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技术员-佛山电视台三水分台 主要工作职责:

1、 提前预习节目播岀或录制计划,做相关准备工作,保证节目的顺利播岀或录制;

2、 在节目开始前确定各个传输信号运转正常;

3、 广播电视系统的维护、设备的简单维修和熟练操作;

4、 负责转播车电视设备的操作和信号传输工作; 任职资格要求:

1、 电子类或通讯类、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好的应变能力;

3、 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意识;

4、 在技术维护、广播电视制作、灯光、音响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取得相关等级证书者优先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分析:

广播电视系统是由电视中心(又称播控设备) 、发射、接收三大部分(电视中心主要制作电视节目)在 电视中心与发射台之间,发射与接收设备间应有传输网络。其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导演控制)

图3-1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方框图

图1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图

(一)电视中心

1 .任务

电视中心又称播控设备,其主要任务是:完成电视信号的提取、加工并制作电视节目。电视中心具有 演和播双重功能,即包括节目制作和播岀两大内容。

(1) 节目制作

又分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

前期制作:是为电视节目收集所需的素材,例如:用摄录机进行现场采访,用转播车录制大型歌 舞晚会,在演播室录制节目等。

后期制作:是将得到的各种素材进行编辑,加字幕、特技处理、配音及变换背景等一些艺术和效 果方面的加工处理。制作岀可以播岀的符合要求的成品带。 (2) 节目播岀

节目播岀是按预先排定的程序表进行安全优质播岀。在播岀系统中有手动播岀,也有以计算机为中心 的自动化播出系统(APS 系统)。

在节目播岀系统中,有手动播岀和自动播岀。

2.设备 图像信号源:摄像机、电视电影放映机、幻灯机、录像机、卫星地面接收测试信号发生器等。 脉冲信

号源:同步机、脉冲分配器、同步信号延时器、均衡及锁相设备。 监测设备:示波器、监视器。

摄像机口信号放大」

(1)

与处理

编码器

幻灯

录像

二绒路放大-

图像 发射机

*

二(技术监测) 双H 器

1

城市间节目交换

现场转播

均衡

ft

视频切换设备:特技信号发生器。

记录设备:录像机、激光唱盘等。

声音设备:用来加工和录放电视伴音,以提高音响效果。灯光设备:灯光照明和控制设备等。

其他设备:在城市内现场转播设备如:电视转播车,各城市间的微波中继及卫星电视广播地区接收设备。(二)发射台

主要包括:

电视图像发射机。

电视伴音发射机。高频馈线及发射天线。

其作用:是将中心台送来的图像和伴音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出去。

(三)接收设备即电视接收机。

电视广播占用的频段是米波和分米波,其频率大约为:48.5?960MHz在该频率范围内电波以空间波

的形式传播,大体有四种方式:

直线传播(在视距范围内)。类似光波的传播,损失小,信号强,天线越高传播距离越远。绕射传播(在视距范围外)。主要在米波段,绕射能力较强。

对流层传播。当传播距离大大超过视距范围,由于空气的湍流运动引起对流层的不均匀性,使空气折射率发生变化,导致无线电波的散射。它能造成电视台之间的相互干扰。

散射的信号比前二者都弱,并且具有较大衰减。但如果选用较好的发射、接收设备,也可进行接收。电离层传播。该方式传播距离远,但极不稳定。

在上述四种方式中以第一种最为稳定。

3.1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广播电视系统是一种用于广播的非专用电视系统,它一般采用无线电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因此,也称为无线电视系统或开路电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比较成熟,是被广泛使用的现代电视系统。现代的广播电视系统往往包括卫星广播电视系统(BSTV)。

广播电视系统的终端设备是广播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在电视机里,接收到高频电视信号后,经过一

系列与发端对应的相反变换和处理,恢复出原来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加到电视机中的显像管和扬声器上,从而再现发端的图像相声音

3.2 电视信号的产生(图像和伴音)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电视信号源产生的电视信号称为视频电视信号,而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称为射频电视信号。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产生视频电视信号的信号源主要有摄像机、电视幻灯机、电视电影机、磁带录像机(数字/模拟)、测试信号发生器和激光视盘机等;但就电视台的节目源来讲,还可以有电视实况转播车、转播卫星和城市问或国际间的微波中继线路等。

3.2.1 彩色电视摄像机摄像机是电视系统的最重要的信号源,其性能的优劣往往对整个电视系统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摄像机的性能要求:

?分辨率要高。好的水平分辩率可达750线,差的也不能小于300线。

?彩色逼真,轮廓清晰、灰度分明。

?失真与干扰要小。

?灵敏度要高。较好的摄像机的灵敏度约在40lx 左右。

?镜头口径及变焦比要高。一般采用1?15倍的变焦镜头即可。

?使用特性要好。要求调节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小型轻便等。

3.4.2 射频全电视信号的形成

视频全电视信号(包括伴音信号)只有经过调制和混频,形成射频全电视信号,才能发射。

1地面广播电视系统射频全电视信号的形成

(1)使用频段。我国规定广播电视系统选用的甚高频

(VHF )频率范围为48?223MHz ,超高频(UHF )

频率范围为470?960MHz 。

(2)调制方式。在地面广播电视系统中,图像信号的调制采用残留边带

(VSD )调幅,伴音信号采用用

调频方式,由于图像与伴音的调制方式不同而不致于互相干扰,接收到的伴音信号的质量也较高。 2. 卫星广播电视射频全电视信号的形成

(1)频段划分。卫星广播电视系统都使用微波频段。

微波频段带宽很宽,具有丰富的频率资源,可容纳更多的频道,

且允许每个频道占用较宽的带宽;

