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本植物根癌病检疫与防治问题思考

我国木本植物根癌病检疫与防治问题思考
我国木本植物根癌病检疫与防治问题思考

果树根癌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果树根癌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果树根癌肿病(又称根肿病、根头癌肿病、冠瘿病等),分布于世界各地,危害林木包括针叶、阔叶树,及仁果、核果及浆果类果树以及草本植物。近年来,欧李的开发利用领域逐渐扩大,扦插育苗户逐年增多。据笔者调查,山西、河南及东北育苗户、成龄园内都有轻重不等的根癌肿病发生。有育苗户一年扦插300多万株,抽样调查病株在15%~20%。据宁夏中卫市草原站站长王文君介绍,近三、四年欧李发展很快,引入苗木较多,2014年有多家育苗单位或果农的欧李苗查出根癌肿病(图1)而遭拒收。此病是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植物病害,核果类发病较多而严重。

图1 欧李扦插苗木根癌肿状 发病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植物的根颈部、根部等地下部位,故称根癌肿病。实际上,病害也可发生在地上部位,如欧李(图2)、葡萄主蔓的中、上部以及杨树的主干及枝条上。根癌肿病初期被害处形成灰白色圆形小瘤状物(图3),以后逐渐增大、变硬,表面粗糙、龟裂、颜色由浅变为深褐色或黑褐色(图4),瘤内部木质化。瘤大小不等,大的似拳头大小或更大,数目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由于根系受到破坏,造成病株生长缓慢,发病后,植株矮小,树势衰弱,叶片黄化、早落,结果晚,果实小,重者全株死亡。

图2 欧李扦插苗木地上部和根部根癌肿状

图3 根部癌肿状 图4 根部癌肿后期状

发生规律 病原在病瘤表皮、病组织残体及土壤中存活越冬,当癌瘤外层被分解以后,细菌被雨水或灌溉水冲下,进入土壤、残体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病菌借水流、地下害虫、嫁接工具、作业农具等传播,带病种苗和种条调运可远距离传播。病菌从伤口或自然孔侵入植株后,可在皮层的薄壁细胞间隙中不断繁殖,并分泌刺激性物质,使邻近细胞加快分裂、增生,形成癌瘤症状。入侵细菌可潜伏存活(潜伏侵染),待条件合适时发病。 土温在18~22℃时最适合癌瘤的形成。一般经数周或1年以上表现症状。每年的生长期都可发生危害,以8月发生最多。偏碱、湿度大的砂壤土中发病率高,连作利于发病,根部伤口多则发病重。发育温度为10~34℃,最适为22℃,致死为51℃,耐酸碱范围pH5.7~9.2,最适为pH7.3。碱性土壤较酸性土壤发病重,重茬地及菜园地发病重。发病程度还与砧木品种有关。 防治措施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发表时间:2013-04-10T13:53:23.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周丹 [导读] 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周丹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325804)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49例进行对照分析。两组均记录患者年龄及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DBP、TC和G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血尿酸等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如积极降压、降血脂等治疗,有望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39-02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锻炼,使得肥胖的人群日趋增多,也同时使全球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常伴随心血管疾病,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4倍。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男41例,女37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1.2 研究方法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曾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或经冠脉造影,心血管专科医师诊断为冠心病。 观察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65.2±3.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5例;对照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59.25±7.82)岁,合并高血压7例,所有入选者均排除肝脏、甲状腺、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BMI,SBP,DBP、FBG、PBG,FINS、GHbAlc、TC、TG、HDL-C、LDL-C和UA等。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DBP、TC和G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高、发病早、病变重,近年来,其临床危害的早期变化和加速心血管危害事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为发病早、比例高,冠心病可发生在糖尿病之前、之中或之后,2型糖尿病多在55岁以后并发冠心病。以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多见。糖尿病性心脏病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与糖尿病这一疾病本身有关的心脏病变。其主要表现有4种形式: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②糖尿病性心肌病;③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④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冠心病已成为2型糖尿病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并发症,预后较差,致死、致残率高,约30%~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冠心病及其并发症,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年龄、BMI、DBP、DBP、TC和GHbAl 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TG、高

