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内容和要求(新)

#研究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内容和要求(新)
#研究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内容和要求(新)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

一、灰度图像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1、 实验任务

对一幅灰度图像实现快速傅立叶变换(DFT ),得到并显示出其频谱图,观察图像傅立叶变换的一些重要性质。 2、 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原理

傅立叶变换是一种常见的图像正交变换,通过变换可以减少图像数据的相关性,获取图像的整体特点,有利于用较少的数据量表示原始图像。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如下:

11

2(

)00

(,)(,)ux vy

M N j M N

x y F u v f x y e

π---+===

∑∑

傅立叶反变换为:

112(

)00

1

(,)(,)ux vy M N j M N

u v f x y F u v e

MN

π--+===

∑∑

式中变量u 、v 称为傅立叶变换的空间频率。图像大小为M ×N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电路的迅速发展,离散傅立叶变换已经成为数字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离散傅立叶变换需要的计算量太大,运算时间长。库里和图基提出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空间,

因此本实验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来得到一幅灰度图像的频谱图。

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思路是把序列分解成若干短序列,并和系数矩阵元素巧妙结合起来计算离散傅立叶变换。若按照奇偶序列将X(n)进行划分,设:

()(2)

()(21)g n x n h n x n

=??=+? (n=0,1,2,…,12N -)

则一维傅立叶变换可以改写成下面的形式:

1

0()()N mn

N

n X m x n W -==∑

11220

()()N N mn mn

N N n n g n W h n W --===+∑∑

1122(2)(21)

(2)(21)N

N m n m n N N n n x n W x n W --+===++∑∑

11220

2

2

(2)(21)N

N mn mn m

N N N

n n x n W x n W W --===++∑∑

=G(m)+m

N W H(m)

因此,一个求N 点的FFT 可以转换成两个求

2

N

点的 FFT 。根据以上公式推导直到2点的FFT 为止,这时可以由原始数据X (n )直接求出。根据傅立叶变换的可分离性,图像的二维FFT 可以由先对图像的行进行一次一维FFT ,再对结果按列进行一次一维FFT 得到。 4、实验步骤

(1)

实现灰度图像读取、保存模块;

(2)编程实现图像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3)将得到的频谱图显示出来。

5、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大小为256×256的灰度图像couple.bmp。原始图像和快速傅立叶变换后的频谱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couple.bmp 图2 FFT图

观察可以得到,图像的能量集中在低频部分。另外,要显示出图2的结果,必须将图像的频谱原点移动到图像中心。

6、实验心得

二、灰度图像的直方图均匀化

1、实验任务

⑴进一步掌握灰度图象直方图的概念,性质;

⑵对一幅灰度图象实现直方图均衡化,对比修正前后的图像效果

⑶通过Matlab或VC++开发环境,编程实现灰度图象的直方图均匀化处

理。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集成开发环境。

直方图均衡也称灰度均衡,目的是通过点运算使输入图像转换为在每一灰度级上都有相同的像素点数的输出图像(即输出的直方图是平的)。 按照图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

00

()A

D MAX

B A i i D D f D H A ===

∑01

()()p x H x A =

其中()H x 为直方图,

0A 为图像的面积。

设转换前图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r p r ,转换后图像的概率密度函数

()s p s ,转换函数为()s f r =。由概率论知识,我们可以得到:

()()

s r dr

p s p r ds =

这样,如果想使转换后的图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1(即直方图为平的),则必须满足:

()r ds

p r dr =

等式两边对r 积分,可得:

0001()()()r

r

r s f r P u du H u du

A ===??

该转换公式被称为图像的累积分布函数。 直方图均衡的转换公式为:

00

()()A

D M A X B A D D f D H u du A ==? 对于离散图像,转换公式则为:

()A

D MAX

B A i

i D D f D H

A ===

⑴实现灰度图像读取、保存模块;

⑵编程实现图像的直方图均衡。

5、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大小为256×256的灰度图像couple.bmp。原始图像和直方图均匀化处理后的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couple.bmp 图2 直方图均衡后

三、图像平滑处理

1、实验任务

⑴理解图像噪声,模板等概念;

⑵掌握邻域平滑法原理及实现方法;

⑶掌握中值滤波法原理及实现方法;

⑷通过Matlab或VC++环境编程实现对一幅有噪声的灰度图象的邻域平

滑处理和中值滤波处理去除噪声。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原理:

⑴邻域平均法

图像平滑处理就是用平滑模板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减少图像的噪声。平滑模板的思想是通过一点和周围邻域内像素点的平均来去除突然变化的点,从而滤掉一定的噪声,其代价是图像有一定程度的模糊,减少图像的模糊是图像平滑处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当模板中所有系数都取同样的值时,称其为Box模板,常用的3×3和5×5模板如下:

3×3平滑模板5×5平滑模板利用Box模板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又称为邻域平均法平滑处理。Box模板对当前像素及其相邻的的像素点都一视同仁,统一进行平均处理,这样就可以滤去图像中的噪声。

⑵中值滤波法

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的信号处理方法,和其对应的中值滤波器是一种非线性的滤波器。中值滤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克服线性滤波如最小均方滤波、均值滤波等带来的图像细节模糊问题,而且对滤除脉冲干扰及图像扫描噪声最为有效。由于在实际运算过程中不需要图像的统计特征,因此也带来不少方便。

中值滤波一般采用一个含有奇数个点的滑动窗口,将窗口中各点灰度值的中值来替代指定点(一般是窗口的中心点)的灰度值。对于奇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按大小排序后,中间的数值;对于偶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排序后中间两个元素灰度值的平均值。对二维中值滤波来说,窗口的形状和尺寸对滤波器的效果影响很大。不同图像内容和不同使用往往选用不同的窗口形状和尺寸。常用的二维中值滤波窗口形状有线状、方形、圆形、十字形等。

4、实验步骤

⑴实现灰度图像读取、保存模块;

⑵读入灰度图像并加入椒盐噪声;

⑶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处理,并显示处理后的图像。

5、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大小为256×256的灰度图像couple.bmp。原始图像、加噪后的图像和中值滤波后的图像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 couple.bmp 图2 椒盐噪声图图3 中值滤波后

四、图像边缘检测

1、实验任务

⑴了解图像边缘提取的基本概念;

⑵了解进行边缘提取的基本方法;

⑶ 掌握用不同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的方法.