微波频段频率高、波长短,可使星上和地面的天线尺寸大大减小,增益提高,方向性增强,从而减 小卫星的

体积相重量,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且可防止对邻近区域约干扰;

微波频段不易受大气扰动噪声的影响; 微波能穿过电离层;

无线电业务已占用较低频率,而微波频段相对比较

空闲”。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 的有关规定,卫星广播下行频段有六个,

目前使用较多的为 C 波段(2.5G )

和Ku 波段(12G )。由于波段资源有限,卫星广播下行电波均采用不同的极化方式, 达到频率复用的目的。

3. 5电视信号的发射

3. 5. 1电视发射机

电视发射机是电视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电视图像发射机和伴音发射机组成。 1?电视发射机的种类

电视发射机的种类主要根据电视图像发射机的分类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命名。就图像发射机而言,可 以有多种

分类。

按照工作频率范围来分,有 VHF 电视发射机和UHF 电视发射机两种

互调

变频

网堵

,校疋

率放大

绊音信 本振 (61

倍频

图3-21电视发射机的组成框图

双通道电视发射机;W 单通道电觇发射机

受调 放大器

残留边 带滤波

分位正

微相校

中频 晶帳

高频 本振

'全电视信号 3

视频信 __________ 号输入

图像1

调制器

1

N —

发射天綫

号输入

伴音

澗制器

某医院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综合楼弱电及系统集成工程项目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3) 1.1工程概况 (3) 1.2系统概况 (3) 1.3用户需求分析 (3) 1.4系统信号源 (4) 1.5遵从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4) 2、系统结构与配置 (5) 2.1系统结构 (5) 2.2系统说明 (6) 3、系统功能描述 (6) 3.1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功能 (6) 3.2卫星电视系统功能描述及机房技术要求 (6) 4、系统性能及技术指标 (8) 4.1系统技术性能指标 (8) 4.2系统前端 (10) 4.3传输分配系统 (10) 4.4用户终端盒 (10) 4.5系统设备工作环境 (10) 4.6设备技术指标 (11) 4.6.1分配器 (11) 4.6.2分支器 (12) 4.6.3终端电阻 (12) 4.6.4设备箱 (12)

4.6.5解调器 (13) 4.6.6混合器 (14) 4.6.7用户终端盒 (15) 4.6.8同轴电缆与接头 (15) 4.6.9射频放大器 (15) 4.6.10无源器件 (16) 5、其它必须的内容 (16) 5.1系统调试 (16) 5.1.1系统调试所需仪器 (16) 5.1.2系统检验设备 (17) 5.1.3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7) 5.1.4系统调试 (17) 5.2系统供电及接地 (17) 5.3竣工验收 (17) 5.4附表—涉外宾馆等单位申请接收的境外卫星电视收费表(2008) (18)

1、系统概述 1.1工程概况 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总体分为: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一、二、三、四层为大厅及门诊,五层为血透中心,六、七层为内科护理标准层,八层、十一层为内科、外科护理单元,九层为儿科护理单元,十层为骨科护理单元,十二层为妇科护理单元,十三层为产科护理单元,十四层为产房、ICU、手术准备层,十五层为手术层,十六层为手术设备和电梯机房层。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万㎡,建筑高度66.40米,属于一类高层建筑。 1.2系统概况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有线电视系统包含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两大部分。 有线电视由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节目及自办节目组成。中心机房设置卫星接收机房,有线电视机房。从网络设备室向其他区域传输接收解码后的卫星电视信号及市有线电视信号。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数字机顶盒音频、视频信号作为有线电视信号源,加上卫星电视信号、自办电视音频、视频信号,通过固定频率调制器,重新分配频段,分类后作为医院病区内部各相关部门有线电视信号源。 本系统一共设计了201个有线电视终端。 1.3用户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需求,该系统达到以下功能: (1)信号源包括:有线电视、自办节目(播放摄像机、录像机和DVD的输出)共四套。 (2)采用双向邻频传输方式,带宽为5—860MHz,上行频段为5—65MHz,下行频段为87—860MHz,其中87—550 MHz用于电视广播信号传输;550—860 MHz为数据信号传输;87—108 MHz为调频广播频段。 (3)分配网络设计为双向网络,以适应将来交互式电视系统和互联网络的需要(系统配置双向干线放大器,双向分配放大器及高隔离的分支分配器,导线选用四屏蔽同轴电缆)。 (4)调制器应选用捷变频邻频860MHz调制器。

卫星及电视系统方案

卫星及电视系统方案

卫星电视系统及公共天线系统方案 本工程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天线4面,接收并传送卫星电视节目32套。 1. 设计依据 本设计是遵照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作出的。 卫星电视接收、电视系统在规划、设计、设备和器材的选用、安装调试的工艺要求等方面,都严格按下列标准和规范执行: l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l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l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l 《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 l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J13-32-2000 l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 2.系统容量和频道配置 2.1系统容量 本系统可利用电视频道数有89个,本期工程容量共设计32个电视频道,剩余的频道预留给今后扩充使用。

