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湖湘文化

独特的湖湘文化
独特的湖湘文化

独特的湖湘文化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长江文明经历了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由上层精英文化向下层民众文化的渗透。从地域的角度看,西方冲击还造成了内地与沿海的差异格局。中国近代历史上勃然兴起的“湖湘文化”和“海派文化”,恰好可以看作是内地与沿海的典型代表。

一、湖湘文化源流

湖湘文化的“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主要是指以今湖南为主体的近代区域文化。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者,当自洪杨之难始。”所谓“洪杨之难”,是指洪秀全,杨秀清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与太平军交战中一战成名,由此确立了湖湘文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举凡一切军国大事,几乎都少不了湖南人的身影。

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发达,有两大源头;其一是传统楚文化的孕育,这是间接源头;其二是南宋时期的湖湘学派,这是直接源头。

湖南曾是楚文化重要腹地,屈原南游沅湘,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尤其是相传作于湖南的《天问》,对宇宙、自然和历史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质问。这种精神后来深深扎根于湖湘文化的土壤之中,可以说,楚文化的因子已逐渐融汇到湖湘文化的小传统之中,成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保证了这些楚文化因子不致流失,当近代西方文明冲击湖湘大地时,楚文化因子历久弥珍,喷然而出,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湖湘学派是宋代理学阵营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胡宏,字仁仲,号五峰,福建崇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隐居衡山20余年,终老于此。张木式,字敬夫,号南轩,今四川绵州人,8岁随父亲张浚到长沙定居,后拜胡宏为师,成为胡宏的得意弟子,其学术思想较之乃师更胜一筹。张木式的名声之大,还引起了另一位大学者——朱熹的注意,由此导致了学术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当时(1167年)朱熹37岁,张木式34岁,却都已跻身中国学术文化的最前列。这二位青年才俊,在岳麓书院幽静的环境里,用精密高超的思维探讨着哲学意义上的人和人性的秘密,有时连续论争三天三夜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他们的学术讨论是公正无私的,研究探讨的结果是:两人越来越佩服对方,两人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朱张会讲”以及朱熹在岳麓书院的讲学,几乎成为湖湘文化的精神象征。

到了明末清初,湖湘文化中又出现了另一位杰出学者——王夫之。

王夫之生长在湖南,肄业于岳麓书院,他在山长胡道行的教育下,受岳麓学术传统的影响,对宋代湖湘学派大师胡宏、张木式的学术思想极为推崇,并在人性论、知行观及治学思想上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王夫之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华文明史上居有崇高地位。谭嗣同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当代学术大师侯外庐先生也认为王夫之的思想,“蕴含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他不止是将湖湘文化,而且将整个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湖湘文化塑造了湖湘士人外倾感应型人格,当面临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时,经世致用的学风使一批湖湘知识分子率先认识到西方物质文明的进步意义。

早在1842年,湖南邵阳人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诲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英、美、俄、西等5大洲90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他逝世10年后,湖

南人曾国藩、左宗棠又率先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1876年,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在实地考察西方社会的基础上,率先提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开设议会,实行君主共和制。1895年开始的维新变法运动,湖南人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新文化运动,湖南人易白沙历数孔学辅助帝王独裁,实行文化专制等弊端,提倡“真理以辩论而明,学术同竞争而进”,呼唤学术思想自由。1918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生蔡和森、毛泽东、萧子升等组成以提倡文化革新为宗旨的新民学会,成为湖南五四运动的中坚组织之一。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杰出代表,刘少奇成为共和国主席……湖湘文化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民国奇人杨度在《湖南少年歌》中无不自负地吟唱道:“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综观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变化,湖南人的所作所为,的确担当得起“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评价。

二、“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中国的事,说“老”人家相信,说“高等学府”之类常常要打上一个问号,但这个问号面对岳麓书院完全可以撤销。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的教师中集中了大量海内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可称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家朱熹、张木式、王阳明,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千年太长,光从清代而论,我们便可随手举出哲学大师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岳麓书院的正门口骄傲地挂着一副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近代湖南人才兴盛,一是得自岳麓书院的培养教育,二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晚清的崛起。早在湘军创立之初,曾国藩就十分重视人才的遴选,他认为:行军用兵,以得人为第一要义。曾国藩选才不求全责备,只要有一技之长,一节之用,不论年限资历,均在录用之列。

湖南地处内地,所受西方冲击相对较弱,传统的基层社区组织保存较为完整。曾国藩在训练湘军时,首先就把军队制度建立在一种浓郁的乡党亲情氛围之中,士兵将官多是相同地域甚或同乡同里之人。

乡情、亲情、师友之情,三者叠和,使得湘军极具凝聚力和战斗力。随着湘军在晚清的崛起,湖湘人才也开始冲出湖南,走向全国。在湖湘人才中,最多也最具特色的,首先是军事人才。

深受湖湘学派“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近代湖湘人才大多深具务实的学风,他们不善于或不屑于从事抽象的思辩工作,不善于或不屑于从事章句考据之学。在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立节”四不朽中,湖湘人才更看重立功和立德。在他们看来,有功无德是霸才,有德无功是庸才。

左宗棠要求“识得一字即行一字,”评价学问的标准不在于读书多少,而在实践多少,由此构成一种乡土社区型的文化精神传统,甚至把“老农”推崇到“识字”,读书人之上的地位。知识分子与劳动大众事业相结合,在一般士人眼中不啻为荒谬之举(孔子就曾反对弟子学农),但在湖湘士人看来,却是极其平常之事。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崇尚“踏着人生的实际”说话,其著名的“卑贱者最高明,高贵者最愚蠢”的论断,大约可以追溯到湖湘文化的乡土精神传统。

湖湘人才讲求实际,热衰于治道政术,但并不排斥探究学问。但他们的治学往往与治术纠缠不清,不象江浙学人在学术研治方面那么纯粹罢了。于实际应用,分不分别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实在关系不大。

中国传统儒学有所谓“内圣”“外王”之学,由“修齐治平”的修养工夫可以达致“外王”的事功。但在近代西方的冲击下,使得原有的“夷夏之辨”所具有的文化优感丧失殆尽,儒士阶层感到无法轻易通过道德“内圣”推导出“外王”事功的陈旧渠道。面对这一亘古未有的巨大冲击,岭南学者康有为、梁启超总是希图在“内圣”方面寻求转换,多在思想领域掀起变革波澜。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第204页。但在湖湘人士看来,国力的强劲轻弱似乎只存留在物质与武力的角逐对抗之中,其中并不涉及道德“内圣”的层面。这种以事功成事实的态度,反而使他们能认识西方物质文明的长处,而不必纠缠于隐藏于物质层面背后的“内圣”因素,从而也使湖湘人士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占得先机。

湖湘文化孕育的湖湘人才,以湘军起家,由军事而入政治,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尤为兴旺发达,这大约就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近代含义吧。

三、吃辣椒与闹革命

近代湖南人才的兴盛,还和湖南民风有关。湖南民风仍以强悍著称,由此可见,湖南人自古以来就以“强悍、负气”著称。这种民风造就了湖南人“单线条”的思维方式:只要是他认准的“理”,就会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不顾客观形势强弱与否,便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湖南人的强悍,使得“湘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近代湖南人从军风气特盛,有“无湘不成军”之谚。这种强悍的作风,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形势,反而容易取得成功。

湖南人的负气,以主观意志为原则,不屑更改。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近代以来湖南人两极分化的奇特现象。

但是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光有强悍负气是不够的。强悍只是对待问题的无畏态度,负气走极端只是一种决断能力,如果没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没有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那么强悍只能逞一时之勇,负气也迹近无赖。湖南人之所以能在近代中国历史成就一番“事业”,占居一席之地,除了强悍负气之外,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自宋代以来,湖南人就以勤奋著称。勤奋,本是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明清以来,随着人口激增,可耕地逐渐减少,不勤奋就意味着忍饥挨饿,但综观湖南自近代以来的国民生计,不似江浙沿海有那么多的经商机会,人民除务农而外,别无他途,就更养成了湖南人的勤劳作风。

