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进严出:重构中国特色MPA教育新体系

宽进严出:重构中国特色MPA教育新体系
宽进严出:重构中国特色MPA教育新体系

宽进严出:重构中国特色MPA教育新体系

摘要:MPA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录取选择有余,毕业择优不足;课堂理论有余,实践训练不足;统一规范有余,专业特色不足;规模数量有余,师资力量不足;规章制度有余,执行效果不足;等等。应重构中国特色的MPA教育新体系,在教育理念上,从“严进宽出”向“宽进严出”转变;在教育内容上,从偏重理论传授向实施案例教学转变;在教育评价上,从统一规范向突出专业特色转变;在教育管理上,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提高教学质量转变。

关键词:MPA教育;现状;教育新体系,重构

2001年,全国24所高等学校作为第一批MPA试点院校开始招生,MPA专业学位教育在中国正式落地。在这短短的十二年里,MPA教育在中国发展迅速,进行了4次“增容”,已经从最初的24所院校发展到了100所,覆盖了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人数也从2001年的3000多人,发展到了2012年的近1万人。截止到2012年底,在校和毕业的MPA研究生共计3万多人。这些数据显示,MPA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严进宽出:MPA教育的现状

1 录取选择有余,毕业择优不足

我国MPA教育自2001年第一次招生开始,报名人数在不断增长。2001年报名人数为11847人,到目前为止,已经增长了3倍多。在报名人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MPA的录取人数也在逐年增长,2001年的录取人数为3506人,2012年录取人数已达到近万人。虽然报名人数、录取人数都在增长,但录取比例却在不断下降。2006年以后,录取人数趋于平稳,2006~2012年,MPA录取比例大致在40%~50%之间。而相对于不算太高的录取率,有95%的MPA学员都能拿到学位证书。上述情况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各个高等院校的MPA教育中心进口严格,择优率高,保证了生源的质量;二是各高校的出口把关不够严格,毕业择优率不高。

2 课堂理论有余,实践训练不足

目前,我国的MPA教育采取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理论,学生听课作笔记的模式。尽管教师的水平都是超一流的,如天津师范大学核心课程安排的教师都是博士生导师,但实践训练环节还有待加强。实践环节在公共管理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这是由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及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决定的。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学科。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现状看,其实践教育职能尚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3 统一规范有余,专业特色不足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研[20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现就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纲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强保证。 2. 总体要求:优化类型结构,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制度;鼓励特色发展,构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提升指导能力,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改革评价机制,建立以培养单位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加大支持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通过改革,实现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变。到2020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改革招生选拔制度 3. 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基本稳定学术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学科总体规模,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4. 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合理确定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和改进招生计划管理,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形式,取消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双轨制”。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研

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 曾几何时有专家学者提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在科技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让我们每人每天不得不忙于面对手机处理各种来自智能APP终端的大量信息,还有更多的未成年人成为低头族。让我们无暇顾及静下来聆听大自然的信息,细细思考为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及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的。 从艺术设计高校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现象:比如一首流行歌曲很多高校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青花瓷”,但很多人却不知青花瓷这首歌曲背后,是由台北故宫为了摒弃传统的文物记录片形式而采取青年人喜欢的歌手这种形式来进行宣传,使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发展;还有现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所提出的“民宿”概念,那么,什么叫民宿呢?所谓民宿及民俗既有关联又有所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后面的“宿”与“俗”,前者有概念的范围与衣食住行中的“住”有关。而“俗”则是一个文化概念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民俗与官方相对应。比如收藏界陶瓷领域就有官窑与民窑一说。所谓民窑及民间即所谓民俗。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也有这种划分方法。再比如国家所提出的工匠精神,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手艺人”等。这些信息都对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信号,及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自身的教育工作岗位传承与保护中国灿烂的传统艺术文化的思考。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是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家。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史”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有自身完善的理论体系。然而结合我国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把这些内容都交给每个艺术设计的学生显然也不太可能,因此,本人作为一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尝试探索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提出的观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1.什么是传统艺术?我们不应该流于表面“传统”“现代”这类硬壳子的招牌,先下一番功夫,了解一下有关传统、现代、相关艺术的说明,到底是些什么意义。就个人浅陋所及,在艺术理论方面,西方自康德起,是美学家走在艺术家的先头。我国三百年来,因过分重视笔墨趣味,而忽视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意境,以致两皆堕退。当代名家中,只有白石老人拈出一个“静”字,为真能道出他的艺术体验所至,接触到艺术中某一方面的真实。艺术家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开辟艺术心境恐怕是很难的事。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传统艺术,也就是作者小小心愿。就“传统手工艺”而言,是一个时代的指称。在时序上它相对于现代,在内容上应指现代工业社会以前的所有工艺品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别繁多,从材料上划分:有青铜器、陶瓷、玉雕、木雕、漆器、刺绣、泥塑、景泰蓝、金银制品、皮革、玻璃、竹编和草编等。除此之外从工艺方法即技术构成分类:还有染织工艺、涂饰工艺、镂刻工艺等。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素养,是世界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教学改革(开放式、信息化、多元化教学模式) 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传承与保护上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包括民间工艺美术,这一艰巨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并提出了课题。