具体接收电视内容见下表: 节目源类型接收或传送方式接收内容 卫星接收亚洲3S卫星:(24套) 中央一台、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福建卫视、江西卫视、湖南卫视、湖北卫视、四川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河南卫视、内蒙卫视、陕西卫视、青海卫视、辽宁卫视、吉林卫视、黑龙卫视、 凤凰卫视、凤凰资讯、音乐卫视、体育卫视、 香港美亚电影台卫视、香港星空电影台娱乐卫视、 卫星接收亚太2R卫星(1套) 美国好莱坞电影台 卫星接收国际704卫星(1套) 香港卫视电影台 公共天线上海电视节目:(4套) 新闻综合、生活时尚、新闻娱乐、东方文艺 酒店自播视频节目(2套) DVD、DVD

2.2 频道配置原则 本系统按860MHz模拟邻频传输设计,频道配置避开共用天线电视所占用的频道以及当地大功率发射的开路电视频道对本系统的同频干扰。由于共用天线电视节目采用550MHz邻频传输方式,已占有V端全部频道。为降低终端接收成本,相次卫星电视前端不采用增补频道,而采用550MHz端的邻频标准电视频道。 3. 系统组成及信号处理方式 3.1系统组成 CATV系统网络由总前端(卫视前端、上海共用天线电视混合组成总前端)和用户分配网络二部分组成。 用户终端盒分配如下: 用户终端分布情况表 楼层电视信息点数(300个) 3.2信号处理方式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卫视下行微波信号,经高频头下变频后,送到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输出的AV信号经过视、音频调制、处理后,变成RF射频信号送入混合器。为降低建设成本,卫视前端信号、自办节目信号与共用天线电视并网采取宽带混合,若出现宽带信号中有个别频道指标达不到技术规范要求,采用频道处理器进行下变频、中频处理后再上变频后进入混合器,以提高前端输出信号质量。

各国数字TV标准

6.2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有三种广播传播方式。 (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由电视台在地面VHF/UHF广播信道上开路传输数字电视节目的广播,是最普及的电视广播方式。由于地面广播信道情况复杂、干扰严重,面临多径传播而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因此技术上的要求比较高,是要重点介绍的无线通信内容。 (2)卫星数字电视广播 卫星电视广播是利用卫星作为微波中继站的一种电视广播通信手段。在第5章已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技术,本章第3节还将专门介绍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的内容。. (3)有线数字电视广播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是利用电缆或光纤作为传输信道的广播电视系统,由于信道条件好,因此质量高,节目频道多,便于开展按节目收费(PPV)、节目点播(VOD)及其他双向业务。严格地讲,有线电视数字广播属于有线通信,已超出本书讨论的范围,所以不准备进一步展开。 6.2.1世界主要数字电视标准 正如模拟电视有PAL、NTSC、SECAM等制式一样,数字电视也要制定本身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数字电视标准有三种: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其中前两种标准用得较为广泛,特别是DVB已逐渐成为世界数字电视的主流标准。 (1)ATSC标准 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是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的简称,于1995年经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成为美国的高级电视(ATV)国家标准。ATSC标准规定了一个在6 MHz带宽内传输高质量的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的系统,在地面广播信道中能可靠地传输约19 Mb/s的数字信息,在有线电视频道中能可靠传输38 Mb/s的数字信息,该系统能提供的分辨率达常规电视的5倍之多。ATSC被加拿大、韩国、阿根廷、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墨西哥采用,亚洲及中北美洲的许多国家也正在考虑使用。 (2)DVB标准 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数字视频广播是欧洲广播联盟组织的一个项目。目前已有220多个组织参加。DVB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找到某一种对所有传输媒体都适用的数字电视技术和系统。因此,它的设计原则是使系统能够灵活地传送MPEG一2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信息,使用统一的MPEG一2传送比特流,使用统一的服务信息系统,使用统一的加扰系统(可有不同的加密方式),使用统一的Rs前向纠错系统,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字电视系统。不同传输媒体可选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和通道编码方式,其中,卫星数字电视广播(DVB— s)采用QPSK,有线数字电视广播(DVB—C)采用QAM,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VB—T)采用COFDM。所有的DVB系列标准完全兼容MPEG一2标准,同时 制定了解码器公共接口标准、支持条件接收和提供数据广播等特性。目前,DVB 已经扩展到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200多家电视台开始了DVB各种广播业务,100多个厂家生产符合DVB标准的设备。 (3)ISDB标准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DTV)是数字电视系统的简称,是音频、视频和数据信号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接收和处理等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的电视信号从编辑、发送、传输到接收等整个过程,都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处理。只在现行电视广播系统演播室或电视广播系统的某些部分,采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设备,来改善性能或增加功能,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电视系统。目前,除图像和声音信号源、投影器件和显示器件(屏)以及放音装置尚存在模拟工作方式外,数字电视系统的其他部分均已实现数字化。 按照图像质量和图像格式等,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两种级别,因而数字电视不都是高清晰度电视。 按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途径和方式等,数字电视主要有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三种系统。 按服务方式,数字电视可分为只服务于合法用户的条件接收数字电视和面向一般公众的数字电视广播。 卫星、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既可提供SDTV级别服务,也可传送HDTV 节目,既可面向一般公众,也可实现条件接收。为便于各类用户选择,利用数字电视系统传送流(TS)传送数字电视信号的能力,往往经同一电视信道,同时传送SDTV节目和HDTV节目,或同时传送面向一般公众的节目和只有付费用户才能收看的加密节目,或不同时段和不同节目内容以SDTV或HDTV级别播送。 另外,利用数字电视广播网,采用数字技术,也可开展传输各种数据信息的数据广播业务。除通过电视宽带网传送数字电视信号外,借助电信网,可构成移动数字电视系统,或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开展IP电视(IPTV)业务。 2.数字电视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数字电视系统由前端、传输与分配网络以及终端组成。 数字电视前端通常可划分为信源处理、信号处理和传输处理等三大部分,完成电视节目和数据信号采集,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数字电视信号处理与节目编辑,节目资源与质量管理,节目加扰、授权、认证和版权管理,电视节目存储与播放等功能。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与分配网络主要包括卫星、各级光纤/微波网络、有线宽带网、地面发射等,既可单向传输或发射,也可组成双向传输与分配网络。 数字电视终端可采用数字电视接收器(机顶盒)加显示器方式,或数字电视接收一体机(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电视机),也可使用计算机接受卡等,既可只具有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功能,也可构成交互式终端。 图1-1是数字电视系统数字音视频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首先,视频和音频模拟电视信号分别经取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数字电视信号。接着,音视频数字电视信号分别通过编码器压缩数据率,得到各自的基本流(ES),再

