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调度事故实例及分类

铁路行车调度事故实例及分类
铁路行车调度事故实例及分类

铁路行车调度事故实例及分类

铁路行车工作是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因素的综合性工作。行车过程受到路内、路外以及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情况十分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威胁行车安全。铁路行车调度统一指挥行车工作,负责处理行车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维护行车工作安全。行车调度必须明确认识行车工作复杂性的特点,掌握行车工作的规律,懂得各种情况下正确的指挥方法,不断提高调度指挥水平。

安全指挥工作的经验对于提高调度指挥水平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能够使调度人员认识到各种情况下发生调度事故或产生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及其规律,摸索和总结安全指挥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指挥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在调度人员思想上起到警示作用,增强安全指挥的自觉性,促进培养慎重严谨的安全指挥工作作风。调度工作中曾经发生的责任事故和关系事故,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代表性的事故和惯性事故对我们有着长期的教育意义,值得调度人员特别是新调度人员借鉴。

一、调度事故主要类型

在日常调度工作中,常见和比较典型的调度责任事故和关系事故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一)日(班)计划或调度命令中对列车车次指示错误

例一:××××年××月××日,××分局自分界站(中间站)接人晚点列车1603次。当日计划中1613次停运,1603次列车已走1613次运行线的点。列车调度员下达阶段计划时主观臆断,擅自将1603次列车的车次改为1613次。后来虽发现错误也未及时纠正,交接班时也未向接班调度员交待清楚。列车行至×××站,因停电,基本闭塞法临时停用,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车站值班员按列车调度员发布的计划将路票中的车次错填为1613次。司机在通过时发现路票填错,停车8min,构成错误办理行车凭证耽误列车的一般事故。

例二:××××年××月××日,××分局调度所计划调度员,在列车晚点的情况下,擅自变更日计划内容,改点窜线,将日计划规定的1824次列车变更为原无计划的1830次。列车调度员在知道1824次变更为1830次后,思想上也未引起重视,严重不负责任,没有将变更计划情况通知××站列检所(中间站列检所),造成列车漏检,致使列车行至×××站时,1辆货车车底板因闸瓦摩擦喷溅火星起火,构成重大事故。有关调度员负有一定责任。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调规》)规定:运输调度“负责编制运输工作日常计划”,列车调度员负责“编制和下达3~4小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运输工作日常计划和阶段计划是组织行车有关各部门进行协调一致工

作的具体行动计划。列车车次是日(班)计划和阶段计划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现场行车各单位确定本班工作的依据和识别列车(性质、等级、开往区段和方向)的标志。日(班)计划规定的列车车次必须准确,阶段计划和调度命令必须遵守日(班)计划的规定,不准随意变更列车车次。列车车次错误或随意变更列车车次势必造成行车各有关部门间工作的冲突、脱节或遗漏,在外界具备适当条件时,如基本闭塞法停用或其他部门工作同时发生疏漏时,还会造成行车事故。负责编制或发布日(班)计划、阶段计划或调度命令的调度员对此应负主要或重要责任。

为加强计划对车次的管理(尤其是客运列车),铁道部明文规定:在办理行车中,调度命令、行车凭证和行车日志等事项,均须填写列车车次全称,即T××次、K××次、L××次、Y××次、X××次;其行车用语为:客车特××次、客车快××次、客车临××次、客车游××次、行××次。

(二)邻分局或邻调度台间交换计划不清

例一:××××年××月××日,××分局分界站(中

间站)列车交接计划规定接入6257次列车。但在两分局日计划调度员交换计划时,因误传,将列车车次搞错;××分局纳入计划时误将列车车次标为6237次。当日夜班,值班计

划调度员在与邻分局核对计划时发现车次有误,但未引起重视,也未及时通知列车调度员向有关站段发布调度命令更正。列车接入后行至×××站,因基本闭塞法临时停用,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车站值班员填写路票时按分局日计划规定将车次填为6237次。司机发现路票填写车次与实际所担当的

列车车次不符,致使通过列车在站内停车,构成错误办理行车凭证耽误列车的一般事故。

例二:××××年××月××日,××分局××--××区段(跨两个调度台)开行4034次单机。列车调度员未向

各站发布调度命令,只向始发站值班员口头布置了单机车次。列车行至×××站,车次经各站顺传已误办为4032次。列

车行至邻调度区段,两调度台列车调度员互相间未及时予以通报、核对和纠正,列车调度员也误认为车次是4032次,

并以此向各站布置。列车行至××站,因临时停电,基本闭塞法停止使用,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车站值班员填写路票时按邻站顺传和调度员指示将车次填为4032次,司机发现

错误后在站内停车,构成错误办理行车凭证耽误列车的一般事故。

分界站列车工作计划是协调和联系局(分局)间运输工

作的基础。《调规》要求:“日(班)计划编制完了后,相邻分局调度所必须与分界站列车交接计划(包括车次、时刻、编组内容、机车交路)核对一致”。同一调度所相邻调度台间对跨台列车的交接计划(包括车次、时刻、机车型号、编组内容等)也应核对一致。任何计划上的疏漏和不一致都可能造成行车过程的脱节和延误。如果在计划核对后发现分界站列车交接计划有错误时,应及时予以纠正,消除已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相邻分局或相邻调度台间应互相及时通报,进一步将计划核对正确,确认无误。接入列车的分局或调度台应向有关站段或列车发布调度命令纠正,防止发生事故。

旅客列车、军用列车、超限货物列车等有特殊运行要求的列车,交换计划时更应慎重仔细,一旦发生错误,有可能发生险性或重大、大事故,甚至发生特大事故,后果将更加严重。

向邻分局(调度台)交出列车时发生计划预报错误或发

现错误而又未及时向接车分局(台)通报,造成事故时,交车分局(台)有关调度员要负主要责任。接车分局(台)接到邻分局(台)关于列车计划错误的通报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

正而造成事故时,接车分局(台)有关调度员要负主要责任。

(三)开行超限货物列车未按规定发布调度命令

例:××××年××月××日,××分局××站开3105次列车中挂有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列车调度员仅向始发站和该列车司机、运转车长发布了调度命令,而未向其他有关站段传达,致使列车行至×××站,被接人有高站台的线路,站台与超限货物发生碰刮,造成站台和货物破损,构成险性事故,险些造成重大后果。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第262条规定:“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入固定线路。”《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以下简称《事规》)也规定:“超限列车错进非固定股道,按未准备好进路接车论处,列险性事故。

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在运行中存在着可能与线路附近建筑物或设备及邻线上的机车车辆发生碰刮的不安全因素。为了保证超限货物运输的安全,必须遵守应接人车站固定线路及根据超限货物情况限制运行速度等限制条件,以使超限货物与线路附近建筑物或设备及邻线上的其他列车保持一

定的安全间隔距离。超限货物列车按照日(班)计划和调度命令规定的条件运行,有关车站按照日(班)计划和调度命令规定的条件办理列车接发作业。如果超限货物列车未纳入日(班)计划或列车调度员未向所有有关站段发布超限货物列

车运行的调度命令,列车仍按正常速度和运行条件运行,有

关车站仍按正常程序办理列车接发,就可能造成超限货物列车与其他列车或设备碰刮、冲突的事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列车脱轨、颠覆的特大、重大、大事故。

