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办学特色

鲜明的办学特色
鲜明的办学特色

鲜明的办学特色

河北工业大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建校历史,而且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创建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首倡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

2003年3月2日,《光明日报》在第二版头条位置以《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在河北工大发现》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这篇报道在导语中写到:“河北工业大学在筹备百年校庆查阅校史资料时,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是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北洋工艺学堂附设的化学试验厂和机器制造厂。”

正是由于学校有了全国最早的校办工厂,学校才首创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

“工学并举”,是在北洋工艺学堂刚刚创办时由总办(校长)周学熙提出来的,他在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二日写给袁世凯的有关呈文中说:“学堂为人才根本,工艺为民生至计,二者固宜并重。而讲求之道,亦属相资。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强调办学与兴工、学理与动手相结合,亦工亦学,手脑并用。他主张要办好实习工场,为此,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三日又为办实习工场,再次给袁世凯呈文,提出“实习工场与工业学堂联为一气”,“以工场为学生之试验厂,即以学堂为工徒之研究室”。学生“半日听讲,半日入场习练。既领会理化之精微,又经历其实验”。实

习工场由此建成,创办实习工场的首任“管理”(场长),由高等工业学堂庶务长、后成为天津近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赵元礼兼任。场内初设染色、织布等四科(科,相当今之车间),随之又添设制燧(火柴)、刺绣二科;因场地渐不敷用,遂于1905年9月又在河北窑洼(今河北区元纬路西端一带)购地38亩,又建了新的实习工场,新的实习工场规模相当大,内设12个科,布局合理,各种机构设施相当齐全。据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袁世凯向光绪皇帝上奏的奏折中所称,“实习工场与工业学堂相辅而行,厂内规模甚广,所收工徒八九百人,各省来就学者亦颇不少,先后毕业者已七百余人,分赴本省、外省充任工师匠目,凡百余人转相传习。”

并且,实习工厂数量也不断增加,1918年时,有化学、机械、染织三个厂,到了1931年6月增加到5个,有色染厂、机织厂、制革厂、化学厂和机械厂,厂房面积达5000平米。各厂设备基本配套,除保证学生实习外,还进行产品生产。

由于学校是全国最早培养工业人才的学校,因此,从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以教育培植工艺上之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卒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的办学方向,并强调学生要“徳智双修”,要“为国而思,通于科学”。特别是1929年升格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后,首任院长魏元光更是把发展新工业、改良旧工业作为学院办学的总目标,着力培养合乎现代国家需要的人才。

魏元光是一位爱国的工业职业教育家,是天津近代十大教育家之一。魏元光1915年考入学校,1920年留学美国,1922年获赛罗科斯大学理科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在学校前身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教化学,1926年任校长。1929年学校升格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后又任工业学院院长。他说:“我对于由工业教育造就人才以建设工业化的新中国的信念,是始终不渝的”。

在一次“纪念周会”上,他强调要“将工业学院造成一种特别精神,养成一种特别力量,一致团结起来,为公服务,以完成工业家建设的使命”。他要求学生要“勤朴耐劳,分工合作,养成努力建设精神”,“人人都能学问向上,人格向上,精神向上,尽责任,有作为,成一强健分子,并能彼此互助,彼此合作,努力为公服务,走向建设的道路”。为公就是为国家、为民众、为集体,而不是为个人、为私利。

多年以来,学校一直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一切工作围绕育人而开展,上上下下为了育人而工作。广大教职员工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012年4月底,河北省委书记、省长同时来学校调研,省委书记张庆黎赞扬学校“人才辈出”,说“你们培育出这么多人才,上到党和国家核心层的领导人,另外还有我们各级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专家,一些学者、领导人才、管理人才和科研人

才”。

说起这方面,不能不提到我们已故的老校长潘承孝教授,他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早年,他认为我们所以挨打,就是没有工厂,造不了枪炮,因此,1922年春他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到美国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学习,1927年学成归来,本想实现自己的抱复,可当时正处于军阀混战,“工业救国”誓愿根本不能实现,于是又抱着“为国储才”的思想转入教育。从1927年至2003年病逝前(1897—2003,在世107岁),一直在大学任教和当校长,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不少人担任了我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以及中央、省市有关领导,比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的校长等。1996年春天,天津市在天津宾馆为老校长祝寿,庆祝他百岁华诞,当时来了22位两院院士,都是他早年的弟子。

潘老是我国汽车、内燃机的奠基人,工程教育家。他在河北工学院长校时强调对学生要进行“三基”教育,即基本素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素养强调的是:懂得为谁学习、树立良好的学风、培养勤奋进取的精神;

