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情况背景

大学生就业情况背景
大学生就业情况背景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背景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2011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1)》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1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

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虽然上述缺口预计数量庞大,但是2009年毕业生总数611万人,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2010年毕业生总数将达到652万,整体形势稳中有降,即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原因有三:

一、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不能很快恢复,所以外企需求量下降;

二、国企去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已经扩招,大量透支了2010年的招聘名额,所以今年需要消化一下;

三、由于海外市场低迷,大量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回流。

就业专家预测,2010届大学生的就业率估计会比2009届更加难看。

专通过调研发现,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还是至少有40%的2009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调查就业率要比官方公布的68%低不少。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届和往届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共有710万人。

今年650万-700万的2010应届毕业生,加上2009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10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

根据介绍,每年的10月到12月上旬都是大学毕业生最主要的招聘季,500

强等知名外企和大型国企都会在10月开始进入各大高校,将金字塔尖上的学生招为己用。

在春节过后的二三月份,则是大学毕业生的另一个招聘季,中小企业是这两个月内的招聘主力,大部分能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会在这期间落实岗位。

如果2010届毕业生在春季招聘季还没有找到工作,那么他们就很难了,因为和新一届的毕业生竞争,他们基本上没有胜出的可能,对在明年3月份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感到担忧。

同样的调查发现,除了少数名校毕业生起薪基本保持不变,企业给2010届大学毕业生开出的起薪,要比2009届毕业生整体下降了5%-10%。在一些中小城市,大学生毕业生起薪还不足1000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应该首先把自己的位置摆放正确,自己只是刚踏入社会的新人,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为人处世上要谦虚,要对自己应聘单位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你所竞争的岗位和你的专业是否联系紧密,如果联系不紧密你就必须查找资料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因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都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找一份让自己满意,又让用人单位花力气培养的工作已经基本不太符合现在的现实了。所以大学生应该先选择就业,就算自己找到的工作不能满足自己,但在工作岗位上学到的东西是学习时学不到的,就业后再择业将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让自己在社会的火炉中锻炼,这样经过锻炼后才能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才。

官方的统计数据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看着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比农民工还要差,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高校在扩招,这是一个事实,大学生在不断地增加,这也是事实。我们的GDP一直都在增长,这也是事实,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在增长,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出口,进口数不胜数,诸多的事实在证明,国家是在不断地进步的,也是不断地富裕的。但是也掩盖不了另一个境况,那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想起当年的大学生是怎样工作的,国家分配工作的。现在呢,大学生打从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就业这个目标而奔波奔走了。为了应对各种就业门槛,我们大学生进了大学就开始围着各种的证件忙碌着,但是能真正地获得知识或者技能的有多少呢。有人说学生只是一个考试的工具,这话说得有点偏激,但是也不是没有理由。我不知道就业为何紧张,也不知道就业能否不再紧张,因为宏观的或者是微观的环境轮不到我们在控制,主观的或者是客观的事情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着,改变着。但愿这个就业的寒冬不要持续那么久。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浅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浅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经常有人说:“大学毕了业就失业。”先不说这种观点是否全面,但它也反映了现在就业的严峻形势。的确,在这各种领域的人才涌现的社会,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论从前还是现在,就业始终对不同能力的人来说都有着难与易的区分。就现状而言,就业对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很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什么接受了高等教育仍不能胜任工作。当然政策和发展程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毕竟我们的控制力有限,只能找自身的原因了。结合长远来看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产业的自动化加强也必定会淘汰一部分人,那么欲解决就业问题,我想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积极的开发建设新产业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经济发展了,就业却难了。看着到处都是的招聘广告却不知要去向何方,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原因。每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社会原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

要应届生的。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引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与发展、家庭的稳定幸福、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近年来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人才市场中竞争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不乐观,2013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这个数字在不断刷新,20l4年的毕业生人数729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美、英等国大学生就业也不乐观,青年人就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对就业形势、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向市场化,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奠定良好基础。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中,机遇与挑战都有。 (一)从统计方面看,社会人才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差距较大,

未能落实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持续增多,就业压力巨大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20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300万,每年将会有300万多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估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在人才需求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人员过剩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的大环境联系密切,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数量不匹配的特点。10年来,因为高校扩招力度加大,大学生数量增加走高,加上毕业时间、就业程序的同步造成了“一致”效应。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所下降,随毕业生数量增加而有所下降。如2010年到20l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由630万增加到了729万,6年里,毕业生数量增加幅度很快。 (二)从地域视角看,随着国家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大量出台,二线、三线城市人才吸引能力将逐步增强 近几年,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英移民在一线城市的增加速度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价上涨等造成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大量“西部开发、中部掘起’’等政策出台,促进了一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显着增强。 (三)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看,三大产业的就业空间各有优势,战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X年与201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