广播电视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原理

基于互联网的广播电视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原理 [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通过互联网建立较为完善的广播电视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对广电行业远程监控推广、应用和实现的有很好参考价值。 [ 关键词] 互联网广播电视监控系统原理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的影响已深入全国城乡,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所以如何保证安全播出是各级广播电视台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国内广电行业大部分的机房采用人工定时巡检、定时手工抄表的形式进行日常管理维护;有的机房采用无人值守的方式不定期巡检的方式管理。 以上传统管理方式至今已沿袭了几十年,缺乏智能化监控管理,台站之间无智能化、网络化、规模化监管;由于机器分散不集中,对设备参数的采集有一定的困难,值班人员的强度显得比较大,经常会出现少抄、漏抄数据的现象;设备资料数据的保存也不科学、查询很不方便,而且久而久之会出现掉失;对发现机器故障不及时,难以分析设备的渐变趋势。为了避免人为操作误差,保证播出的安全进行,对发射及其播出系统设备实现计算机监控并智能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我国互联网通讯技术特别是3G网络的发展和成熟,互联网已覆盖绝大部分地区,阻碍发射机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的数据传输通道问题得以解决,所以利用互联网地域覆盖广、信号传输稳定等特点,建立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较为完善的广播电视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可能。 二、系统硬件组成 (一)前端采集单元

1.发射机监控系统 ?组成:主要由一台发射系统采控器组成。每个频率一套。 ?功能: (1)采集发射系统的运行参数,如:卫星信号、激励器频率、功放功率等; (2)可接受系统命令,改变发射设备参数和控制开关机等。 2. 电源监控系统 ?组成:由电源采控器组成。每个频率一套。 ?功能: (1)实现主要发射设备电源的开启、关闭和同轴开关控制; (2)具有本地/遥控强制切换稳压、市电或断电工作模式; (3)稳压电源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市电工作; (4)具备设备自身断电直通功能。 3. 环境监控系统 ?组成:由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空调控制器、入侵检测装置和机房环境采控器组成。 每个机房一套。 ?功能: (1)监测机房温度、湿度、烟感、空调运行和入侵等信息; (2)接受系统命令,控制空调开、关。 4. 音频监控系统 ?组成:由收音头、音频分配器、音频切换器和网络音视频处理器等组成。每个机房一套。 ?功能: (1)监听卫星接收机、光端机输出的信号源和无线接收信号,并可实现左右声道和立体声音频信号的切换监听; (2)本地/远程切换信号源。 5. 视频监控系统 ?组成:由摄像头(红外变焦云台控制)和网络音视频处理器(内含硬盘录像机)等组成。 每个机房一套。 ?功能: (1)实时监控机房动态; (2)具有定时录像和事件触发录像功能,录像自动存储,可随时调看。 6. UPS电源系统 ?组成:由一台APC2200V A UPS电源组成。每个机房一套。 ?功能:为监控设备提供一定时间(2小时)不间断续电保证,以保障数据传送、报警和应急处理。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第一章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一、概述 XXX是一座集写字、办公、商务、娱乐、健身、餐饮、宾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共分公寓楼1、公寓楼2和办公楼,因此,该大楼的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在规划建设中还要紧密地与北京有线电视发展相结合,符合北京有线电视总体规划要求。 本系统按860MHZ邻频传输设计,以传输大量国内外综合节目、新闻、科技、信息、金融等,还保留传输数据信息、数字广播、立体声调频广播,并留有较大的传输容量,以适应今后广播科技发展需要,并满足北京地区有线电视系统连网的要求。 二、设计采用标准和依据 GB6510-86《30MHZ-1GC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50200-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J79-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57-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Y/T106-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国务院129号令《卫星电视地面广播接收设施管理规定》 广播电影电视部九二年2号令、5号令 三、系统功能规划 1、传送模拟电视节目; 2、传送数字电视节目; 3、传送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 4、具有回传功能; 5、各用户具有双向传输功能,开展股票、点播、Internet等业务; 6、自办电视节目。 四、领频传输系统的频普分配 按当地有线电视的发展和规划,XXXCATV系统按860MHz规划,并留有1GC发展余地。如下: 5-45MHZ 回传数据

