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脂质

高中生物第2章脂质
高中生物第2章脂质

第二章脂质

一、是非题

1.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

2.磷脂是中性脂。

3.植物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丰富,所以植物油比动物油营养价值高。

4.天然存在的磷脂是L-构型。

5.天然固醇中醇羟基在3位,其C3处的醇羟基都是α-型。

6.脂肪的皂化价高表示含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酸少。

7.胆固醇为环状一元醇,不能皂化。

8.脂肪和胆固醇都属脂类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脂肪酸。

9.磷脂和糖脂都属于两亲化合物。

10.胆固醇分子中无双键,属于饱和固醇。

11.血浆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硬化密切有关,如果能够一方面完全禁食胆固醇,另一方面完全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将有助于健康长寿

12.肾上腺素能促进肝脏中肝糖原和骨骼肌、心肌中的肌糖原的分解,两者分解后都变成血糖

13.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中性磷脂

答案

1.错。2.错。3.对。4对。5.错。6.错。7.对。8.错。9.对。10.错。11错。12错。13错。

二、填空题

1.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护作用,是因为

2.植物油在常温下一般多为液态,这是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原故

3.磷脂被磷脂酶C水解生成和

4.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含有的鞘脂糖

5.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6.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酸和酸,因此这二种脂肪酸被称为必需脂肪酸.

7.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

8.磷脂的脂肪酰链长度愈,膜的流动性愈大

9.脂质体是________________。

10.基础代谢为7530千焦耳的人体,若以脂肪为全部膳食,每天需要________________克脂肪。

11.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为亲水端,________________为疏水端。

12.脑苷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13.神经节苷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组成。

14.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15.乳糜微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16.生物膜内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朝向分子外侧,而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朝向分子内侧。

17.脂类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8.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DL能清除过量的胆固醇)

2 (不保护脂肪酸)

3 (二酰基甘油/1,2甘油二脂)(磷酸碱基)

4 (唾液酸)

5 (转运内源胆固醇酯)

6 (亚油)(亚麻)

7 (转运内源胆固醇酯)

8 (长)

9.双层脂包围了一些水溶液的小滴,呈球形。

10.200

11.磷酰胆碱脂酸的碳氢链

12.鞘氨醇脂酸D-半乳糖

13.鞘氨醇脂酸糖唾液酸

14.转运胆固醇和磷脂

15.转运外源性脂肪

16.疏水或非极性亲水或极性

17.不溶解于水而溶于脂溶剂为脂酸与醇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能被生物体所利用,作为构造组织、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之用

18.环戊烷多氢菲

三、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甘油三酯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A.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所组成的酯

B.任何一个甘油三酯分子总是包含三个相同的脂酰基

C.在室温下,甘油三酯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D.甘油三酯可以制造肥皂

E.甘油三酯在氯仿中是可溶的

2.从某天然脂肪水解所得的脂肪酸,其最可能的结构是

A.

B.

C.

D.

E.

3.脂肪的碱水解称为

A.酯化

B.还原

C.皂化

D.氧化

E.水解

4.下列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A.所有的磷脂分子中都含有甘油基

B.脂肪和胆固醇分子中都含有脂酰基

C.中性脂肪水解后变成脂肪酸和甘油

D.胆固醇酯水解后变成胆固醇和氨基糖

E.碳链越长,脂肪酸越易溶解于水

5.下列脂类化合物中哪个含有胆碱基?

A.磷脂酸

B.神经节苷脂

C.胆固醇

D.葡萄糖脑苷脂

E.神经鞘磷脂

6.以克计算,脂肪中的脂肪酸完全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比糖多.糖和脂肪完全氧化时最接近的能量比为

A.1:2

B.1:3

C.1:4

D.2:3

E.3:4

7.乳糜微粒、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都是血清脂蛋白,这些颗粒若按密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次序应为

A.LDL,IDL,VLDL,乳糜微粒

B.乳糜微粒,VLDL,IDL,LDL

C.VLDL,IDL,LDL,乳糜微粒

D.乳糜微粒,VLDL,LDL,IDL

E.LDL,VLDL,IDL,乳糜微粒

8.图2-1脂-水相互作用中,哪个最稳定?

