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现场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抽样调查现场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抽样调查现场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培训材料:

调查现场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调查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是项目、经费、人力和设备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是抽样框、抽样方法、现场调查的有机组织。对于规模以下工业进行的抽样调查,其方法已逐渐趋于成熟,抽样框的建立和维护随着周期性的普查也将逐步规范,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场调查的组织和数据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目的是要尽量避免与减少误差,使调查结果能反映所调查事物的真实情况。从影响现场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着手,重点研究现场调查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几个有关的概念

1、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指统计信息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国际公认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适用性:是指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准确性:是指统计估算值与目标特征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及时性:是指调查基准期与统计数据发布时间之间的间隔时

间。

可比性:是指同一项目的统计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比程度。

可衔接性:是指不同统计项目之间即同一统计机构内部不同统计调查项目之间、不同机构之间以及与国际组织之间统计数据的衔接程度。

可取得性:是指用户从统计部门取得统计信息的容易程度,包括列明用户从统计机构可以取得的统计信息内容以及应用先进便捷的统计信息服务方式。

2、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实际操作性能的测量并与标准相比较,一旦出现偏差就采取相应措施的调整过程。

质量保证则包括了以保证质量为目标的一切活动。质量保证的目标是防止、减少或限制调查中错误的发生。并在第一时间就予以纠正。

质量保证是预测问题,而质量控制则是对已经确认的问题进行相应处理。质量保证主要是关注预期的结果。组织(机构)必须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才能提供质量保证。

3、误差

误差泛指原始数据及其统计指标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别。凡是调查就一定有误差,误差或大或小总是存在的,不可能完全避免。在抽样调查过程中,误差可分成抽样框误差、抽样误差、现

场调查误差及数据处理误差。现场调查误差又包括计量误差和无回答误差。抽样误差因抽样而产生,是能够计量和控制的。现场调查误差虽不象抽样误差一样可以估计(或测量),但它可以使用质量控制技术对误差加以控制,使其达到最小,不过难度较大。

现场调查误差两种主要类型:

(1)计量误差是指对一个问题所做的回答记录与它的真值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被调查者、调查员、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形式或测量工具造成的。

(2)无回答误差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对抽出的样本单元或问卷中的某些项目进行计量。无回答包括单元无回答和项目无回答。单元无回答可用权数调整法补救,项目无回答可用插补、臆测等方法补救。

二、影响现场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

我们从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条件和环境、被调查者的特征、调查员的特征四个方面对影响现场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简要分析。

1、调查内容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1)调查内容的敏感性

是指被调查者对所制定的调查内容的细节产生怀疑,如:会不会增加税费,对被调查者的名誉是否有负面影响、被调查者单位或个人的隐私或机密是否会被泄漏、问卷内容对于被调查者是

否回答负担过大等。

(2)问题的难度

是指调查问卷的长度和复杂程度、访问时间长度和难易程度、调查的指标用现有的技术能否进行测量等。

(3)问题的兴趣

在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特点,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问卷对被调查者和访员都具有友好的界面。要让调查员和被调查者了解调查的目的、作用,以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

2、调查的条件和环境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1)调查经费

现场调查的费用主要包括调查员的培训费、交通费、住宿费、调查补助费,通信费、设备租金以及用于数据质量控制的复核费用等。调查经费的使用合理与否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调查的人力和设备

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

之一,如一个调查员在一个调查周期内最多能走访多少个企业。在一个调查区域内多少个企业需配备一名调查员。电话(手机)、传真机、因特网等通信工具以及交通工具的合理利用等。

(3)调查的开展时间

调查开展的时间、占用的时间、面访的时机对调查数据质量都有影响。如对农村工业的调查就不应在农忙时进行。应尽量避

免在用餐、会客或被调查者特别忙时进行面访。

(4)被调查社区对调查的态度

在现行的体制下基层社区村(居)委会对调查的支持配合非常重要。要注意加强对被调查社区的宣传。如给一封致样本村(居)委会村长(主任)的公开信等。

3、被调查者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

(1)被调查者的社会特征

(2)被调查者对入户访问的态度和合作程度

现场调查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加大宣传力度,以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调查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熟人介绍、自我介绍等方法,最大限度争取被调查者的合作。被调查者不愿合作的调查是不会成功的。

(3)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由于被调查者的素质不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如我们在调查个体户时有些户主就把营业收入当成纯收入,应付工资包括的范围各人理解也不一样。

(4)记忆偏差

许多小企业(单位)核算基础差,原始记录资料不健全。有些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老板不做(会计)帐,有的业主虽然记了个“口袋”帐也懒得翻账本仅凭记忆回答,往往造成记忆偏差。

(5)被调查者的回答能力及方式:

被调查者的回答能力、礼貌偏误、迎合偏误、社会期望偏误、

回答问题简单化,均可造成误差。

4、调查员对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

(1)调查员的社会特征

对于小型工业的企业样本一般是由县(乡)统计人员兼任调查员或在社会上聘用临时人员。调查员是县统计部门的兼职人员---业务熟、人熟,但其本职工作繁重,难以保证质量。调查员是社会上聘用的人员---情况不熟悉,摸不到门,很难与被调查者沟通,得不到信任。也影响调查数据的质量。

对于个体工业的整群样本一般认为由村会计或居委会干部兼任调查员较好。村会计(居委会干部)兼任调查员可能产生的问题:一是行政干扰,由于对政绩以及税收等既得利益的驱使,有可能导致调查偏误;二是个体工业户害怕今后多纳税或增加其他摊派费,对他们熟悉的上级人员反而有意瞒报;三是这类兼职调查员的本身素质,如受教育程度、年龄、专业以及对个体工业生产流程的了解等,也会影响调查数据的质量。