近代湖南人,是经历了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移民的结果。新来的移民具有强烈的开拓心和进取精神;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湖湘文化厚积薄发,以其特有的气质,闪耀着夺目的光采。但和海派文化比较起来,湖湘文化具有更多的传统色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她具有更多的内向特征。湖湘文化的本质,仍然是传统的农业文明。

湖湘文化的三个特点

本人长居长沙岳麓山下,在岳麓书院的文庙中读的小学,毛泽东青年时在岳麓书院自学期间的卧室正好是我所在班的教室。生于斯、长于斯,常常观摩着高挂在岳麓书院“忠孝廉节”堂上古老的“实事求是”匾额,对湖湘文化自有一种比他人更深的感同身受。我感觉到湖湘文化有三个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湖湘文化有三个源头。

一、三湘四水的灵动多彩,蕴育着激越冲突型的文化思想。自古湖南属楚,湘楚文化实为一体。从现存的楚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湘楚文化先人的激越、浪漫和好奇。

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我认为这种文化特征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同江南水乡的文秀和蒙古高原的雄浑一样。湖南的地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对北敞开,冬季: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潮滚滚南下,长驱直入湖南全境,达南岭的脚下郴州永州一线,被阻于南岭;夏季:南方的阳光烈日加上湘北洞庭湖大水面的蒸发,使三湘大地热气郁积而不得散发,致使盛夏酷暑可达41摄氏度,夜晚的气温仍可高达33摄氏度。而春秋两季:三湘大地时而受西北的冷锋控制,时而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故气候多变,时晴时雨,骤冷骤热。因此,尽管湖南号称为鱼米之乡,自古却属于居住条件恶烈的荒蛮之地,以至于贾谊分配到长沙作王太傅,自视为流放而痛苦早逝。

汉代以后,湖南逐步开发,虽然成了鱼米之乡和粮仓,三湘人民祖祖辈辈所感受到的气候的恶烈,冬寒夏暑,春秋两季变化无常,培养了湖南人认同天道变化无常的道理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如楚辞中的离骚、天问、招魂,湘楚巫文化中的祭祀,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漆画等,其不同于黄河流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追求对称和工稳,而是更跳跃、更激情、特别是表现出对天道无常变化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二千多年过去了,湖南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依旧,则从屈原到欧阳询、怀素,到王船山、魏源、曾、左、彭、胡,到谭嗣同、王闓运、齐白石,到黄兴、蒋翊武、蔡锷、毛泽东,这种情怀和精神一以贯之。我们在面对湖湘文化的时候,决不能低估了这种环境对湖湘文化的影响。

二、古时移民对湖湘文化的影响。湖南自古为南北兵家首征之地,元代初年及明末清初,湖湘大地遭受战火多次蹂躏,土著族十室九空。元代和清代有两次在中央政府鼓励和安排下的大规模移民,移民主要来自江淅、江西和四川等地,湖南省境内有四十多种方言,如湘乡新化、常德湘西、衡阳、平浏、澧陵等方言,可以说没有一个湖南人能听懂省内的所有方言。移民的进入给湖湘文化提出供了厚实多元的基础。近代有人论说,湖南之所以名人辈出,盖因湖南是移民省的缘故。而不管移民来自哪里,其最根本的特点是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和拼搏的精神,这种气质上接先人楚文化的跳越浪漫,就形成了近代湖湘文化的激越而又有序、笃实而又灵动、浪漫而又实际的鲜明地域特征。

三、格物致知和实事求是。近四百年湖湘文化的道统脉络非常清楚,前后大家相望,从王船山的旁证博引、评述宏论,到魏源的洋为中用,到曾国藩的笃实学风,到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唯实”的思想路线是前后相继的。

身为万世师表的伦理思想家孔子,生前并不得意。他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晚期提出了新的、有浓厚唯物辩证特征的伦理和道德体系,借复古的口号行革新变法和挽救人心之实。孔子生前实是改革家。

汉代董仲舒尊孔,抽掉孔子的革新和辩证精神,留下了伦理道德。宋代的朱程理学则对孔子学说精华破坏最大,理学家用佛学和道家中的主观唯心主义玄说来注解和重构孔子的学说,结果儒学理论体系越来越大,离孔子的真理离实际生活越来越远。

朱程理学以心学为号召,知行两端,基本上把孔子的革新和辩证精神阉割掉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明两代儒学日益走向唯心的“心学”,使有远见的文人不能不从实际出发来思考当时的社会诸多问题,其代表就是近代湖湘文化的开山祖王船山。

船山先生以激越的文人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实际斗争生活体验,上续诸子,提出了“格物致知”、“实事

求是”的思想,在唯物的基础上复古了孔子的革新辩证精神。可以说船山学说相当的部分是独立于朱程理学之外的。船山学说强调经世致用,经清中叶魏源、曾国藩等人的大力推崇,遂成当世显学,它对发奋图强的清末洋务运动,对立志救国的“五四”前后大批文化青年都有深广的影响。

要而言之,今天谈到近代湖湘文化的传承,无论思想哲学还是文学艺术,其思想路线就是“格物致知”、“实事求是”。

湖湘文化源头及其精神

2003年09月10日20时39分来源:星辰在线

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

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

我国考古学界认定,距今一万至五千年前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即传说中的神农时代;

距今五六千年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器过渡的时期,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炎、黄二帝既是

氏族首领,又是氏族和部落的称号,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即炎帝时代和黄帝时代。

此前的湖南,还拥有数十万年旧石器文化的历史。湖南气候温湿,其南部的江永一带是原始野生

稻产地。毗邻江永的道县玉蟾洞遗址发现超乎一万年的陶器和三粒完整的稻谷,其中稍早的为野

生稻,略晚的为栽培稻,还保留有野生稻、籼稻和粳稻的综合特征,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栽

培稻标本。这说明,道县先民在自然界不能满足人们食用需要的野生稻面前,通过栽培,改造野

生稻,率先为人类燃起了开拓稻作文化的希望。

旧石器晚期的长江中游,已经成为两岸文化同源的纽带。渡过湖北江陵一带,便是湖南洞庭区土

质松软的澧阳冲积平原,具有发展规模稻作文化的自然条件,从旧石器晚期始,先民们陆续进入

这个平原。八九千年前的澧县彭头山就有文字发明前的表意符号、表意绘画和图腾。八千年左右

的澧县八十 遗址,发现稻谷和大米两万多粒,是全世界史前稻作谷物发现最多的地方;还有木耒、木铲和骨铲等农具以及木杵等加工工具,与《周易·系辞》“神农氏作, 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传说记载完全暗合,和战国中期《尸子》说“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

以及《续三皇本纪》载炎帝称帝“五百三十年”的时间之和也大体相当。由此可见,神农氏族从

陕甘迁入澧阳,创造的优势不断增强,形成了定居农业的基本经济形态,将稻作文化发展到了规

模农业阶段。制陶工艺亦相当娴熟,以多种形式的釜和白陶,彩陶最具特色,其辐射光芒波及沅、湘和鄂西等周邻。湖湘文化从此更不断创新。

6500年前,澧县城头山古城和稻田的被发掘,证实了神农氏“日中为市”的传说记载。澧县八十 遗址发现一些台基式建筑,其中一座房基的中间主体部分高出地面约40厘米,四角向外伸出呈犄角状,平面呈海星状。这种礼仪中心遗址提示人们:澧县八十 原是神农时代的中心所在。第一代神农当是从这里出发南巡为民治病,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神农氏族因缔造农耕文明而被拥戴为中心氏族,其子孙也就受延揽而衍于四方。最后一代炎帝榆罔部落因败于阪泉之战,叶落归根于其先祖的寝陵附近。这样,整个神农时代的湖湘文化因在神农中心氏族的心脏地区发展起来,也就浸透了神农氏族文化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帝氏族从黄河流域兴起,与炎帝氏族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炎黄联盟,成为古代中国最强盛的部落群。炎帝神农氏是这个联盟的奠基者,尔后黄帝取而代之,统一中原,拓展四方,炎黄集团从此进入国家产生前夜的酋邦时代。黄帝成为首任酋长,继续高举炎黄联盟大旗,将炎帝开创的原始文明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从而奠定了一个世界上民族和人口最多,垂数千年稳定统一的文明古国的巩固基础。湖湘文化也就随之融合发展成了炎黄文化。