图2-1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E.图E

9.卵磷脂含有的成分为

A.酸,甘油,磷酸,乙醇胺

B.脂酸,磷酸,胆碱,甘油

C.磷酸,脂酸,丝氨酸,甘油

D.脂酸,磷酸,胆碱

E.脂酸,磷酸,甘油

10.磷脂酰丝氨酸在pH7时所带净电荷为

A.-1

B.-2

C.+1

D.+2

E.0

11.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是一种()类型的物质

A脂蛋白

B糖蛋白

C糖脂

D磷脂

12.胆固醇对()来说是必需营养物

A哺乳动物

B软体动物

C昆虫

D鸟类

答案

1.B 。

2.B 。

3.C。

4.C 。

5.E。

6.A。

7.B。

8.B 。

9.B。10.A。11.C。12.C。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分子与细胞》中第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繁殖和遗传进化、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尝试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报纸等媒体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资料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自主探究法:通过设计情境式问题,结合学生实例,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求,主动参与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体验。 3、合作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设计思路: 1、联系实际生活,设疑层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学生自学,教师引导,举例说明并归纳糖类的组成元素、种类、分布和作用。 3、引导学生活动:据图探讨单糖、二糖、多糖的转化。 4、联系实际生活设疑,引导学生解决生活疑惑,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 5、以生活事例导入,教师提问,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讨论并归纳脂质的组成元素、种类、分布及作用。 6、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活动,解决生活疑惑。 7、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评价: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习惯。 8、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推断单体与多聚体的关系,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9、师生共同总结。 八、教学过程

中山大学生化真题专项整理(含答案)2脂类和生物膜3.doc

第二章脂类、生物膜、跨膜运输和信号转导

20.(")血浆脂蛋白中,低密度脂蛋白负责把胆固醇运送到肝外组织。(04年)

31.为什么说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胆固醇是“bad cholesterol",而高密度脂蛋白(HDD 中的胆固醇是“good cholesterol" ? (07 年)

Microvilli Epithelial cell Glucose Bloo d Basal surface \ Apical surface Intestinal lumen - ?? 2IC 如?? C ATPase Glucose O —M 二.-. Glucose uniporter Na'gluE ^^ElUT2 symporter 到静息状态。 35. 根据下图说明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机制。(12年) 答:小肠肠壁细胞有两个面,其中一面作为肠内毛细血管的外壁,上有Na/K 泵及葡萄糖自由扩散 通道,而另一面面向小肠空间,上面有大量绒毛状的突起,在突起处有Na/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 首先,小肠肠壁细胞通过Na/K 泵,每运转一次将3个Na 离子泵出细胞,两个K 离子泵入细胞,建立起 细胞外正内负的膜电位,使得细胞内带负电荷,细胞外带正电荷且具有很高的Na 离子浓度。而处于 小肠空间…面上的Na/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结合小肠中的2个Na 离了及1个葡萄糖分子利用小肠 中与小肠肠壁细胞内的Na 离子浓度差,将Na 离子及葡萄糖分子转运进入小肠肠壁细胞,进入细胞中 的2离子很快又被血管壁面的Na/K 泵泵至血液中,而进入的葡萄糖亦很快由葡萄糖扩散通道进入血 液,细胞内回复到初始状态,开始下一轮循环。在这种机制下,葡萄糖由小肠进入血液循环。 36. 简述第二信使的主要类别及其作用机制。(12年) 答:细胞内有5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 、cGMP 、DAG 、IP3及Ca2+。cAMP 由腺昔酸环化酶水解 细胞质中的ATP 产生,cAMP 通过蛋白激酶A 进行信号放大,蛋白激酶A 将ATP 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 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调节靶蛋白的活性。鸟甘酸环化酶受体,受体本身就 是鸟昔酸环化酶,催化GTP 生成cGMP, cGMP 激活PKG,被激活的蛋白激酶G 可使特定蛋白质的幺幺.氨酸 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引起细胞反应。磷脂酶CB 水解质膜上的PIP2,产生IP3和DAG, IP3同质 膜上特异的IP3受体结合,使Ca 离了从内质网中释放出来,?方面协同DAG 激活蛋白激酶C,另?方 面与钙调蛋白结合引起其他反应。

