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讲义之滑动轴承

《机械设计》讲义之滑动轴承
《机械设计》讲义之滑动轴承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12—1 概述:

一.摩擦的分类(详见: P.46.第四章)

㈠内摩擦: 发生在物质内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摩擦。

㈡外摩擦:发生在两接触物体间,阻碍两接触表面相对运动的摩擦。

1.按有无相对运动分:外摩擦可分为:

静摩擦:两接触物体间仅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的摩擦。

动摩擦:两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

2.按相对运动形式分:外摩擦可分为:

1)滚动摩擦: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

2)滑动摩擦: 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滑动。又可分为四种:

①干摩擦: 两物体接触面内无任何润滑剂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

②边界摩擦: 两摩擦表面间存在边界膜时的摩擦。

边界膜: 指润油中的极性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吸附膜)或与金属起化学

反应(反应膜)而形成的一层极薄的分子膜。

③流体摩擦: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开时的摩擦。

④混合摩擦:处于边界摩擦与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时的摩擦。

注:a.纯金属极易氧化或被油污,故工程中不存在真正的干摩擦,通常

将未经人为润滑的摩擦叫“干摩擦”

b. 边界膜分吸附膜和反应膜,极薄,厚度约0.002~0.02μm.

c. 干摩擦时,摩擦和磨损最严重;边界摩擦的摩擦系数约为0.1左

右;混合摩擦时的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的要小得多;流体摩擦是

油分子间的内摩擦,f≈0.001~0.008,此时不存在磨损。

二.轴承的类型:

1.按摩擦性质分:分二种

1)滚动摩擦轴承下章介绍

2)滑动摩擦轴承又可分三种

①自润滑轴承:工作时不加润滑剂。

②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滑动表面间处于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状态。

③液体润滑轴承:两滑动表面处于液体润滑状态。

a. 液体动压轴承: 靠两表面间的相对运动来形成压力油膜。

b. 液体静压轴承:靠液压系统供给的压力油形成压力油膜。

2.按承载方向分:三种

1)径向轴承: 承受径向载荷

2)推力轴承: 承受轴向载荷

3)向心推力轴承: 可同时承受径、轴向载荷

三.滑动轴承的主要应用埸合:

1.转速特高此时,滚动轴承的寿命明显↓

2.轴的支承位置要求特高此时,滚动轴承因零件多,精度难保证

3.特重型此时,滚动轴承须单件生产,造价很高4.冲击和振动很大此时,滚动轴承点接触,耐冲击、振动性能差

5.按装配要求必须剖分的轴承

6.特殊工作条件处(如:水中或腐蚀介质中)

滑动轴承简述

滑动轴承简述: 1、结构:滑动轴承主要由轴承座和轴承套(俗称轴瓦)两大部件组成;轴承座 用来储存冷却润滑油和支撑轴瓦;轴瓦为筒状,电机轴由中间通过,运转时轴与轴瓦间产生滑动并因相互磨擦产生热量。故轴瓦内孔有一层由锡铅铜等组成的金属合金(俗称巴氏合金),该合金耐磨性能好,不易与轴粘合,硬度相对电机轴较软,容许修刮,不易伤轴,容许使用温度一般在85℃左右。轴瓦与轴承座间一般采用球面支撑,轴瓦受力可以自动调节,使轴瓦面受力均匀。轴瓦与轴间的间隙可以根据要求通过两者的精加工实现,修配时也可以通过研刮轴瓦合金面及增减垫片来调节。为了便于装配,轴瓦为分瓣结构,分为上下两瓣。滑动轴承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装在电机上。我公司中型电机是安装在电机端盖上,与电机组成一整体,故称为端盖式滑动轴承,这种结构便于现场安装调整。 2、使用:由于电机负荷全部由轴瓦承受,电机轴在轴瓦内高速旋转,故而在轴 瓦及轴之间需有一层润滑油膜,避免产生干磨擦,磨擦产生的热量也需该润滑油冷却。因此,滑动轴承使用时一般都需要一套冷却润滑装置,该装置俗称稀油站。稀油站主要由油箱、油泵、冷却器、电控系统等组成。冷却润滑油一般为32号或46号透平油。电机运行时,稀油站油泵把油供给电机轴承; 油从轴承上部进入轴瓦与轴的间隙,形成润滑油膜并对轴瓦进行冷却。冷却润滑后的油通过轴承座下部的回油管回到稀油站油箱,再经过过滤及冷却后经油泵输至电机轴承,形成连续循环。电机起动前,应事先开启稀油站对轴承进行供油;稀油站如有故障不能供油时,应及时切断主电源停止电机的运行,以免因轴瓦得不到冷却润滑而被烧坏,进一步影响电机。因此在稀油站或整个电机电控系统中,应有一套控制保护措施。 3、维护:滑动轴承的可靠性关键取决于供油系统的可靠性,除了在电控方面有 可靠的保护措施外,平常维护人员要经常进行巡视检查。轴瓦的巴氏合金硬度较低,在轻度损伤时,有经验的人可对其进行研刮修复,损伤严重时可重新浇注合金或更换轴瓦,更换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轴瓦损伤时一般不会伤电机主轴。 4、费用:滑动轴承的制造成本比滚动轴承要高,但比进口的滚动轴承差不多。 滑动轴承的寿命比较长,轴承座是永久性的,轴瓦的寿命在5年以上,在轻度损时还可进行研刮修复,延长其寿命,却使需要更换成本也较低,更换操作也简单。 5、综述:滑动轴承一般用在中大型旋转机械上,国内有几十年成熟的制造技术 和使用经验,可靠性高、寿命长,维护成本较低。但首次投入成本稍高,维护比滚动轴承复杂。 滚动轴承综述: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使用这里不再介绍,主要由润滑脂润滑,自然散热冷却,维护简单,一般使用在中小型旋转机械上,较为常见,并且随着大直径轴承质量的不断提升,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滚动轴承使用在中大型旋转机械上是今后的一种趋势。滚动轴承的寿命理论上在5万小时以上,但实际因诸如轴承质量、装配精度、安装精度、润滑的好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1.5~2万小时左右。滚动轴承的可靠性关键取决于轴承的质量,对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包括在现场电机与负载的对中精度)。滚动轴承的更换,尤其是大直径的滚动轴承的更换比较麻

