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词解释

解剖名词解释
解剖名词解释

解剖名词解释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尺神经沟:尺神经沟位于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在其内通过,此处表浅贴近骨面,隔皮肤可触到。

界线:是指由骶骨的岬及其两侧的骶骨翼、髂骨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也是盆腔的入口。

颅囟: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颅囟主要有前囟(额囟)、后囟(枕囟)、蝶囟和乳突囟。

椎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

Chopart 关节:又称跗横关节transverse tarsal joint.Chopart关节是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的联合构成,其关节线横过跗骨中份,呈横位的"S" 内侧部凸向前,外侧部凸向后.但关节腔并不相通,在解剖学中为独立的关节.

临床上常沿此线进行足的截断。

半月板:半月板是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下面为平的,与胫骨平台相接。这样的结构恰好使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形成一较深的凹陷,从而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别附着在胫

骨平台中间部非关节面的部位,在髁间棘前方和后方。这个部位又可称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故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当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臂丛,致使患肢麻木、疼痛或运动障碍等,称“前斜角肌综合症”。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有两侧三层扁肌腱膜纤维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至于耻骨联合,坚韧而缺少血管,中点有脐环。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近浅环外侧脚处有反转韧带参与构成后壁);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口为皮下环。

海氏三角:又称腹股沟三角,位于腹股沟区前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后面正对腹股沟内侧窝,前面正对腹股沟管浅环。该三角区内无腹肌,腹横筋膜又较薄弱,加之腹股沟浅环也位于此区,因此是腹前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腔内容物若经此三角突出达皮下称直疝。

三角胸肌间沟:就是三角肌和胸大肌构成的一个沟,里面有头静脉穿过。

三边孔: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侧1cm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四边孔: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的四边形间隙。上界:小圆肌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穿行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

股管:股管femoral canal为股鞘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平均长约1.3cm。有上、下两口及前、后、内、外四壁。

骨间肌:起始于掌和跖骨上端;向下止于掌指和跖趾关节的两个近侧籽骨,并分出两支绕至指和趾部背面,与伸肌腱相连。肌的数目因家畜种类而异:狗4条,猪2条,反刍兽2条合并为一条,马只保留1条,称骨间中肌。作用在肉食兽和猪可屈掌指和跖趾关节;马和成年反刍兽已完全转变为腱组织,常称悬韧带,反刍兽并有分支至浅屈肌腱,主要是通过籽骨和籽骨远侧韧带以支撑掌指和跖趾关节于正常背屈状态,可沿掌骨或跖骨后方与屈肌腱之间触摸到。

股三角: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从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及其分支,还有股管(空隙)等结构。股三角在大腿的前面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股三角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和腹股沟深淋巴结、脂肪组织等。股动脉居中,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收肌管:又称Hunter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由股内侧肌、缝匠肌、长收肌和大收肌围成。

梨状肌上孔: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上缘之间各有一间隙,称为梨状肌上孔.穿过此孔的结构自外

向内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臀上神经分上、下两支支配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后部;臀上动脉亦分浅、深两支,浅支主要营养臀中、小肌及髋关节静脉与动脉伴行。

血管腔隙:腹股沟韧带与髋骨间被髂耻弓(连与腹股沟韧带和髋骨的髋耻隆起之间的韧带)分隔成内、外侧两部;内侧的为血管腔隙。是腹、盆腔与股内侧区之间的重要通道。

牙式:牙式是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用以咬切食物的切牙(incisor);用以撕裂食物的尖牙canine teeth)和用以研磨食物的前磨牙(premolar)与磨牙(molar)。牙排列成上下两列,各型牙数目和排列情况常用牙式表示。Vater壶腹:胰头后面的胆总管沟,斜行进入十二指肠第二段后内侧壁,70%的人在此处与胰管汇合成膨大的壶腹(Vater壶腹)。

Oddi括约肌:胆总管末端和胰管末端的环形平滑肌与胆胰壶腹周围的环形平滑肌一起合称为Oddi括约肌,又称胆胰壶腹括约肌,具有控制胆汁和胰液排放的作用。进食时,Oddi括约肌松弛,胆汁和胰液流入十二指肠;不进食时Oddi 括约肌收缩,关闭其围绕的管道。

Treitz韧带:(十二指肠悬肌)(位于第2腰椎左侧的十二指肠悬肌(起自右膈脚,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部后面)和包于其下段外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腹膜皱襞跨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左缘和横结肠系膜根之间。韧带有悬吊固定十二指肠的作用,是空肠起点标志。十二指肠悬韧带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深部,由纤维组织和肌组织构成,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面向上连至右膈脚,有上提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又称屈氏韧带,是区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标志。McBurney点:麦氏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

的中、外1/3交点为标志。

肛管:解剖学肛管指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成人平均长2.5cm。外科学肛管指肛缘到肛管直肠环平面的部分,成人平均长4cm,外科学肛管有4个界限;(1)肛门缘,平常也叫肛门口,是消化道最低的界限;(2)括约肌间沟,即白线,在肛门缘与齿线之间,距肛缘约1cm,正对内、外括约肌连接处。如将食指伸入肛管,摸到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有一个凹陷的沟,即括约肌间沟;(3)齿线,在白线上方皮肤黏膜交界处,距肛缘约2.5cm有一环锯齿状的线叫齿线;(4)齿线和白线之间表面光滑,光泽发亮,叫肛门梳。

第一肝门:第一肝门就是肝脏代谢物质进入(in)和出来(out)的第一个通道。在肝脏的脏面,H形的沟,是门静脉、肝总管、肝动脉出入肝脏的位置,称为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肝的脏面被分为肝右叶(right lobe of liver)、肝左叶(1eft lobe of liver)、肝方叶(quadrate lobe 0f liver)和肝尾状叶(caudate lobe of liver)。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后即注入下腔静脉,临床上常称此处为第二肝门(secondary porta of liver)。