率211院校为93%、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201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X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 201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2007 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73 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面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但供求不匹配仍然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 据统计2006 年就业率状况专科和高职为59.1%,本科为77.6%,硕士和博士分别为 84 .1%和79 .3%,与2003 年同期相比,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就业率都略有下降,而专科和高职的就业率有所上升。 06 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总体上来讲,就业率稍有下降,但满意度依旧不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因此,本项研究对大学生的相关观念与态度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作为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同时,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期望或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一、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根据《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内容显示, 截止xx年年底, 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765万余人, xx届及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是91.7%和92.1%, 均有8%左右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没有找到用人单位就业。然而随着全国招生制度的改革, 各高校每年扩招学生, 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 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 不仅影响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因此,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 基于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急剧需求, 综合提升全民的素质, 我国大规模的高校都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扩大招生的规模, 这也造成了每年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局面, 如图1所示, 我国每年毕业生人数从xx年至xx年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1 xx-xx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 由图1所示, 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从xx年至xx年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 到xx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则达765万人, 比xx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352万人, xx年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 __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说过, 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如此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社会, 不仅给社会就业资源产生较大影响, 而且对于大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压力。 (二) 大学生期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 根据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人才需求旺盛, 中西部地区人才需求相对较少, 但是近几年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其他一些边远地区及经济水平相较落后的城市则仍显示需求不足。在经济发达地区中, 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则被大部分学生作为就业城市的第一选择, 这样的因素也造成了众人同挤“独木桥”的现象, 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XXX等三人; 三、调查对象:各行各业; 四、调查时间:2017年4月25日--2017年5月9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

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做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很关心的问题,从大学生本身来讲,自身应该从哪几方面做准备呢? 1 放低心态,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 首先,应当做好硬件方面的准备,即在学校期间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其次,在求职招聘前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品,客观的为自己制定就业计划。 最后,要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设计自己的简历,在招聘过程中不急不燥,从容应对招聘方的提问。 2 可以自己创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投简历、跑招聘会,一个字:累,但结果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尤其是在2008年经济发展遇到挑战的时候,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让自己从需要就业的人才队伍脱颖而出。 先就业再择业?零工资就业?托关系就业?毕业就失业?这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正困惑的问题。本期职场讲坛,商振将与您共同探讨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 现在大学生毕业,要读很多年的书,这其中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个很大的数值。当付出那么多之后,才发现换来的那几张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值钱,有点怨言也就难免了。曾经有人总结出了80后的十大尴尬,其中有几个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还有一个就是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Q吧)四级、计算机三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 就业难,难在何处?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就是毕业生资源在市场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样就使得毕业生在应聘某一职位的时候,存在很多的竞争。这无疑就提高了对毕业生自身水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其次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问题。一方面毕业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招聘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其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其所开出的薪资待遇,并不能让毕业生满意。 有的人把问题的根源向上追,有社会的问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有企业的问题。我不想就宏观环境继续讨论下去,因为引导就业、开拓就业机会是需要政府主导的事情,大部分身在社会之中的人对其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对上层建筑、生存环境影响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作为身在其中的我们所能做的事如何去适应环境,实现自我增值,在能力达到一定条件下再反补社会做出更有利于发展的影响和改变。因此,身为其中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宏观中的个案——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境况! 现在不是来界定谁有问题的时候,而且争论也毫无意义。落在伊拉克贫民头上的炸弹,不会因为亏欠了这个生命,就让他复活。现实就是在现有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并想办法活得更好。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饭碗?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因此现实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就业者不要以自己为主,以满足企业需要为目标,成为一个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以营销的观点来看待就业,我们就需要思考:客户(招聘企业)为什么会不满意?这其实就是一个职业竞争力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职业发展青云直上?不往大了说,就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界的毕业生彼此的工作待遇、环境也是不同的,是什么造成了差异?近两年,一些高校与我合作开展“职业导师”项目。从目前的情况看,由我做职业导师的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困难会小一些,简历不是问题,经验不是问题,定位不是问题,就业没有遇到“难”的情况。可见,这不是宏观的问题。因为无论经济怎么样,企业需要人才,职场需要人才,有的人就业了,有

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doc

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篇一: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总结报告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随着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因而大学生求职之路不轻松。为了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大学生必须早做准备。现今,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我们组织了这次实践调查,以便为广大同学在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 目录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1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一)……………………………………………… 4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二)………………………………………………6 社会实践