电主轴的介绍 090404041009

电主轴的介绍 1.概括:高速数控机床(CNC)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方向之一,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产业。高速数控机床的工作性能,首先取决于高速主轴的性能。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单元影响加工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及应用范围,其动力性能及稳定性对高速加工起着关键的作用。高速主轴单元的类型主要有电主轴、气动主轴、水动主轴等。不同类型的高速主轴单元输出功率相差较大。 2.电主轴的结构:电动机的转子直接作为机床的主轴,主轴单元的壳体就是电动机机座,并且配合其他零部件,实现电动机与机床主轴的一体化。 3. 优点:电主轴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振动小、噪声低、响应快等优点,而且转速高、功率大,简化机床设计,易于实现主轴定位,是高速主轴单元中的一种理想结构。电主轴轴承采用高速轴承技术,耐磨耐热,寿命是传统轴承的几倍。 4.电主轴的融合技术: 高速轴承技术 电主轴通常采用动静压轴承、复合陶瓷轴承或电磁悬浮轴承。 动静压轴承具有很高的刚度和阻尼,能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延长刀具寿命、降低加工成本,这种轴承寿命多半无限长。 复合陶瓷轴承目前在电主轴单元中应用较多,这种轴承滚动体使用热压Si3N4陶瓷球,轴承套圈仍为钢圈,标准化程度高,对机床结构改动小,易于维护。 电磁悬浮轴承高速性能好,精度高,容易实现诊断和在线监控,但是由于电磁测控系统复杂,这种轴承价格十分昂贵,而且长期居高不下,至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高速电机技术 电主轴是电动机与主轴融合在一起的产物,电动机的转子即为主轴的旋转部分,理论上可以把电主轴看作一台高速电动机。关键技术是高速度下的动平衡; 润滑

电主轴的润滑一般采用定时定量油气润滑;也可以采用脂润滑,但相应的速度要打折扣。所谓定时,就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注一次油。所谓定量,就是通过一个叫定量阀的器件,精确地控制每次润滑油的油量。而油气润滑,指的是润滑油在压缩空气的携带下,被吹入陶瓷轴承。油量控制很重要,太少,起不到润滑作用;太多,在轴承高速旋转时会因油的阻力而发热。 冷却装置 为了尽快给高速运行的电主轴散热,通常对电主轴的外壁通以循环,冷却装置的作用是保持冷却剂的温度。 高速刀具的装卡方式 广为熟悉的BT、ISO刀具,已被实践证明不适合于高速加工。这种情况下出现了HSK、SKI等高速刀具。 高频变频装置 要实现电主轴每分钟几万甚至十几万转的转速,必须用一高频变频装置来驱动电主轴的内置高速电动机,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达到上千或几千赫兹。 电主轴的运动控制 在数控机床中,电主轴通常采用变频调速方法。目前主要有普通变频驱动和控制、矢量控制驱动器的驱动和控制以及直接转矩控制三种控制方式。 普通变频为标量驱动和控制,其驱动控制特性为恒转矩驱动,输出功率和转速成正比。普通变频控制的动态性能不够理想,在低速时控制性能不佳,输出功率不够稳定,也不具备C轴功能。但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一般用于磨床和普通的高速铣床等。 矢量控制技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以转子磁场定向,用矢量变换的方法来实现驱动和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矢量控制驱动器在刚启动时具有很大的转矩值,加之电主轴本身结构简单,惯性很小,故启动加速度大,可以实现启动后瞬时达到允许极限速度。这种驱动器又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后者可以实现位置和速度的反馈,不仅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还可以实现C轴功能;而前者动态性能稍差,也不具备C轴功能,但价格较为便宜。 直接转矩控制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交流调速技术,其控制思想新颖,系统结构简洁明了,更适合于高速电主轴的驱动,更能满足高速电主轴高转速、宽调速范围、高速瞬间准停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要求,已成为交流传动领域的一个热点技术。 5.电主轴的发展趋势:随着机床技术、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对机床电主轴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机械设计》 滑动轴承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 控制轴承的压强P 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 单层金属轴瓦 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C. 含油轴承轴瓦 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 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

