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案例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案例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案例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案例

一、设计理念和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也是建构主义的重要思想;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性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本教学案例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设计实施的,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获得同行的一致肯定。

二、教材与概念结构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讲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能量流动的结构基础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涉及到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能量在各个营养级上的逐级传递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等问题。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为“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属应用水平,即学生应能够将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运用于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当使学生把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懂得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些基本方法;其次,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得出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三、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笔者于2005年4月份在市直中学高二生物教研活动中所上的一堂交流课,所带班级是瓯海中学高二(9)班,据了解该班是该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级,学生基础好,思维敏捷,回答积极和课堂气氛活跃;同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又是容量大、教学要求高、时间紧。鉴于此,笔者在备课和上课时,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提供各种教学素材,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情景交融中唤起,对生物学的热爱在师生互动中产生。

四、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D:应用)。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D:应用)。

五、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六、教学资料或媒体:POWERPOINT课件(见附件)

七、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孤岛生存》

假设你像电影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的兴趣很高,他们的答案有选A的也有选B的,但多数学生选B。

讲述:合理答案到底是A还是B呢,我想我们学了这节课后自然能见分晓。

引出新课: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讲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阅读课本P89,看屏幕“草原生态系统”图思考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什么地方开始,生产者(草)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能否从动物开始,为什么?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

4、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羊群)中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学生逐一回答:略

师生总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当然不能从动物开始了,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屏幕逐一显示“能量流动的过程图”)

讲述:流入一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能量的去路包括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生长发育繁殖,后者能量的去路包括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和未利用部分。

(屏幕显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提问:请同学们依图,定性分析为什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中方框逐级变小,箭头越来越细?这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并且是逐级递解的。

定性分析后,让学生利用教材中“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对能量传递进行定量计算。

1、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案是:13.5%

2、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总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案是:20.1%

3、某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这样是否与能量守恒定律相矛盾呢?

答案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换,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按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因此,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都可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定量计算,并列出能量平衡表。

师生总结: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特点:1、单向不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十分之一”定律)

引出:(屏幕显示“某湖的能量金字塔”)

讲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思考题:鱼D获得1kj能量,至少需浮游植物A kj,最多需浮游植物A kj。

学生解释如下两个现象:1、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2、“一山不容二虎”。

思考题:除了能量金字塔以外,能不能从生物的数量或质量上反映出个营养级间的数值关系?是不是也是呈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

例子:绘制一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一个有树木、昆虫和小鸟组成的生态系统的个体数量金字塔。观察它们和能量金字塔的区别。

讲述:学习了刚才的内容,请同学们再回到《孤岛生存》的问题上,那么你会再选择哪种策略?

学生一致回答:A

讲述: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但是在人类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持续和高效常常会发生矛盾,例如,渔业、林业、畜牧业和农业的高产带来的是鱼类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草原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需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规律。

思考题:如何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水稻果实和秸杆持续高效地流向人类?

这是联系实际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学会利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了解生态农业的优越性主要在于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构思就是想从生命的高度来体现并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建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的“奉送真理”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提出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孤岛生存》,通过思考、学习再最终完满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创设一种与学习相联系的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教学设计做到了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既解决问题又传授新知,让学生收获颇多,与座的听课教师也都表示出一致肯定和鼓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来是相当枯燥乏味的,鉴于此,本人在上课前就作好充分准备以及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的优化组合,通过传授与启发、问题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完成知识的系统学习的同时也与学生有多次“碰撞”,产生了精彩的思想火花,语言表达也相当幽默、相当成功的,很好地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在教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持久性。如:学生有问题的提出或对问题的解决,不管对错与否都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肯定,并且充分调动其他学习伙伴对回答完整而准确的学生给予集体鼓掌的鼓励。因此这节课所有的学生都保持极浓的学习兴趣和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的建构主义理念。

同时,由于课前准备时间有限、首次上公开课而经验不足和对学生有陌生感等诸多原因,导

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点错误,如过度紧张而引起误会学生的表达意思导致教学效果出现一点瑕疵,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这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必要性。

通过这次的锻炼学习,笔者也期待以后能在这样的公开课上获得更大成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5的认识 第1课时》教案

1 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读、写及顺序 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书写。 教具学具 1. “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 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了解数数情况。 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动画情境。 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 2.数数。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