癌症病因的最新讨论

癌症病因的最新讨论 彼得·迪斯贝格(Peter Duesberg) 一个世纪前,两位德国科学家发现,染色体紊乱可能是癌症的直接成因,但这一发现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为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基因突变才是引起癌症的真正原因,染色体紊乱只是癌症发生的结果。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发现和证据与主流理论背道而驰,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100年前的那个发现:难道染色体紊乱真是癌症的成因而非结果? 撰文彼得·迪斯贝格(Peter Duesberg) 翻译胡晨 审校李锦军 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我开始研究癌症。当时,很多著名科学家都认为,病毒是引发绝大多数肿瘤的罪魁祸首。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一些病毒感染细胞后,会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插入细胞的基因组,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和异常增殖,最终导致白血病等癌症。那时候,我乐观得近乎于天真,以为只要弄清楚了病毒诱发癌症的分子机制,就能研制出相应 疫苗,彻底消灭癌症。 在这场抗击癌症的战役中,我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1970年,我和赖明诏 (Michael Lai)、彼得·沃格特(Peter Vogt)合作,从鸟类劳氏肉瘤病毒(avian Rous sarcoma virus)中分离出了一个特殊的基因——src,它很可能就是引发肿瘤的真凶。几年之后,一些科学家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在动物(包括人类)的DNA中,竟然存在一个与src极其类似的基因!一个新的癌症理论模型诞生了:如果受到外界刺激,人类基因组里的src基因发生了突变,它就会像病毒基因一样,拥有强大的致癌能力。具有潜在致癌能力的基因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埋藏在人类基因组里,随时可能爆发。它们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原癌基因” (proto-oncogene),一旦发生突变,原癌基因就会变成癌基因。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定稿版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小讲课:子宫颈癌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处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所形成的移行带区的恶性肿瘤。 2.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病理 1、巨检:外生型(菜花型)、内生型(浸润性)、溃疡性、颈管型; 2、显微镜检:鳞癌、腺癌、鳞腺癌。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较少见。 4.辅助检查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B.宫颈碘试验(不着色区为高危区);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未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 5.处理原则 1.手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适用于Ⅰa~Ⅱa期患者; 2.放射治疗; 3.化疗。 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Ⅰ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

大樱桃根癌病及关键防治技术

大樱桃根癌病及其关键防治技术-园林 大樱桃根癌病及其关键防治技术 根癌病也称冠瘿病,是一种世界性植物细菌病害,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可危害樱桃、桃树、葡萄等多种果树,在我国大樱桃产区根癌病普遍发生。近10 年来,由于大樱桃的种植效益远高于其他作物,促使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是根癌病的存在给大樱桃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部分地区已严重威胁大樱桃种植业,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1 大樱桃根癌病的危害 大樱桃根癌病是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可侵染93 科331 属643 种高等植物,全世界广泛发生。大樱桃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树的根颈部,偶尔发生于侧枝,呈球状或不规则扁球形瘤状,初生时乳白色至乳黄色,逐渐变为淡褐至深褐色,病瘤有大有小,表面凹凸不平,龟裂,每株树根的病瘤少则3~5 个,多则数10 个。多年生病瘤直径可达10 厘米,有时几个瘤连接成大的瘤。鲜病瘤横剖面核心部坚硬,呈木质化,肿瘤皮厚度1~2 毫米,皮和核心之间有空隙。 植株患病后,影响营养和水分的正常吸收运输,导致生长缓慢,发育受阻,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大量死树。侧根及支根的根瘤不致马上引起死树,栽培条件改善,往往自行大量脱落,不再影响植株发育。根癌病发病轻时,可正常开花结果,且坐果率高,但花期较晚,展叶亦迟,果个变小,果实品质差。 2 病原菌分类 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n tu?mefaciens)为农杆菌属,也称土壤杆菌属和根瘤菌属,是不同于根瘤菌科的革兰氏阴性菌。土壤杆菌属根据致病性分为 4 个种:根癌农杆菌(A. tumefaciens)、放射性农杆菌(A.radiobactor)、毛根农杆菌(A. rhizo?genes)和悬钩子农杆菌(A. Rubi)。根癌农杆菌为樱桃根癌病的病原菌,又分为根癌土壤杆菌(生物Ⅰ)、发根土壤杆菌(生物Ⅱ)和葡萄土壤杆菌(生物Ⅲ)3 个生物型,其致病性由所携带的质粒来决定,带Ti 质粒导致根癌,带Ri 质粒引起发根,不带致病质粒则无致病性。 根癌土壤杆菌为短杆状细菌,具有1~6 根周生鞭毛,有运动性。该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 ℃,最高37 ℃,最低0 ℃,致死温度为51 ℃。发育最适pH7.3,耐酸碱范围为pH5.7~9.2,60%的湿度最适宜病瘤的形成。 3 病原菌的致病机理 根癌土壤杆菌对受伤植株的分泌物有趋化性,菌体可以游向并附着到植物细胞表面,在伤口部位存活超过16 小时后,才能诱发肿瘤。在细菌的附着过程中,有毒的及若干无毒的土壤杆菌,互相竞争植物细胞表面上数量有限的附着位点。竞争中,如果无毒的土壤杆菌先于有毒的土壤杆菌接触到创伤部位,就不会形成肿瘤,反之则会形成肿瘤。K84 菌株防治根癌病的机理就是由于它抢先占领了果树伤口位点,在其上定植并产生农杆菌素,阻止其他病菌从伤口侵入,因此它的作用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根癌土壤杆菌附着到植物细胞壁上之后,便会产生出细微的纤丝而将自身缚附在壁的表面,同时别的细菌也会被包陷在由这种细丝组成的网络之中,从而最终在植物细胞壁上出现细菌集结,随后,根癌土壤杆菌便将它的一种遗传信息片断导入因创伤而被“调节”的植物细胞内,并使正常的植物细胞转化成肿瘤细胞,进而形成冠瘿瘤。 冠瘿瘤的形成是由根癌农杆菌细胞中存在的Ti 质粒所致。冠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失控生长能力。它能够合成称为冠瘿碱的化合物.这是一类正常植物细胞不能合成的低分子量化合物.根瘤土壤杆菌选择性的利用这些化合物作为自己唯一的能源、碳源和氮源。所以冠瘿瘤会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导致寄主生长减缓,甚至出现病态,严重的整株死亡。 4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发病组织和土壤中越冬。土壤中有寄主组织存在的情况下,病菌能存活

