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分享到:

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

教材例句补例:

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可作前置宾语。例如:

1、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

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5、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补充:

1、“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郑风·匏有苦叶)

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第二人称

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古人相见时多不直接称“尔汝”,如相称,则或表轻贱,或表关系十分亲密。例如:

1、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杨伯峻《孟子译注》注:“受尔汝之实指受人轻贱的言行。”译文:“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实际言行扩而充之,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于义了。”

2、其俗无尊卑皆汝之。(晋书·姚弋仲载记)

3、游雅常众辱奇,或尔汝之。(北史·陈奇传)

4、祢衡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世说新语·言语)

5、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醉酒歌》)

第三人称

重要结论:“其”字只能作定语,“之”字只能作宾语。

也就是说,上古时期还没有充当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其”=名词+之

关于人称代词的几点说明:

(一) 之、其均可活用而指第一、第二人称。例如: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第一个“之”指对方,第二个“之”指自己。

2、[滕世子]谓冉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恐其不能……”等于说“恐怕我之不能……”

(二)有时“其”不是人称代词而是指示代词,例如: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其人”指“这个人”或者“那个人”;

2、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而齐有其地矣。——“有其地”指(已经)“拥有那样多的土地)了。

(三)在上古时期,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例如:

1、鲁卫谏曰:“齐其疾我矣!”——鲁、卫本是两个国家,但这里仍说“我”而不像后代那样说成“我等”,更不会说成“我们”。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说“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四)“吾侪”、“吾属”、“若属”、“尔等”等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称代词复数,而是含有贬义的说法。例如:

1、吾侪何知焉?

2、范增对项庄说:“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这是范增叫项庄进去杀了刘邦,并且强调,我这是为你考虑,如果你今天不杀他,将来你们这帮人必定被刘邦俘虏(若属皆且为所虏),言下之意是我没事,不会当俘虏的,你们这帮人才会。明显含有轻视对方的意味。(五)古人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谦称如:寡人、不谷、臣、小人、老妇、仆、愚……

尊称如: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

(六)称对方的“字”表示尊敬,自称其名也表谦逊。——读书时要注意古人的“名”和“字”!第一次出现时一般出现全名,第二次出现时往往只出现名或字,而省去了姓。

二、指示代词

(一)近指:是、此、斯、兹(对比:是心足以王矣。——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二)远指:彼[后来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但因表远指(则小)又常常带着轻视意味。如:“彼哉!彼哉!”(论语·宪问)“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

远指、近指对比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前赤壁赋》)——“斯”指眼前的江水,“彼”指天上的月亮。(三)“之”在先秦也可以是指示代词,例如:

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这个姑娘出嫁,会使她的夫家和顺。

2、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遊》)——这两个动物(蜩,即蝉;学鸠,小鸟)又知道什么?

(四)“夫”字带有轻微指示性,有时可译出,有时可不译。例如:

1、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不必译出)

2、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不为这个人伤心为谁伤心(译出)(五)示代词“然”是“这样”的意思,例如:

1、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河东遭受灾荒时也这样。

2、物皆然,心为甚。(同上)——事物都是这样,心尤其是这样。

(六)“尔”与“然”用法相同,只不过没“然”用得普遍:

1、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相隔上万里,对老朋友的关心还是这样(深切)。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七)“或”在上古是肯定性指示代词,例如:

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梁惠王上》)

2、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孟子·滕文公上》)

3、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15年)

(八)“莫”在先秦是个否定性无定代词。例如:

1、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自己在山沟里上吊死了而没有谁知道他。(指人)

2、天下之水,莫大於海。(《庄子·秋水》)——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宽阔的了。(指物)

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宣公2年)——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什么比它更大的了。(指事)

汉以后又产生出副词词性,例如:

1、秦王车裂商君以殉曰:“没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不要像商鞅一样造反。

2、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写信与妻子:“立即改嫁不要留在我家。”

三、特别指示代词:“者”、“所”

(一)“者”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指代具有某性质(状态)的人或物,或指代做某事的人,也就是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冶长)

2、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做的与不能做的在表现上有什么差异?

