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功与机械》复习与训练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复习与训练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复习与训练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与训练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知识回顾:

1、杠杆: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_______________。

③画力臂

④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杠杆平衡)

⑤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特点:省______,费______。如________

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特点:费______,省______。如________

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如________

2、滑轮 :①定滑轮: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是一个______杠杆。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____________

②动滑轮: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_______倍的杠杆。特点:省______,费______

③滑轮组:绳端拉力F=_______, 绳端移动距离s=_________)

3、功 :①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功的定义:功等于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 匀速提升重物时:W=___________;知道功率时:W=______________。

③功的国际单位: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____)

4、功率: ①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功率大做功___)

②功率的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内做的______。定义式________; 牵引力的功率____________ ③功率的单位: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____);0.2kw= ______w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时都___________,W 有用________W 总

①不考虚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时 W 有用_______W 总

②考虚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时 W 有用_________W 总

6、机械效率: ①定义:_________在________中所占的百分比,叫机械效率

②公式:________ ___; 机械效率总_____1,机械效率______单位,机械效率跟功率_____关。 ③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某一工作时所做的功(提升重物时有用功等于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完成某一工作时所做的功(提升重物时总功等于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又不考虚绳重和摩擦时,额外功等于__________ )

④怎样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图7

⑤怎样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二、过关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是零

B、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力臂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D、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2、一杆刻度准确的杠秤,若减小其秤砣的质量,则用来称物体的质量时读数:()

A、比实际质量大

B、比实际质量小

C、与实际质量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在下列杠杆的实际应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镊子

B、瓶盖起子

C、撬棍

D、指甲刀

4、如图,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4个物体重力大小关系为:()

A、G3<G4<G1<G2

B、G3=G4=G1=G2

C、G3>G4=G1>G2

D、G3>G4>G1>G2

5、将一根重200N的均匀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使这端稍微离开地面,所用的力是:()

A、200N

B、大于200N

C、小于100N

D、100N

6、下列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推车,但车没有动

B、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用力把重物举高

D、用力提着重物不动

7、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的有用功越多,功率越大

B、机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大

C、做功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D、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8、人在水平方向上用2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出,球在地面上滚动50m后静

止,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做的功是:()

A、500J

B、1000J

C、1500J

D、无法判断

9、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8∶5,跑上五楼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8,甲、乙两人登楼功率之

比为:()

A、1∶1

B、8∶5

C、5∶8

D、64∶25

10、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下列方法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改变绕绳方法

B、增加重物的提升高度

C、减少重物的提升高度

D、增加提升的物重

11、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12、不等臂直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

A、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但不通过支点。

B、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1/2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

13、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已知

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B、做的有用功是800 J

C、拉力F的功率是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二、填空题:

1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撬棍撬起重500N的物体,已知动力臂是1m,阻力臂是25cm,撬起这个物体至少要用__________N的力。

15、有一杠杆长1m,两端分别挂重50N和225N的物体,那么支点应距50N重物那端_____m时,杠杆才能平衡。

16、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功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

17、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某台电风扇的功率是50W,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5∶1,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若做功时间相同,完成的功之比为___________。

19、某人在0.5min内用动滑轮将重5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3m。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20N。不计滑轮重,人所用的拉力F=__________N;拉力做的功W=__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P=_________W。

20、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00N的物体提高2m,所用的拉力是60N,这个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__J,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水平方向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在

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5m,已知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5N,则拉力F的大

三、计算题:

22、一根轻棒OA,长0.5m,一端固定在O点,G为一金属块,若在离A点0.2m处加10N的力F 时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⑴、金属块受的重力

⑵、金属块的质量

23、用25N的水平拉力将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5m用了10s的时间。求:

⑴、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⑵、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⑶、拉力的功率

24、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正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5、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 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

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是多少?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多少?

