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安泽县高二2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安泽县高二2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安泽县高二2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安泽县高二2月联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1. (6分) (2017高三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

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节选自《人民文摘》《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

B . 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 . 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D . 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 . 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C . 世界文化可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人性”的文化特性,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 . 中国人性情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 . 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 . 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D . 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2. (10分)(2017·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遥望费孝通

①他的身上,凝结了三四年代知识精英的智慧与道德勇气。

②29岁时,费孝通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江村经济》。整整四十二年之后,这本薄薄的小书,令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获取了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

③像那一代很多杰出人物一样,生于一九一零年的费孝通不仅身经二十世纪中国种种磨难与挫折,更表现出那一代中国知识精英面对挑战时的生命力、智慧与道德勇气。在《江村经济》出版的一九三九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在书中,他饱含深情地写道:“不管过去的错误和当前的不幸,人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伟大的中国必然会在废墟中重新挺立起来。”

④一九三八年回国后,费孝通先后在云南大学与西南联大工作。在炮火声中,几千名年轻人与他们的老师,唱着歌,忍着饥饿,徒步从北京穿越中国,来到昆明的大后方,在空袭的警报中,他们创造了学术史上最繁荣的时刻。半个世纪后,费孝通回忆那段时光时说:“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是我的一生里最值得留恋的。时隔越久,越觉得可贵的是当时和几个年轻朋友一起工作时不计困苦,追求理想的那一片真情。战时内地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是够严酷的了,但是谁也没有叫过苦,叫过穷,总觉得自己在做着有意思的事。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对自己的事业有抱负。那种一往深情,何等可爱。这段生活在我心中一直是鲜红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所表现的风貌,似乎已成为旷世绝响。

⑤费孝通晚年,在“行行重行行”的忙碌生活中陆续写了不少忆师念友的文章。深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当年洋溢着的“兢兢业业的学风”的神往,对“当时那种使人神往的气氛”的眷恋。更可以听出他对当今学风与世风的失望和对未来时事的隐忧。

⑥当历史的车轮驶进新时代,历经磨难,已错过最旺盛的创造年华的费孝通开始帮助中国开创自己的社会学。他先后担任不同的学术领导职务,还曾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但在众多的光环面前,费孝通始终认为自己“老来依然一书生”,没有什么比教书、写作、实地研究,更让他兴奋的了。

⑦他的工作态度是:“知行合一”,“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

⑧他的座右铭是“脚踏实地,志在富民”。

⑨在北京大学,费孝通自称旧燕归来,未名湖周围很安静,适合回忆和展望一点什么,这里有他年轻岁月的美好回忆,二十岁那年,他在燕京大学读社会学,就是现在这个校园,后来燕京大学被北京大学兼并了。七十岁以后,他回归“旧址”重建社会学,到了这个年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人以为他就是上上课而已,可是他人坐在校园里,心里却想着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村,投身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1998年前辞去所有职务,只保留北京大学教授一职,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大可以放下一切。他没有停止行走,还保持手拿纸笔记事的习惯,依旧说:“我是来学习的。”一位接待过费孝通的定西市领导石晶说:“这是一种消失了的文人气度,老而好礼,模样可爱。”

⑩当时中国正从一个封闭的、乡土的、传统的社会,转变成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甚至是后现代的社会,正像费孝通所说:“重大的社会改革理应在思想领域引起相应的激情,孕育一代文章。我们不应辜负这个伟大时代。”一直到90岁时,费孝通仍在继续写作。

?他在《万象》杂志上发表的《重温派克学派》系列笔记,借助对芝加哥大学派克学派的描述,他似乎又重回年轻时代,生气勃勃地探索社会的秘密,充满想象力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总是忘不了那一幕场景:二十七岁的费孝通在伦敦经济学院外闹哄哄的街头闲逛;躲在马林诺夫斯基的讨论会的角落里。他的苏州口音的英语暂时还插不上话,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的各种口音的英语发音,他也经常听不懂,他只好一个劲儿抽烟。在长期的烟雾缭绕之后,他似乎抓住了些什么。

?遥想当年,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这位书生心中保持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伟大的中国必然会在废墟中重新挺立起来。”从此以后,他实践自己的诺言,留下了标记为费氏的一行足迹,一门学问,一个思想,一种精神。时间无多了,生命可曾有永恒?费孝通回答说:“生命如他所言,‘但愿我这滴乡土水,融归大海中’”。

相关链接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

对原文画线语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在《江村经济》出版的一九三九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在书中,费孝通饱含深情地写道:“一个伟大的中国必然会在废墟中重新挺立起来。”

B .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文革,时代的原因,让费孝通历经磨难,错过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C . 费孝通先后在云南大学与西南联大工作。他后来回忆说,战时生活虽然严酷,但和几个年轻朋友一起工作,心怀国家,不计困苦,追求理想的一片真情,永生难忘。