注意:“者”字无论是在判断句的主语后面表示提顿,或是在“有……者”名词性结构中,还是在时间名词“今”、“昔”、“古”、“曩”等后面,它都是语气词。例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列御寇)

3、曩者辱赐书,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司马迁《报任安书》)——前些时候接到你的来信,教导我要谨慎地与人交往,要把(向皇帝)推举贤人作为自己的任务。

(二)“所”字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

A它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例如:

1、夺其所憎与其所爱。(战果策·赵策)——夺了他所讨厌的人的官职来给他所喜爱的人。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大王的最大愿望可让我听听吗?B行为的对象范围较宽泛,所以后面还可再具体化,即接上具体的名词。例如:1、仲子所居之室……所食之粟。——住的房屋……吃的粮食

2、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史记·刺客列传)——和我要好的荆卿可以出使。

C注意区分“所字结构”与“者字结构”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我刚开始解剖牛的时候,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所见”指“见”的对象:牛。

2、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看见的人吃惊得还以为是鬼神。——“见者”指发出“见”这个动作的人。

D“所×者”=“所×”,例如:

1、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对他所喜爱的人,就曲解法律救活他;对他所讨厌的人,就绕者弯也要找寻法律根据来把他杀掉。

2、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实行它;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它。

E“所以”表工具、方式、原因等,“所为”也表原因。例如:

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那战争是用来禁止暴乱、除掉害人的乱人的,不是用来争夺的。

2、所以为君市义也。(战国策·齐策)——用来为你买义的方式。

3、所以报也。——报答的方式。

4、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古代的人大大地超过别人的原因没有别的。

5、此所以乱也。——这就是乱的原因。

6、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见将军的原因,是想用(这种办法)帮助赵国。

“所”字结构练习文段: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战国策·魏策四》)胥:等待。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其中,前三种是古代和现代都在使用的代词,后两种则是古代汉语所特有的。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代词,能够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做到准确地今译。学习时,还应注意代词在宾语前置句中的用法。 一、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 、“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 。“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 ,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 、“胡”、“曷”、“奚”。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 、“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 ,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 二、指示代词 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一般可译为“那” 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语文学习 分享到: 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 教材例句补例: 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可作前置宾语。例如: 1、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 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5、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补充: 1、“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郑风·匏有苦叶) 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第二人称 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重点:所有 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 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 皋陶曰:“朕言惠。”(《尚书·皋陶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大簋) “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 所字 重点:所有 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代词 带词种类意义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分人物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一些起取代作用的其他代词。 第一节人物代词 人物代词包括第一人物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取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祗见於《尚书》,例如: (1)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2)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说命》) “吾”和“卬”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

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卬”只见於《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真入雅言。例如: (1)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大诰》)——按:越:语气词。 (2)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匏有苦叶》)——按:涉,徒步过河。须:等待。 “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說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詳)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縢》) (2)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诗经·周颂·闵予小子》)(3)(齐侯)对曰: 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 《左传·僖公九年》)——按:唐·孔颖达《左傅正义》引犍为文学舍人《尔雅注》曰:“余,谦卑之身也。”“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例如: (1)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我”则是既无谦卑卑也无尊崇、倨傲义的通种说法,所以在“吾”字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代词 代词代替名词、动、形或数量词的词 古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种是辅助代词“者”和“所”。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又叫自称、对称、他称。 1、第一人称,常见的有“吾”、“我”、“予”、“余”等。 (现代汉语,“我”、“咱”可作主、宾、定、状)古的代词,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全同。“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的用法在上古只作主语,很少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晋,我吾亲也,岂信我哉?《左传》 如果作宾语,也只限于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但到了汉代以后,“吾”作宾语的用法就比较常见,如: 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 上古第一人称还有朕,台(yì),卬(áng)朕可作定,也可作主。 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我的先父叫伯庸。 朕:在先秦时期用于一般人的自称,到秦始皇时便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台恐德弗类。《尚书》 我恐怕自己的品德不善。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每天进善言,帮助提高我的品德。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别人过河了我还没,我要等我的朋友。 2、第二人称,对称。(现代“你”,可作主定、宾、状) 古常见:尔、汝(女)、若、乃、而。 尔、汝、若,可作主、宾、定。 尔无我诈(欺骗),我无尔虞(防备)《左传》 (尔)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论》 若毒(痛苦,以之为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苦赋,则何如?《捕》 五侯九伯,女实证之,以夹捕周室《左传》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就是哪些 语文学习 分享到: 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与“孤”。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您、您的、您们、您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她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她、她的、她们、她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她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 教材例句补例: 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可作前置宾语。例如: 1、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 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就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5、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补充: 1、“卬”也就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郑风·匏有苦叶) 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第二人称 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古人相见时多不直接称“尔汝”,如相称,则或表轻贱,或表关系十分亲密。