错发、漏发超限货物列车运行的调度命令而造成行车事故是比较多见的,甚至发生过一个超限货物列车在一个运行区段的若干车站均错进非固定线路,造成数个险性事故的事例。有关行车调度应引以为戒。

(四)违反行车组织规定,擅自简化作业

例一:××分局甲站-乙站间,规定上行列车在甲站停车加挂后部补机,补机与列车接通制动软管,列车运行至乙站后停车摘补机。××××年××月××日,1418次列车运行至甲站挂补机。列车调度员为图省事,擅自变更加挂补机办法,指示补机不接制动软管,在区间运行中通过变坡点后由运转车长提钩摘补机。因变更办法后未与各有关方面彻底交待清楚,补机司机又在运行途中睡觉,致使运转车长在途中提钩摘开补机后,补机未制动,仍继续运行,造成与前行列车追尾冲突的重大事故。

例二:×××分局××站一××站××公里因发生水害,架设临时桥梁一处,规定不准机车重联通过。××××年××月××日,列车调度员为赶机车交路,无视这一规定,错

误指示4032次单机与1502次列车合并,两台机车重联通过该桥梁,将枕木垛压沉30mm,均衡梁连结板螺栓被压断6处,构成一般事故,险些造成重大事故。

《技规》、各局《行车组织规则》(以下简称《行规》)及其他行车有关规定,是确定行车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和职责、统一和协调行车各部门工作的规范;是行车各部门据以进行各自工作的准则。在日常工作中,行车调度必须以规章制度作为指挥行车的依据,不得违背规章的规定一盲目指挥。否则,便会造成行车有关部门、单位、人员间工作的混乱,产生不安全因素,严重时就会造成行车事故。例一的事故虽然补机司机睡觉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司机应负主要责任,但列车调度员擅自变更行车组织规定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

原因,列车调度员要负重要责任。例二的事故则是完全由于列车调度员违背行车组织规则规定,超越了规定的安全界限而造成的,列车调度员要负主要责任。

(五)在衔接多方向的车站,列车开行车次与运行方向不符或变更列车运行终到站未按规定发布调度命令

例一:××分局××站下行衔接两个方向。××××年××月××日,班计划安排开小运转列车3471次,为开往

次要方向。因车流临时发生变化,计划调度员变更组织安排开往主要方向,但车次未变更为开往主要方向的车次。列车

调度员仅向始发站和司机、运转车长发布调度命令,通知变更运行区段,但未向途中有关站传达,致使列车运行至××站时,车站值班员根据班计划和列车车次办理开往次要方向,司机发现进入区间不对而停车,构成列车开错方向的险I生事故。

例二:××××年××月××日,××分局××支线下行原计划到达甲站终止的3431次小运转列车,因变更配空站,临时变更运行计划延长运行到乙站。列车调度员没有提前向司机和运转车长发布调度命令,仅在原计划终到的甲站由车站接车人员在列车未停车的情况下向司机递交了调度

命令和行车凭证--路签。司机凭路签、调度命令和通过手信号缓缓通过。而运转车长未接到命令,认为列车运行已终止,便在列车减速的情况下下了车,造成运转车长漏乘的一般事故。

列车的车次表示了列车的性质、等级、开行区段和方向等特征。列车运行图对于在不同区段运行或开往不同方向的各类列车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车次。行车各有关单位和作业人员一般也根据列车的车次来识别和办理与该列车运行有关

的各项技术作业。所以,列车的车次必须与列车开行的方向和区段相符。如果列车开行方向确实需要变更时,列车调度员必须提前向有关站段和列车发布调度命令。

列车临时变更终到站时,列车调度员必须在列车到达原终到站前1h向有关站段和列车发布调度命令。如确需临时

变更,未能提前发布命令时,也应在列车到达原终到站停车后向司机和运转车长传达变更终到站的调度命令。司机和运转车长根据调度命令规定的新的列车运行区段继续担当乘务。

有关调度员在办理列车车次、运行方向和运行区段时,必须遵守以上原则,正确进行指挥。如违反这些原则,造成行车事故时,调度员应负主要责任。

(六)违反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时发接列车的规

例:××××年××月××日,××分局012次石油直达列车计划在××站(区段站)会53次特别旅客快车。012次系非图定车次,日计划规定利用1616次运行线运行,运行

图规定1616次在该站为通过时刻。因接车线末端无隔开设备,按规定不能同时接车。列车调度员为避免53次在进站

信号机外停车,以减少列车间隔时间,竟告诉车站值班员012次列车按1618次运行线运行(1618次在该站图定为停车时刻,当日1618次运行线空闲,而012次晚点已接近1618次运行线时刻),让车站按相对方向同时接车的办法办理了会车,

从而构成未准备好进路接车的险性事故。

《技规》第260条规定:“在接、发客运列车的同时,接入原规定为通过的列车,而接车线末端无隔开设备”时,禁止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

担当规定为通过时刻的列车的本务机车司机在接近车

站时,一般要提前做好通过的准备,特别是在前方有上坡道的车站,司机要调整好速度,做好利用上坡前较平缓线路闯坡的准备工作。该列车由原规定通过临时变更为停车会车时,如果信号嘹望条件不良或司机嘹望、确认信号过晚,就可能会措手不及,错过采取制动措施的时机,就有越出接车线末端警冲标的危险。如该线路接车方向末端与相邻线路没有隔开设备,而相对方向同时接人或同方向同时发出列车时,便有可能造成与客运列车发生冲突的严重后果。

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o的下

坡道的车站,接发列车条件更加不利。因此,《技规》规定在“接车线末端无隔开设备”时,禁止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这项规定比前述规定更加严格,与列车或列车所利用的运行线是否原规定为通过时刻无关。列车调度员在列车运行调整中应该认真掌握,按不同的车站和不同种类的列车正确指挥,严格按规定办理接发列车。

《事规》规定:“违反禁止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规定而办理同时接车或发接列车”按

“未准备好进路接、发列车”论,列险性事故。列车调度员在执行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规定时

必须严肃认真,严禁弄虚作假或指示、暗示车站违反规定办理接发列车。属于调度员违章指挥造成行车事故及更严重后果时,调度员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本例也可看出,列车的车次和所利用的列车运行线所包含的意义非常广泛和重要,除了有关列车性质等本身的一般涵义外,还涉及到接发列车作业的程序和要求,牵涉到与行车安全的重大利害关系。所以,行车调度在办理与列车车次有关作业时,必须慎重、准确和严谨。

与本例相类似的另一种情况是,原规定为通过的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时的办理程序和方法(见第四章第二节之tii"客运列车临时变更到发线接车)。

(七)在车站已准备好列车进路、开放信号的情况下,盲目指示变更信号

例:××××年××月××日,××分局××调度台,原计划1706次列车在××站通过,到前方站等会晚点的183次旅客快车。因183次列车司机赶点,运行时刻提前,如果仍按原计划会车,就要影响183次。列车调度员便要变更1706次列车在××站等会183次。当时该站已开放好1706次列

车的出站信号,列车调度员要求车站关闭出站信号机,使1706次列车在站内停车。由于已错过变更信号时机,致使1706次列车停车不及,越过出站信号机40m,构成列车冒进信号的险性事故。