树木年养护计划

树木年养护计划 一月份本月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花草树木处于休眠状态 1、对各种观赏树木结合整形进行冬季修剪工作,清除树木上的枯死枝、伤残枝、病枝以及妨碍架空电路线和建筑物的枝条。并对绿地上的落叶进行清扫工作。 (1)保持绿地清洁 (2)预防发生火灾 (3)下雪要扫雪 2、修剪目的: (1)整形,使植物按照人的意愿生长,增加景观效果。如球状、带状等不同形态。 (2)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特别是幼树。 (3)增加观赏花的质量和数量。如:连翘、榆叶梅等。 (4)修剪病枯枝,利于植物空间生长注:部分树木修剪要慎重。如:银杏、合欢、樱花等。此类树种伤口不易愈合,且树种较名贵。 3、一月份江浙地区白天气温可达到0C以上,冬季干旱少雨也是造成花草树木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选择气温较高的某天中午浇灌一次冻水,缓解冬季干旱对树木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对草坪和灌木类树种。 4、对于易受损坏的树木要加强保护,可对树颈以下部分采用塑料膜或干草等进行保温。 5、检查树木防寒情况,对损坏的防寒设施进行修补。 二月份 气温较上月有所上升,树木仍处于休眠状态 1、防止草坪过度践踏,对枯草进行梳草工作;清除过厚枯草层,防止火灾发生。(春节、元 旦) 2、遇春旱天浇水,落叶树种继续修剪,使草坪无干旱现象,落叶树种树冠成型。 3、绿化机械及工具进行清查与修理工作。 4、继续进行树木修剪,月底前结束。 5、做好春季绿化准备工作,编制苗木种植、补种计划及工具、机械、农药购置计划。 6、落实绿化工作人员。 三月份气温继续上升,中旬花灌木开始发芽,草坪开始返青 1、绿化工作人员应落实到位。 2、草坪与树木均开始返青,需水量增加,选在天气好、气温较高的时间,对所有绿地浇灌春水1-2 次。 3、进行彻底、全面的清理,清除干草、杂物。