Calot三角:解剖学上将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下缘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又叫Calot三角)。该三角内常有发自肝右动脉的胆囊动脉经过,并常见胆囊颈部的淋巴结。胆囊三角是临床解剖上的主要标志,在行胆囊切除时要在该三角内寻找胆囊动脉并加以结扎切断,要辨认清楚而不可伤及较粗的肝右动脉,以免发生出血或结扎而引起右半肝缺血。胆囊动脉常发生变异,应特别予以注意。该三角区域是外科手术极易发生误伤的部位。

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的中部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皱襞,它下端的突起

称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距中切牙约75CM。其上1~2CM处,个别人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为副胰管的开口。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副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下呼吸道:临床上通常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合称为下呼吸道。易出血区:易出血区是指血管易破裂出血的区域。

弹性圆锥:又称环声膜,为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结构。其纤维起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呈扇形向下后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内面及杓状软骨声带突。此膜上缘游离,紧张于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称为声韧带,是构成声襞的基础。弹性圆锥前份较厚,张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上元之间,成为环甲正中韧带。当急性喉阻塞来不及进行气管切开术时,可切开或用粗针头穿过此韧带,建立临时的通气道,抢救病人生命。

气管隆嵴:气管末端的一段组织,是左右主支气管的分界,也是支气管镜检查时定位的一个重要解剖标志。

声门:英文称为glottis。气流从肺部呼出,途经肺部、支气管和气管,然后到达喉部。两侧声带位于喉部,声带间的区域为声门。

声带:又称声壁,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声带的固有膜是致密结缔组织,在皱襞的边缘有强韧的弹性纤维和横纹肌,弹性大。两声带间的矢状裂隙为声门裂。

肺门:肺内侧面(又称纵膈面)贴近纵隔和脊柱,其中央凹陷处称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正常情况下,纵隔位置较固定。一侧发生气胸时,纵隔向对侧移位。

支气管肺段:肺段支气管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胸膜: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而不能分离,并伸入肺叶间裂内。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是一个封闭的潜在性浆膜囊腔隙,即胸膜腔pleural cavity,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胸腔:胸腔由胸廓与膈围成,上界为胸廓上口,与颈部相连。

胸膜腔: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所形成的密闭间隙。

肺韧带:肺内侧面,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包绕肺根并向下形成肺韧带,其内有小血管,肺切除时应结扎。

膀胱三角: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粘膜都保持平滑状态。此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renal column,columnae renales,属肾皮质。

精索:精索是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其内主要有

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鞘韧带等,自皮下环以下,精索外被三层被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

精索为一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环(又称腹环,经腹股沟管),延至睾丸上端,主要由3层被膜包裹输精管精索部、腹股沟部、睾丸动脉、蔓静脉丛、输精管血管、淋巴管、神经丛及腹膜鞘突残余等构成。

是位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被膜包裹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所构成。

会阴:会阴是盆膈以下所有软组织,可分为前部的尿生殖三角和后部的肛门三角。Cooper韧带: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也称为Cooper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在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向后上方返折形成腹股沟韧带,韧带内侧端的一小部分纤维向下后方,并向外侧转折成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着于耻骨梳上的部分,称为耻骨梳韧带。

盆膈: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其下方由尿生殖隔封闭,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盆膈后部有肛管通过。盆膈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坐骨肛门窝:坐骨肛门窝位于肛管的两侧,略似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窝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窝底为肛门三角区的浅筋膜及皮肤。内侧壁的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它们的盆膈下筋膜。外

侧壁的下份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份为闭孔内肌及筋膜。前壁为尿生殖膈,后壁为臀大肌下份及其筋膜和深部的骶结节韧带。

Bartholin腺:简称巴氏腺,也叫巴多林腺。与男性的尿道球腺相当,为两个黄豆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呈红黄色,位于阴道口两侧,前庭球的后内侧,与前庭球相接,并往往与其重叠在一起,其深部依附于会阴深横肌,其表面覆盖球海绵体肌(阴道括约肌)。前庭大腺属于复泡管状腺,质较坚硬,在唇后连合附近隔皮肤可以触及到,其排泄管长1.5—2cm,向内前方斜行,开口于阴道前庭,阴道口两侧,在处女膜或处女膜痕附着部与小阴唇后部之间的沟内,其分泌物黏稠,有滑润阴道前庭的作用。

卵巢伞:输卵管末端膨大成漏斗状的部分称为输卵管漏斗部,开口于腹膜腔,称为输卵管腹腔口。口周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为输卵管伞,临床上以此作为识别输卵管的标志,其中有一条最长的到达卵巢表面称为卵巢伞。卵巢伞有引导卵子进入输卵管的作用。目前这种拾卵机理不明。

腹腔:胸腔和盆腔之间的躯干部分,有些解剖学家把盆腔包括在腹腔内。

腹膜腔: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

腹膜:腹膜是指在存在高等脊椎动物腹腔中的一层黏膜,主要由间皮细胞构成,藉由结缔组织的支持所形成的一层膜状组织。腹膜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腹腔脏器的血液、淋巴和神经组织经由腹膜与外界相连。腹膜也具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

腹膜内位器官:腹膜内位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大。主要的器官有: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

等。

腹膜间位器官:此类器官三面、或多面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小。主要的器官有:升结肠、降结肠、肝、膀胱、子宫等。

腹膜外位器官:此类器官只有一面包被腹膜,几乎不能活动。主要的器官有: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等。

体循环:体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携带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经过一系列循环交换。它是血液在心血管系内两大具体循环途径之一,它与另一循环途径-肺循环同时进行。

