋摸到黑球的概率较大 C .从甲、乙两袋摸到黑球的概率相等 D .无法比较从甲、乙两袋摸到黑球的概率 3、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作随机扎针实验,针头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A . B . C . D . 4、一项“过关游戏”规定:在过第n 关时要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抛掷n 次,若n 次抛掷所出现的点数之和大于n 2,则算过关;否则不算 过关,则能过第二关的概率是 A . B . C . D . 5、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球、黑球、白球共有若干个,除颜色外,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小新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布袋中,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如此大量摸球实验后,小新发出其中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于20%,摸出黑球的频率稳定于50%.对此实验,他总结出下列结论:①若进行大量摸球实验,摸出白球的频率应稳定于30%;②若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该球是黑球的概率最大;③若再摸球100次,必有20次摸出的球是红球.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6、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能得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机会(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获得若干奖金,那么他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A .1/20 B .1/52 C .1/4 D .1/6 7、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酒瓶会爆炸 B .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新教材八年级下认识概率知识点及练习

知识点归纳 (1)事件可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确定事件)。 (2)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值,叫做这件事件的概率。概率通常用大写P表示。(3)0≤ P(A事件)≤1;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认识概率8_2可能性大小试题新版苏科版

8.2可能性的大小 、选择题 1. 从2种不同款式的衬衣和2种不同款式的裙子中分别取一件衬衣和一条裙子搭配, 有”、种可能. A. 1 B. 2 C. 3 D. 4 2. 小强、小亮、小文三位同学玩投硬币游戏三人同时各投出一枚均匀硬币,若出现 三个正面向上或三个反面向上,则小强赢;若出现2个正面向上一个反面向上,则 小亮赢;若出现一个正面向上2个反面向上,则小文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赢的概率最小 B.小文赢的概率最小 C.小亮赢的概率最小 D.三人赢的概率都相等 3. 从标有-:仁儿的四张卡片中任取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 A. 1 B. 1 C. 2 D.3 323* 1 4. 一个布袋里放有红色、黄色、黑色三种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红球、黄球、 黑球的个数之比为5: 3: 1,则从布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 A. 口 B. 1 C. 1 D.3 939U 5. 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 一个,则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A. 9

指针的位置固定,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则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同种颜色区域的概率 6. 把三个相同的乒乓球分别编号 A. B. 7. 现有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 ,将它们随机排成一排,1号球排在中间的 C. 1 4 D. 1 6 每个转盘分成三个相同的扇形, 涂色情况如图所示, 8. 9. A. 在一个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 D. 1 3 摸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 则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的和等 于6的概率为 A. C. 其市气象局预报称:明天本市的降水概率为 卜丫詢,这句话指的是 A. 明天本市的时间下雨,30啊的时间不下雨 B. 明天本市卜【隆的地区下雨的地区不下雨 C. 明天本市一定下雨 D. 明天本市下雨的可能性是:“昭 10.掷两个骰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初二数学上上册知识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初二数学上上册知识点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和分式五个章节的内容。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1.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第八章 认识概率 复习

