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气质量

改善大气质量
改善大气质量

选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2、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选题目,自主设计展演形式,通过多种主题活动,分析、讨论大气污染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案,培养其表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的分析,理解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并富有责任心的生活态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大气主要污染物是熟悉的,但对形成酸雨的过程和原理不是十分熟悉,对于臭氧空洞的形成是怎样受到氟利昂破坏这一反应原理也是比较陌生,对于温室效应也只是停留在二氧化碳层面。并且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文科生,知识的难度和广度都不宜延伸。因此在教学上应讲究一定的策略,应采取把学科知识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的方式,体现主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老师创造的情景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化学的乐趣。同时获得知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硫酸型酸雨的两种形成途径和臭氧层受损的化学反应原理

四、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给出七个题目,学生自选题目,自主设计展演形式(如自绘画报、自制展板、拟写倡议书等),并收集整合材料,确定本组汇报代表,以在课上分享与交流。

教师:收集庄河景点视频,拍摄校园及庄河天空图片,网上选取大气污染图片、雾霾指南视频等。

五、“改善大气质量”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一条关于空气质量的新闻。

师:刚刚播放的新闻中频繁出现一个词,空气质量预报,我们每天常听的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通常预报未来几天的温度,是否降雨,风有几级等等。那么空气质量预报都预报什么呢?

【PPT播放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师:这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气质量预报,指出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PM10的污染指数,通过这些污染指数确定首要污染物为PM10。根据这些指数判定该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良。当然除了这些污染物还有PM2.5 固体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如果严重超标,将污染到我们的大气同时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我们学第一课时大气污染的危害。

【活动一】第一组学生展示课题:从空气质量报告入手,分析庄河大气质量。

师:首先有请第一组同学,为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庄河市近几日的空气质量状况。

学生台前展示及讲解:

师:可见我们庄河真所谓是,“庄河其实并不远,这里的空气有点甜。”

【PPT播放庄河高中校园的蓝天白云图片】

师:蓝蓝的天空映衬着知性的哈佛红,我们学校的颜色和哈佛大学的颜色相同。还有屹立着的双子楼。我们每天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不是很幸福呀?这是今天上午课间操老师在办公室拍摄的我们校园的美图和前几天从阳台上拍摄的庄河蓝天。可谓是天高云淡,清空万里。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们这么幸福,每天都能呼吸到这么清新的空气。

【PPT播放北京雾霾天气图片】

师:这是哪里?北京电视台吧?能看清吗?为什么?雾霾。大家知道北京前几天的雾霾天气很严重,这种恶劣的天气还伴随着降雨,人们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锻炼,只能带着厚厚的防雾霾口罩出门。所以,一个清洁的大气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离开清洁大气的人类就像离开了水的鱼。那么洁净大气的组成以及大气中的污染气体有哪些呢?

【活动二】第二组同学展示课题:大气的组成和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师:有请第二组同学代表为大家讲解一下大气组成和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学生台前展示及讲解:

师:讲解的非常全面。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可以分为六大类,硫氮碳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烷以及可吸入颗粒物。其中氮的氧化物都是有毒的,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相同,都是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这些污染气体可分为两个来源。一,自然因素:火山爆发:火山喷口产生二氧化硫气体,雷雨天气:可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二,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最多):如汽车尾气:产生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等。工厂尾气:产生氮氧化物。

那么,这些污染气体带来危害是什么呢?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常见的三种大气污染问题。

【活动三】第三组同学展示课题:“空中死神”酸雨。

师:有请第三组同学代表为大家介绍“空中死神”酸雨。

学生台前展示及讲解:

师:描述不但全面,而且语言是非常流利的。可见准备非常充分。

问:大家听得也非常认真。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用PH值等于5.6来衡量是否为酸雨呢?

