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继电器 特点

中间继电器 特点
中间继电器 特点

DL-30系列(包含DL-31 DL-32 DL-33 DL-34)继电器,线圈接线方式为串连时,可整定的电流为2~5A,线圈接线方式为并联时,可整定的电流为5~10A

继电保护常用仪器装置

常用继电器的类型及作用

(一) 电流继电器

1.构造

电流继电器是反应电流大小变化而动作的继电器。常用典型的电磁型电流继电器为DL-10系列,它用于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中,作为瞬时起动元件。其构造如图1.6.1所示,为旋转舌片式电磁继电器。

请看图片BH34,+90mm。91mm,BP#〗

图1.6.1DL-10系列电磁型继电器结构图

1.电磁铁;

2.线圈;

3.Z型舌片;

4.弹簧;

5.动触点桥;

6.静触点;

7.整定值调整把手;8.刻度盘;9.舌片行程限制螺杆;10.轴承

2.原理

当电磁铁的线圈中通过动作电流 I k2act 时,在铁芯中立即建立磁通郑 磐ㄖ经铁芯、空气隙和 Z形舌片构成闭合回路。Z形舌片在磁场中被磁化,产生电磁力 F i,这个力作用在 Z形舌片上,使Z形舌片产生电磁转矩 M dc ,在 M dc 作用下使继电器动作,Z形舌片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动作。由于受到止档螺杆的限制,舌片只能在定向范围内动作。

根据电磁学原理可知,电磁力 F i与磁通平方成正比,即

F i= K 1帧糉H〗(1)

式中 K 1--比例系数。

因磁通帧糤T5,4"BZ〗决定于磁动势 W k2act I k2act 和闭合磁路的磁阻R M,故

郑絎 k2act I k2 act / R M (2)

式中 W k2act --继电器线圈匝数;

R M --磁通闭合回路的磁阻。

将式(2)代入式(1)中得

F i= K 1W k2act I k2act / R M= K 2 I

k2act (3)

K 2=K 1W k2act / R M

式中 K 2--比例系数。

Z形舌片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的电磁力矩为 M dc = F i L j= K 2 L j I k2act = K 3I k2act (4)

K 3=K 2 L j

式中 K 3--比例系数; L j--转动Z形舌片的力臂。

由式(3)可见,作用在继电器Z形舌片上的电磁力F i和电磁转矩与通过继电器线圈中的动作电流 I k2act 平方成正比,与磁阻 R M 成反比。 当舌片在运动时,总有摩擦力F mp 存在,此外为了能够使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后还能自动地返回,因此在舌片轴上加装了反作用拉力弹簧F f,所以继电器起始条件是 F i= F mp + F f。

但是磁阻R M的大小与空气隙洹糤T5,4"BZ〗的大小有关。当空气隙洹糤T5,4"BZ〗减小时,磁路中的磁阻亦减小。铁芯中通过的磁通增大电磁力 F i和电磁转矩 M dc 也随之增大。所以,作用在 Z形舌片上的力和转矩是空气隙洹糤T5,4"BZ〗的函数。为了保证触点在接触时有充分压力,电磁力矩 F i增加速度应大于机械力矩增加速度,但此压力不可无限制地增加。因此,压力增加是以牺牲继电器返回系数为代价的。根据经验,当继电器Z形舌片行程在79°~85°范围内时,触点压力与返回系数配合最好。

3.调试项目及要求

(1)机械部分检查。

①检查继电器外部是否良好、清洁,封印是否完好,可动部分及元件接触部分不得有灰尘,并有防止灰尘侵入的措施。

②触点是否光洁,无污垢、烧损,触点接触与返回均可靠、无相对偏移且触点距离不小于

1 5~2mm,Z形舌片的轴承纵向及横向活动范围不大于0 2mm,无卡住现象。

③端子的连线应接触可靠,连接线、焊接头、螺丝连片无虚焊、假焊、脱焊现象,接触紧固。

④检查Z形舌片与磁极间的间隙,上下间隙尽可能相等,最小间隙不应小于

0 5mm,舌片活动范围7°左右。

⑤游丝或轴承垂直,每层间平整均匀。

⑥刻度盘把手固定后不自由移动,而且把手与传动弹簧杆夹角为90°。

(2)大电流冲击。用50A以上的大电流冲击,触点接触良好,不应抖动、鸟啄;触点、舌片间隙无卡住现象;动触点在静触点上滑动不超过其触点长度的2/3。

(3)整定动作电流试验。整定点动作电流值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 ±3 % ,且通95%整定电流时,继电器应可靠不动作。

(4)返回电流试验。返回系数为 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动作电流

返回系数应大于0 85小于0 95。

(5)时限特性试验。通1 2倍动作电流时,继电器动作时限不大于0 15s。

(6)如在运行中需改变定值运行的,在整定各点的动作电流都须校验,并做好明显标志。

(7)当电流继电器触点处在实际负荷下施以冲击电流时,触点闭合数次后触点应无损伤及烧焦斑点,且继电器动作定值不应超过允许范围。

(8)DL系列继电器刻度盘的起始部分机械力矩较小,如继电器机械状态稍稍变化(如灰尘、油腻渗入等),将使继电器灵敏度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引起继电器拒动,故整定值最好不小于全刻度的1/3。选用DL系列继电器型号应考虑整定值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二)电压继电器

1.构造

电压继电器是反应电压变化而动作的继电器。典型的电磁型电压电器继是DL系列。它用于反应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电压升高或降低的保护装置,其结构如图1.6.1所示。

2.原理

DL系列电压继电器与DL系列电流继电器在结构原理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由于电流继电器在电流保护中用作测量和起动元件,它是反应电流超过某一整定值而动作的继电器在,接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为了减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在制造继电器时应尽可能减少它所消耗的功率且满足热稳定要求。

电压继电器线圈则是经过电压互感器后接于电网上,电压继电器中流过的电流 I k2act 为

I k2act = U k/ Z k (5)

M dc = K 3I k2a ct =K 3 U k/ Z k= K 4U k (6) 式中 U k--加在电压继电器上的电压;

Z k--电压继电器的阻抗。

电压继电器的电磁力矩与继电器端子上的电压平方成正比。对于经常接入的低电压继电器,为了减少继电器的振动,避免轴承的磨损,其整定值应不小于全刻度盘的1/3。

DL-100型系列电压继电器中,DJ-111型和DJ-131型为过电压继电器:DJ-122型为低电压继电器。当电压整定值小于40V时,应采用DJ-131/60C与FZ-2型附加电阻组成的电压继电器或DJ -131/60CN(CN表示内附电阻)型电压继电器,以提高热稳定性。

3.调试项目及要求

(1)机械部分检查。机械部分的检查与要求同DL系列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2)电压冲击试验。在额定电压下,电压继电器触点应无振动。

对于过电压继电器,用110%电压冲击时,触点不应振动和出现鸟啄现象,舌片间隙不应卡住,动触点在静触点上的滑动距离不超过其触点长度的2/3。冲击时,电压刻度调整手柄应放在最小刻度位置。