生物化学第3章 脂类的化学

课外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活性脂质; 2、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 3、脂蛋白; 4、磷脂; 5、鞘磷脂; 二、符号辨识 1、TG; 2、FFA; 3、PL; 4、CM; 5、VLDL; 6、IDL; 7、LDL; 8、HDL; 9、PUFA;10、PC;11、PE;12、PG;13、CL; 三、填空 1、脂类按其化学组成分类分为()、()和(); 2、脂类按其功能分类分为()、()和(); 3、脂肪酸的Δ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端向()末端计数; 4、脂肪酸的()命名法是指双键位置的碳原子号码从甲基末端向羧基端计数; 5、天然脂肪酸的双键多为()式构型; 6、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人体及哺乳动物虽能制造多种脂肪酸,但不能向脂肪酸引入超过()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和(),必须由膳食提供。 7、简单三酰甘油的R1=R2=R3,()、()和()等都属于简单三酰甘油; 8、鲛肝醇和鲨肝醇属于()酰基甘油; 9、()是由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 10、复脂是指含有磷酸或糖基的脂类,分为()和()两大类; 11、()是构成生物膜的第一大类膜脂; 12、重要的甘油磷脂有()、()和()等; 13、磷脂酰丝氨酸、脑磷脂和卵磷脂的含氮碱分别是()、()和(),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14、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一种()甘油磷脂; 15、鞘氨醇磷脂由()、()和()组成; 16、糖脂是指糖通过其半缩醛羟基以()与脂质连接的化合物; 17、鞘糖脂根据糖基是否含有()或硫酸基成分分为()鞘糖脂和()鞘糖脂; 18、最简单的硫苷脂是()脑苷脂;神经节苷脂的糖基部分含有(); 19、萜类是()的衍生物,不含脂肪酸,属简单脂类; 20、类固醇的基本结构骨架是以()为基础构成的甾核; 21、糖脂分为()类和()类。前者主要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后者主要是()的重要结构成分,动物中含量甚微。 22、脂肪酸及由其衍生的脂质的性质与脂肪酸的()和()有密切关系; 23、磷脂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和()两大类,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24、鞘磷脂是由()、()、()和胆碱或乙醇胺组成的脂质; 25、最常见的固醇是(),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脂质中的一个成分; 26、人体中许多激素、胆汁中的胆酸、昆虫的蜕皮激素、植物中的皂素和强心苷等,都有()的甾体骨架,这些甾体化合物统称为(); 27、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没有()结合; 28、脂质混合物的分离可根据它们的()差别或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差别进行; 四、判别正误 1、磷脂的极性头基团在电荷与极性上表现出变化;() 2、高等动植物中的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都是偶数;() 3、鞘糖脂的极性头部分是鞘氨醇;() 4、动物细胞中所有的糖脂几乎都是鞘糖脂;() 5、由于胆固醇是两亲性分子,能在水中形成微团;() 6、植物油的必须脂酸含量丰富,所以植物油比动物油营养价值高;()

脂类与生物膜

第二章脂类及生物膜习题 一、选择题(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个是错的) 1、关于脂肪酸的叙述 a.不饱和脂肪酸的第一个双键均位于9—10碳原子之间b.高等植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属顺式结构 c.花生四烯酸在植物中不存在 d.膜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破坏了膜的结构和功能 e.细菌中只存在单不饱和脂肪酸 2.关于甘油磷脂的叙述 a.在pH 7时卵磷脂和脑磷脂以兼性离子存在 b.用弱碱水解甘油磷脂可生成脂肪酸金属盐 c.甘油磷脂可用丙酮提取 d.将甘油磷脂置于水中,可形成微团结构 e.甘油磷脂与鞘磷脂的主要差别在于所含醇基不同3.关于油脂的化学性质 a.油脂的皂化值大时说明所含的脂肪酸分子小 b.酸值低的油脂其质量也差 c.向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除去氧分子 d.油脂的乙酰化值大时,其分子中所含的羟基也多 c.氢化作用可防止油脂的酸败 4.关于固醇类的叙述 a.人体内存在的胆石是由胆固醇形成的 b.胆固醇可在人体合成也可从食物中摄取 c.在紫外线作用下,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2 d.人体不能利用豆类中的豆固醇和麦类中的麦固醇 e.羊毛脂是脂肪酸和羊毛固醇形成的酯 5.关于生物膜的特性,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膜的功能越复杂,含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越多 b.组成膜的脂质分子均是双亲性分子 c.蛋白质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可以进行旋转、翻转、侧向移动等运动 d.胆固醇在膜相变温度以下可以增加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则降低膜的流动性。 e.膜脂和膜蛋白分布不对称 二、判断是非(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在动植物组织中大部分脂肪酸以结合形式存在。√ 2.所有脂类均含有脂酰基。 3.哺乳动物体中也能合成不饱和脂肪酸。√· 4.天然存在的甘油磷脂均为D构型。 5.鞘磷脂在pH7的溶液中以兼性离子存在。√ 6.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作用于脂肪酸双键时产生氢过氧化物。√ 7.甘油与脱水剂五氧化二磷作用可产生丙醛。 8.某些类固醇类化合物具有激素功能,对代谢有调节作用。√ 9.胆汁酸是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乳化剂。√ 10.含有三个双键的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第二章脂和生物膜

