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卷

2021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卷
2021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卷

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50分,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

1.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核酸含32P标记的子代病毒

C.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

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2.关于细胞结构与生物种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一定含有中心体

B.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真核细胞不一定有核糖体

D.只有细胞生物才有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3.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

B.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D.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如图所示,先在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应的溶液(1号和2号为花生子叶匀浆,3号为麦芽糖溶液,4号为蔗糖溶液,5号和6号为豆浆);然后在1号和2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苏丹Ⅲ和蒸馏水后摇匀,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

的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2min,5号和6号试管分别

加入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和蒸馏水后摇匀;最后观

察实验现象。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1和2号的颜色分别为红色和橘黄色

B.3和4号的颜色分别为砖红色和无色,说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C.5和6号的颜色分别为紫色和无色,说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

D.三组实验中均有对照组,分别是:1号、4号和6号

5.下列有关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合成离不开核酸参与,核酸合成也离不开蛋白质参与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都含有这两种成分

C.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D.二者结构的多样性不只是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6.图为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若②为脂肪,则其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C.若③为蓝藻的遗传物质,则其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D.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

7.下列有关细胞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②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③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0、N;

④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氮元素;

⑤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⑥P是构成磷脂、核酸的重要元素;

⑦组成糖原和维生素D的元素种类相同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8.2005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④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A.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较大,利于气体交换的进行

B.肾小管细胞膜上分布的大量水通道蛋白,是重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吞噬和处理病原菌

D.根尖分生区间期细胞的染色质螺旋化程度较低,利于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10.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叶绿素

B.含有核糖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D.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11.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和4上

B.结构4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

C.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D.细胞分裂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结构3

12.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有几项( )

①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既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③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多的细胞来观察

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

A.0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13.下列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K+以协扩散的方式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B.主动运输一般会使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趋于平衡状态

C.植物细胞之间进行的物质运输只与胞间连丝有关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有关

14.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

15.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代表清水,

B、C代表蔗糖溶液。一段时间以后,当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再变化时(如图乙所示),h1、h2分别表示两个漏斗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B的浓度高于C的浓度

B.图乙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甲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大于A中的水分子扩散到C中的速度,即使达到渗透平衡,B的浓度仍高于A

D.图乙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等于B中的水分子扩散到A中的速度

16.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 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离不开丙

②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

③在a~e 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

是b、c、d

④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⑤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

A.2 项B.3 项C.4 项D.5 项

17.下列有关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般用H2O2做底物

B.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时,应先将底物溶液和酶溶液的pH调整到预设数值后再混合

C.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D.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实验中,反应时间、pH等都是无关变量

18.图甲是H 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

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

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该酶促反应

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c,H2O2不分解,e点永远为0

B.pH=a,e点下移,d点左移

C.温度降低5 ℃条件下,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19.如图分别表示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B上m点继续降低pH,酶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

B.曲线A、B可分别对应胰蛋白酶、胃蛋白酶

C.由酶催化生化反应和由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因此具有高效性

20.生物体内能量代谢中ATP的合成和利用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内都有呼吸作用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

B.①过程和②过程的酶和场所不相同

C.c表示吸收的能量,d表示释放的能量,两者数值相等、形式相同

D.ATP的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转换速度很快

21.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仍主要依赖效率较低的糖酵

解途径,并产生大量乳酸。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下列关于糖酵解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既可在有氧,也可在无氧条件下发生

B.有氧条件下该过程能产生ATP,无氧条件下不能

C.该过程仅产生少量ATP,乳酸中还贮存大量的能量

D.可通过抑制 GAPDH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22.设计并进行如表的实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h后,实验结果是()A.甲组不产生CO2,乙组产生CO2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的O2消耗量大于乙组 D.丁组的能量释放量与丙组相同

实验材

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mL

破碎细胞

(仅保留完

整细胞器)

甲25mL 75mL 无氧

乙25mL 75mL 通氧50mL 未处理

丙25mL 75mL 无氧

丁25mL 75mL 通氧

23.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B.若小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能含有H218O呼出的CO2中可能含有180

C.黑藻的叶片既可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又可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后滴加酵母菌稀释液

