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知识竞赛题目

新版gmp知识竞赛题目
新版gmp知识竞赛题目

2016年新版GMP知识竞赛题目

一、个人必答题:(9题)

1.质量控制实验室的人员、设施、设备应当与什么相适应?

答:产品性质和生产规模

2. 批记录由哪些记录组成?

答: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

3. 包装形式是如何表示的?

答:以最终包装容器中产品的数量、重量或体积表示。

4. 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答: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5. 交叉污染的定义是什么?

答: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6. 洁净区工作人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

答:应进行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

7. GMP的要素有哪四个?

答:硬件、软件、人员、现场等四个。

8. GMP管理中对物料状态标志的规定?

答:待验标志(黄色)、合格标志(绿色)、不合格标志(红色)。

9. 物料的放行原则是什么?

答:当符合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近效期优先的原则。

二、小组必答题:(6题)

1.偏差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答:偏差的报告、记录、调查、处理以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2.自检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内容至少包括自检过程中观察到的所有情况、评价的结论以及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3.新版GMP中,对于主要设备的标识是如何规定的?

答: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

4.包装材料包括哪些?

答:包括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印刷包装材料,但不包括发运用的外包装材料。

5.交叉污染的定义是什么?

答: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6.对物料投产有何规定?

答:凭批物料检验合格报告单和批物料放行单,物料方能投产。

三、抢答题(10题)

1. 每一包装操作场所或包装生产线,应当如何标识?

答:标明包装中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和批量的生产状态。

2. 中间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3. 确认的定义是什么?

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4.检验结果超标的定义是什么?

答:检验结果超出法定标准及企业制定标准的所有情形。

5. 待包装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答:尚未进行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他加工工序的产品。

6.新版GMP中对于物料和产品的运输有何要求?

答:物料和产品的运输应当能够满足其保证质量的要求,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其运输条件应当予以确认。

7. 验证的定义是什么?

答: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8. 检定菌应当标注哪些标识?

答:内容至少包括菌种名称、编号、代次、传代日期、传代操作人。

9. GMP的中心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任何药品质量的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10. 进入洁净区,内包装材料应如何走向?

答:内包装材料脱去包装后,经传递窗(间)进入材料存放区单独存放。

四、风险题(10分题)

1.发运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企业将产品发送到经销商或用户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配货、运输等。2. GMP的三大目标要素?

答:(1)将人为的差错缩减到最低限度;

(2)尽可能防止药品的交叉污染;

(3)防止各类混淆。

3.应如何规范物料的采购?

答:对物料采购供应商进行审计;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均由经审计并批准的供应商购入。

五、风险题(20分)

1. 阶段性生产方式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在共用生产区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生产某一产品,再对相应的共用生产区、设施、设备、工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更换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方式。

2.新版GMP中对于洁净区内表面是如何规定的?

答: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

3. 文件的保存期是如何规定的?

答:批记录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六、风险题(30分)

1.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的标识至少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产品名称和企业内部的产品代码;②产品批号;③数量或重量(如毛重、净重等);④生产工序(必要时);⑤产品质量状态(必要时,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

2.仓储区内的原辅料的标识应至少标明哪些内容?

答:①指定的物料名称和企业内部的物料代码;②企业接收时设定的批号;③物料质量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④有效期或复验期。

3.新版GMP中对于企业环境、布局有何要求?

答: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七、现场抢答题(20题)

1.物料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等。

2.最终清洗后的容器和设备的处理应当避免被再次污染,应放置于什么样的环境中?

答:应置于洁净、干燥的环境中。

3.制药用水包括哪些?

答:制药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

4.谁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答:企业负责人

5.至少应采用何种级别的水作为制药用水?

答:饮用水

6.如同一区域内有数条包装线,如何避免混淆和差错?

答:应当有隔离措施。

7.药品不良反应应该向什么部门报告?

答: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8.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材料,应如何管理?

答:按标签管理。

9.印好的标签、说明书经什么部门校对后方可使用?

答:质量管理部门

10.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进行几次健康检查?

答:一次

11.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答: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什么相同?

答:最终包装

13.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应标明什么?

答:校准有效期

14.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文件记录由哪个部门保存?

答:质量管理部门

15.药品生产企业所必须防范的污染物是什么?