第二章脂类化学和生物膜 一:填空题 1.脂质体是________________。 2.基础代谢为7530千焦耳的人体,若以脂肪为全部膳食,每天需要________________克脂肪。 3.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为亲水端,________________为疏水端。 4.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组成。 5.脑苷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6.神经节苷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7.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8.乳糜微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9.生物膜内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朝向分子外侧,而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朝向分子内侧。 10.脂类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11.脂类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12.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13.生物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14.生物膜的厚度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 15.膜脂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 ________________为主。 16.膜蛋白按其与脂双层相互作用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两类。 17.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或)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并且受温度的影响。 18.细胞膜的脂双层对________________的通透性极低。 二:是非题 1.[ ]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 2.[ ]磷脂是中性脂。 3.[ ]磷脂一般不溶于丙酮,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磷脂和其它脂类化合物分开。 4.[ ]不同种属来源的细胞可以互相融合,说明所有细胞膜都由相同的组分组成。 5.[ ]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不含胆固醇,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含有胆固醇。 6.[ ]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都位于膜的外侧。 7.[ ]细胞膜类似于球蛋白,有亲水的表面和疏水的内部。 8.[ ]细胞膜的内在蛋白通常比外周蛋白疏水性强。 9.[ ]缩短磷脂分子中脂酸的碳氢链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10.[ ]某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若把此细菌从25℃移到37℃的环境中,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将增加。 11.[ ]细胞膜的两个表面(外表面、内表面)有不同的蛋白质和不同的酶。 12.[ ]所有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其能量来源是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13.[ ]植物油的必需脂酸含量丰富,所以植物油比动物油营养价值高。 14.[ ]天然存在的磷脂是L-构型。 15.[ ]天然固醇中醇羟基在3位,其C3处的醇羟基都是α-型。

LT-2 脂类化学与生物膜 生物化学习题汇编

目录 第二章脂类化学和生物膜 (2) 一、填空题 (2) 二、是非题 (2) 三、选择题 (3) 四、问答题 (8) 五、计算题 (9)

第二章脂类化学和生物膜 一、填空题 1、脂类是由( ) [和( )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2、脂类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 )、( )。 3、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 )。 4、生物膜主要由( )和( )组成。 5、生物膜的厚度大约为( )。 6、膜脂一般包括( )、( )和( ),其中以( )为主。 7、膜蛋白按其与脂双层相互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与( )两类。 8、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是由( )、( )和(或)( )所决定的,并且受温度的影响。 9、细胞膜的脂双层对( )的通透性极低。 10、脂质体是( )。 11、基础代谢为7530kJ 的人体,若以脂肪为全部膳食,每天需要( ) g 脂肪。 12、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 )为亲水端,( )为疏水端。 13、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是由( )、( )、( )和( )组成。 14、脑苷脂是由( )、( )和( )组成。 15、神经节苷脂是由( )、( )、( ) 和( )组成。 16、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17、乳糜微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18、生物膜内地蛋白质( )氨基酸朝向分子外侧,而( )氨基酸朝向分子内侧。 二、是非题 1、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 2、磷脂是中性脂。 3、磷脂一般不溶于丙酮,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磷脂和其他脂类化合物分开。

4、不同种属来源的细胞可以互相融合,说明所有细胞膜都由相同的组分组成。 5、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不含胆固醇,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含有胆固醇。 6、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部位于膜的外侧。 7、细胞膜类似于球蛋白,有亲水的表面和疏水的内部。 8、细胞膜的内在蛋白通常比外周蛋白疏水性强。 9、缩短磷脂分子中脂酸的碳氢链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10、某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若把此细菌从25℃移到37℃的环境中,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将增加。 11、细胞膜的两个人表面(外表面、内表面)有不同的蛋白质和不同的酶。 12、所有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其能量来源是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13、植物油的必需脂酸含量丰富,所以植物油比动物油营养价值高。 14、天然存在的磷脂是L-构型。 15、天然固醇中的醇羟基在3位,其C3处的醇羟基都是α-型。 16、细胞膜上霍乱毒素的受体含有神经节苷脂。 17、植物油和动物脂都是脂肪。 18、脂肪的皂化价高表示含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酸少。 19、胆固醇为环状一元醇,不能皂化。 20、脂肪和胆固醇都属脂类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脂肪酸。 21、磷脂和糖脂都属于两亲化合物(am pH ipathic compound)。 22、磷脂和糖脂是构成生物膜脂双层结构的基本物质。 23、胆固醇分子中无双键,属于饱和固醇。 24、生物膜的脂双层基本结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代—代传下去,但这与遗传信息无关。 25、生物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 26、生物膜中的糖都与脂或蛋出质共价连接。 27、神经酰胺也是一种第二信使。 三、选择题 (一)下列各题均有五个备选答案,试从其中选出一个。 1、下列有关甘油三酯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 (A)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酸所组成的酯 (B)任何一个甘油三酯分子总是包含三个相同的脂酰基 (C)在室温下,甘油三酯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D)甘油三酯可以制造肥皂 (E)甘油三酯在氯仿中是可溶的 2、从某天然脂肪水解所得的脂酸,其最可能的结构是( )