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 3.认、读数字1~5。 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 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 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 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 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学习数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序。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 6.学习1~5各数的写法。 (1)学习1、2的写法。 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的体积》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从事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操作、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会产生探究问题的需要,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和归纳公式,体验过程,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理念,本课以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引导猜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为基点,通过实际应用训练使学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理解运用知识。 在教学策略上,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猜想释疑、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中,自觉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探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编写可以看出,教材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联想、猜测、操作实验、推理等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就本节课的设计而言,本课“圆锥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首先悬疑激趣,再通过多媒体认识、理解圆锥体的特征。然后进行分组操作,为了实验的准确性,通过用空心圆锥向空心圆柱的容器里倒沙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丁集中心小学吴才香 背景分析:《圆锥的体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圆锥的体积,难点是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此公式计算出简单的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实验法推倒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1/3sh"中乘以的道理和来历。 教学关键: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圆柱以及也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圆锥。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实验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行验证。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几何形体? [说明:教师手里拿着圆柱和圆锥两个教具,通过提问使学生在意识形态中建立起几何形体,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构建合理学习氛围。] 学生: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说明:因求得圆锥的体积公式要用到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底面积和高,这里做一下铺垫。] 学生:V=sh 教师:圆锥和圆柱底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圆形。 教师:圆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S=πr2 [说明:在计算圆锥体积时要涉及到圆形的面积,这里的安排就是想让学生计算圆锥体积时比较顺畅。] 教师:通过上节课学习,你对圆锥有哪些认识? [说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锥的结构特点。] 教师:你还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方面的数学知识? [说明:既然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一定会畅所欲言,这时教师要筛选出跟这节课有关的数学信息,其它问题可以课后讨论或查阅资料完成。]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 [说明: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实践操作,揭示公式 老师拿出课件,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幅图,教师问:通过观察你能提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吗? [说明:教师之所以没问学生三幅图有什么不同,就是想让学生学会观察,并且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建立了空间观念,增加了想象空间。] 学生a:三幅图的圆柱圆锥谁的体积大?

数字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 藁城市岗上小学卢晓敏 教案背景: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数的认识,只是对数的写法还不太熟练,所以教学过程会很轻松的完成,学生也会有很浓的学习兴趣,有较高的积极性。 教学课题:1-5的认识 教材分析:先通过图片认识1-5的个数,让学生数一数,因为有幼儿园的基础,学起来较为简单,再能过计数器认识1-5,出示数字卡片认1-5的形状,练习写工整,培养学生认真 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利用图片,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利用精美图片和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计数器和小棒直观展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利用课件展示精美图片。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 说出图中的人或物。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课件展示5张数字卡片,学生对着自己摆的1~5这5张数字卡片,念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飘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来卖菜” 5.根据1~5各数的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6.做“做一做”。 课件展示:小花、苹果、圆形纸片,学生数一数 7、逐次感知1~5的数序。 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教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在计数器上方标上“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练习 8、教学数的写法 ①课件展示1-5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用眼观察;②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1-5。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教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拿上台在全班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圆锥的体积教学实录

圆锥的体积教学实录 多媒体演示1: (一个长方形,上面的一边渐渐变短,直到变成三角形) 师: 刚才你看到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动画? 生: 我看到了一个长方形逐渐变成了三角形. 师: 你看到的三角形和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生1: 它们是等底等高的关系. 生2: 它们面积的关系是倍数关系,正好两倍. 生3: 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生4, 等底等高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 师: 很好,你们真会动脑筋,我们来在看一个动画. 多媒体演示2: (圆柱体的上底面越来越小,直到缩成一点变成一个圆锥) 师: 这回你看到了什么?你猜想一下其中有什么知识和规律在里面? 生1: 我看到一个圆柱体的上底面越来越小,直到缩成一点. 生2: 圆柱体变成了圆锥体.

生3: 我想圆锥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一定有某种关系. 生4: 圆柱体的体积是锥体的体积的两倍,就和等底等高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一样. 生5: 它们是等底等高的关系. 生6: 圆柱体的体积不是锥体的体积的两倍,而是三倍. 生7: 圆柱体的体积和锥体的体积既不是两倍关系,也不是三倍关系.而是其它的关系. 师: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那么刚才同学们的想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呢?同学们讨论一下.注意:把肯定正确的想法和有争论的想法分开讨论. (生汇报: 正确的有: “我想圆锥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一定有某种关系.”“它们是等底等高的关系.”有争论的有: “圆柱体的体积是锥体的体积的两倍,”“圆柱体的体积不是锥体的体积的两倍,而是三倍.”) 师: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一下子就把正确的观点找了出来,大家能不能再开动脑筋想一想,对于两种不同的认识,你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学生进行讨论)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