基本知识强调的是:所学的各科知识要扎实,要熟知能会并掌握一门外语;

基本技能强调的是:会使用计算尺,上好实验课,提高动手

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长总的意思是在大学期间要打好基础,这好比盖楼房,地基不牢,楼房盖不高;又好比种庄稼,底肥不厚,庄稼长不壮。

对于外语,他说,不懂外语,眼界受限。

他还强调学校要加强三风建设,即学校要有一个好的校风,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学风,工作人员要有一个好的作风。

学校很好地贯彻了老校长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注重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60年代,学校为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大家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广泛开展学习雷锋、学习先进人物活动,以雷锋和英雄人物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好学上进,健康成长。当时这些对同学们的成长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育和锻炼,使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能保持旺盛、乐观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前行。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大家参加助农活动、挖河修渠、筑路等,大家都抢着干重活、脏活,谁也不甘落后。比如1969年初春,根据天津市的统一安排,到北郊东堤头修战备铁路,咱们学校干得最快、最好。师生们在冰水里挖土抬泥,浑身泥头巴脑,手打泡了,肩压肿了,但谁也不叫苦叫累,不下火线。

再如,1969年11月,全国处于一级战备,给人们的感觉是眼看要与苏联打仗了(当时的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战火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1969年3月还发生了珍宝岛事件)。

这时,天津开始战备疏散、搬迁。由于我们学校和河北大学被划给了河北省,按要求必须搬出天津。其他学校都划归了天津市,只进行了疏散,有亲投亲,无亲靠友,暂时离开天津。学校按照天津市的要求,决定分批搬迁。11月5日,第一批1570多名师生搬迁到了邯郸地区的涉县索堡镇附近的大山脚下。那里是太行深山,离涉县县城还有30多华里。进驻的地方,是早些时候盖的平房,依山而建,逶迤错落,5个系的师生分区入住,从最先的进住区到最后的进住区要翻越4道山梁,区间相距近3华里远。宿舍全是空房,既无床也无炕,只能睡在水泥地板上,冰冷潮湿。头一天入住时,夜里被冰醒后,腰都硬板板的,弯都弯不下去。无奈,第二天大家只好上山打草铺床,好在房后就是山,而且草多,半天就打了不少,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

在涉县前后待了三个月。

新年过后根据邯郸地委的安排,大部队开到了邯郸地区永年县参加斗、批、改(当时的一项运动)。在涉县虽然是短短的三个月,可大家吃了不少苦,甚至是遭了罪,但大家情绪饱满,都很乐观。

有一件事情现在也令人难忘。那是1970年新年刚过,食堂粮食不够吃了,恰在这时下了一场不小的雪,封了山,汽车无法下山运粮,因为装上粮食再爬坡,车轮只打滑,空转,根本不能前行。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动员师生下山运粮。那天,1000多名师生排成长队,像接力一样传递。几里的路上人挨人,一袋

米,一袋面,你传给我,我递给你,硬是把几千斤粮食运上了山,确保师生没有断顿、挨饿。

同学们之所以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畏缩,就是因为学校以前开展的各种教育,锻炼了大家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的吃苦精神。

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几点认识

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几点认识 中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考虑高等教育的整体战略问题,发展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结构与多层次、多类型定位,使不同的大学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各个高校也正在认真思考“办什么样的高校”和“怎样办好这样的高校”两个根本问题。大多数高校提出了特色化的战略选择。各高校在办学中强调特色意识,加强特色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定位、办学特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办学特色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高校间的不同与差异并不等于特色,要防止将其“泛化”、“庸俗化”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样的哲理一样,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不同之处,不能全概括为特色。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北大有“一塌(塔)糊(湖)涂(图)”,这是北大所独有的,难道这能称得上为北大的办学特色吗?肯定不能这样认为。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所指出的,办学特色是与高校的职能,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密切相关的,即主要是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特色,而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创新,办学条件的独特之处,以至于地理位置,与政府的关系等,都不属于高校办学特色的范畴。故我们在谈及办学特色时,要防止把特色当成检验高校发展的“一个筐”,防止把其“泛化”、“庸俗化”。 二、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 大学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所包含的内容是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反映,是办学所需的共同的基础,是最一般性的东西。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讲世界一流大学中,有些大学学科并不齐全,如普林斯顿大学没有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等,经常提到规模较小但实力超强的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巴黎高师和伦敦经济学院。但这只是少数个案,并未反映出共性的方面。当然,不同的学校会有自己的特色,但特色是建立在一般的基础之上的。我国学者曾对30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频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有8类学院的设置频率超过50%,其中理学院(100%)、文学院(96.7%)、工学院(83.3%)、商学院(83.3%)、法学院(73.3%)、医学院(70.0%)、教育学院(50%)、建筑学院(50%),充分反映了这些学院设置的普遍性。同时,大部分著名大学也设有特色学院,如哈佛大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办学特色之一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 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 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