26、如图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kg,攀爬高度39m,历时约3min20s。求:

(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

(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到物理课上学过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小明同学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图20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适,

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g

取10N/kg)

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章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常常容易会把生活中的“工作” “做工”与物理学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没有做功,是哪个力在做功,因此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是在前两节所学简单机械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延伸,又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学生分析 15岁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 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四、学习方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

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体验和分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等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重点 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六、教学难点 功的概念。 七、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 起做三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3.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5厘米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 一些?为什么? 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一—功。

冀教版七下第十一章三角形综合小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复习指导 一、复习目标提示: 1. 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 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3. 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4. 能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能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 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正确理解“斜边、直角边”的意义 6. 能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和已知三角形全等。 二、重、难点点拨: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全等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熟练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解决与三角形有关问题的重要基础。全面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全等的性质可以解决线段的相等、角的相等的证明问题。 三、复习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确理解几个概念: (1)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应抓住三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其表示方法:以A 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 ABC (2)三角形的外角:由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相 交于一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每一条角平分线将每 个内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 (4 )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有三条,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且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上的中线将该边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每条边上都有一条高,并且垂直于该边,三角形的三条高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但一定交于一点。 (6)全等图形:全等图形一定考虑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两者缺一不可;它们只和 形状、大小有关,和位置的摆放没有关系。对于全等三角形其表示方法如“△AB3A ABC ”,应将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以利于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2. 掌握三个关系:

第十一章复习题

第十一章复习题 一..医疗机器人技术是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机器人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伤病员的手术、救援、转运和康复。 二.医疗机器人的特点: 除了机器人共有的特点即:能够代替人类工作,代替人进行简单的重复劳动,代替人在脏乱环境和危险环境下工作,或者代替人进行劳动强度极大的工种作业;扩展人类的能力,它可以做人很难进行的高细微精密的作业,以及超高速作业等。 还有:医疗机器人定位和操作精确、手术微创化、可靠性强,而且能够突破手术禁区,进行远程手术,从而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避免接触放射线或者烈性传染病病原。 ①其作业环境一般在医院、街道、家庭及非特定的多种场合,具有移动性与导航、识别及规避能力,以及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在需要人工控制的情况下,还要具备远程控制能力。 ②医疗机器人的作业对象是人、人体信息及相关医疗器械,需要综合工程、医学、生物.药物及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开展研究课题. ③ 医疗机器人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必须以易消毒和灭菌为前提,安全可靠且无 辐射。 ④ 以人作为作业对象的医疗机器人,其性能必须满足对状况变化的适应性、对作 业的柔软性,对危险的安全性以及对人体和精神的适应性等。 ⑤医疗机器人之间及医疗机器人和医疗器械之间具有或预留通用的对接接口,包括信息通讯接口、人机交互接口、临床辅助器材接口以及伤病员转运接口等。 从技术上讲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下几种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它们是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驱动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三、根据用途医疗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救援机器人、手术(外科)机器人、转运机 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等。 四、商业化的手术机器人最早出现在1994年,由美国Computer Motion公司研制, 实质上是一种声控腹腔镜自动“扶镜手”。 五、手术机器人于1997年3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St Pierre医院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 手术——胆囊切除术。1998年,ComputerMotion公司研制的Zeus系统、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制的da Vinci系统和endoVia公司研制的Laprotek系统分别获得了成功。2001年9月,法国医生通过超远程控制医疗机器人,在美国纽约为远在法国的病人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实现了世界上首次跨洋手术…… 六、机器人手术系统集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现代医学 知识、手术技术等多项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一体,具有放大10倍的清晰的三维图像,外科医生可以对任何细节进行精细准确的操作。 七、“达芬奇”系统机器人手术设备分主要分为几部分? 设备分主要分为3 部分: (1)手术医师操作的主控台; (2)机械臂、摄像臂和手术器械组成的移动平台; (3)三维成像视频影像平台。 八.“达芬奇”系统是一种视频操纵系统,操作者与机器手臂间通过电路相连。医生控制台装有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医生手臂、手腕和手指的运动通过传感器在电脑中精确记录下来,并同步翻译给机器手臂。振动消除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保证了机械

