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种类和结构

第三节 核酸的种类和结构
1

一、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1.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多聚核苷酸是通过一个 核苷酸 核苷酸的C3’-OH与另一分子核苷酸的5’-磷酸 另 分子核苷酸 磷酸 基形成3’,5’-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5’
3’ 5’
3’
2

3

5′端
2 多聚核苷酸的方向性 2.多聚核苷酸的方向性 5’端 端 3’端
C
A
G 3′端
4

多聚核苷酸的表示方式
5

3 3.DNA的一级结构 的 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核苷酸 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也称为碱基排列顺序。
6

(二 )真核细胞染色质DNA和原核生物染色质 DNA一级结构的特点
真核 1.重复顺序: 高度重复顺序: 5~100bp,重复次数高,卫星DNA 中度 复顺序 中度重复顺序:300bp以上,编码组蛋白基因,rRNA p以 ,编码 蛋白 因, 及tRNA基因。 单 顺序 编 蛋白质 单一顺序:编码蛋白质
7

2.间隔顺序与插入顺序 2 间隔顺序与插入顺序 基因的插入序列称为内含子,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序列称为外显子。 序列称为外显子
8

3.回文结构 文结构 该结构中脱氧核苷酸序列顺读与倒读,意义不变。
5′ GGAATCGATCTT AAGATCGATTCC 3′ 3′ CCTTAGCTAGAA TTCTAGCTAAGG 5′
9

原核 1.DNA序列中存在大量重叠序列,如病毒DNA中大量 存在 共用相同序列 但相同的序列在不同基因中 存在。共用相同序列,但相同的序列在不同基因中 有不同的含义。
蛋白D




蛋 终止
……GCGGAAGGAGTGATGTAATGTCT…… 蛋白E 精 赖 谷 终止 起始 丝 蛋白J
ф×174噬菌体的基因结构
10

2.DNA序列每转录出的mRNA是多顺反子,通常多 2 DNA序列每转录出的mRNA是多顺反子 通常多 个功能相关的顺反子串联在一个mRNA分子上。 3.DNA序列中所含的结构基因序列是连续的,不含 有插入或是间隔序列。 有插入或是间隔序列
11

判断 1.脱氧核糖核酸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2.生物体内存在的游离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 3 目前为止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大多存在于tRNA中 3.目前为止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大多存在于tRNA中。
12

1、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1 核酸分子中储存 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磷酸戊糖 B.核苷 C.碱基顺序 D.戊糖磷酸骨架 E.磷酸二酯键 2、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 2’ 5’ 磷酸 酯键 B、氢键 A、2’,5’—磷酸二酯键 B 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13

核酸完全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_和___。其中 核酸完全的水解产物是 和 其中 碱基又可分为________碱和________碱。
14

(三) DNA的二级结构 1 B型双螺旋 1.B型双螺旋
15

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1. Chargaff规则: 1 (1)A=T (2)G C (2)G=C (3)A+C=G+T (4)A+G=C+T 2. 碱基间可以形成氢键 A-T A T、G G-C以氢键配对较合理 C以氢键配对较合理
16

3.DNA晶体结构的X光衍射图谱
17

结构特征
(1)DNA分子由两条反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相互缠 18 绕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2)组成右手双螺旋的两条链是互补的,与对侧碱基形 成氢键 对 成氢键配对(互补配对形式:A=T; G 补 对形式 ≡C) 。
腺嘌呤 胸腺嘧啶
胞嘧啶
鸟嘌呤
19

(3)碱基对位于双螺旋内部,垂直于暴露在外的脱氧 ( )碱 位 双螺旋内部, 暴露在外的脱氧 核糖磷酸骨架。
20

彩陶的特点和类型

彩陶是指绘有黑色、红色等装饰花纹的陶器,它以色彩与装饰取胜,故称“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又称“仰韶文化”。 分布: ①在黄河中上游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仰韶文化。②在黄河下游和淮河下游有大汶口、青莲冈文化。③在长江中下游有河姆渡和屈家岭文化。其中以黄河中上游最发达。 种类: 据彩陶时间及艺术特色不同,可分为半坡型、庙底沟、马家窑、半山型、马厂型等几大类。 ①半坡型: 发现于陕西西安市东郊半坡村,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距今六七千年。 (1)器型: A.圆底盆、卷唇盆最常见, B.尖底瓶,瓶口成“葫芦”状。 C.菱形壶(又称“船型壶”),二头尖,中有网状纹样,二肩有耳。 (2)装饰纹: 以鱼纹、人面形纹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蛙纹、鸟纹及折线、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辫形纹等几何图案。半坡装饰花纹,一般均以直线组合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鱼图腾”有关的氏族徽号。鱼体分割、抽象、重组。早期为单体写实鱼纹晚期复体抽象几何鱼纹。 ②庙底沟型:

是在半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的分布也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更广阔发展,东到河南西部及山西南部;西达甘肃及青海东部。 (1)造型: 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大瓮为主。 (2)装饰: 图案都画在陶器外表面,纹样以鸟纹居多,另有带状纹,垂弧纹,圆点纹,网格纹和羽状叶纹等,多以直线与曲线结合,形成曲边三角形。 ③xx型: 由庙底沟型演变发展而来,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 器型: 以壶、罐、盆为主,多为大口鼓腹型。 装饰纹: 绘彩部位多在陶器的口、颈、肩与上腹部位,纹样经几何形图案最多,动物和人物次之。几何纹中一类为斜线、竖线或平行线,一类为斜方格、棋盘格和网纹,还有一类是叶状纹样,另外三角、锯齿、流苏也很常见。 装饰特点: (1)满饰: 从口沿至底部,几乎都饰满花纹,显得丰满华美。 (2)内彩: 即内壁绘彩,也有内外xx的。 (3)点和螺旋纹: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1.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核酸种类mRNA-信使RNA (根据五碳糖不同)核糖核酸(简称RNA)tRNA-转运RNA rRNA-核糖体RNA 2.核酸的功能: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甲基绿+DNA→绿色吡罗红+RNA→红色 2.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其他动、植物细胞(选用植物细胞为实验材料时一定要选择无色或颜色较浅的植物组织,防止实验材料本身的颜色掩盖了实验现象) 3.实验试剂: ①%的生理盐水(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或者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②8%的盐酸:1)杀死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2)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 ③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现配现用切忌分开使用 原因:若甲基绿和吡罗红单独使用,则细胞内的DNA和RNA均可以与之结合,结果DNA和RNA 均 被染成绿色或红色,而不能辨别。 ④蒸馏水:配制试剂和冲洗涂片 4.实验过程:制片(需烘干,固定标本)→水解(需30℃水浴加热)→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①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必须漱口,防止食物碎屑的干扰 ②烘烤载玻片时要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防止载玻片受热不匀而破裂 ③载玻片烘干后应冷却后再放入8%的盐酸中,防止载玻片破裂 ④水解时要在30℃条件下保温5分钟,便于蛋白质与DNA的分离;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分散成单个 ⑤冲洗涂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防止细胞被水流冲走;洗去残留的盐酸) 5.现象:绿色部分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红色部分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 6. 真核细胞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虽然同时具有 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量分布在细胞核中两种核酸,但 核酸分布原核细胞DNA →分布在拟核中DNA才是细胞 RNA →分布在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病毒——一种核酸,DNA或RNA(病毒具有哪种核酸,哪种就是它的遗传物质)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1.构成核酸的元素:C、H、O、N、P 2.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眼睛的种类及其特点

1,标准眼: 又称杏眼,眼睛位于标准位置上,男性多见。特点是睑裂宽度适当,较丹凤眼宽,外眦角较顿圆,黑眼珠,眼白露出较多,显英俊俏丽。 2,丹凤眼: 属较美的一种眼睛,外眦角大于内眦角,外眦略高于内眦,睑裂细长内窄外宽,呈弧形展开。黑珠与眼白露出适中,眼脸皮肤较薄。富有东方情调,形态清秀可爱。无论男女均为标准美型眼之一。 3,吊眼: 也称上斜眼,外眦角高于内眦角。眼轴线向外上倾斜度过高,外眦角成上挑状。正面观看呈反“八”字形,显得灵敏机智,目光锐利,但有冷淡、严厉之感。4,细长眼: 又称长眼,睑裂细长,睑缘弧度小,黑珠及眼白露出相对较少。这种眼往往显得没神。