肺循环:肺循环(小循环)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干,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是肺循环主干,向左后上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房,分左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经食管、胸主动脉前方至肺门,分两支进入左肺。右肺动脉较长,经升主动脉、上腔静脉的后方达右肺门。经过肺左右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最后达肺泡壁,形成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再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肺静脉起自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逐级汇合成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肺静脉分左右两支,分别称为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肺静脉内为气体交换后含氧较高的血红色血液。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为肺循环或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侧枝吻合:有的血管主干在行程中发出与其平行的侧副管(colleteral vessel)。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吻合,称侧支吻合。

房室交点: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交汇处,是冠状窦注入左心房的点。

Todaro腱:Todaro腱为前端附着于中心纤维体,后端在冠状窦嵴处连于下腔静脉瓣的腱性组织。

Koch三角:在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三角。

隔缘肉柱:在右心室流入道(固有心腔)的心壁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肌性隆起,称肉柱,其基部附着于室壁,尖端突入心室腔的锥体形肌隆起,称乳头肌,分为前,后,隔侧三群,其中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肌束横过室腔至室间隔的下部,称隔缘肉柱(节制索),形成右心室流入道的下界,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功能。

三尖瓣复合体:位于右心房与心室之间,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组成,在功能和结构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它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右纤维三角:又名中央纤维体,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之间。

心间隔:心的间隔把心分为容纳动脉血的左半心和容纳静脉血的右半心,它们之间互不相通。左右心房之间的称为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的称为室间隔,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为房室隔。

壁冠状动脉:冠脉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如果一段冠脉行走于心肌内,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行走于心肌桥下的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冠状窦:冠状窦:位于心后面的冠状沟内,左侧起点是心大静脉和心房斜静脉注入处,起始处有静脉窦,右侧终端是冠状窦口。

心包横窦:是指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的心包腔部分。动脉导管:动脉导管是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为胎儿循环的重要通路。小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即在功能上关闭,绝大多数婴儿生后3个月左右在解剖上

逐渐闭合成为动脉韧带,若不闭合即称动脉导管未闭。

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

掌深弓:位于诸指肌腱的深面,平腕掌关节高度,由桡动脉的末端与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由桡动脉终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并有静脉伴行。位于掌骨和骨间肌浅面,指屈肌腱与屈肌总腱鞘的深面,与尺神经深支伴行;适对第2~4掌骨底远侧,弓顶位于掌浅弓近侧1~2cm处。由弓的远侧缘发出3条掌心动脉,沿骨间掌侧肌下行,至掌指关节处,分别与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吻合。另外发返支和穿支,分别与腕掌网、腕背网相交通,它们是手部的吻合动脉。腹腔干:为一粗短动脉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向前达胰上缘,分为3条较大的分支: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

浅静脉:浅静脉位于皮下浅筋膜内。收纳皮肤,浅筋膜的静脉血,最终汇入深静脉。

深静脉:位于深筋膜深面。

静脉瓣:人体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汇合成静脉,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而入右心房。全身除内脏、脑和头颈部的大多数器官的静脉无静脉瓣膜外,其余各部的静脉都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称为静脉瓣。

翼静脉丛:是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翼丛与上颌动脉在

颞下窝的浅部;翼内,外肌的肌腹,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则在该肌的深部.翼丛通过眼下静脉和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蔓状静脉丛:睾丸和附睾的静脉回流会合而成精索蔓状静脉丛,沿输精管之前缘上行组成精索的主体。

肝门静脉: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相当于第2腰椎的高度。

痔: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

淋巴:也叫淋巴液,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淋巴细胞,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后形成。

淋巴导管:淋巴导管分为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两部分。

乳糜池:是人体淋巴循环的一部分,收集肠干,左右腰干的淋巴,注入到胸导管中,再注入左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中。

Virchow淋巴结:魏尔啸淋巴结(Virchow node)通常指肿瘤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

神经元:又称神经原或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胶质:神经胶质是神经胶质细胞的简称。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形成网状支架。

尼氏体:尼氏体为嗜碱性物质,又称嗜染质,光镜下呈斑块状或细粒状散在均匀分布。

突触: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

的结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灰质:灰质是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灰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合一起称为神经核。

白质: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在中枢部,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集聚而成。它不含胞体只有神经纤维。白质内又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束。

髓质:无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即神经节可分为神经元细胞体的集合部分和细纤维密集交叉的部分。后者称为髓质。髓质中突触前纤维和突触后神经元的轴索及其侧支相聚,形成突触。在突触后神经元细胞体上通常没有突触。

皮质:大脑皮层,又称为大脑皮质,或简称为皮质或皮层,是大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大脑皮层是端脑的一部分,属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演化史上最为晚出现、功能上最为高级的一部分。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常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神经节: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也指传入神经的胞体。

髓鞘: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即髓鞘有施旺细胞和髓鞘细胞膜组成;其作用是起绝缘作用,防止神经电冲动从神经元轴突传递至另一神经元轴突。

轴突:轴突是指动物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离开细胞体的细而长的突起。轴突为神经元的输出通道,作用是将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另一个或多个神经元或分布在肌肉或腺体的效应器。

树突: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细胞体的伸延部分产生的分枝称为树突,树突是接受从其它神经元传入的信息的入口。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薄束:fasciculus grancilis。薄束是脊神经后根内侧部的粗纤维在同侧脊髓后索的直接延续。薄束成自同侧T5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

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脊髓丘脑束:为一神经纤维束,从脊髓上行到丘脑,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及压觉。

