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计算经典【有答案】

杠杆计算经典【有答案】

杠杆计算典型题

说明:本试卷中,g 一律取10N/ kg

一、推导与证明

1.有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重力为G ,在木棒最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微微提起木棒,在木棒最右端以F2的竖直向上的力也能刚好微微提起木棒。证明木棒的重量G=F1+F2。

2. 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l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 = m1m2

二、杠杆计算基础

1、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处于平衡状态,杠杆重不计。物体A 重80N ,AO =0.8m ,BO =0.4m ,求:物体B 受到的重力。(160N )

2、如图所示,在距杠杆左端20厘米的B处挂有600牛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需要在距B点60厘米的A处至少加多少牛的力?且力的方向向哪?(150N ,竖直向上)

3.1米长的杠杆左端挂GA =80牛的物体,右边挂GB =20牛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在距左端多少厘米处?如果两端重物各增加10牛,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则支点应向哪一端移动多少厘米? (距左端20厘米处,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往右移动5厘米)

4.如图,AB是一个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甲、乙两个物体,杠杆平衡,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是1.5千克,乙物体的质量为4.5千克,AB长2米,则支点O应距A点多少米?(1.5m )

三、杠杆计算综合

1. 如图所示一杠杆,O 是杠杆的支点,在A 的一端挂一电灯,电灯重100N 。细绳的一端系杠杆的B 点,

另一端系于竖直的墙壁上的C 点,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已知AO =4m,AB=0.8m ,细绳与杠杆之间的夹角是30度(不计杠杆重、细绳重和摩擦),求细绳受到的拉力。(250N )

2. 如图,O为杠杆AB的支点,OA:OB=2:3,物块甲和物块乙分别挂在杠杆的A、B两端,杠

杆平衡,已知物块甲、物块乙的体积之比是2:1,物块甲的密度ρ甲=6×103千克/米3

,物块乙的密度ρ乙是多少? (8×103kg/m 3)

3. 轻杆AB 可绕支点O 自 由 转 动,A 端 所 悬 挂 的 物体重640牛。站在水平地面上重500牛的人

用竖直向下的力拉轻杆的B 端,此时轻杆AB 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如图所示。如果BO =2 AO ,人的一

只鞋的鞋底面积为180cm 2

,则此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5000Pa )

4.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A.B 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0.2m 和0.1m ,且已知

OA:OB=1:2,物体A 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则A 的密度为多少? (4×103kg/m 3)

5.如图是锅炉上的保险阀,当阀门受到的蒸汽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阀门被顶开,蒸汽跑出一部分,使锅炉

内的蒸汽压强减小.已知杠杆重可以忽略不计,阀门的面积是2cm 2

(1)当锅炉内蒸汽压强保持在1.5×105

Pa

时,蒸汽对阀门的压力是多大?

(2)要使锅炉内蒸汽压强保持在

1.5

×105

Pa ,B 端绳子向下的拉力是多大?

(3)如果图中悬挂的浸没在水中的合金球的密度为6×103kg/m 3,要使锅炉内蒸汽压强保持在1.5×105

Pa ,这个合金球的体积是多少? (30N ,5N ,1×10-4m 3)