对于低电压继电器,当从额定电压均匀下降到动作电压和零值时,触点应无振动和鸟啄现象。

(3)整定动作电压试验。继电器动作电压值应与整定电压值相同。其误差不允许超出 + - 3%,并应在95%整定动作值时不动作。

(4)返回电压试验。对于过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要求不小于0 85但不大于

0 95;对于低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应不大于1 25且不小于1 05。 (5)时限特性试验。对于过电压继电器,加上1 2倍的动作电压值冲击时,其融点闭合时间不大于0 15s。

对于低电压继电器,现场一般不校验其时限特性。

(6)当电压继电器触点处于实际负荷时,施以冲击电压,触点闭合数次后,触点应无损伤及烧焦斑点,且继电器动作定值不超过允许范围。

(三) 时间继电器

1.构造

时间继电器是继电保护装置延时一定时限后动作于出口的时间元件,其典型系列是DS-110系列时间继电器。继电器的结构如图1.6.2所示。

请看图片BH35,+95mm。91mm,BP#〗

图1.6.2 时间继电器结构图

(a)结构图;(b)继电器工作情况下的摩擦离合器;

(c)继电器返回情况下的摩擦离合器

1.线圈;

2.磁导体;

3.衔铁;

4.返回弹簧;

5.切换接点压头;

6.瞬时动触点;

7.瞬时常闭触点;

8.瞬时常开触点;

9.扇形齿曲臂;10.扇形齿;11.钟表弹簧;

12.钟表弹簧调整器;13.传动齿轮;14.棘轮;15.主传动齿轮;16.传动齿轮;

17.主传动齿轮;18.传动齿轮;19.摆齿轮;20.钟摆;21.摆锤;22. 延时动触点;23.延时静触点;24.时间刻度盘;25.动触点轴;26.棘轮体; 27.小钢珠;28.小弹簧;29.棘轮套环

2.工作原理

DS-110系列时间继电器起动机构是按电磁原理构成,用钟表机构组成继电器的延时部分。当继电器线圈施加电压后,衔铁被吸入线圈内,瞬时动闭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同时扇形齿曲臂被释放,扇齿受钟表弹簧牵引而转动,带动轴轮上的传动齿轮,由于轴轮的作用,使同轴上的主传动轮只能单向传动,带动钟表机构转动。因钟表机构钟摆和摆锤的作用使动触点恒速转动,经一定的时限与静触点接触,触点闭合,继电器动作(对于带有滑动触点的继电器,经一定时限先闭合滑动触点,再经一定时限闭合终点的常开触点)。改变静触点的位置可调整继电器的时限。

当断开电源后,衔铁被返回弹簧顶回原位,同时扇形齿曲臂亦被衔铁顶回原位,并使钟摆弹簧重新拉伸,以备下次动作。

3.调试项目及要求

(1) 内外部和机械部分的检验。继电器各部件完好,螺丝固定牢固,焊接及接线无虚焊、假焊、脱焊,压接良好。

继电器触点应光洁无折伤或烧损,动触点应在零位,动静触点接触良好,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时应在银触点中心位置。

可动系统行程把时间刻度放至最大位置,用手按住衔铁,时钟机构应均匀转动不卡住,迅速释放衔铁,动触点应迅速返回原位;缓慢释放衔铁,应无卡住现象,动触点亦能返回原位。 时间刻度固定后不能自由移动。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和电阻符合原理设计,与铭牌相符。

(2) 时间整定试验。在额定电压下,继电器动作时间应与整定值相符,误差允许值小于5%。

(3)继电器最低动作电压。继电器线圈施以冲击电压时,使继电器衔铁立即动作的最小动作电压称最低动作电压,其值应不大于75%的继电器额定电压。

对于为使线圈热稳定提高而用动断触点串入电阻的DS(C型)继电器,要特别检查动断触点接触是否良好,否则继电器将不能起动。

(4) 当时间继电器处于实际负荷下时,应通过继电保护整组试验,使时间继电器触点在闭合或断开过程中不因负荷而烧损。

(四) 中间继电器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中间继电器用以增加触点数量和容量,以满足主继电器的触点数目及容量不足的辅助继电器;也可在触点动作或返回所需时限不大时(一般为0 4~0 8s)使用;或通过其继电器的自保持,满足保护装置的需要以及满足保护回路切换需要。

1.DZ型中间继电器

(1)构造。

典型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均系阀型结构。继电器线圈或阻尼环装?quot;Ⅲ"型号磁体圆柱铁芯心,在衔铁上装有动触点,在磁轭或底座上装有静触点,其结构如图 1.6.3所示。

常用的DZ型中间继电器有DZ-15、DZ-17型继电器,它是有一个线圈的瞬动中间继电器。

请看图片BH36,+70mm。73mm,BP#〗

图1.6.3 电磁式中间继电器结构图

1.电磁铁;

2.线圈;

3.衔铁;

4.静触点;

5.动触点;

6.弹簧;

7.衔铁限制钩

(2)工作原理。

在继电器线圈施加电压后,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合而带动动触点,使动闭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当施加的电压消失后,衔铁受返回弹簧的拉力而返回,触点返回原位。DZ 系列中间继电器为瞬时动作的中间继电器。

(3)调试项目及要求。

①内外部和机械部分的检验。检查焊接处良好,螺丝紧固,导线压接良好正确。各部件、弹簧完整无变形。触点须有银质接触面,表面光洁,无焦斑及灰尘;弹簧铜片应有弹性。手压衔铁检查可动部分灵活,触点接触紧密,动闭触点间距不小于2mm,触点偏心度不大于0 5m m。继电器线圈规格及所附电阻值应符合原理设计和铭牌。

②继电器最低动作电压应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不小于额定电压的40%。

③中间继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动作时限应不大于0 06s。

④中间继电器在实际负荷下动作数次后,触点应无烧损现象。

⑤中间继电器有多余触点时应尽可能并联使用,并联接线应连接在接线端子上,不应连接在继电器内部。

2. DZS型中间继电器

(1) 构造。

DZS系列中间继电器结构与DZ系列基本相同。常用的DZS系列中间继电器型号有:DZS-115型、DZS-117型是有一个电压线圈和在圆柱形铁芯端部装有阻尼环的延时动作中间继电器;DZS -127、DZS-136型是电压起动电流保持的延时动作中间继电器,它有一个电压线圈和两个电流线圈,并在圆柱形铁芯端部装有阻尼环;DZS-145型是有一个电压线圈、一个阻尼线圈和在圆柱形铁芯根部装有阻尼环的延时返回中间继电器等。

(2) 工作原理。

DZS系列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基本上与DZ系列中间继电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DZS系列在圆柱铁铁芯上装有阻尼环:①继电器线圈装在铁芯根部,阻尼环装在衔铁气隙处。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或断电时,在阻尼环中感应出涡流,阻止线圈中电流变化,从而使继电器动作带延时。②继电器线圈装在气隙处,阻尼环装在根部。当继电器通电时,阻尼环感应电流所产生的二次磁通阻碍衔铁和铁芯之间气隙中主磁通增加,但影响很小,继电器动作时间仍是很短,此外继电器还绕有短路线圈,其返回时间大大增加了。