5,眯缝眼: 细长眼的长宽比例均缩小,就是眯缝眼。睑裂小窄短,内外眦角均小,黒珠眼白大部分被遮挡,眼球显小,显得温柔和气,但有畏光之感,缺乏大眼睛的神采和应有的魅力。 6,圆眼: 也称荔枝眼、大眼,睑裂较高宽,睑缘呈圆弧形,黒珠眼白露出较多,使眼睛显得圆大,给人一种目光明亮,有种过于机灵之感,但相对缺乏秀气。 7,突眼: 睑裂过于宽大,眼球向前方突出,黑珠全暴露,眼白暴露范围也多,若黒珠四周均有眼白暴露,则称“四白眼”。 8,小圆眼: 睑裂高宽度短小,但本身比例尚适度,睑缘呈小圆弧形。眼角少顿,黒珠眼白

露出少,眼球显小,整个眼形呈小圆形态,影响与整体脸型的协调,给人以机灵、执着印象,但缺乏神采与魅力。 9,深窝眼: 上睑凹陷不丰满,西方人多见,这种眼神显得整洁舒展,年轻时具有成熟感,中老年给人以疲劳感,过度显憔悴。 10,肿泡眼: 眼睑皮肤显肥厚,皮下脂肪臃肿、鼓突,使眉弓、鼻梁、眼窝之间的立体感减弱,外形不美观,给人不灵活、较迟钝、神态不佳的感觉。 11,近心眼: 内眦间距较窄,两眼过于靠近,五官称收拢态,立体感增强,显严肃紧张,过度有忧郁感。 鼻子 长鼻的人富有理性又具美感,不过,社交能力往往欠缺,也许是喜爱孤独的人。短鼻的人个性开朗,大而化之,缺点是容易受他人意见左右。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考分预测 ·核酸的分子结构 ·DNA的结构与功能 ·RNA的分类与功能 一、核酸基本单位-核苷酸 (一)核苷酸元素组成 C、H、O、N、P(含量较多,相当恒定占9~10%) (二)核苷酸分子组成 核-核糖(戊糖) (三)核酸种类(DNA和RNA) 记忆:两种核酸有异同。腺胞鸟磷能共用;RNA中独含尿,DNA中仅含胸。 RNA所含碱基:AUCG。DNA所含碱基:ATCG。 二、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碱基组成的规律: DNA分子中A与T摩尔数相等,C与G摩尔数相等,即 A=T,C≡G。所以A+G=T+C ,A/T=G/C 。 一级结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的序列) 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弹簧) 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电话线) (二)DNA的一级结构 1.概念:核苷酸在核酸长链上的排列顺序。由于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以也称为碱基序列。 2.化学键:酯键。 3.骨架:戊糖和磷酸。 4.最恒定的元素:P。

(三)DNA双螺旋结构(二级结构) ·氢键配对(A=T; G C)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右手螺旋。 ·螺旋直径为2.37nm,形成大沟及小沟。 ·相邻碱基螺距3.54nm,一圈10.5对碱基。 ·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四)DNA的高级(超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链再盘绕即形成超螺旋结构。 ·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五)DNA的功能 1.DNA的基本功能是以基因的形式荷载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它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 2.基因从结构上概念是指DNA分子中的特定区段,其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功能。 三、DNA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其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变性后①OD260增高(增色效应):对波长260nm的光吸收增强的现象。②黏度下降。③生物活性丧失。 2.DNA复性:变性DNA经退火恢复原状的过程称变性DNA的复性。伴随复性,DNA溶液紫外吸收减弱,称减色效应。 3.核酸的紫外线吸收:核酸分子的碱基含有共轭双键,在260nm波长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可以利用这