⑷ 在Matlab 或VC++环境下,编写程序分别用Roberts,Sobel 和拉普

拉斯高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比较三种算子处理的不同之处。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原理

图像的边缘是图像的最基本特征,它指的是周围像素灰度有阶跃变

化或屋顶变化的那些像素的集合。物体的边缘是由灰度的不连续性反映的。阶跃性边缘是指它两边的像素的灰度值有着显著的不同,屋顶状边缘位于灰度值从增加到减少的变化转折点。经典的边缘提取方法是考察图像的每个像素在某个领域内灰度的变换,利用边缘邻近一阶或二阶方向导数变换规律,用简单的方法检测边缘,这种方法称为边缘检测局部算子法。 常用的梯度算子如下表所示:

算子名称

H1

H2

特 点 Roberts

边缘定位准,对

噪声敏感。 Prewitt

平均、微分对噪

声有抑制作用。

Sobel

加权平均边宽≥2

象素。

Isotropic Sobel 权值反比于邻点和中心点的距离,检测沿不同方向边缘时梯度幅度一致。

拉普拉斯高斯(loG)算法是一种二阶边缘检测方法。它通过寻找图像灰度值中二阶微分中的过零点(Zero Crossing)来检测边缘点。其原理为,灰度级变形成的边缘经过微风算子形成一个单峰函数,峰值位置对应边缘点;对单峰函数进行微分,则峰值处的微分值为0,峰值两侧符号相反,而原先的极值点对英语二阶微分中的过零点,通过检测过零点即可将图像的边缘提取出来。Laplacian算子为:

近似计算为:

常用的LOG算子是5*5的模板,如下所示:

4、实验步骤

⑴实现灰度图像读取、保存模块;

⑵读入灰度图像并用Roberts算子检测边缘。

5、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大小为256×256的灰度图像couple.bmp。原始图像和边缘检测图像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couple.bmp 图2 Roberts边缘检测

五、图像的转置

1、实验任务

对一幅灰度图像实现转置,得到并显示出其转置后的图像。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原理

图像的转置操作是将图像的x 坐标和y 坐标互换。该操作将改变图像的大小:图像的高度和宽度将互换。 转置的变换矩阵的表达式如下:

1010011

000100

11x x y y ????

??

?

? ?= ? ? ? ? ? ????

???

它的逆变换矩阵表达式是:

00

101

01

001100

11x x y y ?????? ? ???=

? ??? ? ??????

???

即 01

01x y y x =??=?

4、 实验步骤

⑴ 实现灰度图像读取、保存模块; ⑵ 编程实现图像的转置; ⑶ 将得到的转置图显示出来。 5、 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大小为256×256的灰度图像couple.bmp 。原始图像和转置后的图像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couple.bmp 图2 转置图像

六、灰度图像的伪彩色编码

1、实验任务

将一幅灰度图像转换为一幅彩色图像并显示出来。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原理

因为人眼对灰度微弱递变的敏感程度远远小于对色彩变化的敏感程度,所以将一幅灰度图像按照特定的彩色编码表进行彩色变换,这样就可以看到图像更加精细的结构。

要将灰度图像进行伪彩色变换,可以采用一个256色的调色板,其中定义了每种灰度对应颜色的RGB值。

4、实验步骤

⑴实现灰度图像读取、保存模块;

⑵按照伪彩色编码表更改当前DIB的调色板;

⑶刷新当前视图显示彩色图像。

5、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大小为256×256的灰度图像couple.bmp。原始图像和伪彩色变换后的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couple.bmp 图2 伪彩色图

七、图像的复原

1、实验任务

用反向滤波方法复原一幅模糊的灰度图像。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集成开发环境。 3、 实验原理

图像在形成、传输和记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图像

的质量会下降,这一降质过程称为图像的退化。图像复原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复原被退化图像的本来面目。图像复原是利用退化现象的某种先验知识(即退化模型),把已经退化了的图像加以复原和重建。 图像退化的一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图像退化的一般模型

原始图像f(x,y)经过一个算子或系统h (x,y )作用后,和加性噪声n(x,y)相叠加,形成退化后的图像g(x,y),即实际得到的图像。这一过程的数学表达式为:

(,)[(,)](,g x y H f x y n x y

=+ H[*]可以理解为综合所有退化因素的函数。由上式可得退化模型中的噪声项为:

f(x,y)

h(x,y)

n(x,y)

g(x,y)

n g H f =-

当对n 的统计特性一无所知时,有意义的准则是寻找f ,使

()()T g H f g H f -- 最小。式中,

2

n

=T

n

n , 2

g H f

-=()()T g H

f g H f --

由极值条件:

2

?0()0?n T H g H f f

?=?-=? 求出f

1?()T T f

H H H g -= 在M=N 的情况下,假设H -1存在,我们有

111?()T T f

H H H g H g ---== 将H 对角化有1H WDW -=1H WDW -=

可得

1111111??()()f

WDW g WD W g W f D W g -------==?= 再根据W -1的性质,我们有

2

(,)?(,)(,)

G u v F u v N H u v = 可见,如果知道了g(x,y)和h(x,y),也就知道了G(x,y)和H(u,v),再经过

反傅立叶变换就能求出f(x,y)。这种复原方法称为逆滤波器复原方法。 4、 实验步骤

⑴ 实现灰度图像读取、保存模块; ⑵ 将灰度图像进行模糊操作;