《圆柱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探索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培养学生应用公式解决为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具准备:用大萝卜切成圆柱,并把它分成若干等份的扇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唤醒旧知。 1、课件出示 师:回忆我们学过哪些的立体图形,怎样求他们的体积? (回忆长方体的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计算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 师:你认为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2、 你能猜测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吗?(生:可能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验证我们猜测的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是否能 成立? (学生在课前把大萝卜圆柱体,把它分成4、8、16、个扇形,用它学具,学生亲自经历了把圆柱分割成扇形的过程。学生亲历对圆柱体如何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全过程。) (此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让每一个学生体亲历转化的的过程,在小组交流中真正的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来源,真正的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组把你们的验证过程汇报给大家听? 生1: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我们发现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体底面半径的一半,长方体的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半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它们的体积不变。所以我们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半径×高,也就等于长方体∏ r × r ×h,也就是底面积×高,所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合理的。 生2:我们组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他们的体积不变,所以我们验证,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是成立的。 生3:我们组是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扇形面积的一半,扇形 的面积=底面周长×12 ×高,长方体的高=圆柱体的半径,底面周长=2∏ r,2和2约分,所以我们得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是成立的。 (赢得了台下的掌声。我们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提供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会给我们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会让他们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 5、 师:你们真棒,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是合理的,我们的公式是成立 的。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直观,更简洁?你愿意把这种方法说给大家听吗? (学生探索出的三种方法,第二种更容易让全体学生接受,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1、3种的推导过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至少都能用一种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知道公式的来源。) 6、 屏幕演示:(学生边说边演示)

教学案例1

分类计数原理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两个计数原理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基本规律,它源于生活,融于专业,体现了数学的应用魅力。计数原理可以帮助学生从简单数数提升到方法提炼,它是加法和乘法运算的推广,也是概率统计初步的基础,学生对这两个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成为学好本章的一个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这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①了解学习本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 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重点: 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理解 四、教学难点: 分类计数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设计 分类计数原理的特点:各类办法间相互独立,各类办法中的每种

办法都能独立完成这件事(一步到位).例1、例2及巩固性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分类计数原理 六、教学方法: 问题式、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每周四次对“NBA”进行现场直播,并对参与节目交流的观众进行抽取幸运观众活动,奖品是“NBA”明星真品球衣或明星战靴,此节目深受广大篮球迷的喜欢。已知在某次直播时,共收到手机号码2万个。其中联通号码有0.8万个,移动号码有1万个,小灵通号码有0.2万个。现抽取: (1)一名幸运观众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抽法? (2)从联通号码、移动号码和小灵通号码中各抽取一名幸运观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象这种计算所有情况的问题可称为计数问题,用来解决这种问题的一般方法或计算规律叫做计数原理,今天我们就来探求它们。 二.新课讲授 问题1.1:“两会”决定,下一次会议一定要有农民工代表参加.假如现在南方有农民工代表30人,北方有农民工代表20人,现在选举一名农民工代表共有多少种选法?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完整)小学数学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发布者:景湲淇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第33~34页。 二、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思维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共六套,沙、米,实验报告单;带有刻度的直尺,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圆锥形小麦堆。 师:看,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小麦丰收了。张小虎和爷爷笑得合不拢嘴。这时,爷爷用竹子量了量麦堆的高和底面的直径,出了个难题要考考小虎:你能算出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吗? 这下可难住了小虎,因为他只学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怎么计算还没有学,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感兴趣的情境,巧妙至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互动新授 1、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呢? 根据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与那种图形的体积有关? 进一步观察、比较、猜测。教师举起圆柱、圆锥教具,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让学生想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此公式计算出简单的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实验法推倒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1/3sh"中乘以的道理和来历。 教学关键: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圆柱以及也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圆锥。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实验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行验证。 教学片段:动手操作,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你们先在心里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应该是什么,不要说出来,等咱们研究过以后,看看谁的猜测是正确的。 一、出示动手操作的步骤: 1、自选圆锥。 2、测量所选圆锥和圆柱底面和高之间的关系。 3、用所选的圆锥往圆柱里倒水。(圆锥里的水要尽可能的满)

