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

大纲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07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54 学分:4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开设学期:第7学期

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社会工作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

五、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尝试透过结合社会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与声像教学相结合。

七、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共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理念架构,了解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性质及施用领域。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社会工作有初步了解。(二)教学内容

什么是社会工作?

工作的内涵

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

工作的对象

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

难点: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共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准备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的科学家内涵,领会并熟悉掌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操作原则和内容,自觉履行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二)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工作价值面的操作原则

难点: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第三章个案工作方法(共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个案工作方法的模式,熟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掌握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以便服务与他人与社会。(二)教学内容

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模式

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案或转介

资料

计划

签订协议

服务

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关系

资料

策划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个案工作的过程和常用技巧

难点:个案社会工作的模式

第四章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共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与了解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方法的概念、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熟悉小组社会工作的过程,掌握小组工作的技巧。以便服务与他人与社会。

(二)教学内容

小组社会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小组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

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

小组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功能

小组社会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

治疗模式

互动模式

小组社会工作的过程

工作准备阶段

工作开始阶段

中期转折阶段

阶段

小组工作技巧

与互动技巧

讨论的技巧

活动设计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小组社会工作技巧

难点:小组社会工作的模式

第五章社区工作方法(共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与了解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方法的概念、特点与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熟悉社区社会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掌握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社区工作的发展状况。

(二)教学内容

社区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与目标

社区与社区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

社区照顾模式

社区社会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启动阶段

工作巩固阶段

评估阶段

社区社会工作技巧

与居民接触的技巧

会议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区社会工作的重点及技巧

难点: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

第六章社会工作行政(共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与了解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工作行政基本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区分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管理、公共行政,重点把握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以便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与他人。

(二)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与功能

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

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公共行政的区别

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社会工作行政的主要内容

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及动作

社会服务机构志愿者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

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和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

难点: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概述(4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领域及范围,熟悉并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社会工作领域内,如青少年工作、老年人工作、妇女工作及相关机构服务时不仅能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把握,而且能进行实践上的有效操作。

(二)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的含义及类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八章青少年社会工作(共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理论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

学业指导

健康成长指导

就业辅导

生活方式指导

社会交往指导

婚姻指导

青少年服务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难点: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

第九章老年社会工作(共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及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掌握老年社会工作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老年的界定及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人的需要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

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难点:老年社会工作理论

第十章社会救助工作(共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救助工作的特征,了解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程序,熟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二)教学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救助的程序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

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

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

乞讨救助的工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救助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难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八、教学时数分配

《社会工作概念》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一)推荐教材:《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版(面向21世纪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参考书目:

1、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见《发展.探索.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3.

3、《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3.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课。期中占总成绩的30%(包含作业、提问、出勤、课堂表现等)。期末占总成绩的70%。

制订:

执笔人:

审订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