答:主要是“粒子”(尘粒)和“微生物”。

16.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有什么标示?

答:应标明管内物料的名称、流向。

17.判断:用于产品稳定性考察的样品不属于留样。(√)

18.判断: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当有文件记录,并由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部门保

存。(×)

19.判断:药品上直接印字所用油墨应当符合药用标准要求。(×)

20.判断:药品生产企业对退货或召回的药品,必须进行销毁。(×)

中药饮片GMP知识竞赛试题复习进程

中药饮片附录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 1、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2、直接口服饮片的粉碎、过筛、内包装等生产区域应按照C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应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 3、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药品包装材料标准。(×) 4、净制后的中药材可以直接接触地面。(×) 5、中药饮片以中药材投料日期作为生产日期。(√) 6、中药材留样量至少能满足鉴别的需要,中药饮片留样量至少应为两倍检验量。(√) 7、中药饮片留样时间至少为放行后三年。(×) 8、企业应设置中药标本室(柜),标本品种至少包括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9、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按法定标准进行检验。(√) 10、中药饮片的检验报告数据可引用中药材、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的检验结果,不需经过评估。(×) 11、可以在同一操作间内同时进行不同品种、规格的中药饮片生产操作,但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隔离措施。(√) 12、不同的中药材不得同时在同一容器中清洗、浸润。(√) 13、直接口服饮片生产车间的空气净化系统应进行确认。(√) 14、进口药材应有省局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证明文件。(×) 15、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16、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采收(初加工)时间等信息。(√) 17、中药饮片生产用水至少应为饮用水。(√) 18、毒性中药材加工、炮制应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 19、产地趁鲜加工中药饮片是指在产地用鲜活中药材进行切制等加工中药饮片。包括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 20、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或审批的标准炮制。(√) 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描述错误的是?(C) A、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 B、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 C、或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五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 D、或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八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 2、以下选项描述错误的是?(B) 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质量管理经验。 A、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具备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 B、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当具备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三年以上的实践经

最新GMP知识竞赛试题(无菌药品、原料药、取样附录)

2017年质量月GMP知识竞赛题库(生产部) 无菌药品 一、判断题 1、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要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同的监测系统。 (×)(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 2 、在灌装/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 3、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应安装在更衣的任何阶段. (×)(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只能安装在更衣的第一阶段。) 4、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外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5、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6、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 ) 7、非最终灭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可以在C级区操作(×)(应在B级区) 8、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但A级送风环境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 9、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工艺来替代物理测试。(×)(不能使用) 10、最终灭菌的产品可以用过滤除菌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不可以) 11、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 12、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纯化水。(×) 13、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 )

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0年版G M P知识培训试题姓名:岗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起施行。 2、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和可以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3、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 4、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 的培训,并培训的实际效果。 5、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 6、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 7、只有经检查、和调查,有退货质量未受影响,且经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操作规程评价后,方可考虑将退货重新包装、重新发运销售。 8、批号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的组合。 9、确认和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行为。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进行再确认或。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10、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11、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专门区域妥善存放,不得进入。切割式标签或其他散装印刷包装材料应当分别置于内储运,以防混淆。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述活动也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 A.确认和验证 B.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 C.环境监测和变更控制 D.以上都是 2、发运记录应当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年。 A. 4 B. 3 C.2 D.1

最新GMP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

新版GMP知识竞赛题库(1000余道题)适合培训,学习,考试。 以下为部分试题。全部试题在附件中。附件回帖可见,前一百名回帖有奖励。 新版GMP竞赛试题 一、问答题 1.我国GMP第一次以法规颁布的时间是?答:1988年3月 2.我国GMP申请认证的开始时间是?答:1995年10月1日。 3.截止目前我国依法规颁布的GMP有几个版本,分别是?答:有四个版本, 1988,1992,1998,2010版。 4.2010版GMP新修订共有几个附录,它们的名称是什么?答:有5个附录。 名称分别是: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中药制剂。 5.GMP的中文名称是?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步骤由那个部门规定?答: 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7.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经认证合格的药品生产企业认证后应如何管 理?答: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