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饮食、排泄 睡眠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评估阴道流血量、颜色和状态。既往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④营养状况:有无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等。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手术带回液体(血)、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如:有无腹痛,及其部位、性质、有无肛门坠胀感;有无阴道流血、流液情况,及其量、性状、有无异味等。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 ⑥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⑧心理情况:焦虑、紧张、消极或悲观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⑨自理能力状况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脱落等高危因素等。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 排便等。 3、饮食指导:术前几日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饮食,术前晚半流质,次日晨禁食水,术前晚及次晨灌肠,保证肠道呈清洁。 4、常规检查: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如宫颈活检,阴道清洁度检查,还应注意心电图、B型超声及胸部x线摄片检查情况,并告知阳性检查结果。 5、常规准备: ①手术前一日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皮试、备皮、备血、沐浴等。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及假牙等。 ③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留置尿管,并告知留置尿管的目的。 ④测生命体征、核查手术部位、做好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 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⑤遵医嘱给术前针应用,并告知用药名称及目的;待入手术室。 ⑥)阴道准备: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者,术前3天每日用0.2%碘伏液冲洗 阴道,每日1次,共3次;手术当日须再次阴道冲洗,冲洗后拭干。 ⑦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晚饭减量,进软食,22:00时后禁食;睡前予 肥皂水或生理盐水灌肠,也可用口服番泻叶水代替;手术当日晨再次灌肠,直至肠管呈清洁、空虚状态。 6、用药情况:告知病人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7、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2、病情观察: ①术后30分钟至1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平稳 后再改为每4小时一次。 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等。 ③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腹腔引流管及阴道引流通畅,认真观察 引流液量、性状及颜色。按医嘱于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 ④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阴道流血情况及保留导尿情况、色、量。 ⑤疼痛的护理: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以保证病人

