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

2017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
2017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

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指清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的主要原因就是清帝国( )

A、没有能够制止鸦片贸易

B、愚昧自大、故步自封

C、鄙薄科学技术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就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的政策就是( )

A、重本抑末

B、重商抑农

C、重农主义

D、本末兼商

4、1700~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就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五

5、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就是( )

A、扇贝

B、白银

C、银票

D、黄金

6、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17~18世纪的中国就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她的国籍就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7、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曾称赞当时的中国就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

A、明朝前期

B、明朝后期

C、清朝前期

D、清朝后期

8、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9、“康乾盛世”就是指( )

A、康熙帝在位

B、康熙与乾隆在位

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D、整个清朝前期

10、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

A、1亿

B、2亿

C、3亿

D、4亿

二、阅读下面材料:

11、材料: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3、识图题: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清《盛世滋生图》(局部) 图二: “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

(1)图一中反映的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一盛世时期?说说那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

(2)图二反映了19世纪前期,清政府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就是什么?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与不顾时势的表现有哪些?对中国的发展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

三、问答题:

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D

3、A

4、A

5、B

6、D

7、C

8、B

9、C 10、C

二、11、(1)清朝前期(2)闭关政策

(3)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与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2(略)

三、问答题:

体现在:①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②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历史发展;③农民起义;④英国对清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的危机加深。

教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1

七年级历史试题 卷Ⅰ 一、选择题历史不是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暑假期间,某校组织“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以下1~9题是他们活动中的情景,让我们融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一起去感受历史独有的魅力吧: 1、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河姆渡 2、晚上他们睡在河姆渡干栏式的建筑中。睡觉的时候,比较浪漫的李刚联想翩翩,他心想:如果能到半坡,肯定可以见到 A. B. C. D. 3、张蒙同学提出:“我们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如果能去拜谒(yè)黄帝陵那该多好啊!”,大家一 致同意。来到西安黄帝陵,他们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 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 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4、在某博物馆,他们看到了右图“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这幅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当时没有马作为坐骑 B.这是当时的一项体育活动 C.这是当时的一种娱乐活动 D.当时的“人”只是奴隶主的工具 5、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 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青铜器代替石器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奴隶获得了自由 6、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右图中的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 “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7、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请问老师应采取什么 样的态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A.“有教无类” B.“当仁不 让” C.以“德”教化人 D.“因材施教” 8、文娱委员李敏看到右图的乐器时,立即脱口而出它是 A.萧 B.编磬 C.鼓 D.编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时练(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火药②活字印刷术③司南④造纸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2、元世祖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大都。元朝海运的出发地是() A. 刘家港 B. 杭州 C. 扬州 D. 泉州 3、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的先进性不包括 ...( ) A.经济 B. 省时 C.省力 D.效率低 4、玄奘大师曾大量印刷普贤菩萨像,散施四方。这种印刷方式应是( ) A.拓石 B.活字印刷 C.雕版印刷 D.激光印刷 5、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指南针和造纸术 C.指南针和火药 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7、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8、中国的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9、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出现在哪一时期( ) A.唐朝 B.战国 C.两晋 D.两宋 10、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 沈括 B. 李春 C. 蔡伦 D. 毕昇 11、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不小心印成“”。中国发明这一技术是在( ) A.东汉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2、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籍是() A 《天工开物》 B 《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窦娥冤》 13、在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A.西汉时,大臣们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 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论语》 D.宋代人们用罗盘针航海 14、北宋著名作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他的代表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清明上河图》 D.《秋郊饮马图》 15、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 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 B. 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 C. 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 D. 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动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 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 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 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 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 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实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 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 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 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 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18、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全部)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远古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发现地点是云南元谋。