各个车站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站细》)中都规定了接发列车时开放信号的时机。《技规》第261条规定:“车站值班员应严格按《站细》的规定时机开闭信号机”,以使列车本务机车司机在规定的制动距离以外确认信号,正确操纵列车。如错过规定的开放信号时机仍未开放信号或开放后又变更信号时,就有可能造成列车在进站信号机外停车或冒进进、出站信号机等事故。违反开放信号时机的规定盲目变更信号而造成行车事故时,虽然一般情况下车站值班员应负主要责任,但属于调度员强求变更时,调度员也应负重要责任。

《技规》第261条还规定:“如取消发车进路时,应先通知发车人员;如发车人员已显示发车指示信号,而列车尚未起动时,还应通知司机,收回行车凭证后,再取消发车进路。”这里具体规定了发车时变更信号的时机和方法。因此,禁止调度人员要求车站在未通知发车人员或司机的情况下取消发车进路,以免在发车进路取消时列车起动,造成列车冒进信号的险性事故。

变更信号是列车调度员在列车运行调整中经常遇到的

情况和需要采取的运行调整措施。在这方面,极容易发生违章现象,特别是在列车调度员会让调整不当时更容易发生,其中的教训也是不少的。列车调度员应当认真摸索所辖区段的行车规律,掌握好各站办理接发列车的程序以及开闭信号的时机,严格按标准化作业程序指挥行车,决不可盲目冒险。

(八)掌握列车运行间隔不当

例:××××年××月××日清晨,××分局××站一××站间(双线自动闭塞区间)降大雾,能见度很低。列车调度员在接到车站报告后,怕影响列车运行秩序,未按规定改按站间间隔掌握行车,仍按自动闭塞法行车,使一个站间区间进入4个列车。由于前行列车在进站信号机外停车,后行列车司

机未认真嘹望确认信号,造成1331次列车与1329次列车发生追尾冲突,构成列车冲突的大事故。

在自动闭塞区段,站间区间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列车按闭塞分区的间隔运行。但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技规》第236条规定:“未装机车信号或运行途中机车信号发生故障的列车,在自动闭塞区段,列车调度员接到车站或司机报告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时,应改按站间区间掌握行车”,

以控制列车间隔距离,避免因司机难以确认信号,列车前慢后快,发生追尾冲突事故。在一些有特殊规定的车站和线路所,由于处于坡道上,列车或超过限定牵引重量的列车一旦停车,会起动困难或闯不上坡,也要求列车调度员正确掌握列车运行间隔,给车站或线路所留出足够的办理行车手续和开放信号的时间,使司机有充分的时间确认信号,操纵列车安全运行。在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和有特殊规定的区段,列车调度员应特别注意掌握列车运行间隔,避免发生类似责任事故或关系事故。

列车运行间隔及车站间隔时间不足,除容易发生上述类型事故外,还容易在禁止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时,造成列车站外停车、冒进信号或闯不上坡等不安全因素或行车事故,打乱列车运行秩序。

掌握列车运行间隔和车站间隔时间是列车运行调整工作的基本要求。列车调度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保证列车按规定间隔时间运行,排除间隔不足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九)变更闭塞法未按规定传达命令

例:××××年××月××日,××分局××站因半自动闭塞设备检修,基本闭塞法停止使用,改用电话闭塞法行

车。1803次列车(当日18点排口列车)在邻站开车后,因未来得及提前交付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指示××站不停车向司机递交调度命令和路票,但未指示向运转车长交付调度命令。列车进站后,司机根据路票、调度命令及车站接车人员显示的通过手信号操纵列车通过。运转车长因未接到调度命令,不知道闭塞法已变更,也未注意车站接车人员的通过手信号,只看到出站信号机在关闭状态,便认为是司机冒进信号,无凭证进入区间,并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构成漏发命令耽误列车的一般事故。

临时变更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时,列车调度员应向车站值班员、司机和运转车长发布调度命令。在基本闭塞法临时停用而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时,如果仅给车站值班员和司机发布调度命令而未向运转车长传达,那么,司机根据改用电话闭塞法的命令和车站交付的行车凭证--路票,在出站信号机关闭状态下继续运行进入区间;而运转车长仍按基本闭塞法条件下的规定监督列车运行,理所当然地会判断为司机不顾停车信号而错误进入区间,并立即使用紧急制动阀使列车停车,从而造成耽误列车运行的事故,甚至会造成拉断车钩等影响更大的事故。列车调度员漏发调度命令造成这种后果时,应负主要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列车调度员漏向运转车长发布调度命令和车站漏向运转车长传达调度命令的情况比较多见。在上述情况下,多数运转车长根据车站接车人员显示的通过手信号做出判断,一般不采取停车措施。这一系列做法实际上都是违章的(铁路局规定不给运转车长传达调度命令的除外),由此而产生出许多不安全因素,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列车调度员决不要把这种违章作业看做是正常现象,如果长此下去,养成不良习惯,视违章行为为工作捷径,难保会不出事故。

(十)在调度命令下达后又盲目修改

例:××××年××月××日,××分局甲站一乙站间(双线区间)下行线封锁区间进行工务施工。列车调度员根据施工计划发布书面调度命令,准许甲站开路用列车5503次

进入下行线区间卸路料,卸车完了后,继续运行至乙站。在5503次开车前,由于情况发生变化,列车调度员又根据施工负责人请求,口头修改前发命令,指示5503次路用列车于

卸车完了后在区间折返,按5504次返回甲站,但未对两端

站值班员布置清楚。甲站值班员误认为5503次列车行至乙

站后再折返,按5504次由上行线正方向返回甲站,便准备

了上行线接车进路,开放了进站信号机。5504次列车由下行线反方向返回甲站时,司机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误认上行线进站信号,闯入站内,构成险性事故。

发布调度命令,应准确判明情况,根据规章制度,向所有有关人员发布内容明确的书面调度命令。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和调度员技术水平的影响,调度命令发布后又需要修改的情况在所难免。但是,修改调度命令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为前发命令已生效,部分人员可能已按前发命令进行工作,如果修改命令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现场人员分别按两个命令办理行车工作的情况,产生混乱和失误。所以,列车调度员在发布命令时应严肃慎重,尽量避免命令下达后又产生修改的情况。遇特殊情况,确需更改命令内容时,必须重新按规定程序发布调度命令并取消前发命令,组织行车有关人员按照新的命令进行工作。在修改后的命令执行过程中,列车调度员必须监督执行,以确保无误。本例事故中,司机因误认信号闯入站内应负主要责任,但列车调度员修改调度命令不严肃、不认真,传达命令不彻底,也负有一定责任。

(十一)双线改单线或反方向行车时未按规定发布调度

命令

例:××××年××月××日,××分局甲站一乙站间(双线半自动闭塞区间)下行线临时施工,3021次列车需经上行线反方向运行。经甲站值班员请求,列车调度员向甲站值班员发布调度命令,准许3021次列车反方向运行,但未同