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 B. 增加供油量 C. 减少相对间隙ψ 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随之降低 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 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 B. 密度 C. 比重 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13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 B. 电动机转子 C. 铁道机车车辆轴 D. 大型水轮机主轴 14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液体摩擦 B. 半液体摩擦 C. 混合摩擦 D. 边界摩擦 15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1(min χψ-=d h B. )1(min χψ+=d h C. 2/)1(min χψ-=d h D. 2/)1(min χψ+=d h 16 在滑动轴承中,相对间隙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 与公称直径之比。 A. 半径间隙r R -=δ B. 直径间隙d D -=? C. 最小油膜厚度h min D. 偏心率χ 17 在径向滑动轴承中,采用可倾瓦的目的在于 。 A. 便于装配 B. 使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增加润滑油流量,降低温升 18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承载能力 B. 增加润滑油油量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减少摩擦发热 19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v 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轴承 。

M7140平面磨床主轴静压滑动轴承修复

M7140平面磨床主轴静压滑动轴承修复 摘要:本文叙述的是M7140平面磨床的主轴静压滑动轴承的修复过程,经过修复后的主轴部件一直使用至今,没有再出现过类似的故障,因此记录下来以备今后维修之用。 关键词:主轴、静压滑动轴承、轴瓦、薄膜片 M7140平面磨床是一台上海机床厂生产的高精度设备,此设备自1961年投产以来,该机床一直是中型装备制造厂的重点设备,为中型装备制造厂完成生产任务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近些年根据我公司的生产现状,M7140平面磨床主要担负着中型装备制造厂的轧机滑板产品的磨削加工任务。在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中,M7140平面面磨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近期此机床磨削滑板时经常出现滑板表面有横纹,精度超差的现像。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检测前瓦压力的压力表表针不稳,正常工作的压力值应为0.8MP,而现在的压力表表针在0~0.8MP之间摆动,且磨头削磨工件时振动,即主轴振动带动砂轮也振动,致使工件出现横纹,精度超差。此压力表检测的是主轴的静压滑动轴承的前瓦的压力,所以此压力表摆动实际上就是主轴的静压滑动轴承前瓦的油液压力不稳,而静压滑动轴承前瓦的油液压力不稳的根源有两点:一个根源就是主轴变形、弯曲,另一个根源就是轴瓦的内孔圆度超差。拆下主轴和轴瓦后经检查,主轴没有发生变形及弯曲现像,而轴瓦的内孔圆度超差。根源找到了,下一步就是如何修复此静压滑动轴承,我经过仔细研究,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最后终于定下了修复方案。下面讲述的就是我的修复方案,以备以后修复相同的主轴静压滑动轴承时作为参考和继续完善修理工艺之用。 M7140平面磨床的主轴结构是静压滑动轴承,静压滑动轴承有承载能力大、抗振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寿命长、回转精度高、能在高速或极低转速下正常工作等优点,广泛用于高精度、重载、低速的场合。而M7140属于精加工机床,所以其主轴结构采用了静压滑动轴承。 静压滑动轴承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静压轴承在其内圆表面上开有4个对称且均匀分布的油腔,油腔与滑腔之间开有回油槽,回油槽与油腔之间有封油面。两个相对的油腔与一个薄膜节流器连通,油压为p s 的润滑油经过节流器薄膜两侧的节流间 隙h c 和h′ c ,流入轴承相对的两个油腔中。当轴承空载时,两相对油腔压力相等,薄膜 处于平直状态,轴浮在中间。当轴承承受载荷W时,上油腔间隙增大,油压减小;下油腔间隙减小,油压升高,形成压力差,因此节流器中薄膜向上凸起,使上侧节流间隙减小,节流阻力增大;下侧节流间隙增大,节流阻力减小,此时下油腔p r4 >上油腔油压 p r2,产生压力差Δp=p r4 -p r2 ,于是将轴抬起,直至上下腔油压相等,使轴颈处于油膜的 包围中,形成液体润滑。

滑动轴承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滑动轴承机械基础电子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8.1 滑动轴承 【课程名称】 滑动轴承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轴承的作用、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滑动轴承的常用材料,轴瓦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优点及应用场合。 2.能够正确安装和维护滑动轴承。 三.素质目标 1.了解常用零件轴承的分类,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特性。 2.懂得滑动轴承的作用。 四.教学要求 1.了解轴承的功用、分类、特点。 2.熟悉滑动轴承和轴瓦的。 【教学重点】 1.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2.掌握滑动轴承的。 【难点分析】 1.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使用场合。 2.轴瓦的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法,教具演示法,讲课中穿插讨论与提问。 【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5分钟) 根据轴类零件学生作业完成中存在问题进行讲评,注意强调独立完成,切勿抄袭。重点表扬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少部分同学,即使做得不准确或不对,也应给予提倡。 二.导入新课(5分钟) 轴要正常工作,必须将它支承起来,还要保证轴能在支承件上正常转动,这个零件就是轴承。轴与轴承之间的相对转动,从接触面的摩擦状态来分可以