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八章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被子植物花、花芽分化、开花、传粉和双受精等的基本概念,掌握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中雌雄蕊的发生、分化和成熟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懂得影响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的内外在因素及其生物学意义。 本章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花芽分化的过程及其结构特征; 雌雄蕊的发育和分化的解剖结构特征; 双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本章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讲授与板书相结合 提问 本章板书内容(见讲稿黑体字) 本章讲授内容如下: 繁殖: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由旧个体产生新个体,以延续种族的现象称为繁殖或生殖。植物的繁殖主要有三种类型: 1、营养繁殖:植物营养体的某一部分再生直接形成新个体。如扦插、嫁接等。 2、无性繁殖:在植物体上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直接发育成为新 个体。 3、有性生殖:植物产生雌、雄性细胞(配子),两者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再由合子发 育成新的个体。 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都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 第一节花的组成和发生 一、花是适应于生殖而节间缩短的变态短枝条。 (一)花梗(花柄):是连接茎的小枝,也是茎和花相连的通道,并支持着花。有长、有短、或无。 (二)花托:是花梗顶端略膨大的部分,着生花萼、花冠等部分,有多种形状。 (三)花萼:花最外轮的变态叶,由若干萼片组成;常绿色,有离萼、合萼、副萼。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四)花冠:花第二轮的变态叶,由若干花瓣组成;常有各种颜色和芳香味。有离瓣花、合瓣花。可吸引昆虫传粉,并保护雄蕊、雌蕊。 花被:花萼和花冠的合称。常分为两被花、单被花、无被花(裸花)三类。 (五)雄蕊群:一朵花内所有雄蕊的总称,有多种类型,但每个雄蕊的结构如下: 花丝:常细长,有支持和输导的作用。 雄蕊 花药:呈囊状,产生大量花粉粒。 (六)雌蕊群:一朵花内所有雌蕊的总称。多数植物的花,只有一个雌蕊。 柱头:承受划分的地方,有各种形状。 雌蕊花柱: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子房壁———果皮 子房—果实 胚珠————种子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大纲要求】 一、掌握 1.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 2. 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3.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 4.核酸的紫外吸收、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二、熟悉 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2.DNA的变性、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三、了解 1.核酸酶; 2.其他小分子RNA及RNA组学。 【重点及难点提要】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DNA的变性、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2.难点: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和分子杂交。 二、教学内容概要 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线性多聚生物信息分子。分为DNA和RNA两大类。其化学组成见下表: DNA RNA 碱基 ①嘌呤碱 A、G A、G ②嘧啶碱 C、T C、U 戊糖β-D-2 脱氧核糖β-D-核糖 磷酸磷酸磷酸 碱基与戊糖通过糖苷键相连,形成核苷。核苷的磷酸酯为核苷酸。根据核苷酸分子的戊糖种类不同,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前者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后者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聚核苷酸链,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多聚核苷酸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为核酸的一级结构。多聚核苷酸链的两端分别称为3′末端与5′末端。 DNA的二级结构即双螺旋结构的特点:⑴两条链走向相反,反向平行,为右手螺旋结构;⑵脱氧核糖和磷酸在双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⑶两链通过氢键相连,必须A与T、G与C配对形成氢键,称为碱基互补。⑷大(深)沟,小(浅)沟。⑸螺旋一周包含10个bp,碱基平面间的距离为0.34nm,螺旋为3.4nm,螺旋直径2nm;⑹氢键及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其稳定性。DNA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mRNA分子中有密码子,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真核生物的mRNA 一级结构特点:5′末端“帽”,3′末端“尾”。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其一级结构特点: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3′-CCA-OH,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结构。rR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 细胞的不同部位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种类小分子RNA,统称为非mRNA小RNA(snmRNAs),对细胞中snmRNA 种类、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称为RNA组学。具有催化作用的某些小RNA称为核酶。 碱基、核苷、核苷酸及核酸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加热可使DNA双链间氢键断裂,变为单链称为DNA变性。DNA变性时,OD260增高。OD260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相应温度为DNA解链温度(Tm)。DNA的Tm 与其G和C含量所占比例相关。变性DNA在一定条件下,两链间重新形成氢键而复性。不同来源单链核酸

