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项训练 古代史专题练习

高考历史专项训练 古代史专题练习
高考历史专项训练 古代史专题练习

古代史专题练习

一-非选择题(每题3分)

1.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宋代

3.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5.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6.《左传·哀公二年》记:晋国正卿赵鞅与郑军作战。战前,鉴于郑军人多势众,为鼓动士气,赵鞅临阵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遂:参政),人臣隶圉免(奴隶免除身份)”。(注:哀公二年为公元前493年)。通过分析材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此次战役发生于战国初期B.当时县可能比郡大或富裕

C.提倡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 D. 士阶层社会身份逐渐提高

7.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8.古希腊城邦公民大会与中国封建朝廷在决策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

A.公开性 B.民主性 C.效率高 D.辩论环节

9.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10.某电视剧摄制组欲拍摄了一组盛唐诗人李白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①景德镇所产青花瓷瓶②书法大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书贴(841年)③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残片④身披松江产的棉袍

A.①②B.③C.②④D.均不可用

11.《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对这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描绘了北宋时期商业的繁荣B.古代戏曲已经非常成熟

C.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D.通俗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12.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比较注意保护自耕农,主要原因是

A.自耕农是封建政府的主要税源 B.受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C.接受前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 D.稳定自耕农是发展农业的保证

1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14.乘着时光隧道,当回到希腊的爱琴文明时代,你能看到情景是

A.国王住在高高耸立在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高兴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论的场面

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一块陶片或贝壳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

15.古代中国与古希腊、古罗马都有辉煌的政治文明。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具有的相同点之一是

A.面积较大B.崇尚武力C.天下共主D.民主政治

二、非选择题(55分)

16.(3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1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铁锄。

○2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国语·齐语》

○3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1)以上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9分)

材料二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2)郭沫若为什么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15分)

(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的人认为是“战乱与灾难”;有的人认为是“进步与发展”

你是如何看待的?(11分)

17.(20分)和谐社会,是古人的向往,也是今人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视“和”为重要的价值理念。请回答:

⑴简述孔子和柏拉图在建立“和谐有序”社会方面的各自主张。(12分)

⑵简要评价这些主张。(8分)

AADAA ACBCD BABAB

16.(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正确表达铁器使用的状况即可得分)(2分);最有价值:○1(2分)(答出长沙出土的铁锄也可以);理由:①第一手材料。②实物史料(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的表达可以酌情给分)。

(2)出现“百家争鸣”。(1分)原因:①土地私有制代替了井田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②周王室衰微,诸侯的争霸兼并战争,分封制瓦解,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战国时士人阶层的活跃,促进了文化的觉醒。④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4分)(有其它言之有理的表达可以酌情给分)

(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逐渐形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2分)同时,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分)但进步与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1分)

17. (1)孔子:提倡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以“仁”来处理人际关系,提倡仁爱和忍让。

柏拉图:主张社会要有明确分工;不同的人要各具其德,各守其位。

(2)他们都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们的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他们的主张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