第十一章第1节

第十一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 电化学 第一节 镁和铝 1.(2009·广东理基)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Mg 、Al ;B 项中生铁、普通钢、不锈钢 中碳含量应是依次减少的,故B 错。 答案:B 2.下列有关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镁条燃烧的火灾可用CO 2进行扑灭 B .镁不能与水反应放出H 2 C .镁制容器可用来装浓HNO 3 D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并不全是MgO 解析:镁是很活泼的金属,具有强还原性,燃着的镁条能够夺取CO 2中的氧而继续燃烧,镁条也 能与水反应放出H 2,温度低时反应较慢,加热时速度可以加快。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化 合生成MgO ,还能与少量氮气化合生成Mg 3N 2。常温时,铝在浓HNO 3中钝化,而镁则不能。 答案:D 3.镁和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镁不与任何金属氧化物反应,而铝可用于冶炼金属 B .金属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时,负极反应一定为:Mg -2e -===Mg 2+ C .MgCl 2及AlCl 3溶液分别蒸发并灼烧,均可得到氧化镁和氧化铝 D .历史上曾用反应3Na +AlCl 3=====△ Al +3NaCl 制铝; 现代工业用反应Mg +2RbCl=====800℃MgCl 2+2Rb↑制铷,所以活动性:Mg>Rb>Na>Al 解析:氯化镁、氯化铝在溶液中均能水解,加热时水解生成的氯化氢从体系中不断逸出,生成的 氢氧化物灼烧后生成氧化物,故C 项正确;镁制取铷的反应实际上是利用铷的沸点比镁沸点低, 铷蒸气不断从体系中抽出从而制得铷,不是依据金属活动性大小置换原理,D 项不正确。 答案:C 4.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1节功说课稿

第11章第1节功 教材分析 《功》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三节课。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又是与能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对功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学习了杠杆和滑轮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功的研究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效率、能量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从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判断那些力做功,那些力不做功。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单位,并能用来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利用对生活中具体事例的分析,加强对功的概念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方法,初步了解科学概念跟生活术语的区别。树立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功概念的建立和功的计算。四、教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体验、讲授和分组讨论和实例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两边的和 第三边 2、三角形两边的差 第三边 3、判断三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方法:最小两数之和大于第三边 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为a 和b ,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例: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5,6,10 B.5,6,11 C.3,4,8 D.4,4,8 例: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7和12,则第三边长得取值范围为( ) 考点二:5、三角形具有 性,四边形具有 性 例: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 A.正方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直角三角形 考点三: 1. 三角形的高 从△ABC 的顶点向它的对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 那么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高。 注:三角形面积=底×底边上的高 例:AD 是△ABC 的高,∠ADB=∠ADC= 例:AD 是△ABC 的高,AD=3,BC=5,则△ABC 的面积是 2. 三角形的中线 连接△ABC 的顶点A 和它所对的对边BC 的中点D , 所得的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 几何语言: AD 是△ABC 的中线 BD=CD=2 1BC 注: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D 例:AD 是△ABC 的中线 ,BD=3,则CD= ,BC= , 若△ABC 的面积是18,则△ABD 的面积等于 。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A 的平分线与对边BC 交于点D ,那么线段AD 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几何语言: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AD=∠CAD=2 1∠BAC 例: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70度,则∠BAD= ,∠CAD= 考点四: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几何语言:∠A+∠B+∠C= 例:在△ABC 中,∠B=45度,∠C=55度,则∠A= 考点五:三角形的外角 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 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几何语言: ∠ACD 是△ABC 的外角 ∴∠ACD=∠A+∠B 例:如图,已知∠ACD=120度,∠B=50度,则∠A= 考点六: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等于 例:计算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例: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度,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考点七: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例:十二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例: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都是40度,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免费下载】各章复习与思考题(第七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2.什么是市场失灵。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4.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5.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6.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7.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8.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9.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0.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涵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复习与思考】 1.用图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简述公共定价。 5.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7.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8. “成本-效益”分析法。 9.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复习与思考】 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2.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4.“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5.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章经常性支出 【复习和思考】