(3) 调试项目及要求。

对于DZS系列中间继电器调试项目及要求,除了要进行上述的DZ系列中间继电器调试项目及要求外,还应进行如下试验。

①继电器线圈极性检验。检验电流、电压线圈极性,应能使继电器动作时自保持。

②电流线圈吸持电流。中间继电器动作后,电流线圈通电所能保持的继电器在动作状态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线圈吸持电流,其不大于70%的额定电流。现场校验只要相互动作试验时电流能自保持即可。

③延时返回时限。对于常通电的中间继电器,要求在热状态下校验,以符合实际运行情况,且时限应符合整定值要求。延时返回时间的调整会影响继电器动作电压,故应重校继电器最低动作电压。

④对于电流、对于线圈间的绝缘,其值应大于1藤。

3.DZB型中间继电器

(1)构造。

DZB系列中间继电器结构与DZ系列基本相同。其基本类型有:①DZB-115型电流起动电压保持的瞬动中间继电器,它有一个电流线圈和一个电压线圈;

②DZB-127型电压起动电流保持的瞬动中间继电器,它有一个电压线圈和两个电流线圈;③DZB-138型电压起动电流保持的瞬动或延时中间继电器,它除有一个电压线圈和两个电流线圈外,还有一个阻尼线圈,当阻尼线圈短路时能使继电器延时返回。

(2)工作原理。

DZB系列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亦与DZ系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DZB-138型有一个阻尼线圈,其工作原理与DZS系列中间继电器类似。

(3)调试项目及要求。

DZB系列中间继电器的调试项目及要求基本上与DZS系列相同,这里就不重复叙述了。

对继电器的一般要求

(一) 对电参数的要求

1.对输入的要求

(1)输入信号性质。根据继电器输入信号的性质,输入信号分为电量和非电量。电量又分为交流、直流、脉冲和频率;非电量又分为温度、速度、压力、光、瓦斯、声,等等。

(2)输入额定值及其变化范围。

(3)动作值与释放值(保持值、不动作值、磁化值等)。

(4)输入信号数目及输入功率。

2.对输出的要求

(1)输出电路数目、被控容量、触点结构(动合、动断、转换、先合后断(桥接)转换)。

(2)被控电路性质(电阻性、电感性、灯负载、电动机负载、最小电流负载(干电路)等)。

(3)被控电路工作制(长期、间断长期、短时、反复短时)及操作频率。

(二)对时间参数的要求

时间参数包括吸合时间、释放时间、触点的回跳时间、衔铁运动时间;对时间继电器,还包括延时范围、精度、型式。

(三)对使用环境条件适应能力的要求

继电器的使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极限环境温度

极限环境温度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级:

(1) -10~+40℃; (2) -40~+55℃; (3) -55~+85℃;

(4) -65~+125℃; (5) -65~+200℃。

环境温度还包括温度循环、温度冲击等。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一般规定为:

(1)98%(温度为+20℃)--常温高湿;

(2)98%(温度为+40℃)--高温高湿。

3.低气压

低气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

(1)46 7kPa(相当于海拔高度5000 m);

(2)4 4kPa(相当于海拔高度20000 m);

(3)1 kPa(相当于海拔高度31000 m)。

4.振动及冲击强度

振动的频率范围及加速度一般规定如表1.6.1所示,即频率范围分二级:10~500Hz和10~20 00Hz ;加速度分四级: 5g(g为重力加速度)、10g、15g、20g。5g一般适用于地面固定设备、要求不高的移动、半移动设备(舰艇、飞机等)所用的继电器;10g、15g、20g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移动、半移动设备(如高速飞行的飞机、导弹、卫星等)所用的继电器。

表1.6.1 振动频率范围及最大加速度

频率范围(Hz) 10~500 10~500 10~2 000 10~2 000 10~2 000

最大加速度( g) 5 10 10 15 20

冲击加速度一般规定分为六级:8g、12g、25g、50g、75g、100g。8g适用于地面固定设备所用的继电器;12g、25g适用于移动、半移动设备(舰艇、飞机等)所用的继电器;其他三个等级适用于高速飞机、导弹、卫星及飞船中所用的继电器。

5.恒加速度

恒加速度一般分为四级:10g、25g、50g、100g。

6.盐雾和放射性辐射

当飞行器飞行在海洋上空时,海洋水蒸气具有盐分,即所谓盐雾,盐雾会加速金属零件、特别是触点的氧化及腐蚀,甚至在短期内会使继电器失去工作能力。此外,在空间还存在放射性辐射,因此要求用于这些场合的继电器应具有抗盐雾及耐放射性辐射的能力。

7.霉菌

(四) 对机械物理参数的要求

机械物理参数包括安装尺寸、质量、密封性能、引线(脚)的可焊性,等等。(五) 对寿命的要求

继电器的寿命指的是在规定的试验环境条件和负载下,继电器的失误次数不超过规定要求的动作次数。继电器的寿命是考核继电器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继电器在动作过程中触点断开时的粘结现象以及触点闭合时的触点压降超过表1.6.2规定的水平均为失误。

表1.6.2 继电器触点压降监测水平

接触电阻等级 1级 2级未规定接触电阻要求的产品

触点压降监测水平 0 5V 2V 15%开路电压

寿命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值应不大于标准规定的最大值;释放值应不小于标准规定的最小值;继电器触点的接触电阻(或电压降)应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值。

继电器的试验环境条件在产品标准中规定为正常环境温度和极限环境温度(高温);有低气压要求时规定为常温低气压的极限高温低气压。

请看图片BH37,+75mm。68mm,BP#〗

图1.6.4 JZC-22F寿命曲线

继电器的寿命与被控电路的性质(触点的负栽种类)有关。前已提及,负载分为电阻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灯负载、电动机负栽和最小电流负载。对于交流电感性负载,在规定的频率 f 为50Hz时,功率因数 cos 龉定为0 4(觯

66 42182152°)。因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作者:蒋雅娴时间:2015-04-03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导读:的根本就是一个继电器,原理与继电器相似,在工业控制线路和现在的家用电器控制线路中,对于不同的控制线路,的作用有所不同,那么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呢 本文引用地址: 1.中间继电器的作用--简介 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relay)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还被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的延时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通电延时和断电延时,安装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凸出式、嵌入式、导轨式。它一般是没有主触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 2.中间继电器的作用--结构 中间继电器就是个继电器,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 在工业控制线路和现在的家用电器控制线路中,常常会有中间继电器存在,对于不同的控制线路,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有所不同,其在线路中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3.中间继电器的作用之一--代替小型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4.中间继电器的作用之二--增加接点数量 在电路控制系统中,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不仅不会改变控制形式、增加接点数量,而且便于维修。

继电器图形符号

6.2.46.2.4 继电器继电器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虽然利用接触器作为电气执行元件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自动控制,但对于稍复杂的情况就无能为力。在极大多数的机电控制系统中,需要根据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去控制接触器等电气执行元件,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这就需要能够对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这一类电器元件就称为继电器。 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其触点开合状态的电器元件。一般来说,继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承受机构反映继电器的输入量,并传递给中间机构,与预定的量(整定量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量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就使执行机构动作,其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某种控制目的。 继电器作为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量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主要起到信号转换和传递作用,其触点容量较小。所以,通常接在控制电路中用于反映控制信号,而不能像接触器那样直接接到有一定负荷的主回路中。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根本区别。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温度等;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和电子式;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它们的重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基本相同,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 1. 1. 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是用来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的元 件。他的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断电信号,输