24.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25.下图甲、乙表示某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B.图乙中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相等

D.图乙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

26.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

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

用强度相等

C.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C3的值将增加

D.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27.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

A.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B.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C.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D.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

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28.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关于某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突然增加C0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比ADP先增加

B.光照下两者发生氧化反应时都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C.若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比ADP先减少

D.光照下叶绿体直接为线粒体提供02和葡萄糖

29.下面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A、B)和 CO2的吸收与释放(m、N、L)的变化情况(S 代表面积)。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S B—S A>0,则多余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B.若 S B—S A>0,且 Sm—S N—S L>0,则丛林树木同化作用占优势

C.若 S B—S A<0,仅从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高或土壤溶液浓度偏低

D.从碳反应的角度考虑,若在一昼夜内 S N+S L

30.将某植物置于密封玻璃罩内生长,每隔2h检测玻璃罩内的CO2含量,不考虑该植株非绿色部分的细胞呼吸,并将1d内的检测数据在坐标图内绘制成连续曲线,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光合作用起始于D点,结束于H点

B.FG段CO2利用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部分

气孔关闭导致

C.若昼夜长度相等,根据A、K两点可知植株的

平均光合速率大于平均呼吸速率

D.据图分析可知D点时光照强度小于H点时光

照强度

31.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B.细胞的衰老和调亡在人体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发生

C.正常的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内不含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c表示细胞分化,分化形成的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内的核基因相同

3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

C.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DNA和蛋白质分子等

D.细胞凋亡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

33.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E2F2段

B.图2中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C1D1段变化相同

C.雌性激素只能促进图3~图5中的图4细胞的形成

D.图3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

3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升高

②细胞衰老,呼吸速率减慢;细胞分化,基因不变

③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

④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⑤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代谢增强

⑥细菌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

35.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中的遗传信息

B.丁过程的发生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

C.戊过程的发生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D.已过程中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所有酶活性降低

36.如图Ⅰ、Ⅱ是基因型为AaBb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部分过程,图Ⅲ是受精作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Ⅰ、Ⅱ中的甲称为初级性母细胞,则乙称为

次级性母细胞

B.图Ⅰ、Ⅱ、Ⅲ都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C.图Ⅲ中的两细胞来自图Ⅰ和图Ⅱ,则图Ⅰ中乙细胞基因组成为aabb

D.从图Ⅲ可以看出,母方提供的遗传物质更多

37.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

②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③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

A.只有1种说法是正确B.只有2种说法是正确

C.只有3种说法是正确D.4种说法都正确

38.根据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可将细胞进行相应分组。下图甲、乙、丙三组是成年褐鼠睾丸中细胞数量的抽样统计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都能形成四分体

B.乙组细胞仅部分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丙组细胞都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睾丸中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只有图中三种可能

39.甲、乙两图为二倍体高等生物某一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推知,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

B.在形成图甲细胞的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C.若图乙细胞为卵细胞,则图甲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图甲和图乙细胞中都有1个染色体组,4条染色体

40.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共3个大题,35分)

41.(每空1分)下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麦种子成熟后期,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___________(上升/下降),进而改变干物质的量,干重的变化主要与_______元素密切相关。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淀粉含量增多,用____________试剂检测还原糖的量,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

______________酶。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

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

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

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浴加热至60 ℃的水溶液中,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后,向A、B试管中各加入2 mL,然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7分)甲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结构,①~⑥表示物质;乙图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逐渐增强的变化曲线,S1、S2、S3分别表示所属范围的面积;丙图表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内,连续48小时测定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的吸收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供给植物CO2后的60秒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分析细胞代谢产物,发现

7秒后的代谢产物多达12种,而5秒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一种物质,该物质最可能是___(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甲图中①→②→①的循环_____________(能/不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处于乙图中的D点时,甲图中⑥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0~D间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_______。(均用S1、S2、S3。表示)

(5)丙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个,叶绿体吸收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第__________小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填“强”或“弱”)。

(6)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丙图中c点的位置将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

43.图1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图象Ⅰ﹣Ⅴ是按分裂过程先后排列的.

