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临床路径表单全集

各科临床路径表单全集
各科临床路径表单全集

各科临床路径表单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 + )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急性菌痢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菌痢(A03、8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

行扁桃体切除术(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

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ICD-9-CM-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9天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脑梗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ICD-10 住院号:性别: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患者姓名:年龄:

脑梗死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为主要表现,属中医“中风”范畴。

中医辨证治疗如下:

1.风痰入络证治法:祛风化痰通络。代表方:大秦艽汤加减。

2.风阳上扰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 我院2014年9月正式开始临床路径工作已半年,选出我院临床路径完成例数较多的7个病种与实施临床路径前比较,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变化进行效果分析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威宁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病案室,选择白内障、腹股沟疝、阑尾炎、2型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七个病种,将按临床路径管理的七个病种出院统计资料作为临床路径组,从病案管理系统中筛选出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之前的相同条件的七个病种的统计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历史对照组研究方法,对这两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住院日比较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医疗费用比较 选出的7个病种临床路径中平均住院日指标下降幅度达到11%—44%,平均住院费用除白内障无变化外,其他6个病种指标下降幅度达到4.8%—35.5%,说明衽临床路径管理后,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通过临床路径实时监控,又能维护和提高医疗质量,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讨论 我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半年来,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费用,表明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是值得我们去实践和推行的。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次数,可以有效利用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效率。实施临床路径,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

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有效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无效住院日,使患者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及护理服务。 对有变异的患者,认真记录,寻找原因,不断完善各病种临床路径流程,并持续改进,以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二0一五年三月一日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3 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进行疼痛程度评估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完善入院检查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便常规 □肝功能 □肾功能 □血脂 □血糖 □电解质 □凝血检查 □心电图 □胸部X线片 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针灸治疗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主要护理工作□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分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 □静脉抽血 □完成辨证施护 □心理护理 □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台儿庄区中医院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头痛(TCD 编码:BNG060)或头风病(TCD 编码:BNG061)和偏头痛(ICD-10 编码:G43) 疾病分期为发作期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本次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住院日期:年月日时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7 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年月日 (第4-6 天) 年月日(第7天)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进行健康宣教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 □完成出院小结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内科基础治疗 □针灸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的项目 临时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完成辨证施护 □心理护理 □生活护理 □配合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3. 4.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 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 1 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 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 1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 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 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2011年12月27日制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中风病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因科室病例条件限制,2012年1月1日中风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一年来,收治中风病临床路径病例75例,其中9例因合并

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肺癌(肺积)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 肺肾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 (6)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

(八)治疗方案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麦味地黄汤加减,肺瘤平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血府逐瘀汤加减、参七西黄散。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金化痰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瘤平膏。 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芪扶正注射液。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参麦注射液。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复方苦参注射液。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痰热清注射液。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 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胸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 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 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等。 6 .内科基础治疗 7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 2 .病情稳定。 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 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和侧支循环药物: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

2018年腰痹病中医临床路径(附表单)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2018)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腰痹病(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一、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痹病(TCD编码:BNQ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 M51.2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年版),从以下三方面作为诊断论据。 一、病史和症状 (一)多系中年人,常有腰部外伤史。且有弯腰拾物、身体旋转后出现腰痛史。 (二)病人初为腰痛,继则向患侧臀部、大腿、小腿、足跟部放射。 (三)弯腰、咳嗽,喷嚏等皆可引起放射痛,卧床休息可减轻。 (四)以上症状可因轻微扭伤或活动后复发。 二、体征 (一)腰椎出现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 (二)腰部活动受限。 (三)压痛点常在骸核突出部位,如腰椎4/5或腰5/骶1间隙及其患侧椎旁,常向下肢放射,沿坐骨神经走行区域亦有压痛。 (四)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常有麻木区,可伴有拇趾背伸肌力减弱。 (五)膝及跟腱反射可正常或减弱。 (六)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压迫症状越重,抬起角度越小。 (七)小腿及足部肌肉轻度萎缩。 三、放射线检查 平片排除其他骨病,有无腰椎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或不等宽、椎体上下缘增生等。侧位观前窄后宽者更有诊断意义。对诊断有困难者,可考虑椎管内、硬膜外、椎间盘造影协助诊断。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对病变部位和突出程度的判定较X线检查更为明确。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证型: 肝肾亏虚证 寒湿侵袭证 血瘀气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年版)的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TCD编码:BNQ010、ICD-10编码: M51.20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或腰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尿酸、风湿免疫系列。 (3)心电图。