各种作物病害一览表

果树病害 梨树病害 1、果实病害 梨黑星病、梨炭疽病、梨轮纹病、梨疫霉病、梨红粉病、梨黑斑病、梨叶斑病、梨侧腐病、梨叶疫病、梨软腐病、梨霉污病、梨蝇粪病、梨褐腐病、梨柄基腐病、梨烂果病、梨牛眼烂果病、梨青霉病、梨锈环病、梨石痘病、梨同心环纹病、梨裂果病、梨锈斑病、梨黑皮病、梨红顶病、梨釉皮果病、梨心腐病、梨顶腐病、梨黑心病 2、枝干病害 梨树腐烂病、梨树轮纹病、梨于枯病、洋梨干枯病、梨树木腐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梨锈水病、梨红癌病、梨疤状溃疡病、梨干腐病、梨树衰退病、梨疱溃疡病、梨树疫病、梨火疫病、日本菟丝子 3、根部病害 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根朽病、根癌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 4、叶部病害 梨锈病、梨白粉病、梨褐斑病、梨灰斑病、梨斑纹病、梨细菌性花腐病、梨环纹花叶病、梨脉黄化病、梨红色斑驳病、梨叶斑点病、梨萎缩病、梨叶灼病 苹果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黑星病、苹果干腐病、苹果煤污病、苹果蝇粪病、苹果疫腐病、苹果黑痘病、苹果黑点病、苹果X斑点病、苹果褐腐病、苹果白腐病、苹果黑腐病、苹果菌核病、苹果干眼烂果病 2、叶部病害 苹果锈病、苹果白粉病、苹果环纹叶枯病、苹果褐斑病、苹果轮纹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灰斑病、苹果圆斑病、苹果花腐病、苹果银叶病 3、枝干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树烂皮病、苹果树干腐病、苹果树枝溃疡病、苹果树疫腐病、苹果树赤衣病、苹果树泡性溃疡病、苹果星盘孢枝腐病、苹果炭疽溃疡病、苹果干枯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苹果树枝枯病、苹果树木腐病、苹果树地衣病、日本兔丝子、槲寄生 4、根部病害 苹果树白纹羽病、苹果树根朽病、苹果树紫纹羽病、苹果树根腐烂病、苹果树白绢病、苹果白根腐病、苹果圆斑根腐病、苹果苗立枯病 二、细菌性病害 苹果根癌病、苹果毛根病、苹果泡斑病、苹果疮皮病、苹果火疫病 三、病毒类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锈果病、苹果锈环斑病、苹果星裂果病、苹果环斑果病、苹果柚果病、苹果小果病、苹果粗皮果病、苹果绿皱果病、苹果疤皮病 2、叶部病害 苹果花叶病、苹果半边黄花叶病、苹果褪绿叶斑病、苹果皱叶病 3、枝干病害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和鳞腺癌。子宫颈癌病变多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部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移行带区。 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称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其中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子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子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 宫颈癌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早年性生活、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以及有性乱史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宫颈癌的发病还与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因素有关;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只有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在吸烟、长时间口服避孕药、激素、性传播性疾病等其他辅助因素的影响和协同下才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接触性出血早期表现为同房后出血或双合诊检查后出血,以后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 晚期出血量可增多,甚至癌肿破坏大血管造成大出血。 2.排液多发生在阴道出血后,早期量少,呈白色或淡黄色,随肿瘤组织的破溃可产生浆液性的分泌 物;晚期可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米汤样恶臭排液。 3.疼痛为晚期的症状,由于侵犯宫旁组织和神经,可出现严重持续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病灶压 迫输尿管或直肠,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等。 4.晚期由于病变广泛,可因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致输尿管积水、尿毒症。长期疾病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体征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宫颈癌的生长发展,宫颈局部可出现以下4种体征: (1)外生型:宫颈表面有息肉样或乳头样赘生物向外生长,形成菜花状; (2)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表面光滑或有轻度溃疡,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3)溃疡型:癌组织脱落出现凹陷性溃疡或如火山口样空洞; (4)颈管型:病灶隐蔽在宫颈管,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病灶浸润阴道壁时可形成冰冻骨盆。 三、辅助检查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2.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3.宫颈碘试验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4.阴道镜检查、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癌肿临床分期。 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果树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果树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果树病虫害防治》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者提供的一门专业课,也可用于其它果品生产者和企业经营者提高理论和生产技术水平。 课内总学时90,实验实习45学时,共5学分。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果树病虫害防治》是一门综述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课程,目的在于引导从事果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者掌握和了解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生产高质量的果品奠定基础。该课程主要介绍了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杏、枣、板栗、核桃、柿树、猕猴桃、草莓、柑橘、香蕉、芒果、枇杷、荔枝、龙眼等果树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形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本课程突出实用性和技术性,必须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通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果树病虫害防治》最好应具有《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植物学基础》、《农科化学基础知识》、《果树栽培技术》等基础知识。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求在掌握了《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的基本理论后,重点掌握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理论和各类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并能灵活应用于果树生产实践之中。学习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应尽可能增加学习者对生产实际的了解,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和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根据课程的需要,结合各地的情况,组织学生参加课程实验并参加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教学实习活动。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本章的核心的内容,为较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般掌握的内容为一般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要求对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能够一般掌握;一般了解内容,仅要求学生能对该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有所了解。 北方学员主要要求掌握北方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对南方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可作一般了解;南方学员要求主要掌握南方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对北方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可作一般了解。南北方不同果树病虫害的学习课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同时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者的区域,组织学生参加小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习、调查等,针对当地果树生产中病虫害发生的种类,结合教材及实习课有重点地学习。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片(VCD)两类。重点串讲型录像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片录像(VCD)主要介绍各类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学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各教学点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 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参加课程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习中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各章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第一章苹果病虫害防治(10学时) 第二章梨树病虫害防治(5学时)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 23 2012 年 12 月第 32 卷第 12 期Dec. 2012 V ol. 32 No. 12 〔收稿日期〕2012-05-24 〔作者简介〕张长宁(1966-),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治。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及 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张长宁,崔艳凤,陈立波,李 静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深圳 518052)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冠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2.12.011.023.02 Analysis of bo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their coronary arteriographies among groups of CHD companied by diabetes mellitus ZHANG Chang-ning ,CUI Yan-feng ,CHEN Li-bo,LI J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 zhen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2,China)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arteriographies 2型糖尿病(D M )是冠心病(C H D )的独立危险因子,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发生C H D 的危险性增加2~4倍,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10倍[1]。为探讨糖尿病合并CHD 的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05例住院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 )确诊为CHD 的住院患者共305例,将148例合并2型糖尿病者列为糖尿病组(DM 组),其中男97例,女51例,年龄36~90岁,平均年龄(61.46±11.33)岁;另将单纯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者157例列为非糖尿病组(NDM 组),其中男103例、女54例,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60.94±11.66)岁。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记录性别、年龄、血压,空腹8 h 后于次日早晨抽取静脉血送检,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血浆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血尿酸(UA )等。 1.2.2 冠状动脉造影 全部患者于入院1周内行CAG ,由我 院有经验的心血管专业医师操作,应用Phillips 双向球管心血管摄影机,采用Judkins 法依次行左和右CAG ,常规多角度、多体位投照。结果由2位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科医师进行评定,符合性较好。 1.2.3 判断标准 DM 诊断按1999年WHO 诊断标准。高血压指血压≥140/90 mmHg 或既往已明确诊断现正在服用降压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分为左主干(LM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 )和回旋支(LCX )、右冠状动脉(RCA )。CAG 示LM ≥30%,或其他3支至少有1支冠脉狭窄≥50%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25%视为轻度狭窄;≥50%为中度狭窄;≥75%为重度狭窄。据动脉受累支数,可诊为单支、双支和3支病变,其中左主干受累定义为双支病变,双支以上病变即为多支病变。单支血管中≥20 mm 段病变及多处弥漫性狭窄者定义为弥漫性病变。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 P S 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和x 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胸痛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等方面 (下转第25页)