特色办学工作方案

草滩小学特色办学工作方案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 特色办学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路, 发展之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途径,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优化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学生教育、教师发展、质量管理的办学体系,狠抓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特长培养,创新办学思路,构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特色建设的主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不能凭空虚构,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学校的发展历史与传统、师资、办学条件、环境等。我们在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我们学校的特色建设的方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德育特色,我校地处草滩村,村中外出打工青年较多,在家独自居住老人较多,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鲜明的德育资源,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思想品德;第二是课程特色,即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口。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土资源,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我们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特色项目“我们将围绕学校特色建设的步骤及目标三、.

特色——特色学校”的思路确定三步走: 第一步,特色项目的创建(2013年4—12 月)我校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托学校资源优势,以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确定以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特色项目,以此营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制定工作方案。第二步,建设学校特色(2014 年3 月至2014 年10月)我校将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特色建设的载体,以此促进学校的发展, 使校本课程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项目建设,即学校可以将校本课程研发的领域延伸到学校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可以通过学科研发延伸到德育教育上,使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能呈现学校自身特点,进而形成学校特色。 第三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学校(2015 年3 月至2016 年6 月)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提升的标志,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学校特色浓郁的基础之上,使特色成为品牌,以品牌来打造特色学校。 1.拓宽特色项目研究领域,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提升为一种精神文化,使之成为学校的办学个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巩固第二步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培养精神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特色项目整体研究的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特色文化环境,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要加强领导,注重、组织保障1 四、学校特色建设的措施

办学特色就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办学特色与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宋孝忠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什么是办学特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表述,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办学特色沉淀着一所大学的历史底蕴,彰显着大学的个性;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所特有的比较优势,体现着大学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也就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引领大学不断向前,是使一所大学走向一流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这样说,虽然大学的办学特色看不见,摸不着,但确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它不仅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一所大学的方方面面,也会成为大学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社会上产生久远的影响。 一、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 办学特色不是一种暂时的、局部的现象,而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大学办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代代大学人反复提炼上升为理性的结晶,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因此,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所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其实,大学历史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大学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的过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因水而生,源水而长,三次搬迁,四易校址,历经磨难聚而不散,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有无到有,由弱变强,已发展为以工科为主,理、工、农、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彰显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殊的历史形成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铸就了“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也因此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吃得苦,用得上”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校虽历尽沧桑,但不断发展壮大,而“这种办学精神贯穿于学校的发展历史之中,更融入历代‘华水人’的血脉之中,支撑着我校教职工在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团结奋斗,引领着学校不断前进。”[1] 二、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 特色是一个关系范畴,是相对于参照物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特色。所以,办学特色不是绝对的,而是一所大学在与其他大学相比较而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品质,是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在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离开了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办学特色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50多年办学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笔者以为,相比之下,我校最大也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形成了“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朱海风书记曾对此有过深刻的阐释:所谓“情系水利”,一是情系水利事业;二是情系水利科技;三是情系水利工程;四是情系华北水院及其办学特色,其实质是“爱国爱校爱水爱教”的情结,是华水人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所谓“自强不息”,一是指在顺境中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在逆境中励精图治、矢志不移;二是指在创业中精诚团结、艰苦奋斗,守业中居安思危、积极向上;三是指在竞争中敢为人先、力争双赢,在合作中善于学习、优势互补;四是指在成绩面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问题面前高度重视、迎难而上,其实质是“自醒自警自励自强”的豪气,是华水人忧患意识和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集中体现[1]。具体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说,我校的办学特色也十分鲜明,水利水电学科是学科特色;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教学并行是教学特色;重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和横向科研课题是科研特色;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是管理特