辩论赛 大学教育应该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

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让我来理清一下,对方辩友今天要说的显然就是以下几点。第一点,宽进严出能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承认,对方辩友的初衷是好的,无非是想让更多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但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高等教育的含义,可以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包括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而我们知道技校和专科基本上是没有门槛可言的,再从数据上看,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人数675(万人),录取率72.3(%)。也就是说,现在高等教育完全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普及,跟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大学应该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根本没有太大联系。第二点,宽进严出能解放高考压力,让学生自由成长。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很奇怪,说如果我们没有高考的压力,我们就能自由成长了。首先我想问问对方辩友,小升初和初升高想对于高考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吧?那为什么我们在初中的时候我们还是没有像对方辩友所说那样自由成长?因为我们知道,升入高中之后,我们头顶还有个高考压着。如果大学真像您所说的那样宽进严出,我们在高中真的能自由自在解放压力?恐怕不是吧,在升上大学之后,还有个更加恐怖的大学毕业考试啊!您让我们如何解放,如何自由?今天我们探讨这个话题的前提,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我们都是在应试教育下长大,考试逼着我们不得不学,如果我们把这个严出的口子卡在大学上,那是不是让我们连大学期间也没有哪怕一点点的自由?再看看刚才对方辩友对我方观点的反驳。第一点,严进会导致学生所受到的压力在大学期间反弹。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因为严格

的高考,所以我们会在大学期间反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有了严格的大学毕业的考试,那么我们是不是会在进入社会后反弹?那么我们可以试着比较,对于这两种结果,是不是后者会更坏一点呢?第二点,宽出会导致大学生容易养成自由散漫的性格。首先,大学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而大学生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相比,心智会更加成熟,自控能力也更强,所以说在这个时期,是有助于我们自主独立性格的培养的。小学时我们被管着,初中我们被管着,高中我们被管着,如果我们连大学这块应该滋生独立和自由的土壤下也要被严格管制的话,是不是我们的一生都要习惯处于严格的管理之下生活?还有谁能够来培养我们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辩我方战场1.资源问题①我国每年考生有近1000万,而大学却仅仅只有609所,您觉得不严进能行吗?②好,既然对方辩友不看上一个数据,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美国大学平均师生比为1:12,而中国大学平均师生比为1:23,有些大学甚至达到1:40,您的宽进怎么能保证教育质量?③(若提到有师范)对方辩友那就不对了,师范类院校培养的是小中学老师,可不是大学教授啊!您觉得教师这种软实力在短期内能得到提升吗?④既然对方辩友没办法解决当今的硬软件问题,那我们退一步说,就算能够多建几所大学,但是入口放宽意味着人的优劣不齐,难道您的宽进不会影响大学氛围吗? ⑤对方辩友一直闪烁其词,不敢正面回答问题啊,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是他的文化氛围,再问您一辩,我们大学的氛围被破坏了怎么办?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浓厚的研究氛围,既然你无法解决分为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调研资料 丁静 一、课程建设方面 1、研究生暑期学校或暑期项目 人大开展国际暑期课程,一门课上课时间为四周,总课时为110小时,相当于两门课程的学分,可以拿到学分。 华东师大学举办2011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为了使暑期学校能真正引领学术前沿,夯实专业基础,我们将聘请海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就专业基础和前沿进行授课和讲座,介绍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2、交换生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 人大与180多所海外高校签约,使交换生项目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常态。北大、复旦等一类高校情况类似。 如人大获准设立市“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通过市“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开展对我校优秀研究生进行中外、境外联合培养资助工作。 依据市《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学校每年选派大约20名左右的研究生进行中外、境外联合培养。中外、境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外学习的期限一般为2-5个月。包括理论经济学等国家重点学科。留学人员应派往教育、科