锥体束:锥体束是下行运动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束。

脊神经节:脊髓后根有一膨大部分称脊神经节,内含假单极神经元。位于后根入椎间孔处。为深浅感觉传入神经的第一级神经元。

白交通支:由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核细胞发出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组成。因节前纤维有髓鞘反光发亮,故呈白色。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随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离开脊神经组成白交通支至椎旁节,由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从C8—L3(另说T1—L3)节段的脊髓灰质侧角发出,所以白交通支也只存在于这些节段的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灰交通支:由交感干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多无髓鞘,色灰暗。灰交通支由交感干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多无髓鞘,连于交感干与31对脊神经前支之间。

四叠体:又称顶盖,由两对小圆丘组成。上一对,称上丘,由数层相互交替的灰、白

质构成,是视觉皮质下中枢,借上丘臂(为白质纤维)与外侧膝状体联系,主要形成眼运动的反射中枢。上丘可能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别是痛觉纤维。下一对,称下丘,是听觉皮质下中枢,借下丘臂(为白质纤维)与内侧膝状体联系。在每一个下丘内,含有一卵圆形细胞团,称四叠体。

内侧丘系:来自脊髓的薄束和楔束终止在延髓中下部背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由此二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称内侧丘系。

外侧丘系:由双侧蜗神经核和双侧上橄榄核发出的二、三级听觉纤维组成。这些核团发出的大部分纤维,在脑桥中下部,经被盖的腹侧部横行越边到对侧,形成斜方体(其外侧部被上行的内侧丘系纤维纵行穿过),然后在上橄榄核的背外侧转折向上,构成外侧丘系;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加入同侧外侧丘系上行。该丘系在脑桥行于被盖的腹外侧边缘部;在中脑的下部进入下丘,大部分纤维在此终止换元,小部分纤维穿过下丘和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一侧外侧丘系传导双侧耳的听觉冲动。

三叉丘系:三叉丘系又称三叉丘脑束,由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大部分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在脑干内紧贴于内侧丘系背外侧上行,终于丘脑腹后内侧核·主要传导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黏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三叉神经脑桥核的部分神经元发出传导牙和口腔黏膜的触压觉纤维直接进入同侧三叉丘系,止于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角回:角回(Angular Gyrus),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

隔区:位于胼胝体嘴的下方,包括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

边缘叶:指大脑半球内侧面,与脑干连接部和胼胝体旁的环周结构;它由隔区(胼

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和齿状回组成。

基底核:是大脑深部一系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

内囊: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翼腭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翼腭窝内,上颌神经下方,为一不规则的扁平小结。

副交感根来自面神经的岩大神经,在节内换元,分布于泪腺、腭和鼻甲的粘膜,支配粘膜和腺体的分泌。另外交感根来自颈内动脉丛形成的岩深神经,感觉根来自上颌神经的翼腭神经。

耳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卵圆孔的下方,贴附于下颌神经内侧,有4个根:副交感根来自岩小神经,在节内换元,发节后纤维经耳颞神经至腮腺,司腮腺分泌;交感根来自脑膜中动脉交感丛;运动根来自下颌神经,分布至鼓膜张肌和腭帆张肌;感觉根来自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

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是一个小扁平四角形体,位于视神经后部外侧,属副交感神经节。有3个根进入此节:1.副交感根,其纤维在此节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加入睫状短神经;2.交感根:来自颈内动脉交感从;3.感觉根,来自眼神经的鼻睫神经。由节发出6-10条睫状短神经,向前进入眼球。其副交感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交感纤维支配瞳孔开大肌和眼血管;感觉纤维接受眼球的一般感觉,经三叉神经入脑。

鼓索:在面神经管距茎乳突孔6mm处发出,经鼓室,穿岩鼓裂至颞下窝,向前下并入三叉神经的分支舌神经中,并随其分布。

喉返神经:喉部的主要运动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诸肌。

角膜反射: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同时和刺激无关的另一只眼睛也会同时产生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海绵窦: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上矢状窦:为硬脑膜窦,位于大脑镰的附着缘,收集大脑半球上外侧面上部及内侧面上部的静脉血,以及通过蛛网膜粒回流的脑脊液,向后注入窦汇。

下矢状窦:硬脑膜窦,位于大脑镰的游离缘,收集大脑半球内侧面、大脑镰和胼胝体的部分静脉血,向后至小脑幕前缘与大脑大静脉汇合形成直窦。

横窦:为硬脑膜窦,位于枕骨内面的横窦沟内,向外、向前行至岩枕裂处急转向下而延续为乙状窦。

乙状窦:系脑膜窦之一。位于乙状沟内。乙状窦接受横窦的血液,然后注入颈内静脉。

窦汇:窦汇是上矢状窦、下矢状窦交界的位置,就是一个正常的静脉结构。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1.椎间盘:亦称椎间纤维软骨,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中央 部是柔软而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成髓核,周围部是由多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富于坚韧性,牢固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椎间盘共23个,坚韧富有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复原,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 2.板障: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称为板障,分布有板障静脉 3.翼区:颞窝底由额骨、顶骨、颞骨鳞部和蝶骨大翼组成,在四骨会合处常形 成“H”型缝,称为翼区(翼点),脑膜中动脉在此处通过。翼区骨质薄弱,极易发生骨折。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呈似“H”型的沟,其中位于中间的横沟称为肝门,有 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5.肺根:纵膈面中部偏后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 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这些进出肺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肺根。 6.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 窄部位。声门裂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称膜间部,与发音有关,为喉癌好发部位;后2/5在杓状软骨之间称软骨间部,是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7.胸膜隐窝: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 能充满此空间,胸膜腔的这部分称为胸膜隐窝。重要胸膜隐窝包括:(1)肋膈隐窝:为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圆形,是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膜腔