(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醋酸洋红2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滴加醋酸洋红的目的是_____,观察到_____现象可作为判断细胞分裂各期的依据。

(2)图1中细胞Ⅲ处于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

图2是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是果蝇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根据图2中信息,写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

(4)图2中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行为的时期是_____(填图中标注数字)。

(5)图3所示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图2中的_____(填图中标注数字)时期.图3所示的分裂时期与图1中的细胞_____所处时期相同。

三选做题(注意:44题和45题选做1题,多做无效)

44.【生物选修1,共15分】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科研人员通过人工筛选获得高效的苯磺隆降解菌,将其扩大培养后投入污染土壤中,可将土壤中的苯磺隆降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选择性获得能降解苯磺隆的降解菌,可在被有机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在含有碳源、氮源及_________等的选择培养基上添加_________进行选择培养。在降解菌数量足够多时,适当提高样品中苯磺隆的浓度能使苯磺隆降解效率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从酶与底物的相互关

系角度分析)。

(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直接计数,也可选用________方法统计活菌数目。

(3)将筛选的苯磺隆降解菌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定殖于土壤中能提高降解效率,固定苯横隆降解菌的一般方法为包埋法,不使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研究人员从苯磺隆降解菌中分离出苯磺隆降解酶,分离该降解酶的常用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

__________。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进行分离。

45.(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I过程的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培育至具有凤梨风味的绿草莓幼苗的过程,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研究人员根据已知的胰岛素基因序列,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获得

胰岛素基因。

(4)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改良动植物类型过程中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__________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50分,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

1-5CCDCB 6-10CCBBD 11-15AADCB 16-20CACCC

21-25BCAAC 26-30DBACA 31-35CBCDB 36-40BABCC

41.【答案】(每空1分)

上升碳斐林砖红色沉淀的多少(砖红色颜色的深浅)淀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量(或等体积)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50℃—65 ℃恒温水浴2min A试管内溶液显蓝色,B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42.【答案】(第(1)(2)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② 不能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与[H],暗反应不能进行扩散到线粒体和外界 S1+S3

S2-S1 4 36 弱上移

43.【答案】(每空1分)

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图Ⅲ为一个细胞开始分裂,染色体平分到细胞两极6+XY ③⑥ ① Ⅱ

44【答案】(第(2)小题第一空3分,其余每空2分)

水和无机盐苯磺隆酶量充足时,酶促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电泳法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45【答案】(第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

转基因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然后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能

化学合成自然受精(或配子)或早期胚胎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模拟)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12题;共50分) 1. (8分) (2016七下·泰兴期末) 2008年8月1日,出现了日全食现象,我国新疆等7省、自治区观测到了全过程。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图中显示了()级天体系统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2. (4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A . ①强②弱 B . ①强③弱

C . ③强④强 D . ②强④弱 (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A . 赤道低压带 B . 副热带高压带 C . 西风带 D . 东南信风带 3. (8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月考) “地表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值,通常用“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表示,通量密度越大,代表有效辐射越大。下图示意我国三个地区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不同月份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三地分别是() A . 腾冲、乌鲁木齐、哈尔滨 B . 哈尔滨、乌鲁木齐、腾冲 C . 乌鲁木齐、腾冲、哈尔滨 D . 腾冲、哈尔滨、乌鲁木齐

(2) 导致图中三地1月和7月地表有效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太阳辐射、植被状况 B . 大气成份、海陆分布 C . 地势高低、大气环流 D . 纬度差异、天气状况 4. (4分)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 (4分) (2013高一上·鹰潭月考) “时空地理特征分析”是地理学科的学习特色之一,根据你的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11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生物学科高二年级 一、单项选择题(1一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2.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决泄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 B. 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同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左同种氨基酸 D. CTA可能是一种密码子 3.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7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泄英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立碱基比率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五碳糖类型 C.分析碱基类型,分析五碳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4.如图是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 D.乙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甲液和丙液中蛋白质含疑较少 5.将一个含24条染色体的体细胞在体外环境中培养,该细胞经有丝分裂共形成8个细胞,这8个细胞中来自亲本细胞的脱氧核昔酸链与新合成的脱氧核昔酸链的比是() A.1: 8 . B. 1: 7 C. 1: 6 D. 1: 5 6.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B.豌豆的黄色皱粒性状产生原因是基因重组