(2)调查技术的掌握程度

每年要对调查员进行1-2次调查技能的培训,明确调查员的职责,提高调查员的调查技能。给合格的调查员颁发调查证,并建立调查员激励机制,要对工作负责、调查业务水平高的调查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差错多的调查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调换调查员。

(3)调查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责任心

抽样调查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是通过调查员来完成,调查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是样本数据质量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抽样调查推算结果的重要保证。由于现阶段的调查经费不是按项目管理来操作的,有些地方给调查员的补贴也是微乎其微的,往往使调查成为村干部或居委会干部的义务。因此,出现调查员干好干坏一个样,以应付为主,没有责任心,更没有积极性。

(4)调查员可能产生的误差

由于调查员本身的原因可能影响到调查数据质量。如调查员的选择不符合调查要求;调查员在面访时态度不好;提问不正确或擅自改变原定问题;提问时提出意义双关的问题;对被调者进行诱导;记录错误、漏记或者字迹不清等。

三、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我们将现场调查分为调查准备阶段、调查实施阶段、调查资料整理审核与评估三个阶段。主要从调查协调员、督导员、调查员三者的角度研究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1、现场调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1)现场调查的组织模式

理想的组织模式应是按项目管理要求,国家设中央调查总部,各省设调查分部,各中心城市设现场调查办公室。国家是抽样调查的总设计师,各省是协调员,中心城市是督导员,下聘兼职的调查员,组成高效灵活的调查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调查网络,项目、经费、人员和设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称系统工

程)。

按现行的国家、省、市三级建队的组织模式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案来考虑,各级的职责和任务如下:

国家调查总部是项目的核心,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方案、编制项目预算、确定调查对象、范围、调查标准时间、工作进度,调查内容、指标定义,采用的分类标准等。制定国家、省、市的职责以及协调员、督导员、调查员各自的职责,策划公共交流(宣传工作)、编制各种工作手册、培训调查协调员、设计数据处理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等。

各省调查分部实际上是国家调查总部驻各地的办事机构,由于我们国家面积大人口多,调查总部直接管到各中心城市督导员难度太大,另一方面国家也需要以省为总体的数据,因此各省调查分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国家调查方案,制定本省的实施细则,抽取以省为总体的样本,培训督导员,进行数据处理,实施质量控制等。调查分部一般有项目经理和2-3名协调员组成。

各中心城市调查队是现场调查的直接组织者,主要负责数据的搜集和录入工作。按项目管理的要求,应成立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本地区的宣传攻关活动、调查员的雇用与培训、现场调查的组织管理、数据的收集与传输、样本数据的审核录入、数据质量控制、面访进度的监控以及调查经费的管理等。办公室由有项目经理和2-3名督导员组成。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按照国家制度是以省为总体,但有些

省份因分级核算GDP的需要,扩大到以市为总体,甚至以县为总体,但相应的条件(经费、人员)得不到保障。因此是调查任务层层加码,调查经费严重不足,只好沿用过去的老方法“层层布臵,逐级上报”,以至于(村)居委会的干部(调查员)成了尽义务,严重的影响了调查数据的质量,同时也失去了抽样调查的意义。我们认为应按市场化的方法来操作,各级都要按项目管理的要求,根据调查经费状况确定调查方案和样本量,再根据样本的多少、分布状况、调查的时间(周期)和质量要求来配备调查员。

按现行的国家、省、市三级建队的组织模式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案来考虑,我们认为应该由市级督导员直接聘用、培训、管理调查员。现场调查是由督导员组织调查员完成的,督导员必须与调查员取得直接联系。县级统计局由于本身统计任务较重,一般只作为中介,起辅助作用,如推荐调查员、帮助联系样本点、解答业务问题、催报报表,在样本较多的县也可聘用县局的专业人员为辅助督导员。

(2)调查人员的聘用

上面已经提到,国家和省一级的调查协调员一般应有抽样专家、现场调查专家、计算机数据处理专家和项目经理组成。市级督导员必须由有一定现场调查经验的调查队正式人员担任。调查员一般在社会上聘用兼职人员担任。调查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愿意从事调查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工作细致耐心,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业务素质。

对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应选聘不同的人担任调查员,个体工业由于采用整群抽样,一般应选熟悉当地情况的乡镇(街道)或村(居)委会干部较适合,对于小型工业企业应根据样本分布,选聘县区或乡镇(街道)的统计员兼任调查员,对于较大的样本企业也可以由企业的统计员担任。总之,只要能高质量的完成调查任务,不必统一规定某类人员最合适。

调查员的聘用应按市场化的方法来操作,由市级督导员根据调查样本的多少、分布状况、调查的时间(周期)、质量要求和经费状况来选配。根据我省的情况(平均每个县有样本企业6-7个,样本村2-3个),一般一个县配备一名调查员负责该县样本企业的调查,每个样本村配备一名调查员负责该村个体工业户的调查。当然调查员的具体工作量是根据样本分布远近,调查的难易程度确定的。如某县只有4个样本企业但分布的比较散也要配备一名调查员,另一个县有12个样本企业但分布的比较集中也只需配一名调查员。整群样本村也是这样,如某村有150多个个体工业户,可能要聘用3-4个调查员,相反如果一个样本村只有很少的1-2个个体工业户可以由邻近的调查员或由督导员代为完成。总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中间层次,降低调查成本。

必须强调的是调查队一定要自己组织现场调查,完全委托别人不是一个完整的抽样调查。调查员的聘用、培训、管理应有市级督导员直接负责,包括经费下发、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