技发达国家(地区)的知名院校,优先考虑与我校有合作研究协议的院校。依据市《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提供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和留学期间每人每月500美元的生活费。 养研究生共建项目资助”。 又如中国人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项目 中日双方相互推荐派遣硕士研究生,赴日学生要求通过日本语3级或实用日本语鉴定的C 级以上。每年10月获得资格的中国学生赴日学习,双方互认学分,中国学生可申请九州大学硕士学位。 纽约理工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培养项目 通过此合作项目获得纽约理工大学(国际研究中心)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是2年;其中1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完成7门硕士课程的学习(辅修课程4门:财务会计、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定量研究方法-I;核心课程3门:市场营销管理学、财务管理、管理经济学),另外1年在NYIT纽约总校区完成。并且可以选择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含纽约长岛、曼哈顿和加拿大的温哥华校院)的如下专业:会计学、应用经济学、数理应用、金融、国际商业、管理信息系统、营销学、卫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另外,可修读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硕士项目(含纽约长岛、曼哈顿校院)。 另有,国外短期学习项目:一方的学生有机会到另一方学校短期学习(一个月、暑期、或一学期)。在获得全球教育经历同时,也能完成一定课程,而这些学分又可被学生的本校算为学位项目学分。 3、全英文硕士项目 人大的“中国经济”全英文硕士项目 项目学制2年,面向全球招生,全部教学环节使用英文。旨在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该专业的应用知识,又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能够把握并分析中国经济政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与中国经济有关的国际企业、金融组织、政府部门和教学科研部门任职。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和企业理论与实践

2020最新艺术设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艺术设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艺术设计学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设计史论、设计原理、设计美学等。 培训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及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性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等行业从事施工、设计及项目管理工作;在相关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材料经营等工作;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在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养护管理工作。 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状况; 2.掌握艺术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规律; 3.掌握艺术设计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评价原则; 4.具有进行艺术设计学研究与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国家相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学及艺术设计研究的发展动态。 课程介绍

