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铙歌鼓吹曲·东蛮》(作者-柳宗元)唐诗赏析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作者-柳宗元)唐诗赏析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作者-柳宗元)唐诗赏析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作者:柳宗元)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的作者是柳宗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50卷第14首。《唐铙歌鼓吹曲东蛮》是组诗《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的最后一首诗。此诗描述东蛮首领谢元深来朝之事。

【原文】

既克东蛮,群臣请图蛮夷状,如《周书王会》,为东蛮第十二[1] 作者:唐柳宗元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2]。自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王卒如飞翰,鹏骞骇群龙[3]。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4]。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5]。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6]。广轮抚四海,浩浩如皇风[7]。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

【注释】

[1]《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皆尊畏之。贞观三年(629),元深入朝,冠乌龙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縢(tng 疼,封闭)而着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以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于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隶黔州都督府。[2]谢氏:指东蛮首领谢元深。冠带:借指士族、官吏。海中:海,指黔西滇东之洱海。海中,指黔西到滇东之洱

海一带。[3]飞翰:高飞之鸟。骞(qiān千):高飞貌。[4]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意思是东蛮君臣被拘系俘虏。累累:接连成串,言其多也。[5]百辟:辟,唐王的人。百辟,引申为众蛮夷头目。[6]睢盱(suī xū虽须):朴素貌,亦有仰视之意。乖:行为欠正常。咿嗢(yī w衣袜):言语不明。[7]广(gung逛)轮:东西为广,南北为轮,指土地面积。引申为大唐。

【译诗】

酋长元深谢氏裔,世袭为官东蛮中。自称异世方外客,圣恩至道无以通。一日王师如鹏至,穿云破雾可惊龙。轰然霹雳从天降,元深始识神武功。君臣系颈为俘虏,纷纷北面而朝贡。臣民君王思归顺,李唐伟业如山崇。蛮夷头目拜天子,愿绘陛下英武容。犹若西周《王会书》,世世代代传无穷。蛮夷面圣百态现,言语九译方可通。唐王恩宠及四海,臣民共沐大唐风。铙鼓声中歌诗颂,壮我军威气如虹。

【赏析】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是《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的第十二首。《东蛮》为五言诗,似乐府作品,又如古诗风味,一韵到底。在此诗中,诗人盼统一颂太平的爱国情怀表现得非常突出。李世民登基后,各国诸侯、四方蛮夷均朝拜请服,全国上下一片娱乐升平,诗人追怀当年情景,喜不自禁,绘形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东蛮首领谢元深来朝的盛况,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广轮抚四海,浩浩如皇风。但到诗人所处的唐宪宗时代,已经不可能如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实为可悲。这首诗,乐中寓悲,可谓一绝。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柳宗元是中国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游历永州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