积液首先聚积于此。此隐窝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隙;(2)肋纵隔隐窝:肋胸膜与纵膈胸膜转折处,由于左肺前缘有心切迹存在,故左侧肋纵膈胸膜较大 8.膀胱三角:在膀胱的底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称为膀胱三角。此区域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该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9.静脉角: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分别由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 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10.心卵圆窝:下腔静脉瓣瓣膜向内延伸至房间隔的卵圆窝前缘,卵圆窝是胎儿 时期右心房通向左心房的卵圆孔的遗迹,下腔静脉瓣起引导血流的作用,出生后卵圆孔关闭,下腔静脉瓣也失去作用而退化,有人此瓣完全消失。11.颈动脉窦: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 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此处感受器,可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12.颈动脉小球: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它与主动脉 小球一样,均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13.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经膈的主 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部,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静脉角。胸导管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

重庆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第15章泌尿系统 (四)名词解释 1. nephron 2. podocyte 3. filtration barrier 4. jutaglomerular complex 5. macula densa 6. 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7. distal convoluted tubule 8. 血管球 9. 泌尿小管 10. 髓袢 11. 球内系膜细胞 12. 直血管袢 13 球旁细胞 1.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和毛细血管球组成,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肾小体的功能是滤过形成原尿,肾小管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形成终尿。 2. 足细胞是肾小囊脏层细胞,体积较大,胞体凸向肾小囊腔,胞体上发出初级突起,初级突起上再发出次级突起,次级突起彼此嵌合成栅栏状,紧贴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突起之间有宽约25nm的裂孔,孔上覆以4-6nm厚的裂孔膜,参与滤过屏障的组成。突起内有微丝,收缩可改变裂孔的宽度。 3.滤过屏障又称滤过膜,是位于肾血管球毛细血管管腔与肾小囊腔之间的屏障结构,由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组成。由于血管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血液在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大量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滤液,即原尿。滤过膜的通透性取决于各层分子孔径以及滤过物质的电荷特性。正常时,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滤过膜。 4. 球旁复合体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大致呈三角形,致密斑为底,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分别为两侧边,球外系膜细胞位于三角形中心。球旁复合体主要通过致密斑感受肾小管内钠离子的浓度,将信息传给球旁细胞,后者分泌肾素,从而调节血压和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5. 致密斑为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斑。其中细胞呈柱状,排列紧密;核椭圆形,位近细胞顶部。致密斑处的基膜不完整,细胞基部由突起与邻近的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连接。致密斑为球旁复合体的组成成分之一,为钠离子感受器,能感受远曲小管内滤液的钠离子浓度。 6.近曲小管为近端小管的曲部,蟠曲在肾小体附近。其管腔小,管壁由单层立方或锥形细胞围成,细胞分界不清。胞质嗜酸性,其游离面有密集排列的微绒毛,构成光镜下的刷状缘,基底部有质膜内褶和线粒体构成的基底纵纹。近曲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重要场所,原尿中85%以上的Na+、水,全部的葡萄糖、多肽、氨基酸、50%的碳酸氢盐、磷酸盐以及维生素等均在此重吸收。另外,近曲小管还可向管腔内分泌或排泄某些代谢终产物。 7.远曲小管为远端小管的曲部,下接集合小管,管壁上皮为立方细胞,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少,基底纵纹明显。远曲小管可重吸收水、Na+,排出K+、H+、NH3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The Supreme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2.Pterion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 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 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 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7.足弓:跗骨和跖 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8.斜角肌间隙: 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 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11.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12. 肝门 :在肝的脏面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 的部位13.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 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14. 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15.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16. 肾蒂: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17.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 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18. 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 瘤的易发区。19.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20. **峡:**颈**上部的上端与**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 术常在此进行21. **穹:**的上端包绕**颈**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其中,以**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22.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 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23.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

解剖名词解释 (3)

名词解释 1、骺软骨: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 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2、椎孔: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一孔,称椎孔。全部椎骨 的椎孔连接成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等。 3、椎间孔:椎弓根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 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4、骶岬:骶骨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骶岬),参与 骨盆界线的组成。 5、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 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6、翼点: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 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7、主动脉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

与脊柱之间围成的孔称为主动脉裂孔,其内有降主动脉 和胸导管通过。 8、M cBurney点(麦氏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 投影,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9、肝门: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 肝门静脉左右支及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称肝门。10、Calot三角(胆囊三角):有胆囊管、肝总 管和肝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 动脉的标志。 11、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返折处的胸 膜隐窝,左右各一,整体成半环状,是胸膜腔位置最低 的部分,胸膜发生炎症时,渗出液积聚于此。 12、肾蒂:出入肾门的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 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为肾蒂。 13、肾区: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 的夹角称为肾区,肾患某些疾病时,此区可有压痛或叩 击痛。 14、膀胱三角:为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系统解剖学 名词解释

紧贴于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特点:由致有营养骨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灵敏。内层含有 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存在于骨髓 具有造血功能,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黄骨髓主要由脂肪 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 椎孔vertebral: 由锥体和椎弓围成,彼此连成椎管,容纳和保护 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前下部,由额,顶,颞, 形的缝,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 由骶骨岬,骶骨与耻骨联合 由腭垂下缘、左、 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 ,位于十二 起自胸骨柄及 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时使头后仰。一侧病变使该肌痉挛时,75cm , , 外包, 是肾动脉、肾静脉、肾. ,:由前至后 肾静脉、 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部,前部、左右侧部、后部。前部浅,后部最深,并于子宫直肠陷凹相邻,两者间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该陷凹内有积液时,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引流,以便诊 --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特点:大循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大循环精脉内 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意义:血液流经全身毛细血管时,血液 —肺动脉 动的是有大循环经静脉流回到心的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经肺部气体交换后的动脉血。意义: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时, 是一卵圆形 —心包液。 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动脉导管在出生后6个月尚未闭锁,则 能接受体内、 外 又称 也称3.5mm 处的一黄色小 — 传 神经纤维(轴突及其髓鞘)聚集所形成的结构,颜色白亮,称