(推荐)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 一、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 编码:J44.10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经门诊治疗3~7天后症状未见好转,且血常规为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患者进入本路径。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热犯肺证 风寒袭肺证 风燥伤肺证 痰热郁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2.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3.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当患者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不进入本路径。 6.内伤咳嗽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咽拭子检查,痰培养+药敏试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鼻咽镜检查、鼻窦CT检查、胸部CT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嗽。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2.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 3.针灸治疗。 4.拔罐、耳针等疗法。

墨江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及按病种收费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墨江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及按病种收费的 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以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是医院为使服务对象能减少费用,同时有效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而实施的一种科学的服务和管理方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用到单病种管理上,一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二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疗费用。 一、我院开展情况介绍 按照《墨江县卫生局转发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及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被定为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之一,于2013年3月选定内科专业“脑梗塞”、泌尿外科专业“取出骨折内固定”两个专业及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13年6月,我院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院范围内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及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墨江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杨建江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张东强副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及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组长的临床路径实施

小组,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科室增加至6个、开展病种8个。 2013年6月,根据墨江县卫生局《转发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医院对8个病种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 二、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 (一)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 1.各临床科室选定1个以上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核。选定病种遵照以下原则:(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结合医院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2.我院在现有情况下,将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医嘱套餐维护至电子病历系统,医嘱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3.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 - 2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天) 年月日 (第3~6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 单 □完成入院记录初步诊断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密切观察基础疾病、必要 时请专科会诊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 诊断,指导治疗 □向患者及家属交 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诊 疗评估 □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饮食调摄 □卧床休息 □疾病分期 □辨证分型 □腰椎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腰椎X线片、CT/MRI □生化检查 □心电图 □胸部X线片 □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 □饮食调摄□卧床休息 □疾病分期□辨证分型 □中药汤剂辩证口服 □中成药辩证口服 □中药辩证外治法 □松解类手法治疗 □整复类手法治疗 □其他手法治疗 □腰椎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治疗方法 临时医嘱 □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 □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 □饮食调摄□卧床休息 □疾病分期□辨证分型 □中药汤剂辩证口服 □中成药辩证口服 □中药辩证外治法 □松解类手法治疗 □整复类手法治疗 □其他手法治疗 □腰椎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治疗方法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 □对症治疗 护理工作□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饮食指导 □介绍检查前注意事项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日常治 疗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监测 □功能指导锻炼 □按医嘱执行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功能指导锻炼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中医临床路径》word版

皮肤科 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 (267) 粉刺(寻常性痤疮)中医临床路径 (272)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 (278) 湿疮(湿疹)中医临床路径 (283)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 —266 —白(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的患者。 一、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白疕(TCD 编 码:BWR1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寻常性银 屑病(ICD-10 编码:L40.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 2)西医诊断标准:参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 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临 床常见证候:血热证 血燥证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 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白疕(寻常性银屑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白疕(TCD 编码为:BWR170)和寻常性银屑病(ICD-10 编码为:L40.001)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需首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 (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患者; (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

大肠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癥瘕病(结直肠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结直肠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 一、癥瘕病(结直肠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直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C2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中的相关内容。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和《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第二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结直肠癌临床常见证候: 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癥瘕结直肠恶性肿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直肠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生化、凝血、输血前筛查 (3)肿瘤指标 (4)全腹部CT、肺功能检测、常规心脏彩超 (5)胸部影像学、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细菌学检查、送检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相关检查、基因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血培养、ESR、痰涂片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 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 3.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ICD-10:M47.1+G99.2*)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证但不同意手术要求保守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具有各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2)出现颈椎病相应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明显,颈椎活动受限,以及其他各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各型颈椎病的症状明显改善,颈部姿势固定或特定姿势症状仍反复。 (3)康复期:各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基本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1)风寒痹阻: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可伴有情绪紧张、心情抑郁等表现。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沉重,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沉重无力,甚至行走困难,大小

胸痹心痛病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1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TCD 编码:BNX020、ICD-10编码:120.805),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的患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1天) 年 月 日 (第2—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诊断 □危险性评估 □拟定初步中医诊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开展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监护 □进行健康宣教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病重患者继续重症监护 □完善中医四诊信息 □完善中医证候诊断 □完善中医诊疗方案 □完成病程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进行健康宣教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胸痹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病重或病危通知 □病情较重者可重症监护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按照西医指南进行) 临时医嘱 □必查项目: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心肌损伤标志物 □凝血检查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胸部X 线透视或胸部X 线片 □心脏超声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的项目 长期医嘱 口完善中医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或静 脉注射液 口完善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口完善入院检查 口据病情选择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口甲状腺功能 口B 型尿钠肽 口超敏CRP 口血尿酸 口同型半胱氨酸 口冠脉CTA 口冠脉造影 口腹部超声 口经颅多普勒超声 主 要 护 理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分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范护理方案 □根据病情和危险性,实行分级护理