高中生物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脂肪、类脂和固醇都属于脂质 C.乳糖、葡萄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D.性激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参考答案】B 1.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2.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1.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十点加餐”是指即使早餐吃得不错,到上午十点半左右有些学生也会感觉有些饥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有的同学准备了巧克力作为补充,主要补充的是哪种物质A.脂肪B.蛋白质 C.糖类D.核酸 3.如下图表示某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C.蔗糖、蔗糖酶、果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4.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1.【答案】C 【解析】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A正确;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正确;淀粉质植物细胞内的多糖,C错误;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生命活动的需要分解大量的葡萄糖,因此需要维持血糖的稳定,故C正确。 3.【答案】B 【解析】依题意:“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其中两个相同是关键。从图所示的糖分子可知,这是一个二糖分子,在所学过的二糖中,只有麦芽糖是由两个相同的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而蔗糖分子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的;乳糖是由一分子

第三章 脂类生物化学习题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习题
2007 年
第三章 脂类生物化学
一、选择题 ⒈ 关于甘油磷脂的叙述错误的为( ) A、在 pH7 时卵磷脂和脑磷脂以兼性离子状态存在;B、用弱碱水解甘油磷脂可生成脂肪酸盐; C、甘油磷脂可用丙酮提取;D、将甘油磷脂置于水中,可形成微团结构;E、甘油磷脂与鞘磷 脂的主要差别在于所含醇基不同 ⒉ 关于油脂的化学性质的叙述错误的为( )
A、油脂的皂化值大时说明所含脂肪酸分子小;B、酸值低的油脂其质量也差;C、向油脂中加 入抗氧化剂是为了除去分子氧;D、油脂的乙酰化值大时,其分子中所含的羟基也多;E、氢化 作用可防止油脂的酸败 ⒊ 关于固醇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存在的胆石是由胆固醇形成的;B、胆固醇可在人体合成也可从食物中摄取;C、在 紫外线作用下,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 D2;D、人体不能利用豆类中的豆固醇和麦类中的麦固 醇 E、羊毛脂是脂肪酸和羊毛固醇形成的酯 ⒋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 ⒌ 前列腺素是一种( ) ) )类型的物质
A、脂蛋白;B、糖蛋白;C、糖脂;D、磷脂
A、多肽激素;B、寡聚糖;C、环羟脂酸;D、氨基酸 ⒍ 下列关于甘油三酯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甘油三酯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所形成的酯;B、任何一个甘油三酯分子总是包含三 个相同的脂酰基;C、在室温下甘油三酯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D、甘油三酯可以制造肥皂; E、甘油三酯在氯仿中是可溶的。 ⒎ 脂肪的碱水解称为( ⒏ 下列哪个是脂酸( ) ) )
A、酯化;B、还原;C、皂化;D、氧化;E、水解
A、顺丁烯二酸;B、亚油酸;C、苹果酸;D、琥珀酸;E、柠檬酸 ⒐ 下列那种叙述是正确的?(
A、所有的磷脂分子中都含有甘油基;B、脂肪和胆固醇分子中都含有脂酰基;C、中性脂肪水 解后变成脂酸和甘油;D、胆固醇酯水解后变成胆固醇和氨基糖;E、碳链越长,脂肪酸越易溶 解于水。 ⒑ 乳糜微粒、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都是血 清脂蛋白,这些颗粒按密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次序是( )
A、LDL、IDL、VLDL、乳糜微粒;B、乳糜微粒、VLDL、LDL、 IDL;C、VLDL、IDL、LDL、 乳糜微粒;D、乳糜微粒、VLDL、LDL、IDL;E、LDL、VLDL,IDL,乳糜微粒 ⒒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和蛋白质,他们主要通过( 二、判断是非 ⒈ 在动物组织中大部分脂肪酸以结合形式存在。
-1-
)键相连。
A、共价键;B、二硫键;C、氢键;D、离子键;E、疏水作用

高中生物专题03 糖类和脂质(解析版)

专题03 糖类和脂质 一、知识必备 1、糖的种类

2、常见脂质的种类与功能 二、通关秘籍 (1)在细胞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储存有大量化学能。当其被氧化分解时,这些化学能就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所利用。因此,它们都是能源物质。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先是糖类氧化供能;当糖类供能不足时,再由脂肪、蛋白质供能;蛋白质一般不提供能量。 (2)正常情况下生物体能量主要由糖类供给(70%以上),因此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脂肪;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脂肪。不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脂肪都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4)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ATP水解提供,储能物质所含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对点训练 1.如图所示为一种多糖的结构,该多糖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解析】该图为多糖结构图,由图可以看出,该多糖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按结构来看是纤维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错误。 2.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解析】脂质中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正确。 3.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的膜蛋白而导致细胞破裂() 【解析】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的磷脂而导致细胞破裂,错误。 4.磷脂含有的化学元素与脂肪的不同() 【解析】磷脂含有的化学元素有C、H、O、N、P等,而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正确。 5.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解析】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正确。 6.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则Ⅰ为淀粉、Ⅰ为糖原、Ⅰ为纤维素() 【解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三者相互并列,没有包含关系,错误。 7.食物中的麦芽糖可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解析】食物中的麦芽糖是二糖,不能直接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错误。 8.胆固醇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上和机体的血液中都有分布() 【解析】胆固醇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上和机体的血液中都有分布,正确。 9.生物膜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解析】生物膜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正确。10.脂肪和淀粉是所有细胞的储能物质() 【解析】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而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错误。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