小学办学特色特色

办学特色 一、特色校园文化。我校以“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围绕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精心、细心、责任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为主体,努力打造“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的特色校园文化。教师“五心”包括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耐心帮助学生;用精心教育学生;用细心照顾学生;用责任心管理学生。围绕这“五心”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与学风,提高广大师生思想觉悟、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以文化源流、文化风格和文化取向为基础,努力打造我校的特色品牌校园文化。 二、特色校本课程。我校开设了以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顺应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开发了国学课、朗诵课、武术课、手工课、舞蹈课、书法课、博弈课、科学实践课等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特色学生社团组织和第二课堂开展。本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活跃校园文化活动,成立了九个学生社团,分别是梅花拳社团、创意DIY社团、播音社、国学社、体操社、博弈社、书法社、英语社、科学探索社,各社团定期有序的开展活动,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载体,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另外本校积极开展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劳动节、英语角等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三位一体的“第二课堂”模式,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提升。

四、特色体育活动。“阳光课间伴我行,健康快乐享一生”是我校的特色亮点。“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我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同时,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健体、炼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合作能力,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我校大课间活动有体操、舞蹈、武术,形式多种多样,将艺术、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全校师生都积极投入到以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掀起了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融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特色班级。为了创建特色校园,我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开展了创建班级文化特色活动。创建了雏鹰班、进取班、文明班、春笋班、雷锋班、和谐班、七彩阳光班、向阳班、书法班、百合班、美德班、榜样班等特色班级。每个班级各具特色,向阳班充满青春活力,充满自信;文明班讲文明,和谐融洽;雷锋班,助人为乐,人人争当小雷锋;榜样班处处以榜样为准……各班根据不同特色创建班训,班级口号,班级形象和公约。每位师生时刻以公约要求自己,以班级特色不断创新。通过创建班级特色,提高了教师地管理水平,培养了师生自主、创新地学习能力。在班级中形成了探索与探究问题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从小热爱校园,乐于助人、拼搏求实地进取精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各班正气不断上升。

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方案

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方案 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现代教育必备的竞争力,是创“省级民办示范初中”的主体工程之一。“高起点、创特色、高质量、创名校”是我校旗帜鲜明的办学目标。“高起点”是“创特色”的基石,“高”是要求,是任务,是职责。“创特色”是“创名校”的主体途径,围绕“办学目标”为之不懈奋斗的重要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办学特色”的形成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校产生的影响力、辐射力。经学校研究并深入论证,把英语教学(实验班教学和全校口语教学)、心理素质教育、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四大特色项目工程,四大特色支柱。着力建设好这四个方面,形成独具一格、有强大生命力的办学特色。 建设学校办学特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形成特色氛围。 1、每位教师提高认识,真正体会到“一手抓办学特色的形成,一手抓教学质量”是“金海”品牌形成的两张翅膀。 2、让每一位金海学生充分懂得“全面提高”与“学有专长”的辩证统一关系,办学特色的形成最得益的是每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共性中的“个性”发展。 3、加强校内宣传,化零为整,由一般经验性上升为理论性。 ①利用墙报、警示牌、标语、校内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发布公告,发表文章,推介经验,推荐典型,介绍成功,介入生活,渲染强有力的氛围。 ②校办报刊均由教科室全面指导负责,成立校报校刊编辑部。 4、努力提升学校品位,推销“金海特色”。 ①积极办好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使之成为向家长、社会、学生展示学校特色的平台和窗口,进一步推进音、体、美学科建设。 ②以英语实验班为龙头,强力打造领先英语教学,每期由教科室牵头,学生自编自录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电视剧。 ③在心理特色建设方面,开辟心理热线电话,在县级以上报刊就中学生普遍心理现象作分析,变学生问教师、为教师找学生,化零为整,形成系统工程。 ④积极组织音、体、美、科技、英语技能等方向的竞赛和展示活动,尤其是上级单位主办的各项比赛。