波浪理论及其计算原理

第七章波浪理论及其计算原理 在自然界中,常可以观察到水面上各式各样的波动,这就是常讲的波浪运动。波浪是海洋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是岸滩演变、海港和海岸工程最重要的动力因素和作用力。引起海洋波动的原因很多,诸如风、大气压力变化、天体的引力、海洋中不同水层的密度差和海底的地震等。大多数波浪是海面受风吹动引起的,习惯上把这种波浪称为“风浪”或“海浪”。风浪的大小取决于风速、风时和风区的太小。迄今海面上观测到的最大风浪高达34m。海浪造成海洋结构的疲劳破坏,也影响船舶的航行和停泊的安全。波浪的动力作用也常引起近岸浅水地带的水底泥沙运动,致使岸滩崩塌,建筑物前水底发生淘刷,港口和航道发生淤积,水深减小,影响船舶的通航和停泊。为了海洋结构物、驾驶船舶和船舶停靠码头的安全,必须对波浪理论有所了解。 当风平息后或风浪移动到风区以外时,受惯性力和重力的作用,水面继续保持波动,这时的波动属于自由波,这种波浪称为“涌浪”或“余波”。涌浪在深水传播过程中,由于水体内部的摩擦作用和波面与空气的摩擦等会损失掉一部分能量,主要能量则是在进人浅水区后受底部摩阻作用以及破碎时紊动作用所消耗掉。 为了研究波浪的特性,对所生成的波浪或传播中的波浪加以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讲,平衡水面因受外力干扰而变成不平衡状态,但表面张力、重力等作用力则使不平衡状态又趋于平衡,但由于惯性的作用,这种平衡始终难以达到,于是,水体的自由表面出现周期性的有规律的起伏波动,而波动部位的水质点则作周期性的往复振荡运动,这就是波浪的特性。 波浪可按所受外界的干扰不同进行分类。 由风力引起的波浪叫风成波。 由太阳、月亮以及其它天体引力引起的波浪叫潮汐波。 由水底地震引起的波浪叫地震水波 由船舶航行引起的波浪叫船行波。 其中对海洋结构安全影响最大的是风成波。 风成波是在水表面上的波动,也称表面波。风是产生波动的外界因素,而波动的内在因素是重力。因此,从受力来看,风成波称为重力波。 视波浪的形式及运动的情况,波浪有各种类型。它们可高可低,可长可短。波可以是静止的一一驻波(即两个同样波的相向运动所产生的波),也可以是移动的——推进波(以一定的速度将波形不变地向一个方向传播的波),可以是单独的波,也可以是一个接一个的一系列波所组成的波群。§7-1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杠杆机械效率计算题专练(有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杠杆机械效率计算题专练(有答案) 1.工人用杠杆将重为1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0.5 m,做了100 J的功.求: (1)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2)杠杆的机械效率. 【答案】(1)90J;(2)90% 2.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 (1)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若实际拉力F为90 N,求拉力做的总功及杠杆的机械效率. 【答案】(1)80N. (2)88.9%. 3.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提升货物,O为杠杆OAB的支点,货物P重为120N,OA 长为AB的两倍.在作用于B端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杠杆从图中水平位置缓慢匀速转至虚线位置,此过程中重物P上升的高度为0.4m,B端上升的高度为0.6m,拉力F 克服杠杆自重所做的额外功为12J,不计支点O处的摩擦阻力.

(1)求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和拉力F的大小; (2)若用此装置将另一重为180N的货物Q缓慢提升0.4m,求此时拉力所做的总功和杠杆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48J;100N(2)84J;85.7% 4.有一种重心在支点处的杠杆,它与转轴间的摩擦较小,因此机械效率很高,若用这种杠杆将重为36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的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请问: (1)提升重物体时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提升重物体时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答案】(1)180J;(2)200J 5.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6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F=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求: (1)拉力所做的功多大? (2)杠杆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多大? (3)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1)拉力所做的功为2J; (2)杠杆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6J; (3)杠杆的机械效率是80%. 6.如图,使用杠杆提升重物,拉力F竖直向下,重物匀速缓慢上升,相关数据如下表:求 2

杠杆的基础计算题复习课程

1.用一撬棍撬石头,石头对棍的阻力为1000N ,动力臂为150cm,阻力臂为15cm,求人所用的力。 N N F F cm cm l l F F :10010001.01.01.015015211221=?=====可得解 2.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阻力为20000牛,只需几牛的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 N N F F l l F F :10002000020 1201201211221=?====可得解 3.一重为1000N 的重物挂在杠杆支点左侧20厘米处,小明最多只有500N 的力气,在支点右侧30厘米处能否使利用杠杆举起重物,如不能,还要将杠杆加长多少厘米? cm cm cm l cm N cm N F GL l Gl l F , cm N cm N 10304040500201000,20100030500121211=-==?===?

5.有一杠杆,动力臂为20厘米,阻力臂为5厘米,用40的力,能克服多大的对杠杆的阻力? 6.OB 为轻质杠杆,OA=60cm ,AB=20cm 。在杠杆的B 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 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N cm cm cm N OA OB G F OB G OA :F 8060)2060(60=+?=?=?=?得解 7.如图是一台手动小水泵的示意图。当竖直向下作用在手柄OB 的力F 1为40牛顿时,水泵提起一定量的水,手柄长OB=50厘米,这时它与水平面夹角为300,阻力臂长OC=14厘米。求:(1)动力臂L 1;(2)这时提起水的重量G 。 8.如图是建筑工地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车身和泥土的总重力G =1200牛。要在A 点用最小的力抬起独轮N N F F cm cm l l F F 16040444 1205121221=?=====得由N cm cm N L FL G GL FL cm cm OB L :7.123143.4340)2(3.43502323)1(21211=?====?=?=得解