1.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思考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有效措施。 2.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几项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性质。 3.政府必须介入医疗卫生事业的理由,思考应介入的范围。 4.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5.我国财政在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中的职责和投入范围,我国是否可以开征社会保险税。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复习与思考】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3.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4.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5.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的理由。 6.政府(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措施。 7.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复习与思考】 1.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意义。 2.简述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我国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险中的职责和财政投入。 4.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5.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6.分析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7.我国财政补贴的调整和改革。 8.税收支出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复习与思考】 1.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2.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3.思考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5.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 6.思考收费不同于税收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学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对 1焦耳的功形成一个具体的观念。 【教学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器具】尝试题投影片、投影仪、钩码、示教板(自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功 板书:第一节功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完成下面的尝试题 投影出示尝试题(一): 1、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用细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什么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 3、你对"功"这个词怎样理解的?哪些人可以评功受奖?你知道"劳而无功"的含义吗? 学生练习、讨论,教师巡视。请一位学生板演题1木块受力示意图,然后请学生

举手回答题2、题3并给予指正和肯定。然后归纳小结: 师:力学中"功",主要吸收了"贡献"、"成效"的意思,指一个力作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的移动作出了贡献,取得成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如题2中绳子的拉力对木块做了功。 二、新课教学 板书:一、功 (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再完成尝试题(二),体会一下力学中"功"的含义。 投影出示尝试题(二) 1、下列各图所展示的现象中,什么力对物体移动有贡献?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①人推小车前进②马拉车前进③起重机吊起重物 2、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3、当你使劲地用力拉(固定在地面上的)讲台,讲台移动了吗?你累吗?你做了功没有? 4、人推木箱前进时,重力和支持力对木箱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5、人提前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时,提力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6、抛出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有没有力对它做功? 学生看书、讨论,教师巡视,3分钟后,师生一起讨论完成试题二的解答。 师:题1展示的三个现象中,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有力作用在物体上,都使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都对物体做了功。 师:你们中谁能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板书: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的

第十一章 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三角形知识要点梳理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4、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6、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二.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 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多边形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分类2:叫做正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2、任意多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等于1/2·n(n-3) 三.典型例题讲解 类型一: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定理应用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5倍,它是几边形? 总结升华:本题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定理的综合

毛概第十一章 复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 B )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 墨子 D.韩非子 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 )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 A.马克思、恩格斯 B.毛泽东、周恩来 C.邓小平、江泽民 D.胡锦涛 3、党的( B )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4、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三中会全会 D、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5、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C ) A.《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现代化 B.社会和谐 C.按劳分配 D.公有制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 B )阐述的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之以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C.《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C ) A.“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 B.“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 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D.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 A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C、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D、公平的教育制度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B ) A.坚持科学发展观 B.以人为本 C.发展民生 D.坚持对外开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 ) A.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

【八年级】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word教案

【关键字】八年级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 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3.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板书: 一、功

2、讲授新课: 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请同学们看图: 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 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 请同学们看图:甲:用力而未移动距离;乙: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2.物理学中,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即 功=力×距离用 功的公式:W=FS。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3.功的单位:焦耳(J) l焦耳=l牛顿·米1J=1N·m 〔例题l〕一台拖拉机耕地时,牵引力是28500牛,前进了l,此拖拉机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例题2] 马拉着重为19600牛的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做了3×105焦耳的功。车受的重力有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分析:因为马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的距离,所以车受的重力不做功。求马的水平拉力,可从已知拉力做功和车前进的距离,由W=F·S公式求得。答:车受的重力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学生阅读课本,小结: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巩固检测:[例题3]回忆上课起始做的三个实验,若匀速提书包和4本书所需的力分别为30牛和5牛,课桌高,计算下面情况下拉力做功的大小:(1)把书包和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分别做功多少?(2)把书包提高,把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做功分别为多少? 小结:功的大小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小共同决定的,作用力大的做的功不一定多,距离长的过程做的功也不一定多。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例题4]小刚把重为1000牛的箱子沿着水平地板推动,小刚对箱产做的功()A.1000焦B.l焦 C.0焦D.无法确定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材分析.doc