河北省永年县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永年县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 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 41-4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对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 细胞膜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 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D. 鸟类的红细胞可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最佳实验材料 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人的肝细胞 3.下列有关细胞膜和核膜的结构与联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组成成分相似,但是膜层数不同 B.二者结构特点相同,但是功能特性不同 C.二者都能够维持特定结构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D.二者可以通过内质网建立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4.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C.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 D.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5.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6.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但无法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山东省济南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共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When will the speakers get to the cinema? A. At 2:30. B. At 2:50. C. At 3:00. 2.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A.He went to the party. B.He worked on the paper. C.He read some history books. 3.Why is the boy in trouble? A.He slept in class. B.He failed his computer class. C.He played computer games in class.

2019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曲阜夫子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 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结合水/自由水比值上升 C. 核糖核酸、ATP、核糖体、HIV病毒都含有核糖 D. 叶肉细胞中缺乏Mg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2. 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错误的是() A. 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 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 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 中心体——蛋白质和固醇 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B.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 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D. 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4.下列有关教材中的技术或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移植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B. 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C. 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D. 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 5.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 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大肠杆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的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 B.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多,有利于RNA和蛋白质进出

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 (共18题;共65分) 1.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下图示意甲、乙两岛屿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 . 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北方向 B .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小 C . 乙岛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 . 乙岛东南部降水少于西北部 (2)甲岛植被茂密,多河流、湖沼,有“绿宝石岛”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地形 B . 光照 C . 水分 D . 土壤 2. (3分) 1995年天津人口出生率是1.02%,人口死亡率0.6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 . 原始型 B . 传统型

C . 过渡型 D . 现代型 3. (3分) (2018高二下·湖南开学考) 柳州汽车制造业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现在柳州已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读柳州辐射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柳州市发展汽车工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交通便利②科研力量雄厚,人才优势明显 ③汽车工业基础好④市场距离近,市场广阔⑤铁矿石资源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2)造成上汽、通用等汽车公司生产基地向柳州集中的主要因素是() A . 劳动力丰富廉价 B . 当地市场广阔 C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D . 政策

4. (3.0分)(2018·浙江模拟) 2015年12月徐宿淮盐高铁开工建设。读江苏省主要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影响徐宿淮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 . 自然 B . 经济 C . 科技 D . 政治 (2)该高铁建设的意义有() A . 促进苏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B . 加快沿线地区农副产品出口 C . 减轻京杭运河的运输压力 D . 缓解京沪高铁的运输压力 5. (2分) (2016高三下·福州模拟)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拟以“对台湾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福建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是()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光明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 2018 /10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 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D.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3.生物体中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所共有的元素是( ) A.C、H、O、N、P、S B. C、H、O、N、P C. C、H、O D. C、H、O、N 4.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 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 甲基绿--DNA—绿色 5.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形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单体的配对中正 确有() A.淀粉→麦芽糖B.肝糖原→丙酮酸 C.蛋白质→氨基酸D.DNA→核糖核苷酸 6.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A. B. C. D. 7.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麦芽糖是植物体中的二糖 B.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C.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D.细胞中的结合水是良好溶剂 8.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 9.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10.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11、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 中的b C、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1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3-4滴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mL的NaOH C.2mL蛋白质稀释液,同时加入0.01g/mL的H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2mL蛋白质稀释液 13、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含N碱基是() A.鸟膘呤 B.腺膘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 14.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B、核酸是由 C、H、O、P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酸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5.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⑴转为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COOH H—C—CH2—CH2—COOH NH2 H H—C—CH2—COOH NH2 COOH HOOC—C—CH2—COOH H H H2N—C—CH2OH H 图1 图 2 65 18 10 含量

15—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江汉油田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活细胞的是 A.木纤维B.甲状腺激素C.花粉D.血浆蛋白 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B.公牛身上的所有红细胞 C.一片杨树林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植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单细胞生物只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不能繁殖 C.一块骨骼肌属于器官层次 D.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下列与细胞的统一性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和含量是完全相同的 B.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完全相同的 C.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能合成蛋白质 D.在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5.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左图)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右图)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 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脂质,T4外壳含有核酸