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 B.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 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糖类物质在细胞内不能储存 2.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3.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源物质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 4.下列叙述中,属于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 C.都是还原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5.下列关于几丁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几丁质属于多糖 B.几丁质不属于可再生有机资源 C.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 D.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6.人体细胞中储藏能量的物质是( ) A.葡萄糖、胆固醇 B.淀粉、脂肪 C.淀粉、纤维素 D.糖原、脂肪 7.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脂肪等都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一些脂质具有催化作用,例如性激素 C.动物细胞膜中不仅含有磷脂,还含有胆固醇 D.脂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O

8.下列关于脂肪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分子是构成细胞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B.脂肪分子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C.脂肪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D.脂肪含有大量的能量是由于其分子中氢的比例高 9.下列关于脂肪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脂肪由一分子脂肪酸和三分子甘油组成 B.动植物中脂肪酸的种类很多 C.根据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可把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D.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 10.下列关于胆固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在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B.只要不摄入胆固醇,体内就不会有胆固醇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老年人的血管内壁上容易沉积胆固醇 11.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与种子所含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 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 )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12.关于生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 B.脂质与糖类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D.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脂肪含能量更多 13.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和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也参与人体中血脂运输 B.食物中的葡萄糖可以被利用合成糖原,进一步储存能量 C.构成脂质和乳糖的元素都只含C、H、O这三种元素 D.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4.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三章脂类化学

7 第三章脂类化学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绝大多数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为() A. 阳离子 B. 阴离子 C. 兼性离子 D. 分子 E. 以上形式共存 2. 属于脂肪酸的是() A. 甘油酸 B. 葡萄糖酸 C. 硬脂酸 D. 苯甲酸 E. 戊酸 3. 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A. 亚麻酸 B. 油酸 C. 棕榈酸 D. 棕榈油酸 E. 月桂酸 4. 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构型为() A. D型 B. L型 C. α型 D. 顺式 E. 反式 5. 下列说法符合脂肪概念的是() A. 脂肪是类脂 B. 脂酰甘油就是脂肪 C. 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 D. 脂肪中含有磷酸基 E. 脂肪是三脂酰甘油 6. 脂肪的碘值愈高表示() A. 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愈高 B. 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高 C. 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低 D. 所含脂肪酸的碳链愈长 E. 所含脂肪酸的分子量愈大 7. 胆固醇不能转化成() A. 胆汁酸 B. 乙醇胺 C. 维生素D3 D. 粪固醇 E. 醛固酮 8.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磷脂酰胆碱 B. 三油酰甘油 C. 胆固醇 D. 脑苷脂 E. 磷脂酸 9. 可发生碘化反应的是() A. 三硬脂酰甘油 B. 三油酰甘油 C. 胆汁酸 D. 硬脂酸 E. 甘油 10. 能区分卵磷脂与脑磷脂的试剂是() A. 丙酮 B. 乙醚 C. 水 D. 乙醇 E. 以上都不是 11. 不属于卵磷脂组成成分的是() A. 甘油 B. 乙醇胺 C. 胆碱 D. 油酸 E. 花生四烯酸 12. 甘油磷脂、鞘糖脂、类固醇都属于() A. 类脂 B. 磷脂 C. 糖脂

2脂类化学与生物膜生物化学习题汇编sqh.

目录 第二章脂类化学和生物膜 (2 一、填空题 (2 二、是非题 (3 三、选择题 (5 四、问答题 (11 五、计算题 (13 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脂类化学和生物膜 一、填空题 1、脂类是由( [1][和( [2]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2、脂类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3]、( [4]、( [5]。 3、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 [6]。 4、生物膜主要由( [7]和( [8]组成。 5、生物膜的厚度大约为( [9]。 6、膜脂一般包括( [10]、( [11]和( [12],其中以( [13]为主。 7、膜蛋白按其与脂双层相互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14]与( [15]两类。 8、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是由( [16]、( [17]和(或( [18]所决定的,并且受温度的影响。

9、细胞膜的脂双层对( [19]的通透性极低。 10、脂质体是( [20]。 11、脂酸 21、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32、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 42、为脂酸与醇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52、能被生物体所利用,作为构造组织、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之用63、环戊烷多氢菲 74、脂质 84、蛋白质 95、6~10nm 106、磷脂 116、糖脂 126、胆固醇 136、磷脂 147、表在(外在蛋白质(外周蛋白质 157、内在蛋白质(固有蛋白质 168、脂酸碳链的长短 178、脂酸不饱和度