高等教育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随着历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这两种模式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显而易见,从国情出发,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我方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首先我要说“严进”是符合我国社会实情的。高等教育在我们国家以公立高校的形式为主,“宽进”的形式就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教育体制决定着我国的教育资源和分配比例相当有限,很显然,我们要提高教育水平,要提高国民教育的比率就必须采用严进的模式,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的利用到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这是增加效率的体现,也是更负责任的体现!宽进的方式虽然表面上让大多数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要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更多的个体身上必然导致整体的教育水平下降,因此严进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就好比经济中因为供求关系变化有时就是需要提升物价来调控稳定,严进在这里也是这个作用和期望! 接着,所谓“宽出”并不是要高校毫无原则放松毕业制度,而是在这样一个要求人才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条件下让学生能够更加自如的选择自己的职业取向和就业目标,考试成绩优异的不一定就是最优秀的,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自主选择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反而能让更多的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更多知识多元化,技能精密化,整体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这无疑成为高校的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的一种有效方式。相对而言,“严出”的模式会使得教育人才相对较为单一化,更有甚者不能通过学校高难度的“严出”考试拿不到学历证明,浪费了四年的时间和青春可是没法弥补的。简单的对比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宽出”才是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正确方式。 当然,高等教育不一定都是在校期间的学历教育,还包括各门类各科目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进修,这样的教育机会更是难得,也许几百上千人的公司只给出个位数的名额,因为企业一定不会浪费机会和金钱在没有前途和希望的员工身上,而得到这样宝贵机会的人一定会把握机遇步步为营的。所以,这样的非学历教育更是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典范。 虽然宽进严出和严进宽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但仍能达成的共识就是好的教育模式的目标一定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要对社会负责任。这一点不可否认。然而我要请对方辩友认清的一点是不管是严进的选拔模式还是宽出的人性化人才培养方式都无疑是对社会最负责任最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让我们的朋友们都可以更好的进步,更好的成长,就让我们一起呼吁: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吧!谢谢大家! [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大学宽进严出比严进宽出更有利。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宽进,宽进就是指在质上要放松入学标准,在量上要扩大招生数量。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素质教育切实推行的制度保障。就大众化而言,现代大学已不再是精英的大学,而是大众的大学,严进使高等教育成了少数人的盛宴;而宽进使之变为多数人的权利。严进使大学的功能只限于筛选;而宽进却使之转为培养。那么现代大学大众化即是宽进的哲学,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现代含义。就素质教育而言,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严进却使基础教育成了高考的奴仆,扼制了素质教育的咽喉,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成长。而宽进,却可以使高考这座独木桥成为阳关道,让天堑变通途,真正的解放基础教育,使素质教育成了培养人才的沃土。其次再让我们来看一看严出,所谓严出就是指大学在向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过程当中,严格要求,它包括严格的课程学制、严格的学分制度、严格的专业考试。对

对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忧虑和思考

张箭:对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忧虑和思考 标签:研究生教育● 张箭 目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甚至相当严重,应当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从而开展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为清理、整顿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 一、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中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兴起了具近代意义的大学(学院)。近代以来,欧洲又建立了具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它授予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bachelor),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学成毕业后一般授予硕士学位(master or licentiate),从毕业的硕士生中选拔出来进一步深造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授予博士学位(doctor)。这种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已广泛实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各大国中唯有俄国(从前苏联时代开始)采用稍稍不同的制度,对毕业的大学生给予“专家”(с п е ц и а л и с т )称号,对学成毕业的研究生授予副博士(к андидат нау к)学位(直译为“科学博士候选人”),对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授予博士(д о к т о рнаук )学位。不过,近年来俄罗斯的研究生学位制度已有向欧洲靠拢的迹象。 中国从国民党统治时期开始招收零星的具现代意义的研究生。直到“文革”前,研究生教育仍处于试办性质,培养数量极少,也不授予学位。从1978年起,中国开始较大规模地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 年正式建立学位制度,规定大学本科生毕业(一般)授予学士,研究生毕业(一般)授予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一般)授予博士(学位)。因此,1978年3月入学的77级本科生4年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1981年毕业的研究生成为首批硕士学位获得者;1982年中国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1985年首次授予博士学位。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经过30年(1978—2007)的发展,已取得很大成绩,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硕士博士学位点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学科专业。到2006年底已培养出约100万名硕士、13万名博士。目前全国约有360个博士授予单位,800个硕士授予单位,900个一级学科硕博士点,1,70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万个硕士点,60家研究生院(大学所辖56所,中科院、社科院、医科院、农科院各一所)。[1]许多硕士博士成为各行业、各专业技术学术岗位上的带头人、骨干和突击手。 二、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现存的诸多问题 多年前笔者曾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2],现在看来,当时提出的问题目前变得更严重了。近十几年来,研究生的招生增长过快,培养规模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1995年到2001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从5.1万扩大到17万,增长2.3倍,年均增长22.2%;从2001年到2007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又从17万扩大到41万,增长2.4倍,年均增长15.8%。[3]与1982年的研究生招生数量相比,2005年达到了惊人的33万人,是1982年的30倍左右。[4]2007年招生多达41万。目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两年制研究生已达120万,博士研究生已逾12万。中国的研究生培养规模仅次于美国[5],居世界第二,但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仅为第100位。以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能够充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像美术教育成熟,许多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并未发展成为独立的科系。虽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近20多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依然存在着一系列诸如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科定位不准等突出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艺术设计专业在一些综合大学、工科和师范院校中纷纷开设起来,目前为止已超过1000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学院等二级学院也相继在这些高校成立,其发展趋势之猛、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然而,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脱胎于“工艺美术”,这是一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模式,一直不大重视与技术、经济的联系,也不考虑经济对设计的影响,沿袭这种设计模式使得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现状和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设置较早,多数院校都有很强的师资队伍和悠久的办学历史。然而,艺术设计专业与美术教育专业相比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大部分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都是附设在美术教育专业下。由于传统艺术院校基本上是按照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因此很难摆脱美术教育的教学体制,也由此造成了学科划分不清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等问题。如此看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体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不能明确对培养方向定位的话,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规范也是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大多实行的是“2+2”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两年的基础教育加上两年的专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过多地强调基础教育,忽视了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从而导致专业课程减少、专业不专、科目间联系不强等弊病。高等院校应借鉴艺术设计院校的“1+3”教学模式,即在大学一年级里,所有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在设计基础部进行一年完整的、不涉及任何专业的设计基础学习,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各个专业系,由各个专业系来提供给学生专业知识。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和艺术设计实践。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因此,艺术设计理论也要综合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然而,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制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专业特长,对文化课要求较低。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艺术表现是许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者指出:“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倡导创造性教育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时至今日,大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有的院系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加上设计表现(效果图、模型)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80%以上,而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程很少,形成了学生表现能力(主要是图绘能力)较强,人文学科综合素质偏低、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足的通病。” 此外,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一些新的专业上,比如动画专业。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师资的解决,一部分是通过将自己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留校任教或引进其他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直接作为教师启用,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高等院校教师目前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但职称偏低,普遍缺少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教学水平大打折扣;另一部分则是从美术专业转行艺术设计的,这部分教师多采用短期进修、培训或自学的方式转入艺术设计,没有接受过专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具备艺术设计实践经验,大多数人很难胜任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