8.药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实施GMP的,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答: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9.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药品管理法》规定,为不符合GMP要求、或不符合条件发给GMP认证证书或《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由那个部门责令收回违法发给的证书、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由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10.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那些剂型的认证?答:注射剂、放射性药品、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 二.填空题 75.质量受权人应当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经过有关的培训,方能独 立履行其职责。 答案:与产品放行 76.企业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目 的是为了。 答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77.人员卫生_操作规程包括与_______。 答案:健康、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内容。

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新版GMP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施行。 2、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可以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3、质量风险管理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 责人_____________ 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 5、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 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_________ 的培训,并_________ 培训的实际效果。 6、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______ 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___________ 。 7、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_______ 和_______ (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________ 。 8、成品放行前应当_______ 贮存。 9、除稳定性较差的原辅料外,用于制剂生产的原辅料(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 气体或制药用水)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留样应当至少保存至产品放行后_________ 年。

2010版GMP知识竞赛题.docx

2010版GMP知识竞赛题汇总 一.填空题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 答案:预定用途 设备 应当建立并保存设备__、安装、确认的文件和记录。 答案:采购 设备 生产设备不得对__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答案:药品质量 设备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__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 答案:生产设备表面 设备 应当配备__的衡器、量具、仪器和仪表。 答案:有适当量程和精度 设备 应当选择适当的清洗、清洁设备,并防止这类设备成为__。 答案:污染源 设备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__。 答案:污染 设备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应当尽可能使用__或级别相当的润滑剂。 答案:食用级 设备 生产用模具要__保管,并有相应记录。 答案:设专人专柜 设备 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__ 答案:产品质量 设备 应当制定设备的预防性__和操作规程。 答案:维护计划 设备 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应当有相应的__。 答案:记录 设备 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当搬出生产和质量控制区,未搬出前,应当有醒目的__。答案:状态标识 设备 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__。

答案:操作规程 设备 生产设备应当在确认的__使用。 答案:参数范围内 设备 应当按照详细规定的__清洁生产设备。 答案:操作规程 设备 生产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应当规定__的清洁方法。 答案:具体而完整 设备 生产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应当规定清洁剂的__。 答案:名称和配制方法 设备 用于药品生产或检验的__,应当有使用日志。 答案:设备和仪器 设备 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__。 答案:用途 设备 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__除菌滤器。 答案: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 设备 应当按照__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有相关记录。 答案:操作规程 设备 发现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达到警戒限度、__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处理。 答案:纠偏限度 设备 二.选择题 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__。 A 名称 B 流向 C 状态D名称和流向 答案:D 设备 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校准的量程范围应当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___。 A使用范围 B 量程 C 刻度 D 范围 答案:A 设备 衡器、量具、仪表、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以及仪器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___。 A 使用时间B校准有效期 C 状态 D 适用范围 答案:B 设备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__能力。

GMP知识竞赛题库

题库 1、为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 2、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3、本规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4、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具有足够的管理实验室的资质和经验,可以管理同一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实验室。 5、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6、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当配备药典、标准图谱等必要的工具书,以及标准品或对照品等相关的标准物质 7、应当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8、 9、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共分为14章,共313条容。 10、《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已于2010年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11、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产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12、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当有文件记录,并由质量管理部门保存。 13、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14、发运记录应当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15、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16、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 1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号),由中华人民国卫生部部长竺,批准实施。 18、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当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19、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 20、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当无毒、耐腐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死角、盲管。 21、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22、生产管理负责人 (一)资质: 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药品生产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23、质量管理负责人 (一)资质:

(完整版)新版GMP培训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例】《GMP(2010年修订)》自起施行。 【答】2011年3月1日 1、质量经管负责人和生产经管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质量经管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 2、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经管负责人、质量经管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3、质量经管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4、质量经管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经管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一年的药品质量经管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5、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 6、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还应当对变更实施后最初至少三个批次的药品质量进行评估。 7、除稳定性较差的原辅料外,用于制剂生产的原辅料(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气体或制药用水)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留样应当至少保存至产品放行后二年。

8、每批药品的留样数量一般至少应当能够确保按照注册批准的质量规范完成两次全检(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等除外) 9、本规范作为质量经管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经管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10、质量风险经管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二、单选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例】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以上保温循环。(D ) A. 65 B. 85 C.80 D.70 【答】D 11、生产经管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经管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年的药品生产经管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A ) A. 3、1 B. 2、1 C.3、2 D.1、2 12、企业应当建立变更控制系统,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进行评估和经管。需要经药品监督经管部门批准的变更应当在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C )