胞体非特异性冲动,使大脑皮质保持意识水平、清醒状态;通过网 状脊髓束参与运动调节;通过网状结构内的生命活动中枢,保 止于舌正中线两侧。 舌向前下方,即伸舌。若一侧颏舌肌瘫痪,当病人伸舌时,舌 嵌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挤压延髓, 只—胸一至腰三各脊 腔内有脊神经通过。意义:临床上常将麻醉药注入此腔内--硬 脉,左右颈内动脉、左右后交通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互相连接而成。意义:在该动脉环完整时,若构成此环的某一处血液 肝脏面有H 形三条沟,其中横沟位于脏面正中, 有肝左、 左右主支气管在肺门附近按肺叶分出肺叶支气管,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肺段支气管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 女性直肠与子宫之间的陷凹称为直肠子宫陷凹, 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5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裸 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和和毛细血管后静 —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突起。 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 1— 2 形关节,临床上可沿此线进行 纤维层位于外层,又称腱纤维鞘;滑膜层位于腱纤维鞘内,其内层包在肌腱表面称脏层,外层贴在腱纤维层的内面,称为壁层。脏壁两层之间含少量滑液,可 中层分隔竖脊肌与腰方肌、中层与浅层在竖脊肌外侧会合,深层覆盖在腰方肌前面,三层在腰方肌外侧缘会合成为腹内斜肌 肌鞘后层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以下,由于腹直肌鞘后层全部移至腹直肌的前面,故后层下缘形成一条凹向下的游离 4~5厘米。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 后层由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愈合而成。

人体解剖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关节:间接连接又称关节,其特点是骨与骨之间借膜性互相连接,其间有腔隙及滑液,有较大的活动性。 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紧密窄隙,内含有少量滑液。 椎间盘: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 肋弓:第8~10对肋软骨不直接连于胸骨,而是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一对肋弓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的凸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一斜贯腹肌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厘米。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筋膜:位于肌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股三角: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为底朝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结等。 咽峡:由左、右腭舌弓(或腭帆后缘和两对腭弓)与舌根共同围成的通道。 皮下环: Treitz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被一条由少量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的固定于腹后壁的十二指肠悬韧带,腹部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为麦氏点。 齿状线: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的一锯齿状环行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 肝门:肝中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通过的横沟。 弹性圆锥:又称环甲膜,为圆锥形弹性纤维膜,其下缘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其上缘游离,张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 声带:喉腔中前庭襞和声韧带、声带肌三者合称声带。 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是膜间部;后2/5在杓状软骨之间是软骨间部。是喉结核好发部位。 上呼吸道:在临床应用中称鼻、咽、喉三者为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临床上通常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合称为下呼吸道 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之处 肺根: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被结缔组织包绕所形成的结构, 称肺根。纵膈:是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为肾门。是肾静脉、肾动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的部位。肾区: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口之间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由于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无论在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此区称为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睾提肌:来自腹内斜肉和腹横肌,呈伴状排列,可以反射性的上提睾丸。 精索:是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管延至睾丸的上端。主要成分是输精管、睾丸动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局部解剖学》习题 第一章头部 (一)名词解释 1.局部解剖学 2.眉弓 3.翼点 4.乳突 5.头皮 6.颅顶部的"危险区" 7.海绵窦 8.小脑幕

第二章颈部 一、颈部层次结构、舌骨上区和颈动脉三角 (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结节 2.锁骨上大窝 3.神经点 4.颈静脉弓 5.胸骨上间隙 6.气管前间隙 7.咽后间隙 8.椎前间隙 二、肌三角、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鞘 2.颈袢 3.锁骨上三角 4.Virchow淋巴结 5.静脉角 6.甲状腺鞘 7.Sibson筋膜

一、胸壁、膈、胸膜和肺(一)名词解释 l.胸骨角 2.胸膜腔 3.肺根 4.肋膈隐窝 5.乳房悬韧带 二、纵隔(一)名词解释 1.纵隔 2心包横窦 3.心包斜窦 4.心包前下窦 5.心包腔 6.动脉韧带 7.动脉导管三角

一、腹前外侧壁(一)名词解释 1.腹直肌鞘 2.弓状线 3.半月线 4.腹白线 5. 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6.腹股沟韧带 7.腹股沟镰(联合腱) 8.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9.腹股沟管 10.腹股沟管深环 二、腹膜腔与结肠上区脏器(一)名词解释 1.胃床 2.十二指肠球 3.十二指肠空肠曲 4.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 5.膈下间隙 6.肝门(第一肝门) 7.肝蒂 8.胆囊三角(Calot三角) 9.肝胰壶腹(Vater壶腹) 10.胃脾韧带 三、结肠下区脏器和腹膜后隙(一)名词解释 1.左肠系膜窦 2.右肠系膜窦 3.回盲部 4.回盲瓣 5.McBurney点 6.Lanz点 7.腹膜后隙 8.肾角(脊肋角)