出信号为触点的动作。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 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 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5A~10A、 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等特点。中 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如图6.28所示,其文字 符号用KA 表示。 中间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 电流、触点对数以及线圈电压种类和规格等。 选用时要注意线圈的电压种类和规格应和控 制电路相一致。 图6.28 6.28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2. 2. 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是根据电压信号工作的,根据线圈电压的大小来决定触点动作。电压继电器的线圈的匝数多而线径细,使用时其线圈与负载并联。按线圈电压的种类可分为交流电压继电器和直流电压继电器;按动作电压的大小又可分为过电压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 对于过电压继电器,当线圈电压为额定值时,衔铁不产生吸合动作。只有当线圈电压高出额定电压某一值时衔铁才产生吸合动作,所以称为过电压继电器。交流过

热继电器的选择和计算

看一下本题就知了,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伏,容量为10千瓦,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为0.95,选择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及整定值。 解:已知U=380V,P=10KW,cosφ=0.85,η=0.95 电流I=P/(√3*U*cosφ*η)=10/(1.732*0.38*0.85*0.95)≈20A 选择交流接触器KM=Ie×(1.3~2)=26~40(A),选CJ10-40的接触器 选择热继电器FR=Ie×(1.1~1.5)=22~25(A),选JR16-20/30热元件22A的热继电器。 热元件整定值等于电动机额定电流,整定20A 答:电动机电流为20A,选40A的交流接触器,选额定电流30A热元件22A的热继电器,整定值20A。 I=P/(√3*U*cosφ*η)=10/(1.732*0.38*0.85*0.95)≈20A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伏,容量为14千瓦,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为0.95,计算电动机电流。 解:已知U=380(V),cosφ=0.85,η=0.95,P=14(KW) 电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答:电动机电流29安培。 2、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伏,容量为10千瓦,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为0.95,选择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及整定值。 解:已知U=380V,P=10KW,cosφ=0.85,η=0.95 电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选择交流接触器KM=Ie×(1.3~2)=26~40(A),选CJ10-40的接触器 选择热继电器FR=Ie×(1.1~1.5)=22~25(A),选JR16-20/30热元件22A的热继电器。 热元件整定值等于电动机额定电流,整定20A 答:电动机电流为20A,选40A的交流接触器,选额定电流30A热元件22A的热继电器,整定值

继电器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方式较多,可以按结构、外形尺寸、功耗等来分。从功能特征分,我公司的继电器主要包括: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单稳态继电器,也是一种用量最大的继电器。线圈在规定的激励量作用下,其输出状态改变,但在激励撤消后,输出状态复原到初始状态。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双稳态继电器。线圈在规定的激励量作用下其输出状态改变,但在激励撤消后,能保持已有状态。 温度继电器——是一种温度敏感元件,它的输出状态完全由所需控制的温度高低决定。 时间继电器——当继电器输入发生变化而输出响应并不同步发生而是按规定延迟的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传输高频信号并具有传输损耗最小的继电器,如射频同轴继电器。 特种继电器——是专为某一物理量的变化而设计的继电器。其输出状态完全由这一物理量的量值决定。比如反映气体流量的风速继电器等。 1 电磁继电器 动作值(吸合值)、保持值、释放值的检测程序:检测程序如图1,按GJB65B等国军标的规定,图1a、图1b所示的两种检测方法都有效;图1a为渐变电压检测法,该方法检测值重现性好,被广为采用,但这并不表示使用时要先磁化后工作。图1b为阶跃函数电压检测法。 2 磁保持继电器 动作值的检测:动作值(无释放值)的检测可参照图1a的渐变电压检测法;同样也可采用图2的阶跃函数电压检测法,首先给1号线圈(后激励线圈,产品标准和样本中有标注)加规定的激励量,检查其输出状态应符合继电器电路图给出的后激励输出状态,此动作电压值亦称为自保持值;反之当2号线圈激励时的动作电压值也称为复归值。

3 温度继电器 3. 1 温度特性(动作温度、动作温度偏差、回复温度、回复温度范围) a. 动作温度(又称高温整定值):继电器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升温而发生输出状态变化时的温度值; b. 标称动作温度:无动作温度偏差的的动作温度值,如50±3℃中的50℃; c. 动作温度偏差:实测动作温度与标称动作温度的差值,如50±3℃中的±3℃范围; d. 回复温度(又称低温整定值):继电器按a条的要求动作后,按规定降温速度降温而发生输出状态变化时的温度值; e. 回复温度范围:继电器动作温度与回复温度的差值,由产品标准或用户作出规定。 3.2 温度继电器温度特性的检测方法 温度继电器的检测方法有三种,而三种都被认为是有效的。这三种方法是:试块测定法,空气测定法,液体测定法。 a. 试块测定法:是指在室温下,将产品感温面紧贴在一被加热的金属块上(通常为铜块)通过检测金属块的温度来确定继电器的温度特性。 b. 空气测定法:是指将产品置于有空气循环装置的烘箱内进行检测。 c. 液体测定法:是指将产品置于有液体循环装配的槽液中进行检测。 以上三种方法对同一产品的检测结果是有差异的。公司广为采用的是试块测定法和空气测定法。另外产品检测中的升降温速度对检测结果也影响大,必须严格按标准的规定来选择升降温速度。为保证使用要求,供需双方应即时沟通修正产品的温度特性具体的温度特性描述见图3。

继电器图形符号

6.2.4 继电器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 虽然利用接触器作为电气执行元件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自动控制, 但 对于稍复杂的情况就无能为力。 在极大多数的机电控制系统中, 需要根据系统的各种状 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去控制接触器等电气执行元件, 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这就需要能够对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 器元件,这一类电器元件就称为继电器。 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 它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其触点 开合状态的电器元件。 一般来说, 继电器由承受机构、 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承受机构反映继电器的输入量,并传递给中间机构,与预定的量(整定量)进行比较, 当达到整定量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就使执行机构动作,其触点闭合或断开,从 而实现某种控制目的。 继电器作为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量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 主要起到信号转换和传 递作用,其触点容量较小。所以,通常接在控制电路中用于反映控制信号,而不能像接 触器那样直接接到有一定负荷的主回路中。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根本区别。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温度等;按 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式、 感应式、 电动式和电子式; 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 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之分, 它们的重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基本相同, 它们 各自又可分为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
1.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是用来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的元 件。他的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断电信号,输 出信号为触点的动作。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 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 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 5A~10A)、 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 0.05s)等特点。中