2020年新版GMP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精华版)

2020年新版GMP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精华版) 一.判断正误 1.环境监测结果是环境控制水平的重要反映,但通常不作为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内容。 答案:错误(应作为批记录的审核内容) 2.悬浮粒子的监测系统采样管的长度和弯管的半径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 错误(有影响) 3.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应安装在更衣的任何阶段. 答案:错误(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只能安装在更衣的第一阶段。) 4.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答案:错误(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外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5.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答案:错误(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6.流通蒸汽处理属于最终灭菌.

答案:错误(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7.非最终灭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可以在C级区操作 答案:错误(应在B级区) 8.对洁净区进行清洁和消毒,所采用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多于一种。可以用紫外线消毒替代化学消毒。 答案:错误(不能用紫外线消毒替代化学消毒) 9.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但A级送风环境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答案:正确 10.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 答案:正确 11.所有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答案:错误(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GMP知识竞赛试题(单)

1.我国主管全国药品管理工作的部门是(A)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国务院宏观经济综合主管部门 C.技术监督部门 D.药品检验部门 E.工商管理部门 2.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首先取得(A) A.药品生产许可证 B.药品生产合格证 C.营业执照 D.药品生产批准文号 E.执业药师资格证 3.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的是(C) A.药品认证中心 B.药品评价中心 C.药典委员会 E.药品检验所 F.药品评审中心 4.特殊管理的药品是指(D) A.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抗肿瘤药品 B.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生物制品 C.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 E.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 F.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抗肿瘤药品 6.下列哪种情况按假药处理(A) A.被污染的 B.试生产期间的 C.超过有效期的 D.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 E.其它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

7.在药品的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哪些文字和标志是不必要的(D) A.药品通用名 B.生产企业 C.生产批准文号 D.广告批准文号 E.生产日期 8.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药品的含义,下列哪些不属于药品(D) A.中药饮片 B.中药材 C.血液制品 D.卫生材料 E.抗生素 9.未取得批准文号生产的药品是(B),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是(C) A.新药 B.假药 C.劣药 D.医药商品 E.麻醉药品 10.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为(C),擅自添加辅料的药品为(D) A.保健品 B.特殊管理的药品及外用药 C.假药 D.劣药 E.新药 11.我国国家药品标准包括(AB)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品标准 C.省级《炮制规范》 D.《全国医院制剂规范》 E.企业标准 12.下列属于假药的是(AE) A.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的范围的药品 B.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药品 C.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药品 D.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E.变质的 13.药品法对劣药的规定是(AB) A.未标明有效期的

GMP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GMP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和贯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增强员工GMP意识,不断提修订版)》(以下简称2010版GMP 高药品生产管理水平。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2年10月中旬 (具体待定) 地点:会议室四楼 三、参赛对象 全体员工 四、竞赛内容 1、2010版GMP条款 2、GMP发展史及常识 3、《药品管理法》 五、组队形式 参赛人员由3人组成,并指定其中1人担任队长,具体如下: 生产中心:制造一、二、三部各组一队;其余部门合并组一队。 技术中心:组一队。 质量中心:组一队。 六、竞赛形式:分为预赛阶段和决赛阶段。 七、活动流程 1、发放资料。由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整理和制定竞赛复习资料,并于9月21日前分发给各个车间、部门(电子稿),各个部门自行打印。

2、报名组队。各车间、部门员工认真学习竞赛资料后自行组队,于10月12日前到办公室报名,由办公室统计报名和组队情况。 3、初赛。10月19日前进行初赛,初赛形式以笔试方式进行(笔试题目GMP占80%,GMP发展史及《药品管理法》占20%)。笔试成绩前八名的队伍有资格进入决赛。 4、决赛。10月26日,入围决赛的八支队伍在四楼角逐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 八、决赛题目设置 1、必答题:每队每人必答,题目由主持人随机抽取,答对加10分,答错不减分。 2、共答题:主持人公布题目,各队将答案写在纸上,主持人宣布答题结束后,各队公布答案,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 3、抢答题:各队派出一名代表参与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 4、决胜题:当几个队伍分数相同时,主持人随机抽取若干题目,来让队伍决出胜负。 九、奖项设置 1、一等奖1名,奖金元。 2、二等奖2名,奖金元。 3、三等奖3名,奖金元。 4、参与奖2名,参赛队员每人可获纪念品一件。 八、竞赛基本原则 1、本次竞赛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2、参加竞赛的代表队员不得携带纸质资料。 3、所有参赛人员和非参赛人员需遵守会场秩序,不得干扰答题。