Anatomy Term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07口腔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1.p10 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为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额骨板障静脉汇入上矢状窦,蝶骨板障静脉汇入海绵窦。因此,鼻腔和鼻窦感染可由此进入颅内。 2.p14 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3.p15 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4.p18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两侧的肋切迹与第2肋软骨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5.p 18或p50 第8~10对肋前端与上位肋借肋软骨构成软骨间关节,形成肋弓。 6.p26 颞窝前下部较薄,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成H形的缝,此处最薄弱,称为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7.p28或p152 鼻腔周围含气颅骨的腔,开口于鼻腔,窦壁衬以粘膜并与鼻腔粘膜相移行。共有四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前部; 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8.p45 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成人有23个椎间盘,中央部为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椎间盘起连接、保护、增加脊柱运动幅度之作用。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牵涉性痛,称为椎间盘脱出症。 9.p79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这些结构,产生相应症状,称为前斜角肌综合征。 p117 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消化管道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为下消化道) p118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两者的分界。 p139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中线的中、外交点处。 p147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常有胆囊动脉通过,是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p150 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p160 纵隔面中央有椭圆形凹陷称肺门,内有支气管、血管、神经、淋巴管等出入。 p164 脏、壁胸膜相互移行,二者之间围成的封闭的胸膜间隙,左、右各一,呈负压。 p165 左右各一,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返折形成,容量最大,在人体直立时位置最低,胸膜炎有渗出时,液体首先积聚于此。 p170 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的门户。 p170 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为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所占据。 p171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 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 8.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 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11.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处。 12. 肝门:在肝的脏面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 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13.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 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4. 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15.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16. 肾蒂: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 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17.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 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19.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 的标志 20. 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 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21. 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 其中,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22.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 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23.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 24.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较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25.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 三角。此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椎间孔: 由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的孔,叫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2.胸骨角: 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横形突起,称为胸骨角。平第2肋,是临床记数肋序数的标志 3.翼点: 颞窝的前部,有顶骨、蝶骨、额骨、颞骨四骨交汇而形成的‘H’形的骨缝区,称为翼点。(太阳穴)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伤易造成颅内出血。 4. 基底动脉环:又称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大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的动脉环。当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阻塞时,血液可经此动脉环重新分配,得到一定缓解。 5. 硬膜窦:硬膜窦是由硬脑膜的骨膜层和脑膜层在特定部位相互分离而形成的腔隙,在腔隙内面衬有内皮细胞。硬膜窦中充以静脉1.血并与静脉相续,故又称静脉窦。其壁厚不易塌陷,损伤时则出血凶猛。 6.椎间盘: 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组成。纤维环破裂可以导致髓核脱出压迫脊神经出现一系列症状。 7.筋膜: 贯穿身体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它包绕着肌肉、肌群、血管、神经。筋膜分好几层,分别叫浅筋膜、深筋膜、内脏筋膜,它们延绵不断贯穿身体上下。 8.腱鞘: 为包围在长肌腱外面的双层结缔组织鞘管,存在于手足等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侧和足趾跖侧等处。 9.咽峡: 是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10.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接,期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隙。腔内流动着脑脊液。 11. 硬膜外隙: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窄隙称为硬膜外隙。内含静脉丛、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脊神经根通过此腔。 12.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向内卷曲增厚,架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声门裂 2、肺门 3、肺根 4、胸膜腔 5、肋膈隐窝 6、膀胱三角 7、肝门 8、齿状线 9、胆囊三角10、腹膜11、小网膜12、精索13、冠状窦14、心包15、颈动脉窦16、颈动脉小球17、关节腔18、静脉角19、局部淋巴结20、环转运动21、视神经盘22、神经核和神经节 23、椎间盘24、灰质和白质25、纹状体26、内囊27、硬膜外隙28、蛛网膜下隙29、终池30、大脑动脉环31、交感干32、翼点33、足弓34、海氏三角35、骨髓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2、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 3、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4、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 5、肋膈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半环形间隙,即使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间,是直立位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腔积液首积聚于此。 6、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粘膜面,由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此区无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充盈与否,均保持平滑状态,不形成皱襞,是膀胱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也是膀胱镜检的重要部位。