时向乙站值班员发布命令,仅让甲站值班员向乙站值班员转达命令。而甲站值班员既未向乙站值班员完整转达调度命令内容,也未说明是反方向行车,便用电话闭塞法与乙站办理了3021次闭塞,并发出了列车。在3021次列车经上行线反方向发出后尚未到达乙站时,乙站值班员向列车调度员请求办理上行的1312次列车。列车调度员未确认3021次列车是否已到达乙站,盲目指示1312次通过。甲站值班员也忽视了3021次已从上行线反方向开出,盲目答应了乙站从上行线发出1312次列车的预告,致使3021次与1312次两个列车进入同一区间上行线,发生列车正面冲突,中断行车数十小时,构成重大事故。

《技规》规定:“双线反方向行车及由双线改为单线或恢复双线行车”时,列车调度员须向司机、运转车长和车站值班员发布调度命令。其中接受命令的车站值班员必须包括关系区间两端站的车站值班员。若只向一端站值班员发布命令,另一端站值班员不知道变更行车办法,势必造成一方按单线办理行车法,另一方按双线办理行车。而且由于办理习惯上的影响,车站值班员很容易忘记列车已按反方向行车,产生许多不安全因素,乃致发生行车事故。在本例重大事故中,列车调度员违反双线反方向行车的规定,没有向所有受令人发布调度命令,简化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事故的重

要原因,列车调度员应负有重要责任。这个惨痛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值得每一个调度人员永远记取。

(十二)盲目指示列车无凭证进入区间

例:××××年××月××日,××分局班计划规定路用列车5502次去××站-××站间258.km处卸路料。列

车开行前,车站值班员向列车调度员请求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在未发布封锁区间和指示路用列车进入区间的调度命

令的情况下,盲目指示车站值班员告诉司机凭班计划命令号进入区间,造成未办闭塞发出列车的险性事故。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列车进入区间,必须由区间两端车站值班员办理一定的手续,并取得占用区间的许可。在一般情况下,车站应按行车闭塞法的规定通过基本闭塞设备或电话联系办理行车闭塞,取得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列车凭行车凭证进入区间。在区间因发生事故,自然灾害或因施工而中断行车时,应由列车调度员发布封锁区间的调度命令,列车进入封锁区间以列车调度员的调度命令做为行车凭证。

开行在区间停车作业的路用列车,如作业完了后继续运行至前方站时,应按开行区间停车列车的办法办理;如作业完了后返回原发站时,可按开行区间返回列车的办法办理,

高铁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高铁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第二节、支架倒塌案例分析 第2节、支架倒塌图片案例分析 1、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沈阳枢纽跨北皇线特大桥T构坠落事故,也是一起墩梁临时固结体外支撑柱倒塌事故,见图5-2-1所示。 图5-2-1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沈阳枢纽跨北皇线特大桥T构坠落事故照片这是一起典型的体外支撑柱横向缺少约束的失稳事故。支架失稳原因及施工方案主要教训点: ①、T构处于活动盆式支座处,桥墩顶部对箱梁无约束; ②、体外支撑钢管混凝土柱与墩身无连接,支撑柱完全处于自由状态;③、体外支撑钢管混凝土柱与箱梁无锚固,前后支撑柱承载力不能互补;

2、大坡度坡道上架桥机垮塌事故(见图5-2-2) 图5-2-2某桥大坡度坡道上架桥机垮塌事故照片 教训点:在大坡道上架梁时,架桥机大臂、支腿安置水平及垂直度不好,存在下坡下滑分力——促使支腿受压失稳,防范稳定措施不到位。 3、某桥水中施工支架倒塌(见图5-2-3) 图5-2-3某桥水中施工支架倒塌照片 教训点:支架基础稳定性差,基础冲刷下沉,支架没有与已完墩台连接,支架整体稳定性不足,方案缺少稳定措施; 4、2005年12月14日贵州小尖山大桥现浇梁支架垮塌见(图5-2-4) 图5-2-4 高宽比例严重失调支架倒塌事故照片 教训点:这是一起典型的高宽比例严重失调支架倒塌事故。支架横向纤细、

刚度不足,横向没有约束措施,横向稳定性不满足立柱承载力要求,支架屈溃侧弯失稳倒塌。 5、网络上某支架倒塌照片(见图5-2-5) 图5-2-5 脚手架横向约束不足——失稳照片 教训点:剪刀撑不足,立杆缺乏约束,受压屈溃倒塌。 6、湖南凤凰大桥倒塌事故-著名全国(见图5-2-6) 教训点:支架剪刀撑不足,特别是抵抗拱圈不对称性加载的挤压力的斜支撑缺失,方案对过大偏载措施不到位,施工不对称加载,基底不均匀沉降。 图5-2-6 拱桥满堂脚手架倒塌照片 7、杭州地铁明挖基坑坍塌事故(见图5-2-7) 篇二:高速铁路施工过程危险辨识与评价研究 ┊ ┊

铁路事故案例汇总

锡林浩特车务段铁路交通事故案例 学习资料 第一部分 人身安全案例 一.路内职工责任轻伤事故案例 X年X月X日X站上水防护员李X上水作业时,因雨天道滑,忙于抢点,摔倒在水井盖上,造成人身轻伤。具体情况如下: (一)事故概况 X月X日10时05分,X站清扫员兼上水防护员李X担当1道客车X次上水作业防护任务。上水作业时,李X帮助上水员拉水管,因雨天道滑,摔倒在1、Ⅱ道间第3位上水栓上,被上水栓阀门手柄杆碰伤,造成右股骨粗隆部开放性粉碎型骨折,构成人身责任轻伤事故。 (二)事故原因 1.李X上水作业时,在雨天道滑的情况下,既未按规定穿防护雨具,又忙于协助上水工抢点作业,不慎摔倒在水井盖上,造成摔伤。 2.李X担任清扫员兼上水防护员职务,在上水作业中精力不集中,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上水过程中未认真确认周围状况而导致摔倒碰伤。 3.X站在恶劣天气下未对上水作业进行重点卡控,致使在上水作业时间紧的情况下安全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 1.严格劳动安全管理。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人身安全工作,把人身安全与行车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并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检查教育,严格落实职工现场作业安全控制措施,加大人身安全检查力度,消除劳动安全隐患,确保职工人身安全。

2.严格施工检修作业等防护工作。各单位要认真查找施工防护安全措施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完善。作业防护人员在施工、检修、清扫设备作业中,要严格防护措施的执行,杜绝防护不到位问题的发生。 3.认真开展劳动安全对规对标检查,加大现场作业过程卡控,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二、X站“7.11”调车人身伤害事故 (一)事故概况: X年X月X日,X站解体3108次,10点20分调车长XX传达完计划后,站在机车媒水车一端运行方向右侧开始作业,机车运行中在绕过钩头向左侧移动时,右脚踏空,坠落在线路内,造成双腿被轧断致残。 (二)原因分析: X年X月X日当天X站有降雨,站区泥泞,调车长XX在作业中违反《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控制措施》的规定穿雨鞋作业,在机车运行中移动位置时没有站稳抓牢,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各站长要按规定在调车作业时到现场盯控,卡控作业的关键点,消除安全隐患。 (2)在调车作业中作业人员要按照《人标》、《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控制措施》中的规定,按规定着装,在作业中一定要抓稳站牢。特别是在作业中不要分心,不要偷懒,必须按照规定执行。 三、X站“1.22”人身伤害事故 (一)事故概况:

铁路行车

调车工作 统一领导 统一领导就是在同一时间内一个车站只能由车站调度值班员统一领导车站调度工作,车站的有关调车区长,根据车站调度员布置的调车工作任务,领导本区的调车工作。 单一指挥 单一指挥就是在同一时间内,一台调车机车的调车作业计划的执行,作业方法的拟定和布置以及调车机车的行动,只能由调车长一人单一指挥。 调车工作的“九固定” 1 固定调车作业区域 2 固定线路使用 (1)调车线路固定使用要求 a解体照顾编组,特别要保证干线车流的接替编组。 b车辆重复改编作业要少。 c列车解体编组作业进度要快。 d驼峰和牵出线的作业要配合。 (2)调车线路的使用方法 3固定调车机车 4固定人员 5固定班次 6固定交班时间 7固定交班地点 8固定工具数量 9固定工具存放地点 调车进路的确认制度 1进路的确认 在调车作业中,单机运行或牵引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有司机负责;推进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有调车指挥人负责,如调车指挥人所在位置确认前方进路有困难时,可指派调车组其他人员确认。 2信号的显示 推进连挂车辆时,要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没有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不准挂车,没有司机回示,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 3非集中区调车作业时的要道还道 要道还道的程序是:要道由近而远,还道由远而近。 人力制机制动过程及方法 1选闸 (1)选大不选小 (2)选重不选空 (3)选前不选后 (4)选高不选低 (5)选标准不选杂型 (6)选双不选杂 客车(21 22型除外)动车组禁止通过驼峰 禁止安放铁鞋的地点 (1)在钢轨的接头处不能安放铁鞋。

(2)在道岔区不能安放铁鞋。 (3)在曲线的外轨上不能安放铁鞋。 (4)在绝缘体的钢轨接头前不能安放铁鞋。 (5)在覆盖冰雪油渍或盐碱等润滑性物质的钢轨上,不能安放铁鞋。 (6)在钢轨的内侧有飞边或同一条线路轨型不一,以及铁鞋与钢轨的的尺寸不符的线路上不能安放铁鞋。 (7)在调车场以外的线路上不能安放铁鞋。 禁止使用铁鞋的车辆 (1)直径950mm及其以上的大车轮我国的目前使用的铁鞋托座弧面是根据一般轮对直径为340mm制造的。 (2)外闸瓦车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 (1)符合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技规》等相关的规定。 (2)合理运用技术设备和组织方法,使接编取送作业密切配合。 (3)及时准确完整 调车作业计划的变更 (1)用书面方式重新按规定程序下达。 (2)变更不超过的三钩的时,允许以口头方式布置,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3)变更股道时,必须停车传到。 仅变更作业方法或辆数时,不必口头传达三钩的限制,可不停车传达,但调车指挥人必须向有关人员传达清楚,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无论便更钩数多少,都应重新填写附有示意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 调动乘坐旅客或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限货物的车辆时速度不得超过15km\h 禁止溜放调车的线路 (1)超过千分之二点五坡度的线路(为溜放调车而设的驼峰)。 机车尽量停在坡道下方,不可能时应按规定连接软管。 (2)乘坐旅客的车辆及停有该车辆的线路。 (3)停有正在进行技术检查修理装卸作业的车辆及无人看守道口的线路。 (4)停有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车辆的线路。 (5)停留车辆距离警冲标的长度容纳不下溜放车辆(应附加安全制动距离)的线路。(6)中间站正线到发线及于其衔接而未设隔开设备的线路。 禁止溜放的其他线路 (1)调车组人数不足三人是,禁止溜放作业。 (2)向货场专用线送车,向列车中连挂车辆的调车,禁止溜放作业。 (3)不准采用牵引流放法调车。 除上述情况外,遇到降雾暴风雨雪等不良气候或照明不足,确认信号和停留车位置有困难时;车辆人力制动机失效而又不具备使用铁鞋等制动条件时,制动人员不足或使用人力制动机未配挂安全带时,均不得溜放调车。 调车作业摘挂车及连接软管的规定 (1)调车作业时,应有安全措施。宅车市,必须停妥,采取好防溜措施,方可摘挂车钩;挂车时,没有连挂妥当不得撤出防溜措施。 (2)在一般情况下,调车作业时,车列的减速和停车都是靠机车本身的制动力,不需要连接软管。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 一.填空题: 1.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列车方式办理的。 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 3.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的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的终到作业三个大过程。4.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的命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必须由他亲自下达。 5.列车进路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 6.列车的基本单据是列车编组顺序表。 7.由于驼峰设备条件和机车台数的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 & T集=Cm车小时,其中C是集结参数(系数),m是列车编成辆数。 9. t 集与车流量 N 的关系是成反比。 10.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 11.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等 四种。 1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和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 13.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 2 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和执行。 14.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的空车运行方向应当是路网上回空方向。 15.我国较多的空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和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 16.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T 集)、一昼夜车流量( N 直)和 沿途技术站的每车节省时间( t 节) 17.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的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和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 18.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 19.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是客货混跑。 20.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 21.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22 . T连是发生在两个车站之间,对着的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 23.按到站停车的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的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接车进路而 减低速度。 24.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力三个不同 的概念。 25.双线追踪运行图的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T周=I。 26.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的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 27. 固定运行线的列车,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好的接续。 28. 写出n需=(n货+ε客n客+ ε摘挂n摘挂+ ε快货n快货)(1+r备) 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的目的。 30. 写出全路工作量 u=u 使。 31. 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Θ=1/24 (l/v旅+It中/L技+K管t货)(天) 32.我国调度机构设置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度室。 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目的是使列车在区段内的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 二. 单选题: 1 . 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站长。