机械设计习题与答案22滑动轴承

二十二章滑动轴承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 控制轴承的压强P 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 单层金属轴瓦 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C. 含油轴承轴瓦 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 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

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 B. 增加供油量 C. 减少相对间隙ψ 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 C. 工作温度高 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随之降低 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 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 B. 密度 C. 比重 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13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 B. 电动机转子 C. 铁道机车车辆轴 D. 大型水轮机主轴 14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液体摩擦 B. 半液体摩擦 C. 混合摩擦 D. 边界摩擦 15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是 。 A. )1(m in χψ-=d h B. )1(m in χψ+=d h C. 2/)1(m in χψ-=d h D. 2/)1(m in χψ+=d h 16 在滑动轴承中,相对间隙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 与公称直径之比。 A. 半径间隙r R -=δ B. 直径间隙d D -=? C. 最小油膜厚度h min D. 偏心率χ 17 在径向滑动轴承中,采用可倾瓦的目的在于 。 A. 便于装配 B. 使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增加润滑油流量,降低温升 18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承载能力 B. 增加润滑油油量 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D. 减少摩擦发热 19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v 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轴承 。

电主轴轴承的装配方法

电主轴轴承的装配方法 1.专业装配的工装 轴承间隙测量,调整工具(很正规专业那种). 精密的标准平台,V型支撑,还有测量内外圆标高的仪器(全是瑞士产的), 还有一些手动工具. 动平衡测量,试验台. 最终的跑合试验台(自带润滑系统,动力系统的). 要求太高了相关的图纸,啊啊, 一套液压安装工具和一套感应加热工具.FAG和NSK都有商品供应. 角接触球轴承一般是成对使用的,有面对面,背对背、同向三种装配的方法,主要是看设计者的思路了,不同的装配方法做预加负载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作预加负载是使轴承的内圈与钢球、外圈之间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来适合你所需要的转速。预加负载的大小不但影响精度,而且影响它的使用寿命。比如背对背使用时,一般采取垫外圈或者磨内圈的方法来实现消除间隙,因为背对背使用时一般是用轴来限制轴承的位置,而外圈一般没有限制的。 2. 轴承安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安装方法:过度配合(0.04mm以内)--开水烫或煮;过盈(0.04mm以上)---油煮等。 1、检查配合要求是否与负载和转速要求相同。 2、测量配合是否超标。 3、根据测量计算决定加热方式。保证轴承油隙。温度不宜超过300--400度。注意防风。不宜用明火加热。条件不许可非用明火时注意温度变化及温度的均匀性。 4、调整轴承的轴向间隙。外圈加垫。

5、用塞尺实测轴承油隙。对特大轴承的油隙最好在实际最大负载(偏载)下调整,要考虑现场温度对轴承的影响。 6、检查转动部份与不动部分是否干涉。 7、加油。注意污染。 8、现场运行监测。 轴承加热温度记得好像应该是小于120度吧 说得对~曾遇到过超过120C后轴承不能回复到原状,报废. 还有的轴承带润滑脂,也不能用热套. 热塑模芯杆, 为了节约材料, 准备用局部镶嵌式联接(相配直径φ30,长度30,用热套方式), 不转递扭矩: 请大家推荐过盈量是多少最合适, 热套零件会变形,二只零件热套后不再加工直接使用,行得通, 热套工艺适合热塑模具, 过盈量在:0---0.03以内。加热温度70度以内。国外轴承装配过盈量一般为0。我这装过几百支辊道辊,过盈量0.03--0.05,加热温度70--90。轴承是国外的。加热设备是自己做的。很土但很实用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轴组件,为了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除了要保证主轴及相关零件高的加工精度及采用精密的主轴轴承以外,轴承内圈与主轴装配需采用定向装配法或角度选配法,也就是人为地控制各装配件的径向跳动误差的方向,使误差相互抵消而不是误差累积.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本文介绍了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阐述了电主轴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主轴陶瓷球混合轴承油气润滑 1、概述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特点和区别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特点和区别 滑动轴承具有以下特点。 1、寿命长,适于高速。 2、能承受冲击和振动载荷。 3、运转精度高,工作平衡,无噪音。 4、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5、承载能力大,可用于重载场合。 6、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摩擦损失大;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摩擦损失与滚动轴承 相差不多,但设计、制造润滑及维护要求较高。 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及特点 14.2.1 滚动轴承的组成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内圈装在轴颈上,外圈装在机座或零件的轴承孔内。多数情况下,外圈不转动,内圈与轴一起转动。(动画演示)当内外圈之间相对旋转时,滚动体沿着滚道滚动。保持架使滚动体均匀分布在 滚道上,并减少滚动体之间的碰撞和磨损