常用热继电器型号

NR2热继电器 NR2-11.5/Z 0.1-13A NR2热继电器 NR2-25G/Z 0.1-10A NR2热继电器 NR2-25G/Z 13-25A NR2热继电器 NR2-36G/Z 23-36A NR2热继电器 NR2-93G/Z 23-80A NR2热继电器 NR2-93G/Z 80-93A NR2热继电器 NR2-150/Z 80-150A NR2热继电器 NR2-200 80-200A NR2热继电器 NR2-630G 160-630A NR3热继电器 NR3-16 0.11-17.6A NR3热继电器 NR3-25 0.1-8.5A NR3热继电器 NR3-25 11-14A NR3热继电器 NR3-25 19-32A NR3热继电器 NR3-45 0.32-21A NR3热继电器 NR3-45 27-45A NR3热继电器 NR3-85 6-100A NR3热继电器 NR3-105 27-115 NR3热继电器 NR3-170 170-200A NR3热继电器 NR3-250 100-400A NR4热继电器 NR4-12.5/Z 0.1-14.5A NR4热继电器 NR4-25/Z 0.1-25A NR4热继电器 NR4-32/Z 4-36A NR4热继电器 NR4-45/Z 1-45A NR4热继电器 NR4-63/F 0.1-63A NR4热继电器 NR4-80/Z 12.5-88A NR4热继电器 NR4-180/F 80-180A 1 JR20-16 5.4-8A 热继电器 2 JR20-6 3 24-36A 热继电器 3 JR20-10 1.8-2.6A 热继电器 4 JR20-250L 170A 热继电器 5 JR20-63L 4U 56A 热继电器 6 JR20-16 10-14A 热继电器 7 JR20-10 8.6-11.6A 热继电器 8 JR20-16 3.6-5.4A 热继电器 9 JR20-16 8-12A 热继电器 10 JR20-16 12-16A 热继电器 11 JR20-16 14-18A 热继电器12 JR20-25 7.8-11.6A 热继电器 13 JR20-25 11.6-17A 热继电器 14 JR20-25 21-29A 热继电器 15 JR20-63 16-24A 热继电器 16 JR20-63 32-47A 热继电器 17 JR20-63 40-55A 热继电器18 JR20-63 47-62A 热继电器 19 JR20-63 55-71A 热继电器 20 JR20-160 33-47A 热继电器 21 JR20-160 47-63A 热继电器 22 JR20-160 63-84A 热继电器 23 JR20-160 74-98A 热继电器 24 JR20-160 85-115A 热继电器 25 JR20-160 100-130A 热继电器 26 JR20-160 130-170A 热继电器 27 JR20-160 144-176A 热继电器 28 JR20-250 130-195A 热继电器 29 JR20-250 167-250A 热继电器

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应用举例

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举例 一、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l-2a是继电器结构示意图,它主要由电磁线圈、铁心、触点和复位弹簧组成。继电器有两种不同的触点,于断开状态的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如图1-2中的触3,4),处于闭合状态的触点称为常闭触点(如图1-2中的触点当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力,吸引衔铁,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电流消失后,复位弹簧的位置,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图l-2b是继电器的线圈、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一若干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在继电器电路图中,一般用相同的由字母、数字组成的文字符号(如KA2)来标注同圈和触点。

二、接触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图1—3是用交流接触器控制异步电动机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有关的波形图。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继电区别仅在于继电器触点的额定电流较小,而接触器是用来控制大电流负载的,例如它可以控制额定电流为几十安电动机。按下起动按钮SBl,它的常开触点接通,电流经过SBl的常开触点和停止按钮SB2、作过载保护用的热闭触点,流过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接触器的衔铁被吸合,使主电路中的3对常开触点闭合,异步电动机M 通,电动机开始运行,控制电路中接触器KM的辅助常开触点同时接通。放开起动按钮后,SBl的常开触点断开辅助常开触点和SB2、FR的’常闭触点流过KM的线圈,电动机继续运行。KM的辅助常开触点实现的这种功或“自保持”,它使继电器电路具有类似于R-S触发器的记忆功能。 在电动机运行时按停止按钮SB2,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KM的线圈失电,KM的主触点断开,异步电动机断,电动机停止运行i同时控制电路中KM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当停止按钮SB2被放开,其常闭触点闭合后,失电,电动机继续保持停止运行状态。图1.3给出了有关信号的波形图,图中用高电平表示1状态(线圈通电、低电平表示0状态(线圈断电、按钮被放开)。 图1.3中的控制电路在继电器系统和PLC的梯形图中被大量使用,它被称为“起动-保持-停止”电路,或简称路。

中间继电器

DZ-3/Z系列中间继电器 1 用途 DZ-3/Z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中,作为辅助继电器以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2 结构和工作原理 继电器为电磁式继电器。采用JK-1型壳体,将DZY-200机芯装入壳体中,具有透明的壳罩可以清楚观察到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外形尺寸及开孔图见附图。 当电压加到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断开电源时,衔铁在触点片的压力作用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动合触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内部接线图见图1。 3 技术要求 3.1 继电器的额定技术数据及触点形式 表1 型号规格直流额定电压(V) 触点形式及数量 动合动断 DZ-3/Z1 220 110 48 24 2 6 DZ-3/Z2 4 4 DZ-3/Z3 6 2 DZ-3/Z4 - 8 DZ-3/Z5 8 - 3.2 动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不小于额定电压30%。 3.3 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 3.4 动作时间: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0.05s。 3.5 功率消耗: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5W。

图1 内部接线图(正视) 4 调试方法 4.1 触点间隙:动合触点不小于1.5mm,动断触点不小于1mm,触点超行程不小于0.3mm。 4.2 调整触点片压力可以改变动作值和返回值。

DZ-30B系列中间继电器 1 用途 DZ-30B 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作为辅助继电器以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2 结构和工作原理 继电器为电磁式动作继电器。采用JK-1型壳体,将DZY-200机芯装入壳体中,具有透明的壳罩可以清楚观察到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外形尺寸及开孔图见附图。当电压加在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断开电源时,衔铁在接触片的压力作用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动合触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内部接线图见图1。 3 技术要求 3.1 继电器的额定技术数据及触点形式 型号触点形式直流额定电压(V) DZ-31B 三动合三转换 220,110,48,24,12 DZ-32B 六动合 3.2 动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不小于额定电压的30%。 3.3 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 3.4 动作时间: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0.05s。 3.5 功率消耗: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5W。 4 调试方法 4.1 触点间隙,动合触点不小于1.5mm,动断触点不于小1mm。触点超行程不小于0.3mm。 4.2 调整触点片的压力可以改变动作值和返回值。