(3)调查人员的培训

国家调查总部负责对各省协调员的培训,各省协调员负责对各市督导员的培训,督导员负责对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员的培训一般在市一级集中进行,尽量不要再分散到县里,以减少系统误差。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职业道德教育和严格的调查技能训练,采用讲演、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方法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发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员证。

(4)调查宣传工作的准备

行政命令文件、致企业厂长(经理)的公开信、致样本村(居)委会的公开信、给样本企业和个体工业户的宣传品等。

(5)调查问卷设计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调查目的,将原有的调查表设计成专门的面访调查问卷。问卷中的每个问题的意思明确,理解一致;尽量口语化、通俗化使问题易懂,敏感问题要排在后面;有些指标要尽可能分解成可测量的值;要有填表说明;要有“访员记录”、“初审、复审者签名”等。

(6)质量控制表的设计

设计控制表目的是便于控制、管理和规范操作程序。一是做到了调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责任到人,有利于加强管理;二是保留了详细记录,有利于发现问题,改进调查;三是使得整个调查过程有了一个规范的操作准则。

(7)建立调查质量的核查制度

建立严格的调查质量控制与核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包括针对调查员和督导员的。

调查员在现场登记完毕,当场即进行逻辑审核和评估,有疑问现场解决。督导员要对所有的样本进行复核。数据录入时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逻辑审核。

建立现场调查回访制度,要求各市在每次上报问卷前,都要抽取一部分样本企业和样本村进行深入回访,发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在回访数量上,要求在5%-10%。每一次的回访都要填写回访记录,如回访的企业、回访的时间、发现的问题、处理意见等。

建立调查员、督导员的奖惩制度。

2、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现场调查实施阶段通常包括下列活动:确定样本的位臵、核实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等,并安排调查路线、预约面访时间→进行宣传和自我介绍,与被调查者建立密切融洽的关系,取得被调查者的合作→熟悉并使用调查问卷按要求提问、追问→实地观察可测量值→现场审核与评估→质量控制。对现场调查的工作流程、操作方法有必要提出规范化的管理标准。

(1)面访前的准备工作准则

对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员首先是要根据督导员提供的样本名单(尽可能详细)确定样本分布的地理位臵,并逐一核实,特别是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等相关信息对今后的调查非常重要。

对于个体工业户,由于采用按村(居)委会整群抽样,调查员首先是寻找或绘制一张界线分明的样本村(PSU)地图,并将个体工业户逐一标在图中。然后再根据调查的周期安排调查路线、预约面访时间。调查员应掌握好面访的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面访次数,并在两次面访之间留出足够时间,补全访问中未完成的记录,以及完成所必须的审核工作。

在与样本单位预约时要注意:

一是确定应答者在场,企业的应答者是厂长、经理或会计、统计人员,个体工业户是户主;

二是掌握好时间,避免过早过晚地打电话或是在应答者进餐、午睡时面访;

三是要有记录,调查员应将电话联系的情况、预约面访的时间、最佳访问时间、无法联系的原因等等记录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控制表上。

(2)宣传解释工作准则

对于调查员来说,与被调查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赢得被调查者的充分合作。从理论上讲虚报、瞒报并不会给小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消除小企业的顾虑,一靠宣传解释,二靠讲诚信,调查员应该在调查中表现出敬业的、和蔼可亲的态度,宣传介绍要简洁而诚恳。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为例,调查员的介绍内容包括:

──我是国家统计局XX市调查队聘请的调查员XXX(可出示

调查证给被调查者看);

──我们这次调查的名称是“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

──调查目的是反映规模以下工业的基本总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方法,你们这个企业(或村)有幸被抽中,您的回答实际上代表了总体(四万多个企业)中的一部分,所以您的回答对于整个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您回答的资料仅用于推算总体,为国家制定政策服务,与税收无关,与领导政绩无关,而且不用给任何一级政府领导看,您回答的资料我整理好后,直接送或邮寄到市企业调查队;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是国家统计制度规定的调查任务,您有义务如实提供资料,否则就违反了统计法。我是国家统计局XX市调查队聘用的调查员。必须为您保守秘密,否则也是违法行为,不但下次调查不聘用我,还会追究我的法律责任;

──最后强调这次面访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估计在20分钟左右。

对于首次面访,分发调查的介绍材料或调查手册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如:致企业厂长(经理)的公开信、致样本村(居)委会的公开信、给个体工业户的宣传品等。这样,再次访问时就方便的多。由于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的样本几年才换,一年内又调查四次,首次调查面访显得非常重要,给被调查者留下懂礼貌、讲诚信、又专业的第一印象,对访问的结果具有很大影响。

(3)提问及追问的工作准则

调查员必须熟悉问卷以及与调查相关的材料,并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化方式提问,即以同样的方式向所有被调查者提同样的问题。调查员在提问时需遵循以下准则:

──严格按问卷的措词提问;

──按问卷给定的顺序依次提问;

──保持中立,避免诱导和臆测;

──按正面方式提问,不谈无关问题;

──重复被误解或曲解的问题;

──对于不合题意的答复采用追问。

注意访问环境;核对调查对象;重视重点项目。

(4)实地观察的工作准则

工业生产比较直观,企业的厂房设备、生产规模、从业人员一目了然,许多指标有现成的测量值,如用电量、用水量、设备能力、单班产量等。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测算、核实我们需要的数据。调查员要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不同行业生产单位主要指标与可测量值之间的关系(系数)。下面是调查员在生产现场实地观察的基本方法:

──观察记录主要产品产量,根据平均销售单价测算总产出;

──观察记录主要设备的台时产量,根据开工时间测算总产量;

──观察记录单班(人均)产量,根据从业人员数测算总产

量;

──观察记录主要原材料消耗、能耗(用电量、燃煤量),根据单耗测算总产量;

──观察记录从业人员数,根据劳动生产率测算总产出或产量;

在实践中要根据与该企业主要指标相关性最大的可测量值作为测算依据,也可以多个可测量值并用。

(5)现场审核与评估的工作准则

现场调查的最后一步是当场进行审核(初审)和数据评估,有疑问尽可能现场解决,发现错、漏项,及时予以改正、补充。调查员可遵循以下工作准则:

──检查所有调查项目是否填全,有漏项当场补齐;

──有无计量单位错,如“千元”当成“万元”了;

──有无逻辑性差错,如子项大于母项等;

──有无超过常规的极值,如人均工资过大或过小等;

──用已掌握的资料作为参照对比,如抽样框数、去年同期数、类似企业的数等;

──根据税务、财务等相关的数据进行评估,如:税额反测法、成本倒推法、利润倒挤法等;

──对重要指标用上述实际观察的可测量值进行评估;

──对有所怀疑的数据可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台帐、原始凭证等。

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以上方法,有时也可能需要几种方法并用。最后,调查员要填写访问记录(控制表)。结束访问时要礼貌地向被调查者表示谢意,这对下次面访至关重要。

(6)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准则

调查员在上门面访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需要督导员帮助解决,以下是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常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准则:

──无效样本的处理

无效样本是指在调查时点时已经不属于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范围的样本单位。如:企业已撤消、被合并、停产、转产成为非工业企业、已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对于无效样本企业,调查员应及时通知督导员,督导员进一步核实后将调查指标赋值为“0”,并说明原因。

──对无回答的处理

无回答样本单位指的是拒绝回答问卷或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得到其数据的有效样本单位。

无回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法联系到被调查者,被调查企业无人或无应答者(厂长经理、会计不在),这种情况要求调查员至少进行3次以上尝试;第二种是拒绝回答,原因是对调查或统计调查机构不了解,或是访问时间选择不当。这就需要调查员进一步宣传解释,或与被调查者协商另选时间回访。如被调查者坚决拒访,应及时报告督导员,由督导员通过行政手段或其它途径追

踪回访。总之要尽可能提高回答率。实在不行可报告协调员,由协调员采取调整“权数”的方法解决。

──对部分指标缺失的处理

部分指标空缺可能是由于被调查者不愿回答或答不出来造

成的,也可能是由于调查员漏问漏记造成的,督导员在审核时发现这类情况应尽可能采取措施补救,如确因时间、经费的限制而难以补救,可由协调员采用“插补”的方法解决。

──对调查对象迁移的处理

对于样本企业的迁移要从调查总体推算来考虑,如果以省为总体,样本企业搬迁到省外,那么本省作为撤消企业,外省作为新增企业,如果迁移地仍在本省范围,那么就应由协调员采取措施让企业迁移新址所在地的督导员或调查员追踪回访。个体工业户由于采取地图式的整群抽样,因此在调查时点前由样本村迁出的不调查,新迁入的要调查。总之,以不重不漏为原则。

──对合并企业的处理

合并企业和分开企业的数据要由协调员进行较复杂的“加权”方法处理。因此调查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报告督导员,并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一个目录框外的企业,如某个个体户或非工业企业合并到一个样本企业中,权数不需要调整,因为样本企业的抽取概率没有发生变化,可视同为样本企业的正常发展。

2)对于一个样本企业合并到另一个样本企业中的情况,在实际中对于被合并的企业不可能得到数据,一般作为消亡处理,即无效样本。

3)如果是两个样本企业合并或是一个目录框中的企业合并到一个样本企业中,调查的数据是合并后企业的数据。这种情况需要调整权数,因此调查员要将合并前企业的名称、法人代码、销售收入等情况做说明上报。

──对分开企业的处理

如果一个样本企业分成两个企业,则把这两个企业都作为样本,权数不需要调整。

如果一个样本企业分成两个企业,一个为样本企业,另一个为非样本企业(这个非样本企业不能作为新增企业),样本企业权数由协调员利用分开后样本企业销售收入与分开前的销售收入的比重进行调整,因此调查员要将合并前、合并后企业的销售收入等情况说明上报。

──对重复企业的处理

重复企业是指同一个样本企业在不同的层中被抽中,这种情况在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实践中较少见,因为在建抽样框时,协调员要做重码检验,利用计算机程序可以很快发现企业名称、法人代码、法人名称、销售收入重复的企业。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企业在同一总体的不同块(如规模以上、目录抽样和整群抽样三块)中出现两次已上。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原则上应尽量上靠,

即已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目录抽样样本作为无效样本,已纳入目录抽样的样本,整群抽样个体工业户中不再包括。

──其它情况的处理

当调查涉及到机密信息时,要采取回避措施。

决不允许调查员直接或含蓄地与被调查者发生争执,或威胁被调查者,同时调查员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受到辱骂、恐吓、骚扰或暴力等威胁应立即撤退并向督导员报告。

(7)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与被调查者建立密切融洽的关系,树立和维持良好的专业信誉,取得地方官员和社区的支持。

──调查员是成功的关键。要确保聘用具备一定调查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人作调查员,并进行严格正规的培训。

──加强对调查员的管理和监控。采取现场旁听、检查已完成的问卷、监控调查的进度等措施加强对调查员的管理和监控。由督导员对部分样本进行重访,将重访的结果与原来的回答进行比较,以判定关键问题的最初回答是否正确。对发现的错误和无回答进行追踪回访。