⑶编程实现图像的逆滤波方法复原并显示。

5、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大小为256×256的灰度图像couple.bmp。原始图像、模糊后的图像和复原后的图像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 couple.bmp 图2 模糊图图3 逆滤波复原

八、图像的膨胀和腐蚀

1、实验任务

对一幅二值图像实现膨胀和腐蚀处理,得到并显示出其膨胀和腐蚀效果图,观察图像膨胀和腐蚀的性质。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实验环境。

九、图像的种子填充

1、实验任务

种子填充是图像轮廓提取算法的逆过程,编程实现图像的种子填充。

2、实验条件

微机一台、Vc++6.0实验环境。

十、可结合所学图像处理原理和方法,自拟题目报批后编程实现之。

实验要求

1、要求在消化理解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掌握每个实验的工作原理,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详细说明所用方法的处理特点及使用场合。

2、参照实验一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3、可任意选做其中六个实验。

3、期末对相关实验程序进行现场验收。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1

实验一 实验内容和步骤 练习图像的读取、显示和保存图像数据,步骤如下: (1)使用命令figure(1)开辟一个显示窗口 (2)读入一幅RGB图像,变换为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并在同一个窗口内显示、二值图像和灰度图像,注上文字标题。 (3)保存转换后的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 (4)在同一个窗口显示转换后的灰度图像的直方图 I=imread('BaboonRGB.bmp'); figure,imshow(I); I_gray=rgb2gray(I); figure,imshow(I_gray); I_2bw=Im2bw(I_gray); figure,imshow(I_2bw); subplot(1,3,1),imshow(I),title('RGB图像'); subplot(1,3,2),imshow(I_gray),title('灰度图像'); subplot(1,3,3),imshow(I_2bw),title('二值图像'); imwrite(I_gray,'Baboongray.png'); imwrite(I_2bw,'Baboon2bw.tif'); figure;imhist(I_gray);

RGB 图 像灰度图 像二值图 像 05010015020025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5)将原RGB 图像的R 、G 、B 三个分量图像显示在figure(2)中,观察对比它们的特点,体会不同颜色所对应的R 、G 、B 分量的不同之处。 [A_RGB,MAP]=imread('BaboonRGB.bmp'); subplot(2,2,1),imshow(A_RGB),title('RGB'); subplot(2,2,2),imshow(A_RGB(:,:,1)),title('R'); subplot(2,2,3),imshow(A_RGB(:,:,2)),title('G'); subplot(2,2,4),imshow(A_RGB(:,:,3)),title('B'); (6)将图像放大1.5倍,插值方法使用三种不同方法,在figure(3)中显示放大后的图像,比较不同插值方法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将图像放大到其它倍数,重复实验;A=imread('BaboonRGB.bmp'); figure(3),imshow(A),title('原图像'); B=imresize(A,1.5,'nearest'); figure(4),imshow(B),title('最邻近法') C=imresize(A,1.5,'bilinear'); ; figure(5),imshow(C),title('双线性插值'); D=imresize(A,1.5,'bicubic'); figure(6),imshow(D),title('双三次插值 '); RGB R G B

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这里列出部分书籍和文献目录,供初次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参考 1、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基本原理 Dickin AP, 1995. Radiogenic Isotope Ge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in 1997, 2000, 2002). Faure, G, 1986, Principles of Isotope Geology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p589. (第一版出版于1977年,有中译本:G.福尔著,潘曙兰、乔广生译,同位素地质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陈岳龙,杨忠芳,赵志丹编著,2005年。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441页。 2、同位素分析技术通论 黄达峰,罗修泉,李喜斌,邓中国等编著,2006年,同位素质谱技术与应用。质谱技术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311页。 赵墨田,曹永明,陈刚,姜山编著,2006年,无机质谱概论。质谱技术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322页。 许荣华,张宗清,宋鹤彬,1985,稀土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新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59页。质谱仪Isoproe-T 和MAT262的用户手册。研究生进入实验室之后,可以向相关技术负责人索取。 3、U-Th-Pb同位素分析 Hanchar JM and Hoskin PWO, eds. 2003. Zircon.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Vol. 53. pp500. Randall RP and Stephen RN, 2003. Zircon U-Th-Pb geochronology by isotope Dilution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D-TIMS). In: Hanchar JM and Hoskin PWO, eds. Zircon.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Vol. 53. pp183-213. Randall R. Parrish, Randall R. Parrish, and Stephen R. Noble. 2003.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Zircon Geochronology.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Vol. 53. pp145-181. Chen F, Hegner E, Todt W (2000) Zircon ages and Nd isotopic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orthogneisses from the Black forest, Germany: evidence for a Cambrian magmatic arc. Int J Earth Sciences 88:791–802 Mattinson, J.M., 1994. A study of complex discordance in zircons using step-wise dissolution techniques. Contrib. Mineral. Petrol. 116, 117– 129. Krogh TE. 1982. Improved accuracy of U–Pb zircon ages by the creation of more concordant systems using an air abrasion technique. Geochim Cosmochim Acta Vol. 46 :637–649 Poller U, Liebetrau V, Todt W (1997) U–Pb single-zircon dating under cathodelum- ine scence control (CLC-method): application to polymetamorphic orthogneisses. Chem Geol 139:287–297 W. M. White. 1997. Geochemistry.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701. 沈渭洲编著,1994,同位素地质学教程。原子能出版社,287页。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图像基本操作及灰度调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读、写图像的基本方法。 2)掌握MATLAB语言中图像数据与信息的读取方法。 3)理解图像灰度变换处理在图像增强的作用。 4)掌握绘制灰度直方图的方法,理解灰度直方图的灰度变换及均衡化的方 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熟悉MATLAB语言中对图像数据读取,显示等基本函数 特别需要熟悉下列命令:熟悉imread()函数、imwrite()函数、size()函数、Subplot()函数、Figure()函数。 1)将MATLAB目录下work文件夹中的forest.tif图像文件读出.用到imread, imfinfo 等文件,观察一下图像数据,了解一下数字图像在MATLAB中的处理就是处理一个矩阵。将这个图像显示出来(用imshow)。尝试修改map颜色矩阵的值,再将图像显示出来,观察图像颜色的变化。 2)将MATLAB目录下work文件夹中的b747.jpg图像文件读出,用rgb2gray() 将其 转化为灰度图像,记为变量B。 2.图像灰度变换处理在图像增强的作用 读入不同情况的图像,请自己编程和调用Matlab函数用常用灰度变换函数对输入图像进行灰度变换,比较相应的处理效果。 3.绘制图像灰度直方图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均衡化处理 请自己编程和调用Matlab函数完成如下实验。 1)显示B的图像及灰度直方图,可以发现其灰度值集中在一段区域,用 imadjust函 数将它的灰度值调整到[0,1]之间,并观察调整后的图像与原图像的差别,调整后的灰