古代汉语代词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各分作几类,常用的有哪些? 2.无定代词“或”和“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3.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说明其所属的类别: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3.树成阴而众鸟息焉。(劝学)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北冥有鱼) 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8.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天论) 9.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1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北冥有鱼) 11.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自荐) 12.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韩信拜将) 1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4.之二虫又何知?(北冥有鱼) 15.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16 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天论) 17 庶斯楼之不朽也。(黄冈竹楼记) 18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晋灵公不君) 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词性、词义: (1)或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2.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历山之农者侵畔) 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4.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2)莫 1.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公输)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谏弭谤)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天论)(3)所 1.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韩信拜将)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 3.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庖丁解牛) (4)所以 1.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察今)2.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3.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韩信拜将) 4.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自知)

古代汉语代词教案资料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代词 带词种类意义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分人物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一些起取代作用的其他代词。 第一节人物代词 人物代词包括第一人物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 í)”“卬”。“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取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祗见於《尚书》,例如: (1)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2)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说命》) “吾”和“卬”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

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卬”只见於《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真入雅言。例如: (1)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大诰》)——按:越:语气词。 (2)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匏有苦叶》)——按:涉,徒步过河。须:等待。 “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說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詳)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縢》) (2)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诗经·周颂·闵予小子》) (3)(齐侯)对曰: 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 《左传·僖公九年》)——按:唐·孔颖达《左傅正义》引犍为文学舍人《尔雅注》曰:“余,谦卑之身也。”“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例如: (1)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 (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 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论语·xx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 “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 此例《史记》翻译成“xx曰: ‘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 “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

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 “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 “xx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xx于众坐问xx: “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 (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 “此何物?”曰: “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 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古代汉语 代词副词