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下肢发展较慢,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工具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群居。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第2课氏族聚落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 多年,位于黄河流域,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彩陶,能够饲养猪、狗等家畜。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位于长江流域,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黑陶。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第3课传说时代 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3、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3、兵器、衣裳。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华夏族的形成:(1)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2)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3)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原始社会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禅让制度下产生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6、禹是传说时的治水英雄,被称为大禹。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把洪水引入大海。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练习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习题 1(含答案)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练习 1.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 A.3亿亩B.5亿亩 C.7亿亩 D.9亿亩 2.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有()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 4.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A.纺织业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5.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农村集市②区域性市场③城镇集市④全国性市场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 C.④②③ D.①③②④ 6.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D.商业市镇兴盛 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8.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B.环境改善 C.商业发达 D.医学进步 9.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的冰山一角。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这两个著名商帮来自() 《胡岩》《乔家大院》 A.浙江广东B.安徽山西 C.山西江苏D.广东福建 10.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A.交通拥堵问题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明清时期,晋商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之一。从明初到清末,他们在商界活跃了五个世纪,但在近代衰落了。 材料一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材料二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能”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说明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 (3)徽商和晋商的兴盛和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上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 —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 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 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走 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一-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一一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一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东莞市可园中学韦红 课程标准 了解宋朝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工以及城市、农村多彩的生活场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朝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地位、城市、农村生状况的史实,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认识到祖国今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是一天两天就缔造的,而是一个长期开发、发展的过程。 2、认识到一千多年前宋朝城乡生活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改造生活的生活的热情。 3、通过这节课学习,树立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已经意识到宋朝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对于两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容易接受。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另外初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喜于探索问题,同时也善于动动手,用图形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社会阶级结构、农村生活、城市风貌”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易于理解,知识结构较严密,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1、将乡村生活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中国从古至今,农村人口一直占绝对多数,中国历代改朝换代大多数与农民生活、生存状态有关,要想了解两宋社会的面貌,农村是首当其冲。 2、将城市风貌置于乡村生活之后 城市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表现,是社会的最大闪光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此内容前置能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3、将士农工商后置 乡村生活、城市风貌学生已经了解,经过分析就可以自己把当时社会阶级成分分清。另外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最难理解、最难掌握,有利于得到学生的理解和重视。 教学设计与构想 课前探究——兴趣学习 找一找: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方式,找到有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材料 问一问:通过询问周围的长辈,了解当地传统节日的来历。 查一查:查阅与课本有关的史实。 编一编:根据所查阅的资料,编写有关讲演稿(宋朝各社会阶层代表的发言稿) 动动手:根据课本知识以及所查阅的资料,制作蹴鞠模型。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蹴鞠模型。 2、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代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让各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该阶层在两宋时期生活的社会状况。 3、提供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以及背景音乐。 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做一次想像中的旅游,假设自己是宋朝人,到两宋走一走,看一看。出发前我们先欣赏这一幅宋朝画家张择端的佳作《清明上河图》(配背景音乐,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视觉感受宋朝生活的多姿多彩。) 提问:欣赏这幅名画后,你应该对宋朝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一些了解了!那么这幅画所描述的到底是不是事实呢?(学生回答) 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游一游宋朝,首先从农村开始。 新课讲授 一、农村生活(板书) 宋代农民居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得以丰富和改进,这主要是通过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南侧导学案及练习题(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南侧导学案及练习题(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目标导航] 1、学习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2、学习重点:元谋人、北京人 3、学习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探究】 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