50-550MHZ 下行国内模拟电视节目 560-750MHZ 下行数字加密境外卫星电视节目 760-860MHZ 下行数据通道 870-1GC 预留上行数据通道 五、系统节目规划 1、传送北京地区有线电视节目43套; 2、传送境外卫星电视节目: (1)东京105.5 oE,亚洲三号星上12个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卫视体育台、NHKBS1、NHKBS2、卫视音乐台、NGC、卫视国际台、ESPN、NOW、CNN、SVN。 (2)东经169 oE泛亚3号星上节目,BBC英国新闻台。 (3)东经110.5 oE鑫诺号星上节目,澳门电视卫星台、澳门卫视旅游台、澳门亚洲台。 (4)东经76.5 oE亚太2号卫星6套节目,HBO、SONYAXN、CINEMAX、TVB8、TVB8GALAX、HALLMARK。 3、自办节目: 自办电视节目2套、实时播放各会议实况、播放DVD大片、播放录像带等。 六、系统传输网络规划 为保证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系统传输容量和信号质量,考虑到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的传输覆盖网在规划中采用HFC形式,其网络结构采用环型自愈网,使得网络的可靠性提高。 分配网络规划分支-分配方式,一台放大器带动用户数不超过100户,末级电缆传输部分放大器不超过一级,以提高信号质量同时满足用户上行信息的传输。 七、主要设备和装置技术指标 有线电视天线系统 系统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VHF段 UHF段 有源部分:5~750MHz 无源部分:5~1GHz,包括38个增补频道 信号质量 载噪比: 53dB

第三章 有线电视系统

目录 第三章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2) 3.1系统设计依据 (2) 3.2系统概述 (2) 3.4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说明 (4) 3.4.1 技术要求 (4) 3.4.2 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说明 (4) 3.4.3 节目源 (8) 3.4系统设备功能说明及介绍 (8) 3.4.1 前端设备(建议) (8) 3.4.2 传输分配系统 (11)

第三章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3.1 系统设计依据 GB6510-96《30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Y/T106-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121-95《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135-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 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3.2 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视媒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接收当地有线电视台发送的节目,还要求能够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和自办节目。现在更提出利用视频宽带网传输信息数据的概念和实践。 新昌柴油机厂新办公楼的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用作职工娱乐、学习使用,企业拟构建单向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信号带宽采用邻频传输,扩展应用:企业电视台电视频道由卫星节目、教学频道、自办节目、编辑频道、当地有线电视信号混合所组成。设置闭路电视机房,4路邻频调制输出,根据企业实际安排闭路电视节目和进行管理。 信号源灵活配置,目前设计信号源为有线电视信号,既考虑到目前的情况,

又兼顾长远发展(如直播卫星DVB、视频点播VOD等)使系统具备向上扩容的能力。 3.3 设计思想 为使本系统能够适应现代化信息通讯网络时代的需求,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部分,适应数据业务及多媒体业务在有线电视网上的多方面应用,为信息传输提供一个优化的网络平台。我公司根据双向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规范、甲方使用的特性,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如下: ?将有线电视机房设置在总机房。 ?将卫星电视点对点施放至指定位置。 ?设计可以将监控图像通过有线电视传输到终端。 ?系统设计按860MHz 双向宽带邻频HFC 传输方式,其中下行47-860MHz;上行5-45 MHz。今后可逐步升级成为交互式综合业务信息网,可开发电话、数据、视频点播、可寻址加解扰、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等多种宽带业务。 ?系统支持90 套电视节目,包括当地有线电视信号;一路自办节目信号(录象机等)。 ?系统分配网络采用树状结构,以分配、分支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末端用户信号电平为68±5db,图像质量四级以上。 ?系统电缆采用合资汉胜双向四屏蔽同轴电缆,带宽5-1000 MHz。 ?放大器、分支分配器采用杰士美双向高隔离器材。放大器带宽47-860 MHz,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介绍资料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介绍 08通信B班王喆 一、DVB-S标准介绍 DVB-S系统标准于1993发布,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两个系统之一 (DVB-S 和GSM标准),被全球直播卫星电视广播商大量采用。DVB-S系统具有覆盖面 广、节目容量大等特点,可适用于多种卫星广播系统,适用于不同带宽的卫星 转发器,卫星转发器带宽可以从Array 26MHz到72MHz,转发器功率从 49dBW 到61dBW。 DVB-S系统的音频编码使 用MPEG-2LayerII笫二层音频 编码,也称MUSICAM。音频的 MPEG-2LayerII编码压缩系统 利用了声音的低声音频谱掩蔽 效应,这一人体生理学效应允 许我们对于人耳不太敏感的频 率进行低码率编码,此技术的 采用可以大大地降低音频编码 速率。MPEG-2LayerII音频编码 可用于单音,立体声,环绕声 和多路多语言声音的编码。图1 采用DVB-S标准的中星6B卫星信号覆盖图

