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治理

2009年杭州市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年03月11日
为深入推进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结合2009年生态省建设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相关要求,确保钱塘江流域杭州市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全面得到落实,根据《钱塘江流域杭州市水污染防治“十一五”专项规划》和杭州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2009年杭州市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生态市(县、区)建设为切入点,以创建生态乡镇为载体,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深化污染防治,大力改善钱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钱塘江流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以上;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二、工作重点

以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加强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安全,确定重点解决的水环境问题和重点整治、重点改善的河流,使污染防治效益最大化。继续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以及已有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开展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及截污纳管工程;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市建设工作;健全和完善污染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

1.严格目标责任考核。结合生态市建设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以及省市政府签订的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深化2009年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职责,,下达2009年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各县市排污总量削减责任书,将各项钱塘江流域整治任务以目标责任制的形式予以落实,并进行年中和年末检查考核。

2.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巩固水源地饮用水源达标区创建成果,继续开展饮用水源达标区创建工作,新创建6个饮用水源达标区。继续开展中心城镇的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淳安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编制。广泛开展保护饮用水源的宣传教育,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宣传公益广告牌。依靠广大群众保护好饮用水源。

督促各地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沿线单位的污染源整治力度,对沙场、码头以及采砂污染进行综合整治,整治采砂污染,完成年度整治任务。西湖区拆除辖区水上油库及黄沙码头;萧山

逐步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所有的黄沙码头,并拆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富阳市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沙场码头,年度完成沙场码头整治工作。当年削减采砂量15万吨,桐庐、建德整治采砂污染,当年分别削减采砂量10万吨、5万吨;萧山区逐步取缔一级保护区内所有的黄沙码头。确保我市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3.加强宣传教育,发挥公众媒体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结合“六五”环保和环境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监督,继续实施和完善行政交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公示工作,每月定期在《杭州环境》上刊登,接受公众的监督,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钱塘江流域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二)抓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的污水管网建设,加大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建设力度,确保环保基础设施按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内容和要求完成计划任务。

1.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

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率,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建德、淳安、桐庐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萧山、富阳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1)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全区污水管网建设,完成上沙街(新业路--文渊北路)、经十路(农垦路—元成南路)、春澜路(江东大桥连接线--农垦路)、下沙南路(下沙路--1#路)的配套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块的污水收集系统,组织实施新加坡科技园市政配套工程与1#泵站-七格污水处理厂1公里污水干管铺设。

(2)滨江区进一步完善南部区域的污水收集系统,启动杨家墩社区部分截污纳管工程;完成东冠路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3)萧山按时完成临浦、闻堰、义桥、所前、南阳、河庄等6个镇的污水截污工程,完成楼塔、浦阳、戴村、河上等4个镇的污水截污工程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4)富阳加快东洲街道污水管网建设,纳管量不少于5000吨/日,按时完成八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工程、大源截污纳管工程、江南片造纸园区管网、春江污水回用工程二期工程以及配套管网建设、春南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新登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场口污水处理厂建设,按时完成万市镇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工程建设。

(5)桐庐加快富春江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建设,铺设管网13.5公里,加大老城区截污纳管力度,桐庐污水处理厂一、二期

日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日。

(6)建德乾潭、寿昌、三都、大慈岩镇、大洋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加快大同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城东污水厂的污水管网建设并投入运行。

(7)淳安加快县城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加快坪山污水处理厂和汾口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快鼓山区块污水处理并网建设。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继续实施钱塘江流域(杭州段)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列入2009年计划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中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完成6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其中,萧山15个,富阳、建德各为13个,桐庐14个,淳安12个。

3.完善环境卫生卫生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中转及处置设施建设,完善环境卫生卫生基础设施,开展全市范围内环境卫生专项行动,消除路边、水边、村边生活垃圾等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建成区及中心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和75%,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65%。