《周易·系辞》将炎黄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喻兼有天和大地的品格。这个概括不仅体现为先贤的哲学理念,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炎黄文化传统中持续作用着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勇于征服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勤于科技发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包容互补的民族大团结精神。

在率先发明栽培稻的湖南先民文化传统中,还蕴含着一种惯于发扬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和精神,一脉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价值取向也造成了湖湘文化的思维方式,即博采内外众家、广为交融、优化思维主体的开放方式。上述三个层面更共同锻造了从周敦颐、胡宏到王船山的哲学思想,及其崇实、主动、重行、通变、求真、达用的哲学方向。以王船山为代表的17世纪早期启蒙思想,直到清末才被推上历史前台,成为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湖湘文化精髓之我见

关于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学术界比较公认且较典型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二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我们倾向于后者,认为后者更能体现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更能反映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奇葩。湖湘文化以原道发端,远迹屈子,中经贾谊、柳宗元形成湖湘文化原道的源头,到周敦颐重构儒道的《太极图说》、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技可进乎道”、“师夷长技以制夷”,谭嗣同锻造维新变法的思想利器《仁学》,直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流风所被,化及千年”,终于积千年之功,卓然独立于世,为中国近现代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湖湘文化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推动了湖湘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学术讨论和分歧。仅就对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而言,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术界比较公认且较为典型的有二。一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二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周伯华《中国经济时报·大力弘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2006年3月7日)对这两种概括,我们倾向于后者,认为后者更能体现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更能反映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首先,“经世致用”只是儒家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并不能凸显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经世”最早出自《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经世”即“经国济世”,强调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求解治国之道;“致用”即“学以致用”,要求积极入世、致力社会实践。“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端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王船山、顾炎武为代表,后来的维新运动也是从中汲取精神资源。从本质上讲,“经世致用”是儒家文化实用主义特征的概括。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强调入世。儒家自创立始,就非常重视实践,也就是孔子所谓的“行”。在孔子看来,“学”最终要落实在“行”的层面上,而且“学”也就是“行”,“行”中之“学”才是真正之“学”,“学而时习之”,才会真正体会到“乐”的勃发。通读《论语》不难发现,孔子所提倡的学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实际上提出了一整套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治世行为规范,而不是朱程所尊奉的那种离实际生活越来越远的心学。历代儒士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对经世致用的最好注脚。湖湘文化,作为儒家文化地域化的一个分支,必然带有儒家文化这一本质特征,如果将其作为湖湘文化的特征,很显然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其次,“实事求是”是儒学本来存在的一种治学方式,它仅是湖湘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治学选择。“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代王船山提出“格物致知”和“实事求是”的学术背景,是远离实际社会生活的心学的泛滥。以朱程理学为代表的心学,抽掉了儒家的求实、革新精神,将知行割裂,置于两端,不能满足抵御女真族南犯、急于拓展民族生存空间的现实需要,其生命活力已日渐式微。王船山提出这一学术主张,正是对朱程理学歪曲儒家学说的历史性反正。实际上,王船山所做的就是洗尽“实事求是”身上的历史尘埃,为湖湘学派寻找治学上的理论依据,注入儒学继续前行的动力,还不能说这就是反映湖湘文化特色的固有特征。从湖湘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真正成为中华文化一支有影响力的文化,始于明末清初,前后不过四百多年。这一方面是文化重心南移的结果,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一种治学理路选择的结果。如果将儒学本来存在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方式,上升为湖湘文化的独特品格,最起码有两个不妥。一是仍然有将儒学的共性特征个性化之嫌;二是在现代“实事求是”已被赋予新的内涵。以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为标志,及至改革开放后,“实事求是”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更具有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以此概括湖湘文化,事实上是有硬性嫁接之嫌。

第三,“百折不挠”是湖湘文化作用于文化个体的集中体现。“百折不挠”,出自《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借用“百折不挠”来概括湖南人独特的群体性格,

是对湖南人这种中国独无仅有的“霸蛮、血性”等特征的提升。明清以来,湖湘文化横空出世,孕育了一大批为追求理想信念而坚忍执著,严守民族气节而舍生取义,战胜困难而刚烈雄健的湖湘精英,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最为突出的有——曾国藩一介儒生,“屡败屡战”、“打落牙齿和血吞”,打出“无湘不成军”;左宗棠抬棺进疆,不让沙俄寸土;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为变法洒热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身处逆境,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等等,这都集中体现了湖湘英雄群体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湖南这种英才辈出的现象,既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式的使命感和“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般直冲云霄的豪气,又是湖湘文化“筚路蓝缕”、奋发图强的深刻写照,是湖湘文化在文化个体身上打下的文化烙印。用“百折不挠”来概括湖湘文化精髓,既能恰当地反映湖湘文化的传统特色,又有很深厚的历史依据。

第四,“兼收并蓄”是对湖湘文化开放意识的集中概括。“兼收并蓄”,出自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原意是把各种东西一并收罗藏蓄,后指把性质不同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以此来概括湖湘文化精髓,一是就其文化成因来考虑的。湖南虽然北有大江相阻,其它三方均是群山环绕,号为“四塞之地”,但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东连西进之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各种文化交相汇合、相互激荡之地。湖湘文化在这三湘四水之间,撷南北文化之长,促进南北文化相互生发,从而既拥有中原文化的顽强坚毅和现实价值取向,又有南方文化的灵性飘逸与浪漫激情的双重品性。在西学纷至沓来,中西文化激烈对撞的历史时期,这种交融而生的文化,展现出“有容乃大”的兼容并包特性,以其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清醒,率先开始近代转型,保持了文化自身的尊严。二是从文化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来言说的。湖湘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也反过来使影响者受到自己的浸润。接收外来影响方面,湖湘知识群体有接收外来文明的自觉,如,魏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突破“夷夏之大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曾国藩筹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选派幼童赴美留学;郭嵩焘大力传播西学,推动中国近代化;谭嗣同著《仁学》熔铸古今,萃取中西;毛泽东等人探索并成功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的革命理论等等,都是湖湘文化开放特性作用的结果。对外影响方面,如屈原的《离骚》既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壮,又有“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的激越,其他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无不烙上了湖湘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双重印记,也彰显出湖湘文化的对外辐射力。可以这样认为,“兼收并蓄”既总结出湖湘文化的发生成因,又能从根本上概括其发展取向,这正是精髓之所以成为精髓之所在。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既成的地域文化事实,必然有其相对固定的地域文化形态和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又必然拥有中华文化的共同特征。我们总结其精髓,其要在分析、整理出最能反映其地域独有的东西,也即“岸异之处”,“颇能自振于他省”之处,而不是着重指出与中华文化共通的方面。我们认为,概括湖湘文化的精髓,至少要将反映湖湘文化特性、推动湖湘文化现代转型的“百折不挠”、“兼容并蓄”包含在内。

当然,湖湘文化博大精深,这两种概括肯定也有值得斟酌之处。如是,我们大可存疑,仅作为一说,搁置起来,以待来者,不必早下定论。

论湖湘文化与湖南人精神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湖南人精神”。湖南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它即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共性,又体现了湖南人的个性特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认真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对于实现湖南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湘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1、湖湘文化的内涵