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1T10:00:08.29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作者:蔡裕丽 [导读] 护理手法规范且得法与否,是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病患手术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性的保证。 齐齐哈尔明珠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 摘要: 目的对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病患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加以相应探讨,从而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方法对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病患共计2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加以有目的地观察并总结。结果借助于并发症预防、血糖控制、运动指导、饮食管理、心理护理之类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低血糖反应、心律失常的病患数量颇少,且经过精心护理、合理治疗之后,均已先后痊愈出院。结论护理手法规范且得法与否,是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病患手术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性的保证。 [关键词:宫颈癌;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分析 宫颈癌为女性生殖器官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性病变。目前临床上的主要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早期的宫颈癌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同时手术治疗也是部分晚期宫颈癌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1]。目前因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日渐的增多,导致临床上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例出现日趋增多的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手术风险显著的提升,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到2017年收治的26例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全部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对这2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年中,该院收入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病患共计26例,平均年龄为51岁(年龄区间为33~68岁)。在收治之前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者和入院后检查确诊者分别为15例和8例。病患无一不符合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为全身麻醉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子宫根治术。病患中绝经后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者和白带增多且有接触性出血者分别为5例和14例。所有病患经过精心护理、合理治疗之后,先后痊愈出院。 1.2 血糖监测的方法 在病患的整个围手术期时间范围内,以快速血糖仪作为主要工具来测量病患的指尖血糖,在施行手术之前对空腹(清晨)和每餐后2 h 血糖加以监测,在术后禁食期间则进行4~6 h/次的血糖监测,恢复进食后则对空腹(清晨)、每餐后2 h、睡前血糖加以监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众所周知,焦虑和抑郁是糖尿病病患最为明显的两个心理特点。而这种焦虑和抑郁情绪往往会在病患合并癌症后进一步“表面化”,其主要的担心包括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预后情况、对手术的恐惧等一系列情况。上述担心往往会加剧以焦虑抑郁为代表的一系列不良情绪,并且由此影响血糖控制效果,甚至进一步造成不应有的免疫功能下降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护理人员,要首先对每一病患所表现出的心理加以尽可能充分的了解,从而在给予心理疏导这一方面体现出针对性,对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手术主要方式、手术的必需性等加以耐心介绍,同时也对该院手术成功的病例、监护条件、医疗设备等方面加以介绍。手术室的护士也应提前1 d开展访视宣教病患的活动,在其间对手术护理相关知识加以介绍,以此来对病患的心理压力加以消除,从而使其能够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且由此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配合,对负性心理反应造成的免疫功能、血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加以尽可能的降低。 2.2 术中护理 一般而言,手术、麻醉等一系列因素往往都会由于会对机体发生刺激而导致应激反应,并由此造成血糖升高。即使病患本身无糖尿病,其经过了较大手术之后也会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得血糖升至8.3-11.1 mmol/L这一范围,并由此造成干扰病患的病情判断与相应的治疗活动。而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的病患则本身已经有代谢异常方面的问题。故而,应进行尿酮体2 h/次、血糖1 h/次的实时监测,从而从病情程度出发,用胰岛素自手术另侧肢体输入,并视血糖水平调整情况而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和滴速。 2.3 术后护理 手术后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平卧6小时到8小时期间,进行心电监护直到患者的病情平稳。同时注意保持患者敷料的清洁和干燥。本组患者术后24小时给予糖尿病患者的流质饮食,经48小时改成糖尿病患者的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糖尿病患者的普食;关注手术后患者的血糖情况,通过注意的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通过和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例如:恶心、出汗、饥饿、心悸、手足震颤、乏力、等,给予及时的对症治疗;手术后准确的给与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将患者的血糖浓度控制在9mmol/L到11mmol/L之间[3]。在患者术后不能进食时期,可采用葡萄糖溶液配合胰岛素和氯化钾一同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当患者可以正常恢复进食之后,改成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并认真监测患者的空腹以及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情况,及时的调整患者饮食以及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 3 讨论 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相对于单纯性宫颈癌患者具有更大的手术危险,为更好的对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确保手术的成功。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到2017年收治的26例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全部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对这2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所有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例,低血糖2例,切口感染1例,经过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均治愈。综上所述,对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网萍.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6):57. [2] 薛卫红.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8):96. [3] 张网萍.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6):12-14.