──控制表应用。调查员要将全部作业的状况写在作业控制表(即数据收集过程中跟踪表格,例如:问卷完成的数量、需要回访的表格数目等)上,定期向督导员报告。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现场工作流程来操作。所有的调查员要接受相同的培训,使用相同的手册、相同的编码规则和统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谈谈施工现场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谈谈施工现场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我从1979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的施工管理经历。我认为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运作,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和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度。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贵在“严”字,重在“落实”,核心是“标准化”。下面就我的个人对质量管理方法和同行探讨,如有不同意见请不惜指教。 一、确立工程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检查评定合格率100%,优良率98%以上,保证本合同段工程质量达到“精品工程”。 二、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施工队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队长任组长,技术主管任副组长,负责本合同整个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三、制定质量检查制度 既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就要建立一整套的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各施工队设兼职质检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检工程师对质量薄弱环节制订出能够保证质量的各项措施,并组织实施,克服质量通病。项目部每月定于5日、15日、25 日由项目经理带队,会同项目总工、质检工程师、各施工队兼职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写出质量检查通报,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于在检查中成绩突出、质量优良的当事人,进行奖励。以此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每月项目部由质检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写出质量检查通报,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当

事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于在检查中成绩突出、质量优良的当事人,进行奖励。以此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工程质量。 四、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公司承建该工程的主题。为全面实现业主提出的质量目标,我们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周密组织,精心施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精品意识,视工程质量为生命,认真履行招标文件及合同规范的各项要求。按照ISO9001的质量体系,对本工程进行管理,加强基础工作,把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制与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创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创优工作落到实处。 五、质量保证措施实施细则 实施三阶段质量控制,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一、事前质量控制 ①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主持,由项目经理、工程师、材料采购、生产部部长,质检工程师等共同商讨确认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开工前15天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按照监理工程师的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进行施工。 ②施工图纸复核制度 图纸的复核在施工开工前复核完毕,图纸的复核由工程部负责,必须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复核结果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其结果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过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对国家和用户高度负责,为了使设计文件,施工标准,合同约定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质量、工程品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特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如下: 1.按照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运行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强化管理,责任到人。 2.认真搞好项目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教育,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颁发的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序、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标准要求,抓好职工培训,争创优质工程。 3.努力学习,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施工手段,优化工艺提高功效,全面推行样板墙制度,以点带面,确保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对“四新”技术,明确重点,详细具体,注重可操作性。 4.在认真搞好图纸会审,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审查)管理,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强化组织技术交底,强化积累技术质量的全面、科学、准确、及时。

5.控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建材的质量,严格选择分包商,通过对其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质量保证能力,信誉调查以及产品质量的实际检验评价,各供方之间的比较,最后中和评价,选定工作关系,在使用前严格进行:1、书面检查,2、外观检验,3、理化检验,4、无损检验等四种检验,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6.实施工序质量监控,通过对工序活动条件(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和工序活动效果(即工序的过程标准)两个方面监控,通过管因素、管过程,从而实现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过关、转向事前、事中控制。 7.及时准确留存质量过程成果,如砂浆、砼试块,钢筋焊接等施工过程试件,必须及时做好,专人养护、专人送试,及时留档。 8.组织施工质量检验,强化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俗称质量三检)和专业检查(施工组项时检查,项目部每月两次综评验测)工程隐蔽验收、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等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实施工程质量优质优价,班组个人奖罚分明,兑现整改坚决及时。 9.从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入手,加强成品保护,按正确流程施工,不颠倒工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按正确的施工方法,保护方法保护好前道工序产品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 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过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对国家和用户高度负责,为了使设计文件,施工标准,合同约定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质量、工程品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特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如下: 1.按照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运行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强化管理,责任到人。 2.认真搞好项目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教育,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颁发的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序、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标准要求,抓好职工培训,争创优质工程。 3.努力学习,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施工手段,优化工艺提高功效,全面推行样板墙制度,以点带面,确保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对“四新”技术,明确重点,详细具体,注重可操作性。 4.在认真搞好图纸会审,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审查)管理,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强化组织技术交底,强化积累技术质量的全面、科学、准确、及时。 5.控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建材的质量,严格选择分包商,通过对其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质量保证能力,信誉调查以及产品质量的实际检验评价,各供方之间的比较,最后中和评价,选定工作关系,在使用前严格进行:1、书面检查,2、外观检验,3、理化检验,4、无损检验等四种检验,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6.实施工序质量监控,通过对工序活动条件(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和工序活动效果(即工序的过程标准)两个方面监控,通过管因素、管过程,从而实现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过关、转向事前、事中控制。 7.及时准确留存质量过程成果,如砂浆、砼试块,钢筋焊接等施工过程试件,必须及时做好,专人养护、专人送试,及时留档。 8.组织施工质量检验,强化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俗称质量三检)和专业检查(施工组项时检查,项目部每月两次综评验测)工程隐蔽验收、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等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实施工程质量优质优价,班组个人奖罚分明,兑现整改坚决及时。 9.从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入手,加强成品保护,按正确流程施工,不颠倒工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按正确的施工方法,保护方法保护好前道工序产品质量。 10.坚持竣工标准,做好售后服务,坚持竣工内容,标准,通过内容分层次自检解决全部遗留,整理好竣工质量,实现工程竣工质量目标,售后服务体现工程质量,坚持24小时内处理好质量投诉,并按季节性,技术性,保修期满,积极主动回访用户,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施工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要点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今年9月份,住建部开始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质量终身责任制将落实到人,重点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其中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明确建筑工程的五大责任主体: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以及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等,在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相应的质量终身责任;其次在工程开工前五方责任人(河北省也把商混供应商等包括进去,变成了八方责任人)签署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工程竣工后设置永久标牌,载明参建单位和相应的负责人姓名,并且由建设单位建立五方责任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竣工验收后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保存。 由此可见国家要下达力气整治建筑市场,截止目前建设部网站已经发布了三篇质量问题简报,涉及的建筑施工单位有中建这样的大公司也有一些不知名的施工企业,涉及到的质量问题包括:钢筋保护层不够、钢筋焊接质量不合格、钢筋蜂窝麻面、梁裂纹、柱错位等等问题。

