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

二、规范要求

1、锚杆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深度宜大于设计深度0.5m;

(2)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

(3)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4)杆体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

(5)自由端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mm。

2、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应按设计图所示位置、孔径、长度和方向进行,并应选择对钻孔周边地层扰动小的施工方法;

(2)钻孔应保持直线和设定的方位;

(3)向钻孔安装锚杆杆体前,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3、注浆设备和注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设备应具有1h内完成单根锚杆连续注浆的能力;

(2)对下倾的钻孔注浆时,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处;

(3)对上倾的锚杆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并应将排气管内端设于孔底。

4、钢绞线锚杆和普通钢筋锚杆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内可掺入能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膨胀的外掺剂,其掺入量宜按室内试验确定;

(3)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4)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二次压力注浆宜采用水灰比0.50~0.55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牢固绑扎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采取逆止措施,二次压力注浆时,始终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a;

(5)基坑采用止水帷幕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锚杆注浆应采取孔口封堵措施。

5、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

(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张拉值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

量宜通过对锁定前、后锚杆拉力的测试确定,缺少测试数据时,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可取锁定值的1.1倍~1.15倍;

(5)锚杆锁定尚应考虑相邻锚杆张拉锁定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当锚杆预应力损失严重时,应进行再次锁定,锚杆出现锚头松弛、脱落、锚具失效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并对其进行再次锁定;

(6)当锚杆需要再次张拉锁定时,锚具外杆体的长度和完好程度应满足张拉要求。

6、锚杆的张拉和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锚头处的锚固作业应使其满足锚杆预应力的要求;

(2)锚杆张拉时注浆体与台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不应小于表4.7.12的规定;

(3)锚头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杆轴线方向垂直;

(4)锚杆张拉应有序进行,张拉顺序应防止临近锚杆的相互影响;

(5)张拉用的设备、仪表应事先进行标定;

(6)锚杆进行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的拉力设计值,对锚杆预张拉1次~2次,使杆体平直,各部位的接触应紧密;

(7)锚杆的张拉荷载与变形应做好记录。

表4.7.12 锚杆张拉时注浆体与台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抗压强度值(MPa)

锚杆类型

注浆体台座混凝土

拉力型15 20

土层锚杆

压力型及压力分散性25 20

拉力型25 25

岩石锚杆

压力型及压力分散性30 25

7、锚杆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2)检测试验应在锚杆的固结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

(3)检测锚杆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4)检测试验的张拉值应按表4.8.8取值;

(5)当检测不合格时应扩大检测数量。

表4.8.8 锚杆的张拉值

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锚杆张拉值与轴向拉力标准值N k的比值

一级 1.4

二级 1.3

三级 1.2

8、基本试验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多循环张拉方式,其加荷、持荷、卸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加的初始荷载应取最大试验荷载的0.1倍,分5级~8级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黏性土中的锚杆每级荷载持荷时间宜为10min,砂性土、岩层中的锚杆每级持荷时间宜为5min。

(2)试验中的加荷速度宜为50KN/min~100KN/min,卸荷速度宜为KN/min~200KN/min。

锚索张拉要求

4.5.4锚索张拉施工流程: 安装测力计→安装工作锚具及夹片→使用YC-200D小型千斤顶将钢铰线逐根张拉绷直→安装限位板→安装YCW500型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及夹片→张拉→锁定→注浆封孔做永久防锈→切除工作锚以上超长部分钢铰线→浇筑二期混凝土。 4.5.5 张拉 1)预张拉 为保证锚索在张拉过程中,各根钢铰线能够均匀受力,在正式张拉之前,首先使用YC-200D小型千斤顶对各根钢铰线对称预张拉使之充分绷直,各根钢铰线的预张拉力均为15KN。 2) 对锚索的各根钢铰线先预张拉使之充分绷直之后,再使用YCW-500 型千斤顶对锚索进行整束张拉,锚索张拉采用超载持荷稳定及超载安装锁定相结合的张拉施工方法。各锚索的设计永存预应力为3000KN,超张拉力为3600KN,超张拉系数为,大于国家行业标准:《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中规定的超载安装施工方法的超载安装系数。 3)张拉时分阶段增加荷载,张拉过程中分为300KN、600KN、1200KN、2100KN、3000KN及3600KN等6个拉力阶段进行张拉,增载至每个张拉力级时,均需持荷稳压2min,张拉至超张拉力3600KN时,持荷稳压5min后卸荷锁定。 4)锚索张拉锁定后的拉力≥330t时,即可不做补偿张拉;锚索张拉锁定后的拉力<330t时,必需进行补偿张拉。 5)锚索的张拉力以安装在油泵上的压力表指针所指示的中值压力为准,张拉过程中,在每级拉力下持荷稳定时,用钢板尺量测钢铰线的伸长值,以用于校核锚索的张拉力,实际量测的钢铰线伸长值须与理论计算的伸长值基本相符,当实际量测的伸长值大于理论计算值的10%或小于理论计算值的5%时,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恢复张拉;用胡克定律做为计算钢铰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式,钢铰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式如下: △L=L×(σ k -σ )/E 或: △L=L×(P e -P )/n×A×E 式中:△L—钢铰线伸长值,单位:mm; L—钢铰线自锚固端(钢管底部)至工具锚夹片中心之间的有效张拉长度,单位:mm; σ k —钢铰线张拉应力,单位:MPa;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 二、规范要求 1、锚杆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深度宜大于设计深度0.5m; (2)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 (3)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4)杆体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 (5)自由端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mm。 2、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应按设计图所示位置、孔径、长度和方向进行,并应选择对钻孔周边地层扰动小的施工方法; (2)钻孔应保持直线和设定的方位; (3)向钻孔安装锚杆杆体前,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3、注浆设备和注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设备应具有1h内完成单根锚杆连续注浆的能力; (2)对下倾的钻孔注浆时,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处; (3)对上倾的锚杆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并应将排气管内端设于孔底。