大学教育宽进严出一辩稿

大学教育宽进严出一辩稿 感谢主席以及现场观众,开门见山提出我方观点:大学教育应当宽进严出。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大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即是对于知识的追求,而这对于每一个人都应是平等的,此外,对学生学术质量的保证亦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要素。我方今天所讲的宽进,是让更多的人有享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严出则是严格遵照毕业审核标准予以准出。 第一,宽进赋予每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权利。今天我们所谈大学教育,应当从整个世界的宏观角度着眼分析。今天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诸如美国、英国、德国,都具有着为世界所认同的高等教育体系,以美国为例,它不仅拥有哈佛、麻省理工一类的世界超一流学府,更建设了一大批社区大学供人学习,顶尖高校与社区学府共同承担着大学教育的职能,让不同层次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宽进之宽,从不意味着降低标准和简单扩招,而是尊重每个人渴求知识的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施行的严进政策,实属高校资源紧缺状况下的迫不得已之举,当我们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自然就会有容纳更多人才的能力,自然就应当容许那些有所意愿的人进入大学学习。我们通过大学的多层次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丰富多元化作为宽进的前提,给予更多人选择大学教育的权利,给予更多人选择适合自己需求与能力的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不是把他们拒之门外,这是与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的。 第二,严出能够确保毕业生的质量。所有步入大学的学生都会面临的一个必然未来就是踏入社会,学生终有一天要成为社会岗位上的一员应用他们的所知所学。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一直饱受诟病,这也成为了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诱因,追根溯源,祸起于毕业制度的松散,也就是所谓宽出。而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学术的严谨性,因此通过严格的毕业考核与准出制度把控毕业生的知识水平是大学所必需的。高校向学生颁发毕业证书的意义,即在于对该生在校学习所获得的学术水准的认可,如果学生学无所成,毕业证书的存在就失去它原本的含义和价值,这是我们的大学最不应该丢失的东西。严出之严,不仅是对学生个人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负责,一所大学应当知道盖在毕业证书上那具公章的分量,它代表着对学生大学学习的总结认定和对社会未来的责任与寄托。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大学教育应当宽进严出,谢谢!