DVB-S系统的视频采用标准的MPEG-2压缩编码,MPEG-2视频编码系统由一个大家族构成,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都有兼容性和共同性,根据图像清晰度的不同,它分成四种信源格式或称“等级”(Level),从录像带(VCR)的低图像清晰度,到高清晰度电视。除了根据图像清晰度定义的“等级”以外,DVB-S视频标准还定义了“档次”(Profile)的概念,每一个不同的“档次”(Profile)能够提供构成编码系统的压缩工具和压缩算法。在使用MPEG一2 MP@ML格式时,用户端如若达到CCIR 601演播室质量,码率为9Mb/s,如若达到PAL质量,码率为5Mb/s;工作频率为l1G/12GHz;为了达到最大的功率利用率而又不使频谱利用率有很大的降低,数据流的调制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方式并使用卷积码和RS级联纠错的方式,但是其纠错性能略显不足。 但这种编码方式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是编码效率相对较低,其次是其载噪比门限距离理论上的信道极限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DVB-S只支持MPEG-2传输流格式的信号输入,且采用单一QPSK信号调制,在相同载噪比(C/N)条件下,每个符号传输的经信道编码的比特数仅为2,在卷积编码率为1/2时,实际有效载荷的传输效率仅为每符号0.92比特,而且在DVB-S的基带成型处理中升余弦滤波滚降因子固定为0.35,这些都限制了系统的信号传输能力,例如在36MHZ的标准转发器带宽内,3/4卷积编码率条件下,DVB-S的有效信息传输容量仅为36.86MBPS。 二、DVB—S2与DVB-S的技术比较 现在,面临有线数字电视等的强大竞争的卫星直播系统,由于HDTV、VOD、PPV、交互业务等多种业务的开展,对传输总量的需求大大提高。这就要求卫星直播系统必须采用新的技术体制与手段,提供比过去更多的传输能力。此外,在DVB-S出现后的十年里,纠错编码等信号处理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升级DVB-S 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特别是,卫星技术本身的进步,例如点波束卫星的出现,使得采用比DVB-S中的QPSK更高效的调制方式成为可能。 2003年,DVB组织发布了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LDPC)和BCH码的DVB-S2系统,也就是欧洲的第二代卫星广播系统,该系统已经被ITU-R和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TSI接受。 DVB-S2相比DVB-S在技术上有很大改进,其特点为: 1、新的信道编码方案 DVB-S2最引人注目的革新在于信道编码方式,包括纠错编码和调制。纠错编码和调制是在实际的信道情况下,寻找最佳途径传输信息。香农的编码理论给出了最佳编码方案可以达到的信道容量,却没有给出具体的编码方案,以及没有描述实现起来的复杂程度,因此,编码和调制的研究集中于在最充分的利用传输资源(即带宽、功率、复杂度)的条件下,选择传输和接收方案,以逼近香农给出的极限。DVB-S2纠错编码使用LDPC与BCH码级联,调制则以多种高阶调制方式取代QPSK。 与DVB-S相比,DVB-S2可提供除QPSK外的多种具有更高频带利用率的调制方式,如8PSK、16APSK、32APSK。DVB-S2的16APSK和32APSK调制技术,减少了幅度变化,更能适应线性特性相对不好的卫星传输信道,使高位调制方式通过卫星信道传输成为可能。

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说明(DOC)

第1章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说明 1.1总体设计方案 1.1.1系统概况 构成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办公写字间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在该楼内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做为现代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即时传播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动态等各种音视频信息等功能。。 1.1.2系统设计依据 1、GY/T106-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2、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3、GBJ《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GBJ1200-88《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5、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6、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7、B11318.5-89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可靠性要求与试验方法》; 8、广发技字[1992]7号《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 9、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0、GYJ33-88《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11、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2系统设计方案 1.2.1总体要求及总体设计方案 本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按双向传输860MHZ信号容量进行系统设备配置。系统由大连有线电视台的有线电视电视节目和卫星电视节目、自办节目信号构成。在

共缆传输网络的任意一个终端,可接收所有的传送节目。 1.2.2系统前端设计与设备选择 节目源: 根据下发的《大连外商通关大厦卫星电视设计与施工招标文件》的要求,确定节目源为: 自办节目:来自DVD、录象机、多媒体计算机节目等。(根据甲方实际需要可选择配置) 大厦拟开通卫星电视节目表 卫星节目接收表

五星级酒店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五星级酒店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1.1设计概要 卫星及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当今智能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根据今后信息网络发展的需要和业主的要求,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将是一个多功能、宽频带、高性能的图像、语音、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实时传输系统,本项目此系统带宽为5~860MHz,且具有双向临频传输功能。其中,上行频段为5~65MHz,65~87 MHz为过渡带,87~550 MHz为电视广播信号传输,550~750 MHz为数据信号传输,450~550 MHz为卫星电视频段,调频广播频段为87~108 MHz。其中自办节目4套:可以是VCD,VCR,DVD/CD/MP3,也可以各种拍摄的录像或自制光盘。 酒店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可配备一台电动卫星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具有收看意义的境外电视节目。本工程选用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其他设备按相应配套装置配备。 1.1.1建议接收鑫诺一号卫星上的电视节目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广发社字[2001]1535号文件,从2002年1月起,所有允许接收的境外卫星电视节目通过国家指定卫星传输平台(鑫诺一号卫星KU波段,简称“平台“)统一传送。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管理境外卫星电视信号源的重视。 根据这个精神,需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卫星信号统一由鑫诺一号接收。 建议接收的电视节目如下: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台(Ku,V,付费收视) ?凤凰卫视中文台(Ku,V,免费收视) ?凤凰卫视资讯台(Ku,V,免费收视) ?阳光卫视(Ku,V,免费收视) ?星空卫视(Ku,V,免费收视) ?澳门卫视(Ku,V,免费收视) ?日本动漫HNK台(动漫)(Ku,V,免费收视) ?美国BBC台(Ku,V,免费收视) ?法国电视5台(Ku,V,免费收视) ?香港新知台(Ku,V,免费收视) ?香港无线TVB8台(Ku,V,免费收视) ?美国家庭影院HBO台(Ku,V,付费收视) 1.1.2开办自办节目 ?DVD节目1 ?DVD节目2 ?DVD节目3 ?DVD节目4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媒体)【圣才出品】