188、胆固醇含量 199、离子和大多数极性分子 2010、双层脂包围了一些水溶液的小滴,呈球形 11、基础代谢为7530kJ 的人体,若以脂肪为全部膳食,每天需要( [1]g 脂肪。 12、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中( [2]为亲水端,( [3]为疏水端。 13、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是由( [4]、( [5]、( [6]和( [7]组成。 14、脑苷脂是由( [8]、( [9]和( [10]组成。 15、神经节苷脂是由( [11]、( [12]、( [13]和( [14]组成。 16、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5]; 17、乳糜微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6]。 18、生物膜内地蛋白质( [17]氨基酸朝向分子外侧,而( [18]氨基酸朝向分子内侧。 二、是非题 1、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19] 2、磷脂是中性脂。[20] 3、磷脂一般不溶于丙酮,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磷脂和其他脂类化合物分开。[21] 111、7530/37.66=200 212、磷酰胆碱 312、脂酸的碳氢链

高中生物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篇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2.4 1.元素组成:糖类 C H O ;脂质 C H O (N P);脂肪 C H O;蛋白质 C H O N(P S);核酸 C H O N P 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6.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再水解成葡萄糖 7.多数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能源物质,但糖类中的五碳糖和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 8.脂质分子中C、H含量高于糖类。脂质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10.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11.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篇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1.元素组成:C、H、O 特点: 大多数糖H:O=2:1 化学组成大多符合Cm(H2O)n → 碳水化合物 2.5.分类 1)按归属分类:2)按功能分类:脱水缩合单糖水解脱水缩合水解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部分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3)按还原性分类:还原性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乳糖非还原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多糖都不是还原性糖)二、细胞中的脂质 1.化学组成:C、H、O、(N、P) 2.特点:脂质与糖类相比,O含量较少,而H的含量较多。 3.化学性质:脂质分子结构差异很大,但是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丙酮、乙醚等。 4.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和多聚体单体:是指组成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单体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2、补充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在生物体中重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主要储能物质:脂肪根本(最终)能源来源:太阳能直接能源物质:ATP篇三:高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专题一细胞的分子基础和结构基础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分子都是由 2、磷脂是构成,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生物大分子以为骨架。 4、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叫做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5、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存在。 6、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

高中生物-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练习

高中生物-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练习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糖的是( ) ①葡萄糖②乳糖③脱氧核糖④淀粉⑤麦芽糖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解析②乳糖是二糖;④淀粉是多糖;⑤麦芽糖是二糖. 答案D 2.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下列属于磷脂的生理功能的是( ) A.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是构成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C.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D.具有保温、缓冲、减压等作用 解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动物体内的脂肪还具有保温、缓冲、减压、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答案B 3.汉堡包的制作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菜中的纤维素经消化分解可被人体吸收 B.面包中的淀粉进入口腔可以先被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C.鸡蛋中的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D.鸡胸肉中含有的动物多糖——糖原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解析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分解,A项错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B项正确;鸡蛋中的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水分,C项错误;动物多糖——糖原必须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D项错误. 答案B 4.玉米茎秆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和多糖分别是( ) ①乳糖和葡萄糖②乳糖和麦芽糖③蔗糖和麦芽糖④几丁质和纤维素⑤淀粉和纤维素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①②错误;蔗糖和麦芽糖都是植物二糖,③正确;几丁质主要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④错误;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多糖,⑤正确.因此玉米茎秆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和多糖分别是③⑤,故选D项. 5.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生成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 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都有甜味 B.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 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糖类物质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淀粉等没有甜味.单糖可以脱水缩合形成二糖和多糖,多糖也可以水解形成二糖,二糖可以水解形成单糖.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几丁质不是能源物质.只有还原糖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7.下列关于脂肪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氢的含量很高 B.脂肪分子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C.脂肪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D.脂肪分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A项正确;脂肪为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B项正确;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C项正确;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D项错误.