小浦小学办学特色简介

小浦小学办学特色简介 近年来学校秉承“唯实求精,注重个性,发展特长”的学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学校的发展思路确定为:“常规是基础,德育是核心,质量是生命,科研是先导,以凸现办学特色为突破口”。 学校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取得了累累硕果,在07学年度学校被评为“板浦镇优秀学校”,07年5月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配套”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校召开,08学年度在灌云县第五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全县仅四家),08年秋,板浦镇有效教学管理年暨常规管理现场会在我校举行,09学年度我校代表板浦镇村校接受县教育局视导检查,受到县领导一致好评。近年来我校有10位教师获国家、省、市、县表彰,有50位同学在读写大赛,金钥匙比赛中获省、市、县奖,教师在省、市、区论文、教学案例评比中有近百人次获奖。教师有2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教育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校被评为连云港市优质资源管理使用先进学校,海州区安全先进学校,海州区少儿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在本学期举行海州区英语课本剧汇演中,在全区得分排名第五,海州区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六名。学校有近40篇关于学校的宣传报道信息被市、区教育信息网录用。 1、以传统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坚持“两操一锻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配合上级单位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学校本年度相继举办了秋季运动会,校园体育节,元旦跳绳踢毽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掘了体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特色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境界,是学校个性化的集中体现。我们依托古镇板浦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形式入手,结合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特点,深度挖掘绳文化。学校相继编写了《绳舞童年》校本教材,利用实践课对学生进行绳文化的熏陶。制作了“绳舞童年”系列展板,形成了浓烈的校园绳文化氛围,学校还成立了“绳舞童年”社团,结合大课间进行活动,逐渐形成了低年级跳短绳,中年级跳长绳,高年级跳绳操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活跃学生的身心。在海州区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有十余名同学获得奖次,学校团体夺得第六名的好成绩。 2、从引领到分享,教科研工作先行。 教科研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是学校教改的先导。我校把目光锁定在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上,树立教科研意识,活跃教科研风气。全体教师都能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由于受区域调整和管理体制的约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科研工作曾一度停滞不前,在2009年度全区教科研工作会议中,我校教科研工作居全区下游,教科研工作跌到了谷底。面对窘境,学校一班人没有退缩,正视不足,负重奋进。结合专业发展年的要求,从引领到分享,在制度上加以倾斜,每个人给压力、压担子,带着任务,全力以赴奋战教科研工作。对于该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在“实”上谋思路,在“效”上做文章。一年来,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了大踏步的前进,教科研工作硕果累累:09年被连云港市教委评为“中小学优质资源使用先进学校”,09年6月在海州区少儿艺术节中被评

各高校办学特色

各高校办学特色选编 上海外国语大学 发挥办学传统优势,打造教学品牌特色 上外外语教学历经55年的传承、沿革,形成了历史积淀比较深厚、特色鲜明的教学品牌优势,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探索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专业+外语的新型培养模式。至今已有11个非语言类专业、6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90年代中期,又率先提出“四型一辅”教学模式,即外语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专业+外语型和主辅修制,注重在加强外语技能学习与操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其它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甚至可以参加跨专业学习。同时,积极发挥外语专业教学优势,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积极向“两头扩展”。一方面向下延伸,建立附属外语小学、中学;另一方面向上延伸,建立了大学本(专)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从而形成完善的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 广东外国语大学 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第一部分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与基础 一、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是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 二、广外实行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的基础和优势 第二部分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一、创立“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积极探索全英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 三、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四、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评价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社会对广外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评价 首都经贸大学办学特色 一是坚持开放式社会化办学,构建培养人才的立交桥。 二是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南京师大办学传统与特色 (1)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祥地之一,秉承百年师范传统,坚持开拓创新,形成了开放式教师教育和其它专业人才培养协进互动的办学模式。 (2)融合江苏人文底蕴、时代精神和教师教育特质,铸就以“厚生”为主体的南师精神,引领师生正德修身、治学励行。(3)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坚持德法并举的原则,形成了有形管理与无形自律相统一、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协调、管理者接受被管理者监督与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相结合的特色。

成都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

成都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立足品牌建设 1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为国家培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地质资源勘探与国土资源开发人才 成都理工大学在51年的办学历程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力搞好本科教育,积极进行教学科研创新,建立了以地质勘探为优势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和国土资源开发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1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 成都理工大学前身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于1956年6月2日在成都东郊的荒野之地破土动工。来自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勘探学院的教师和建设者一起,不畏艰难困苦,连续奋战,短短的四个月就完成了初期的建设,并于当年10月15日开学上课,实现了当年批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 建校之初,学校物质条件较差,工作、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干部教师不得不挤在一起备课办公。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经过创业者的艰苦努力,首批1 580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良率达到了77.62%。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作风,经过十年的建设,至“文革”前,学校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地质高等教育基地,并为国家培养了6届3072名本科生和14名研究生,初步形成了“注重政治思想工作,在艰苦条件下不断进取,尊师爱教,教书育人,勤奋学习,不怕艰苦,坚决服从国家分配,为地质事业勇于献身”的优良校风。 “文革”期间,学校正常教学工作被迫中断,但许多教师并未放弃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学校依靠教师来自多所重点大学的学缘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校队(学校与地质队)合作开办了12期培训班(七?二一大学)。1972年至1976年招收三年制大学普通班学生3055名,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我国藏族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多吉等。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各类项目1 60多项(至1975年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如携带式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仪,四川省相邻地区构造体系及其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系的划分和对比,蓝石棉矿物及其性能的研究,四川碳酸盐岩油气储集条件与增产措施等。结合生产劳动,教职员工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开挖了一个人工湖——今日校园之砚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获得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条件建设方面的欠账较多。据统计,从1956年建校起至2000年,国家的投入累计仅约4.68亿元。学校依靠这些投入,建设了一所拥有1608名教职工、1.3万在校生、28 个本科专业、2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和一个联合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700亩校园面积、6 000多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万平方米校舍的现代大学,为国家培养了4.5万名本专科生、1000多名硕士和近200博士,取得了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效益。2001年成都理工大学组建以来,并未获得特别的建设经费投入,5年间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累计约5.468亿元。5年来学校共培养本专科