度直方图与原灰度直方图的区别。 2) 对B 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试比较与源图的异同。 3) 对B 进行如图所示的分段线形变换处理,试比较与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异同。 图1.1 分段线性变换函数 三、实验原理与算法分析 1. 灰度变换 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常用于改变图象的灰度范围及分布,是图象数字化及图象显示的重要工具。 1) 图像反转 灰度级范围为[0, L-1]的图像反转可由下式获得 r L s --=1 2) 对数运算:有时原图的动态范围太大,超出某些显示设备的允许动态范围, 如直接使用原图,则一部分细节可能丢失。解决的方法是对原图进行灰度压缩,如对数变换: s = c log(1 + r ),c 为常数,r ≥ 0 3) 幂次变换: 0,0,≥≥=γγc cr s 4) 对比拉伸: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常常要求 局部扩展拉伸某一范围的灰度值,或对不同范围的灰度值进行不同的拉伸处理,即分段线性拉伸: 其对应的数学表达式为:

实验室的研究生培养细则

实验室的研究生培养细则.txt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人给扔了把胎盘养大?别把虾米不当海鲜。别把虾米不当海鲜。1 所有研究生至少准备2个记录本 1.1 第1本为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过程和细节(记录方法参照文后的附件1)1.2 第2本为文献记录本。记录所看文献中有价值的语句和值得借鉴的可用于写 作的英文语句,语句后边必须标明文献来源,以便日后查询。 备注1:所有要看的文献都可以打印,但要归好类(可以购买一些分类文件夹),保存好 。这也是实验室的有用资源。 备注2:如果因上课和实验需要,需要购买图书,可以告诉老师,确定实验室内没有此图 书(图书馆内也借不到,或者都已经出借),可以进行购买。购买后的图书作为实验室 公共资源共享,不做私人拥有。 2 实验消耗品的使用和购买 2.1 如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耗材和化学品等东西,可以先向师兄师姐或者导师说明 ,提交所需数量和价格。等确认实验室内却无此耗材或者药品后,可以订购。 2.2 订购表格见附件2(Excel表) 3 每周进行一次例会,交流经验。例会内容如下: 3.1 介绍一周内的实验情况;分享经验,寻求帮助。 3.2 提出下周的工作和学习计划。 3.3 介绍一篇英文文献(和自己课题相关的、或者可以启发你思路的文献)给其 他同学,介绍一下从此篇文献中获得了什么思路和启发。(这样就要求大家在一周时间 内至少要阅读完一篇英文文献)。 备注:①每周例会主持人由研究生轮流担当。 ②每周例会的时间要固定,例会时间长短不限,只要大家尽兴即可。 ③开会时要携带纸质文献(在封面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会后统一分类保 管(每名研究生对应一个大文件盒)。 ④做好会议记录。 4 每个月汇报月份工作 4.1 每月的28日至31日之间,每人使用电子邮件向导师递交一份个人月份汇报。 4.2 邮件必须注明主题,主题格式为“姓名yyyy年mm月”。 4.3 所有汇报内容以Word文档的附件形式传送。文件名格式为“姓名yyyy年mm月”。 4.4 发送电子邮件的同时,打印一份纸质总结交给助教保存。 4.5 汇报内容包括如下: 4.5.1 一个月内的实验内容(做了什么实验?) 4.5.2 试验进展(实验取得了什么结果?) 4.5.3 实验中的细节(实验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发现?) 4.5.4 下个月的试验计划(接下来我要做什么?) 4.5.5 学习情况(主要是研一期间的课程学习) 4.5.6 生活情况(生活顺利否?生活费够不够?家庭、感情、友情、同学之间有 没有问题?) 4.5.7 需要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如果紧急,可以随时联系导师) 4.5.8 其它想给导师说的话。 备注1:不强调字数,但必须讲清楚汇报内容。 备注2:Word文档要注意页面排版整洁。

东南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学号:04211734 姓名:付永钦 日期:2014/6/7 1.图像直方图统计 ①原理:灰度直方图是将数字图像的所有像素,按照灰度值的大小,统计其所出现的频度。 通常,灰度直方图的横坐标表示灰度值,纵坐标为半个像素个数,也可以采用某一灰度值的像素数占全图像素数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 ②算法: clear all PS=imread('girl-grey1.jpg'); %读入JPG彩色图像文件figure(1);subplot(1,2,1);imshow(PS);title('原图像灰度图'); [m,n]=size(PS); %测量图像尺寸参数 GP=zeros(1,256); %预创建存放灰度出现概率的向量 for k=0:255 GP(k+1)=length(find(PS==k))/(m*n); %计算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end figure(1);subplot(1,2,2);bar(0:255,GP,'g') %绘制直方图 axis([0 255 min(GP) max(GP)]); title('原图像直方图') xlabel('灰度值') ylabel('出现概率') ③处理结果:

原图像灰度图 100 200 0.005 0.010.0150.020.025 0.030.035 0.04原图像直方图 灰度值 出现概率 ④结果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原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比较集中。 2. 图像的线性变换 ①原理:直方图均衡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在图像中像素个数多的灰度值(即对画面起主 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展宽,而对像素个数少的灰度值(即对画面不起主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归并。从而达到清晰图像的目的。 ②算法: clear all %一,图像的预处理,读入彩色图像将其灰度化 PS=imread('girl-grey1.jpg'); figure(1);subplot(2,2,1);imshow(PS);title('原图像灰度图'); %二,绘制直方图 [m,n]=size(PS); %测量图像尺寸参数 GP=zeros(1,256); %预创建存放灰度出现概率的向量 for k=0:255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009108 学分-学时-上机 3-54-12)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方向的重要专业课,包含了该专业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了解该方向的研究前沿,提高阅读专业学术资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讲课+自学+讨论的教学模式。其中,讲课环节以综述为主,重点介绍各知识点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主要算法、评估;自学环节需要学生阅读专业论文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讨论环节由学生进行论文阅读及实验结论的交流,加深理解,并由此了解研究前沿。 讲课课时安排(24课时): 1.数字图像处理概述(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包含的主要内容,应 用,相关的学科方向 2.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3):复习线性系统基本知识,复习一维傅里 叶变换,掌握二维傅氏变换及性质,线性滤波器设计。 3.图像几何变换及插值(3):图像几何变换应用,重点插值方法 4.图像增强综述(6):图像增强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5.图像分割综述(6):图像分割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6.图像压缩综述(3):图像压缩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JPEG标准简介 实验及讨论课时安排(30课时): 1.图像插值(实验3 +讨论3) 2.图像增强(实验3 +讨论3) 3.图像分割(实验3 +讨论3) 4.图像压缩(实验3+讨论3) 5.课程论文(讨论6) 三、上机实验要求 实现选择算法,并给出实验结果及算法性能评估数据。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学及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 2.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实现文献提供的算法,并能自主给出算 法性能的评价。 3.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实验二

实验二MATLAB图像运算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图像的算术运算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初步应用。 2.体会图像算术运算处理的过程和处理前后图像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 1.图像的加法运算-imadd 对于两个图像f x,y和 (x,y)的均值有: g x,y=1 f x,y+ 1 (x,y) 推广这个公式为: g x,y=αf x,y+β (x,y) 其中,α+β=1。这样就可以得到各种图像合成的效果,也可以用于两张图像的衔接。说明:两个示例图像保存在默认路径下,文件名分别为'rice.png'和'cameraman.tif',要求实现下图所示结果。 代码: I1 = imread('rice.png'); I2 = imread('cameraman.tif'); I3 = imadd(I1, I2,'uint8'); I4 = imadd(I1, I2,'uint16'); subplot(2, 2, 1), imshow(I1), title('?-ê?í???1'); subplot(2, 2, 2), imshow(I2), title('?-ê?í???2'); subplot(2, 2, 3), imshow(I3), title('8??í?????ê?'); subplot(2, 2, 4), imshow(I4), title('16??í?????ê?'); 结果截图:

2.图像的减法运算-imsubtract 说明: 背景图像可通过膨胀算法得到background = imopen(I,strel('disk',15));,要求实现下图所示结果。 示例代码如下: I1 = imread('rice.png'); background = imerode(I1, strel('disk', 15)); rice2 = imsubtract(I1, background); subplot(2, 2, 1), imshow(I1), title('?-ê?í???'); subplot(2, 2, 2), imshow(background), title('±3?°í???'); subplot(2, 2, 3), imshow(rice2), title('′|àíoóμ?í???'); 结果截图: 3.图像的乘法运算-immultiply

研究生数字图像处理作业

一、编写程序完成不同滤波器的图像频域降噪和边缘增强的算法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频域降噪。对图像而言,噪声一般分布在高频区域,而图像真是信息主要集中在低频区,所以,图像降噪一般是利用低通滤波的方法来降噪。边缘增强。图像的边缘信息属于细节信息,主要由图像的高频部分决定,所以,边缘增强一般采取高通滤波,分离出高频部分后,再和原频谱进行融合操作,达到边缘增强,改善视觉效果,或者为进一步处理奠定基础的目的。 1频域降噪,主程序如下: I=imread('lena.bmp'); %读入原图像文件 J=imnoise(I,'gaussian',0,0.02);%加入高斯白噪声 A=ilpf(J,0.4);%理想低通滤波 figure,subplot(222);imshow(J);title('加噪声后的图像'); subplot(222);imshow(A);title('理想低通滤波'); B=blpf(J,0.4,4);%巴特沃斯低通滤波 subplot(223);imshow(B);title('巴特沃斯低通滤波'); C=glpf(J,0.4);%高斯低通滤波 subplot(224);imshow(C);title('高斯低通滤波'); 用到的滤波器函数的程序代码如下: function O=ilpf(J,p) %理想低通滤波,p是截止频率 [f1,f2]=freqspace(size(J),'meshgrid'); hd=ones(size(J)); r=sqrt(f1.^2+f2.^2); hd(r>p)=0; y=fft2(double(J)); y=fftshift(y); ya=y.*hd; ya=ifftshift(ya); ia=ifft2(ya); O=uint8(real(ia)); function O=blpf(J,d,n)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d是截止频率,n是阶数[f1,f2]=freqspace(size(J),'meshgrid'); hd=ones(size(J)); r=f1.^2+f2.^2; for i=1:size(J,1) for j=1:size(J,2) t=r(i,j)/(d*d); hd(i,j)=1/(t^n+1); end end y=fft2(double(J)); y=fftshift(y); ya=y.*hd;