对照这些感觉到现场施工技术质量需要做的还很多,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说下现场技术质量控制的几个点: 一、施工图纸 图纸是施工的根本,只有全面的把握好图纸要求,,做好技术上的准备才能给后续的施工创造好的条件。 图纸审查的重点: 1、特别对于工业建筑,重点看土建同安装的对应关系,对照安装图纸核对土建的预埋件、预留洞、螺栓等的位置、尺寸等是否一致,有无矛盾,另外也要了解安装对土建的要求,以便在施工中做好配合协作,避免出现安装时出现困难; 2、看建筑物的定位在总图中的位置,有无定位不明确、无法准确定位的情况,特别要同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看有无同实际不相符的情况; 3、对照不同专业的图纸,例如:把建筑同结构图纸相对照,核对轴线尺寸、标高等是否一致,有无遗漏尺寸未标注,有无构造不合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质量预控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制定以下检验制度。 1、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重要的结构材料如水泥、钢材、砂、石、砌墙砖和砌块、防水材料、玻璃幕墙及建筑外窗等均应有材料进场复验报告。 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对于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配件及设备,禁止使用于工程当中。 3、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13管理规程规定,Ⅰ类物资属于一般物资,包括保温材料、防火涂料、预制砼构件、门窗、隔墙材料、装饰材料、幕墙材料、焊条、焊剂和焊药,各种管材、管件、原材料及附料,各种安装工程的设备、配件等,电力电缆、电线、箱体、各种开关、灯具及设备等。对于一般物资进场检测,应由项目部专业工长、质检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按设计文件要求、现行材料标准规定等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抽样检测。 4、对于所规定的Ⅱ类物资(需要进场复验的材料),除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测外,还应由有关人员(试验员)按规定

“必试项目与检验规则”,进行取样,送至有资质许可的检测单位(试验室、试验中心)进行复试检验(试验),才能认可其质量合格与否。对于此类物资的检验,应由项目工程师组织进行,并按要求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5、对Ⅲ类物资,除须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检验(试验)报告外,还需通过规定龄期后再经检验(试验)方能认可其质量的,如砼、砌筑砂浆等。对于此类检验,在项目部应由专职试验工按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样品制作和送检,并随时与试验单位联系,及时将质量信息反馈给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要保证见证取样的数量。 6、物资进场后应按规定程序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办理相应的资验证手续。 7、工程物资材料经进场检验后,应由质检人员(材料保管员)及时进行挂牌、标识,按现场规定进行贮存、入库保管。 8、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隔离、标识、记录与处置。 过程三检制度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保证工序质量,是项目部最基本、最重要量控制之一,应在每道工序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1、施工班组的自检、互检:各工种作业班组,在施工

27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02-509A-00

1.目的 通过对实验室的检测活动及结果进行监控、验证和评价,以持续保持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实验室检测活动及结果所进行的监控验证、评审活动的控制。 3.职责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方法的选择; 实验室主任负责计划的审批;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和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 4.控制程序 4.1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于年初制定本室的《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计划》,计划应尽可能覆盖所有常规检测项目并满足对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控制要求。国内外组织的水平测试,随时列入本年度计划,经室主任批准实施。质量控制计划一般应包括控制对象、参加人员、实施日期、控制方法等。 4.2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实验室主任负责计划的审批。 4.3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 采取的质量控制方法,应达到对控制对象进行有效监控的目的。选择的质量控制方法应在质量控制计划中给予描述和确认。控制方法通常选择下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3.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4.3.2参加由CNAL等机构组织的国内和国际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和水平检测,或组织实验室内比对实验。 4.3.3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进行重复性实验,或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或仪器)进行方法(或仪器)间比较实验。 4.3.4对留存样品进行再检测。

4.4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指定人员,参加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指定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应本着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完成,并作好详细记录。 4.5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将质量控制记录汇总,并组成有各技术岗位具有一定技术资格和能力的人员参加的评审小组,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系统地评价必要时,要使用统计技术。通过统计分析与评价,应该给出对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有无影响和影响程度的结论,并记录在《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记录》中,以便于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潜在不合格因素。 4.6预防措施 通过对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当发现存在可能影响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潜在不合格因素时,应按照《预防措施程序》给予及时消除。 5.相关文件 《预防措施程序》 WHHDSPJT/QM02-411A-00 6.记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计划》WHHDSPJT/QM04-7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记录》WHHDSPJT/QM04-67