D . 他的工作态度是:“知行合一”,“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他人坐在校园里,心里却想着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村,投身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A . 费孝通忆师念友的文章和谈话,反映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差距,也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当今学风与世风的失望和对未来时世的忧虑。

B . 《江村经济》这部皇皇巨著,是费孝通多年心血的结晶,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书当年就获取了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

C . 第12段插叙费孝通咋留学之初语言交流尚有障碍的情况下学习的情形,抓住他“躲在……角落里”,因为插不上话“只好一个劲儿抽烟”的镜头,刻画了一个求知者、探索者、思考者的形象。

D . 年青时,费孝通曾在北京大学读社会学,七十岁以后回母校重建社会科学,他延续了自己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直到九十岁仍笔耕不辍,留下了大笔的精神财富。

E . 本文撷取了费孝通在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在治学、工作等方面的人生片段,以点带面地展示了他对科研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国家对人民无尽的爱。

(3)

费孝通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书生”,晚年也仅保留“教授”一职,请结合文章内容探寻他给自己这样定位的原因,并说说费孝通这样的人生定位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3. (12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扶不起的弟弟

陈忠实

这天,作家刚起来,弟弟来了。弟弟从山区老家来,肩头上挎着一只早已过时的仿军用黄色帆布包。

作家看见弟弟的第一眼,当即想着自己兜里还有多少钱。兄弟姊妹生活在尚未脱贫的山区,凡是找上门的,作家总得给些钱。

弟弟坦然直言:“哥,你别慌,我不要钱。我知道你名气很大,还是没有钱。”作家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

弟弟坦率地说:“我想搞一个运输公司,先买一辆公共汽车,搞客运。你想想,你怎么能有钱给我?你把我嫂子卖了,也买不来一辆汽车——”

作家弹了弹烟灰,大声呵斥:“凭你这号货,能搞长途客运,你是不是昨晚做梦还没醒?”

弟弟并不恼:“我知道你瞧不起我,不相信我。事没成之前,谁也不信,弄成了,人又给你骚情了。前几年,你没成名时,谁把你当一回事?那时候你整天写稿子,没人登,我咋看你咋不像个作家;而今,我咋看你都像个作家……”

作家真被堵住了口,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行啊,你想买一列火车搞运输,我都没意见。”

弟弟笑了:“我还得求你,不要你的钱,只要你给刘县长写个条子,让他给银行行长说句话,我就能拿到贷款。刘县长是你的哥们儿……”

作家笑着给刘县长写了一张条。

过了两天,作家给刘县长挂了长途电话,说明来龙去脉,最后,点破题旨:“你知道我这个弟弟是个什么货。我给他讲不请道理,推到你手里,你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把他打发走算了。”

刘县长笑了:“你的电话来晚了,你弟昨日后晌就来了,我把他介绍给了农行行长。

刚放下电话筒,铃又响了,是弟弟打来的:“哥呀,我在县农行,贷款没问题。刘县长一句话,农行行长照办,我要贷5万元,他连一个子儿也不敢少给。”

作家心里沉了一下,真要贷款5万元,这家伙把钱捣腾光了,谁来还贷?他对这个弟弟最不放心,听着他狐假虎威的口气,愈加疑虑:“你可得考虑换贷能力呀……”

弟弟说:“你甭操心,现在,人家贷款要财产抵押,我相来想去,咱们兄弟姊妹就你日子过得好,你给我当担保人。”

作家冲口而出:“那就把我押上。”

弟弟一笑,说:“谁敢押你这大作家啊。行长到是给我出了主意,把你那本书押上。”

行长给弟弟出的这个主意,分明是游戏。自以为聪明的弟弟,正在农行行长的圈套里瞎忙。作家说:“我的那本书早卖给出版社了,版权在人家出版社,不属于我,押不成。”

弟弟显然不懂《出版法》:“你写的书怎么不由你呢?你得给我想想办法,哪怕编个慌话,先让我把钱贷下。”

作家缠不过,说:“我只有一支钢笔,永生牌的,你作押吧。”说完“啪”地挂断电话。

一个月后,作家和朋友刘县长聚在一起,突然想起弟弟贷款的事,说:“后来,那贷款缠没缠你?”