数字图像处理——彩色图像实验报告

6.3实验步骤 (1)对彩色图像的表达和显示 * * * * * * * * * * * *显示彩色立方体* * * * * * * * * * * * * rgbcube(0,0,10); %从正面观察彩色立方体 rgbcube(10,0,10); %从侧面观察彩色立方 rgbcube(10,10,10); %从对角线观察彩色立方体 %* * * * * * * * * *索引图像的显示和转换* * * * * * * * * * f=imread('D:\Picture\Fig0604(a)(iris).tif'); figure,imshow(f);%f是RGB真彩图像 %rgb图像转换成8色索引图像,不采用抖动方式 [X1,map1]=rgb2ind(f,8,'nodither'); figure,imshow(X1,map1); %采用抖动方式转换到8色索引图像 [X2,map2]=rgb2ind(f,8,'dither'); figure,imshow(X2,map2); %显示效果要好一些 g=rgb2gray(f); %f转换为灰度图像 g1=dither(g);%将灰色图像经过抖动处理,转换打二值图像figure,imshow(g);%显示灰度图像 figure,imshow(g1);%显示抖动处理后的二值图像 程序运行结果:

彩色立方体原图 不采用抖动方式转换到8色索引图像采用抖动方式转换到8色索引图像 灰度图像抖动处理后的二值图像

(2)彩色空间转换 f=imread('D:\Picture\Fig0604(a)(iris).tif'); figure,imshow(f);%f是RGB真彩图像 %转换到NTSC彩色空间 ntsc_image=rgb2ntsc(f); figure,imshow(ntsc_image(:,:,1));%显示亮度信息figure,imshow(ntsc_image(:,:,2));%显示色差信息figure,imshow(ntsc_image(:,:,3));%显示色差信息 %转换到HIS彩色空间 hsi_image=rgb2hsi(f); figure,imshow(hsi_image(:,:,1));%显示色度信息figure,imshow(hsi_image(:,:,2)); %显示饱和度信息figure,imshow(hsi_image(:,:,3));%显示亮度信息 程序运行结果: 原图 转换到NTSC彩色空间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试验报告 实验二:数字图像的空间滤波和频域滤波 姓名:XX学号:2XXXXXXX 实验日期:2017 年4 月26 日 1.实验目的 1. 掌握图像滤波的基本定义及目的。 2. 理解空间域滤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掌握进行图像的空域滤波的方法。 4. 掌握傅立叶变换及逆变换的基本原理方法。 5. 理解频域滤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6. 掌握进行图像的频域滤波的方法。 2.实验内容与要求 1. 平滑空间滤波: 1) 读出一幅图像,给这幅图像分别加入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后并与前一张图显示在同一 图像窗口中。 2) 对加入噪声图像选用不同的平滑(低通)模板做运算,对比不同模板所形成的效果,要 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 3) 使用函数 imfilter 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填充方法(或边界选项,如零填 充、’replicate’、’symmetric’、’circular’)进行低通滤波,显示处理后的图 像。 4) 运用 for 循环,将加有椒盐噪声的图像进行 10 次,20 次均值滤波,查看其特点, 显 示均值处理后的图像(提示:利用fspecial 函数的’average’类型生成均值滤波器)。 5) 对加入椒盐噪声的图像分别采用均值滤波法,和中值滤波法对有噪声的图像做处理,要 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结果。 6) 自己设计平滑空间滤波器,并将其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处理后的图像。 2. 锐化空间滤波 1) 读出一幅图像,采用3×3 的拉普拉斯算子 w = [ 1, 1, 1; 1 – 8 1; 1, 1, 1] 对其进行滤波。 2) 编写函数w = genlaplacian(n),自动产生任一奇数尺寸n 的拉普拉斯算子,如5 ×5的拉普拉斯算子 w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分别采用5×5,9×9,15×15和25×25大小的拉普拉斯算子对

2013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考研真题A卷

2013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考研真题A 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令集合R 代表整个图像区域,则子集R1,R2,…,Rn 是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分割必要条件不包括:( ) A .每个Ri 都是一个连通区域 B .n 21R R R ??? C .对于任意i ≠j ,Ri ∩Rj= Ф D .一致性谓词P (Ri )= TRU E ,i = 1,2,…,n 2、先腐蚀后膨胀的过程称为( )运算。 A 、闭 B 、开 C 、边界提取 D 、去噪 3、下图为一灰度图像,中心0点为一孤立噪声点,可用模板进行平滑滤波,去除该噪声点,在以下滤波器中不能达到效果的是:( ) A .3*3中值滤波器 B .5*5领域平均滤波器 C .3*3最大值滤波器 D .3*3最小值滤波器 4、区分颜色常用三种基本特征量是( )。 A 、亮度、基色和饱和度 B 、亮度、色调和饱和度 C 、亮度、色调和色相 D 、亮度、彩度和饱和度 5、以下特征描述符中哪一个对旋转敏感?( ) A 、轮廓矩 B 、p+q 阶区域矩 C 、形状参数 D 、形状数 6、利用直方图取单阈值方法进行图像分割时:( ) A 、图像中应仅有一个目标; B 、图像直方图应有两个峰; C 、图像中目标和背景应一样大; D 、图像中目标灰度应比背景大。 7、采用4方向链码,则链码010*********表示下列哪个图形?( ) A 、 B 、 C 、 D 、