4、记录实验的结果。学生开始活动。 二、根据实验的结果整理完成下表: 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等底但不等高的圆锥与圆柱圆锥的高高一些圆锥体积大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圆锥的高矮一些圆锥体积小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等高但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圆锥的底面大一些圆锥体积大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圆锥的底面小一些圆锥体积小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三、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通过实验,你能推出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即:v圆锥=1/3sh 四: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推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怎么样?和你猜想的一样吗?用你最酷的表情或者动作告诉老师。看来你们今天的收获真的不小,利用课余时间些一篇数学日记,就写今天课堂上的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你的心情和想法。 教学反思: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更多的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一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回声 崔召小学刘霞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展开学习,能感受、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的对比来模仿回声;通过回声的学习感悟我们应该善待、热爱大自然。 2.能用流畅、清晰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的第一段。 3.能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并运用力度记号,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唱出相应的力度。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学习中:感受、分析、模仿回声,以及二度创作回声的效果。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围绕“回声”展开,感受回声——分析回声——模仿回声——二度创作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感受回声这一环节中用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选自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学生熟悉的课文,教师用特有的语言和带旋律的歌曲重新换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分析回声这一环节即聆听拉索的《回声》,聆听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力度的对比和旋律的重复或完全重复,能表现回声的效果。二度创作回声效果中让学生能模仿拉索的《回声》的手法来编创歌曲《友谊的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是一则小故事,告诫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善待大自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教学参与体验教学集体合作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拉索的《回声》)教学光盘 f.p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回声” (一)创设意境,点出“回声” 1.语言创设意境:一只小鸭子迷路了,它只说它的家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2.学生用“si”帮助教师画出简笔画:小桥、大山、流水(我们帮它找到家好吗?) 3.故事点出“回声”:小鸭子高兴地说:“你们真棒!”于是它游到了桥洞底下,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 嘎嘎嘎︳嘎——‖……。这时不知哪儿也有一只小鸭在叫:嘎嘎嘎︳嘎— —‖……这下小鸭子傻了,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由“回声”导入“f.p” 1.出示f.p,念一念。 2.体验f.p:用动作来表示。 3.小结:动作大表示强,动作小表示弱。 二、分析“回声” 1.聆听拉索的《回声》:说说用哪些办法来表现回声的? 2.分析:歌词——重复或完全重复。 力度——强弱对比明显。 演唱形式——无伴奏合唱 3.再次聆听,学生可轻声地跟唱“弱”的部分。 三、模仿回声 1.回声会在哪些地方产生呢? 2.用“5-︳3-︳0555︳5-‖”这一旋律回答。 回声在哪里呀 3.将学生的回答用f.p的对比模仿回声。 四、学唱《友谊的回声》其中的一段。(二度创作回声效果) 1.聆听范唱:让学生说说:pp的含义 2.教师范唱,学生当回声。

圆锥的体积(1)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教材25、26页,练习四部分习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能力和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联想和猜测、小组实验、合作探究、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样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向学生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到过程 教学准备:各种圆柱形、圆锥形容器、水、实验报告单 一、联系生活,激趣设疑 1、故事激趣 2、引出课题

(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争论不休,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想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非常棒!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来引出数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很顺利地引出课题,达到了激情激趣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学生猜想 师: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想圆锥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生2:圆柱和圆锥是两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不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因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 生3:我想圆锥的体积肯定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 2、验证猜想 (1)、师提出实验要求 师:老师也认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那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吧!现在请你们拿出各自准备的学具,每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发一份实验报告单,你们边实验,边填写报告单。 (2)、学生实验探究 (3)、发现规律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罗新明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 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1——5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

《1—5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第1课时:1-5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认识1—5各个数字。 2、培养学生数字的形成概念,理解1—5的实际数量。 3、培养学生初步了解1—5的数序。并能正确读写1—5各数学。 4、利用“野生动物”图,初步培养学生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受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际认识每个数的实际数量及正确规范地书写1—5各数。难点:认识数字的实际数量表示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 电脑,各种动物图片、及小棒、计算器、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 教学构思: 通过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 流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游动物园?喜不喜欢?(喜欢)(接着电脑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能把整幅图意说一说? 生: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学生去游动物园。 师:那么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除了动物以外还有什么? 请同学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近到远逐一观察 2.分小组讨论:每4个人分一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汇报) 让他们大胆发现、探讨。 3.结束讨论,引导学生作全面回答。 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各几只? 生:图上有 1头大象,有2头牛,有3只长颈鹿,有3匹马,有4只小鸟。师:图上1头大象,2头牛,3匹马,3只长颈鹿,4只小鸟各用表示?谁能用手指指给老师看? 生: 1头大象指1个手指, 2头牛指2个手指。 3匹马指3个手指, 4只小鸟指4个手指。 师:图上除了动物园里面动物外,还有什么东西?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应用 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水和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课件出示)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渗透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二、导人新课 出示一个圆锥形的谷堆,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三、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正好3次可以倒满。 圆柱里装满沙子,倒入与他等底等高的圆锥,三次正好倒完。 接着,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 生:3次。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多找几名同学说。 板书:圆锥的体积=1/3 ×圆柱体积 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生:等于“底面积×高”。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发现关系,得出公式。 教学难点:发现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一个圆柱、三个圆锥(分别与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直尺、大米。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夏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都热得喘不过气来。一只小白兔去“动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熊伯伯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了,它也去熊伯伯的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白兔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狐狸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狐狸贪婪地问:“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换一个,怎么样?(如果这时小白兔和狐狸换了雪糕,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 问题二:(动画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小白兔这时和狐狸换雪糕,你觉得公平吗?) 问题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肯与它交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过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3、复习。 下面几种立体图形中(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哪些图形的体积我们已经学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我们可以用统一的什么计算公式来表示? 3、引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圆锥的体积公式可不可以也用V=sh来表示?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明确学习目标。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第一步:小组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分别用1、2、3号的圆锥装满大米往圆柱里倒3次,比较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的3倍的大小。并填实验报告。