明确:空气的组成中有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溶于水微弱电离,所以正常雨水都成酸性,所以我们用5.6俩作为衡量标准。

师:酸雨的成因是很重要的因为涉及到我们如何来防治酸雨,酸雨的两种元凶气体是谁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那他们发生了什么反应呢?通过微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在预习案中完成了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是××同学的预习案,完成的非常认真,并且表述准确.通过他的学案再来明确一下硫酸型酸雨的两种形成过程。

【PPT播放酸雨危害图片】

师:老师收集了图片来巩固一下酸雨的危害。经历了酸雨腐蚀的西瓜,表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坑。还有同样的鸡蛋壳。特别是对文物古迹、雕塑绘画和人文景观的腐蚀作用尤其显著,美丽的雕塑也被腐蚀的面目全非,成片的森林也失去了原有的生机。酸雨是不是很严重呀。1998年,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减少木材630万立方米,相当于损失30亿元。在广东,酸雨每年造成的损失达40亿元。可见,酸雨的威力之大。

可见我国酸雨情况之严重,刚刚三组同学已经说过,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说,主要以化石燃料为主,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另外我们国家的私家车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氮氧化合

物的含量也随之增多。所以,我国的酸雨情况是比较严重的。根据酸雨的来源,我们国家对酸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变能源结构,研制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改造锅炉,提高燃烧率,消除工业烟尘、处理尾气,加强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等。那么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下一课时进行相应的研究。

【活动四】第四组同学展示课题:谈谈你认识的臭氧空洞。

师:下面我们一起聆听一下第四组同学眼中的臭氧空洞。

学生台前展示及讲解:

师:表述的全面而流利。

这是1979年和1998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时隔二十年之久,臭氧层明显变少。通过微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在预习案中完成了臭氧被氯原子破坏的过程.弗氯烃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这是××同学的预习案。那么氯原子起什么作用,催化剂。其中呢,一个氯原子能破坏十万个臭氧分子,并且能在大气中存在十年以上,威力之大,时间存活之久。所以对于臭氧空洞的治理我们主要是防止氟氯代烃的使用。我们国家甚至世界都在采取补天行动,比如蒙特瑞利而协定书,或者维也纳公约等等都是关于臭氧层保护问题,主要呢是要防止或者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

【活动五】第五组同学展示课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师:下面我们随着第五组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

学生台前展示及讲解:

师:表述的非常清晰。这是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平均温度已经上升0.6~0.9摄氏度。原因是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玻璃房将地球扣在里面,热量散失不出去,地球就出汗了。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看看这两只企鹅,站在了仅剩的一块冰上,只能说:“明天我们能去哪里呢?”其实,这两只企鹅也代表了我们人类自己,如果继续这样破坏环境,那么人类也将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温室效应如何来治理呢,我们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方法,调整能源结构,因为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防止氟利昂的使用等。另外,在课前我们知道北京的雾霾天气很严重,所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关于雾霾危害的小视频。

【活动六】第六组同学展示课题: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什么?

师:治理大气,迫在眉睫。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大气,爱护环境应该从我们自身作起。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从身边可以做到的为环境保护可以做出的贡献。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开始。

师:下面看看第六组同学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台前展示及讲解:

师:今天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能为我们的明天带来美好的生活。

【活动七】第七组同学展示课题:拟写一份环保倡议书,领读全体同学。师:有请七组同学领读大家他们组同学自己拟写的环保倡议书,大家起立。学生台前领读倡议书:

师: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在临终前对儿子刘禅的忠告,意要告诫儿子,不要轻视小事,在保护环境中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做到如此,事无大小,从善而行。

【活动八】随堂练习。

【播放视频】庄河美丽山水,蔚蓝天空的视频。

师:最后,我们一边闻着庄河甜甜的空气,一边欣赏着庄河的美景,结束今天的学习。

七、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

3、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

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

4、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

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八、作业

1、谈谈“杞人忧天”的合理性。

2、自己拟定一份环保倡议书,并做成美丽的海报,贴在在你所居住的小区。

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温室效应素材新人教选修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极其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法国学者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于1824年第一个提出温室效应。 一、定义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30C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