运动动画 拆装动画拆装 拆装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常见的滚动体有 6 种形状,如图所示: 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接触疲劳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冲击韧性。一般用特殊轴承钢制造,常用材料有GCrl5、GCrl5SiMn、GCr6、GCr9等,经热处理后硬度可达60-65HRC滚动轴承的工作表面必须经磨削抛光,以提高其接触疲劳强度。保持架多用低碳钢板通过冲压成形方法制造,也可采用有色金属或塑料等材料。为适应某些特殊要求,有些滚动轴承还要附加其他特殊元件或采用特殊结构,如轴承无内圈或外圈、带有防尘密封结构或在外圈上加止动环等。滚动轴承具有摩擦阻力小、启动灵敏、效率高、旋转精度高、润滑简便和装拆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和机构中。滚动轴承为标准零部件,由轴承厂批量生产, 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直接选用

14.2.2 滚动轴承的类型及特点 根据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与滚子轴承。按照滚动轴承所能承受的主要负荷方向,又可分为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向心推力轴承(能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1. 调心球轴承1000(实物) 2. 调心滚子轴承2000(实物) 3. 圆锥滚子轴承3000(实物) 4. 双列深沟球轴承4000(实物) 5. 推力球轴承5000(实物) 6. 深沟球轴承6000(实物) 7. 角接触球轴承7000(实物) 8.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8000(实物)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打印引用发布时间:2010-04-25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本文介绍了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阐述了电主轴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其发展趋势. 1、概述 由于高速加工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所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等制造业中。于是,具有高速加工能力的数控机床已成为市场新宠。目前,国内外各著名机床制造商在高速数控机床中广泛采用电主轴结构,特别是在复合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多面体加工机床和并联机床中。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机床的水平,它是机床实现高速加工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2.1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电主轴就是直接将空心的电动机转子装在主轴上,定子通过冷却套固定在主轴箱体孔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轴单元,通电后转子直接带动主轴运转。 2.2电主轴的典型结构 电主轴单元典型的结构布局方式是电机置于主轴前、后轴承之间(如图所示),其优点是主轴单元的轴向尺寸较短,主轴刚度大,功率大,较适合于大、中型高速数控机床;其不足是在封闭的主轴箱体内电机的自然散热条件差,温升比较高。 1主轴箱体 2冷却套 3冷却水进口 4定子 5转子 6套筒 7冷却水出口 8转轴 9反馈装置 10主轴前轴承 11主轴后轴承 2.3电主轴的优点 电主轴省去了带轮或齿轮传动,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提高了传动效率。电主轴的刚性好、回转精度高、快速响应性好,能够实现极高的转速和加、减速度及定角度的快速准停(C轴控制),调速范围宽。 3、电主轴的关键技术 “电主轴”的概念不应简单理解为只是一根主轴套筒,而应该是一套组件,包括:定子、转子、轴承、高速变频装置、润滑装置、冷却装置等。因此电主轴是高速轴承技术、润滑技术、冷却技术、动平衡技术、精密制造与装配技术以及电机高速驱动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3.1电主轴的高速轴承技术 实现电主轴高速化精密化的关键是高速精密轴承的应用。目前在高速精密电主轴中应用的轴承有精密滚动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气体静压轴承和磁悬浮轴承等,但主要是精密角接触陶瓷球轴承和精密圆柱滚子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气体静压轴承不适合于大功率场合;磁悬浮轴承由于控制系统复杂,价格昂贵,其实用性受到限制。

《机械设计》讲义之滑动轴承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12—1 概述: 一.摩擦的分类(详见: P.46.第四章) ㈠内摩擦: 发生在物质内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摩擦。 ㈡外摩擦:发生在两接触物体间,阻碍两接触表面相对运动的摩擦。 1.按有无相对运动分:外摩擦可分为: 静摩擦:两接触物体间仅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的摩擦。 动摩擦:两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 2.按相对运动形式分:外摩擦可分为: 1)滚动摩擦: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 2)滑动摩擦: 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滑动。又可分为四种: ①干摩擦: 两物体接触面内无任何润滑剂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 ②边界摩擦: 两摩擦表面间存在边界膜时的摩擦。 边界膜: 指润油中的极性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吸附膜)或与金属起化学 反应(反应膜)而形成的一层极薄的分子膜。 ③流体摩擦: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开时的摩擦。 ④混合摩擦:处于边界摩擦与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时的摩擦。