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你的疑点、难点: 【课后练兵】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 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 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 二、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时练(包含答案)

第一单元随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 是()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26年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也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们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重用人才②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重视发展经济④都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 ①房玄龄②姚崇③魏征④宋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D唐玄宗 6、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指 ( ) A. 三公九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9、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10、“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A.杜如晦 B.李世民 C.魏征 D.姚崇 11、“外甥是先皇帝旧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A.汉族和吐蕃B.汉族和靺鞨C.汉族和回纥D.汉族和南诏 12、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1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人曾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14、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 严惩贪官污吏 B. 重视农业生产 C. 善于纳谏 D. 提倡节俭 15、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2)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2)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2)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3)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4)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4) 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 (5) 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6) 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6) 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7) 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8)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9)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9) 第11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0)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1) 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2) 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13) 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3) 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14)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5) 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15) 第18课东亚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6)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7) 第20课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17)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1.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发现时间:1965年 3.发现状况:牙齿化石、石器、炭屑、动物烧骨 4.特点:会使用石制工具和天然火 二、北京人 1.距今年代:约71万~2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中 3.发现时间:20世纪20年代后期 4.发现状况: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 5.特点:会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三、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3.发现状况:鱼骨和海蚶壳,骨针和石珠、石坠 4.特点:①体质、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迈入了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②除了采集和狩猎之外,还会捕捉水 生动物。③已经能够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并懂得磨擦能使器物表面光滑。 课外扩展 1.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2.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化石就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人类的钥匙。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5.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的作用:①照明②御寒③熟食④驱兽⑤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 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聚落:①黄河流域----半坡聚落②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 使用磨制石器,以出现农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修建村落为特征的时代,称作新石器时代。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距今年代:约6000 多年 2.发现地点: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3.生产特征: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粟)③会建造房屋(半地穴式)④过着定居生活⑤ 使用彩陶器皿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距今年代:约7000多年 2.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3.特点:①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②会挖掘水井③会建造房屋(干栏式)④会烧制黑陶 4.地理位置: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 三、大坟口的原始居民(黄河流域下流)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局面,统一了全国。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史称“开皇之治”。 2.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 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而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 炀帝的暴政。 秦朝与隋朝有什么相似点? ①都统一了全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②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③都有一项伟大工程,秦朝修筑了万里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④都是短命王朝,秦朝存在了17年,隋朝存在了37年 ⑤都是因为暴政而亡。 3.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贞观新政;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 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 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贞观新政: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⑴改革赋役制度;⑵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⑶修订法 令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⑷完善科举制。 5.武则天:重用酷吏、引用庶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史录》;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如姚崇、宋璟、狄仁杰;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统治期间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6.★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⑵玄宗个人很有才能,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进行改革,取得 了显著成效。 7.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内容: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作用:实行科举制,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 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 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8.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 吐蕃的赞普-尺带珠丹,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当时的民族 政策是开明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时练(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唐朝时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 2、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唐朝时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B. 唐朝时期的陶瓷水平很高,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C. 唐朝时期,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D. 唐朝时期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4、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5、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现象()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D文化昌盛 6、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赤尊东赞 D.骨力斐罗 7、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江南河 8、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 农业生产发展 B. 商业经济繁荣 C. 对外贸易活跃 D. 经济重心南移 9、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 A.开放、兼容并包 B.封闭、保守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10、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B.武则天----任用杜如晦为相 C.李春----设计赵州桥 D.欧阳询----借谈笔法劝谏唐穆宗 11、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B.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12、2016年2月12日,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来,激发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学习热潮.某选手抽到2号题目:从下列汉字中重组成一句唐诗名句,指出它的作者是() A.杜甫 B.白居易C.刘禹锡D.李白 13、文成公主入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 B.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 C.奠定了汉藏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 D.使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14、唐都长安中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宫殿是() A. 故宫 B. 乾清宫 C. 大明宫含元殿 D. 太极殿 15、“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 兼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笔记北师大版)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六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

七年级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 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5.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6.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 .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新旧制度的更替 D .百家争鸣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B .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C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8.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在( ) A .秦朝 B .商朝 C .唐朝 D .西汉 9.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下下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 A . 商朝 B .春秋时期 C .战国 D .秦汉时期 10.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A .刀型币 B .五铢钱 C .铜钱 D .圆形方孔钱 11.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 A .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 .窦宪率军出击匈奴 D .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1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载”李白的诗歌歌颂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绩( ) A . 统一文字 B .统一六国 C .修筑万里长城 D .设置郡县 13.“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 A .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B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 .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统治之下 D .密切了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 1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 A .蔡伦 B .张仲景 C .华佗 D .祖冲之 15.下列有关《史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作者司马迁 B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记述了从秦朝到汉武帝的历史 D 肯定了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 16.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B .南方战乱较少 C .南方自然条件好 D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17. 电视剧《三国演义》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18.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 A .齐桓公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孝文帝 19.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 .氐 20.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 .张旭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中国古代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2分)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材料二 见右图 (2)给右图确定适当的名称并说明其影响。(4分) 材料三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缛,……不待贾(买卖)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是 故江淮以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南朝《宋书》 (3)比较材料三两段史料,说一说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4分) (4)从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对我们当地经济发展得出什么启示?(3分) 22.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间有战争和冲突,但统一和友好交往始终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 学校: 浞水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姓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繁盛一时的隋唐 【优效自主初探】 【南北重归统一】 1、(1)杨坚 (2)581 (3)长安隋文帝 2、(1)589 (2)陈 3、(1)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2)①人口②洛阳 【大运河的开通】 1、南北交通 2、概况:605 (1)洛阳余杭 (2)永济渠邗沟 (3)黄河长江 3、最长 4、南北经济 【高效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杨坚;581年。长安。 (2)客观条件: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人员的往来,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②江南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缩小,

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分裂,向往和平与统一。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隋朝国力强大,且为灭陈做了充分的准备。 (3)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来年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隋 唐“大一统”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秦汉、西晋之后第三次由分裂 走向统一,为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文帝的统治 (1)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激增、粮食丰实等。 (2)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 统一安定的局面,且人民负担较轻。 【知识点二】 (1)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3:三个点,即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运河四段,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五大水系,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1: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动了我 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经过隋文帝20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 征发几百万人开通运河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5)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没 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陆路运输粮食只能靠人力、畜力实行,运 量小,速度慢,费用多。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 用少。 【增效提能演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