第八章 认识概率 复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2、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学习重点: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学习难点: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知识点回顾: 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_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___事件。 _________事件和_____________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事件。 2、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_________,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若用A 表示一个事件,则我们就用()A P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概率。 通常规定,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___,记作()___=A P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___,记作()___=A P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和____之间的一个数,即____<()A P <____。 任一随机事件,它发生的概率是由它自身决定的,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 n m 会稳定地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事实上,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的精 确值,即这个常数还是未知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在充分多次试验中,一些事件的频率总在一个定值附近摆动,试验次数越多,摆动幅度越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通过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大小,必须要求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基础演练: 1.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 性是( )( )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 ) 。 2.八(1)班参加植树活动,班主任问班长出勤的情况,班长说:“我们班共有50人,没有全部到齐,但大部分来了。”出勤率可能是( )。 A 、48% B 、50% C 、100% D 、96% 3.A 、B 、C 、D 表示四个袋子,每个袋子中所装的白球和黑球数如下:如果闭着眼睛从袋子中取出一个球,那么从哪个袋中最有可能取到黑球?( ) A 、12个黑球和4个白球 B 、20个黑球和20个白球 C 、20个黑球和10个白球 D 、12个黑球和6个白球 4.在不透明的袋中装有大小一样的红球和黑球各一个,从中摸出一个球恰为红球的概率与一枚均匀硬币抛起后落地时正面朝上的概率( ) A 、摸出红球的概率大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B 、摸出红球的概率小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5.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 A 、 41 B 、21 C 、4 3 D 、1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二章勾股定理、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 b 2= 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a b c 弦股 勾 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 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 3. 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 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 (2)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4.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勾股定理和 平方根 勾股定理 平方根 立方根 实数 近似数、 有效数字 判定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验证 定义、性质 开平方运算 开立方运算 定义、性质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下)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单元测试 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掷一枚骰子,6点朝上的概率为 A.1 2 B. 1 3 C. 1 4 D. 1 6 2.甲、乙两人各进行一次射击,甲射中目标的概率是0.4,乙射中的概率是0.5,那么甲射中而乙未射中目标的概率为 A.0.1 B.0.2 C.0.3 D.0.5 3.袋子里有1个白球,2个红球,5个蓝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其他均相同,那么摸出哪种 颜色球的概率为1 4 A.白球B.红球C.蓝球D.白球或红球 4.设计一个游戏,使得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2 5 ,那么以下四种方法中,符合的是 A.小明将骰子的六个面两个涂上蓝色,其余为白色,令A=蓝面朝上 B.投掷硬币时,令A=两次均国徽向上 C.将转盘15等分,其中5份红色,5份蓝色,5份白色,令A=转到白色 D.有10个仅颜色不同的球(6白,2红,2蓝),令A=摸不到白球 5.如图,能自由转动的转盘中A、B、C、D四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1800、600、300、900,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C的概率是 A.1 2 B. 1 4 C. 1 6 D. 1 12 6.在一次班级晚会上,有一个闯关活动:将20个大小、重量完全一样的乒乓球放入一个袋中,其中8个白色的、5个黄色的、5个绿色的、2个红色的.如果任意摸出的一个乒乓球是红色,就可以过关,那么一次过关的概率为 A.2 3 B. 1 4 C. 1 5 D. 1 10 7.福彩“五位数”玩法规定所购彩票的5位数字与开奖结果的5位数相同,则中一等奖,问购一张彩票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A.1 5 B. 5 1 10 C. 6 1 10 D. 10 1 5 8.李明用6个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共有四种方案,其中方案肯定不能成功的是 A.摸到黄球、红球的概率都是1 2 B.摸到黄球、红球、白球的概辜都是1 3 C. 摸到黄球、红球、白球的概率分别为虿1 2 , 1 3 , 1 6 D. 摸到黄球的概率为2 3 ,摸到红球、白球的概率都是 1 3 9.一个口袋中共有2个红球,n个黄球,这n+2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等于0.2,则n的值为 A.8 B.9 C.10 D.11 10.自然数x、y满足x+y=11,则x、y均为正整数的概率是 A.1 B.1 2 C. 11 12 D. 5 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某人掷骰子20次,出现偶数点的次数为12次,出现奇数点的次数为8次,则再掷一次出现偶数点的概率为______.12.小红在解一道四选一的选择题时,她只能判断选项A是错的,于是就猜一个答案,则小红猜对本题的概率为______.13.小明在解一道四选二的选择题时,他只能判断选项A是错的,于是他就猜一个答案,则小明在解这道题答对的概率为_______. 14.袋子中有x个红球,y个白球和z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P(摸到红球)+P(摸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数学期末知识点回顾 分式 知识要点 1.分式的有关概念 设A 、B 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 B A 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 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 2、分式的基本性质 ,M B M A B A ??= M B M A B A ÷÷=(M 为不等于零的整式) 3.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法则与分数的运算法则类似). bd bc ad d c b a ±=± (异分母相加,先通分); ;;bc ad c d b a d c b a b d ac d c b a =? =÷=? .)(n n n b a b a = 4.零指数)0(10 ≠=a a 5.负整数指数 ).,0(1 为正整数p a a a p p ≠= - 注意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n n n mn n m n m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a a a a ==≠=÷=?-+)(,)(),0(, 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也就是上述等式中的m 、 n 可以是O 或负整数. 6、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7、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1. (-5)0 =_____; 2. 3-2 =________;3. 当x_________时,分式 1x+1 有 意义;

