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防治安全常识(标准版)

高血压的防治安全常识(标准版)
高血压的防治安全常识(标准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血压的防治安全常识(标准

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高血压的防治安全常识(标准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存寿命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重要因素,防治高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关键。

一、高血压现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高血压患者因血压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使大动脉及中小动脉变性、硬化,如心、脑、肾脏、眼底及外周动脉硬化,导致相应靶器官的损害,从而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严重可致心力衰竭)、脑卒中、高血压肾病(严重可致肾功能衰竭)、眼底渗出、出血引起视力

下降、失明等疾病。研究表明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80/110mmHg 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0倍。有高血压病史者的心力衰竭危险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卒中增加54%);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二、高血压的诊断及危险因素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50%,此类药物还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3)降压治疗的策略

大多数慢性高血压病人应该在几周内逐渐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这样对远期事件的减低有益。当前常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即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每一种降压药都可作为一线降压药。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可以选择联合用药。

3、监测:高血压病人只要血压升高,对靶器官都有一定损害,早期高血压是无症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则都有相应靶器官损害引起相应的表现,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监测血压,要长期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血压控制稳定一级低危患者,每三个月测一次血压;对于血压控制不佳,不稳定二级以上中高危的病人,要每一个月测一次血压;对于三级以上高危的患者、以及有头晕、视物不清、胸闷、气促、肢体无力等发作的病人,应立即到医院调整治疗。

4、注意事项: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非常关键,每一个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都要与非药物治疗相配合,才能起到良好的疗效。对于药物治疗,每个人对药物敏感性不同,降压效果也不同,另外,

根据病人对不同降压药物的敏感性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而选择相应的降压药物。用药要个体化,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情况由相关的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可以控制的疾病,但不能治愈,需终身治疗,一旦确定符合自己的用药方案,要终身用药。如血压控制不佳或其他原因需停药或换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改或逐渐减量。不能突然停药,突然停药,当药效消失后可引起血压突然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高血压病人除了要定期监测血压外,还要定期检查相应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尿常规、肾功能等,根据血压情况、靶器官损害有无其他病发疾病调整用药方案。如通过治疗,血压仍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病人,应考虑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要到相应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