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材分析 三角形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本章在线段与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上介绍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进而研究多边形的概念与性质.在本章,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推理得出数学结论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本章的有关内容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也是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知识的基础.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3课时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 1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本章学习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2.教科书内容 本章首先介绍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分为两节. 11.1节研究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首先结合引言中的实际例子给出三角形的概念,进而研究三角形的分类.对于三角形的边,证明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接下来,给出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结合三角形的中线介绍了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最后结合实际例子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 11.2节研究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对于三角形的内角,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然后由这个定理推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最后给出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以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基础,本章11.3节接着介绍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与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因而可以借助三角形介绍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内角和都可由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推广而来.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因而常常将多边形分为几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研究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就是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将多边形的有关内容与三角形的有关内容紧接安排,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 3.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证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二、编写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科书通过举出三角形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和感受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多边形概念的引入,也是类似处理的. 三角形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如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科书在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同时,顺带介绍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些内容是通过如下的实际问题引入的:“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的结论,进而明白在上述实际问题中“斜钉一根木条”的道理.除此之外,教科书还举出了一些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实际例子.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科书则安排求视角的实际问题作为例题,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在本章的数学活动中,教科书从用地砖铺地引入镶嵌,进而让学生探究一些多边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并运用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在编写时关注上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使学生对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2.加强与已学内容的联系 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学过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对三角形的许多重要性质有所了解,在第三学段又学过线段、角以及相交线、平行线等知识,初步了解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其基本特征,会进行简单的推理.上述内容是学习本章的基础: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分别与已学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有关;用

《管理学》习题第十一章 激励(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激励 (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期望理论,在( )的情况下激励力量为0。 A. 效价等于0 B. 效价等于1.0 C. 期望值等于1.0 D. 期望值等于0.5 2.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 A. 自尊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安全需要 D. 以上都不是 3. 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在城门口立了一根木杠,声称能将木杠从南门移到北门者,奖励五百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 A. 五百金的效价太低 B. 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C. 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 D. 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 4. 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在贡献和报酬上会相互参照攀比,你认为员工最可能将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 )。 A.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 员工们的顶头上司 C. 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 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 5. 如果职工甲认为,与职工乙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职工甲会采取的行为是( )。

A. 努力增加自己的投入 B. 减少自己的投入 C. 努力增加乙的报酬 D. 使乙减少投入 参考答案:1.A; 2. B; 3.B; 4.D; 5.B; 二、多项选择题 1.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取决于( )的乘积。 A. 动机 B. 行为 C. 期望值 D. 效价 E. 目标 2. 最近某大学分房排队,年轻的骨干教师想法颇多,认为工资太低,分房无望且不公平,教学没有积极性,结果有的在外兼职,有的干脆辞职下海。你认为这一现象用以下哪个理论可以合理解释?( )。 A. 强化理论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 弗隆的期望理论 D. 公平理论 E. Y理论 3. 研究挫折产生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最终目的还在于找出对待受挫人的有效方式方法。一般采用( )。 A. 采取宽容的态度 B. 提高认识,分清是非 C. 改变环境 D. 精神发泄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角形 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 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 A B C D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平分∠BAC ∴∠BAD=∠CAD (2) ∵∠BAD=∠CAD ∴AD是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图) A B C D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是三角形的中线 ∴ BD = CD (2) ∵ BD = CD ∴AD是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如图) A B C D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是ΔABC的高 ∴∠ADB=90° (2) ∵∠ADB=90° ∴AD是ΔABC的高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 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 A B C 几何表达式举例:(1) ∵AB+BC>AC ∴……………(2) ∵ AB-BC<AC ∴…………… 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几何表达式举例: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如图) A B C (1) ∵ΔABC 是等腰三角形 ∴ AB = AC (2) ∵AB = AC ∴ΔABC 是等腰三角形 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如图) A B C 几何表达式举例: (1)∵Δ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 (2) ∵AB=BC=AC ∴ΔABC 是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 (2) (3)(4)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B+∠C=180° ∴………………… (2) ∵∠C=90° ∴∠A+∠B=90° (3) ∵∠ACD=∠A+∠B ∴………………… (4) ∵∠ACD >∠A ∴………………… 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如图) A B C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C=90° ∴ΔABC 是直角三角形 (2) ∵ΔABC 是直角三角形 ∴∠C=90° D A B C A B C A B C