改善大气质量教案-(53820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1[人教版]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4.1.1 改善大气质量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甲醛是一种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3.了解燃料脱硫、废气处理中的化学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调查、讨论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途径。②实验:一氧化碳的毒性。③讨论:在田间或市区焚烧植物秸秆或枝叶以及垃圾的危害。④查阅资料:室内甲醛、放射性气体氡的来源及其危害,讨论如何减少、避免其对居室空气的污染。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播放]诗朗诵: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65年所作的一首诗 污染 ●易卜生 英国令人窒息的煤烟 慢慢散落到乡间 玷污绿色世界 扼杀所有生命 毒烟蔓延 遮天蔽日,翠谷失色 [解读]诗中所指的英国工业污染的相关背静。 [板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投影]以下是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一些事情: [思考与交流]1、请你就每件小事谈一谈为什么做这些小事可保护环境。 2、你能做到的保护大气环境的小事还有那些?请补充。 3、你所知道的大气成分有那些? [投影]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在房前屋后种树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少用室内杀虫剂 尽量利用太阳能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不吸烟 不燃放烟花爆竹 不焚烧秸秆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讲述]我们的地球被大气保卫着,大气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和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正在对大气造成污染。 [板书]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学生阅读] P78最后一自然段。 [回答] 大气污染物根据可分为颗粒污染物,硫的氧化物_____,氮的氧化物_____,___,碳氢化合物,以及__________等。______和_____都能产生大气污染物。 [板书]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等。 [投影]图4-2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 [讲述]大气污染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材料。例如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改变地球气候等“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板书]1、酸雨 [思考]正常雨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 [回答]正常雨水偏酸性,pH值约为6~7,这是由于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中,形成部分电离的碳酸: CO2(g)+H2O H2CO3H++HCO3- [讲解]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是大气污染现象之一。首先用酸雨这个名词的人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1852年,他发现在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上空的烟尘污染与雨水的酸性有一定关系,报导过该地区的雨水呈酸性,并于1872年编著的科学著作中首先采用了“酸雨”这一术语。 [板书] (1)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露、雹、霰)的总称。

改善大气质量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2.掌握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重点)3. 以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的破坏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掌握改善大气质量的途径。(难点)4.了解室内的一些主要污染物。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危害 (1)清洁空气的组成为N2、O2、稀有气体、CO2、少量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杂质。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危害 可吸入颗粒物大气中液体、固体状颗粒 物,又称飘尘 加重呼吸道疾病,其他有害 气体转化的催化剂 S的氧化物SO2、SO3酸雨 N的氧化物NO、NO2光化学烟雾、酸雨、破坏臭氧层 C的氧化物CO 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 碳氢化合物CH4、C2H6等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 氟氯代烃CF3Cl(氟利昂)等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 2. (1)概念:pH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 (3) 我国的酸雨主要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

3.臭氧层受损 (1)臭氧层及其作用 (2)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CCl 4、CH 4、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 2O 、NO 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都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 (3)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参与破坏臭氧层的反应: Cl +O 3―→ClO +O 2,O 3――→紫外线O 2+O ,ClO +O ―→Cl +O 2 总反应:2O 3―→3O 2 反应结果是O 3变成了O 2,Cl 在其中起了催化作用。 4.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主要有CO 2、CH 4、N 2O 、氟氯代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CO 2。 (2)危害与防治措施 二、改善大气质量 1.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化石燃料污染的成因 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H 、O 、N 、S 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

