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20秋

德育原理20秋
德育原理20秋

1[单选题]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目标属于。

A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教育目标

C法纪教育目标

D德教育目标

我的答案: B解析:

2[单选题]“三维结构说”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是心理内容、心理形式和( B )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A心理意识

B心理能力

C心理活动

D心理特征

我的答案: B解析:

3[单选题]“德”或“德性”的概念,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泛指人一切优异的()。

A品质和特性

B思想和言行

C言论

D行为举止

我的答案: A解析:

4[单选题]民主与法制教育目标和自觉纪律教育目标属于(

A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教育目标

C法纪教育目标

D道德教育目标

我的答案: C解析:

5[单选题]古代社会道德教育内容以( )为主。

A国民公德

B职业道德

C私德

D民族公德

我的答案: C解析:

6[单选题]在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是指( )。

A学生

B教师

C集体

D家长

我的答案: B解析:

7[单选题]首次出现了总体目标和小学、中学德育目标的分段德育目标的是( )

A1 98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B1 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C2000年1 2月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D200 1年9月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我的答案: A解析:

8[单选题]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的是( )的力量。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我的答案: C解析:

9[单选题]培养好班集体,教好全班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班集体德育工作的()。A基本任务

B基本内容

C基本方法

D基本途径

我的答案: D解析:

10[单选题]德育过程是一个教育与( )的统一过程。

A锻炼

B受教育

C自我教育

D修养指导

我的答案: C解析:

11[单选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映了德育过程是( )规律。

A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B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C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D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的答案: C解析:

12[单选题]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的教育目标属于( )。

A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教育目标

C法纪教育目标

D道德教育目标

我的答案: D解析:

13[单选题]“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我的答案: A解析:

14[单选题]德育主体素质结构的基础是( )。

A道德素质

B专业素质

C教育素质

D身心素质

我的答案: D解析:

15[单选题]东西方国家在德育内容指导思想上的主要差异之一在于东方国家强调( )。

A社会为本

B个人为本

D群体意识

我的答案: A解析:

16[单选题]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 )。

A情感品质

B意志品质

C道德品质

D行为品质

我的答案: C解析:

17[单选题]榜样示范法是指,展示()的事迹和思想,以其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来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

A正面人物

B反面人物

C历史事件

D历史人物

我的答案: A解析:

18[单选题]在学校德育中注重宗教为本,道德为用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印度

我的答案: D解析:

19[单选题]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德育手段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影响

我的答案: D解析:

20[单选题]强调各种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不是说在德育中主张各种方法()。

A平均罗列

B分清主次

C优劣评判

D因时制宜

我的答案: A解析:

21[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德育管理内容的是()。

A德育队伍管理

B德育规章管理

C德育途径管理

D德育环境管理。

我的答案: A,B,C,D解析:

22[多选题]教育爱实践应有的理性把握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它的()。

A人道性

B引导性和广泛性

C爱与严的结合性

D理智性和纯洁性

我的答案: A,B,C,D解析:

23[多选题]德育的管理性强化不可忽视的几方面工作是()。

A德育思想观念的强化,全体教育者充分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B强化完善德育组织系统,处理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

C德育机制的强化

D德育队伍的强化

我的答案: A,B,C,D解析:

24[多选题]德育方法的有效性受时空条件的制约,从学生成长的空间来说有()。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家庭环境

D学校环境和班级集体环境

我的答案: A,B,C,D解析:

25[多选题]集体的目标、纪律,集体的舆论、组织结构不仅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有效地调节,而且还能对学生在集体中的行为、活动等进行有效地规范,使学生在集体中学习交往活动保持一定的()。

A秩序性

B协作性

C组织性

D单一性

我的答案: A,B,C解析:

26[多选题]强化教学的德育功能,从领导和管理上要确立的观念是()。

A教学是学校德育基本途径的观念

B要以升学率的提高为前提

C全体教师是德育力量主体的观念

D要以可观测到的学生良好的德性表现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

我的答案: A,C解析:

27[多选题]品德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人成长、生活所需要的多种德性和德行问题——道德品质、政治品质、生活劳动的品质、职业的品质等同时也涉及人成长生活的多方面意义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意义问题的范畴,应该是德育予以关注的方面?

A生命价值

B生活意义

C理想事业

D自由幸福

我的答案: A,B,C,D解析:

28[多选题]品德的生成和生长是个体与外在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建构,具有

A内生性

B外在性

C塑造性

D自我建构性

我的答案: A,D解析:

29[多选题]品德的内涵很丰富,具体表现在

A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规定性

B是心理与价值内容的“合金”

C是带有一定结构性的存在

D它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我的答案: A,B,C,D解析:

30[多选题]中小学的德育要夯实学生做人的基础,本书编写者认为应予关注的内容有

A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体谅人的教育

B责任感的教育、创业进取教育

C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心理品质教育

D遵守法纪的教育

我的答案: A,B,C,D解析:

31[判断题]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法纪教育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32[判断题]德育功能等同于德育价值。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33[判断题]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

34[判断题]品德就是道德品质。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35[判断题]开放式的德育必须要有开放式的德育工作体制,只有确立开放式德育工作体制,才能强化并保证学校德育的内外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德育工作格局。

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

36[判断题]德育内容具有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37[判断题]德育内容管理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根据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是德育管理不可忽视的,要根据德育目标对德育内容进行有价值的选择,抵制和消除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

38[判断题]影响品德发展的先天因素就是个体的遗传素质。(√)

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

39[判断题]道德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权威的,学生应服从教师。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40[判断题]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

41[判断题]德育意识主要是对直接关系到德育效果的各种因素(如德育决策、德育投入、德育模式等)具有直接影响或决定作用,其对德育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42[判断题]德育原则在什么程度上反映德育规律取决于人们对德育规律的认识程度。

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

43[判断题]德育主体最根本的是指受教育者。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44[判断题]德育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

45[判断题]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同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46[判断题]“一元化”的德育是历史上一切先进、开放、民主式社会的主要特征。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47[判断题]德育方法主要是指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48[判断题]德育科研是推动德育工作的有力杠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德育科研工作管理。首先要有科研成果意识,使广大工作人员把德育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

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解析:

49[判断题]品德培养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不包括人的个性的培养。

A对

B错

参考答案: B我的答案: B解析:

50[判断题]教育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层内涵,指教师对教育的那种深厚而又广泛的“符合教育内涵”的感悟、理解;对教育能予以符合“教育本来应该”的把握。

A对

B错

参考答案: A我的答案: 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