注:a.纯金属极易氧化或被油污,故工程中不存在真正的干摩擦,通常 将未经人为润滑的摩擦叫“干摩擦” b. 边界膜分吸附膜和反应膜,极薄,厚度约0.002~0.02μm. c. 干摩擦时,摩擦和磨损最严重;边界摩擦的摩擦系数约为0.1左 右;混合摩擦时的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的要小得多;流体摩擦是 油分子间的内摩擦,f≈0.001~0.008,此时不存在磨损。 二.轴承的类型: 1.按摩擦性质分:分二种 1)滚动摩擦轴承下章介绍 2)滑动摩擦轴承又可分三种 ①自润滑轴承:工作时不加润滑剂。 ②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滑动表面间处于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状态。 ③液体润滑轴承:两滑动表面处于液体润滑状态。 a. 液体动压轴承: 靠两表面间的相对运动来形成压力油膜。 b. 液体静压轴承:靠液压系统供给的压力油形成压力油膜。 2.按承载方向分:三种 1)径向轴承: 承受径向载荷 2)推力轴承: 承受轴向载荷 3)向心推力轴承: 可同时承受径、轴向载荷 三.滑动轴承的主要应用埸合: 1.转速特高此时,滚动轴承的寿命明显↓ 2.轴的支承位置要求特高此时,滚动轴承因零件多,精度难保证 3.特重型此时,滚动轴承须单件生产,造价很高4.冲击和振动很大此时,滚动轴承点接触,耐冲击、振动性能差 5.按装配要求必须剖分的轴承 6.特殊工作条件处(如:水中或腐蚀介质中)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首先表象在结构上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首先表象在结构上,滚动轴承是靠滚动体的转动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点,滚动体越多,接触点九越多;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其次是运动方式不同,滚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滑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滑动,因而摩擦形势上也就完全不相同。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塑料或橡皮制成。也叫“轴衬”,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 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器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烧瓦后滑动轴承就损坏了。 所谓刮轴瓦,就是将精车后的瓦片与所装配的轴手板研合(轴要涂上色粉),用三角刮刀刮去瓦片上所附上的粉色,随研随刮,直到瓦片上附色面积超过全瓦面的85% ,完成刮瓦。 瓦片上存在的刀痕是瓦片储存润滑油的微型储槽。 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胶、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 滚动轴承(rolling bearing)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其中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滚动轴承中的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通常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滚动体保持架4部分组成。内圈紧套在轴颈上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装在轴承座孔中。在内圈的外周和外圈的内周上均制有滚道。当内外圈相对转动时,滚动体即在内外圈的滚道上滚动,它们由保持架隔开,避免相互摩擦。推力轴承分紧圈和活圈两部分。紧圈与轴套紧,活圈支承在轴承座上。套圈和滚动体通常采用强度高、耐磨性好的滚动轴承钢制造,淬火后表面硬度应达到HRC60~65。保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区别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区别 滚动轴承 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定义 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叫滚动轴承。 组成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作用 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 结构 滚动轴承的结构由部分组成 1.外圈——装在轴承座孔内,一般不转动 2.内圈——装在轴颈上,随轴转动 3.滚动体——滚动轴承的核心元件 4.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隔开,避免摩擦 目前,润滑剂也被认为是滚动轴承第五大件,它主要起润滑、冷却、清洗等作用 基本特点 优点 1 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 2、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3、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 4、精度高,转速高,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5、部分轴承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 6、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 缺点 1、噪音大。 2、轴承座的结构比较复杂。 3、成本较高。 滑动轴承 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 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胶、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自润滑轴承全家福(1张)乙烯(特氟龙、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 分类 滑动轴承种类很多。 ①按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径向(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轴向)滑动轴承两类。 ②按润滑剂种类可分为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轴承、水润滑轴承、气体轴承、固体润滑轴承、磁流体轴承和电磁轴承7类。 ③按润滑膜厚度可分为薄膜润滑轴承和厚膜润滑轴承两类。 ④按轴瓦材料可分为青铜轴承、铸铁轴承、塑料轴承、宝石轴承、粉末冶金轴承、自润滑轴承和含油轴承等。 ⑤按轴瓦结构可分为圆轴承、椭圆轴承、三油叶轴承、阶梯面轴承、可倾瓦轴承和箔轴承等。 轴承的材料有1)金属材料,如轴承合金、青铜、铝基合金、锌基合金等;2)多孔质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3)非金属材料。其中:轴承合金:轴承合金又称白合金,主要是锡、铅、锑或其它金属的合金,由于其耐磨型好、塑性高、跑合性能好、导热性好和抗胶和性好及与油的吸附性好,故适用于重载、高速情况下,轴承合金的强度较小,价格较贵,使用时必须浇筑在青铜、钢带或铸铁的轴瓦上,形成较薄的涂层。多孔质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是一种粉末材料,它具有多孔组织,若将其浸在润滑油中,使微孔中充满润滑油,变成了含油轴承,具有自润滑性能。多孔质金属材料的韧性小,只适应于平稳的无冲击载荷及中、小速度情况下。轴承塑料:常用的轴承塑料有酚醛塑料、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塑料轴承有较大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可用油和水润滑,也有自润滑性能,但导热性差。