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1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简案 授课人:洪泽二中刘正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定研究方案、培养其表达、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抽象概括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表达交流的技能和探究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并富有责任心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方法: 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二是改善大气质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点:1、酸雨、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和对人类的危害;2、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教学难点: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和改善大气质量。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和环境或者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造成的危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为4000余人。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2、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3、目前,不仅在南极,在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现象,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已形成了面积约为南极臭氧空洞三分之一的北极臭氧空洞。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已经成为大气层中的第三个臭氧空洞。 因为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紫外线直射南极的几个地区,使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国深受其害,皮肤癌、白内障患者急剧增多,牧场上出现了失明的羊。 在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可可西里,一个叫达娃的小男孩得上了通常老年人才患的白内障,并已失明。这样的不幸不仅仅发生在达娃这一个孩子身上。近几年,当地几乎家家都有患眼疾的病人,家家都有失明的牲畜,十年间,那里的动物已减少了2/3。 4、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禁止焚烧农作物秸杆的紧急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目前,已进入“三秋”农事季节,我市农村地区对农作物秸杆实施焚烧处理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污染环境,毁坏树木和耕地,甚至引发交通、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特通知如下: 一、禁止在田间、林带随意露天焚烧农作物秸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城市郊区、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焚烧农作物秸杆。 二、各县、相关区政府要加强对禁止农作物秸杆焚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秸杆焚烧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负责。按通知要求立即进行层层部署,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加强巡查和指导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及时制止焚烧行为。 四、各县、相关区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妥善做好农作物秸杆的处置工作。想方设法指导并帮助农民开展秸杆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秸杆利用率,真正做到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杜绝秸杆焚烧现象。 五、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要广泛宣传秸杆焚烧的危害性,普及秸杆综合利

改善大气质量导学案

改善大气质量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 臭氧层受损和汽车尾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物 A、颗粒物:粉尘、烟、雾等。 B、有害气体: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NO2)、CO、碳氢化合物、 CH4、氟氯代烷(氟里昂)等 2、危害:多方面的,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雷地球的气候。 【过渡】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问题是目前大气质量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改善大气质量,应首先弄清楚大气污染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并以积极的防治。 【思考与交流】怎样的降水称之为酸雨可用哪些化学方程式来简单表示酸雨的形成 3、酸雨 正常雨水的pH=(由于所导致)酸雨的pH 原理:酸性氧化物(SO2、NO2等)与水反应生成酸

危害:具有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危害性 措施: 【学与问】酸雨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酸雨在瑞典,CaCO3粉末被喷洒到受酸雨影响的湖泊中,其中涉及了哪个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4、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作用: 参与破坏臭氧的反应: 总反应: 危害:紫外线大量进入,造成人体和生物体的损伤 措施: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思考与交流】臭氧层破坏的“罪魁祸首”是它们在破坏臭氧的过程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3.温室效应可能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试举一例阅读P82,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什么 5、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思考与交流】:P82 原因: 危害: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能导致两极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km 范围之内的,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处沿海,海平面升高无疑将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的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 二、改善大气质量 1.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改善燃煤的质量。 (2)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排烟设备等。 2CaCO3+O2+2SO2==2CaSO4+2CO2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了解这些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以及消除这些污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认识,了解其来源和危害,分析讨论其改善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析探究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充分认识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矛盾,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领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树立用科学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减少或消除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方法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投影】:几幅反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图片,引入干燥洁净空气的组成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而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导致了全球性 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入大气污染的来源。 二、新课教学 [板书] 第一节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物 A、颗粒物:粉尘、烟、雾等。

B、有害气体: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NO2)、CO、碳氢化合物、 CH4、氟氯代烷(氟里昂)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多方面的,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雷地球的气候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问题是目前大气质量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改善大气质量,应首先弄清楚大气污染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并以积极的防治。 【思考与交流】怎样的降水称之为酸雨?可用哪些化学方程式来简单表示酸雨的形成? (二)酸雨 正常雨水的pH=5.6(由于CO2(g)+H2O H2CO3H++HCO3-所导致) 酸雨的pH<5.6 原理:酸性氧化物(SO2、NO2等)与水反应生成酸 危害:具有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危害性 【投影】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图。引入臭氧层受损。 (三)臭氧层受损 阅读教材P74“臭氧层受损”内容,回答: 问题1、臭氧层有何作用呢? 问题2、什么原因导致了“臭氧空洞”的形成呢? 问题3、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自学后回答】