果树根癌病的防治

果树根癌病的防治 果树根癌病,又名冠瘿病,根头癌肿病等,是多种果树及苗木上的一种重要的根部病害。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据统计能侵染桃、李、杏、樱桃、梨、苹果等主要果树外,还能危害葡萄、枣、木瓜、板栗、核桃等138科1193种植物。病菌寄生于寄主植物根部,形成肿瘤,削弱树势,严重时也常常导致果树死亡。 1、选用抗病砧木。在大樱桃的砧木中,酸樱桃、colt作砧木时发病重,中国樱桃作砧木很少发病,因此,在大樱桃的育苗中可以选用中国樱桃作为砧木。河岸2号、河岸9号、so4和谐等砧木对根癌病的抗性较强,可以作为抗葡萄根癌病的砧木的在生产中应用。 2、苗木检查消毒。对用于嫁接的砧木在移栽时应进行根部检查,出圃苗木也要进行检查,发现病苗应予淘汰。凡调出苗木都应在未抽芽之前将嫁接口以下部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或用3%次氯酸钠浸泡3分钟,再放入2%石灰中浸2分钟。 3、改进育苗方法,加强栽培管理 (1)对砧木种子消毒。对桃等的实生砧木种子,用5%次氯酸钠处理5分钟后,再进行层积处理。层次处理也要有新沙。 (2)选择无病土壤作苗圃,避免重茬。老果园,特别是曾经发生过根癌病的果园和老苗圃地不能作为育苗基地。苗圃地每平方米可施硫磺粉50—100g,5%福尔马林60g或漂白粉100—150g进行土壤消毒。 (3)嫁接苗木时应避免伤口接触土壤,减少染病机会。嫁接工具

使用前后须用75%的酒精消毒,以避免人为传播。最好改枝接为芽接,以加快愈合,减小伤口。 (4)碱性土壤应适当施用酸性肥料或增施有机肥料如绿肥等,以改变土壤ph值,使之不利于病菌生长。雨季及时排水,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中耕时应尽量少伤根。 4、病株处理。在定植后的果树上发现病瘤时,先用快刀彻底切除病瘤,然后用100倍硫酸铜液或50倍抗菌剂402溶液消毒切口,再外涂波尔多液保护;也可用400单位链霉素涂切口,外加凡士林保护;切下的病瘤应随即烧毁。病株周围的土壤可用抗菌剂402的2000倍溶液灌注消毒。 5、防治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为害造成根部受伤,增加发病机会。因此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可以减轻发病。 6、生物防治。自1973年来,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广泛应用K84效果良好。K84在使用时以水稀释用于浸根、浸种或浸插条。处理后的树在病地种植,可以在效的防治根癌病的发生,有效期可以达到两年。另外还可以用作嫁接伤口的保护。目前,国内有K84菌株发酵产品制成了拮抗根癌病的生物农药—根癌宁,防效很好。 吕淑贤确山县留庄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病害中英文名称对照