波浪理论及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波浪理论及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近岸的波浪要素往往是多种波浪变形过程的综合结果,因而是十分复杂的。目前对波浪传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分析方法、物理模型实验和现场观测、数学模型。 1、理论分析方法 应用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等)去解决海岸地区各种动力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海岸泥沙的作用(海岸动力学课本,25页)。由于涉及因素的复杂性,许多问题没有从理论上圆满解决,需要今后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由于波浪的频散性、非线性、随机性和三维性等特性,经典波动理论沿Stokes波型(具有完全频散特性的线性及非线性波)与Boussinesq型非线性长波(具有弱频散性的非线性波)这两种基本途径发展。 对于规则波的研究主要基于无粘性无旋重力表面波控制方程,对具体问题进行假定和简化,建立波浪运动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如微幅波理论、斯托克斯波理论以及浅水非线性波理论等),推导所研究问题的解析解,也为建立波浪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对于不规则波(随机波)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特征波法和谱方法。特征波法只能反映海浪的外在特征,不能说明其内部结构,海浪谱可以用来描述海浪的内部结构,说明海浪内部的构成及内在关系,谱方法在研究海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阶段对波浪传播的理论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的波浪理论和波浪方程的描述方法多为欧拉法,着重于对整个波浪场形态的研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综合考虑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进行考虑,如波浪边界水质点的追踪以确定波浪传播的波形[1],使用拉格朗日法描述波浪形态[2],拉格朗日坐标下的波浪方程的解法研究等[3]。在这个方面台湾学者陈阳益的建树颇多。 (2)对已有波浪理论或者波浪传播控制方程进行数学方法上改进,如改善方程的边界条件,加入各种参数等[4] [5]。使原有的理论或方程的适用范围增大,模拟的结果更加精确等。 2、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和现场观测多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处理观测到的数据,以进行分析或者是拟合经验公式。实验室的研究与现场的调研在海岸动力学研究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许多现象本身就要通过实验室或现场的研究来解释,各物理因素间的关系需要通过这些研究来揭示,尤其是海岸泥沙运动方面,关于泥沙运动的关系式大多是经验或半经验的(海岸动力学课本25页:海岸泥沙运动涉及到流体和固体颗粒的两相运动,靠理论分析研究还不能彻底解决

杠杆平衡计算题21道

【1】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处于平衡状态,杠杆重不计。物体A重80N,AO=0.8m, BO=0.4m ,求:物体B受到的重力。 【2】如图所示,在距杠杆左端20厘米的B处挂有600牛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需要在距 B点60厘米的A处至少加多少牛的力?且力的方向向哪?。 【3】如图是锅炉上的保险阀,当门受到的蒸汽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阀门被顶开,蒸汽跑出一部 分,使锅炉内的蒸汽压强减小,已知杠杆重可以忽略不计,OA与AB长度的比值为1:3,阀门 的面积是3cm2,要保持锅炉内、外气体的压强差是1.2×105Pa,试求应将质量为多大的生物挂 在杠杆的B点?(g取10N/kg) 【4】1米长的杠杆左端挂GA=80牛的物体,右边挂GB=20牛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 点应在距左端多少厘米处?如果两端重物各增加10牛,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则支点应向哪一 端移动多少厘米? 【5】如图,AB是一个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甲、乙两个物体, 杠杆平衡,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是1.5千克,乙物体的质量为4.5千克,AB长2米,则支 点O应距A点多少米。 【6】如图,O为杠杆AB的支点,OA:OB=2:3,物块甲和物块乙分别挂在杠杆的A、 B两端,杠杆平衡,已知物块甲、物块乙的体积之比是2:1,物块甲的密度ρ甲=6×103千 克/米3,物块乙的密度ρ乙是多少。

A O B M 【7】如图所示,A烛一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在A的一端挂一电灯,电灯重100N。细绳的一端系杠杆的B点,另一端系于竖直的墙壁上的C点,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已知AO= 4mAB=0.8m,细绳与杠杆之间的夹角是30度(不计杠杆重、细绳重和摩擦),求细绳受到的拉力。 【8】轻杆AB 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A端所悬挂的物体重640牛。站在水平地面上重500牛的人用竖直向下的力拉轻杆的B端,此时轻杆AB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如图所示。如果BO=2AO,人的一只鞋的鞋底面积为180cm2,则此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9】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A.B为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边长分别为0.2m和0.1m,且已知OA:OB=1: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则A的密度为多少? 【10】把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700pa ;把A挂在杠杆A端,在B端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B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pa,已知OA:OB=1:2, ;要使物体A离开水平地面,在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多少? 【11】金属块M静置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8 × 105帕。如图所示杠杆AB的支点为O,已知OA:OB=5:3,将金属块挂在杠杆的A端悬挂质量为m=1千克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105帕;若使金属块离开地面,那么,杠杆A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应为_____千克。(杠杆和绳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12】金属块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5.4×105Pa。有一轻质杠杆AB,支点为O,且OA∶OB=5∶3。将甲挂在杠杆的B端,在A端悬挂质量为4kg的物体乙时,杠杆如图12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1.8× 105Pa。当在杠杆A端改挂质量为多少kg的物体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杠杆的基础计算题

1.用一撬棍撬石头,石头对棍的阻力为1000N,动力臂为150cm,阻力臂为15cm,求人所用的力。 2.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阻力为20000牛,只需几牛的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 3.一重为1000N的重物挂在杠杆支点左侧20厘米处,小明最多只有500N的力气,在支点右侧30厘米处能否使利用杠杆举起重物,如不能,还要将杠杆加长多少厘米? 4.有一横截面是长方形的重物,横截面长宽比为4:3,重物重为1000N,要使其沿支点转动,至少要几牛的动力?