《改善大气质量》教学设计

《改善大气质量》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甲醛是一种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3、了解燃料脱硫,废气处理中的化学原理 1、掌握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2、经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大自然,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 2、感受大气污染带给生活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 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或者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消除或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视频演示法 积极思考,联系生活,合作探究 自制PPT课件、下载酸雨、臭氧层的有关视频 新课多媒体使用使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i L 教师活动 【导入】ppt展示诗歌《污染》,让学生朗读、欣赏,分析诗歌所描绘的内容 【引导学生活动】 深呼吸,分析空气中的成 分,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分析】以某年北京的一份 空气日报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地 方的空气质量 山 ---------------------------- 【提问】大气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带给生活的危害有哪些?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 【播放视频】酸雨的形成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 频:A、什么是酸雨? B、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C、酸雨有哪些危害? D、我们该如何防治酸雨 呢? [板书]酸雨形成原因: 2 SO2+O2 燮塁SO3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2H2SO3+ 02 輕 2H2SO4 2NO+O2=2NO2 2NO2+H2O=HNO 3+HNO2 学生活动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污染》,讨论诗歌的大 意,诗歌描绘了两种场景,一种是世外桃源是 的生活环境,一种是在各种污染下的生活环境, 大家都喜欢生活在第一种环境下 深呼吸,吸入的除了氧气还有氮气、水蒸气、 二氧化碳、粉尘颗粒、氨气等,干净清洁的空气 组成是不变的,以此可 以判断周围的空气是否被污染 学生相互交流,判断该地方空气受到污染,空气 污染物有、,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碳氢化 合物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因素-火山爆发「森林着火、■沙尘暴 人为因素:汽车尾气、工厂废气、人口增多等 危害:形成酸雨、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臭氧 层破坏等 认真观看视频 分析总结:酸雨是指pH小与5.6的降水。正 常雨水略显酸性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水 中 CO2+H 201H2CO3 一H ++ HCO 3「 酸雨的形成过程: 2 SO2+O2 輕SO3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2H2SO3+ 02 警2H2SO4 危害: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 长,危害渔业生产;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 化古迹,也危害人类键康。因此酸雨会破坏生态 平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防治:使用清洁能源、燃料的脱硫处理、少使 用汽车,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等 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 生好奇心,为新课做铺 垫 使学生活动,让学生自 己分析大气成分,增强 学生的课堂自主意识, 激活学生思维 以生活中空气日报为例, 让学生自己分析该空气 的质量,增强学生关注 生活的意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视频,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以及观 察和总结归纳能力

高中化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1.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的水电,相当于每年消耗5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控制( ) ①氮氧化物的排放②酸雨的形成③臭氧空洞扩大④温室效应⑤白色污染 A.①②④B.①②③④⑤ C.②④D.①② 解析:燃烧原煤将会产生大量的CO2和SO2,其中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故②④正确;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石油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所以①错误。 答案:C 2.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烹调时产生的油烟 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的温室效应 C.石材释放出的放射性有害气体 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解析:烹调时产生的油烟,石材等装饰材料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 答案:B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将石油蒸馏得到汽油,发生了化学变化 B.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会加剧温室效应 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 D.汽车尾气的“黑烟”会增加空气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解析:石油蒸馏属于物理变化,A错;碳氢化合物会加剧温室效应,B对;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是引发光化学烟雾的“元凶”,C对;尾气中“黑烟”是未完全燃烧的炭粒,D对。 答案:A 4.下列关于酸雨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B .酸雨是指pH >5.6的雨水 C .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缩小 D .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A 项错误;酸雨是指pH <5.6的雨水,B 项错误;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扩大,C 项错误。 答案:D 5.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pH ,得到下列数据: (1)酸雨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使大气中________气体增多,与降水结合而形成的。请写出酸雨形成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酸雨放置时pH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生物知识,对某市的酸雨防治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三条)。 解析:①酸雨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它的酸性较强。②对污染的防治方法一般是控制污染源和对污染进行处理。 答案:(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SO 2+H 2O H 2SO 3,2H 2SO 3+O 2=====催化剂2H 2SO 4,2SO 2+O 2 2SO 3,SO 3+H 2O===H 2SO 4,3NO 2+H 2O===2HNO 3+NO (2)雨水样品中的SO 2和H 2SO 3不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生成H 2SO 4,随着时间的延长,雨水样品中的H + 浓度增大,pH 下降;氧化完全后,形成H 2SO 4稀溶液,pH 不再变化 (3)①控制污染源;②寻找并使用清洁能源;③大力开展绿化,适当种植柳杉等树木;④使用无铅汽油,淘汰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机动车等;⑤使用微生物脱硫;⑥改进工艺流程;⑦加大环境管理力度(任写三条)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的是( ) A .O 2 B .N 2 C .CO 2 D .NH 3 答案:D 2.随着机动车的拥有量逐年升高,机动车尾气的污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学案精品版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学 案精品版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目前室外空气污染造成的问题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 烟雾、雾霾等等。 2、能够说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污染物,知道这些污染物的来源。 3、能够列举出几种相应的治理措施。 4、能说出室内污染物及其来源,能列举保持居室空气清新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能够说出应对和解决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 《一》用思维导图法归纳知识点。 《二》案例分析 1、除了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自然原因,人类活动是 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燃煤就是其非常重要 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减少室内污染(CO 、尼古丁、苯、苯甲醛、氡 臭氧层空洞 雾霾 酸雨 光化学烟雾 温室效应 颗粒物 硫的氧化物(S O 2和 S O 3)及氮的氧化物(N O 和N O 2) C O 碳氢化合物 氟氯代烷 危 害 措施 污 大气