热继电器型号表

热继电器型号表 型号 机型 额定 TK-E02A-C热过载继电器0.1-0.15ATK-E02B-C热过载继电器0.13-0.2ATK-E02C-C热过载继电器0.15-0.24ATK-E02D-C热过载继电器0.2-0.3ATK-E02E-C热过载继电器0.24-0.36ATK-E02F-C热过载继电器0.3-0.45ATK-E02G-C热过载继电器0.36-0.54ATK-E02H-C热过载继电器0.48-0.72ATK-E02J-C热过载继电器0.64-0.96ATK-E02K-C热过载继电器 0.8-1.2ATK-E02L-C热过载继电器0.95-1.45ATK-E02M-C热过载继电器 1.4- 2.2ATK-E02N-C热过载继电器 1.7-2.6ATK-E02P-C热过载继电器 2.2- 3.4ATK-E02R-C热过载继电器 2.8- 4.2ATK-E02S-C热过载继电器4-6ATK-E02T-C热过载继电器5-8ATK-E02U-C热过载继电器6-9ATK-E02V-C 热过载继电器7-11ATK-E02W-C热过载继电器9-13ATK-E02X-C热过载继电器12-18ATK-E02Q-C热过载继电器16-22ATK-E02Y-C热过载继电器20-25ATK-E2S-C热过载继电器4-6ATK-E2U-C热过载继电器5-8ATK-E2V-C热过载继电器6-9ATK-E2W-C热过载继电器7-11ATK-E2X-C热过载继电器9-13ATK-E2B-C热过载继电器12-18ATK-E2E-C热过载继电器24-36ATK-E2I-C 热过载继电器32-42ATK-E2H-C热过载继电器40-50ATK-E3V-C热过载继电器7-11ATK-E3W-C热过载继电器9-13ATK-E3X-C热过载继电器12-18ATK-E3B-C 热过载继电器18-26ATK-E3E-C热过载继电器24-36ATK-E3F-C热过载继电器28-40ATK-E3G-C热过载继电器34-50ATK-E3J-C热过载继电器45-65ATK-E3O-C热过载继电器48-68ATK-E3R-C热过载继电器64-80ATK-E3M-C热过载继电器65-95ATK-E3I-C热过载继电器85-105ATK-E5B-C热过载继电器18-26ATK-E5E-C热过载继电器24-36ATK-E5F-C热过载继电器28-40ATK-E5G-C热过载继电器34-50ATK-E5J-C热过载继电器45-65ATK-E5M-C热过载继电器65-95ATK-E5I-C热过载继电器85-105ATK-E6J-C热过载继电器45-65ATK-E6L-C热过载继电器53-80ATK-E6M-C热过载继电器65-95ATK-E6N-C热过载继电器85-125ATK-E6P-C热过载继电器110-160ATK-E6HJ-C热过载继电器45-65ATK-E6HL-C热过载继电器53-80ATK-E6HM-C热过载继电器65-95ATK-E6HN-C热过载继电器85-125ATK-E6HP-C热过载继电器110-160ATK-N8M-C热过载继电器65-95ATK-N8N-C热过载继电器85-125ATK-N8P-C热过载继电器110-160ATK-N8R-C热过载继电器125-185ATK-N10N-C热过载继电器85-125ATK-N10P-C热过载继电器110-160ATK-N10R-C热过载继电器125-185ATK-N10S-C热过载继电器160-240ATK-N10HN-C热过载继电器85-125ATK-N10HP-C热过载继电器110-160ATK-N10HR-C热过载继电器125-185ATK-N10HS-C热过载继电器160-240ATK-N12P-C热过载继电器110-160ATK-N12R-C热过载继电器125-185ATK-N12S-C热过载继电器160-240ATK-N12T-C热过载继电器200-300ATK-N12U-C热过载继电器240-360ATK-N12V-C热过载继电器300-450ATK-N12HP-C热过载继电器110-160ATK-N12HR-C热过载继电器125-185ATK-N12HS-C热过载继电器160-240ATK-N12HT-C热过载继电器200-300ATK-N12HU-C热过载继电器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保护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的保护特性。 热继电器是依靠电流通过发热元件时所产生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而推动机构动作的一种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及电流不平衡运行的保护及其他 电气设备发热状态的控制。 热继电器的分类 热继电器的型式有许多种,其中常用的有: 双金属片式:利用双金属片用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通常为锰镍铜板轧制成受热弯曲去推动杠杆而使触头动作。 热敏电阻式: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热继电器。 易熔合金式:利用过载电流发热使易熔合金达到某一温度值时,合金熔化而使继电器动作。 作为电气设备主要是电动机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种类虽很多,但使用得最多最普遍的还是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以及在选用适当的热元件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好的反时限保护特性等优点。目前,我国生产的热继电器都是双金属片式,它常与接触器组合成电磁启动器。它可按下述方法分类。 按极数分:有单极双极和三极。其中三极的又包括带有断相保护装置的和不带断 相保护装置的。 按复位方式分:自动复位触头断开后能自动返回到原来位置和手动复位。 按电流调节方式分:电流调节和无电流调节借更换热元件来达到改变整定电流的。 按温度补偿分:有温度补偿和无温度补偿。 按控制触点分:带常闭触点触点动作前是闭合的带常闭和常开触点。触点的结构形式有:转换触点桥式双断点等。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是用于电动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如拖动生产机械进行工作过程中,若机械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或电路异常使电动机遇到过载,则电动机转速下降、绕组中的电流将增大,使电动机的绕组温度升高。若过载电流不大且过载的时间较短,电动机绕组不超过允许温升,这种过载是允许的。但若过载时间长,过载电流大,电动机绕组的温升就会超过允许值,使电动机绕组老化,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使电动机绕组烧毁。所以,这种过载是电动机不能承受的。热继电器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在出现电动机不能承受的过载时切断电动机电路,为电动机提供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 图1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1——热元件,2——双金属片,3——导板,4——触点 热继电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1 热继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流调节凸轮,2——片簧(2a,2b),3——手动复位按钮,4——弓簧片,5——主金属片,6——外导板,7——内导板,8——常闭静触点,9——动触点,10——杠杆,11——常开静触点(复位调节螺钉),12——补偿双金属片,13——推杆,14——连杆,15——压簧 使用热继电器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时,将热元件与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串联,将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串联在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的控制电路中,并调节整定电流调节旋钮,使人字形拨杆与推杆相距一适当距离。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热元件的电流即

高压继电器知识大全

高压继电器*概述 压继电器,用于交直流操作的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部分型号增加一副带机械保持的动合信号触点并带有动作信号指示器。高压继电器均采用空气绝缘式绝缘负载、安全泄量与安全接地,符合OSHA及其它安全标准,且在高压、大电流等苛刻条件下仍具有常规继电器所无法比拟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医疗仪器(心脏起搏器、肾结石排除装置、核磁共振成像)、航空和军用设备(高频天线耦合装置、多路模式雷达、激光测距仪、空间和卫星应用、闪电保护)、商业应用(电动车辆和快速运输、海底电缆分叉系统、科学和检测设备、深井油田应用、电池备份和不间断电源系统)。 高压继电器*结构 典型的高压继电器包含四个基本部分: 密封的灭弧室,接触点位于灭弧室内部,达到耐高压的目的; 带动动触点运动的衔铁机构; 提供动力的线圈部分; 便于使用方安装与连接的附加部分。 高压继电器*工作原理 当继电器线圈施加激励量等于或大于其动作值时衔铁被吸向导磁体同时衔铁压动触点弹片使触点接通、断开或切换被控制的电路。当继电器的线圈被断电或激励量降低到小于其返回值时衔铁和接触片返回到原来位置。 高压继电器*介质 高压直流继电器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介质,一种是真空介质,另一种是高压气体介质。 真空介质的特点: 由于在真空中只有非常少的气体分子,这使得真空中不容易产生电弧,在理想的状态下,真空有可能达到每0.1毫米10000V的介电强度。另外,由于没有空气的存在,真空中触点不会氧化,因此真空型继电器的接触电阻较小而且较稳定。特别适合应用于射频场合。 高压气体介质的特点: 纯净的高压气体介质能使继电器保持良好的耐压并保护触点不被氧化,它在继电器进行热开关时可以避免触点高温烧损。这种继电器用于ESD测试设备、电缆测试设备和心脏起搏器,是理想的电容器快速充电或放电的开关元件。在对电流波动很敏感的应用中,充气继电器具有低而稳定的泄漏电流,特别是在断开触点间,可以长时间保持很低的泄漏电流