5.有一杠杆,动力臂为20厘米,阻力臂为5厘米,用40的力,能克服多大的对杠杆的阻力? 6.OB 为轻质杠杆,OA=60cm ,AB=20cm 。在杠杆的B 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上平衡,在A 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N cm cm cm N OA OB G F OB G OA :F 8060)2060(60=+?=?= ?=?得解 7.如图是一台手动小水泵的示意图。当竖直向下作用在手柄OB 的力F 1为40牛顿时,水泵提起一定量的 水,手柄长OB=50厘米,这时它与水平面夹角为300,阻力臂长OC=14厘米。求:(1)动力臂L 1;(2)这时提起水的重量G 。 8.如图是建筑工地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车身和泥土的总重力G =1200牛。要在A 点用最小的力抬起独轮 车,此力的方向应是 N N F F cm cm l l F F 160404441205121221=?=== ==得由N cm cm N L FL G GL FL cm cm OB L :7.123143.4340)2(3.435023 23)1(21211=?====?=?=得解

波浪理论的计算方法

波浪理论的计算方法 1)第一浪只是推动浪开始 2)第二浪调整不能超过第一波浪起点 比率: 2浪=1浪0.5或0.618 3)第三浪通常是最长波浪,但绝不能是最短(相对1浪和5浪长度) 比率: 3浪=1浪1.618, 2或2.618倍 4)第四浪的调整不能与第一浪重迭(楔形除外) 比率: 4浪=3浪0.382倍。 5)第五浪在少数情况下未能超第三浪终点,即以失败形态告终 比率: 5浪=1浪或5浪=(1浪-3浪)0.382、0.5、0.618倍。 6)A浪比率: A浪=5浪0.5或0.618倍。 7)B浪比率: B浪=A浪0.382、0.5、0.618倍。 8)C浪比率: C浪=A浪1倍或0.618、1.382、1.618倍。 1、波浪理论基础 1) 波浪理论由8浪组成、1、3、5浪影响真正的走势,无论是下跌行情还是上升行情, 都在这三个浪中赚钱; 2) 2、4浪属于逆势发展(回调浪) 3) 6、7、8浪属于修正浪(汇价短期没有创新低或新高) 2、波浪理论相关法则 1) 第3永远不是最短的浪 2) 第4浪不能跌破第2浪的低点,或不能超过第2浪的高点 3) 数浪要点:你看到的任何一浪都是第1浪,第2浪永远和你真正的趋势相反; 4) 数浪规则:看到多少浪就是多少浪,倒回去数浪; 3、相关交易法则 1) 第3浪是最赚钱的一浪,我们应该在1、3、5浪进行交易,避免在2、4浪进场以 及避免在2、4浪的低点或者高点挂单,因为一旦上破或者下坡前期高点或者低点,则会出现发转,具体还要配合RSI和MACD指标进行分析;