201x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认识概率复习导学案苏科版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认识概率复习导学案(新版)苏科版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2.了解随机现象,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3.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预习导航 【知识梳理】 1. 和都是确定事件。 一般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不同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事件,那么我们就用__________表示事件_______发生的概率。 3.必然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记作P(A)= . 不可能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记作P(A)= . 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是 . 4.在多次重复试验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个附近摆动,并且随着试验次数增多, 摆动幅度会减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 三、课堂探究 1.例题精讲 例1:某批乒乓球的质量检验结果如下: 抽取的乒乓球数n 50 100 200 500 1000 1500 优等品频数m 4895 188 471 946 1436 优等品频率m/n (1)填写表中的空格; (2)画出这批乒乓球“优等品”频率的折线统计图; (3)这批乒乓球“优等品”的概率的估计值是多少?

例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两个黄球和3个红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 (1)能够事先确定你摸到的球的颜色吗? (2)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得概率最大? (3)改变袋子中白球、黄球、红球的个数,使摸到这三种颜色的球的概率相等。 变式训练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 摸球的次数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 摸到白球的次 58 96 116 295 484 601 数m 摸到白球的频 0.58 0.64 0.58 0.59 0.605 0.601 率 (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 (2)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是,摸到黑球的概率是;(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 (4)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小明同学猛然顿悟,过去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办法了.这个问题是: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情况下,如何估计白球的个数(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及用品)请你应用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步骤及估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框架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 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画法:课本第48页。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基本方法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第十二章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 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 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基本概念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 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 角。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2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及其表达式、增减性、图像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形如y=kx+b(k,b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一、、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3)用奇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称之为直线y= kx 。 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

2018年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认识概率》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8章认识概率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百家讲坛”是必然事件 B.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会沸腾”是必然事件 C. 一组数据2,3,4,5,5,6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5 D. “篮球运动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是不可能事件 2.袋子内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子中随机地取出一个 球,取出红球的概率是() A. B. C. D. 3.某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体育测试,共租3辆客车,分别编号为1、2、3,李 军和赵娟两人可任选一辆车乘坐,则两人同坐2号车的概率为 A. B. C. D. 4.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球、黑球、白球共有若干个,除颜色外,形状、大小、 质地等完全相同,小新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布袋中,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如此大量摸球实验后,小新发现其中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于20%,摸出黑球的频率稳定于50%,对此实验,他总结出下列结论:①若进行大量摸球实验,摸出白球的频率稳定于30%,②若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该球是黑球的概率最大;③若再摸球100次,必有20次摸出的是红球.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5.如图,一个圆形转盘被分成了6个圆心角都为60°的扇形,任意 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阴影区域的概 率是( ) A. 1 B. 0 C. 1 2 D. 1 3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B.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5 C.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D.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0和1之间 7.在做“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越来越小 B. 当抛掷的次数n很大时,正面向上的次数一定为n 2 C. 不同次数的试验,正面向上的频率可能会不相同 D. 连续抛掷5次硬币都是正面向上,第6次抛掷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小于1 2 8.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黄球和1个绿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 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 A. B. C. D. 9.下列事件中,是确定性事件的是(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概念: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0,b≥0); b b a a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 比较数值的方法 (1)、根式变形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则a b >;②如果a b <,则a b <。 (2)、平方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2 2 a b >,则a b >;②如果2 2 a b <,则a b <。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例3、比较 231-与1 21 -的大小。 (4)、分子有理化法 通过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 例4、比较1514-与1413-的大小。 a (a >0) a -(a <0) 0 (a =0);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a2-b2=(a+b)(a- b)a2+2ab+b2=(a+b)2a2-2ab+b2=(a-b)2。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 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 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 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 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a+b)2a2-2ab+b2=(a-b)2这就是说,两个 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 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 叫完全平方式。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 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 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 分解因式.原式=(am+an)+(bm+bn)=a(m+n)+b(m+n),做到这一步不 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 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 =(am+an)+(bm+bn)=a(m+n)+b(m+n)=(m+n)?(a+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 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 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 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 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 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运用公式x2+(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六章 分式 1. 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C )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 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0(10≠=a a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 - ()0≠a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b ≠0) (3)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7.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5)写解。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v 顺水=v 静水+v 水. v 逆水=v 静水-v 水.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 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1-n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定义:形如y =x k (k 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 1 -=kx y x k y 1=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直线y=x 和 y=-x 。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5.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 落在一三限,x 增大y 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 、y 的顺序可交换。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 n n b a b a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