优秀教学案例(1)

优秀教学案例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案例描述】 一、设置悬念 1、动画片演示小动物骑车,小熊骑的车轮是圆形的,小狗骑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骑的车轮是椭圆形的。让小朋友猜猜谁骑的快。 2、学生争先恐后猜测之后观看动画片,小熊骑的最快,谁能说出原因,部分同学想到小熊骑的车轮是圆形的,所以快,但说不出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快呢?设下悬念。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l、身边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2、生纷纷回答,并就现场有的圆形拿过来感知,用手摸摸说出感觉。 3、借助身边圆形物体在纸上画个圆,剪下来备用。 4、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对折圆,看能发现什么?用直尺测量还 会发现什么?每个小组汇报,其它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生:对折几次,交于中心一点,称为圆心…… 生:几次折痕同样长……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生: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生:通过测量r=SX(d2SX)或d=2r…… 生:半径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 生:…… 总结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及d=2r或r=SX(d2SX)。 [说明: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对圆已经有了初 步的感性认识,教学中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引出圆,再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通过度量发现圆的特征。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后,再在全班这大集体中交流,把小组学习的收获向全班汇报,同时也将小组没研究明白的问题让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在民主、活跃、热烈的气氛中相互交流、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完全由过去那种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这一模式充分体现新课程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要求。] 三、自主探索 1、学生自己看书,按书中介绍的方法画圆。再在同一位置,画大小不一的圆,看发现了什么? 2、生: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来决定。 [说明:打破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方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书中介绍,自己画圆,而且学生可以在喜欢的位置上,画出不同的圆,甚至可以组合成各种图案。学生不仅对圆产生了好感,而且从中理解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想象力。] 四、回顾课前动画片 用圆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圆形的轮子跑得快?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实践中,教师运用能引发互动的有效办法——合作交流讨论,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幼儿园大班数学《1到5的认识》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1到5的认识》教案模板范文.doc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上节课又初步认识了圆锥,本节教材内容既要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和自主发展打好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且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具有了初步的类比思维意识。通过前一节《圆锥的认识》,学生对圆锥的特征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学生来说,求体积并非陌生的新知识,只是像圆锥这样学生认为不规则几何体的图形,求体积有困难。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绝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基础和分析对比的能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应该比较容易。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通过猜测、实验、对比让学生推导和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

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猜想和验证的科学方法。并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圆锥和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推导理解圆锥体积的公式,。 难点:能准确地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8盆水,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共八套,带有刻度的直尺、绳子等。 六、教学方法: 实验法、对比法、引导法、归纳法、演示法、练习法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圆锥图形

2019《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doc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文章 内容由收集 !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 圆锥的体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 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 键 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 高圆 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教具和学具准备 学具:( 4 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准备用硬纸自制等底等高、 圆柱和圆锥各一对,黄沙一堆。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明的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 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一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模拟场景,呈现问题 师:同学们,小明有一个问题,看谁能帮助他解决。咱们一 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上学期,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深圳珍珠乐园玩,那 里很多娱乐设施,小明玩得很开心,可就是天气有点热。他 来到雪糕店想吃雪糕,看到有两种雪糕,一种是圆柱形的, 2 元一支,一种是圆锥形的,0.5 元一支,小明比一比圆柱形雪糕和圆锥形雪糕底面相等,高度也相等,你们认为买哪 种雪糕合算呢? 生 1:买圆柱形的雪糕。 生 2. :买圆锥形的雪糕。(课堂气氛激烈,议论纷纷)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好吗?[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经验,模拟春游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 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形象地揭示出数学源 于生活,并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道理。) 再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在悬念中提 出学习目标,明确探索的方向,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 动机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