时间继电器图形符号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指当加入(或去掉)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跳跃式变化(或触头动作)的一种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 时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许多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延时控制。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动作原理来延迟触头闭合或分断的自动控制电器。其特点是,自吸引线圈得到信号起至触头动作中间有一段延时。时间继电器一般用于以时间为函数的电动机起动过程控制。 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但总体上说,通过配置一定数量的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可以做到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在时间继电器中已成为主流产品,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电子智能式数字显示时间继电器,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不但可以实现长延时时间,而且延时精度高,体积小,调节方便,使用寿命长,使得控制系统更加简单可靠。 选用时间继电器时应注意,其线圈(或电源)的电流种类和电压

等级,按控制要求选择延时方式、触点形式、延时精度以及安装方式。 分类: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可分为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等。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其结构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头三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双口直动式,触头系统为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RC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只能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的原理,即电阻尼特性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广,最长可达3600 S,精度高,一般为5%左右,体积小,耐冲击震动,调节方便。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宽,可达72小时,延时准确度可达1%,同时延时值不受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与精度是其他时间继电器无法比拟的,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寿命低、价格贵,准确度受电源频率影响。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电磁线圈断电后磁通缓慢衰减的原理使磁系统的衔铁延时释放而获得触点的延时动作

JZ7系列 中间继电器 选型手册

C 5结构特点 4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 3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 2型号及含义 1适用范围 本继电器由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组成,电磁系统在胶木基座内,触头系统为桥式双断点, 共8对触头,分上、下两层布置,共有5种组合(见表1)。 使用类别 约定自由空气 发热电流(A) 额定工作 电压(V) 控制容量 线圈消耗 功率(VA) 操作 -1 频率(h) 电寿命 4 次数×10 AC-15 DC-13 额定工作 电流(A) 机械寿命 4 次数×10 5 380 220 0.47 0.15 180 VA 33 W 起动:75 吸持:13 120050 300 4.2 线圈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s为:交流(50Hz):12V、24V、36V、110V、127V、220V、380V等。 4.3 动作范围:吸合电压为(85%110%)Us;释放电压为(20%75%)Us。 ~~ 4.4 继电器的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 型号 常开触头数 常闭触头数 JZ7-44 4 4 JZ7-80 8 JZ7-53 5 3 JZ7-62 6 2 JZ7-71 7 1 表1 4.1 继电器触头组合形式(见表1)。 表2 J Z 7-□ □ 常闭触头数量 常开触头数量 设计序号 中间 继电器 JZ7系列中间继电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派生后可用于60Hz)、 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或直流额定电 压至220V的控制电路中,用来控制各种电磁线圈,以使信号扩大或将信号同时传给有关控制元件。 本产品符合IEC60947-5-1,GB14048.5标准。 JZ7 中间继电器 3.1 周围空气温度为:-5℃+40℃,24小时内其平均值不超过+35℃。 ~ 3.2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3.3 大气条件:最高温度为+40℃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 湿度,例如+20℃时达90%,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发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 3.4 污染等级:3级。 3.5 安装类别:Ⅲ类。 3.6 安装条件:安装面与垂直面倾斜度不大于±5°。 3.7 冲击振动:产品应安装和使用在无显著摇动、冲击和振动的地方。 系列

电气常用文字符号及二次接线图的识别

电气常用新旧文字符号对照表

附表一二次回路接线图中常见的文字符号 序号符号文字解释序号符号文字解释 1 DL 继路器及其辅助触点31 JSJ 加速继电器 2 WJ 温度继电器32 YZJ 电压中间继电器 3 G 隔离开关及其辅助触点33 ZXJ 指挥信号中间继电器 4 WSJ 瓦丝继电器34 WH 有功电度表 5 LH 电流互感器35 XKJ 选控继电器 6 ZCH 重合闸继电器36 VARH 无功电度表 7 YH 电压互感器37 XCJ 选测继电器 8 BCJ 保护继电器38 KK 控制开关 9 HQ 合闸线圈39 FJ 复归继电器 10 ZJ 中间继电器40 HK 转换开关 11 HC 合闸接触器41 ZZJ 重复中间继电器 12 HWJ 合闸位置继电器42 ZK 自动开关 13 TQ 跳闸线圈43 XZJ 信号中间继电器 14 TWJ 跳闸位置继电器44 CK 测量转换开关 15 LJ 电流继电器45 XJJ 信号监察继电器 16 HJ 合闸继电器46 XK 信号转换开关 17 YJ 电压继电器47 TBJ 跳跃闭锁继电器 18 TJ 跳闸继电器48 DK 刀开关 19 SJ 时间继电器49 YJJ 压力监视中间继电器 20 TJJ 同步检测继电器50 MK 灭磁开关 21 CJ 差动继电器51 A 电流表 22 XMJ 信号脉冲继电器(冲击继电器) 52 LK 联动开关 23 GJ 功率继电器53 V 电压表 24 JJ 监察继电器54 XWK 限位开关 25 XJ 信号继电器55 W 有功功率表 26 SXJ 事故信号中间继电器56 XD 信号灯 27 RJ 热继电器57 WAR 无功功率表 28 YXJ 预告信号中间继电器58 LD 绿色信号灯 29 BSJ 闭锁继电器59 STK 手动同期转换开关 30 HZ 频率表60 QA 起动按钮 续附表一 序号符号文字解释序号符号文字解释 61 HD 红色信号灯91 YM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小母线 62 RD 熔断器92 L 电感 63 GD 光字牌93 ZM 转角变压器小母线 64 JRD 击穿保险94 D 二极管 65 WS 位置指示灯95 XDC 蓄电池

接触器与热继电器选型表--实用.docx

施耐德电动机接触器与热继电器选型表 序 直接启动星三角启动备注功率断路器 号 接触器热继电器整定值接触器 *2接触器热继电器整定值 10.15C65N 3P D16A LC1-D09M7C LRD04C 0.56A 0.63~1A 20.37C65N 3P D16A LC1-D09M7C LRD06C 1~1.6A 1.1A 30.55C65N 3P D16A LC1-D09M7C LRD07C 1.5A 1.6~ 2.5A 40.75C65N 3P D16A LC1-D09M7C LRD07C 2A 1.6~2.5A 5 1.1C65N 3P D16A LC1-D09M7C LRD08C 2.5~4A 2.8A 6 1.5C65N 3P D16A LC1-D09M7C LRD08C 2.5~4A 3.7A 7 2.2C65N 3P D16A LC1-D18M7C LRD10C 4~6 5.3A 83C65N 3P D16A LC1-D18M7C LRD12C 5.5~87A 9 3.7C65N 3P D16A LC1-D18M7C LRD14C 7~108A