湖湘文化是湖湘大地上孕育的涵盖面非常广泛的文化,不仅包括“湘学”这一“雅文化”,而且包括湖南乡土风情等“俗文化”;不仅包括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文化,而且包括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饮食、服饰、建筑、人文景观、山水环境、土特产等物质文化。“湘学”是湖南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湖南这个地方产生和传承的一种学术或学问,可称为狭义的湖湘文化。湖南古代著名思想家屈原、周敦颐是湘学的开创者。戴德诚指出:“三闾以孤愤沉湘,元公以伊尹为志,遂开湘学仁侠之大宗。”①屈原是文学巨匠,是湘学的初创者;周敦颐是理学开山,是湘学的正式创立者。古代湘学由周敦颐正式创立后,经胡宏等人的大力发展,到清末明初的王船山,古代湘学达到鼎盛。杨毓麟在《新湖南》一文中说:“胜国以来,船山王氏以其坚贞刻苦之身,进退宋儒,自立宗主,当时阳明之说遍天下,而湘学独奋然自异焉。”②可见,王船山对湘学的昌盛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船山学是湘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王船山的影响下,魏源、贺长龄、贺熙龄、郭嵩焘、曾纪泽、陈天华、黄兴、蔡锷、宋教仁、杨昌济等为近代湘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湖湘文化除了“湘学”这一核心部分之外,还包括由广大湖南民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民俗文化。除汉族外,居住在湖湘大地上的苗族、土家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为湖湘文化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2、湖湘文化的特点

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相比较,湖湘文化具有以下特色:

(1)民俗性。湖南人在古代被称为“蛮人”,固有刻苦耐劳的“霸蛮”性格,说话以直率、泼辣著称。这就造就了湖湘文化“朴实”的特色。湖湘文化历来崇尚实际,不尚空际,办事讲究实效;湖湘文化历来崇尚进取创新,反对因循守旧;湖湘文化历来倡导朴实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些都集中体现了湖南普通民众的性格。湖南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历史遗产都体现了“鱼米之乡”的乡土风格。

(2)包容性。湖湘文化历来具有崇尚真理、兼容并蓄的风格。这种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仅湘籍人士为湖湘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非湘籍人士也为湖湘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湖湘文化并不都是湖南人创造的。李肖聃在《湘学略》一文中专门记载了非湘籍人士对湖湘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明确指出“屈子楚人,非生于湘中,第被放至此耳。”③但他始创了湘学,成为湖湘文化的初创者。此外,柳宗元、胡安国、胡宏等都不是湖南籍人,他们来到湖南,为湖湘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湖湘文化不尽在湖南,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湘籍人士也宣传和弘扬湖湘文化,扩大了湖湘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这表明:湖湘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与整个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自己不断优化和发展。

(3)历史性。湖湘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湖南古代乃荒蛮锢塞之域,直到唐朝还是安置贬官谪史的地方,在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中,先后受到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才逐步形成了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相对稳定并具有历史传承性的地域文化形态。在古代,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国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分不开的;在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不能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湖南,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相结合,将湖湘文化推向了健康发展轨道,并使湖湘文化富有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时至今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湖湘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总结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经

验,同时,吸收国内其它区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最新成果,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湖南人精神的基本内容

湖南人精神也称“湘学精神”,它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湖南人精神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学者们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把湖南人精神概括为三个方面:推崇理学、经世致用、躬行实践,有的学者把湖南人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知行合一、理践结合,内圣与外王并举、爱国与爱乡统一。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有价值的,但还不是很简明确切的。总结湖湘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作用,作为湖湘文化的精髓和灵魂的“湖南人精神”,大致可以表述为下列几个方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是由湖南民众的“霸蛮”和“倔强”的性格决定的。在古代、湖南处于荒蛮之地,条件十分艰苦,养成了民众的刻苦耐劳的“霸蛮”性格,在近代,湖南成为中国各种社会矛盾聚焦的地区之一,且一直处于社会变革和政治风暴的中心。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养成了湖南民众“倔强”的性格。陈独秀在1920 年发表过一篇题为《欢迎湖南人的精神》的文章,他满腔热情地赞扬道:“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这种奋斗精神,却不是杨度说大话,确实可以拿历史证明的。二百几十年前的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的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病亲领子弹不足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忍不拔的军人。”④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也主张,要充分发挥湖南人的奋斗精神,造就湖南文明于湖南领域之内。毛泽东概括湖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湖南人的奋斗精神还包含着为后人“造桥”的精神,“前仆后继,自强不息”,

表现了湖南人的“坚强不磨之志节”。这种精神不仅在拯救民族危难,推动近代革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今天更加复杂艰巨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然起着积极的现实作用,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自古以来,湖南人就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首先,湖湘学者多留心治国安民之道,关心国家大事。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认为,治学的着眼点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主要是研究国家治乱、兴亡之道。胡宏总结千百年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为邦本”的主张。他说:“治道以恤民为本。而恤民有道,必先锄奸恶,然后善良得安其业;而锄奸恶之道,则以得人为本也。”⑤张拭则进一步强调要得“吾民之心”,关键在于“不尽其力,不伤其财”,关心和维护民众利益。其次,湖湘学者多高昂爱国主义精神,提倡民族大义,英勇抗击外敌入侵。从早期湖湘学者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始,历代湖湘学者都具有保卫祖国,复兴民族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在南宗末年的抗金斗争中,湖湘学者用自己血肉之躯,写下了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王船山主张“民族至上”,把中华民族的兴亡看作是“古今之通义”,而把出卖祖国和民族的汉奸、卖国贼列为永不可赦的“万世之罪人”。在古代湖湘文化的影响下,近代湖南大地产生了众多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和革命家。在鸦片战争时期,诞生了像魏源这样“睁眼看世界”的杰出思想家,在变法维新时期,出现了谭嗣同、唐才常这样杰出的维新人士;在旧民主义革命中,涌现了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刘道一、焦达峰等一大批革命英雄人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更诞生了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任弼时、林伯渠、李富春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他们为振兴中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3、知行统一的求实精神。湖湘学者历来主张知行统一,反对知行分离。曾经求学于岳麓书院的王船山,继承和发展了早期湖湘文化重视“力行”的思想。他在总结历代兴亡,特别是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历史和哲学的反思中,自

觉地把关系到人的思想认识路线的知行观提高到空前的高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既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知先行后”说,又尖锐揭露了陆王心学的“知行合一”说,创造性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王船山作为古代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初步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一系列光辉思想的萌芽,对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在知行统一的基础上,湖湘文化富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从湖湘学派创立开始,他们就十分“留心经济之学”,不尚空谈,讲求实用,主张从国计民生、日用之事中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同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相联系,历代湖湘学者大都重视实践,提倡力行。左宗棠提出:“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⑥正是在这种力行思想的影响下,近代湖湘人士皆具有“勇于行事、顽强力行”的特点。毛泽东同样十分强调力行,充分继承和发展了王船山的知行统一观,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的现实意义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精神,又有非科学性、封建性的糟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研究湖湘文化,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为湖南现代化实践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湖南人精神是湖南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湖南人精神在历史上为改造社会,振兴中华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弘扬湖南人精神,为实现湖南现代化,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1、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且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崇尚

实践”的实干精神、“民为邦本”的民主精神、“保种救国”的爱国精神等都是值得大力弘扬的。只有弘扬湖南人精神,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哪里有困难,哪里就需要奋斗。要奋斗,就需要有精神动力。“湖南人精神”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2、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是实现湖南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湖南现代化,因为湖南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湖南的现代化,因为湖南人居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要实现湖南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就必须认真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的伟大精神。思想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现代化的思想,就没有现代化的实践。湖湘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从王船山到魏源;再从魏源到毛泽东,开了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之先河,推进了湖湘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与时俱进,逐步实现了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现代化。王船山率先打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朱程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禁锢,创立了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光辉的哲学体系,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魏源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主张;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首创者。毛泽东率先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为实现思想现代化和整个社会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可见,弘扬湖南人精神,确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化代,包括湖南现代化的需要。

3、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是打造和谐湖南的需要。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为湖南人,首先要构建和谐湖南,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蕴藏在湖湘文化中的湖南人精神,反映了湖南人的共同特性,体现了全体湖南人的思想风貌。弘扬湖南人精神,必然使湖南人民大众一心,同心同德,增强湖南人民的团结。湖湘文化具有“通天人之故”,穷“大本大源”的致思趋向。

