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爆发标志、口号、前后阶段主力和中心、成果)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结果

(3)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4)影响:
A、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
B、促进马克思主义流传,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制定
材料一:中共一大纲领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材料二:中共二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二大为什么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1、 “一大”只制定了最高纲领, “二大”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不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国共合作:
探究: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合作的历史意义?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什么会破裂?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共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
⑴从以上两张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⑵ 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形成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是什么?
⑶给我们的根本启示是什么?
(中国国情、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
秋收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路线图
1929-1932年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
长征1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挫折
1、红军长征过程中是如何妥善解决自身的问题的,为什么是说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七律 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分布特点。
(2)a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什么能迅速的开辟壮大。
b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

识,对抗战发展的影响。
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发展
六、“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胜利
胜利渡长江
战略防御阶段1946夏-1947夏
战略反攻阶段1947.6开始
战略决战阶段
最后胜利
全面内战爆发
粉碎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1948.9-1949.初
(序幕)
解放战争
渡江战役 1949、4
六、“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胜利
“在1949年以前的战争年代,中共身先士卒,到建国前夕,登记在册的中共党员人数为300余万人,而自建党以来牺牲的党员人数有姓名可稽者亦达370万。”
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
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过程
(1)中共一大到二大:
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2)第一工运高潮到国民大革命:
工人单枪匹马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国民大革命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武装反抗。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革命道路的开辟:
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5)遵义会议:
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6)抗战时期国共关系调整:
依据主要矛盾变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卅运动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
胜利渡长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