花的结构和解剖

(五)花的解剖结构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一朵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具有上述4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梅等;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如桑、榉等。从进化角度来分析,花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而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变态的叶。 1.花梗和花托 花梗(柄)是花与茎的连接部分,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花梗的顶端是着生花的花托。花托的形状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式各样,如玉兰的花托呈圆锥形,蔷薇花托呈杯状等等。 2.花被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1)花萼 位于花的外侧,通常由几个萼片组成。有些植物具有两轮花萼,最外轮的为副萼,如木槿、扶桑等。花萼随花脱落的称为早落萼,如桃、梅等;花萼在果实成熟时仍存留的称为宿存萼,如石榴、柿子等。各萼片完全分离的称离萼,如玉兰、毛茛等;花萼连为一体的称合萼,如石竹等。 (2)花冠 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对花蕊有保护作用。由于花瓣中含有色素并能分泌芳香油与蜜汁,所以花冠颜色艳丽,具有芳香,能招引昆虫,起到传粉作用。 花冠的类型 A—十字形花冠;B—蝶形花冠;C—管状花冠;D一舌状花冠; E—唇形花冠;F—有距花冠;G一喇叭状花冠;H—漏斗状花冠 (A、B为离瓣花;C~H为合瓣花) l一柱头;2—花柱;3—花药;4一花冠; 5一花丝;6一冠毛;7—胚珠;8一子房 花冠形态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千姿百态,按花瓣离合程度,花冠可分为离瓣花冠与合瓣花冠两类(如上图所示)。①离瓣花冠:花瓣基部彼此完全分离,这种花冠称为离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蔷薇型花冠:由5个(或5的倍数)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如桃、梨等。 十字型花冠:由4个花瓣十字型排列组成,如二月兰、桂竹香等。 ②合瓣花冠:花瓣全部或基部合生的花冠称为合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示例

第六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是一致的。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 A 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B 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C 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 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07年潍坊)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 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豌豆根毛细胞是真核细胞,已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所以它们所含有的碱基有A、T、G、C、U五种,核苷酸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所以核苷酸的种类有种,五碳糖有核糖和脱氧核糖两种,故B正确。而T4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的种类均为4、4、1。 答案 B 2.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培养R型活细菌时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才能转化成具荚膜的S细菌;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S型细菌的蛋白质均不能发生转化。 答案 A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 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解析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的,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对其进行标记,然后让其侵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进行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发现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答案 C 2006年6月,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国政府和有关科学家宣布,人类已经完成对自身细胞中24条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被检测的脱氧核苷酸所含有的碱基是() A.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B.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 C.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 D.腺嘌呤、尿嘧啶、胞嘧啶、胸腺嘧啶 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测定的是人的24条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脱氧核苷酸含有四种碱基,分别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答案 A 某一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二者共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28%,则另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百分比为()

中国戏剧主要种类及特点

中国戏剧主要种类及特点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二百年历史。

昆剧: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著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著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著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著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汉剧:也称汉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著名演员有陈伯华、吴天保等。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著名女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创造。 1、昆曲

第二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核酸测定中,可用于计算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A.碳 B.氧 C.氮 D.氢 E.磷 2.通常即不见于DNA又不见于RNA的碱基是: A.腺嘌呤 B.黄嘌呤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E.尿嘧啶 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 B.磷酸和戊糖 C.戊糖和碱基 D.单核苷酸 E.磷酸、戊糖和碱基 4.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 A.腺嘌呤 B.尿嘧啶 C.鸟嘌呤 D.胞嘧啶 E.胸腺嘧啶 5.DNA的组成成分是: A.A,G,C,T磷酸

B.A,G,C,T核糖 C.A,G,C,T磷酸,脱氧核糖 D.A,G,T,U磷酸,核糖 E.A,G,T,U磷酸,脱氧核糖 6.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3′,3′-磷酸二酯键 B.糖苷键 C.2′,5′-磷酸二酯键 D.肽键 E.3′,5′-磷酸二酯键 7.核酸对紫外吸收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A.220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0nm 8.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mRNA B.DNA C.tRNA D.rRNA E.hnRNA 9.核酸的紫外吸收是哪一结构产生的? A.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键 B.碱基和戊糖之间的糖苷键 C.戊糖和磷酸之间的酯键 D.碱基和戊糖之间的糖苷键 E.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 10.DNA分子碱基含量关系哪种是错误的? A.A+T=C+G

B.A+G=C+T C.G=C D.A=T E.A/T=G/C 11.DNA的二级结构是指: A.α-螺旋 B.β-片层 C.β-转角 D.双螺旋结构 E.超螺旋结构 12.下列关于核苷酸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作为生物界最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B.作为辅酶的组成成分C.作为质膜的基本结构成分D.作为生理调节物质E.多种核苷酸衍生物为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物质 13.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 A.cAMP B.cDMP C.cUMP D.cTMP E.全是 14.下列哪种碱基是DNA和RNA的共同成分: A.胸嘧啶、胞嘧啶 B.胞嘧啶、尿嘧啶 C.尿嘧啶、腺嘌呤 D.胞嘧啶、鸟嘌呤 E.尿嘧啶、胸嘧啶 15.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DNA链组成 B.碱基具有严格的配对关系,A=T,G=C C.戊糖和磷酸组成的骨架在外侧