几千年以来,湖湘学者进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哲学思考,不断地探索宇宙固有的客观规律,认识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湖湘文化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人和谐统一”,“民族与民族和谐统一”的和谐理念;倡导“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处事方式;具有“与人为善,与邻为善,”“亲仁善邻”的宽广胸怀;富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治国理念;彰显关心他人,体恤民众的人文关怀;推崇“道德教化”,“内圣外王”的治国方略。这些文化精粹对于打造和谐湖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

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会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解放军总装备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等26个部门,以“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质量强国梦”为主题,共同部署开展今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今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全国“质量月”活动,xx公司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专门制定了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并明确了准备开展的重点活动。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企业竞争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从而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环境对事物的选择法则。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灵魂。提高产品质量,成就卓越品牌。xx 公司从建厂到现在,凭借着每一个xx人的共同努力,克服了一切困难,树立起了良好的xx品牌质量形象,同时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正是由于我们xx团队精神意识高、凝聚力强,同时xx人具备团结、拼搏、敬业、诚信、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为国家民族光电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日常工作中,xx公司重视每一个员工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认真负责和完成分内的工作。出现问题时,大家遵循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内因不讲外因的原则,团结一致共同献言献策解

决问题,为公司的正常生产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大家摒弃重产量轻质量的落后观念,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同时以热情、积极地态度去做好每一个产品以及每一件事。 产品质量的改进是当今关系企业生存的重要问题。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去改进,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呢? 首先,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哪怕是小事,都要认真去对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细节决定质量。在工作中,不要忽略小事,由于是洁净车间,一个不文明的大动作,甚至是一个小标贴,一个操作说明或者铭牌,都必须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如何安装才更合理,更美观和更实用。外观是产品优异质量的直接表现,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争取做到给客户看到产品就能留下第一美好的印象。 其次,优异的产品质量最终决定于员工的素质和责任心。只要人人都严格要求自己去做好每一件事。工作过程中多思考,多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接受好方法,责任意识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作的质量,同时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力争做一个符合自己的具有特色的优良产品,优异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诚信的体现,是打开和占有市场的重要因素。从而获得忠诚的客户的信任,使企业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部门领导推荐的一本书叫做《要么品质,要么死》,通过认真读完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确实书中内容讲解的很深刻,使我们很清醒的认识到了产品品质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公司定期举行质

投身港口成就卓越梦想培训心得体会

投身港口成就卓越梦想培训心得体会 高强度、高难度、高绩效的卓越团队培训结束了。带着对老师和助教的敬佩与感激、对他人和自己的认可与感动、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我踏上归家的行程。一路行进中,一路回忆着、思考着、感动着…… 20**年10月22日晚,当我接到培训通知时,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理想之花终于要绽放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那种刚经历公考失败又再次实现成功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一刻,我坚信世界依然是公平、公正的。那一刻,“投身港口,成就卓越梦想”在我的心里诞生! 培训是为我们成就卓越、实现梦想搭建的第一座桥梁。卓越团队培训让我们以一个团队、一个团队成员的身份参与了竞争、协作,体验了共享成败、同甘共苦,感受了爱与被爱的全过程。让我们有了足够的信心、勇气和动力投身港口,迎接新的挑战。 培训的第一天,我们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卓越团队分成了五个小组参与未来三天的活动。当各小组展示结束时,老师为我们打了第一个分数。当我们还没意识到成就卓越团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时,残酷的竞争已经开始。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一旦投身于一项工作,一项任务,那即是目标的起步,同时也是竞争的开始。与他人

的竞争,与自己的竞争,与过去成功和失败的竞争。杨老师让我们记住的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是对我们梦想起步最好的提醒。投身XX区的事业建设,对于我们自身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卓越培训给我们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但更多的准备需要靠我们自己,比如专业知识的准备、未来人生的规划、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等。充分的准备让你更有信心面对挑战,让你更有底气从事工作,让你更从容面对困难,取得成功。 从组建团队起,我们就切身体会着团队的成长。在选队长、想队呼、设计队标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帮助,一个由六名巾帼和四名壮士组成的富于个性、创新的cu团队展现在眼前。从自我介绍接龙游戏到培训结束,我们一直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在参与竞争。在紧张、有序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逐步认识团队,了解到高绩效团队是由一群团结主动、坚强自信、相互认可的成员以良好的心态向着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之高度负责、努力奋斗的优秀团队。在所有的培训活动中,没有一个活动单靠个人能够完成的,是团队的力量让我们完成了任务,体验了每一次成功。投身港口建设,我们要以最高度的热情、良好的心态融入我们的XX区建设中来,听从组织的安排和命令,向着“刻苦攻坚跨越发展三年计划”的共同目标努力,为建设发展、和谐港口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成就个人

团队成就个人,学习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实施成果要展现,持之以恒是关键。 *明确工作标准,品质一定会更稳。 *借脑用脑没烦恼,借力使力不费力。 *重视品质要付出代价,不重视品质代价更高。 *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一点。 *因为有我,所以会更好。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您的自觉贡献,才有公司的辉煌。 *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真诚,我们有以诚相待、诚实守纪、开诚布公的人文环境。 *务实,踏实做事、忌浮戒躁,企业发展稳步向前。 *高效,高效运作、卓越管理,精英团队活力无限。 *责任,我们为我们的行为、行动和结果负责。 *5S/6S 宣传标语 *顾客反馈勤分析,品质改善有主意 *原始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发现问题马上报,及时处理要做好 *品质管理讲技巧,沟通协调最重要 *做好产品包装工作,保障产品最终质量 *零缺点的生产过程,一百分的优质产品 *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一点 *抓紧每一到工序,做好每一件产品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市场是企业的方向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市场是海 , 企业是船 , 质量是帆 , 人是舵手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 , 品质是上帝的需求 #我们的策略是 : 以质量取胜 #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 , 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 , 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 提升客户满意程度 #抱怨事件速处理 , 客户满意又欢喜 #不绷紧质量的弦 , 弹不了市场的调 #制造须靠低成本 , 竞争依赖高品质 #客户想到的我们要做到 , 客户没有想到的我们也要做到 #重视合同 , 确保质量 : 准时交付 , 严守承诺 #产品的品牌就是品质的象征. 1、“三新二点”:新机遇、新挑战、新市场;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 2、放我的真心在您的手心 3、自信、诚信;用心、创新 4、网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以艰苦的作风打拼坚实的企业基础;以诚实的信念承诺一流的企业服务;实干的精神创造高效的企业业绩 6、“三学二创一开拓”: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创企业经济效益、创电信一流服务;灵活经营,开拓点心发展新思路 7、开拓、创新,立足市场求发展;优质、高效,用心服务为用户 8、精彩源于电信创造自在生活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是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总和。的历史,它的历史源头是。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聚居、人口稠密、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的文献有中的《》、《》、《》、和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以及各种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与湖南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隶属中国传统儒家。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出现了理学开山祖—,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为核心,吸收了道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是后来出现的“”的思想渊源。 “”的奠基人,曾在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 明清之际,湖南出现了理学,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而这一时期在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形态。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的诗歌艺术、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以及“睁眼看世界”的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上却一直是最可信的故地,具有最浓厚的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至此,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在九嶷山举行,悠久的祭舜历史和繁多的舜陵祭文似乎已将“根在九嶷”的传说化作了无可争辩的史实。