国内外铁路客运的典型事故案例

1、1971年12月7日,451次近郊旅客列车和837次货车在京广线琉璃河站发生尾追相撞的重大行车事故,铁路职工和旅客死亡14人,伤22人,中断行车1小时40分. 2、1976年10月16日,广州到深圳92次在广深线41公里处脱轨颠覆,旅客18人受伤,中断行车24小时59分; 3、1978年12月16日南京开往西宁的87次在陇海线杨庄车站与西安开往徐州的368次拦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1人,客车报废3辆,中断行车9小时30分,被称为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 4、1980年2月19日,南阳开往郑州的410次(郑州客运段担当)旅客列车到达郑州车站时,3号车厢因为旅客携带摔炮爆炸,造成1名旅客死亡,8名旅客受伤,客车报废1辆; 5、1980年1月22日,长沙开往广州的403次列车,到达京广线株州车站时,因为旅客携带发令纸燃烧起火,造成旅客22人死亡,4人受伤,客车大破1辆,小破1辆; 6、1981年7月9日,成昆线尼日至乌斯河间的利子依达铁路大桥被泥石流冲塌,正在通过的442次列车2台机车、1辆行李车和1辆客车坠入大渡河内,造成130人失踪和死亡,146人受伤,线路中断15天; 7、1981年10月20日,由加格达奇开往三棵树的274次列车运行到颚尔格奇和朝阳村间,由于罪犯实施爆炸,造成旅客3人死亡,65人烧伤,客车大破1辆,中断行车2小时50分; 8、1984年5月14日,济宁开往三棵树的117次旅客列车在深山线房家和大红旗间,因为旅客吸烟引起列车火灾,造成旅客死亡6人,伤22人,报废客车2辆,小破1辆,中断行车1小时14分; 9、1984年12月18日,武昌开往广州的247次(武汉客运段担当)旅客列车,运行在荣家湾至黄秀桥间,3号车厢因旅客携带雷管发生爆炸,造成该旅客当场死亡,3名旅客受伤; 10、1986年1月15日,武昌开往广州247次旅客列车,运行在京广线白石渡至坪石间,由于犯罪旅客在7号车厢实施爆炸,造成旅客死亡7人,重伤11人,轻伤27人; 11、1987年2月18日,三棵树开往加格达奇的373次旅客列车在肇东车站因为旅客携带的夹克油着火,造成旅客6人重伤,7人轻伤,旅客大破1辆,中断行车1个多小时; 12、1987年4月22日,双鸭山开往齐齐哈尔的98次特快列车,当运行到滨北线松花江大桥时,列车14号车厢发生犯罪旅客实施爆炸,造成12名旅客死亡,44人受伤,客车报废1辆; 13、1987年7月18日,郑州开往重庆的287次旅客列车,运行到京广线孟庙车站时,由于罪犯旅客在9号车厢实施爆炸,造成副列车长和另外8名旅客死亡,30名旅客重伤和39名旅客轻伤,客车大破2辆;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77-61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 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 (一)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1、20xx年0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置设置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 2、20xx年08月0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 第3页,共16页】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第4页,共16页】 学年度 2012~2013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 ◆◆◆◆◆◆ ◆◆◆◆◆◆ ◆◆◆◆◆◆⑤◆◆◆◆◆ 线 ○ ○ ○ 秘密★启用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12春铁路运输专业期中考试题 铁路行车组织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总成绩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全路运用车分为 ( ) A.重车和空车 B.管内 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 C.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D.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2.车站办理车数等于 ( ) A.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 B.车站办理装卸作业车数之和 C.接入与发出有调车重空车总数之和 D.在车站解体和编组重空车总数之和 3.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 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 A.到达作业 B.集结过程 C.取车作业 D.出发作业 4.在一个装车站装车后,编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 直达列车。 A.始发 B.阶梯 C.基地 D.技术 5.在双重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卸车和装车之间的作业是( )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 6.(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7.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 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8.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重点大学。按照学校“西南交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以“立足铁路、面向大交通、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交通运输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人才。 《行车组织》是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本课程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想,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地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深入讨论各种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设备,科学组织运输生产的优化原理及其算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目前是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车站接发列车、调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技能,具有合理运用车站各种设备、合理组织车流,编制列车运行图和技术计划,编制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组织指挥车站行车工作和列车运行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铁路运输规划与宏观决策,铁路运输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运营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运营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车站工作组织;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 4.铁路枢纽工作组织; 5.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各知识模块间以及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

铁路行车组织 一。填空题: 1. 铁路运送旅客与货物,就是以列车方式办理得。 2、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就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 3.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得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得终到作业三个 大过程。 4、车站得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得命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得报告)必须由她亲自下达。? 5、列车进路就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 通过所需占用得一段站内线路。 6. 列车得基本单据就是列车编组顺序表。 7、由于驼峰设备条件与机车台数得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8、 T集=cm车小时,其中c就是集结参数(系数),m就是列车编成辆数。?9、 t集与车流 10。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量N得关系就是成反比、? ?11. 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等四种。?1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与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1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2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与执 行。 15. 我国较多得空14. 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得空车运行方向应当就是路网上回空方向、? 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与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 16.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T集)、一昼夜车流量(N直)与沿途技 17。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得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术站得每车节省时间(t节)? 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与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18. 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得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 19.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得就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就是客货混跑。 20、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 22、τ连就是发生在两个车站21、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得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 之间,对着得就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 23、按到站停车得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得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 接车进路而减低速度。 24. 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三 个不同得概念。 25。双线追踪运行图得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T周=I。 27. 固定运行线得列车, 26。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得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 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好得接续。?28. 写出n需=(n货+ε客n客+ε摘挂n摘挂+ε快货n快货)(1+r备) 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得目得、 30、写出全路工作量u=u使、 31、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Θ=1/24(l/v旅+lt中/L技+K管t货)(天) 32. 我国调度机构设置就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度室。? 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得目得就是使列车在区段内得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 二、单选题: 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得领导与组织者就是站长、?2. 技术站一个班得全站调车工作应由站

铁路车辆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车辆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2016年2月27日,某钢铁公司翻车机操作员在翻卸车辆时,离开操作台到窗口查看邻线空车清车情况,翻车机自行翻卸过程中,由于拨车机脱钩装置在脱钩时有阻滞,造成车辆没有及时脱钩并将车辆带出翻车台2米,而翻车平台的光电感应开关失灵,没有及时停止设备翻转而继续翻车,造成车辆南端第一担轮对西面压崩出口处的西侧钢轨,导致车辆脱线。 车型车号二位转向架 二位转向架交叉杆弯曲变形二位转向架4位防脱拉环弯曲

二位转向架3位防脱阀破损、拉环顶杆折断现车7位轮对脱线点 案例二2016年3月8日,某电厂翻车机操作由于空车迁车台限位未到位,信号采集联锁系统失效,翻车机操作人员对翻车机自动作业情况实时监控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迁车台移动未到位的问题(路轨未对准,左右偏差90mm),而迁车台自动推进车辆过程中造成C64K 4934364全车轮对脱线,走行12.1m。事故车辆全车4担轮对脱线,空车。其中现车1位、2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460mm,3位、4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440mm,5位、6位、7位、8位左边轮对离开钢轨100mm 。 车型车号全车脱线外观

一位转向架脱线、一位交叉杆弯曲变形二位转向架脱线、一位交叉杆弯曲变形 路轨未对准,车 辆脱线点 迁车台限位未对准路轨左右偏差90mm 迁车台迁车台铭牌 案例三2016年4月20日,某电厂2道翻车机在作业中造成车辆C70 1584267脱线,由于翻车机压力机构液压站缺油,导致压车镐、靠车镐压力不足、不均衡,造成翻车机压

不住被翻车辆,使车辆在翻卸、牵车推进时脱轨。 车型车号全车脱线外观 现车1位、2位交叉杆弯曲变形50mm,1位枕梁翼板变形35 mm,1位上拉杆弯曲变形,1位人力制动机拉杆弯曲变形。1位转K6型转向架共2位轮对脱线、1位、2位防脱装置破损,且相对应防脱拉环变形。 1位迁车台迁车台铭牌 案例四2016年5月5日,某港口专用线内6道发生C64K

铁路行车组织期末试卷及答案(B)

(XX—XX学年第X 学期)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 100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总计30分) 1、列车是指按规定把车辆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单机(包括单机挂车)、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未具备列车条件,当指定有车次时,亦按(列车办理)。 2、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直通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 3、调车工作包括列车的(编组、解体)、摘挂、转线、车辆的取送、转场、调移以及机车的转线、出入段等。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资料阶段)、编制阶段和实行前的准备阶段。 5、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6、技术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生产的(数量指标计划)、货车运用指标计划、运用车保有量计划、机车运用指标计划和主要站指标计划等。 7、货车周转时间一般采用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两种方法计算。 8、掌握车流动态的基本方法是车流推算,分为远期车流推算和(近期车流)推算。 9、列车中车辆的编挂方法通常有单组混编、分组选编、(到站成组)和按站顺编组四种。 10、提高车辆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措施有技术组织措施和(改建措施)两类。 二、名称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 1、推送调车法: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送到另一股道,需停车后再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 3、驼峰:利用车辆本身所受的重力并辅以机车的推力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3、到发线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直通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于一昼夜所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4、装车地直达列车:由装车站利用自装车流组织的直达列车。包括始发直达列车、阶