环境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9-05-22T11:48:12.8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张红旭任小龙柏传磊 [导读] 做好环境监测,获取有用的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山东三益环境测试分析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做好环境监测,获取有用的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做出贡献。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现场采样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环境监测中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控制现场采样质量十分重要,本文从严格的监测计划入手,配备了高素质的监测人员,实施了完善的监测,监督和管理,有效的监测结果检测和评估,并详细分析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字: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前言 随着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环境监测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要。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有效的监测方法获取有用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服务。然而,环境监测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它由许多监测活动组成:主要包括现场调查,设计布局,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估等过程。每个过程中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环境监测结果的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如何采取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2、严密的监测计划 有效地控制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首先需要制定严密的监测计划。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目标确定 在进行一项监测任务之前,首先是要详细地了解监测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有确定了监测目标,才能根据目标建立相应的监测任务。完整的监测任务应该包括任务来源、联系人、主要内容、要求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监测目标说明等几项内容。通过目标的确定,来合理地布置监测任务,能够使监测工作有效进行,从而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 2.2方案编写 对于不同的监测任务,样品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所要,首先要根据监测任务来编写合适的监测方案。通过查找资料和现场调查的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制定出全面、合理的监测方案。完整的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的内容、监测的标准、采样设备、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现场采样记录以及监督管理方法等。通过编写完整的监测方案,能够使监测工作有据可循,可避免采样的随意性和自由性。 2.3意外补救 严密的监测计划还应该包括对于意外状况的补救措施。由于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很多,所以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制定相关的意外补救措施,当监测过程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及时补救。这种补救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采样的质量控制。沉淀管的底部要位于隔水层的内部,并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对地下水采样,可以采用一次性的贝勒管进行抽样采集,同时保证一井一管。 3、高素质的监测人员 现场监测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高低也会对现场采样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3.1监测人员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 具体说来,首先要在理论知识水平上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和考核,例如可以通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授课并进行定期考试的方式,加强他们的理论水平。此外,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亲身实践的能力,在这点上,首先可以让新进的人员在实验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提高自己监测与分析的各项技能。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再安排他们去监测现场进行实习,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给他们现场采样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并督促他们尽快熟悉相关的操作流程。 3.2监测人员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 监测人员在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一个缺乏责任心、做事马虎、消极怠工的工作人员,会对环境监测工作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现场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现场监测采样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或影响监测质量的问题进纠正,使他们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 4、完善的监测管理和监督 4.1设备管理 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要确保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还在于对监测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管理。首先便是对采样容器按相关要求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检查,查看这些器具是否整洁完好。对于破损、质量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进行上报批准报废;其次是安排专门的人负责仪器的使用、维护,对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确保每台仪器都处在正常工作状态。对于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人员要及时解决,在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要及时提出报停、报修或报废申请;最后,要及时安排设备的引进和更新,对于不能适应现场监测的设备要停止使用,并申请引进一些新的适用的监测设备,确保采样的质量。 4.2制度管理 超过第一含水层并达到其顶部,且建井的深度要在地下水水位5m以下。4对污染物、地下水的采样检查及其保存根据对污染场地的水文地质的调查,对所采样品的抽样分析来确定该场地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产生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组份和类型,以便了解其水文地质的变化状况。在对污染场地样品进行分析后了解影响土壤的与地下水变化的条件,使抽样检查具体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对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时,要注意当样品从土层中钻取之后,需尽量剔除杂质,并装入适合的容器之中,在对土质进行分装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尽可能的不要翻动,避免受到二次污染。而在地下水进行采集时,要注意地下水监测井井管主要是由沉淀管、过滤管以及井壁管组成的,井壁管位于过滤

施工现场质量进度管理方法

施工现场质量进度管理方法 【摘要】本文浅析了建筑施工企业若何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施工现场进度质量管理 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接轨越来越紧密,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与专业化,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建筑企业纷纷外抓市场,“抢滩圈地”壮大势力,企业内部不断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制度不仅看重经营,更是向管理要效益,逐渐倾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筑企业也不例外。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企业产品的形成地,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施工现场因其重要性,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业内人士也对此达成共识。 一、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建筑施工企业IS09000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的效益。可见,

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重大,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二、如何进行现场施工进度质量管理 1、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它控制得好坏与否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资金和工程的质量好坏,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可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可见现场施工管理控制尤为重要,需要谨慎处理,严格把关。 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优化调整,加强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跟踪工程施工进展,对工程进度存在动态控制外,并开展内部业务讨论,有分管总监组织每周一次进度分析会,对进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不仅对工程关键路线,而且对整体工程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落实解决问题的负责人。施工企业内部也应制定各种规划来进行控制,同时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最有效的是经济手段,通过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来控制进度。如建设银行通过投资的投放速度来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在承包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和进度的条款;建设单位的进度优惠条件和工期提前奖励和延期罚款,通过物资的供应进行控制等。 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规 定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过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对国家和用户高度负责,为了使设计文件,施工标准,合同约定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质量、工程品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特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如下: 1.按照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运行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强化管理,责任到人。 2.认真搞好项目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教育,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颁发的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序、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明确项目质量目标,标准要求,抓好职工培训,争创优质工程。 3.努力学习,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施工手段,优化工艺提高功效,全面推行样板墙制度,以点带面,确保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对“四新”技术,明确重点,详细具体,注重可操作性。 4.在认真搞好图纸会审,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审查)管理,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强化组织技术交底,强化积累技术质量的全面、科学、准确、及时。 5.控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建材的质量,严格选择分包商,通过对其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质量保证能力,信誉调查以及产品质量的实际检验评价,各供方之间的比较,最后中和评价,选定工作关系,在使用前严格进行:1、