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湖南人的精神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主要是指以今湖南为主体的近代区域文化。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者,当自洪杨之难始。”所谓“洪杨之难”,是指洪秀全,杨秀清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与太平军交战中一战成名,由此确立了湖湘文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举凡一切军国大事,几乎都少不了湖南人的身影。 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发达,有两大源头;其一是传统楚文化的孕育,这是间接源头;其二是南宋时期的湖湘学派,这是直接源头。 湖南曾是楚文化重要腹地,屈原南游沅湘,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尤其是相传作于湖南的《天问》,对宇宙、自然和历史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质问。这种精神后来深深扎根于湖湘文化的土壤之中,可以说,楚文化的因子已逐渐融汇到湖湘文化的小传统之中,成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保证了这些楚文化因子不致流失,当近代西方文明冲击湖湘大地时,楚文化因子历久弥珍,喷然而出,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湖湘学派是宋代理学阵营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胡宏,字仁仲,号五峰,福建崇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隐居衡山20余年,终老于此。张木式,字敬夫,号南轩,今四川绵州人,8岁随父亲张浚到长沙定居,后拜胡宏为师,成为胡宏的得意弟子,其学术思想较之乃师更胜一筹。张木式的名声之大,还引起了另一位大学者——朱熹的注意,由此导致了学术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当时(1167年)朱熹37岁,张木式34岁,却都已跻身中国学术文化的最前列。这二位青年才俊,在岳麓书院幽静的环境里,用精密高超的思维探讨着哲学意义上的人和人性的秘密,有时连续论争三天三夜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他们的学术讨论是公正无私的,研究探讨的结果是:两人越来越佩服对方,两人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朱张会讲”以及朱熹在岳麓书院的讲学,几乎成为湖湘文化的精神象征。 到了明末清初,湖湘文化中又出现了另一位杰出学者——王夫之。 王夫之生长在湖南,肄业于岳麓书院,他在山长胡道行的教育下,受岳麓学术传统的影响,对宋代湖湘学派大师胡宏、张木式的学术思想极为推崇,并在人性论、知行观及治学思想上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王夫之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华文明史上居有崇高地位。谭嗣同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当代学术大师侯外庐先生也认为王夫之的思想,“蕴含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他不止是将湖湘文化,而且将整个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湖湘文化塑造了湖湘士人外倾感应型人格,当面临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时,经世致用的学风使一批湖湘知识分子率先认识到西方物质文明的进步意义。 早在1842年,湖南邵阳人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诲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英、美、俄、西等5大洲90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他逝世10年后,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又率先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1876年,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在实地考察西方社会的基础上,率先提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开设议会,实行

成就卓越征文演讲

成就卓越征文演讲 尊敬的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早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IBM中国公司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20XX年的IBM论坛。这已经是我们第四届论坛了,人们说“事不过三”,但是我很高兴地看到,各界朋友对我们的论坛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感谢大家对IBM公司的支持,同时我们也感到了相当的压力和挑战,那就是如何把我们的论坛办得一次比一次更好,而不是江郎才尽,一次不如一次。 其实类似的压力在IBM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始终存在。它不仅仅是一个论坛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环境下,整个企业如何能够始终与时俱进、把握潮流,始终代表用户的最新需求,代表信息产业发展最先进的方向。从老沃森把一家专门生产打孔机的公司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开始,这位创始人就显示出对宏大目标的期许和不畏挑战的坚毅,而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引导着IBM 在百多年的产业风云中,始终无法被别人取代。 今天,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成就卓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探讨的话题。 现在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评选:最受尊敬的企业、最

受赞赏的企业、财富500强等等,也有很多关于基业常青的讨论。有意思的是,没有一个是关于“最卓越的企业”的评选。尽管卓越一词能够如此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行业地位和长期发展潜力,尽管追求卓越是雄心壮志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始终如一的目标。 出现这个现象也许是因为“卓越”一词涵盖了太多标准而难于评判;也许是因为“卓越”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不经过历史检验,我们永远无法声称自己的企业已经“卓越”而停滞不前。但是今天,我相信是时候来讨论这个问题了。因为今天,当全世界的眼睛都转向中国的时候,我们这些中国企业,将以什么样的状态来迎接世界范围内“中国时代”的到来?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卓越的企业成就伟大的时代,而伟大的时代又孕育了卓越的企业。 迎接中国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今日的中国是机遇的同义词。大家都知道,中国曾经是世界的巨龙,在一百多年前,这条龙的GDP曾经占到世界总值的三分之一。后来打了个瞌睡,结果让美国的GDP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最近这20多年,这条巨龙又开始苏醒并震动全球,以至于看起来到2050年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从20XX到20XX年,美国GDP的增长是15000亿美金,日本是5000亿美金,而中国的GDP增长则是7500亿美金。这组数字足以证明,今天的中国,增长速度和幅度已经令全世

品质铸就卓越

品质铸就卓越 作为爱普生公司征战工程市场的扛鼎之 作,EB-Z8000WU代表着工程市场的主流技术与发展方向。针对当前用户需求,其集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稳定性、宽屏、远程管理等诸多优势功能于一身,能够更好地担当起多媒体传播的重任,提供给用户影像清晰、色彩鲜明的大画面效果。 超凡画质 应对于大型场所显示的特点与需求,爱普生 EB-Z8000WU作为世界上第一款WUXGA(1920×1200)的3片LCD投影机,不仅拥有宽屏和高清分辨率,而且亮度高达6000流明。内置C2 Fine水晶高清技术芯片,使对比度提升至5000:1,在大型会议室、展示厅、礼堂等环境下均能呈现出全高清、高亮度、清晰锐利的“水晶般”画质,使现场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尽情欣赏。 爱普生将原创的电影滤镜技术首次应用于高端工程机,为精细画质提供了坚强保障。此项技术可提取纯正的三原色,产生更广泛的色域,展现更优异的色彩还原和画质,同时保持高对比度。

高稳定性 工程用户除对显示效果有更高要求外,稳定性是他们同样关心的问题。爱普生Z8000WU是世界上第一款配有珀尔贴主动液冷系统的投影机,先进的冷却系统在保证亮度和画质的同时,使用时噪音极低,提供良好的会议效果。 同时,无机液晶面板和新型光学元件使系统能够承受高达45摄氏度的温度,用户不必担心投影机过热。另外,这款高端工程机还特别采用了双灯系统,单灯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除此以外,爱普生Z8000WU的进风口使用了大面积、高密褶皱型过滤网,防尘性能突出。值得一提的是,该投影机还配备了长寿命灯泡,在经济模式下可使用3500小时。 应用广泛 为使工程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爱普生Z8000WU具有垂直投影功能,能够在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投影,从而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投影方式,这样就可以在许多特殊场所得以应用,如门廊和大厅等。Z8000WU还配有丰富的终端输入接口,可以连接多种专业显示设备。通过爱普生网络管理软件,可以方

论湖湘文化精神

论湖湘文化精神 湖湘文化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分支,其精神内核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湖湘文化的发展中。无论是其历史传承、哲学思考、传统的经世致用学风,还是敢于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都体现了湖湘文化既遵从于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又别有发展的独特风貌。这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群体个性,并培育造就了独特的湖南人精神存在决定意识,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地带的不同气温和降水,直接影响到水文、植被和人民生产生活,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文环境,又影响人们习俗风情、饮食习惯、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并形成具有该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我们称之为湖湘文化。

基本精神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具体表现在:一是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二是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继为贾谊。三是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 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今天湖南人应当发掘与弘扬的湖湘文化优良传