(三)深入推进河道综合整治

继续推进河道的综合整治,以水系治理和截污纳管为基础,以引配水为辅,增强河道水系的贯通性、流通性,以提高河道自净能力为主,做好流域内河道的保洁工作,完善河道长效保洁机制。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区、萧山区根据市河道整治统一部署,完成辖区内2009年河道整治任务,且滨江区启动杨家墩河清淤工程。富阳市完成六石溪、刘家弄溪、湖源溪、大山溪、葛溪长垅段等5条河道整治。桐庐县完成瑶溪、麻溪、百岁溪、壶源江、前溪、富春南渠等14.32公里河道整治工程;瑶溪合村乡外陈到洪坪段3.7公里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德市完成胥溪、洋尾溪等2.4km河道整治;完成庄丰溪流域治理37平方公理;完成洋尾溪外蔡段、胥溪河口段水生态恢复工程;淳安县年内完成涉及22个乡镇14条河道65公里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威坪镇六都源叶家至洪圻段水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四)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整治

一是积极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根据杭州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按计划完成造纸、电镀等13个行业企业废水治理设施的提标改造,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根据《杭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实施细则》,做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工作,促进主要污染物的减排。萧山区开展行业整治,对所有尚未纳管的印染企业污染物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提高排放标准;萧山、富阳、临安、余杭制定造纸、印染行业废水回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是进一步巩固推进萧绍区域(萧

山片)印染化工行业污染整治工作。在该片污染整治前一轮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按《萧绍区域(萧山片)印染化工行业污染整治规划》中明确的83家重点印染化工企业整治任务,深入开展整治工作。(1)确保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切实加大减排工作力度,使其减排量不低于萧山区的平均水平。通过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和萧山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污水排放未纳管企业的纳管工程、关停效益差和污染严重的企业。(2)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和萧山城市污水处理厂,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全区污水管网,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废水截污纳管率。加快纳管工程建设。加快东片各镇、场、园区的污水管网建设,印染化工行业的废水截污纳管率要达到95%以上;印染企业开展中水回用工程;(3)把好印染、化工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2008年2月发布的《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对印染企业进行筛查,对全区小化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关停那些经限期治理仍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印染、化工企业。在城市污水管网未到达的区域严禁新建扩建印染、化学合成等污水排放量大的工业项目。(4)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整治“三边”垃圾,营造农村清洁环境。加强河道生态化修复,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

三是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管。加强污染治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严把行政许可关,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90%以上;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经济发展部门提供的辖区范围内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相关企业名单,制定落后产能关停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萧山、富阳关停所有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

四是继续加大强制推行清洁生产的力度。按照《杭州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成省里下达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年度工作任务,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历年实施的强制性清洁生产比例达到85%以上。

(五)加大农村农业面源整治力度。根据省环保局和省农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浙环发〔2008〕60号)的要求,开展辖区内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自查和整改工作。萧山、富阳、桐庐、建德和淳安,完成34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完成2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家乐污染治理工程,19个生态农业示范示范示范基地,完成10个“肥药双控

”示范区建设。

(六)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在做好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强“飞行监测”,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飞行监测”体系,通过加大“飞行监测”频次、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查处,对多次超标、偷排漏排和稳定达标企业建立惩奖制度。建立“飞行监测”结果与总量控制联动机制,对多次超标、环境违法严重的企业,实施停产限产等限期治理措施,并按限定期限,分阶段进行督促检查,将限期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按月上报监测结果;配合做好省、市级的“飞行监测”,对当年2次以上超标排放的企业,及时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对违法情节恶劣、涉及饮用水源安全、污染物超标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采取当即停产整治措施,同时在媒体上曝光并对企业法人代表按新规定予以行政拘留,以震慑违法排污行为。

(七)加强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

做好监测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逐步加大对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监测站软硬件必须达到《浙江省环境监测站年度考核办法(试行)》(浙环发〔2008〕64号)中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扩大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覆盖面。提高在线监控数据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自动监测数据在应急处置方面的作用。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由于流域环境保护许多工作涉及到乡(镇)和农村,应特别加强县级环保机构的环境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流域环境质量的监控能力。





主办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通讯地址:杭州市新华路112号
技术支持:杭州市环保局信息中心 邮箱:postmaster@https://www.360docs.net/doc/4811360028.html,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6662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