第三章广播电视新媒体 1.什么是广播电视新媒体?它有哪些特征? 答:(1)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新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多对多的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也有人指出新媒体的特点是非线性播出或“数字化”和“互动性”。有人认为,严格来说,新媒体并不算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新媒体是个相对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是新媒体,它是一个时间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和“旧”的界限会逐渐模糊,直至消失。 (2)新媒体的特征 ①基于数字基础。 数字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因此也有人称新媒体为数字媒体。所以,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概念,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 ②交流互动。 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像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大众媒介,都是单向传播信息,读者、听(观)众也都被动地接收,反馈极不方便,交互性很差。数字新媒体则打破了这样的传受状态。 ③非线性传播。 非线性传播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非编系统的普及使得音视频编辑和操作变得简单易行,信息传播也得益于网络技术和检索技术的进步,由定向传播转变为实时和准实时内容的交互服务。视频点播技术(VOD)就是典型的非线性传播方式,它使传播内容形成资源池,用户由此获得了选择信息的充分自主权,并且获得了极佳的双向互动效果。

2.新媒体是由哪些技术支持而形成的? 答:新媒体的技术依托主要有: (1)数字化多媒体技术 一方面,它极大地简化了新闻采编的每一个操作环节,另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只能传递单一类型信息的限制,实现了多媒体内容的融合传播,尤其是流媒体技术的诞生与成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音视频的随时体验因此成为可能。 (2)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字技术为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统一的格式,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提供了相互连接的信息传播通道。 ①从Web1.0到Web3.0 Web2.0的出现打破了Web1.0时代单一的信息接收方式。它更注重开发用户的主动性,使用户掌握了信息主动权,极大地满足了个性化和互动性的要求。Web3.0是未来互联网应用的新趋势,作为Web2.0的更新版,它仍然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且实现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人机、线上线下的人际交流。 ②从IPv4到IPv6 互联网在过去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核心通信协议IPv4的高度可伸缩性。IPv4的设计思想成功地造就了今天的国际互联网,并容纳了过去几十年中网络规模的几何级增长。 (3)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传受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使数字信息的传播摆脱了电线、光缆等实体网络的限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传播。

卫星接入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卫星接入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1有线电视系统安装 1. 承担有线电视机房内机架及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要求线缆走向清晰,走线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 2. 充分利用提供的管道和电缆支架敷设CATV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所有接口均在地面上,不得留在地下管道处,系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 3. 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垂直,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引下线铁管,进行电缆穿敷。 4. 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终端盒的安装和接续。 5. 机房设备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信号线与电源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6.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7. 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 ①.明装: a 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φ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

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 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②.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8. 用户终端安装 ①.检查修理盒子口 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 ②.结线压接 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 的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3-75所示。 ③.固定盒盖 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75Ω(也有300Ω),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阻抗为75Ω,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

地面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简介

CTTB地面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简介 概述: 国家标准委于2006年8月18日,批准标准号为GB 20600-2006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该标准于2007年08月01日正式实施。 2008年1月1日,地面数字电视在北京开播,转播中央电视台的高清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6套标清频道,这标志着我国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式启动。5月5日,北京电视台奥运高清频道开播。奥运会期间,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奥运城市以及广州、深圳播出了地面数字电视,转播了中央电视台的高清频道,推动了高清电视一体机发展。2008年,总局共组织制订了13项地面数字电视配套标准,其中有9项已颁布实施。 2009年,将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建设。广电总局对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计划是2009年,准备覆盖100个城市;将在这些城市开通两个数字电视频道,一个播高清,一个播标清,标清主要播中央和地方现有的节目,用于模拟和数字的同播,在其余的地级城市是开通一个数字电视频道,就播标清节目。 我国将投入25亿元财政资金,争取在3~5年在全国全面覆盖地面数字电视(333个地级市和2861个县,覆盖90%以上的人口)。“第一个阶段在37个大中城市转播中央电视台高清节目,同时有标清频道同播节目。” 中国2015年停止地面模拟电视播出。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英文标识为CTTB(中国地面电视广播) 一、原理 CTTB(中国地面电视广播)使用新的纠错编码技术——LDPC,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进行了支持互联网的扩展设计,以适应未来信息的数字化、多样化和多媒体扩展。 设计灵活的接口,支持国际通用的MPEG2-TS流数据格式,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视频压缩和数据格式,如MPEG2,MPEG4等。 此外,还采用了与自然时间同步的分层复帧结构,来支持单频网。单频网不但能够更好的支持移动数字电视服务,而且能够解决由当个发射台无法覆盖的盲区问题。 DMB-TH地面数字传输系统的射频带宽8MHz(有效带宽7.56MHz),可提供20种数据率的选择(从4.8Mbps—32.4Mbps)。 二、单频网 定义

卫星及有线电视接收系统

1.卫星及有线电视接收系统 1.1系统概述 由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CATV系统不但能接收当地有线电视台传送的电视节目,还可能通过卫星地面站接收卫星传播的电视节目。有了CATV系统,电视图像就不会因高山或高层建筑的遮挡或反射,出现重影或雪花干扰。 1.2设计思路 该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在办公楼内的相关人员提供电视节目信息,引入卫星节目和市有线电视节目,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宣传的要求。 大楼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配备一台3.2m直径的电动卫星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卫星节目。因此本工程选用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其他设备按相应配套装置配备。 系统预留一套自办节目,通过DVD机或录像机播放大楼内部录制的各种节目,通过邻频调制处理后以模拟节目方式播放给各路终端。 接入有线电视网,节目源可在施工设计时做最后确定。我国将开始试播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到时可转播高清晰度(DVD)电视节目,满足未来用户欣赏高质量电视节目的需要。 系统采用860MHz邻频调制传输技术,网络分配采用分配分支结构。具体设计内容包括:前端设计、传输网络设计和分支分配网络设计。 本次初步设计电视点为185个点。各办公室和休息室内各为1个电视点,会议室为2个电视点,其他功能房间根据其职能判断是否设置电视点。 1.2.1前端设计 前端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卫视信号、城市有线电视信号和自办节目,同时将这些节目进行放大、处理、调制和频率变换,经电平调整后混合在一起,再由分配器分成二路;一路接到本楼一层弱电间的有线电视分线箱里插接到相应的分支分配器上。另一路通过室外管网和宾馆的有线电视网连接起来。