四辩稿:高等教育,应严进宽出

四辩: 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及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又是我,正方四辩,为本场辩论赛来做最后的总结陈词。 纵观整场辩论赛,对方辩友可谓是滔滔不绝,唇枪舌剑,令人惊叹不已啊!但,滔滔不绝的是苍白无力,唇枪舌剑的是无理狡辩(恶意逃避),惊叹更是指震惊与叹息,浮云岂能遮望眼,且听我来慢细言! 第一,我想澄清一下在正场辩论赛一直被对方辩友混淆的概念问题:宽进严出。宽进,就是降低入学门槛,增大招生数量;严出,是校方提高毕业标准。而我方的严进,是保证生源质量;宽出,也绝不是对方辩友的黄袍加身,毫无限度的宽,而是通过水平测试予以毕业 第二,对方辩友反复对我方提出的质量及效率等实质性因素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对方家**概念偷换成………没有把握住我们本场要辩的是…… 如果说,有这么多错误的论证还能理直气壮,还能口若悬河的继续说下去,这是对勇气的挑战,更是对错误的弘扬。 第一,对方辩友谈到宽进严出,它是一种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但谈的还是一个趋势问题,我上面已经说了,这一点根本不能成立。正如马丁路德,这位大众化理论的鼻祖就告诉我们的那样,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更加繁荣,仍是这样的地位。精英教育机构是什么,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种严进宽出的大学的模式吗?

今天我们说这种宽出指的是符合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法》第58 条的规定就可以毕业,我想这已经是没法再宽了的 第一,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与更高级的通才,专家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毕业是达到某种标准,并将不可能达标的学生通过入学考试或中途淘汰排除在外,吹鼓给尽可能多的人高等教育的机会,吹鼓不能毕业也多少可以受些熏陶,强调接受教育的过程重于结果,这一切,都混淆了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区别。 而反观我方,基于对这两种模式的确切定位,我们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去培养人才出发,从理论和事实层面,两个层面充分地论证了严进宽出它更能够体现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相互统一,更能够培养一些高质量的人才。 首先,我方从效率问题着手,分析如果采取宽进的制度,则会导致大学生参差不齐,老师费心费力,资源投入更多的情况,而严进则会;其次从人才质量来说,实行严进宽出,即选材严格,育才高效,更有利于优质人才从高校走出,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服务社会。最后,我方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的指出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严进宽出无疑是更符合我们现阶段社会,教育,经济模式的制度啊 《高等教育法》告诉我们,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严进宽出以严进严把质量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课程体系的要求,更好地利用大学的资源,更好地适应大学严格的教学管理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大全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 ★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汉字构成法对图形设计的启示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风格研究 ★汉字字体图形设计研究 ★民间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房地产广告设计研究 ★公益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广告设计中的创意策略研究 ★户外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网络广告设计研究 ★影视广告设计研究 ★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研究 ★商业摄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商业插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研究★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研究★论环境中的光塑造 ★艺术设计的科学性——材料技术与功能之关系★谈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 ★设计作品的思想性研究 ★设计美与艺术美之比较 ★“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再认识 ★当地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 ★浅论广告的整合传播 ★浅论广告的道义 ★浅谈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诉求 ★浅论品牌塑造 ★浅谈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的形象塑造 ★浅论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 ★新形式新方法在设计中运用的探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字体设计 ★试论平面广告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图形 ★浅谈传统商品包装中的继承和创新 ★试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要点 ★浅谈现代VI设计 ★我眼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公益广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