调查日志(三) (7) 社会实践调查总结............................................................9 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24)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 调研背景: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XX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但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从XX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了61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XX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很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1、调研题目: 关于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的调查 2、调研时间: XX年5月9日至XX年5月16日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关注自己毕业以后就业的形势与问题。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而即将进入大三的我们,越来越开始疑惑今后工作跟升学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一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走上自主创新,科学生产的道路。 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心得体会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心 得体会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到了大四的年纪,可能就业这一话题很早之前就被提上了议程,但是当真正要面对它的时候,才觉得困难重重,压力倍增。面对现如今如此浩瀚的求职人群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我也不得不说自己真的需要好好做准备了。于是我上网百度了近年的就业形势,再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大致为自己以后确定一个方向。我坚信没有目标是可以容忍的,因为你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寻找,但如果你连所谓的方向都失去了,那么留给你的只有迷茫和无助。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不可否认,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作为主体的我们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由于此造成了大学生毕业没有工作,然而社会能够提供给毕业生的工作却因为毕业生自身素质的确实而不能胜任这种两难的局面。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单方面的问题,人口的暴涨跟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也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的压力,同时,高等教育有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也使得很多职位的空缺,无人填补,因为素质的缺陷,这是令人无奈的事实,拿我们英语专业来举例子,据我所知,英语专业对高精尖领域的翻译人才一直停留在急缺状态,高级的同声传译也是如此,但能培养出这类人才的院校放眼全国也就那么几所,这也是令人汗颜的事实。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他们一时接受不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可能变得一文不值,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要从十分底层的工作做起,这使他们经历十分巨大的心理落差。所以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怪相。同时也是大学生不成熟的就业心态造成的恶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的分工也精细起来,对于招收员工的要求也逐渐高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社会人才市场竞争场面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每到就业季度,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择业者,就业者,这足以证明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和紧张.所以作为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将面临着很繁重的压力,而在我们认识了这一严峻的课题,我们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式,分析就来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8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8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8年与2018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8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1 / 26

2018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 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8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8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8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 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18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学院名称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学生姓名李丹 学生学号201210040313 任课教师陆墨姼 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5 年07月03日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连年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之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并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现状;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而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要想再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规模已经非常困难。并且未来随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逐渐降低,每年需要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将逐渐减少。因此,今后我们需要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初步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300万人左右,与2014年基本持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2012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2012大学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3.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

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供求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供求分析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学生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这个特殊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关注就业状况,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供求关系解决措施 1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从总体上看来,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自2008年的世界性经融危机以来,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就不佳,中国在计划体制和半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劳动力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明显过剩。从体制加快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原有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净下岗和失业人员累计达到5000以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本就不多。而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使得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令人担忧。2010年6月底和8月底两次数据显示,专科生就业率均高于本科生,研究生最高。6月底就业率,研究生81.61%、本科生75.08%、专科生77.90%;8月底就业率,研究生86.23%、本科生81.72%、专科高职生82.55%。2011年省教育厅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全国有大学毕业生933万人,为历年之最新一轮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即将遭受挑战! 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的供给出现的一系列原因 2.1.1高校毕业生人数供应过多 过快的大学扩招,使市场出现了供应大于需求的现象。目前,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而毕业生的增长远大于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竞争一个职位,得到了工作的就解决了个人需求,而竞争失败的又去竞争其他岗位,总而言之就是大学生失业人数久居高峰。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校沧州师范学院 院系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 姓名高园园 学号 1xx01105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1. 【调查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2.【调查目的与意义】: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的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3. 【调查时间】xx年5月28日——xx年6月7日 4.【调查地点】:沧州市 5. 【调查对象】:沧州市各大高校学生 6.【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7. 【调查过程】:首先调查问卷,然后到各高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完毕后,做数据分析,归纳与。 二、正文

1.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遍地都是大学生。每到找工作的时候,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得去招聘会挤,到头来可能有些人花了钱进入会场,却连和招聘官交谈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投了简历都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去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太难了。”很多应届毕业生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慨叹。xx年,据估算全国至少有80万名毕业生要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很明显,我们人才缺口大和大学生就业难形成一个矛盾,当高教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失调时,便会出现一个“扩招怪圈”: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层层扩招——就业矛盾“后推上移”——高一层次毕业生挤压低一层次的毕业生,层层挤压,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更趋严峻——继续加速扩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容易引发教育通胀,由此带来的毕业生就业矛盾被“后推上移”,隐患将日益凸显。而且会加剧人才“高消费”现象,大马拉小车,造成的严重浪费。 2. 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 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就这四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