4、波浪理论精华部分 1) 波浪理论中最简单的一个循环,或者说最小的一个循环为两浪循环,即上升浪或下跌浪+回调浪 2) 每一波上升浪或下跌浪由5个浪组成,这5浪中有两次2T确认进场; 3) 每一波回调浪由3个浪组成,这3浪中只有一次2T确认进场; 4) 波浪和移动均线共振时,得出进场做多、做空选择,同时要结合4R法则以及123法则进行分析 波浪理论图解 2011-10-21 19:14 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能预测未来,波浪理论正是这样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根据周期循环的波动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波浪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技术分析大师R.N.艾略特(1871~1948)正是在长期研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走势图后,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立了波浪理论。投资者一走进证券部就会看到记录着股价波动信息的K线图,它们有节奏、有规律地起伏涨落、周而复始,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涵的韵律与协调。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研究波浪理论的资深专家杨青老师来与读者们一起“冲浪”。 1、基础课波浪理论在技术分析中被广泛采用波浪理论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通用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都遵循着波浪理论的基本规律,即在相似和不断再现的波浪推动下重复着自己。因为股票、债券的价格运动是在公众广泛参与的自由市场之中,市场交易记录完整,与市场相关的信息全面丰富,因此特别适于检验和论证波浪理论,所以它是诸多股票技术分析理论中被运用最多的,但不可否认,它也是最难于被真正理解和掌握的。专家导读:被事实验证的传奇波浪波浪理论的初次亮相极富传奇色彩。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引发了经济大萧条,美国股市在1929年10月创下386点的高点后开始大崩盘,到 1932年仲夏时节,整个市场弥漫着一片绝望的气氛。这时,波浪理论的始作俑者艾略特给《美国投资周刊》主编格林斯发电报,明确指出长期下跌的走势已经结束,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大牛市。当格林斯收到电报时,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已经大幅飙升,从邮戳上的时间看,电报就在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见底前两个小时发出。此后道琼斯指数在9周内上涨了100%,而且从此开始一路上扬。 但是波浪理论在艾略特生前却长期被人们忽视,直到1978年,他的理论继承者帕彻特出版了《波浪理论》一书,并在期货投资竞赛中运用波浪理论取得了四个月获利400%以上的骄人成绩后,这一理论才被世人广泛关注,并开始迅速传播。 2、波浪周期及实例解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 .height*700/image.width;}}> 专家解读:五浪上升三浪下降组成完整周期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即完成所谓从牛市到熊市的全过程,包括一个上升周期和一个下跌周期。上升周期由五浪构成,用1、2、3、4、5表示,其中1、3、 5浪上涨,2、4浪下跌;下跌周期由三浪构成,用a、b、c表示,其中a、c浪下跌,b 浪上升。与主趋势方向(即所在周期指明的大方向)相同的波浪我们称为推动浪,

经典杠杆练习题+答案

杠杆练习题 1.如图所示,用老虎钳拧图钉时: (1)动力的作用点在点,方向向; (2)阻力的作用点在点,方向向。 2.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是一根直的硬棒B.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动力臂 C.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D.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3.在图1中画出力F1、F2对支点O的力臂,并分别用字 母L1、L2表示。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力臂是() A.OA B.OC C.OD D.OF 5.在下两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6.左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7.杠杆AB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对应的力的示意图. 8.如下图所示的杠杆,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9.在右图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l 1.(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10.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0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11.如图,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12.如图,作出右上图的杠杆受到动力和动力臂。 杠杆练习题

1.如图所示,用老虎钳拧图钉时: (1)动力的作用点在B 点,方向向下; (2)阻力的作用点在A 点,方向向 下 。 2.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是一根直的硬棒 B.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动力臂 C.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D.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3.在图1中画出力F 1、F 2对支点O 的力臂,并分别用字 母L 1、L 2表示。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力臂是(B ) A .OA B.OC C.OD D.OF 5.在下两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6.左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 7.杠杆AB 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 对应的力的示意图. 8.如下图所示的杠杆,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L 2 L 1 L 1 L 2 L 2 L 1 L 1 L 2 F 2 F 2 L 2 L 1 F L 2 L 1 L 1 L 2 L 1 L 2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动力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F2/N 阻力臂 L2/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6)小丽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a.塑料直尺放在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上右图甲所示。则支点O与直尺的_____________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b.往直尺两端放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如上右图乙所示。 ①若将左、右两侧各取下一枚硬币,则直尺___________端将下沉。 ②小明测出乙图中的l1、l2作为力臂的大小,是否正确?为什么?

(7)某次实验中,用如图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8)在探究实验中部分同学们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平衡. a、你认为这个结论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b、如何用图丁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答:. (9)某同学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 ①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重心; ②如图戊所示,将质量为M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1和刻度尺的到支座的距离L2;

杠杆定理

(05&07)绘出Fe-Fe 3C 相图。标出共晶点、共析点、碳在α相和γ相中最大固溶度点的温度和成分。画出含碳1.2%钢的结晶过程和冷却曲线示意;计算缓慢冷却到室温后,该合金组织中的二次渗碳体的相对含量。 = ?--=%10077 .069.62.169.6)(P w = ?--= %1000218 .069.62.169.6)(F w = ?--= %1000218 .069.60218 .02.1)(3C Fe w (此处C Fe 3由ⅡC Fe 3和珠光体P 中的C Fe 3两部分组成) = ?--? --= ?=%1000218 .069.677.069.677 .069.62.169.6(((33中的含量)在))珠光体中P C Fe w P w C Fe w 珠光体P 由铁素体F 和渗碳体C Fe 3组成,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珠光体P 和渗碳体C Fe 3;相组成物有铁素体F (α-Fe )和渗碳体C Fe 3(两部分);其中渗碳体C Fe 3为化合物,可将其看作组织也可看作相,注意题目中的要求。