8、已知用复数u+jv的形式表示一个图形边界上的每个点(x,y)得到的复数序列为:s(0)=0, s(1)=1, s(2)=2, s(3)=2+j, s(4)=2+2j, s(5)=1+2j, s(6)=2j, s(7)=j,该图形为:() A、正方形 B、三角形 C、长方形 D、圆形 9、下列数据冗余方式中,由于象素相关性而产生的冗余方式为:() A、编码冗余; B、象素间冗余; C、心理视觉冗余; D、计算冗余。 10、根据( ),视觉系统总是趋向于过高或过低估计不同亮度区域边界值。() A、马赫带效应 B、亮度适应级 C、同时对比度 D、人眼错觉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BMP图像文件的结构分为如下三个部分:文件头、位图信息数据块以及图像数据。() 2、对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求平均,能有效地降低加性随机噪声。() 3、用理想低通滤波器钝化图像会产生一种非常严重的振铃效果。() 4、有1种常用的图象增强技术是将高频增强和直方图均衡化结合起来以达到使边缘锐化的反差增强效果,以上2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对增强效果有影响。() 5、f(x,y)空间域的移动对它的傅立叶谱有影响。() 6、分水岭算法中最初和最终的阈值灰度级都必须很好地选取才能准确分割目标。() 7、CIE色度图中三基色(单波长)能混合得到所有的颜色。() 8、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都具有量化模块。() 9、图像边缘检测中,噪声对一阶和二阶微分都有影响,尤其对二阶导数影响较大,因此,在检测边缘前应该考虑平滑处理。() 10、伪彩色处理中的灰度分层法产生的伪彩色是渐变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5分) 1、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2、简述灰度图像、伪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以及真彩色图像的区别? 3、一幅图像背景部分的均值为25,方差为625,在背景上分布着一些互不重叠的均值为150,方差为400的小目标。设所有目标合起来约占图像总面积的20%,提出1个基于区域生长的分割算法将这些目标分割出来。 4、请举例说明图像无损压缩编码和有损压缩编码各包括哪些具体的编码方法(各举三例以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姓名: 2015年6月18日

目录 实验一图像的读取、存储和显示 (2) 实验二图像直方图分析 (6) 实验三图像的滤波及增强 (15) 实验四噪声图像的复原 (19) 实验五图像的分割与边缘提取 (23) 附录1MATLAB简介 (27)

实验一图像的读取、存储和显示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及掌握在MATLAB中能够处理哪些格式图像。 2.熟练掌握在MATLAB中如何读取图像。 3.掌握如何利用MATLAB来获取图像的大小、颜色、高度、宽度等等相关信息。 4.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按照指定要求存储一幅图像的方法。 5.图像的显示。 二、实验原理 一幅图像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二维函数f(x,y),其中x和y是空间(平面)坐标,f 在任何坐标处(x,y)处的振幅称为图像在该点的亮度。灰度是用来表示黑白图像亮度的一个术语,而彩色图像是由单个二维图像组合形成的。例如,在RGB彩色系统中,一幅彩色图像是由三幅独立的分量图像(红、绿、蓝)组成的。因此,许多为黑白图像处理开发的技术适用于彩色图像处理,方法是分别处理三副独立的分量图像即可。图像关于x和y坐标以及振幅连续。要将这样的一幅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就要求数字化坐标和振幅。将坐标值数字化成为取样;将振幅数字化成为量化。采样和量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因此,当f的x、y分量和振幅都是有限且离散的量时,称该图像为数字图像。 三、实验设备 (1) PC计算机 (2) MatLab软件/语言包括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box) (3) 实验所需要的图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利用imread( )函数读取一幅图像,假设其名为flower.tif,存入一个数组中; 2.利用whos 命令提取该读入图像flower.tif的基本信息; 3.利用imshow()函数来显示这幅图像; 4.利用imfinfo函数来获取图像文件的压缩,颜色等等其他的详细信息; 5.利用imwrite()函数来压缩这幅图象,将其保存为一幅压缩了像素的jpg文件设为flower.jpg语法:imwrite(原图像,新图像,‘quality’,q), q取0-100。 6.同样利用imwrite()函数将最初读入的tif图象另存为一幅bmp图像,设为flower.bmp。 7.用imread()读入图像:Lenna.jpg 和camema.jpg; 8.用imfinfo()获取图像Lenna.jpg和camema.jpg 的大小;

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

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转载) 一、科学研究的两个关键因素 1、科研思维:我老板一直跟研究生说“一定要做scientist,而不能做technician”,然而这一点往往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最容易被忽视。一般都是老板提出新idea,然后分工,每个研究生可能仅做其中某个环节或者是按照导师的思路逐步去做,再加上研究生本身在实验操作上可能一开始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和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可想而知,最终仅仅培养出一位“优秀技术员”,这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尤为突出。但是,科研思维就像人体中的包含大脑的躯干,更加像是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离开了他,最终科学研究将会停滞不前。 2、实验技术:有很好的idea,没有很好的实验条件和技能强的技术人员,科研思维也会变成“空想”。也许我们均没有国外实验室那样高顶尖的实验仪器,有的实验室还可能没有专门技能的技术人员,全靠研究生一届一届地带着的干,时常会出现技术脱节。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创造条件进行实验;若实在实验条件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搞合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条件,通过科学思维来达到最终的实验目的,即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 二、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学得更多 1、多付出。“不付出,你就很难获得更多”。在我接触的研究生同学中,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十分突出,不知是当前独生子女带来的、还是深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足所引起的。实践中这些人表现为“先收获再付出,甚至寻求不付出而有所收获的捷径”。然而,另一些人在表现“先付出再收获,甚至不求收获的付出”,与人相处融洽,虽然每天处于繁忙中,但最终的收获是很大的,甚至终生受益。学会了许多实验技能。“——在帮助别人实验的同时也为自己后面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交流。“不交流,你就很难飞得更高”。研究生阶段中,许多研究生惧怕自己的导师,不敢主动与老板进行交流,这将会导致这部分研究生最终可能连自己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可能都不知道,这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中时常发生。如果再不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仍然保持本科生的自学精神状态,那将会导致许多实验挫折的重蹈,更不要学他人的其他优点了,永远站在理论、书本的层面上,没能充分结合实践,最终是难以超过他人、难以成功的。——掌握了科研思维和许多实验原理。 3、多谦虚。“不谦虚,你就很难交到朋友”。在日常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什么?对方谦虚,我可能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道出来与他进行分享和交流,他也可能从中学到他还没掌握或没理解的问题;但相反,我可能就不会说的太多,而且他也不会让你说的多,否则他就不叫“骄傲”。一次,我的一位师兄的论文答辩PPT,老板要他给我看看,帮忙修改一下,我是十分认真地通读了几遍,提出了我认为十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没想到他找了十个相应的理由把我的建议一一否决(因为我自己还没答辩,也可以理解。但我参加过国家级PPT大赛和给大学生多媒体上课),我只好忍痛点头说他说的有道理。后来,论文答辩的当天,导师把他PPT看了一下,提了许多和我一致的意见,唉!——做人也是一门学问,许多人这方面很欠缺。 4、自我加压。“不加压,你就很难取得成功”。这样的事例我见得太多了,从书本上的“伤仲永”到我亲眼所见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等等,无论在人生哪一阶段,只要你松懈下来,你的同学、同事,甚至后来人都会把你丢得很远。这些例子告诫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研究生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的起始,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步伐去学习、探索未知。——压力变动力,动力变能力,能力变效力。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年级: 09级电子信息工程二班