游戏的类型及其特点

1-2-1动作类游戏: 概念: 动作游戏主要依靠游戏者的反应能力和手眼配合能力,游戏的剧情不是这类游戏的重点。它偏重游戏的火爆场面,快速、激烈的游戏节奏,良好的操作感和强烈的震撼感。 玩家控制游戏人物用各种武器消灭敌人以过关的游戏,不追求故事情节,如熟悉的《超级玛里》、可爱的《星之卡比》、华丽的《波斯王子》等等。电脑上的动作游戏大多脱胎于早期的街机游戏和动作游戏如《魂斗罗》、《三国志》等,设计主旨是面向普通玩家,以纯粹的娱乐休闲为目的,一般有少部分简单的解谜成份,操作简单,易于上手,紧张刺激,属于"大众化"游戏,也是较受欢迎的游戏种类。 设计此类的要求: 1、这类游戏都是实时的,对图形的表现效果要求很高,既不能为追求过高的图形效果而丧失速度感,失去实时性,也不能简单的追求效果,对画面粗制滥造。解决办法是动作游戏有多种图形表现效果留给玩家,依据玩家的硬件性能来对游戏画面进行设置,也就是游戏中一般的Option或者Setting菜单。 2、这类游戏对音乐音效的要求也很高,配合游戏节奏的音乐能给游戏增色不少。 3、方便灵活的控制。 4、注意调节游戏的轻重缓急,考虑玩家的兴奋点。 设计动作类游戏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们准备设计一款动作类型的游戏,我们首先要对下面的一些问题作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真正设计游戏时让我们的大脑处于一种过于混乱或思路过于开放的状态: λ我们所设计的动作类游戏玩家所操控的主角是采用什么方式向敌人进行攻击的? λ我们的游戏要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是2D方式还是3D方式? 我们游戏中的元素采用什么样的渲染方式2D方式还是3D方式?λ λ如果我们设计的游戏是2D的表现形式,那么我们的游戏是将所有的游戏元素都一次性的展示在玩家的屏幕上,还是采用滚屏方式?如果我们采用滚屏的方式,如何进行屏幕的滚动,是向上还是向下或是向左还是向右?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

花的结构和花序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花的模式结构;会解剖观察和描述花的各个部分,说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的理由;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种类”等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 解剖花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摘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把单生花和单性花弄混,所以在讲解时要注意强调。 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要让学生明白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 三、教法建议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章节,要充分利用实物,才容易把花的结构讲清楚。《花的种类》一节,课本里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常见的,如果当地没有哪一种植物,完全可以选用当地最普遍的植物来替换。总之,这一节内容中联系实际的材料很丰富,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和劳动中所熟悉的材料,就比较容易讲好。 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雌蕊和雄蕊,防止学生把花被,特别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有的学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丽的花冠,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就不是花。对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在懂得了花的结构以后,是应该得到纠正的。 观察雌蕊时,可以让学生与邻近的同学合作,一个将子房进行纵切,另一个将子房进行横切,从而认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着生的情况。 两性花的概念不难了解,只要引导学生回忆刚刚解剖和观察过的桃花,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冬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白菜花等两性花。关于单性花,如果没有实物,则可以通过图片来让学生观察,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发动学生采集丝瓜、黄瓜等的雄花,及时压制成或浸泡成标本,供讲课时使用。冬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四季海棠。四季海棠为雌雄同株,既可以看到雌花,又可以看到雄花(讲述花序时还可以用来观察花序)。 关于花序,可以让学生观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内培养的白菜、萝卜的花序。白菜、萝卜的花序都是总状花序。关于头状花序,冬天可以观察室内培养的菊科花卉植物。 学生往往把一个头状花序误认为是一朵花,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误认为是一个个花瓣。对于这种误解,应该用实例来纠正。说明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只要利用实物再配合使用直观教具解剖分析,让学生明确知道,头状花序的扁平花轴上一朵朵小型的花,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从而很容易把问题说清楚。 学生容易把单性花和单生花相混,看了黄瓜花以后,误以为单性花都是单生花,对此,教师要给予纠正。有关这一节所学到的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可见下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雄蕊和雌蕊的组成和作用。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一、新闻体裁的总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闻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 1、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 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详细说明如下: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网络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它们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共同建构了网络新闻资源的组织形式。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及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内容上来说,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说,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写作技巧上说,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说,消息朴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层练习