(06) 画出Fe-Fe 3C 二元相图,并标出亚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 口铁所处的相区范围。画出15钢从液态熔体到室温的冷却曲线示意图,写出各温度段的转变式,计算室温时先共析铁素体的相对含量。 = ?--= %1000218 .077.00218 .015.0)(P w = --= 0218 .069.60218.015.0)(3C Fe w = --= 0218.069.615 .069.6)(铁素体w ※当题目中要求先共析铁素体先F 和珠光体P 时应想到合金由先F 和P 组成,应在左右 分别找到0.0218和0.77两个点(组织组成物); ※当题目中要求铁素体和渗碳体时应想到合金由铁素体F 和渗碳体C Fe 3组成,应在左右分别找到0.0218和6.69两个点,再利用杠杆定理求解。

最新杠杆练习题带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1.认识杠杆的形状: (1)不一定所有的杠杆都像“杠”或“棒”,有的杠杆像“板”或“片”.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3)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其他位置. 2.杠杆支点与动力方向和阻力方向之间的关系:若支点在杠杆中间,两力方向基本相同;若支点在杠杆的一端,两力方向应该相反. 3.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前者促使杠杆转动,后者阻碍杠杆转动,它们的作用效果总是相反的.4.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用牛顿,而力臂的单位可以是米、分米、厘米,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注意这时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计算功,单位也不是焦耳. 1.力臂是点到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既不是力相等,也不是力臂相等.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问题时,当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时,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否则杠杆不平衡. 01 课前预习 知识点1杠杆及其五要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棒叫杠杆. 2.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__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 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 3.当杠杆处于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4.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________=阻力×________,即F1×______=F2×________. 02 当堂训练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一定有支点 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2.(潍坊中考)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 ) A.F1·OC=F2·OA B.F1·OD=F2·OB C.F1·OE=F2·OA D.F1·OE=F2·OB 3.(南宁中考)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

农药生物测定一至三章

农药生物测定绪论 一、农药生物测定的含义 ?广义的生物测定为:来自物理、化学、生理或心理的刺激,对生物整体(living organism)和活体组织(tissue)产生效力大小的度量(如:机械刺激、电刺激、各种射线的照射等)。?即: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狭义的生物测定为:以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作为评价这些化合物生物活性的量度,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以生物统计为工具,测定供试对象在一定条件下效应,即为生物测定。 农药生物测定:运用特定的试验设计,利用生物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对农药(或某些化合物)的反应并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分析供试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效应,来度量某种农药的生物活性。 二、农药生物测定的简史 第一时期: 19世纪末~1920至1923年间 ?事件:法国学者埃利希(R. C. Ehrlich)研究出测定白喉抗毒素含量的标准方法–特点:都是用单个动物体作直接的效力测定,将待测的药剂与标准药剂相比较来估计其相对药效。 –缺点:由于生物个体从受药到中毒死亡需要一个过程,因而以生物中毒死亡为反应标准测出的致死剂量总比实际反应所需剂量大。 第二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 ?事件: –1937年欧文(J.O.Irvin)首先提出了系统的生物测定方法报告; –1947年芬尼(D.J.Finney)出版了系统的生物测定统计方法; –1950年芬尼及古德温(L.G.Goodwin)出版《生物测定标准化》一书; –1957年布斯维纳(J.R.Busvine)出版《杀虫剂生物测定评述》; –1959年张宗炳在其《昆虫毒理学》一书中,以专章对杀虫剂生物测定及统计分析作了系统的论述; –1963年张泽薄等出版《杀虫剂及杀菌剂的生物测定》; ?特点:研究出以生物群体为反应基础的生物测定方法,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第三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点:因具有各种特殊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不断出现,生测方法也在发展。 ?事例: –1.研究利用昆虫神经电生理法检测化合物对昆虫的拒食活性取得进展。 –2.杀菌剂也由以传统的病原菌离体试验方法为主,转变为寄主植物上的活体试验为主。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介于活体与离体之间的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测定方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如适用于细菌性病害筛选的块根法;适用于大麦白粉病筛选的芽鞘表皮法等。 三、生物测定的内容 ?可以概括为活性筛选的常规测定、田间药效试验、残留分析。也可以归纳为:–1.比较农药对昆虫、病菌或植物的药效或药害; –2.比较农药不同方法、加工质量、物理性状对供试生物的药效; –3.测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用的效力大小; –4.新研制化合物或农药对供试生物的药效、药害的筛选和评价; –5.研究供试生物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药剂效力的关系; –6.鉴定生物体对农药的抗药性; –7.测定农药在生物体内外、土壤或环境中的残留量。 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植物细胞培养与生物测定相结合

初中物理杠杆综合练习(含答案)