书面检查,2、外观检验,3、理化检验,4、无损检验等四种检验,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6.实施工序质量监控,通过对工序活动条件(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和工序活动效果(即工序的过程标准)两个方面监控,通过管因素、管过程,从而实现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过关、转向事前、事中控制。 7.及时准确留存质量过程成果,如砂浆、砼试块,钢筋焊接等施工过程试件,必须及时做好,专人养护、专人送试,及时留档。 8.组织施工质量检验,强化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俗称质量三检)和专业检查(施工组项时检查,项目部每月两次综评验测)工程隐蔽验收、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等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实施工程质量优质优价,班组个人奖罚分明,兑现整改坚决及时。 9.从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入手,加强成品保护,按正确流程施工,不颠倒工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按正确的施工方法,保护方法保护好前道工序产品质量。10.坚持竣工标准,做好售后服务,坚持竣工内容,标准,通过内容分层次自检解决全部遗留,整理好竣工质量,实现工程竣工质量目标,售后服务体现工程质量,坚持24小时内处理好质量投诉,并按季节性,技术性,保修期满,积极主动回访用户,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结果质量控制

第章结果质量控制评审准则: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验检测工 作的全过程。 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能力验证活动,不但能考核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而且还可检查仪器的运 行状态、标准物质的应用、化学试剂的纯度及实验用水是否符合要求,是对其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监督、确认和评价。 实验室还应经常利用内部手段,如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 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 在标准更新、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尤其应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一般以比对的方式进行,以下简称比对) 一、实验室间比对方式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 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 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1)能力验证:(多个实验室) 利I」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一般能力验证由主持评审 的机构和权威的技术机构组织。 (2)测量审核:(参加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 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由获得测量审核

认可的机构提供)进行比较的活动。 (3)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两个实验室条件(硬件、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等等)应当大致相当,如果条件差别很大,比对结果意义不大。 (4)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①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由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将检测 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验证检测测量能力。 ②样品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参数进行复 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③人员比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某一样品进行相同方法的检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④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 1)比对活动的文件(作业指导书)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一、确立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二、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施工队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队长任组长,技术主管任副组长,负责本合同整个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三、制定质量检查制度 既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就要建立一整套的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各施工队设兼职质检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检工程师对质量薄弱环节制订出能够保证质量的各项措施,并组织实施,克服质量通病。项目部每月定于5日、15日、25日由项目经理带队,会同项目总工、质检工程师、各施工队兼职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写出质量检查通报,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于在检查中成绩突出、质量优良的当事人,进行奖励。以此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每月项目部由质检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写出质量检查通报,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于在检查中成绩突出、质量优良的当事人,进行奖励。以此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工程质量。 四、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公司承建该工程的主题。为全面实现业主提出的质量目标,保部优,争国优,我项目部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周密组织,精心施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精品意识,视工程质量为生命,认真履行招标文件及合同规范的各项要求。按照ISO9001的质量体系,对本工程进行管理,加强基础工作,把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制与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创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创优工作落到实处。 五、质量保证措施实施细目 5.1实施三阶段质量控制,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5.1.1事前质量控制 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制度

28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 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 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 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 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 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 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技术负责人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技术负责人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公司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公司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1)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2)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3)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4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分析验证和监控的数据,在发现验证和监控的数据超出预定数据时,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必要时向技术负责人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检测过程失控,危及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暂时检测工作。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问题。 4.5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 b)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 c)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评审 d)能否发现检测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6当监控或验证发现检测质量存在问题时,检测室负责人应立即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对较为严重的不符合工作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对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善后处理。 4.7评审记录和结论应由技术负责人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4.8预防措施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依法设置的专业技术之一,它是实施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的公益性业务,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本辖区内工业企业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检测和评价等手段,对工作场所现场情况做出准确、科学、公正的评价,出具的检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以维护国家、社会和劳动者的利益,确保检测工作质量,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依据,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服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在其提供的技术支撑中,保证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准确、可信、公正、满足政府执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控制、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社会的需求、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具有竞争力、拥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市场、赢得社会各方面的依赖、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技术考核指标、落实岗位责任制是其根本保证。在职业卫生服务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是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准确高效、公正科学、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关键一环。通过有计划的对检测技术活动的各阶段实施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以达到我们的服务宗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准确的数据、可靠的结果为企业提供服务。 1 现场采样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为了使采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采样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采样时要严格按照采样规范中的采样条件、采样方法、采样位置及运输、保存方法等内容进行,并选用适宜的采样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采样。采样作为检测工作的一部分,采样人员必须要秉公执法,坚持原则,在采样过程中如发现被采样单位弄虚作假,违反规定,采样人员可以拒绝采样,并报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处理。反之,如发现采样人员有违纪现象,也应按有关制度严肃查处。质量控制是为达到采样过程中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为此我市疾控中心制定了《质量手册》,配套了采样全过程的标准、程序、要求及相关内容。 1?1采样前准备过程遵循的制度 为达到采样前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定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仪器室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程序》、《实验室外部现场检测保证程序》、《仪器设备控制程序》、《设备检测、校核(量值溯源)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检测仪器出入库登记》。制定了《检测基础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文件、资料保证、设备保证、设备环境条件保证、物质的质量保证和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等。制定了《质量方针》,包括检测报告和评价报告质量的承诺;服务标准、质量体系的目标;工作质量目标;持续有效的运行质量体系保证;遵守国际、国家标准的承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1.现场质量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1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施工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施工企业应该理解业主当前和未来的要求,满足业主要求并争取超越业主期望。 领导作用:现场质量管理的领导者应该确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创造并保持使职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企业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参与为企业带来收益。 过程方法:将施工的各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施工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总体业绩应当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目标。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决策应该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与原材料供货方互利的关系:企业与供货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1.2现场质量管理遵循的总方法 现场质量管理应该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着重控制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过程的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模式图如右图所示: 2.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2.1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