代词 一、代词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代词是具有称代和指示作用的一个特殊词类。又叫“指代词”。它数量少,用法复杂,可替代多种词类,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大体分为体词性代词和谓词性代词。前者和名词、数量词功能接近;后者和动词、形容词、副词功能接近。现在一般按意义和作用把代词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部分指示代词、部分疑问代词,具有体词功能,是体词性代词;部分指示代词、部分疑问代词,具有谓词功能,是谓词性代词。代词不仅代词,也可代词组、句子或语段,并有好多活用情况。 古代汉语代词同现代汉语代词比较,差异很大。学习古代汉语代词,一要知道有哪些类,每类包括哪些词;二要知道他们是体词性还是谓词性,在句子中做什么句子成分;三要知道相当于现代汉语什么词,如何对译。 二、代词分类 (一)人称代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和反身自称之分 1.第一人称:吾、余、予、我、朕、台(yi2)昂(ang2) (1)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左·子产论尹何为邑》(2)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先秦一般人都可用“朕”,秦始皇起“朕”成为帝王自己的专称) (3)曰“余病矣。”(《左·鞌之战》) 2.第二人称:汝、女(ru3)尔、若、而、乃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齐桓公伐楚》) (2)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国语·勾践灭吴》)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宣十五年》) (4)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陈涉起义》) (5)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史·平原君列传》) (6)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3.第三人称:之、其、厥、彼 (1)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僖三十二年》)(其:师之;它的)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庄十年》) (3)射其元王,中厥目。(《左·成十六年》) (4)彼竭我盈,故克之。(《左·庄十年》) 秦汉以前,“其”只用作定语;“之”只用作宾语。魏晋以后,“其”也偶作主语、宾语或兼语;如:“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宋书·刘劭传》)“修德使其来,羁縻故不绝”。(杜甫《留花门》)(“之”不作主语,古汉语语意上该用第三人称的地方,就只好:一是重复所称代的人名,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襄十五年》)二是省略主语,如“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4.反身代词:自、己、身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年》)(自:自己,作主语。注意:要与作状语的副词“自”区别比较:“汤自把斧钺以伐昆吾。”)(《史·殷本纪》)意义上,代词:自己;副词:亲自。句子成分,代词作主语,副词作状语。) (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身:自己,我,作主语。注意:要与作状语的副词“身”区别,“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战国策·楚策》)意义上,代词:自己;副词:亲自。句中成分,代作主语,副作状语。)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有两种情况要注意:一是,没有单复数之分,是表单数还是复数,由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的代词 一古今汉语代词异同的情况 1 同: 都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 2异; ⑴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a无定代词莫或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现代汉语必须用词组的形式去表现它。 b 辅助性的代词所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⑵古代汉语的代词有许多都使用了同现代汉语不同的形式。 a 第一人称: [我] 吾余予朕 b 第二人称: [你] 女(汝)尔而乃若 c 指示代词: [这、那] 彼夫斯是 d 疑问代词: [哪、什么] 安孰胡奚何曷盍 ⑶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体例不完备,没有真正的纯粹的第三人称 代词 二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吾予余朕 我: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 吾:吾与汝毕力二而平险。(列子) 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予: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朕: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女:居(坐下),吾语女。(论语) 汝: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

尔: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 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乃: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而: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定14) ※人称代词形式繁复,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至今也没有研究出一个所以然出来,但有两种情况是可以肯定的: 1由于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的书写习惯,比如: 余、予古同音,但在尚书里都用予,在左传里都用余。 又比如: 女、汝《尚书》用“汝”,《论语》用“女”。 ※书写形式不同,纯粹是各人书写习惯不同罢了,而没有什么语法上或词汇上的讲究的。 2语法特点不同 有时候,在同一部书里,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乃至同一个句子中,同一人称却用了不同的形式,就不能认为是习惯使然了,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龙》) 今者吾丧我。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孟子〃《公孙》)※都可以做主语,如1、3句。 ※“我”只能做宾语(如2句),“吾”只能作定语(4句)。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象“吾、我、尔、汝”等,都是既可以用于单数,也可以用于复数: 吾吾与汝毕力而平险。 若若皆罢去(西门豹治邺) 我我吾尔诈,尔无我虞 有时,要明确地表示复数,可在代词后加一个表示等辈的词,构成一个词组去表示:侪曹辈属等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词类——代詞 代詞是代替名詞以及其他實詞或詞組的詞。主要作用在於行文時避免重復,以求文章簡潔。古代漢語的代詞主要有以下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無定代詞四類。 (一)人稱代詞 根據人稱代詞所表示的物件,可以將其分爲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代詞 主要代稱說話者本人。常用的有“我、吾、予、余”等,均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例: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莊子·逍遙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知我者,謂我心憂。(《詩經·王風·黍離》) 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爾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孫醜上》) 需要注意的是,“吾”在上古漢語的肯定句中一般不作賓語,在否定句中可以,但應該前置。例: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子皮曰:“厚,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表示第一人稱的代詞還有“卬、朕、某、儂”等。“朕”先秦可用於所有人,秦始皇以後,只用于皇帝。例: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 “卬”的用例不多,主要作主語,不作定語,少作賓語。例: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詩經·邶風·匏有苦葉》) 2、第二人稱代詞 主要代稱說話的對方。常用的有“女、汝、爾、若、而、乃”等。根據用法可以分爲兩類:“女、汝、爾、若”爲一類,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例: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衛風·碩鼠》)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衛風·碩鼠》)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列子·湯問》)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今爾出於涯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莊子·秋水》) 爾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左傳·襄公十五年》) 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而、乃”爲一類,一般作定語,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例: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分享到: 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 教材例句补例: 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可作前置宾语。例如: 1、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