4、钢绞线锚杆和普通钢筋锚杆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内可掺入能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膨胀的外掺剂,其掺入量宜按室内试验确定; (3)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4)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二次压力注浆宜采用水灰比0.50~0.55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牢固绑扎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采取逆止措施,二次压力注浆时,始终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a; (5)基坑采用止水帷幕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锚杆注浆应采取孔口封堵措施。 5、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 (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张拉值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拉与锁定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 50330-2013)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GB 50086-2015) 二、规要求 1、锚杆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深度宜大于设计深度0.5m; (2)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 (3)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4)杆体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 (5)自由端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mm。 2、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应按设计图所示位置、孔径、长度和方向进行,并应选择对钻孔周边地层扰动小的施工方法; (2)钻孔应保持直线和设定的方位; (3)向钻孔安装锚杆杆体前,应将孔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3、注浆设备和注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设备应具有1h完成单根锚杆连续注浆的能力; (2)对下倾的钻孔注浆时,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处; (3)对上倾的锚杆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并应将排气管端设于孔底。

4、钢绞线锚杆和普通钢筋锚杆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可掺入能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膨胀的外掺剂,其掺入量宜按室试验确定; (3)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4)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二次压力注浆宜采用水灰比0.50~0.55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牢固绑扎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采取逆止措施,二次压力注浆时,始终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a; (5)基坑采用止水帷幕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锚杆注浆应采取孔口封堵措施。 5、预应力锚杆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拉锁定的方法; (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拉值进行锚杆预拉,锚杆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 二、规范要求 1、锚杆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深度宜大于设计深度0.5m; (2)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 (3)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4)杆体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 (5)自由端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mm。 2、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应按设计图所示位置、孔径、长度和方向进行,并应选择对钻孔周边地层扰动小的施工方法; (2)钻孔应保持直线和设定的方位; (3)向钻孔安装锚杆杆体前,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3、注浆设备和注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设备应具有1h内完成单根锚杆连续注浆的能力; (2)对下倾的钻孔注浆时,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处; (3)对上倾的锚杆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并应将排气管内端设于孔底。

4、钢绞线锚杆和普通钢筋锚杆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内可掺入能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膨胀的外掺剂,其掺入量宜按室内试验确定; (3)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4)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二次压力注浆宜采用水灰比0.50~0.55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牢固绑扎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采取逆止措施,二次压力注浆时,始终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a; (5)基坑采用止水帷幕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锚杆注浆应采取孔口封堵措施。 5、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 (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张拉值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

锚杆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与锁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锚杆张拉与锁定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 二、规范要求 1、锚杆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深度宜大于设计深度0.5m; (2)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 (3)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4)杆体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 (5)自由端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mm。 2、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应按设计图所示位置、孔径、长度和方向进行,并应选择对钻孔周边地层扰动小的施工方法; (2)钻孔应保持直线和设定的方位; (3)向钻孔安装锚杆杆体前,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3、注浆设备和注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设备应具有1h内完成单根锚杆连续注浆的能力; (2)对下倾的钻孔注浆时,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处; (3)对上倾的锚杆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并应将排气管内端设于孔底。 4、钢绞线锚杆和普通钢筋锚杆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内可掺入能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膨胀的外掺剂,其掺入量宜按室内试验确定; (3)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锚杆张拉与锁定讲解

锚杆张拉与锁定 、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 二、规范要求 1、锚杆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深度宜大于设计深度0.5m; (2)钻孔孔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 (3)钻孔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 (4)杆体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 (5)自由端的套管长度允许偏差应为士50mm。 2、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应按设计图所示位置、孔径、长度和方向进行,并应选择对钻孔周边地层扰动小的施工方法; (2)钻孔应保持直线和设定的方位; (3)向钻孔安装锚杆杆体前,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3、注浆设备和注浆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浆设备应具有1h内完成单根锚杆连续注浆的能力; (2)对下倾的钻孔注浆时, 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处; (3)对上倾的锚杆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并应将排气管内

端设于孔底。 4、钢绞线锚杆和普通钢筋锚杆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内可掺入能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膨胀 的外掺剂,其掺入量宜按室内试验确定; (3)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4)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二次压力注浆宜采用水灰比0.50~0.55 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牢固绑扎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采取逆止 措施,二次压力注浆时,始终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 1.5MPa; (5)基坑采用止水帷幕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锚杆注浆应采取孔口封堵措施。 5、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 (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张拉值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 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 量宜通过对锁定前、后锚杆拉力的测试确定,缺少测试数据时,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可取

锚索张拉方法【正】

都匀市桐州大道建设工程 边坡支护工程 锚索张拉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贵州地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7 年9 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编制依据······················3······· 三、张拉施工······················3······· 四、张拉防护······················7······· 五、张拉计算······················7·······

六、张拉过程控制····················9······· 七、安全保障措施····················1·0 ······ 锚索张拉方案 一、工程概况 都匀市桐州大道建设工程边坡支护工程锚索设计为8 根,锚索设计张拉值为720KN, 超张拉 1.1 倍锁定,按二次四级张拉,锚固端8m,自由端8m,注浆M30 水泥浆。 二、编制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3、《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岩土锚(索)杆技术规程》(CECS-22-200)5 7、《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高沙路道路工程k1+710.5-k1+730.7段左侧边坡支护工程》 施工设计图 三、张拉施工 A、人员配置: 项目经理:陈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