稻瘟病Rice blast 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 水稻细菌性条例斑病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Rice bacterial foot rot 水稻恶苗病Rice bakanae disease 水稻苗期病害Rice seedling diseases 水稻矮缩病Rice dwarf 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稻曲病Rice false smut 稻粒黑粉病Rice kernel smut 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scab 小麦纹枯病Sharp eye spot of wheat 小麦白粉病Wheat powdery mildew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小麦叶锈病Wheat leaf rust 小麦杆锈病Wheat stem rust 小麦散黑穗病Wheat loose smut 小麦腥黑穗病Wheat common smut 小麦全蚀病Wheat take-all 小麦梭条花叶病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 大麦条纹病Barley stripe

玉米小斑病Southern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斑病Nothern bilght of corn 玉米瘤黑粉病Corn smut 玉米纹枯病Corn sheath blight 玉米粗缩病Maice rough dwarf 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mosaic 甘薯黑斑病Sweet potato black rot 甘薯茎线虫病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sease 甘薯根腐病Sweet potato root rot 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 棉花病害Cotton seedling diseases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铃病害Cotton boll diseases 油菜菌核病Rape scletotiniose 油菜病毒病Rape virus diseases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 disease 大豆花叶病Soybean mosaic 大豆菟丝子Soybean dodder 花生青枯病Peanut bacterial wilt 芝麻茎点枯病Sesame stem wilt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 发表时间:2009-06-19T16:09:36.2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4月第6卷第12期供稿作者:张宏娟刘丽莉[导读] 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子之一,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80%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3/4死于冠心病。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张宏娟1 刘丽莉2(1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循环科 154600;2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MRI室 1546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109-02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子之一,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80%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3/4死于冠心病。 1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IR)和B细胞衰竭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研究发现,IR及其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炎症、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而最终导致了内皮细胞功能受损、高凝状态以及高半胱氨酸血症、微量尿蛋白等紊乱,这一切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而以上也正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 治疗 2.1一般治疗 对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DM 前期采取行为和药物的干预方法,尽量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 酒,限制脂肪食品和总热量,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2.2高血糖 降低血糖可改善血脂紊乱等,有利于DM大血管病变的防治。DIGAMI实验研究了极化液(GIK)在治疗机型心肌梗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那些经葡萄糖和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死亡率明显下降。胰岛素通过抑制脂肪的分解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的浓度,而FFA代谢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并抑制心肌收缩力。此外,二甲双胍、磺脲类均可用于控制血糖,但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缺血性心脏病中会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磺脲类药物能降低静息状态下心肌血流,缩短心肌动作电位的时间,使实验性缺血后收缩功能恢复受损,增加梗死面积,出现心律失常。 2.3高血压 DM患者约半数并发高血压,是非DM患者发病率的1—2倍。 DM患者的降压治疗首选ACEI,长效制剂最佳,具有明显的降压、延缓DM肾病进展和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ACEI主要副作用为咳嗽,发生率5%—10%。对晚期肾功能损害及高钾血症者禁用。钙通道阻断剂降压效果好,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无不良影响,推荐使用长效制剂。近年来发现,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至少50%的个体存在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及噻嗪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人群的血压。 2.4高脂血症 DM又被称为“糖脂病”,脂代谢紊乱是DM及其并发症的原发病理生理改变,DM糖代谢紊乱的根源为脂代谢异常,因此控制DM患者的血脂极为重要。 对降脂药物的选择,美国DM学会建议关于DM血脂异常治疗重要性的优先顺序如下:①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首选他汀类,次选胆酸(贝特)类;②升高HDL-C,首选行为干预,减轻体重,加强体育锻炼,戒烟。药物可选用贝特类、他汀类、烟酸,但烟酸可恶化DM患者的血糖控制;③降低甘油三酯,首先是控制血糖,控制饮食,药物首选贝特类,高剂量他汀类中等有效;④混合性高脂血症,首选改善血糖控制+高剂量他汀类,次选改善血糖控制+他汀类或贝特类。他汀类+贝特类联合使用有增加肌溶解的危险性,此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应慎重。 2.5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DM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冠状动脉缺血的发生率。可作为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也可作为有大血管疾病人群的二级预防。噻氯匹啶通过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稳定血小板膜,抑制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亦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心脑卒中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