★中国结现象剖析——现代设计理念与民族精神的融合 ★设计定位的终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 ★品牌就是效益——VI设计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CI战略的现状研究 ★VI设计与市场经济 ★路牌广告的色彩设计 ★时尚与设计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设计创意之我见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 ★论图形化的标志设计 ★论图形资料库在艺术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 ★试谈广告的信息主题与创意之间的关系 ★试论市场营销学对广告学的影响与意义 ★论广告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各个阶段中的影响与作用 ★论广告创意的吸引力表现与实效性思考 ★浅谈广告效果的双重性 ★网页设计美学与艺术语言研究 ★网页设计与数字文化研究 ★当代数码媒体艺术特征研究(例:数字艺术设计与创造力,) ★数码媒体艺术的风格流派研究 ★试析传统文化城镇旧城改造中城市环境艺术形象的处理问题 ★试谈我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看法/ ★初探中国传统环境艺术思维设计方法与当代继承发展运用的关系 ★传统公共艺术(雕塑壁画装饰艺术造型等)如何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试析优秀建筑外环境空间的塑造及在当代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在室内(外)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园林表现技法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副标题)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室内设计情感的表达 ★论室内设计中的人情味 ★××民居建筑空间美浅析 ★材质语言在现代建筑装饰或室内外设计中的作用 ★(室内或室外)空间意境的创造 ★光影(色彩或其他方面)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力 ★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美 ★现代室内××(灯光色彩)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灯光色彩)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空间的古典精神与设计的当代意境 ★餐饮建筑的文化特征分析 ★室内空间色彩运用简析 ★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及现状 ★独立观点的表述——环境空间形式探索