10 5.5C65N 3P D20A LC1-D18M7C LRD16C 9~1312A 117.5C65N 3P D25A LC1-D18M7C LRD21C 12~1815A LC1-D12M7C LC1-D09M7C LRD14C 7~107A 129C65N 3P D25A LC1-D25M7C LRD22C 17~2418A LC1-D18M7C LC1-D09M7C LRD16C 9~139A 1311C65N 3P D32A LC1-D32M7C LRD22C 17~2423A LC1-D18M7C LC1-D09M7C LRD16C 9~1311A 1415NSE100N3P 50A MA LC1-D40M7C LRD33 53C 30A LC1-D25M7C LC1-D12M7C LRD21C 12~1814A 23~32 15 18.5NSE100N3P 50A MA LC1-D25M7C LC1-D12M7C LRD22 17~2518A 1622NSE100N3P 50A MA LC1-D32M7C LC1-D18M7C LRD-32 23~3221A 1730NSE100N3P 50A MA LC1-D38M7C LC1-D18M7C LRD-35 30~3829A 1837NSE100N 3P 100A LC1-D50M7C LC1-D25M7C LRD-33 57 40A MA30~40 1945NSE100N 3P 100A LC1-D65M7C LC1-D38M7C LRD-33 59 47A MA48~65 2055NSE160N 3P 150A LC1-D65M7C LC1-D38M7C LRD-33 59 58A MA48~65 2175NSE160N 3P 150A LC1-D95M7C LC1-D50M7C LRD-33 63 78A MA63~80 2290 NSE250N 3P 220A LC1-D115M7C LC1-D65M7C LRD-43 65 99A

电动机保护用热继电器的合理选择与使用

电动机保护用热继电器的合理选择与使用 1.前言 热继电器是一种传统的保护电动机的电器,它具有与电动机容许过载特性相同的反时限动作特性,主要用于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与断相保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没有选择与使用好热继电器而引起电动机烧毁的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如何合理地选择与使用热继电器,也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从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全面总结出了这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2.热继电器类型的选择 从结构上来说,热继电器分为两极型和三极型,其中三极型又分为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两种,其型号及其意义如下。 另外,从热继电器的产品目录上还有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工作制、使用温度范围、安装类别、防护等级等有关数据。 三极型的热继电器主要用于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与断相保护。当电动机定子绕组为星形接法时,可以选用一般的三极型热继电器。因为星形接法的电动机,相电流等于线电流,无论电动机是过载运行还是断相运行,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热元件都会因电流过大而使热继电器触头动作,保护电动机;如果电动机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法,一般需要选用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因为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当其引出线上发生一相断线(常见的是熔断器熔断)而缺相运行时,线电流I L等于电机相电流I P的1.5倍(如图1),不再是倍的关系,使得线电流不能正确反映出相电流,即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热元件不能准确反映电机绕组是否真正过载,此时如果选用不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就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作用。 图1 热继电器产品目录上的其它数据,在类型选择时,考虑一下与热继电器实际使用情况相一致就行。

图2 除了上述通用型热继电器的选择外,还有些专用型热继电器。如大容量电动机用的自带专用互感器的JR20-160及以上的热继电器;重载起动的电动机用的3VA型热继电器等等。只要按它们各自适用的情况选择就行了。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类型的热继电器,如JR0、JR9、JRl4、JRl5、JRl6—A、B、C、D 等,国家已下令淘汰,选择时就不应再考虑了。 3.热继电器电流的选择 热继电器电流的选择包括热继电器额定电流的选择与热元件额定电流的选择两个方面。 1)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选择时一般应等于或略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对于过载能力较弱且散热较困难的电动机,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为电机额定电流的70%左右。如果热继电器与电动机的使用环境温度不一致时,应对其额定电流作相应调整:当热继电器使用的环境温度高于被保护电动机的环境温度15℃以上时,应选择大一号额定电流等级的热继电器;当热继电器使用的环境温度低于被保护电动机的环境温度15℃以上时,应选择小一号额定电流等级的热继电器。 2)热元件的额定电流,选择时一般应略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取1.1~1.25倍,对于反复短时工作、操作频率高的电动机取上限。如果是过载能力弱的小功率电机,由于其绕组的线径小,过热能力差,应选择其额定电流等于或略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如果热继电器与电动机的环境温度不一致(如两者不在同一室内),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同样要作调整,调整的情况与上述热继电器额定电流的调整情况基本相同。 4.热继电器质量的检查 在确定了热继电器的类型与电流等级之后,购买热继电器时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我们对热继电器进行了过流试验,发现有些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动作不符合所要求的安秒特性;有些构件的配合间隙过大,当双金属片过热弯曲时不能推动导板使动断触头打开;还有些制造工艺较差,构件上存在着毛刺或凹凸不平的现象,使得动断时运动受阻。因此购买热继电器时不仅只作外观检查,还要看其内部的构件配合是否合理,动作是否灵活,电流调节旋钮是否起作用,连接片是否焊牢等;然后进行校验,即按技术要求给热继电器的热元件通以L 2、1.5或2倍的额定电流,看其动作是否符合技术性能的要求,校验的具体方法按相关资料或产品说明书进行。

时间继电器图形符号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有时需要继电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不立即动作,而是在动作和输出控制信号之前延迟一段时间,以达到按时间控制的目的。时间继电器可以实现此功能。 时间继电器可分为电磁型,空气阻尼型(气囊型),晶体管型,单片机控制型等。 空气阻尼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是通过空气阻尼原理获得的/ 空气阻尼时间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延时机构和接触系统组成。有两种延迟模式:开机延迟和关机延迟。下电延时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线圈1通电时,电枢3和推板5被铁芯2吸引,上微动开关4按下,从而使上部微动开关的触点迅速改变。同时,与气室10中的橡胶膜9连接的活塞杆6也快速向下移动,从而驱动杆7的左端快速向上移动。微动开关14的常开触点将立即闭合,而常闭触点将立即断开。当线圈断电时,微动开关4将迅速复位,并且与气室10中的橡胶膜9相连的活塞杆6也将在弹簧8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由于橡胶膜下的空气稀薄并形成负压,起到阻尼空气的作用。因此,活塞杆只能缓慢向上移动。移动速度取决于进气孔12的大小,并可以通过调节螺钉11进行调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活塞13可以移动到顶端,并通过控制杆7按下开关14以使活塞13常开触点打开,常闭触点延迟关闭。 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和文本符号如下图所示。

根据延迟模式,可分为通电延迟型时间继电器和断电延迟型时间继电器。 对于通电延迟型时间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延迟的动态闭合触点需要在闭合之前延迟一段时间,而延迟的动态断开触点需要在断开之前延迟一段时间。当线圈断电时,延迟的动态闭合触点将快速断开,延迟的动态断开触点将快速闭合。 对于断电延迟型时间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延迟的动态闭合触点迅速闭合,而延迟的动态断开触点迅速断开。当线圈断电时,延迟的动态闭合触点需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断开,而延迟的动态断开触点需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再次闭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