杠杆综合练习 一、作图题 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 (1)绳子AB对杆拉力F 1的力臂L 1 . (2)渔网对杆的拉力F 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 2 . 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1所示,请你在右 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 1和阻力臂L 2 。 4、画出图2中各力的力臂 图1 图2 5、图3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6、如图4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图3 图4 二、实验题 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计算题 9、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 10、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他把支架安在木棒的1/4长处,每捆柴草重1000牛,为了使木棒平衡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他又在另一端吊一块配重的石头,请你算出这块配重的石头应有多重?(木棒密度0.8103千克/米3,g取10牛顿/千 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题

杠杆练习题 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15N的鱼,如图所示,OA=0.4m,OB=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B.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 C.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75N D.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3N 4题图5题图 5. 如图所示的两把剪刀,如果想用来裁剪厚铁皮,应选择剪刀__ (填“A”或“B”)更省力。 6. 如图所示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一个杠杆,O是它的支点。 (1)小明用力向下拉杠杆时,重物被抬起,此时AOB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他想更容易抬起重物,应该将手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这是因为增大了。 7. 如图所示为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 b),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 N。

6题图7题图 8.如图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8题图9题图 9.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1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0.2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__千克。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_________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0.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OA的A端挂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石块,在OA的中点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当力F=4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石块重N。其密度为________kg/m3,将石块浸没于盛水的烧杯中,若杠杆仍在水平方向再次平衡,则F=________N。(g =10N/kg) 10题图11题图 11.图中AB是用软绳悬挂的杠杆,请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杠杆的基础计算题

1?用一撬棍撬石头,石头对棍的阻力为 1000N,动力臂为150cm,阻力臂为15cm,求人所用的力。 F i 12 15cm 解:匚 - 0.1 可得 F 1 0.1F 2 0.1 1000N 100N F 2 11 150cm 2?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阻力为20000牛,只需几牛的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 解:巳 匕 —可得 F 1 —F 2 — 20000N 1000N F 2 11 20 20 20 3.—重为1000N 的重物挂在杠杆支点左侧20厘米处,小明最多只有 500N 的力气,在支点右侧30厘米 处能否 使利用杠杆举起重物,如不能,还要将杠杆加长多少厘米? 根据F 1I 1 G12可得11坐 F 1 I 加 40cm 30cm 10cm 4.有一横截面是长方形的重物,横截面长宽比为 牛的动力? 解:设长方形长为4,则宽为3,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对角线长为5 1 由图可知,重力的力臂|2 4 - 2 2 500N 30cm 1000N 20cm,所以小明不能举起重物 1000N 20cm “ 40cm 500N 由Fl 1 GI 2可得F Gl 2 1000N 2 |1 5 400N

5?有一杠杆,动力臂为20厘米,阻力臂为5厘米,用40的力,能克服多大的对杠杆的阻力? 由F i 12 5 cm 1 F 2 11 20 cm 4 得F 2 4F i 4 40 N 160 N 6.OB为轻质杠杆,OA=60cm AB=20cmo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0 4 B

波浪理论与时间周期

波浪理论的时间周期来计算未来市场的转折点 如果知道在历史上某个商品期货的平均DELTA转折点,就能够提高预测转折点精确度。更进一步,以下问题…在什么位置,前后浮动两天,【预测的DELTA】有最高精确度?前后浮动三天呢?四天呢?如何评价每个转折点的精确度呢 输出标题表示它是ITD,并且给出你输入的日期。第一个作为例子被打印的商品是咖啡。它的转折点是三个。每个转折点旁有如下五列: 日期:这是转折点日期,它总是平日。(如果你输入星期日,星期六,将输出最近的平日)。 AR:特定转折点的精确度。17表示从这个转折点到所有前期出现这个点的距离是天。很显然,AR越小,转折点越精确。 *2:这是转折点出现在给定日期两天内的概率。 *3:这是转折点出现在给定日期三天内的概率。 *4:这是转折点出现在给定日期四天内的概率。

DELTA转折点有多精确? 经过观察25个商品市场超过200年的DELTA现象,其平均中短期波动如下: (1)51%的概率,DETLA转折点将出现在投影点两天内。 (2)68%的概率,DETLA转折点将出现在投影点三天内。 (3)81%的概率,DETLA转折点将出现在投影点四天内。 所有的ITD转折点的平均精确度(AR)是27。这意味着每个DELTA 转折点离预定日期的平均距离少于三天。我知道,宣称未来所有ITD 转折点将保持这个精确度,它听起来是难以相信的。我坚信这一点,因为我已经对超过200年的日线数据和超过300年的周线和月线数据,进行了研究。 精确度将会一直保持的原因,是市场跟随DELTA现象。DELTA现象是市场运动的根本原因。观察液体市场最明显,它虽然也在运动,但是更像是跟着DELTA转折点震荡。DELTA是市场运动的本质。 DELTA转折点的精确度,可以通过观察来改善。如果一个转折点出现的早,它可能被漏掉。但是,如果转折点出现的晚,它就不会被