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一、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痈(TCD编码:BWG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2008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成脓期 (3)溃破期 3.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临床常见证候: 火毒蕴结证 热毒炽盛证 阴虚毒恋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痈(TCD编码:BWG040)和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的患者。 2.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3.有手术适应症。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由肛周外伤、肛周皮肤感染、结核病、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破溃、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6)感染性疾病筛查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盆底肛门部CT或MRI、直肠腔超声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挂线术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成药 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证:清热泻火解毒 (2)热毒炽盛证:清热败毒透脓 (3)阴虚毒恋证:养阴清热解毒 中成药外用: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513)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517)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 (520)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临床路径 (527) —511 —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512 —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 一、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TCD 编码:BFY220)。西医 诊断:第一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ICD-10 编码:N95.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常见 证候:肾虚肝郁证 心肾不交证 阴虚火旺证 肾阴虚证肾 阳虚证肾阴 阳俱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56 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绝经前后诸证(TCD 编码: B FY220)和更年期综合征(ICD-10编码:N95.101)。 2.年龄大于40 周岁。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3 个月内使用性激素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 (2)妇科检查 (3)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乳腺B超、TCT、骨密度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肝郁证:补肾疏肝。 (2)心肾不交证:滋肾宁心。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4)肾阴虚证:滋肾养阴。 (5)肾阳虚证:温肾扶阳。 (6)肾阴阳俱虚证:阴阳双补。 2.中医情志治疗:出现情志异常者在辨证使用中药同时配合中医情志治疗。 3.针灸治疗 (1)耳穴贴压 (2)体针 (3)灸法 4.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烘热汗出、情志异常等临床症状改善。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取内固定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一、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ICD10-Z47.003 ) 行内固定拆除术(ICD10-CM-78.6002)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1.病史: 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者患处无明显症状,局部见明显手术疤痕,无红肿、溃疡及窦道形成,局部无压痛叩击痛。 3. X线摄片检查可见: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 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术后目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 首选拆除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 骨折内固定术后 (ICD10-Z47.003 ); 2. 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 3. 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4. 除外以下情况: 1)并发严重感染骨髓炎形成者; 2)内置物因外院器械不和或时间久远不能取出者; 3)合并其他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严重影响第一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 5.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 7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 )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 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 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临床路径管理阶段性总结及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管理阶段性总结及效果评价经过努力,我院形成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种具体实施路径,并在不断地增加病种。现对我院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评估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以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科主任担任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的工作组,并设立个案管理员(各科质控员),每月按时上报路径相关数据情况。 2、先确定试行病种,逐步扩大范围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经医院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实施小组及相关部门讨论、研究,结合各科实际情况,对全院临床路径种类进行扩增与调整,最终确定了各专业临床路径病种种类与规范,从原来的22个扩展至49个。目前全院开展临床路径涉及共12个专业,49个病种。 3、效果评价及分析。各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能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填写、有变异分析,但缺乏系统分析及总结经验,特别是缺乏临床路径病种与控费的分析。 4、2017年全院出院人人次6778,路径相关主业出院人次399,完成路径例数386例,入组率96.7%,变异率24.4%,溢出人次35,溢出率9.1%。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临床路径进行诊治,变异比例较高。 二、经验及体会 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

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三、我院临床路径开展存在的问题: 1、患者较难按路径规定的时间做好相关检查,存在认识的误区,住院不愿意检查,仅要求药物治疗;患者的习惯或工作状态使部分患者无法按路径要求实施下去。 2、医务人员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临床路径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而且浪费纸张,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医院成本费用。 3、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我院临床路径病种较为单一,截止到2016年主要集中在短暂性脑缺血与2型糖尿病两种路径。一部分科室参加临床路径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执行力度。部分科室进入临床路径工作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部分科室的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科室间协作缺乏沟通,如检验科单方增加检验项目,临床医生与医技医生之间缺少联系,有些检查不能按照路径要求按时完成等。 4、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情况掌握不到位。 5、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 四、2018年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下一步计划: 1、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将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重点工作同步安排,统筹兼顾,共同推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指导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我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负责临床路径的全面管理工作。 二、成立我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督导、检查、评比、考核并提供技术指导。 三、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及管理工作。 四、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各科室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 五、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六、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每月上旬召开本科室临床路径月度总结评估会议。

七、建立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医院相关科室和行政后勤部门要全力保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和各临床科室提出的有关工作事项应优先办理。 八、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时监测。 九、奖惩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系,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医院每月对各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包括开展例数、费用对比、数据上报、持续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评比,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好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不力的科室或个人,医院将视情况提出批评、处罚意见,重点追究有关科室主任的责任。 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二O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