办学理念集锦

办学理念的含义 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 办学理念的功能 办学理念的功能就是要回答学校的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共同解决了学校的终极问题:学校是什么? 为什么要确立办学理念 首先,树立办学理念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校长的办学理念有两个最基本的作用。 (1)使校长个体的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2)在此基础上,使学校的整体的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第二,树立办学理念是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一所学校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的需要。 第三,树立办学理念是校长的职业成长需要。作为校长,应该经常思考: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去实现办学目标?校长有了这种思考,就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而有了这样的自觉的校长,就可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校长个人也可能在办学实践中成长为教育家。 因此办学理念是中小学办学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由学校全体成员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追求组合而成的复合体。它具有导向性、明晰性、独特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怎样提炼形成办学理念 办学实践是校长办学理念产生的源泉,理性思考是办学理念丰富和提升的必然过程。校长在提炼办学理念时进行理性思考的四个维度如下: (1)政策理论基础。办学理念应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在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现代教育观,思考形成怎样的办学理念。 (2)继承传统与创新。以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这是办学的基本思路。 (3)借鉴外校经验。各兄弟学校都有各自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将会

抓好校本课程开发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抓好校本课程开发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是学校办学的优势、特长体现,是学校在未来办学中的继续追求和优化发展,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发展,学校便有可能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学校背景如课程、师资、生源、教学设施、经费投入和家庭、社会对学校的要求等,都是学校在打造办学特色时所应思考的。根据花园中学办学的具休情况,我们选择坚持开好具有花中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努力使之成为办学亮点,以此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知名课程专家吴刚平教授应邀来我校观摩了校本课程对外展示课活动,吴教授在看后称赞:“花园中学校本课程很有特色,能坚持多年做下来,很不容易,在全国初中校中是做得最好的,学校不愧是常州市和江苏省的模范学校”《人民教育》、《中小学校长》、《江苏教育报)等都对我校办学特色进行了专题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彩响。以下结合我们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谈谈我校在抓好校本课程幵发、打造办学特色上的思考与做法, 一、透彻分析学校背景是基础 常州花园中学过去曾获得过“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等诸多荣誉你号,但近几年的择校热使学区内小学升初中的优秀生源流失较多(每年多达近两个班,而学区外学生来我校择校又被严格控制,使得初一新生生源整体质量不断下降,然而学生家长和社区对花园中学的期望值并未降低,发展的高要求让学校在今后的办学上有一定的压力。如何在当今教育改革新背景下,通过对学校以

往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进一步挖掘学校发展潜力,凸显办学的优势、特长,进而形成自己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不辜负社区百姓对学校的信任?在制订花园中学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时,校领导班子认为必须首先透彻分析目前学校发展背景,了解学校优势与不足,这是进一步打造办学特色的基础,为此学校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员工、学生家长和社区意见,对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与分析,决定在以往体育活动课,“三名”(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劳动技术等课外兴趣选修课上得较好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继承和保持兴趣活动课教学持色,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具有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长,从而使教育质量不断提尚,同时也凸显学校办学亮点,也打造本校的校本课程的办学特色。 二、树立独特办学理念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指南,理念是办学先导。打造办学特色进而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学校办学思想要先进、有特色。教育的本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向全体其实面向的是全体中每个有差异的个体;促进发展就是基于全体中每个有差异的个体,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在分析学校办学历史和现状后所提出“将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办学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研究每个个体,将差异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对于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应积极采取培植.发展和利用的态度,通过有差异的教育教学,达到让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同样教师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校也应正确

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修订稿)特色学校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切实做好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及十七大精神等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具有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的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总结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活动有成效,素质有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有特长的“四有”人才。 三、工作要求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要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成立由校长杨天波担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建设特色学校活动。 3、突出特色,细化方案。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同时,从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5、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学校必须拨出特色项目建设的专项经费,确保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 四、工作措施 1、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2、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曹墩学校办学特色概述