GMP知识竞赛题目

2016年新版GMP知识竞赛题目 一、必答与抢答题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已于2010年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六条规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3.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十四条规定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所有与本规范有关的文件。(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 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操作人员);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8.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9.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10.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11.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 12.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 13.第四十九条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 14.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 15.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 16.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存放(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原辅

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版GMP培训试题 姓名: 部门: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起施行。 2、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和可以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3、质量风险管理是在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 5、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的培训,并培训的实际效果。 6、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 7、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和 (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 8、成品放行前应当贮存。 9、除稳定性较差的原辅料外,用于制剂生产的原辅料(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气体或制药用水)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留样应当至少保存至产品放行后年。 10、只有经检查、和调查,有退货质量未受影响,且经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操作规程评价后,方可考虑将退货重新包装、重新发运销售。 11、批号是指用于识

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的组合。 12、确认和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行为。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 进行。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进行,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13、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确认并 第 1 页共 8 页 签注姓名和日期。 14、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包括、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 15、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专门区域妥善存放,不得进入。切割式标签或其他散装印刷包装材料应当分别置于内储运,以防混淆。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述活动也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 )。 A.确认和验证 B.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 C.环境监测和变更控制 D.以上都是 2、发运记录应当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 )年。 A. 4 B. 3 C.2 D.1 3、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还应当对变更实施后最初至少( )个批次的药品质量进行评估。 A. 2 B. 3 C. 4 D. 以上都不是 4、以下为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当有的文件( )。 A. 质量标准、取样操作规程和记录、检验报告或证书 B. 检验操作规程和记录(包括检验记录或实验室工作记事簿) C. 必要的检验方法验证报告和记录

新版gmp知识竞赛题目

2016年新版GMP知识竞赛题目 一、个人必答题:(9题) 1.质量控制实验室的人员、设施、设备应当与什么相适应? 答:产品性质和生产规模 2. 批记录由哪些记录组成? 答: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 3. 包装形式是如何表示的? 答:以最终包装容器中产品的数量、重量或体积表示。 4. 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答: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5. 交叉污染的定义是什么? 答: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6. 洁净区工作人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 答:应进行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 7. GMP的要素有哪四个? 答:硬件、软件、人员、现场等四个。 8. GMP管理中对物料状态标志的规定? 答:待验标志(黄色)、合格标志(绿色)、不合格标志(红色)。 9. 物料的放行原则是什么? 答:当符合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近效期优先的原则。 二、小组必答题:(6题) 1.偏差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答:偏差的报告、记录、调查、处理以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2.自检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内容至少包括自检过程中观察到的所有情况、评价的结论以及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3.新版GMP中,对于主要设备的标识是如何规定的? 答: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 4.包装材料包括哪些? 答:包括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印刷包装材料,但不包括发运用的外包装材料。 5.交叉污染的定义是什么?

答: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6.对物料投产有何规定? 答:凭批物料检验合格报告单和批物料放行单,物料方能投产。 三、抢答题(10题) 1. 每一包装操作场所或包装生产线,应当如何标识? 答:标明包装中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和批量的生产状态。 2. 中间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3. 确认的定义是什么? 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4.检验结果超标的定义是什么? 答:检验结果超出法定标准及企业制定标准的所有情形。 5. 待包装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答:尚未进行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他加工工序的产品。 6.新版GMP中对于物料和产品的运输有何要求? 答:物料和产品的运输应当能够满足其保证质量的要求,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其运输条件应当予以确认。 7. 验证的定义是什么? 答: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8. 检定菌应当标注哪些标识? 答:内容至少包括菌种名称、编号、代次、传代日期、传代操作人。 9. GMP的中心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任何药品质量的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10. 进入洁净区,内包装材料应如何走向? 答:内包装材料脱去包装后,经传递窗(间)进入材料存放区单独存放。 四、风险题(10分题) 1.发运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企业将产品发送到经销商或用户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配货、运输等。2. GMP的三大目标要素? 答:(1)将人为的差错缩减到最低限度; (2)尽可能防止药品的交叉污染; (3)防止各类混淆。 3.应如何规范物料的采购?