《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读后感

《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读后感 在今年内我有幸在各位领导的推荐下阅读了《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这本书,刚开始自己看到这么厚的一本书,感觉头也大了,但当我在看完第一页的时候,我就会不知不觉的翻到下一页,慢慢的我喜欢看这本自己原本看到头疼的书,整本书看完之后给我的收获很大。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能教好学生的就是好教师。不管有多少成绩,不管有多少荣誉,不管碰到多少困难,不管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都要坚持教好每个学生。这才是我们教师一辈子的追求。如果教不好学生,即使写了不少论文、出了不少书籍,也不能称之为名师。 《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是以每天一个案例的形式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每一小节都非常具体的写出:“请你的静心思考”、“你可以这样做”两个环节。像“巧妙地安排座位、教会学生利用错误使自己进步、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等等……都是我们日常遇到的常规问题,书中都做出了可行的教学策略指导。看罢觉得受益匪浅,诸如“教好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得家长的支持!”“一个不轻易犯错的人通常是一个不愿意冒险的人,而不敢冒险的人通常很难取得成功。” 一、明确理想目标 理想,就是一个人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没有目标,无以至千里。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不同教师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分工不同,工作就会有差别。教师要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联系实际,选其一二,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学科知识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普通话达到什么水平,课堂教学达到什么要求,班主任工作达到什么程度,认真研究,不断实践,实现理想。干就干出个模样,当教师就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用爱教育孩子 爱能产生力量,有了爱,自己才愿意去做事情,并且不会感觉很累,没有爱教育也就没有了价值。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做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 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寄托着祖国的希望,是父母的孩子,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眼中无差生,只有差别的学生。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他们,转化他们,转变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品质。在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尽力关注每一个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是优秀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2.因材施教。“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孩子千差万别,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不断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 三、正视压力,不断探索,悦纳任务 优秀的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在实际岗位上赶出来的。所谓孰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因为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真确看待任务,欢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权力的压力,憋着心去干,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为了完成任务而玩笑横任务,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战,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只要实践了,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们都会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这样日积月累,定能厚积薄发,出类拔萃。 四、不断学习 学会学习,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现代化教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当是多层的、宽广的。首先要求精和深,其次是宽和新。精和深,是指对其所教专业知识应当精确掌握、深刻理解。所谓宽,即知识面宽。知识之间是相通的,是可以迁移的。新则是追求时代发展,追求新的知识、方法和理念。优秀教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需要教师不断自觉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简洁精练的语言,准确生动的阐释,都是靠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得来的。 五、超越自我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学会阳光思维,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分开看问题。只有自己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

原创 “大我”成就卓越领导

什么是造就卓越领导的核心密码?无数的管理者、企业家和学者都关心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品格,技巧,魅力,业绩等等。如果我们对其加以梳理和分析,会发现种种答案或明或暗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要素:领导者个人的价值观。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强调:“(当领导)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人心,而不是别的。”“心”所在乎的,正是“价值观”。在近年来的企业实践中,领导者个人的价值观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那么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成就卓越领导者呢? 价值观决定领导品质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克奇指出,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向往、爱好、兴趣、选择、责任和道德义务等,是一个人评价这些行为的好坏、对错,以及对事物意义大小的分级或分类的标准。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渗透于其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成果之中,影响并制约着人“做什么”和“怎么做”。价值观存在于一切行为方式的深层和背后,人的态度和行动不过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管理学研究更加彰显出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由沃顿商学院罗伯特?豪斯教授发起、多达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历时长达10年的全球领导与组织行为有效性研究发现,全球公认的有效领导方式是基于价值观的领导(Value-based Leadership)。这样的领导者有着超越自我的价值观,并能清晰地向下属传递,同时按这些价值观行事。因为领导的价值观代表了大家的利益,也因为领导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所以员工们会乐意接受,并主动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价值观。一旦领导者的价值观被大家认可并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成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领导者

的价值观是企业价值观的基础并且是企业价值观得以强化的原因,员工接受并认可领导者和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就不再单纯是他们挣钱的场所,而是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成长发展的职业平台。 虔诚的圣公会教徒、IBM的创立者老沃森把IBM建立成世界上最伟大公司之一的内心动力,就是要证明他是一位正直的商人,证明正直可以赚钱,证明诚实品质与创造财富不相矛盾,这便是老沃森的价值观。基于此,老沃森为IBM塑造出了“精益求精、尊重个人、高品质的客户服务”的企业价值观。在当时,这三条信念虽然并未写成文字,正式确立为IBM的核心价值观,但老沃森个人的身体力行,以及公司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制度、管理制度、员工的教育制度和培训计划、营销以及客户支持,使这些价值观渗透于IBM的各个层面,成了IBM文化的基因,每一个员工从进入IBM的那天起,就受到这些价值观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表达这些价值观的具体词汇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始终没有变化。 价值观本身是中性的词汇,并不包含价值判断,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但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领导者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比如,强调博爱和仁慈的领导者常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强调权力的领导者喜欢他人服从自己的观点,常基于财富、地位来选择朋友和建立关系;强调成就的领导者会做出很多承诺;强调享乐的领导者会尽情享受放松和休闲;强调激情的领导者喜欢做一些刺激冒险的事情,喜欢接受挑战,不愿意墨守成规、随波逐流;强调传统的领导者坚持一些传统的理念,低调、谦虚,但同时又期待着下属的尊重与服从;强调安全的领导者则不太愿意涉足陌生领域,对于尝试新事物小心翼翼。因此可以说,价值观本身并不是一种品质,但转化为这些具体的态度与行为后,却能反映出领导者的品质。在我们看来,高尚的领导品质源于崇高的价值观。 卓越领导超越自我

如何成就卓越

如何成就卓越 一、卓越班的开设背景: 全称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改革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以,卓越班,也可以称为实验班,尖子班。 作为卓越班的学生与普通班相比,“卓越班”的纪律更自觉、学风更浓郁、课堂更积极,总体成绩明显高出一截。“对学院甚至全校的学生来说,‘卓越班’是一种身边的榜样和引领示范。”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背景,在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这些转变和定位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培养精英这一使命的借口。”学院举办“卓越班”正是顺应了高等教育这一使命的要求,要通过探索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医学技能型人才,提升学院的社会声誉,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 二、卓越人才定义 卓越:卓,卓而不群,超出一般,与众不同;越,即突破,创新。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自古以来道德就是人才的主要衡量标准。孔子在《论语?里仁》论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君”、“小人”分别代表着人才和非人才,“义”即德行,可见,逾德是孔子区分人才与非人才的标准。三国时,刘备在临终时说:“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在建国初期60、70年代,国家对人才的定义是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以上统称人才。 在1982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给了人才标准一个明确的定义: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政治、精神、物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历史源头是楚文化。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楚人聚居、人口稠密、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宗教与神话的文献有屈原楚辞中的《九歌》、《楚辞》、《九章》、《天问》和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以及各种墓葬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楚人与湖南土著居民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湖湘文化隶属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道州出现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老庄道学、释家佛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三教合流”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是后来出现的“湖湘学派”的思想渊源。 “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安国,曾在衡山山麓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湘潭阴山。 明清之际,湖南衡州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王船山,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而这一时期在湖湘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湖南却一直是最可信的神农故地,具有最浓厚的炎帝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宋太祖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乾隆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炎帝陵”,至此,湖南炎陵县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史记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海经》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屈原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离骚》,《九歌》,《湘夫人》,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湘夫人》,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唐玄宗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九嶷山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

最新-卓越的品质专注 精品

卓越的品质:专注 卓越的品质:专注 卓越的品质系列终于结束了,这是最后一篇。以前的四篇是:沉稳,谦虚,耐心,自信 关于专注的关键词:刻意练习,习惯化,无意识思维,立即开始,拒绝完美主义,做好时间记录。 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1、刻意练习有五种特征:它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出来的;他可以重复很多次;对结果的反馈是可持续得到的;它是非常费神的;它并没有多少乐趣。 2、如何专注 、建构化,假设-实行-验证-建构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建构,持续下来,就能产生回报。 b、无意识化。习惯化,工作顺利的人,都是无意识的进行着良性循环,一言以蔽之,就是习惯化。 、发现KS,才是成功的关键 3、练习的方法,首先从基础开始,通过理解训练的原则所在来建立扎实的基础,然后在个人倾向的指导下拓宽并完善自己的技能,同时和你认为是艺术的必要实质的东西在抽象层面上保持联系。结果就是你可以更好地吸收各种知识,使得这些从个人的着重点中拓展开来的知识相互连接成一个络。 4、要学会专注(比如对付噪音);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情;(不要紧绷、抵抗,而是静静的接受。“做草鞋”的故事很是经典):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比如学着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思考);学着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地震;