农药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波尔多液的配制及质量检验(3学时) 一.实验原理 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生石灰配制的天蓝色胶悬状悬浮液,呈碱性,质量好的波尔多液沉降慢,粘附性强。其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CuSO42XCu(OH)22YCa(OH)22ZH2O。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了解原料质量和不同配制方法与波尔多液质量的关系,波尔多液的性质及其防病特点。 三.实验材料 1.仪器:250ml烧杯6个,100ml烧杯30个,50ml烧杯3个,50ml、100ml量筒各6个,玻璃棒,温度计,电炉(或水浴锅),电子天平,pH试纸。 2.药品:CuSO425H2O,CaO(生石灰)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10%石灰乳的配制 称取生石灰10g,放入烧杯中,滴入少量水,使石灰化成粉状,再加入定量的水,配成10%石灰乳100ml。 (二)10%CuSO4溶液的配制 称取CuSO425H2O13.7g,加少量水使其溶解,然后加定量水配制成10%的硫酸铜溶液100ml。 (三)不同比例波尔多液的配制 分别取一定量10%的硫酸铜溶液和10%石灰乳,加水稀释成下表所指定的溶积和浓度,并按表中规定的方法配成波尔多液。

100 -1-?对照死亡率 对照死亡率 处理死亡率100 ?每一浓度处理试虫总数 死亡虫数 五.波尔多液质量检查 1.沉降速度观察:将用不同配制方法配成的波尔多液,分别倒入100ml 量筒中,分别静置15min 、30min 、60min 后观察各量筒中波尔多液药粒沉降体积,用量同上的刻度表示。 2.pH 值测定:用1-14的pH 试纸测定波尔多液的pH 值,确定其酸碱性。 六.实验报告 将上述实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对不同方法配制的波尔多液质量进行比较。 实验二 杀虫剂熏蒸作用测定(3学时) 一.实验原理 杀虫剂熏蒸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某些杀虫剂具有明显的挥发成有毒气体的性能,让有毒气体经昆虫的气门进入气管、呼吸系统而起毒杀作用。 熏蒸作用测定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实验操作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2.供试昆虫不能接触药剂,避免药剂经口器、表皮进入昆虫体内而发生熏蒸以外的其它毒杀作用。 二.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杀虫剂熏蒸作用测定方法。 三.实验用具及材料 (一)实验用具:1.500ml 具塞三角瓶;2.橡皮筋;3.滤纸;4.指形管;5.毛笔;6.棉线;7.纱布 (二)供试药品及试虫:敌敌畏、丙酮;玉米象成虫或其它储粮害虫。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毛笔将试虫移入指形管中,每管10-20头,用纱布封口。 2.药剂配制:用丙酮将敌敌畏分别稀释成5000μg/ml 、500μg/ml 、50μg/ml 、5μg/ml 、0.5μg/ml 备用。 3.药膜制备及试虫处理:将232cm 的滤纸分别在浓度为5000μg/ml 、500μg/ml 、50μg/ml 、5μg/ml 、0.5μg/ml 的药液中湿润,然后迅速放入三角瓶底,并将装有试虫的纸形管用棉线吊起悬入三角瓶中,塞紧瓶塞,置于25℃条件下24小时后检查死亡虫数,以药剂的不同浓度为处理,以丙酮处理为对照。 3.实验结果统计 按下式分别计算不同浓度处理的试虫死亡率和更正死亡率,并把结果填入下表。 死亡率(%)= 更(校)正死亡率(%)=

2014-2015杠杆计算题9.5

知识点:1.最小力的作图 2.杠杆的简单计算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出卷人:吴云娟 2014.9.5 一、选择题 1.按如图所示, 是小丽在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 果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则杠杆( ) A.仍然平衡 B.不平衡,左端下降 C.不平衡,右端下降 D.无法确定
(第 1 题) (第 2 题) ( 第 3 题) 2.如图所示,杠杆 AOB 的 A 端挂重为 GA 的物体,B 端挂重 GB 的物体,杠杆处于 平衡状态,且 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 ) A.GA=GB B.GA<GB C.GA>GB D。无法确定 3.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 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4.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可绕中点 O 自由转动.杆上挂有质量不等的物体 A 和 B,此 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将物体 A、B 同时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此时 杠杆将(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左端下降 C.不能平衡,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
(第 4 题)
( 第 5 题)
5.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 弹簧测力计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今拉着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沿图中虚线 的位置 1 移动到位置 2 (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 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 ) A.不断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不断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所示,OA=25 厘米,OB=20 厘米,OC=20 厘米,AC=15 厘米,B 点所挂物体 重为 45 牛,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36 牛 B.45 牛 C.50 牛 D.60 牛 7.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