特色教育铸品牌 —三流乡曹墩学校办学特色概述三流乡曹墩学校于2013年由三流乡初级中学与曹墩小学合并而成。成立以来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迅速聚集了社会各界关注与赞赏的目光。我们深知,对于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而言,特色是风格,特色是魅力,特色是生命。树立学校形象少不了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离不开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必须灌注特色。浓缩多年来办学经验的精华,我们沉淀了以下办学特色: (一)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1)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表现在:一是注重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校,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始终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保持一致。多年来,我校的领导班子非常注重政治学习,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因此,班子成员不仅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而且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以及依法治校的能力,如对待收费问题。二是注重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增强现代教育和管理观念。另外,学校领导还积极带头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2)打造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1)注重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我校师资队伍不仅业务素质较高,而且敬业爱岗、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几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大师德建设力度,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政

治学习时间,面对全体教职工举行加强师德建设的讲座;大力开展

“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系列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还把教师执行师德规范和落实岗位责任制的情况与学期考核、年度考核及职称评定挂起钩来。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保证了教育措施的落实,管理的到位,使教师队伍呈现出了良好的师德风貌,歧视后进生的现象消失了,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见不到了,看到的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2)加强业务学习,更新观念。近几年,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对转变教育理念有帮助的书籍。教师的思想不断受到新教育理念的洗礼,逐步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确立了新的教育观念。 (二)强化常规细则,突出“精细”管理特色 聚沙成塔,攒木成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过程,过程决定效益,效益决定生存,我校在几年的发展中,根据自身实际,形成了一套科学实效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1、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学校每学期都会制定详细的学校工作日志,学期中严格按计划安排开展各项活动,从学校班子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计划中都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学期中的教师赛课、备课作业评优、班级的文体竞赛,学期末的优秀行政、优秀教师、优秀班级、优秀学生的评比等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学校里时时都充满着盎然的生机。

三峡大学办学特色

三峡大学办学特色 作者:迎评办 1、依托三峡,突出水电,打造学校品牌 三峡大学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鲜明的学科特色,长期的历史积淀,突出的业绩贡献,形成了以“三峡”和“水电”为标记的鲜明办学特色,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高度共识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为学校打造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三峡大学位于“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的宜昌。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令全球关注的最大水电工程──三峡工程,而且在方圆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有包括葛洲坝工程、清江梯级开发的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水电工程在内的已建、在建或筹建的大中小型水电站约400座;同时,还有包括世界最大的水电开发、施工单位──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及葛洲坝集团等在内的一批水电开发、勘测、设计、科研、施工、监理及运行管理单位。三峡工程有数十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世界之最”,三峡区域有“水电科技博物馆”之称,这块热土上耸立着令世界惊叹的集胆识、智慧、能力于一身的人类水利工程建设的里程碑。三峡大学因“三峡”而得名。“三峡”优势,是三峡大学建设、发展的独特而重要的因素和条件。得天独厚的三峡资源是三峡大学准确定位的重要基础,是三峡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学文化、办学特色的重要源泉。作为一所位于三峡的综合性大学,必须充分依托三峡资源、努力服务三峡区域;三峡工程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顶级水电专家、学者来到宜昌,为学校的“借智”提供了极好机遇,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许多著名水电专家,如温诗铸、葛修润、袁国林、刘广润、陈厚群等都先后来校讲学,并欣然应聘为我校兼职教授;被称之为世界水电工程难题“题库”的三峡区域水电工程群,为学校的科技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众多的大型工程和高级建设人才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峡区域不仅有丰富的水电资源,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三峡大学组建后,注意从精神和文化层面挖掘三峡区域的丰富宝藏,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学校把寓意“扬水电之帆、索三峡之源”的“扬帆索源”作为校标,把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求索”作为校训,把象征水电特色和三峡文化及旅游特色的碧绿、橙黄作为学校的主色调,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生态环境”。 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现代工程”为一体的“三峡”品牌为三峡大学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把三峡大学建设成与“三峡”齐名的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三峡大学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殊的发展历史,使得水电学科成为我校的优势和强势学科,并得到水电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凡问及三峡大学什么学科最强,“水电”成为大家的共识。鲜明的水电特色,为学校学科的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做强水电学科,精心构筑以水电学科为龙头的五大