第一节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简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重点) 2.掌握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3.理解DNA和RNA组成和结构上的区别。(难点)

1.种类? ????核糖核酸,简称RNA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2.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①甲基绿+DNA→显示绿色。 ②派洛宁+RNA→显示红色。 (2)实验步骤 制血涂片并干燥 ↓ 固定: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固定10 min ↓ 染色:甲基绿—派洛宁染液,染色15 min ↓ 冲洗:蒸馏水冲洗血涂片1 s ~2 s ↓ 目的:去除多余染料 速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反复速浸10~20 s ,进一步脱水固定 ↓ 晾干 ↓ 观察:比较染成绿色和红色的部位,得出DNA 和RNA 的分布规律 (3)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 象 结 论 绿色明显、集中在细胞中央 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合作探讨] 探讨1:能用人的红细胞做该实验的材料吗? 提示:不能,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探讨2:实验材料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能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吗? 提示:不能,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有紫色大液泡影响观察。叶肉细胞有绿色叶绿体,影响观察。 探讨3:“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这种说法对吗?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什么部位? 提示:这种说法不对。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在拟核区域。 [思维升华] 注意事项 (1)两种碱性染料不是单独使用,而是混合使用,利用对物质的亲和力不同分别进行染色。 (2)选取植物细胞作实验材料时,应选择颜色浅的细胞,以防止深颜色对颜色反应的干扰。

花的结构及作用教案

第3节生殖器官的生长(一) 花的结构及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并说明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的理由。(2)解释花的类型概念中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 2、技能目标: (1)通过对百合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2)通过百合花和桃花的结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通过百合花的“花贴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认真实践创新、细心分析能力。 (4)通过请小老师上台介绍百合花的结构及展示“花贴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并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情感目标: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花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通过不要随手采摘鲜花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文明习惯;并通过对武侯外国语学校校内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中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讲述了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殖器官的生长”这节是这章中的最后一节的内容,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本节课文包括三个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本节课教学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完成对花的基本结构的认识;教材中先从认识花的结构入手,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接着,开始做花的解剖和观察。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并按照教材指导的方法一步步地观察每一部分结构,尤其注意对雄蕊和雌蕊的进一步观察。然后通过展示不同类别花的图片,理解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对花蕊,特别是雌蕊结构建立较深刻的印象。为本节的第2课时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埋下铺垫。 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尤其是雌雄蕊的结构. (2)教学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最重要?"(3)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解剖和观察实验,并将花的各部分用透明胶带黏贴在白纸上,比较并掌

花的解剖结构详解

花的解剖结构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一朵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具有上述4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梅等;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如桑、榉等。从进化角度来分析,花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而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变态的叶。 1.花梗和花托 花梗(柄)是花与茎的连接部分,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花梗的顶端是着生花的花托。花托的形状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式各样,如玉兰的花托呈圆锥形,蔷薇花托呈杯状等等。 2.花被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1)花萼 位于花的外侧,通常由几个萼片组成。有些植物具有两轮花萼,最外轮的为副萼,如木槿、扶桑等。花萼随花脱落的称为早落萼,如桃、梅等;花萼在果实成熟时仍存留的称为宿存萼,如石榴、柿子等。各萼片完全分离的称离萼,如玉兰、毛茛等;花萼连为一体的称合萼,如石竹等。 (2)花冠 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对花蕊有保护作用。由于花瓣中含有色素并能分泌芳香油与蜜汁,所以花冠颜色艳丽,具有芳香,能招引昆虫,起到传粉作用。 花冠的类型 A—十字形花冠;B—蝶形花冠;C—管状花冠;D一舌状花冠; E—唇形花冠;F—有距花冠;G一喇叭状花冠;H—漏斗状花冠 (A、B为离瓣花;C~H为合瓣花) l一柱头;2—花柱;3—花药;4一花冠; 5一花丝;6一冠毛;7—胚珠;8一子房 花冠形态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千姿百态,按花瓣离合程度,花冠可分为离瓣花冠与合瓣花冠两类(如上图所示)。①离瓣花冠:花瓣基部彼此完全分离,这种花冠称为离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蔷薇型花冠:由5个(或5的倍数)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如桃、梨等。 十字型花冠:由4个花瓣十字型排列组成,如二月兰、桂竹香等。 ②合瓣花冠:花瓣全部或基部合生的花冠称为合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核酸复习专题