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5、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补充: 1、“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郑风·匏有苦叶) 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第二人称 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古人相见时多不直接称“尔汝”,如相称,则或表轻贱,或表关系十分亲密。例如: 1、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杨伯峻《孟子译注》注:“受尔汝之实指受人轻贱的言行。”译文:“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实际言行扩而充之,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于义了。” 2、其俗无尊卑皆汝之。(晋书·姚弋仲载记)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精选所字精选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重点:所有 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 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 皋陶曰:“朕言惠。”(《尚书·皋陶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大簋) “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古文中的人称代词

古文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其、朕”等六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谦称 ?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称其名。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外:“臣、不肖、小人、猥、在下”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 ?“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 ?如: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子、而、乃、若”等七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 ?“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汝:汝是大家子 ?尔:尔等 ?若:若属皆且为所虏 尊称 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 2、古人多用“子、足下、君、公、大王、殿下陛下(对君王)”尊称别人,相当于“您”。 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②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厥、他、渠”等六个。其中以“彼、之、其”三个为常见。 ?彼: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之:公与之乘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斯、此、然、兹; 疑问代词:何、曷、胡、奚、安、焉、孰;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人稱代詞有“吾”“我”“予”(余),“女”(汝)“爾”“若”“而”“乃”,“其”“之”等。 (1)“吾”“我”“予”(余)都屬於第一人稱。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孟子·梁惠王上) 啟予足,啟予手。(論語·泰伯) 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孟子·公孫丑下) 余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楚辭·離騷) 在上古漢語裏,“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吾”可以用作 主語、定語,但一般不用作賓語。《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能換成“今者我喪吾”或“今者吾喪吾”。但是這只是位置的關係;如果在否定句裏,賓語放在動詞的前面,卻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我勝若,若不吾勝。(莊子·齊物論) (我勝你,你勝不了我。) (2)“女”(汝)“爾”“若”“而”“乃”都屬於第二人稱。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去到你的家。指出嫁。) 誨女知之乎?(論語·為政) 爾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孫丑上) 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 五侯九伯,若實征之,以夾輔周室。(史記·齊世家)

(左傳作“女實征之”。) 吾翁即若翁。(史記·項羽本紀) 吾語若。(莊子·人間世)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 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項羽傳) “而”和“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用作賓語(連否定句的賓語都不能)。它們一般也不用作主語。這樣,常見的情況就只是用作定語了。 (3)“其”和“之”同屬第三人稱,“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他的”“她的”“它 的”;“之”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他”“她”“它”。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孟子·公孫丑上)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左傳成公三年) 愛共叔段,欲立之。(左傳隱公元年) 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語,“之”字只能用作賓語。 在上古漢語裏,“其”字不能用作主語。在許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語,其實不是的;這是因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簡單的一個名詞,而是名詞加“之”字[1]這種“之”字的用法將在《连词介词》小节中讨论。例如: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不見其入”等於說不見師之入。)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隱其無罪而就死地”等於說隱牛之無罪而就死地。) 這些地方的“之”字不能譯為現代漢語的“的”。同理,這些地方的“其”字也不能譯為“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譯為“他”、“她”、“它”。但是,從語法結構上看,正如這些地方的名詞必須認為是定語一樣,“其”字也必須認為是定語,不能認為是主語。因為這種“其”字只能和後面的成分合成一個片語作整個句子的主語(如“其負大舟”)或賓語(如“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