新版GMP培训试题

新版GMP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2.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3.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4.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5.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 6.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7.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 8.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 9.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 10.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 11.存放在洁净区内的维修用备件和工具,应当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或工具柜中。 12.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量。 13.用于药品生产或检验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有使用日志,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情况以及日期、时间、所生产及检验的药品名称、规格和批号等。 14.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 15.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 16.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当无毒、耐腐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死角、盲管。

17.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18.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 19.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在其他区域或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 20.生产设备应当在确认的参数范围内使用。 21.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_______ 22.应当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23.衡器、量具、仪表、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以及仪器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校准有效期。 24.不得使用未经校准、超过校准有效期、失准的衡器、量具、仪表以及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 25.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C以上保温循环。 26.应当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记录。 27.物料接收和成品生产后应当及时按照待验管理,直至放行^_ 28.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29.物料供应商的确定及变更应当进行质量评估,并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 30.一次接收数个批次的物料,应当按批取样、检验、放行。 31.只有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放行并在有效期或复验期内的原辅料方可使用。 32.原辅料应当按照有效期或复验期贮存。贮存期内,如发现对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特殊情况,应当进行复验。 33.应当由指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料,核对物料后,精确称量或计量,并作好标识。 34.配制的每一物料及其重量或体积应当由他人独立进行复核,并有复核记录。 35.用于同一批药品生产的所有配料应当集中存放,并作好标识— 36.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的管理和控制要求与原辅料相同。 37.印刷包装材料应当由专人保管,并按照操作规程和需求量发放。

GMP知识竞赛试题

GMP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 1、为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3、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4、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5、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产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6、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7、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所有与本规有关的文件。 8、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9、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10、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

11、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当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 12、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 13、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14、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15、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 16、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 17、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 18、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当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19、物料接收和成品生产后应当及时按照待验管理,直至放行。 20、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储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21、只有在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放行并在有效期或复验期的原辅料方可使用。 22、应当建立印刷包装材料设计、审核、批准的操作规程,确保印刷包装材料印制的容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一致,并建立专门的文档,保存经签名批准的印刷包装材料原版实样。

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G M P培训试题 (2010年月日)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施行。 2、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质量管理负责人和兼任。 3、质量风险管理是在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的培训,并培训的实际效果。 5、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 7、成品放行前应当贮存。 8、除稳定性较差的原辅料外,用于制剂生产的原辅料(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 气体或制药用水)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留样应当至少保存至产品放行后年。 9、批号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的组合。 10、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包括、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述活动也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 A.确认和验证 B.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 C.环境监测和变更控制 D.以上都是 2、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还应当对变更实施后最初至少()个批次的药品质量进行评估。 A.2 B.3 C.4 D.以上都不是 3、以下为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当有的文件()。 A.质量标准、取样操作规程和记录、检验报告或证书 B.检验操作规程和记录(包括检验记录或实验室工作记事簿) C.必要的检验方法验证报告和记录 D.以上都是 4、下列哪一项不是实施GMP的目标要素:()。

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版G M P培训试题及答 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新版GMP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日期: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起施行。 2、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和可以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3、质量风险管理是在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 5、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 的培训,并培训的实际效果。 6、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 7、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和(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

8、成品放行前应当贮存。 9、除稳定性较差的原辅料外,用于制剂生产的原辅料(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气体或制药用水)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留样应当至少保存至产品放行后 年。 10、只有经检查、和调查,有退货质量未受影响,且经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操作规程评价后,方可考虑将退货重新包装、重新发运销售。 11、批号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的组合。 12、确认和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行为。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 进行。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进行,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13、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14、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包括、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 15、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专门区域妥善存放,不得进入。切割式标签或其他散装印刷包装材料应当分别置于内储运,以防混淆。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述活动也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