常用主轴轴承介绍

2014-10-31鸿慷机电-FAG进口轴承专家 主轴作为机床的关键部件,其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旋转精度、转速、刚性、温升及噪音等参数,进而会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例如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 粗糙度等指标。因此,为了保持优秀的机床加工能力,必须配用高性能的轴承。用于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ISO P5或以上(P5 或P4 是ISO的精度等级, 通常从低到高为P0, P6, P5, P4, P2),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高 精密机床的主轴支承,则需选用ISO P4或以上的精度;主轴轴承包括角接触球 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以及圆柱滚子轴承等类型。 精密角接触球轴承: 在上述的几种轴承中,以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使用最为广泛。我们都知道 角接触球轴承的滚动体是球;因为它是一种点接触 (区别于滚子轴承的线接触), 所以它能提供更高的转速、更小的发热量和更高的旋转精度。在一些超高速的 主轴应用场合,还会采用陶瓷球(一般为Si3N4或者是Al2O3)的混合型轴承。 与传统的全淬透钢球相比,陶瓷球材料自身的特点赋予了陶瓷球轴承具有高刚度、高转速、耐高温、寿命长的特点,从而满足高端客户对机床轴承产品的需求。 就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而言,目前比较流行的是15?和25?的接触角;通 常15?的接触角具有比较高的转速性能,而25?的接触角具有较高的轴向承载 能力。由于预载的选择对于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应用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在高 承载、高刚性的场合,一般会选用中型或重型的轴承预载;而针对一些高转速、 高精度的应用场合,我们在轴承的早期选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预载,一 般轻预载比较常见。预载一般分成轻型、中型、重型三种;为了方便客户的使用,目前世界上的几大轴承制造商都普遍提供预先研磨轴承端面而加预载的轴承,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万能配对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形式。该类轴承免去了客户 的预载调节,从而节省了安装时间。 精密圆锥滚子轴承: 在一些重载且对速度有一定要求的机床应用场合中---如锻件的荒磨、石油 管道的车丝机、重型车床和铣床等,选择精密圆锥滚子轴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 方案。由于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是线接触的设计,因此它能为主轴提供很高的 刚性和承载;另外,圆锥滚子轴承是一种纯滚动的轴承设计,它能很好的降低轴 承运转扭矩和发热,从而确保主轴的转速和精度。由于圆锥滚子轴承能够在安 装过程中调节轴向预载(游隙),这能让客户在轴承的整个使用周期中更好地优 化轴承游隙调节。 此外,在一些内圈挡边线速度大于30米/秒的高速应用中,某些特殊设计 的圆锥滚子轴承也能满足要求,如TSMA轴承或Hydra-Rib液力浮动挡边轴承。TSMA轴承的挡边有多个轴向方向的润滑油孔,可采用循环油润滑或油雾润滑,

主轴滚动轴承及其配置型式

1例: FAG高精系列主要以下几种: (1)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支承机床精密主轴)接触角为60度,公差等级(精度)为SP级(特别精密级),一般选用FAG.L74V油脂。有2344XX 2347XX系列:如:2344 09.M.SP.CM/ CM表示机加工黄铜保持架。 (2)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单列角接触中的通用结构常常成对使用),主要有:X型(面对面),D型(背对背),T型(串联)三种形式,其中较其它品牌特别的是:配置间隙的特别,有UO型与UA型。UA:X和O型布置中轴向游隙减小。UO:X和O型布置中轴向游隙为零。一般使用普通级,特别要求也可提供P5级,有铜保及玻璃纤维两种保持架。如:https://www.360docs.net/doc/4813609554.html,P UO https://www.360docs.net/doc/4813609554.html,P UA (3)单向推力角接触球系列。此为精密轴承。主要用于机床上的滚珠丝杆螺母组件。用于高速场合,接触角60度,一般选用FSG.L135V润滑脂,模压窗式玻璃标准保持架(TVP表示),单个及成对都可使用。有76020XX及76030XX系列如:https://www.360docs.net/doc/4813609554.html,P (4)主轴轴承,是一种特别设计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主要应用范围是要求导向精度高和转速高的机床主轴。有B70XX,B719XX,B72XX 后缀一般为CTP4 SUL或ETP4 SUL,其中C代表接触角15度,E代表25度,T代表树脂保持架,P4代表精度,UL代表自由组合。该系列中还有特别的,HSS70系列与HSS719型高速轴承及HCS70,HCS719型陶瓷混合轴承,该系列定货时,请具体咨询适用油脂为FAGL74V。 (5)用于机床主轴径向支承的圆柱滚子轴承,主要有:NN30XX系列及NNU49XX系列。如:NN3028ASK MSP A:内部结构改良,S:带油槽油孔,K:1/12锥度,M:铜保持架,SP精度为SP级,间隙为CINA非互换间隙。 例:FAG主轴轴承系列: B71900CTP4SUL-----B71948CTP4SUL B71900ETP4SUL-----B71948ETP4SUL B7000CTP4SUL------B7048CTP4SUL B7000ETP4SUL------B7048ETP4SUL B7200CTP4SUL------B7244CTP4SUL B7200ETP4SUL------B7244ETP4SUL NN3006ASKMSP---NN3096ASKMSP 7602012TVP------7602095TVP 7603020TVP------7603095TVP 234406MSP------234480MSP 234706MSP------234780MSP998-10-25 第三节主轴滚动轴承及其配置型式 常用轴承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优点 能在转速和载荷变化幅度很大的条件下稳定地工作; 能在无间隙,甚至在预紧的条件下工作; 摩擦系数小,有利于减少发热; 润滑容易,脂或油; 由轴承厂专门生产,可以外购. 滚动轴承缺点 滚动体数量有限,在旋转中径向刚度变化,同时引起振动 阻尼较低 径向尺寸较大 主轴轴承的选用对主轴组件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滚动轴承和轴部分练习题