的原因之一。煤的部分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课本76页 图4-6),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煤的结构,从其组成元素分析,你认为煤在 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污染及有害物质? (2)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温馨提示]阅读课本73页(酸雨形成的原因)、76页和77页(酸雨的治理措施)。 (1) (2) 2、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是减 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污染的重要措施。右图 (课本77页图4-7)是煤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思考:煤的气化、液化与之前所学的干馏、 蒸馏分别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温馨提示] ●蒸馏:根据液态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将各成分 分离的方法. ●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 ●气化:将固体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C + H2O === CO + H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第四章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 (1)洁净的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少量______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见下表: 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危害可吸入 颗粒物 大气的中液体、固体状颗粒物,又 称____ 加重呼吸道疾病、其他有害气体转 化的催化剂硫的氧化物__________ ____ 氮的氧化物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碳的氧化物__________ 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 碳氢化合物__________ ________ 氟氯代烃__________ 温室效应、________ 222232x 化学烟雾、酸雨CO CH4、C2H6温室效应CFCl3(氟利昂等) 破坏臭氧层

4.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2)危害:导致两极冰川的____,使海平面____;气候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4.(1)CO2、CH4、N2O、氟氯代烃CO2(2)融化上升 正常雨水偏酸性,但为什么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高? 提示: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所以冬天会有较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此外,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发电厂会燃烧更多的燃料以提供热量,所以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高。 ?综合拓展 一、氮氧化物的污染 引起大气污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用NO x表示。氮氧化物的人为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而汽车尾气则是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其反应机理为:O2―→O·+O O·+N2―→NO+N· N·+O2―→NO+O·2NO+O2―→2NO2 因此,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环节。如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尾气中的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向大气的排放。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臭氧层受损和汽车尾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思考与交流]环境保护随手可做的小事 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从节约能源,吸收CO 2 气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物 A、颗粒物:粉尘、烟、雾等。 B、有害气体: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 )、氮的氧化物(NO,NO 2 )、CO、碳氢化 合物、 CH 4 、氟氯代烷(氟里昂)等 2、危害:多方面的,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地球的气候。 3、酸雨 正常雨水的pH=5.6(由于空气中CO 2 溶于雨水所导致) 酸雨的pH<5.6 原理:酸性氧化物(SO 2、NO 2 等)与水反应生成酸 SO 2+H 2 O==H 2 SO 3