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6.构成各种生物体的细胞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除极少数特化的细胞外,它们都具有基本共性。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有以磷脂为重要成分的细胞膜 B.都有细胞质 C.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7.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英国科学家虎克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10.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11.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 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1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英语(历届)答案

英语学习讲义高三年级十二月份月考英语学科答案(历届) 一:听力1-5、6-10、11-15、16-20 二:阅读理解21-23 ACB 24-27 CABD 28--31 CCAD 32---35 ACBA 36--40 FABCG 三:完型填空41--45 CADAB 46--50 CBADC 51--55ABDBC 56--60 BDCDA 四:语篇填空 61 freshly 62 it 63 in 64 when 65 is breathed 66 using 67that 68 a 69 as 70 smellier 五:基础知识测试 71. owed 72. briefly 73. respect 74. attached 75. deserved 76. defence 77. relieved 78. accused 79. glared 80. pretended 短文改错 1 which 改为where 2 their basic 改为them 3 but 改为and 4 decided to work 5 allow 加ed 6 write a positive 7 gradually 8 congratulate on 中on 删除9 much 改为more 10 subjects 书面表达: Dear Jamie, I am more than glad to know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It’s never easy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essays. Even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may find it hard to learn them well, so you don’t have to feel upset. Here are some useful tips. First, turn to the Internet for help when you have a problem, where you can learn how to read and write the characters. Second, you can learn from Chinese people around and I’m always here to help. Bu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keep on learning and reading. You are sure to make progress! Best wishes!

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分,有【加试题】标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深海地壳热裂口能源来自于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 C.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 D.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 2.下列有关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B.蚕豆病与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都是有害的基因 C.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多基因遗传病高于单基因遗传病 D.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3.下列关于线粒体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部分线粒体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 B.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基质和嵴上 C.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细菌中 D.线粒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全部蛋白质 4.下图是质膜的结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构成的双层单位膜是质膜的基本骨架 B.③是胆固醇,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C.④是蛋白质,与膜的选择透性有关,与流动性无关 D.⑤是细胞质,充满了液态的细胞溶胶 5.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其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跨膜运输。下列有关物 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 B.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C.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D.小分子物质不可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增强 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增强 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 7.下列关于人体中各种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激素可以减少糖元生成 B.性激素可以增强代谢率

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

2019年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2019年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150N,1350E B.150S,1350W C.23026/N,00 D.23026/S,180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图2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3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3~4题。 3.图2甲处的洋流与图3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北京时间2019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4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 ~6 题。 5.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6.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图5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2

郑州市第47中学2016-2017学年上期高二年级12月考试题 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核遗传现象 ②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③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④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 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D.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3.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不正确叙述是()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4.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1/4 B.1/8 C.1/16 D.0 5.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 A.人 B.小麦 C.猫 D.细菌 6.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子的长毛和直毛 B.豌豆是红花与菜豆的白花 C.水稻的高杆和矮杆 D.大豆的紫花和种子圆形 7.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 A.产生配子的种类B.产生配子的数量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比例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4)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 2.下列各项描述的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 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 C.细菌的遗传物质,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 D.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和肌细胞中催化氧气反应的物质 3.下列现象不涉及蛋白质变性的是() A.鸡蛋清中加入少许食盐可观察到白色絮沉淀 B.煮熟的鸡蛋不能恢复原状 C.毛发燃烧发出焦臭味 D.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灭菌 4.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 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求水解产物中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

数目分别是() A.Z+12;(w-13)/2 B.Z-12;(w-13)/2 C.Z+12;w-13 D.Z-12;w-13 5.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承担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B.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细胞生命活动有关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伞藻嫁接实验并不能证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细胞同一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7.某种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在浓度为m的淡盐水中的形态如图。以下能够正确反映细胞由正常形态转变为淡盐水中形态的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图示是(说明:图中箭头表示水分子的运动方向,箭头多少表示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目)()