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

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 一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观点为“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根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有大学、专门学院等。根据《高等教育法》第58条,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严进”指入学时通过选拔保证生源质量,标准较为严格、门槛较高。“宽出”指通过水平测试即予以毕业。“宽进严出”与“严进宽出”是现存的两种模式,而比较标准是看是否能够更高效高质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严进宽出”的大学人才培养机制,在现如今大学生数量巨大、质量较低、就业困难的背景之下,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理由有三: 第一,“严进宽出”使学生尽早规划未来,并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万金油”,盲目追求高文凭是不可取的。“严进”促使学生认清自我,结合爱好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而“宽进严出”的制度则会将做出这一思考和选择的时间推迟至大学将要毕业的时候,这其中所浪费的青春和时间是难以弥补的。我们所言“宽出”是在大学生心智成长的阶段予以适当的自由,不让学生为毕业和被淘汰而发愁,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或全面积累知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第二,“严进宽出”既可为社会培养纯技术型人才,又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显而易见,我们始终无法保证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成为社会的精英。而“严进”的教育模式,首先是对人才的初步筛选,培养出引领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他们经过“宽出”之后,便为社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人才。而经过“严进”筛选之后,又为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从而保障社会人才链的完整。相比之下,宽进严出的模式则把过多的生源吸引到高等教育上来,一方面会导致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长此以往,会出现高等人才供远大于求,而纯技术人才求远大于供的尴尬局面。 第三,“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能够调节学生数量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对方辩友倡导的宽进严进,需要建立在大量投入的基础上,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宽进严出会把众多的受教育者束缚在校园内,而无法顺利地走向社会,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宽进严出会导致人才输出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人力资源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危害到经济秩序的稳定。而“严进宽出”能合理配置大学资源,使大学重心放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上,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体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合理,更经济,更高效的原则。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谢谢大家。 二三辩质询+盘问 1、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 就是对方辩友承认,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相较于普通教育更加精英化,更加能适应社会,那么做这样的培养所需的资源必定更多,可是按对方辩友的逻辑,一旦放宽人数,人均资源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上呈超常规发展之势,规模迅猛扩张,因而带来了一系列与培养质量有关的问题。控制规模,保证质量,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 关键字:研究生教育;数量;质量 Abstract: In the past decade, the number of graduate education was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 scale was rapid expansion, thus a series of issues related training quality were taken place. To control the scale and assure the quality should become the next period of time the policy of graduate education basic orientation. Key words: graduate education; quantity; quality 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融合,全球竞争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研究生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学术思想的繁荣,也关系着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综合能力[1]。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提供高层次、高品质的人员。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也开始恢复研究生的招聘,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9年,中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140万。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并没有相应的增加[2]。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中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并且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相对落后。如果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一)层次与规模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到2004年间,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快速增加,年增长率平均达到 28.71%。2004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2.63万人,比1999年的9.18万人增加了23.45万人,增长了2.6倍。从2005年开始,研究生招生的增长速度放缓,到2009年这五年间,研究生招生的年增长率平均为9.44%。其中,博士生年增长率平均为3.05%,硕士生年增长率平均为 10.53%,硕士生的增长速度仍高于博士生。2009年,研究生招生数为51.10万人。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 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在校研究生人数也快速增加。2009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已达140.49万人,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相对硕士在校生数而言,博士在校生规模较小,在校研究生规模曲线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在校硕士生的增长趋势。 (二)学制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1956年新中国成立第一个专门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高等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一直以矫健的步伐前进着,取得了累累的硕果。在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下,不论是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是课程的设置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设计人才。然而,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深刻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检讨,认识到多年来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只有在正确的自我认知下,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认清各方面的本质,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1.盲目开办,缺乏专业性。设计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虽然并非完全自觉,带有迫不得已的性质,但已是人类与自然抗衡意识的体现。而后,设计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美学、技术科学、经济学、建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销售学、市场学、人体工程学、数学、材料学、创造学及社会学、人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时至今日,设计无时无刻不追踪着人们行为的物质需要,它俨然成了美的情感诉求及现代思维趋向的交点和不断开辟生活方式的充斥着生机的绿洲。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一定层面上决定着不是每一个学校都可以开设这门学科。然而在趋于经济利益的目的下,许多院校全然不顾设计的独特性,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各地盲目开办,而这当中,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没有完善的专业培养方案,这样便造就出了一大批的半成品(毕业后仍然无法独立完成本应该完成的设计工作),浪费了国家的大量物力和人力。 2.追求统一,缺乏创造性。设计是一门创造美的学科,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职工作是通过诱发学生内在的创造能力,摆脱思想的束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地挖掘美、创造美。然而现实却不乐观,许多学生因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早已没有了创造的兴趣,一味地因为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从生活的本质去发掘去创造。当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面对着无常变化的市场、客户以及各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更加不再创新,而一味地抄袭大师或国外的作品。这样周而复始的抄袭,令中国这个有着千 万百万设计师的大国没有了能够真正推陈出新的设计师。 3.课程设置过于商业化。设计师创造美产生经济价值,成了一种商品,它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其自身间产生的竞争能力。因此,在成为设计师之前,所接受的设计教育与训练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可以说是设计师成长的奠基石,但是一旦这种教育以商业为追逐的唯一目的,它也就失去了教育本质的意义。我国的设计教育业从世界范围来看,仍处于起步的阶段,缺乏自身特点和成熟经验。有些设计院校依据市场来开设课程,忽略了许多重要的传统基础课程的安排,本末倒置。总言之,市场变化莫测,不能仅仅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问题,否则就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多方面潜能的潜力型设计人才。 二、认清本质,学会取舍 1.机遇与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切也同时给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发达国家的设计师们在面对其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中国这片沃土,这也就给我国的设计师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能令我们的学生们吸收国外设计师们先进的设计理念,大胆创新?如何培育出一批批与国外设计师具有同样专业强度的设计师?如何让我们的设计产品不论从审美还是功能上都得到多方面的认可?面对种种的困惑,倍感压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也在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动力。 首先,国外设计师的大批涌入成了后备师资力量,他们的注入可谓为给中国低迷的设计界注入了新的力量和新的活力,使中国设计界空前活跃。中国的设计师们开始了与国外设计师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得到了快速成长。其次,国外设计师的大批涌入令学生们汲取国外的设计理念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的艺术设计院校可以直接地从中挑选出优秀的设计师聘用为教师,与在校的教师队伍相比,这群人往往更具有实践性,他们可以将自己大量先进的实际工程经验带入到课程中,使课程更加生动并具有说服力。最后,这些国外的优秀设计师来自于不同 [摘要]全球化在各个领域迅速扩张,我们的设计界、教育界面临着一个转折性的拐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众多外因的影响下该如何取舍也已成为大家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应该全面西化还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抑或在吸收西方先进教学模式的同时走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道路,都值得大家一起讨论探究。 [关键词]全球化 艺术设计 教育之路 [作者简介]朱翔(1964-),男,福建福州人,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张虎(1986-),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江苏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88-02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朱翔张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