2H 2SO 3 +O 2 ==2H 2 SO 4 (大气中的烟尘等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3NO 2+H 2 O==2HNO 3 +NO 危害:具有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危害性措施: [学与问] 4、臭氧层受损 作用:臭氧层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 破坏原因: Cl+O 3→ClO+O 2 , ClO+O→Cl+O 2 总反应:O + O 3→ 2O 2 危害:紫外线大量进入,造成人体和生物体的损伤 措施: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科学史话]了解:氟氯代烷的功与过 5、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思考与交流]: 原因:温室气体含量增多 危害: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能导致两极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km 范围之内,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处沿海,海平面升高无疑将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的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 思考:设想如何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改善大气质量 1.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改善燃煤的质量。 (2)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排烟设备等。 2CaCO 3+O 2 +2SO 2 ==2CaSO 4 +2CO 2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word教案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甲醛是一种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3.了解燃料脱硫、废气处理中的化学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活动与探究: ①调查、讨论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途径。②实验:一氧化碳的毒性。③讨论:在田间或市区焚烧植物秸秆或枝叶以及垃圾的危害。④查阅资料:室内甲醛、放射性气体氡的来源及其危害,讨论如何减少、避免其对居室空气的污染。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播放]诗朗诵: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65年所作的一首诗 污 染 ●易卜生 英国令人窒息的煤烟 慢慢散落到乡间 玷污绿色世界 扼杀所有生命 毒烟蔓延 遮天蔽日,翠谷失色 [解读]诗中所指的英国工业污染的相关背静。 [板书]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投影]以下是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一些事情: [思考与交流]1、请你就每件小事谈一谈为什么做这些小事可保护环境。 2、你能做到的保护大气环境的小事还有那些?请补充。 3、你所知道的大气成分有那些? [投影]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在房前屋后种树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少用室内杀虫剂 尽量利用太阳能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不吸烟 不燃放烟花爆竹 不焚烧秸秆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讲述]我们的地球被大气保卫着,大气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和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正在对大气造成污染。 [板书]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学生阅读] P78最后一自然段。 [回答] 大气污染物根据可分为颗粒污染物,硫的氧化物_____,氮的氧化物_____,___,碳氢化合物,以及__________等。______和_____都能产生大气污染物。 [板书]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等。 [投影]图4-2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 [讲述]大气污染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材料。例如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改变地球气候等“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板书]1、酸雨 [思考]正常雨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 [回答]正常雨水偏酸性,pH值约为6~7,这是由于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中,形成部分电离的碳酸: CO2(g)+H2O H2CO3H++HCO3- [讲解]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是大气污染现象之一。首先用酸雨这个名词的人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1852年,他发现在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上空的烟尘污染与雨水的酸性有一定关系,报导过该地区的雨水呈酸性,并于1872年编著的科学著作中首先采用了“酸雨”这一术语。 [板书] (1)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露、雹、霰)的总称。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 2.知道全球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损、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以及人类采取的措施。 科学家警告称,温室气体不仅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正成为威胁人类的一个主要杀手。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由温室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超过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温室气体有哪些?

提示:CO2、N2O、CH4、O3、氟氯代烷等。 一、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 1.大气组成 洁净的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________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思考:以煤为燃料时,为何会造成大气污染?

二、酸雨 1.酸雨的概念 正常雨水的pH约为_________,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中所导致。 酸雨的pH__________,是由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2.我国酸雨类型 我国的酸雨主要以__________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思考:酸雨久置后pH如何变化? 三、臭氧层受损 1.臭氧层的含义 自然界中有______的臭氧集中在距地面15~50 km的____________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 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________,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__________和含溴的卤代烷烃、CH4、CCl4、________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 四、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 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 2.危害 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气候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思考:臭氧层对人类和生物有保护作用,是不是大气中臭氧越多越好呢? 答案:一、1.N2 O2稀有气体CO2水蒸气 2.飘尘破坏臭氧层 思考 提示:①若空气不足,煤燃烧不完全会产生CO;②煤燃烧时会产生固体颗粒物,随烟气排入大气;③煤中含硫,燃烧产生SO2;④硫和氮的氧化物会形成酸雨。 二、1.5.6 小于5.6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2.硫酸型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思考 提示:pH会变小。因为酸雨久置后其中的弱酸H2SO3被氧化为强酸H2SO4。 三、1.90% 大气平流层 2.紫外线 3.氟氯代烷氮氧化物 四、1.CO2 CH4 N2O 氟氯代烷CO2 思考 提示:在空气中存在的稀薄的臭氧能够杀灭细菌、净化空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可防止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但是空气中过量的臭氧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它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而引发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