高三英语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英语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9.18. C.£9,I5.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man planning to do? A. Make some cheese. B. Go on a trip. C. Find a job in Paris. 2. What is the time now? A. 8 o’clock B. 10 o’clock. C. 12 o’clock.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local artist. B. The man’s salary. C. An apartment to let. 4. How does Dr. Heath spend most of his time? A. Giving lectures. B. Conducting research. C. Doing office work, 5. Why does Elaine call Peter? A. To borrow his notes. B. To explain her absence. C. To discuss the presentati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罝。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Julia doing? A. Asking about her order. B. Reporting a computer problem. C. Confirming a visit to a company. 7. When will the chairs arrive today?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44分)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桥上加盖廊屋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桥梁更加稳固②防木料变形腐烂③为行人遮阳挡雨④起美观装饰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乙处相比,甲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是甲河段 A.雨量大,汛期长 B.易淤积,河床高 C.流速快,水位高 D.易凌汛,流速慢 3.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资源丰富 B.缺乏石质材料 C.建造技术落后 D.运输需求较少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 A.粤、豫、滇、京 B.京、粤、豫、滇 C.豫、京、滇、粤 D.滇、豫、粤、京

5.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收入差异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6.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下图为2003—2012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居住用地 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工业用地 8.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adidas是德国著名运动用品制造商,1980年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后逐渐将其生产线转入中国沿海城市。2006年, adidas在中国建立了世界范围内产能最大的生产流水线。2012年左右,印度尼西亚开始超越中国成了adidas全球产能最大的制造国家。2017年,adidas公司宣布重回德国开设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工厂。据此完成第9-11题。 9.1980年adidas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 A.进行品牌推广 B.建立仓储中心 C.建设生产基地 D.设立研发中心 10.促使adidas代工厂从中国向印度尼西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尼西亚 A.市场更加广阔 B.劳动力更加廉价 C.交通更加便捷 D.科技更加先进 11.与印度尼西亚生产线相比,德国智能机器人生产的优势有 A.员工监管不便 B.原料采购方便 C.生产周期缩短 D.工资占比大 二、综合题(56分)

【精选】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2.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3.下列关于生物圈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非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B.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都需要信息分子和受体参与 C.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人工合成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是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 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 5.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 B.图中包含两条食物链 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6.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根据此图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30.(共14分,每空2分)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 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们的种间关系是。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在演替过程中,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型曲线。 31.(共14分,每空2分)图示为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省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6分) 1.下列关于蓝藻和绿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藻和蓝藻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核膜 B.蓝藻和绿藻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绿藻有细胞壁,蓝藻没有细胞壁 D.蓝藻和绿藻都依靠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是脂肪、磷脂、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 B.酶和核酸都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甜菜中含有较多的麦芽糖,其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3.下列有关细胞核与拟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具有拟核 B.细胞核与拟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拟核是一种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D.真核细胞的DNA可以自由地通过核孔 4.下列关于主动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动转运不需要载体 B.主动转运不需要消耗ATP C.酒精以主动转运的方式出入细胞 D.主动转运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5.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提供化学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6.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D.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 29(10分)..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存在。 (2)一般选用苹果、梨等作为还原糖检测的生物材料,原因是①,②。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红色的染液是,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它是与蛋白质结构中的肽键作用显色。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需要加热的是的检测。 30(9分).如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⑤(填结 构名称);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分子和分子. 在植物细胞的外面还有一层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的(填结构名称).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的合成 场所是④(填结构名称). (3)图中③(填结构名称)是动物细胞和某些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而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 (4)图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和的控制中心. 31(10分).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一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id the man win in his dream? A.A holiday . B.A new car C.Some money.2.Will the woman come to the party? A.Maybe .B.No.C.Certainly.3.How long has the woman been an author? A.About 30 years.B.About 40 years . C .About 70 years 4.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A radio B.Some pens .C.Some batteries.5.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Asking for information . B.Asking for an apology . C.Asking for help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7小题. 6.Why did the woman go to New York? A.To spend some time with the baby. B.To look after her sister. C.To find a new job. 7.How old was the baby when the woman left New York? A.Two months B.Five months C.Seven months 8.What did the woman like doing most with the baby? A.Holding him B.Playing with him C.Feeding him 请听第七段材料,回答9-11题 9.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 A.A way to improve air quality. B.A problem with traffic rul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