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平衡答案

相平衡答案
相平衡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一、选择题

1. A ;

2. A ;

3. C ;

4. C ;

5. D ;

6. B ;

7. C ;

8. B ;

9. A ;10. D

m

fus H V

T dp dT ??=;11. B ;12. B ,F=3-2+1=2;13. C ;14. D 高温下水表现为气相;15. D F=1-2+1=0,F=1-3+2=0,F=2-1+2=3, F=1-1+2=2。;16. A ;17. B ;18.A ;19. D ;20. C ;21. C ;22. B ;23. C ;24. C ;25. A ;26. B ;27. D ;28.C ;29.D ;30.C ;31.B :x B = 0.5,y B =0.6,p A +p B = 25.0kPa<30.0kPa ,最大负偏差;32.C ;33.B ;34.D ;35.C 36.B ;37.A ;38. B ;39. A ;40. D 。C=n+1,P=2,F=n+1-2+3=n+2;41. B ;42. D ;43. C ;44. C ;45. D 。 F=2-P+2=0;46. B 。F=2-P+1=0;47. C 。F=2-P+1=0;48. D ;49. B ;50 D ;51. B ;52. D ;53. D ;54 C ;55. C ;56. B ;57. A ;58. B 。;59. A ; 60. C 61. D 。 二、填空题

1. C= 2, F=1 。

2.

m

m

V T H dT dp ??=,纯组分 3. 最低恒沸物,纯B 4. 76,24 5. 与水完全不互溶,反 6. =。 7.小于。 8. C=3, P=2,F=4。 9. C=2, P=3, F=1。 10. C=1;P=2;F=0。 11. 4,5。12. C=4; P=4; F=3。 13. 最低。 14. C=1, F=0。不变,向右。15.小于 16. C=2; P=2; F=1。 17. 0.625。 18. 大于 19. 1,Na 2CO 3.10H 2O(s) 20. C=1,F=0,不变,向右 21. 3,3 22. C=2,P=3,F=1 23. 大于。24. 等于。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错,应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独立变化的强度变数。 4.错,也有代表相的点。

5.错, f = l 表示有一个强度变数可独立变化。 6.对。

7.对,在p~x图中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液相线是直线。8.对。

9.错,其他相图的两相平衡区也可以使用杠杆规则。10.错,对有恒沸物的系统,最多只能得到一个纯组分。11.错,通常两个组分都同时产生正(或负)偏差。12.错,恒沸组成与压力有关。

13.错,因不互溶,pA = pA’,与组成无关。14.对。

15.对。

16. 对。

17. 错。

18. 错。

19. 对。

20. 对。

21. 对。

22. 错。

23. 错。

24. 对。

25. 错。

四、计算题

1. 5564Pa

2. 答案:(1)各相区的相数、相态和自由度数

(2)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

l==A(s)+C(s) D(s)==C(s)+l l==D(s)+ (s)

(3)步冷曲线

3. 答案. (15分)Bi—Te系统的熔点组成图如下图所示。

(1)试画出相应于点a与b 的熔融物的步冷曲线的示意图;(每条线1.5分,共3分)

(2)分别指出从1到点7各区以及ABC线所代表的系统的相数、相态及自由度数;(每2空一分,共12分)

相区相数相态自由度

1 1 l 2

2 2 l + Bi(s) 1

3 2 l + Bi2Te3(s) 1

4 2 Bi(s) + Bi2Te3(s) 1

5 2 l + Bi2Te3(s) 1

6 2 l + Te(s) 1

7 2 Bi 2Te 3(s) + Te(s) 1 ABC

3

l + Bi(s) + Bi 2Te 3(s)

(3)在1000g 由G 点所示的系统中,各相的质量各为多少? 根据杠杆规则:

24

.006

.024.048.018.024.01200=--=-s s m m (3分)

g m s 200=,g m l 800=(2分)

4.答案:(15分)A 和B 二组分的凝取相图如图所示,A

B t t A B **和分别为纯与纯的熔点。 (1)画出a-a’与b-b’的步冷曲线................................................3分 (2)填写下表各相区与FED 线的相数、相态及自由度................12分

5.答案:(10分)每空0.5分,步冷曲线每条2分

6.

相区相数相态自由度

1 1 l 2

2 2 l+H2O(s) 1

3 2 l+BW5(s) 1

4 2 H2O(s)+BW5(s) 1

5 2 l+NaI(s) 1

6 2 l+BW2(s) 1

7 2 BW 5(s)+BW 2(s) 1 8 2 BW 2(s)+NaI(s) 1 AB 3 l +H 2O(s)+BW 5(s) 0 CD

3

l +BW 5(s)+BW 2(s)

(3)先恒温蒸发至组成在C 和E 之间,然后降温至物系点落与6区内。 7.

A —A2B:L+A(S)+A2B(S) A2B—AB2:L+A2B(S)+AB2(S) AB2—B:L+A2B(S)+B(S)

(标相态每个区域0.5分,步冷曲线每个2分。)

8.

9. (1)据图填空(6分)

(2)将混合物全部溶化,再逐渐降温,降到温度低于液相线EB 时,即有Cd(s)析出。随温度下降,Cd(s)量增加。只要温度不低于E 点温度,即可得到大量的Cd(s),但

此法不能将Cd 全部分离出来。(4分) 10. (1)冷却到温度t 时,析出B (s )

ob

oa

W W l S )

()( (2)

12. (1)当组成为x 的物系,冷却到t ℃时,析出纯B 固体。

此时固相重量∶液相重量=ob ∶oa (3分)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