滚动轴承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类轴承中,C 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而 D 则具有良好的调心作用。 A. 短圆柱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 (2) 在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D 。 A. 塑性变形 B. 胶合 C. 磨损 D. 疲劳点蚀 (3) 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 B 。 A. 6208 B. N208 C. 30208 D. 51208 (4) 代号为7212AC的滚动轴承,对它的承载情况描述最准确的是 D 。 A. 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B. 单个轴承能承受双向载荷 C.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D. 能同时承受径向和单向轴向载荷 (5) 一个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指 D 。 10转时,所受的载荷 A. 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6 10小时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B. 该轴承使用寿命为6 10转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C. 该轴承平均寿命为6 10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D. 该轴承基本额定寿命为6 (6) 判别下列轴承能承受载荷的方向: 6310可承受 D ;7310可承受 B ;30310可承受 B ;5310可承受C ;N310可承受 A 。 A. 径向载荷 B. 径向载荷和单向轴向载荷 C. 轴向载荷 D. 径向载荷与双向轴向载荷 (7) 按基本额定动载荷选定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破坏率最大为 C 。 A. l% B. 5% C. 10% D. 50% (20) D 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负荷与轴向负荷。 A. 圆锥滚子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深沟球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21) D 是只能承受径向负荷的轴承。

机床主轴轴承分类和性能比较

机床主轴轴承分类和性能比较 来源:对钩网 主轴轴承是数控机床主轴内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在主轴传动过程中,可以起到支撑机械体旋转和减小摩擦的作用。轴承由于其类型、结构、配置和精度的不同,以及安装、调整程度的好坏,将对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从功能和结构上,主轴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是一种用于转变摩擦类型的精密机械元件,它可以使运转的轴颈与轴承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大大减少摩擦阻力,降低能量损失。滚动轴承包括角接触球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五类。 主轴轴承一般要求越轻越好,滚动轴承也不例外。轴承越轻,滚动体的直径就越小,数量也越多,刚性就会越大。常采用轻系列、特轻系列和超轻系列,其中以特轻系列为主。 机床主轴的定位形式一般有两支承和三支承两种。两支承主轴轴承在配置时,首先要满足需求的刚度和承载能力。由于前支承刚度对决定整个主轴刚度发挥的作用更为关键,所以这个位置一般要配置刚度情况更理想的轴承。其次要适应滚动轴承的转速要求。每款轴承都有其最高转速限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精度等级的滚动轴承,最高转速设定也截然不同,一般来讲,点接触高于线接触,圆柱滚子高于圆锥滚子。最后,还要适应滚动轴承的精度要求,其配置方式直接影响着主轴的位置精度。 某些机床由于其设计需要,致使主轴箱长度较大,两支承已经不能维持稳定结构,必须增设一个中间支承来满足刚度和抗震性要求,于是就构成了三支承主轴部件。通常,三支承中只有两个起到了比较主要的作用,而其中必须包括前支承。第三个支承仅起辅助作用,这个支承通常来说,刚度和承载能力比较小,且外圈与支承座连接较松,留有一定空隙,以解决三个支承不同轴的问题。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是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工作的轴承。由于轴颈和轴承内壁间存在间隙,润滑油可以将二者完全分隔开来,而使它们不发生直接接触。这类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摩擦阻力和部件表面磨损,而且其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增强了抗振性。 滑动轴承依据其产生油膜的压强方式区别,可以分为液体动压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液体动压轴承随着主轴转速的提高,充入摩擦面之间缝隙内的润滑油量也逐渐增多,使轴颈和轴承分离,以降低摩擦阻力。 液体静压滑动轴承是在轴承内圆柱面上开有几个等距的油腔,各油腔之间还开有回油槽。工作时,润滑油流入各油腔,将轴颈推向中央,从而减小了与轴承内壁的摩擦。 滚动、动压、静压三种轴承性能比较 滚动轴承旋转精度一般或者较好,在无间隙或预紧下工作时可能很高。刚度一般或较好,仅与轴承型号有关,承载能力也是如此。抗振性表现欠佳,低、中速性能较好,高速时受疲劳强度、离心力、温升等因素限制。摩擦损耗较小,噪音较大,寿命受疲劳强度限制。生产、使用和维修相对简单,已具备标准化和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