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的基础工作(加强调度计划)

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的基础工作 (加强调度计划) 调度基础工作主要是指调度指挥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以及基本指挥技术。努力加强调度基础工作是实现安全指挥的可靠保证。行车调度的安全指挥,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础建设上消除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为提高调度指挥水平,为调度指挥和行车工作的安全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车工作是多部门、多工种的协同作业,涉及面广,包含因素多,而且又时刻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情况复杂,变化多。每一个阶段工作都不是前一阶段工作的简单重复,而是各具有不同的复杂的特点。为了把许多部门的行车工作统一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把诸多因素尽可能纳入人的能动控制之中;为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协调性,就必须加强铁路运输生产经营计划工作。铁路运输工作生产经营计划包括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年度旅客、货物运输计划,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等)、月度计划(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技术计划、运输方案)、日常计划(旬计划、日班计划)等。严格按运输工作计划组织行车是防止发生工作漏洞、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行车调度是行车工作的指挥者,是运输工作整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行车调度必须严格遵循整体运输工作计划的规定,把本部门工作纳入整体计划范围,加强调度计划工作。在计划的统一协调下,组织行车各部门、各工种进行配合密切、r紧凑均衡的有秩序的工作,保证行车工作安全,共同 实现计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严格按列车运行图行车、按编组计划编车、按运输方案组织运输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是组织行车有关各部门工作的综合计划;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它统一安排全路各站编解作业任务和编组货物列车的方法;运输方案是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技术计划、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全面组织一个月中的运输工作,保证完成月度运输工作任务的综合部署。正确地执行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和运输方案,对于统一协调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科学组织货流和车流,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和运输设备,组织均衡生产,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保证良好的运输秩序,保证行车安全和文明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运输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许多不安全因素都是在违反这些原则的情况下产生的。如: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相对方向不能同时接车、变更信号等,大多是在运行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发生的,很容

铁路行车组织试卷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 第1页,共4页】 2012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铁路行车组织 【第2页,共4页】 学年度 2012~2013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装 ┆┆┆┆┆┆┆ 订 ┆┆┆┆┆┆┆线 ┆┆┆┆┆┆○ ┆┆┆┆○ ┆┆┆┆○ ┆┆┆ 秘密★启用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12春铁路运输专业期中考试题 铁路行车组织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总成绩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全路运用车分为 ( ) A.重车和空车 B.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 C.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D.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2.车站办理车数等于 ( ) A.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 B.车站办理装卸作业车数之和 C.接入与发出有调车重空车总数之和 D.在车站解体和编组重空车总数之和 3.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 A.到达作业 B.集结过程 C.取车作业 D.出发作业 4.在一个装车站装车后,编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 )直达列车。 A.始发 B.阶梯 C.基地 D.技术 5.在双重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卸车和装车之间的作业是( )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 6.(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月度货运计划 B.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7.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8.铁路线以什么划分为区段。( ) A.客运站 B.技术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9.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 )领导。( ) A.调车指导 B.连结员 C.调车长 D.车长 10.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A.技术检查 B.摘机车 C.开放或关闭信号 D.票据交接 11.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 )统计。 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12.技术直达列车是在( )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A.装车站 B.卸车站 C.技术站 D.中间站 13.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 )调车。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4.在本站卸后又装的货车称为( ) A.双重货物作业车 B.无调中转车 C.一次货物作业车 D.有调中转车 15.车站接发列车工作要在( )统一指挥下进行。 A.站长 B.值班站长 C.车站调度员 D.车站值班员 16.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的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这种调车 称为( )调车。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17.车站是指设有一定数量配线并将铁路线划分成( )的地点。 A.区段 B.区间 C.闭塞分区 D.养路工区 18.铁路线以( )划分为区段。 A.客运站 B.货运站 C.中间站 D.技术站 19.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 )。 A.客运作业 B.货运作业 C.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技术作业 D.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 20.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 作业是( )。 A.办理闭塞 B.布置进路 C.开放信号 D.交接凭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后对应的横线上) 1.现在车按运用状态分为 车和 车。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 和 两大部分。 3.车站工作统计主要有 、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统计。 4.调车程是指机车或 加减速一次的 。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运行风险分析及调整优化方法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运行风险分析及调整优化方法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转是保证列车安全、准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整个高铁调度指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因此,加强对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的风险研究,掌握影响该系统运作的“机+环境”两方面危险因素的风险特性及行车调度人员的行为的可靠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维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其次,运行图的调整、运行冲突的疏解是行车调度系统的主要核心任务之一,由于设备故障、恶劣自然环境等造成线路通过能力的下降或列车的初始晚点时有发生,及时高效地调整列车运行图,减少列车晚点或晚点的二次延误对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高效智能地制定可靠的运行图调整方案,也是保证行车调度人员操作 的可靠性,应对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对行车调度系统的风险分析及对受干扰情况下行车调整优化方法的研究,对保证高铁调度系统安全, 对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论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及行车优化数学模型等方面 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特点,论证了行车调度系统的地 位及其在高速铁路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机制,明确了行车调度系统在不稳定状态的演化机理,辨识出系统中“人一机一环”三方面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建立了在危险因素干扰下的运行图优化调整模型,以降低风险干扰,保证行 调人员决策的可靠性,快速恢复系统稳定性。具体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一方面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分析了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安全管理、应急处理及行车调度优化等方面理论与方法及不足,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调研熟悉我国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的任务及作业流程,收集影响行车调度的设备故障、恶劣环境、人为失误、事故等方面的历史数据,为论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2)根据我国高铁调度指挥系统内信息传递流程、传递途径、传递作用对象等相关方面特点,论证了行车调度系统的核心地位。 将系统中各子部件视为节点,将各子部件相互之间直接联系的信息通道(或 媒介)视为边,利用信息熵理论,依据节点间信息传递属性,建立边长的计算理论,并根据熵扩散原理描述了不确定信息在系统中传递的规律,利用复杂网络理论, 建立对系统中要素、要素之间传递通道及要素之间关联程度判定的理论方法,对调度指挥系统进行拓扑结构分析。证明了高速铁路调度系统以行车调度为主核心,

铁路行车组织考试试题

1. 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方式办理的。 正确答案: 列车 2. 车站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站、站和 站。 正确答案: 客运、货运、客货运站 3. 客运站技术作业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 车站的技术生产特征,车场、线路和站台专门化,车底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工作组织,客运站行车工作计划,客运站行车工作指标 4.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和两大部分。

正确答案: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 5.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运行图,原因是 。 正确答案: 非平行图,客货混跑 6. 在双线区段,相对方向的列车可以在上交会,列车越行必须在 上进行。 正确答案: 区间、车站 7. 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正确答案: 闭塞分区 8. 铁路能力负荷包括负荷和负荷。