刘县长多喝了几盅,大笑起来,给作家讲了一个可以为小说尾声的故事——

你弟弟从我那儿走时,要借我的自行车。三天后,交给传达室,我都认不出了,车铃摘掉了,车龙头换上了一副生锈的,车子的钢圈和内外胎换成旧的,只乘那个三角架——真是“凤凰落架不如鸡”了……

作家“啊”了一声,想骂也没骂出来。

刘县长说:“我看着这辆自行车,突然想起你常说的‘这个货’——只有这个称呼好。”

次日,作家回乡看望父母,顺便看望这个弟弟。弟弟正蹲在窑门口抽烟。显然,汽车公司没有办起来,那辆自行车倒是撑在窑门前的场院里,除了三角架是脱漆锈斑的旧架子,其余部件都是崭新的。

寒暄之后,作家指着自行车,说:“你太丢人现眼了……”

弟弟笑起来:“这算个屁事,车也不是刘县长自己的,公家给他再买一辆嘛。哥,你跟他说是哥们儿,我沾不上大光,沾这么点小光,权当‘扶贫’嘛……”

瞅着嘻嘻哈哈的弟弟,作家什么也说不来。走出窑院,面对弥漫着柴烟的村巷,他忍不住在心里呻吟起来:我的乡亲们哪……

(选自漓江出版社《中国当代小小说排行榜》,略有改动)

【注】①骚情,陕西关中方言,“献殷勤,过分热情”之意。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作品中的弟弟从老家山区进城找知名作家哥哥帮忙,他不要哥哥的现钱,而是要借哥哥的名义,他很体谅原本也不富裕的哥哥,说明他直率、善解人意。

B . “作家”开始时大声呵斥想买公共汽车的弟弟,后来却说“你想买一列火车搞运输我都没意见”,这说明“作家”当时是出于重亲情而想要帮衬弟弟。

C . 刘县长在小说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他既是作家的朋友,又是作家弟弟贷款的介绍人,是一位善于识人、处事缜密的好领导。

D . 小说在设置、塑造人物形象时富有匠心,如描写刘县长与农行行长时运用了正反对比:前者是个有情有义又坚持原则的领导,后者则是个圆滑奸诈、媚上欺下的干部。

(2)

小说以“他忍不住在心里呻吟起来:我的乡亲们哪……”结尾,如何理解这句话?

(3)

有人认为,小说中“作家”这个人物身上也有人性的弱点。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 (2018高一上·歙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阙,求分会稽为越州。

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B .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C .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D .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周礼》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掌人民事。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B . 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古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有秦隶、汉隶等。

C .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可以保留官位,但必须回家为父母守丧,守丧期一般为三年。

D . 诣阙: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有时也直接代指京城。因此“诣阙”也就是奔赴朝廷、皇宫或至都城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擅长隶书。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女婿。文中记述了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

B . 王羲之曾与一群好友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即作于此时。

C . 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 . 骠骑将军王述的母亲去世后,王羲之因为与之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并不在意,仍“洒扫而待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②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2015高二上·安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重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①,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②,五亩就④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④,一从乌帽自欹斜⑤。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①华:白发。②已:停止。③就:接近,将要。④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⑤乌帽:即乌纱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欹:倾斜。

(1)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心绪?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7高一下·安徽期中) 补充句子

①《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此作出批评并表明自己的生死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一句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④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 . 恶贯满盈

B . 凸显

C . 除恶务尽

D . 弹冠相庆

8. (2分) (2015高一上·河南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件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 .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实效性,中国气象局及有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C . 很多大型公立医院都在扩张,而抑制大型公立医院盲目扩张的冲动,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并把坚持公益性纳入政绩考核。

D . 碳汇林管理者将从这项基金中获得支持,以补偿在种植碳汇林过程中产生的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的费

用。

9.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农民工版《春天里》传递的情感与价值,完全是来自于一种自觉的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引起人们普遍的艺术共鸣

②恰恰就是这种完全自发与自然的态度

③反而产生超越原唱者的力量感

④它是完全尊重社会现实自发的本真表达

⑤不但让人不会嫌弃他们的粗陋

⑥彻底摆脱了一切约定俗成的文化框架与艺术习惯

A . ②⑥③①④⑤

B . ②③①⑤④⑥

C . ④⑥②⑤③①

D . ④⑤⑥②③①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 (3分) (2017高三下·成都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茶文化的鼎盛与否,①________。中唐之前,②________,李白、杜甫等天才诗人的茶诗也仅有寥寥数首;唐中期,茶诗大增;唐后期,茶诗盛行。宋人茶诗则数以万计,宋人诗词反映茶事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胜唐人,这与中国茶文化莫胜于宋的状况完全吻合。茶艺、茶俗、茶礼、茶道以及文人和民众丰富多彩的茶事实践,③________,成为传世杰作成批涌现的丰富源泉。

11. (5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期中) 下面是作文中“编写故事”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8高二下·闽侯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光凭漂亮在从前不可能大行其道。然而,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网红”已经成为年轻人中很时髦的新兴职业,越来越多的以美为理想的女孩也投身到这一行业中。她们有的身材特别好,有的脸长得很漂亮,还有的皮肤特别棒……气质、谈吐、才艺较为出众的,月入数万很轻松。互联网时代,职业分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漂亮能当饭吃”这件事,目前竟然完全不存在疑问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5-1、

5-2、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6-1、

五、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7-1、

8-1、

9-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1、

11-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