数字前端邻频设备关键在调制器。调制器指标差别引起电视效果上的差别,肉眼是无法分辩的。本系统配备一台前端主放大器,设备采用美国PBI公司的860MHz放大器。 有线电视机房设在一层消防控制室内。 1.2.2传输干线设计 传输部分的作用是将前端(节目的制作处理设备)送来的信号不失真地传送到用户分配网络。为了保障传输质量,干线电缆采用SYWV75-9铝镁合金网物理发袍电缆。 干线放大器选用高品质的860MHz双向干线放大器。为防止因供电问题造成放大器不工作,影响用户收看,干线放大器采用机房集中供电(AC30V)方式。 1.2.3分支分配网络设计 系统的分配系统,就当前的水平而言指的还是电信号分配网络(将来有可能变为光信号)。分配网络的作用就是把由干线传送来的前端信号分配到各个用户终端,要求终端电平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便用户收视。在实际使用中,终端盒上的信号电平在60~80dBuv之间都可以正常收视,但为了保证系统的电平质量,根据要求在设计上各分支端的电平应满足64±4dB的水准。 分配网络从结构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分配分配方式,分支分配方式,分支分配方式和分配分支方式等多种,实际应用中后两种较为普遍。本系统设计中我们选择分配分支的网络形式,即通过分配器将电视信号引至各个楼层,再通过分支器将信号引至各个用户终端。 分支分配产品的选择需得到当地有线电视管理部门的认可。 1.2.4电视终端设计 卫星接收/有线电视系统的终端可以设置在以下位置: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场所,采用86型用户盒作为用户终端的信号输出插座,安放在需要设置电视机的墙壁上,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0.3米。

广播电视技术 第三章广播中心技术小结(陈柏年)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第三章广播中心技术小结 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 一、广播电台和广播中心 1、广播系统基本组成:(1)音源采集:各种声音的信号源。(2)自动化制播系统:由各种工作站、服务器、硬盘阵列、局域网组成,承担节目的制作和播出。(3)自动化监测系统:由各种工作站、服务器、局域网组成,完成各工艺节目质量的监测。(4)传音链路:采用电缆、光缆、微波、卫星等,将所需的声音节目传送到节目发送部门。(5)发射台:将音频节目信号调制成频带信号,并完成向受众的传送。 2、发展趋势:(1)内容信息化,(2)服务现代化,(3)渠道多元化。 3、广播中心组成: (1)节目制作中心:制作各种符合要求的广播节目。 ①前期制作:通过素材采集、录音、摄录形成节目素材的工艺过程。 ②后期制作:对节目素材编辑、剪接、复制、配音、合成等制作成可供播出的完整节目成品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2)播控中心: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将所需的声音节目播出,传送到节目传输部门。 ①节目播出:根据广播节目表的安排,按顺序进行编排,并按时播出各种节目。 ②节目传送:将节目信号通过电缆、光缆、微波、卫星传送到广播发射台等。相应的传音链路称为演播室至发射机链路STL(Studio Transmitter Link)。 二、声音采集技术 (一)录音技术:把声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而加以存储,以便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进行重放的技术。 1、三类存储媒介:(1)磁记录:磁性材料,如磁带、磁盘等,(2)光记录:感光材料,如光盘等。(3)固体记录:半导体存储器件。 2、声音的获取方式: (1)采访用传声器(话筒); (2)采访机:包括磁带录音机、数字磁带录音机DA T、微型光盘MD、固态采访机(采用闪存的小型数字采访机)。 (3)电话采集系统:自动将电话通话内容记录在电脑硬盘上,以便剪接、整理,日后进行播出的专用系统。由计算机部分、语音压缩采集卡和录音软件组成。

有线电视行业常用标准

有线电视行业常用标准 GY/T 200.1—2004 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 适用范围: 本部分描述了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基本构成,规定了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对系统管理、兼容性和扩展性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HFC网络数据双向传输系统。 GY/T 200.2—2004 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射频接口及协议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HFC网络数据双向传输系统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网络层通信协议。 本部分适用于HFC网络数据双向传输系统。 GY/T 201—2004 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有线、卫星等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基于传输流的数据广播的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数据传输协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有线、卫星等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广播系统。 GY/Z 199—2004 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国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内容分类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部门对节目资料进行分类标引和编制分类目录。 GY/T 198-2003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QAM调制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Y/T 170-2001和GY/T 106-1999的有线数字电视广播QAM调制器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QAM调制器的研发、生产、使用和运行维护。 GY/T 197-2003数字卫星新闻采集通用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卫星新闻采集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卫星新闻采集地球站(车载或可搬移站)设备的生产、验收、入网、使用和运行维护。 GY/T 196-2003调频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