正确答案: 技术、经济 9. 列车运行调整有和两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 组织列车始发正点、组织列车运行正点 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正确答案 A. 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 B. 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 C. 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 D. 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 正确答案:C 2.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正确答案

A. 平行运行图 B. 运行图 C. 非平行运行图 D. 货物列车运行图 正确答案:D 3.调车工作要根据( )进行。 正确答案 A.t客占/T周 B.t客/T周 C.t’客十t”客/T周 D.t外扣/T周 正确答案:C 4.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正确答案 A.等于基本扣除系数 B.等于1 C.小于1 D.大于1 正确答案:C

以来工务系统铁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2000年以来工务系统铁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施工类) 一、2000年“”京广线2767次货物列车脱轨行车重大事故 1.事故概况 2000年9月25日21时14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总公司京广线哲桥站内3号道岔处,2767次货物列车(编组53辆,总重3518吨,换长;本务机为郴州机务段DF4 0466号机车)运行至此,机后第5-29位车辆颠覆,第30位车辆脱轨,颠覆车辆侵入上行正线;经救援于28日3时零分复旧,6时零分开通线路。中断京广上下行正线行车56小时46分;货车车辆报废13辆、大破10辆、中破2辆、小破1辆;钢轨报废925米,轨枕报废1672根,道岔损坏9组,转辙机损坏9台;直接经济损失万元;货物损失约100万元。构成行车重大事故。 2.事故原因及教训 (1)衡阳桥隧工程公司哲桥跨线桥工程项目经理部擅自组

织民工封闭哲桥道口处理跨线桥施工地段线路下沉,作业中由于单边过量起道,造成线路轨道几何尺寸发生变化,水平偏差达47mm,三角坑达48mm。衡阳桥隧工程公司严重违反《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1.1条、第条、第条的规定,当晚作业人员下道避让2767次时,慌乱中,两台液压起拨机仍在钢轨底部未下道,对线路高低水平严重超限的轨道起了支撑作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郴州工务段对哲桥跨线桥的施工安全监督不力。在哲桥跨线桥工程施工期间,7月28日,哲桥工地安全联络员被调离后,新任联络员一直未到位,致使7月28日至事故发生时,工地无施工安全联络员,严重违反了铁道部《既有线施工确保行车安全的几项规定》(铁办[1994]27号)第六款规定,失去了对施工安全监督。在得知9月25日20时衡阳桥隧公司将要封闭道口进行起道作业的信息后,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行使安全“否决权”予以坚决制止,是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3)郴州工务段与衡阳桥隧工程公司签订的施工安全协议,部分条款严重违反了《技规》第25条的规定,擅自将哲桥道口

浅谈行车调度指挥中的安全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816140244.html, 浅谈行车调度指挥中的安全工作 作者:刘洋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06期 摘要:安全,是铁路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战略要求最突出的体现和最根本 的任务,而调度作为运输生产的“龙头”,是铁路安全生产链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做好调度安全工作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分析了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中安全工作内容,然后对调度指挥安全的现存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对加强行车调度指挥中安全工作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引言 近几年来,铁路安全事故频发,例如2008年胶济铁路重大事故、2011年的7.23铁路特大事故以及去年9.27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铁路安全问题倍感担忧,这 就让“铁路行车调度员”这一角色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根据调查结果得知这三起悲剧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行车调度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的。因此,目前国内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工作现状及管理制度亟待改善。 1 铁路行车工作中调度安全指挥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国内,铁路行车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负责自己管辖段的指挥调配工作,协助实现列车运行路线、计划,以及确保铁路养护施工安全。(2)依照负责全线路整体计划调度员统一指挥,及时落实组织计划内容、及时编制下达最近时间的线路调配工作。(3)认真贯彻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保证按计划行车,以及保证施工及维修的作业时间,提升列车正点到达的比率。(4)熟知各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的使用状态,掌控列车在站时段以及到发运行情况,确保对突发事件的控制。(5)保障特殊列车(专、军、特及其他特殊专用列车)的正常运行,准确下达各列车运行的调度命令和口头指示,确保行车安全。(6)对新技术、新设备及时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安全联控制度的实施,确保重要运输信息的及时汇报。(7)组织协调管辖区段的各类资源以及合理使用机车车辆,确保行车安全,以实现运输的经济型及高效性。(8)合理安排跟车人员的班表,控制每个机车乘务员固定时段内的总劳动时间,防止乘务员疲劳行车。 2 调度安全指挥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2.1 调度员安全意识淡漠 在我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发展的同时,存在某些调度员对工作任务的重要性观念意识淡薄,前瞻意识差,甚至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分散注意力、粗枝大叶、甚至会有违章违纪的现象发生,最终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例如:随意变更列车工作计划及组织会让;组织会让安排的过

铁路行车组织 A卷答案

分)20一、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阅卷人得分经过本站只办理相关技术作 业而不进行、无改编中转列车:1 改编作业的货物列车。是指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调车程:2使摘离地车组,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地速度,在行进中提钩3、溜放调车法:溜向指定地点地调车方法。利用所获得地动能, 在技术站编组,在区段内各个中间站进行车辆摘挂作业的列车。4、摘挂列车:在技术站编组,且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车辆作业的列车。5、区段列车: 阅卷人得分 20分)分,共二、填空题:(每空 1 ,质量指标计划数量指标计划和1、技术计划规定了机车车辆运用的是机车车辆的保证计划。进行分解车列的机车的推力的重力并辅以2、 驼峰是利用车辆本身 一种调车设备。作业是最重要的环节。取送车技术作业过程、在货物作业车的中,3的种类。车流和 列车4、技术站办理的技术作业,取决于5、车站 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6、车站调度人员主要通过编制阶段计划进行调度指挥。 7、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和技术站列 编组计划两大类。车 8、分组列车一般可分为不固定车组重量和固定车组重量两大类。 9、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列车运行图可分为平行运行图、非平行

运行图。 10.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由两部分组成:牵引计算和实际试验。 阅卷人得分分)分,共计30三、选择题:(每小题2 )的地点。1、车站是指设有一定数量配线并将铁路线划分成(B C、闭塞分区 D、养路工区、区间A、区段 B 、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D)。2 B、货运作业A、客运作业、办理货物列车的解、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技术作业C D、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 3 )。B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C、非运用车、无调中转车A、本站货物作业车 B C、有调中转车、在双重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卸车和装车之间的作业是4 B A、送车、取车C、调移D、转线)(C。 5 )核对现车。、列车到达车站后,接车车号员用(A D、司机报单、货票 B A、列车编组顺序表、调车作业通知单 C .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6 自办理的作业是(B)。、交接凭证 D C B A、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放信号、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7 )调车。B称为(. A、解体 B、编组 C、摘挂 D、取送 8、重载列车的列车总重不低于(B)吨。 A、4000 B、5000 C、6000 D、10000 9、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A)。 A、货车集结过程 B、货车周转过程 C、货车待编过程 D、货车待发过程 10、在编制车站班计划时,每一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都必须满足(C)的要求。 A、货车集结时间 B、货车停留时间 C、车辆接续时间 D、车辆等待时间 11、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称为列车(B)。 A、旅行速度 B、技术速度 C、运行速度 D、最高速度 12、单线区段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愈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D)。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D、愈接近于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