5、对于最基本的技能要“划小圈”,“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6、”最精深的技巧往往建立在最简单原始的原理之上。“在象棋和武术中,选手会倾向于使用各种花哨的技巧而忽视轻微的吸收和完善,其实它们要比学到的招式数量重要得多。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 7、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我们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8、无意识思维,反复练习要足够熟练到形成无意识思维,很多人都会说这句话是老调长叹,我们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如果你没有这么做的话,说明你并没有真的懂这句话! 9、寻找联系:一个例子就是,棋手水平越高,迅速发现棋子与棋子之间相关联的逻辑形式的能力就越强。在象棋大师脑海中存在的信息组块使得他能够用更少的有意识思维观察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他有一个更加先进的导航体系,所以他能够对自己所拥有的广泛知识进行快速筛选。 10、做好时间的记录 11、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的次数,就都可以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13、素材积累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那么就甚至可以积累很多原本不可能想象的素材--惊喜连连。 14、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是现实的、可行的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再更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你的耐心就能从它那里得到回报。不知所以然的人会

敬业是企业和个人成就卓越的前提

敬业是企业和个人成就卓越的前提 从短期看,敬业好像只是老板得益,但从长期来看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每一个职场中的人,都应该发扬敬业精神,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或做到什么职位,敬业精神是走向成功的最宝贵的财富。当敬业成为习惯,我们任何人都能取得成功,或者至少会改变目前的状态。 我们为什么敬业?答案无非是两个:一是提高自己的能力,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二是为把工作做好,得到领导的承认和关注。 要做到敬业,要求我们有所谓的“三心”,即耐心、恒心和决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只凭一时的热情、三分钟的热度来工作,也不能在情绪低落时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特别在平凡得岗位上要做到长的得爱岗敬业,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具体地说,敬业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忠于职守。什么是忠于职守?第一种事是想做的事,也就是希望做的事,第二种是能做事;第三种是应该做的事。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公司的存亡,就取决于其员工的敬业程度。只有具备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才有可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并能创造出优质的产品。 第二,尽职尽责。尽职尽责是对工作职责的勇敢担当;它是对工作环境的积极适应;它也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一个尽职尽责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分量。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尽职尽责地去完成,这是社会的法则,也是道德的法则,还是心灵的法则,我们每个都在自己的工作中饰演着不同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尽职尽责的态度,会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让我们在失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为自己,还

EFQM卓越奖

认识EFQM卓越奖 作者:pz 分类:文化/文艺 EFQM卓越奖是欧洲最权威和最具信誉的组织卓越奖。它面向每一良好表现的欧洲组织开放,强调对组织卓越的认可,并向所有申请组织提供详细和独立的反馈,帮助他们持续卓越之旅。EFQM卓越奖立足于成为众多地区和国家质量奖中的尖端奖。申请组织通常在地区或国家奖中获得成功之后,申请此奖。2006年标志着EFQM卓越奖历经了15年的历程。 将欧洲质量奖(EQA)更名为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EEA)旨在对EFQM新战略(方向)的调整。新名字也反映了成功的组织显示其在EFQM卓越模式的各个方面的持续卓越。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日本的戴明质量奖在推动和改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所取得的质量成效,使欧洲企业有所感悟。他们认为欧洲有必要开发一个能与之相媲美的欧洲质量改进的框架,当时任欧洲委员会(EC)主席的雅克?戴勒指出,“为了企业的成功,为了企业的竞争的成功,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欧洲质量奖(EQA,现已更名为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EEA)是欧洲委员会副主席马丁?本格曼先生倡议,由欧洲委员会(EC)、欧洲质量组织(EOQ)和欧洲质量基金组织(EFQM)共同发起的。 EFQM卓越奖的目的和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以及日本爱德华?戴明质量奖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推动质量改进运动、提高对质量改进重要性和质量管理技术方法的意识,对展示出卓越质量承诺的企业进行认可,以提高欧洲企业在世界一体化市场上的竞争力。EFQM卓越奖授予欧洲全面质量管理最杰出和有良好业绩的组织,它对组织所有权的类和企业所有者的国籍并无要求,但申请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在欧洲发生。EFQM卓越奖评价的领域广泛,它注重组织的经营结果、顾客满意和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强调分享产品和技术信息的重要性。 EFQM负责EFQM卓越奖的评审和管理,它的宗旨是帮助欧洲企业走向卓越。EFQM设有各种工作组负责企业培训、不同类型的质量项目和质量改进技术的研究。其理事会对EFQM卓越奖的重大战略事务进行管理,以使EFQM卓越奖行动方式与它的宗旨相一致。 2005年该奖项共分五个类别: 大型企业组织——指整个公司或者是具有如下特点的整个公司的一部分:属于独立运营的盈利实体,具有完整的账目;来自其自身或者其母公司以外的营业额要达到50%以上;能够自主管理多种支持功能与政策;员工人数必须在250人以上。 运营单位——此类企业属于大企业的一部分,并具备如下特点:来自其母公司以外的营业额要小于50%;在某些领域需要母公司的支持;员工人数在250人以上。这样的企业通常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如制造厂、装配车间、销售部门或者研发部门。 公共部门——指向人们提供服务的整个组织或者它的一部分,一般靠国家税收来维持,属于非盈利性组织。 独立运营的中小型企业——年营业额小于4000万欧元,资产负债表总额小于2700万的企业。 附属中小型企业——它们是整个大公司的一部分,具备如下特点:作为一个独立的盈利中心运营,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账目;对外销售与服务要占全部销售与服务的50%以上;具有多种企业功能;在大企业的年度报告中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商业单位;员工人数少于250人。在每个类别中,奖项又分为三个等级: 最高奖——欧洲质量奖将最高奖授予最优秀的企业。获奖企业的质量方法和经营结果应是欧洲或世界的楷模。在五个类别中,每个类别最多只能有一个最高奖得主,而且只有出现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向其颁发这一奖项,否则空缺。获奖企业可以在信签、名片、广告等上面使

湖湘文化是啥Word版

湖湘文化是啥?

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学者们普遍认同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学派,而是长期来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但如何确定湖湘文化的内涵,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一种认为从文化的层次上看,湖湘文化可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方面;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大部分。第三种认为科学和广义的划分法,湖湘文化应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在内的地域文化,三个层次中都含有“雅”和“俗”的内容,也包含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 湖湘文化的源流和发展 关于源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湖湘文化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楚文化中的祝融文化和蛮夷文化是它的直接源头;另一种认为湖湘文化不能与楚文化划等号,一是楚的地域比湖湘要广阔得多;二是楚文化没有理论的哲学体系,这种观点认为湖湘文化是以宋代讲究义理之学的湖湘学派为其源头的。第三种认为从广义上说,湖湘文化起源于楚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现在的和先秦、秦汉的文化在内;而狭义上的湖湘文化则是个学术概念,形成于宋代,这种狭义的湖湘文化现已消失。关于发展,有的学者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南宋时期的第一次大融合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洋务运动时期的第二次大融合,使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湖湘文化兴盛于一时;戊戌

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第三次大融合,使湖南省风气大开;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第四次大融合,是湖湘文化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时期。有的学者指出近代湘军的崛起,堪称湖湘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起了重大作用。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 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种表述:第一种从湖湘人物的个性上,认为湖南人政治上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勇于投身政治洪流的献身精神;思想上具有上下探索、敢为人先、富于开拓与创新的意识;行动上具有脚踏实地、刻苦而劳、勇于任事的实干精神;行为准则上,刚正不阿、讲求气节、一以贯之。第二种从湖湘学派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一是重视心学;二是反对佛教;三是以民族大义为重;四是“不定一门,不私不说”,具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第三种从湖湘文学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有五:一是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求实务实,讲究经世致用;三是追求理想;四是革故鼎新的历史观;五是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第四种从士习民风的角度,认为近代湖湘文化表现出二重性:既继承了古代湖湘士风民气的基本传统,主要是勤劳、勇敢、笃实、俭朴,富于爱国心和奋斗精神,以及闭塞、倔犟的一面;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明显的变异,表现出特别强烈的爱国情怀、经世务实作风、善变趋新风貌的奋斗牺牲精神,同时也滋长了某些虚骄心理和偏激思想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