核酸专题 1、图解核苷酸结构层次 2、核酸合成过程示意图 下图:DNA、RNA组成成分比较 3 4、

6、有关碱基种类和核苷酸种类的问题 1、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糖体内,含有碱基A 、C 的核苷酸种类有 (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解析】 核糖体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碱基A 、C 可参与构成两种核糖核苷酸。 【答案】 A 2、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 构成的化合物b 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若m 为腺嘌呤,则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若a 为核糖,则b 为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③若m 为尿嘧啶,则DNA 中不含b 这种化合物 ④若由b 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 为脱氧核糖 ⑤组成化合物b 的元素有C 、H 、O 、N 、P 5种 ⑥若a 为核糖,则由b 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⑦幽门螺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 共4种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 根据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可知,a 为五碳糖,m 为碱基,b 为核苷酸。①若m 为腺嘌呤,b 可能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若a 为核糖,则b 为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且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②⑥均错误;③若m 为尿嘧啶,则b 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组成单位;④吡罗红可使RNA 呈现红色,所以b 构成的核酸为RNA ,则a 应为核糖;⑤核苷酸由C 、H 、O 、 N 、P 5种元素组成;⑦原核细胞内有DNA 和RNA ,故碱基有A 、G 、T 、C 、U 5种。 【答案】 B 3、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 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组成

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答案)

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有机体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 2、DNA一级结构:由数量极其庞大的四种脱氧的单核苷酸按照一定的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线形或环形多核苷酸链。 3、增色效应:含DNA和RNA的溶液经变性或降解后对紫外线吸收的增加。是由于碱基之间电子的相互作用的改变所致,通常在260nm测量。 4、减色效应:一种含有DNA或RNA的溶液与含变性核酸或降解核酸的相同溶液相比较,其紫外线吸收为低。是由于DNA双螺旋结构使碱基对的π电子云发生重叠,因而减少了对紫外线的吸收。 5、DNA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6、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又可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全过程为复性。 热变性后的复性又称为退火。 7、核酸分子杂交: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断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这一过程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8、熔解温度:DNA变性的特点是爆发式的,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用tm表示。 9、Chargaff定律: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总含量与嘧啶的总含量相等(A+G=T+C)。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另外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态和环境的改变都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二、填空 1、核酸完全的水解产物是(碱基)、(戊糖)和(磷酸)。其中(碱基)又可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 2、体内的嘌呤主要有(腺嘌呤)和(鸟嘌呤);嘧啶碱主要有(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某些RNA分子中还含有微量的其它碱基,称为(稀有碱基)。 3、嘌呤环上的第(9)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1位碳原子相连形成(N-C糖苷)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核苷)。 4、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cAMP)和(cGMP)。<3’,5’-环腺苷酸,3’,5’-环鸟苷酸> 5、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腺苷三磷酸),dCDP(脱氧胞苷二磷酸)。 6、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其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携带活化氨基酸),反密码环的功能是(与mRNA模板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的专一性的识别)。 7、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8、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β)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糖苷)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聚体。 9、核酸在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在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中存在共轭双键)。 10、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1、双链DNA中若(G-C对)含量多,则Tm值高。 12、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窄)。 13、DNA所处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越(宽),熔解温度越(低),所以DNA应保存在较(高)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1)mol/L的NaCl溶液。 14、双链DNA螺距为3.4nm,每圈螺旋的碱基数为10,这是(B)型DNA的结构。 15、NAD+,FAD和CoA都是(腺苷酸)的衍生物。 16、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也起一定作用。 17、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形,其一端为(3’-端CCA),另一端为(反密码子)。 三、单项选择题 1、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2、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3、下列关于mRNA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PolyA”尾巴。 B、真核细胞mRNA在 3’端有特殊的“尾巴”结构 C、真核细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4、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5、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A、核糖体 B、病毒 C、端粒酶 D、RNaseP E、核酶(ribozy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