解剖名词解释

解剖名词解释 1 ?翼点(pterion )额骨、顶骨、颞鳞和蝶骨大翼四骨连结的骨缝呈“H”形,此部位称为翼点,此部骨质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 过。 2、蝶鞍( sella turcica )位于颅中中间部蝶骨体上方, 蝶鞍中间的凹窝为垂体窝. 3、翼腭窝( pterygopalatine fossa )为不规则的窄隙,后方为翼突,前方为上颌骨体, 内侧为垂直板,下部移行为翼腭管, 借腭大孔、腭小孔开口于硬腭,经蝶腭孔于鼻腔相通,经圆孔向后通颅中窝,借翼突根的翼管向后大到达颅底的破裂孔,经眶下裂通眼眶经翼上颌裂通颞 下窝。 4前囟、(anterior fontenelle )位于矢状缝前端的呈菱形的由结缔组织膜充填的结构为前囟,前囟在出生后1~2岁闭合。 5 角膜( cornea )眼球外膜的前1/ 6 ,无色透明,曲度较大,由弹性。角膜内无血管,但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故有异物或病变时,疼痛明显。 6、巩膜静脉窦( sinus venosus sclerae )靠近角膜缘的巩膜实质内,有成环状的巩膜静脉窦,为房水循环中回纳于血管的途径。 7、虹膜( iris )为血管膜的最前部的圆盘状的薄膜,虹膜将眼房分为较大的前房和较小的后房,二者借瞳孔相互交通。 8、视网膜( retina )在血管膜内面,由两层构成。外层时单层细胞的色素上皮层,内层是由视部、睫状体部和虹膜部组成的神经层,其内外两层易分离,临床上称视网膜脱离。 9、黄斑(macula lutea )位于视神经盘颞側月3.5mm处,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处。 10、视神经盘( optic disc )视网膜视部前份较薄,后部较厚,在其内面的视神经起始处的白色隆起,盘的边缘略突,中央凹陷有视网膜中动、静脉穿过,其中央处无感光细胞称盲点。 11、晶状体( lens )位于虹膜后方,玻璃体前方,呈双凸透镜状;前面曲度较小,后面曲度较大,无色透明,富有弹性,不含血管和神经。晶状体若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混浊,称白内障。 12 .鼓室:venous sinus of sclera位于颞骨岩部中的不规则间隙,由岩部、鳞部和鼓部围成。鼓室的6个壁:(1)上壁:鼓室盖,为一 骨薄板,分隔在鼓室与颅中窝间。中耳感染可经此处侵入颅内。( 2)下壁:又称颈静脉壁,为颈静脉窝的一薄骨板,分隔鼓室和颈内静脉 起始部。(3)前壁:又称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后壁,前壁上部有鼓膜张肌半管和咽鼓管的开口。( 4)后壁:有称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 开口,鼓室借乳突窦向后通入乳突内的乳突小房。中耳炎易由此侵入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小房引起乳突炎。(5)外侧壁:主要由鼓膜形成, 又称鼓膜壁。作为外耳与中耳的分界,由于该部缺少纤维组织,常可因炎症而致此部出现穿孔。(6)内侧壁:又称迷路壁,有内耳的外侧 壁形成,前庭窗的后上方有行隆起,为面神经管凸,内藏面神经,此处骨质薄,甚至缺如,因此中耳炎可能波及面神经。 13. 咽鼓管:auditory tube 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外1/3 为骨部,内2/3 为软骨部。(小儿的鼻部炎症易循此管入鼓室,咽鼓管咽口平时关闭,当吞咽,哈欠时腭帆张肌使其张开,空气进入鼓室) 14. 乳突窦:mastoid antrum 有称鼓窦,为鼓室后上方较大的含气腔,向前开口于鼓室后壁上部,向后下与乳突小房相通,内侧与面神经管水平部后端及外半规管相邻,外侧即为外耳道上三角的深面。 15. 耳蜗:cochlea 位于前庭前部,底向后方为蜗底。头向前外方为蜗顶,对鼓膜张肌半管。 16. 螺旋器:spiral organ or corti 's organ 位于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由感觉细胞、各种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和盖膜组成。 17. 灰质:gray matter 在中枢部,神经元细胞及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 。 18. 白质:white matter 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 因髓鞘含类脂而色泽白亮而得名。19.皮质:cortex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分布,称为皮质。 20. 神经核:nucleus 在中枢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21. 神经节:ganglion 在周围部,神经元的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其中由加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的为感觉神经节,由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的,与支配内脏活动有关的称为内脏运动神经节。 22. 神经纤维束:tracts 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神经纤维束。 23. 神经:nerve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集聚在一起称为神经。 24. 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 是脊髓颈部的膨大部位,位于C4~T1 之间,它的出现与上肢的形成有关,发出纤维到达上肢。 25. 腰骶膨大( lumbosacral englargement )是脊髓腰骶部的膨大部位,位于L2-S3 之间,它的出现与下肢的形成有关,发出纤维到达下肢。0 26. 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腰骶膨大是脊髓全场的两个梭形膨大之一。自第2腰节至第 3 骶节。该处膨大的出现与下肢的形成有关,该处的神经细胞数目较多,发出神经纤维到达下肢。 27. 脊髓圆锥( medullary cone ):是指脊髓下端迅速变细呈圆锥状的部分。自此处向下则延为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终丝。 28. 马尾( cauda equine )因为脊髓比脊柱短,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的硬膜囊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各自相应的椎 间孔,这些在脊髓末端平面以下下行的脊神经在脊髓圆锥的下方包绕于终丝周围犹如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椎间孔:椎骨连接时,上位椎骨的椎上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 一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在体表可触 之,它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称为翼点。此处骨 质较为薄弱,易发生骨折,容易损伤内面的脑膜中动脉而发生颅内血肿。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 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 鞘共同组成。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 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 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 韧而富有弹性。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 线。 ●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舌根和左、右腭舌弓共同围成。 ●肝门:肝脏脏面H形沟的横沟,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通过。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 基底部所围成,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声带:声壁内含有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合称为声带。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 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隔胸膜的转折处有一个肺下缘不能伸入其内的间 隙,称为肋膈隐窝。 ●纵膈: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是分隔左 右胸膜腔的间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某些肾病患者,叩 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 ●肾锥体:肾锥体是组成肾髓质的小管道,约有15~25个。肾锥体的基底 朝向肾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肾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小盏。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属肾皮质。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Pterion(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 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 缘围成,呈菱形。 7.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 8.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 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 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 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11.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 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2. 肝门 :在肝的脏面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即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又称肝十二指肠韧带。 13.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4. 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15.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16. 肾蒂: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17.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18. 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19.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20. 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21. 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其中,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椎间孔:椎骨连接时,上位椎骨的椎上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一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在体表可触 之,它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为薄弱,易发生骨折,容易损伤内面的脑膜中动脉而发生颅内血肿。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 线。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舌根和左、右腭舌弓共同围成。 肝门:肝脏脏面H形沟的横沟,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

以及神经淋巴管通过。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声带:声壁内含有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合称为声带。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隔胸膜的转折处有一个肺下缘不能伸入其内的间隙,称为肋膈隐窝。 纵膈: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间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 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某些肾病患者,叩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 肾锥体:肾锥体是组成肾髓质的小管道,约有15~25个。肾锥体的基底朝向肾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肾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小盏。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属肾皮质肾窦:肾门向肾内续一个较大的腔隙,称为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门:是泌尿系统脏器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的出入部位,中部凹陷,是肾窦的开口。 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即肾动脉、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合称肾蒂。 膀胱三角: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此处由于无粘膜下组织,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古无论在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无粘膜皱襞,是膀胱结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