山根镇中心学校办学特色总结

山根镇中心学校办学特色总结 山根镇中心学校近几年来,积极贯彻党得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独特办学风格得路子,促进了学校得标准化建设.以下就我校办学特色进行总结 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一班人深谋远虑、审慎笃行,以“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得办学宗旨,确立了“特色兴校、管理兴校、素质强校、科研活校"得办学思路,倡导“关爱学生、尊重差异、培养个性、开发潜能"得教育理念,已逐步形成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育人环境网络化、教学手段科学化、学生素质优良化”六大特色.现在学校办学条件良好,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教师队伍勤奋进取,素质教育有声有色。 我校自申报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工作以来,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常务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主要成员为组员得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广泛得宣传,发动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投入创示范学校活动。 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 学校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均参加小学领导岗位培训,培训率为100%,均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为100%。在班子建设中,我校本着“人能尽其才,才能称其职”得原则合理调配人员,充分发挥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奋进、协同发展,积极营造“严格搞管理,规矩干工作,尽心谋发展,公平待教师”得工作氛围。在实践中,严格实行了“周前汇报、周后总结”得规定.并借鉴学校原有得

各项工作制度,及时修订、完善本校得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作为学校领导,她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身作则,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有主见,增学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时刻牢记学校无小责,职工无小事,时时事事为职工,时时处处为学校.她们恪守“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位教师”得办学思想,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明确了“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科研兴校特色化,教师队伍优质化,培养学生个性化"得“五化”办学目标,确定了“专家指导治校,名师建议治校,家长参与治校,科研引导治校”得治校方略,突出“倡导科研促发展,坚持自主育新苗”得办学特色,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得管理制度,形成了校长负责、党员监督、教代会参与得民主与法制管理体制。 二、教师队伍素质精良 学校把教师队伍得建设作为工作得重点来抓,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用培结合。一就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职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每周例会、定期举行得讲座及节假日举行得各种活动为载体,借党员先进性教育之东风,发挥党员教师得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大量细致得思想政治教育,近几年来,我校无教师违反师德得现象,更没有体罚学生、强迫学生接受服务等情况发生。二就是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得培养。我校教师得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能,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能力竞赛,三就是注重队伍结构整合,全面推进素质

打造儒雅文化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打造儒雅校园,为每一个孩子播撒希望 ——三河四小创建儒雅校园实施方案 一、创建的指导思想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为目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学校传统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凝聚教师力量,积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办出人民群众期待的教育,办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促进师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二、创建理念及目标 所谓"儒雅",是指学识渊博、知书达礼、气度温文尔雅。"儒雅教育"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人;儒雅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整合融通的教育。故此,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个生命享受阳光”。尤其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朝气蓬勃面貌,快乐的学习与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个人素质的机会及个性化发展的机会。这些要求教师要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学校通过实施儒雅管理、儒雅德育、儒雅教学、儒雅服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向更高层次的“儒雅教育”特色迈进,并终将使儒雅教育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三、创建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策略,让校园、教师、学生都具有儒雅文化气息。 1、创建儒雅校园 全面启动,营造好儒雅校园环境,学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包括校园环境改

造、墙壁装饰、各班各室布置等。将国学经典、孔子文化等传统文化在校园充分展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和教育氛围。与“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立足“儒”,突出“雅”,创设儒雅的校园氛围。让校园每个角落都蕴含着儒雅文化的气息。 2、打造儒雅的教师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学习,让教师的师德素养与业务能力不断地得以提高,让教师更加善学博学,富有儒雅之涵。《荀子·荣辱》曰:“君子安雅”,并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博学多才、温文尔雅自古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知识渊博、言语谦和、举止优雅,并能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质、人格素养、品德修养,以孔子的“仁爱”思想去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教程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且有教无类”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热爱教育事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学生,无私的为教育事业奉献,努力的工作,用自己的雅言、雅行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塑造自己的崇高人生。另外在教学教法上也能更加体现儒雅教育,特别在班级管理中也要更加能体现出儒雅的特色教育 3、培养儒雅的学生 通过一系列的儒雅特色教育教学活动,逐渐地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文明礼仪上具有良好的习惯,以学生日常最基本的行为习惯为抓手,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引导孩子们衣冠整洁、诚实守信、举止大方、活泼有序、行为优雅,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发展优秀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阳光的人格,不断地完善内在美的基础上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赢得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品学兼优,学做真人,让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 4.创新儒雅教育活动。 通过“德育主题月”教育、“儒雅班级”创建和校报、橱窗、板报、广播站等媒介宣传,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浸润;定期开展“国学诵读成果展示赛”、“班级文化展讲”、“礼仪知识竞赛”、“文明行动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