管理信息系统_第十一章练习题

第十一章习题 11.1 单项选择题 11.1.1 DSS涉及计算机、管理决策、数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使用者而言,以下最好的说法是(C)。 a. 计算机知识最重要 b. 数学知识最重要 c. 管理决策知识最重要 d. 很难说哪种知识最重要 11.1.2 关于使用DSS的问题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最好的说法是(B)。 a. 无论是谁,只要有说明书,慢慢地试着用,会用好的 b. 经验丰富的经理会用的好些 c. 懂计算机的人会用的好些 d.没有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引导很难用好 11.1.3 以下与DSS产生和发展最无关的是(D)。 a. 信息技术的发展 b. 管理决策理论的发展 c. 企业环境的变化 d. 白领工人的增加 11.1.4 与MIS等其他信息系统相比,以下DSS的定义中,(C)是DSS最显著的特色。 a. 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信息系统 b. DSS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c. DSS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 d. DSS是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11.1.5 传统的DSS有许多功能,如A. 企业内外部信息查询;B. 决策模型构建;C. 求解算法供选;D. 决策问题分析。现在如果要你作为用户就其重要程度排队,排在最前面的是(D)。 a. A b. B c. c d. D 11.1.6 DSS是基于两种基本形式的结构分解和组合而演变起来的,这两种基本形式是(B)。 a. 数据库与模型库 b. 两库结构与基于知识的结构 c.人机对话子系统和三库结构 d. 模型库和方法库 11.1.7 MIS和DSS都有模型,但它们的模型在(A)方面是有区别的。 a. 模型的可组建性 b. 模型的大小 c.模型的多少 d. 模型的储存方式 11.1.8 DSS中的模型库和方法库是两个重要的构件,它们所存储的决策资源不同,作用也不同。模型库储存的模型和方法库储存的方法之间的区别(A)。 a. 在于对决策支持作用的“幕前”和“幕后” b. 实际上是很难识别的 c. 实际上并不大 d. 在于对决策支持作用的大小 11.1.以下关于各种信息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某企业建立了多个OAS b.某企业建立了多个CRM c. 某企业建立了多个DSS d.某企业建立了多个ERP 11.1.10 与专家系统相比,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B)的特点。 a.解决问题的逻辑清晰 b某些应用会超过专家的水平 c. 能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d. 较人性化 1传统的DSS与智能DSS在构成、应用对象、性能等方面有许多区别,但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D )。 a. 部件的多少 b. 使用方便程度 c. 计算能力的大小 d. 人机之间距离的远近 11.1.12 DSS需要良好的人机对话子系统,最主要是为了(A)。 a. 使计算机更接近人 b. 方便决策人员的使用 c. 使人更接近计算机 d. 便于维护人员维护 11.l.13 推理机是IDSS中的重要构件,也是IDSS的主要特色,在决策支持的过程中发挥(B )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_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2.在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3.如图5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 4.D是△ABC内一点,那么,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D+CD>BC B.∠BDC>∠A C.BD>CD D.AB+AC>BD+CD 5.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6.如图6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A.80° B.90° C.120° D.140° 7.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k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k B.2k+1 C.2k+2 D.2k-2 8.如图所示,在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内部有一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A.7cm2 B.8cm2 C.9cm2 D.10cm2 二、填空题. 9.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个. 10.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而活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 11.用长度为8cm,9cm,10cm的三条线段_______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12.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根木条. 13.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14.如图1所示,AB∥CD,∠A=45°,∠C=29°,则∠E=______. (1) (2) (3) 15.如图2所示,∠α=_______. 16.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 1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 18.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能够镶嵌. 1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20.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_____?条对角线.21.如图3所示,共有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以∠C?为一个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