2011-2012-2第二章-脂类化学和生物膜

第二章脂类化学与生物膜 第一节概论 一、脂类的概念及生物学功能 (一)概念 1、脂类共同的物理性质,不溶于水,但是能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氯仿、乙醚、丙酮、苯等)中。 2、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 3、一般是由脂肪酸和醇组成、也有不含脂肪酸的如萜类、固醇类及其衍生物。 4、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S的化合物。 (二)脂类的生物功能 1、膜功能: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结构成分。 2、能量来源: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供能和储能物质。 3、对动物来讲:是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的维生素的溶剂。 4、参与信号的传导和识别:糖脂参与信号传导。 5、防机械损伤和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 6、有些脂类还具有维生素和激素的功能。 某些萜类及类固醇类物质如维生素A、D、E、K、胆酸及固醇类激素具有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 二、脂类的分类 根据组成脂类的不同组份可以将脂类分为三大类: 1、单脂(单纯脂质):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 (1)甘油三酯: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所组成的酯; (2)蜡: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构成的酯。分动物蜡和植物蜡。 2、复脂(复合脂质):除醇类和脂肪酸外尚含有其他物质。 (1)磷脂:分为甘油醇磷脂和鞘胺醇磷脂; (2)糖脂:分为鞘糖脂和甘油糖脂; 三、类脂化合物(衍生脂质):上述脂类物质衍生而来或关系密切。 (1)固醇类; (2)萜类; (3)其它:如维生素A、D、E、K。 第二节油脂 一、油脂的结构 1、油脂(也叫脂肪、真脂、酯酰甘油,包括脂和油),属于脂酰甘油酯,常温下脂一般是固体,而油是液体。 2、脂酰甘油:即脂肪酸和甘油所形成的脂。包括:单脂酰甘油,二脂酰甘油和三脂酰甘油三种。 其中,三酯酰甘油是脂类中最丰富的一大类,其结构如图所示: 3、甘油三酯的类型 (1)甘油三酯根据脂肪酸是否相同分为 a.简单甘油三脂(简单三脂酰甘油):三个脂肪酸都是相同的。 b.混合甘油三脂(混合三酯酰甘油):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2)多数天然的油脂都是简单的甘油三酯和混合的甘油三酯的复杂的混合物。(3)三酰甘油个空间结构: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精心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C 、H 等作用;磷脂组成元素为C 、H 、O 、N 、P ,是构成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种类很多,大部分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能促进人和

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等功能。 水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大部分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少数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相互转化;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占的比例更大;干燥的种子中几乎没有自由水,因此 原糖,可以用菲林试剂鉴定,二糖中的蔗糖没有还原性,多糖没有还原性;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脂质的组成元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不能同时来阐述的,对于脂质来说,组成元素是这样说,主要有C、H、O 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脂质还含有N和P。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细胞器膜上不含胆固醇。

【典型例题】 例 1.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相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 CO2和. (如水稻 生对于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的理解. 小结:糖类和脂质,前者是能源物质,后者包含的种类较多,考查较多的是其中的储能物质脂肪——只含C、H、O,细胞膜的成分——磷脂,胆固醇.较大的难点是理解脂肪含有H多,氧化分解放能多,耗氧多.

生物化学笔记第三章脂类

第三章脂类 提要 一、概念 脂类、类固醇、萜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皂化值、碘值、酸价、酸败、油脂的硬化、甘油磷脂、鞘氨醇磷脂、神经节苷脂、脑苷脂、乳糜微粒 二、脂类的性质与分类单纯脂、复合脂、非皂化脂、衍生脂、结合脂 单纯脂 脂肪酸的俗名、系统名和缩写、双键的定位 三、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1)水解和皂化脂肪酸平均分子量=3×56×1000÷皂化值 (2)加成反应碘值大,表示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即不饱和程度高。(3)酸败 蜡是由高级脂肪酸和长链脂肪族一元醇或固醇构成的酯。 四、磷脂(复合脂) (一)甘油磷脂类 最常见的是卵磷脂和脑磷脂。卵磷脂是磷脂酰胆碱。脑磷脂是磷脂酰乙醇胺。 卵磷脂和脑磷脂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磷脂是兼性离子,有多个可解离基团。在弱碱下可水解,生成脂肪酸盐,其余部分不水解。在强碱下则水解成脂肪酸、磷酸甘油和有机碱。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空气中易氧化。 (二)鞘氨醇磷脂 神经鞘磷脂由神经鞘氨醇(简称神经醇)、脂肪酸、磷酸与含氮碱基组成。脂酰基

与神经醇的氨基以酰胺键相连,所形成的脂酰鞘氨醇又称神经酰胺;神经醇的伯醇基与磷脂酰胆碱(或磷脂酰乙醇胺)以磷酸酯键相连。磷脂能帮助不溶于水的脂类均匀扩散于体内的水溶液体系中。 非皂化脂 (一)萜类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 多数线状萜类的双键是反式。维生素A、E、K等都属于萜类,视黄醛是二萜。天然橡胶是多萜。 (二)类固醇都含有环戊烷多氢菲结构 固醇类是环状高分子一元醇,主要有以下三种: 动物固醇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调节生物膜的流动性有一定意义。胆固醇还是一些活性物质的前体,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胆汁酸等都是胆固醇的衍生物。 植物固醇是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 1,酵母固醇存在于酵母菌、真菌中,以麦角固醇最多,经日光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2。 2.固醇衍生物类 胆汁酸是乳化剂,能促进油脂消化。 强心苷和蟾毒它们能使心率降低,强度增加。 性激素和维生素D 3. 前列腺素 结合脂 1.糖脂。它分为中性和酸性两类,分别以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