实验一常用MATLAB图像处理命令 一、实验内容 1、读入一幅RGB图像,变换为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并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三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RGB图像和灰度图像,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1,3,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2.jpg') imshow(i) title('RGB') Subplot (1,3,2) j=rgb2gray(i) imshow(j) title('灰度') Subplot (1,3,3) k=im2bw(j,0.5) imshow(k) title('二值') 2、对两幅不同图像执行加、减、乘、除操作,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五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3,2,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16.jpg') x=imresize(i,[250,320]) imshow(x) title('原图x') Subplot (3,2,2) j=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17.jpg') y=imresize(j,[250,320]) imshow(y) title('原图y') Subplot (3,2,3) z=imadd(x,y) imshow(z)

title('相加结果');Subplot (3,2,4);z=imsubtract(x,y);imshow(z);title('相减结果') Subplot (3,2,5);z=immultiply(x,y);imshow(z);title('相乘结果') Subplot (3,2,6);z=imdivide(x,y);imshow(z);title('相除结果') 3、对一幅图像进行灰度变化,实现图像变亮、变暗和负片效果,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四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2,2,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23.jpg') imshow(i) title('原图') Subplot (2,2,2) J = imadjust(i,[],[],3); imshow(J) title('变暗') Subplot (2,2,3) J = imadjust(i,[],[],0.4) imshow(J) title('变亮') Subplot (2,2,4) J=255-i Imshow(J) title('变负') 二、实验总结 分析图像的代数运算结果,分别陈述图像的加、减、乘、除运算可能的应用领域。 解答:图像减运算与图像加运算的原理和用法类似,同样要求两幅图像X、Y的大小类型相同,但是图像减运算imsubtract()有可能导致结果中出现负数,此时系统将负数统一置为零,即为黑色。 乘运算实际上是对两幅原始图像X、Y对应的像素点进行点乘(X.*Y),将结果输出到矩阵Z中,若乘以一个常数,将改变图像的亮度:若常数值大于1,则乘运算后的图像将会变亮;叵常数值小于是,则图像将会会暗。可用来改变图像的灰度级,实现灰度级变换,也可以用来遮住图像的某些部分,其典型应用是用于获得掩膜图像。 除运算操作与乘运算操作互为逆运算,就是对两幅图像的对应像素点进行点(X./Y), imdivide()同样可以通过除以一个常数来改变原始图像的亮度,可用来改变图像的灰度级,其典型运用是比值图像处理。 加法运算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求平均值 减法运算常用于检测变化及运动的物体,图像相减运算又称为图像差分运算,差分运算还可以用于消除图像背景,用于混合图像的分离。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一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一 一.实验内容: 图像灰度变换 二.实验目的: 学会用Matlab软件对图像灰度进行变换;感受各种不同的灰度变换方法对最终图像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1.获取实验用图像:rice.jpg. 使用imread函数将图像读入Matlab。 程序: clc;clear; figure; subplot(4,4,1); i = imread('rice.png'); i = im2double(i); imshow(i);title('1'); 2.产生灰度变换函数T1,使得: 0.3r r < 0.35 s = 0.105 + 2.6333(r – 0.35) 0.35 ≤r ≤0.65

1 + 0.3(r – 1) r > 0.65 用T1对原图像rice.jpg进行处理,使用imwrite函数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程序: subplot(4,4,2); r=[0:0.001:1]; s=[r<0.35].*r*0.3+[r<=0.65].*[r>=0.35].*(0.105+2.6333*(r-0.35))+[r>0.65].*(1 +0.3*(r-1)); plot(r,s);title('2p'); subplot(4,4,3); T1=[i<0.35].*i*0.3+[i<=0.65].*[i>=0.35].*(0.105+2.6333*(i-0.35))+[i>0.65].*( 1+0.3*(i-1)); imshow(T1);title('2i'); imwrite(T1,'rice_T1.jpg','jpg');

3.产生灰度变换函数T2,使得: 用T2对原图像rice.jpg进行处理,使用imwrite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3 subplot(4,4,4); r = [0:0.001:1];

研究生实验室安全考试

浙江大学研新生究生服务网 答卷查看 研究生实验室安全考试 1、[判断题]实验室发生非火灾类事故,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和学校 保卫处,设立警戒区并撤离无关人员,以减轻潜在危害。(分值1.0)你的答案:正确 2、[判断题]火灾对实验室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最为直接。应加强对 火灾三要素(易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的控制。(分值1.0)你的答案:正确 3、[判断题]在附近无水源,身上着火来不及脱衣服时,应就地打滚, 将火苗压灭进行自救。(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4、[判断题]负载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插、拔、接电气线路。(分 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5、[判断题]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术,同时拨打120。现场 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紫等,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6、[判断题]实验室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小火 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7、[判断题]为了防止触电可采用绝缘、防护、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 安全。(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8、[判断题]在冲压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地控制脚踏开关,严禁外人在脚踏开关的周围停留。(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9、[判断题]在开放实验室,外来人员可随便操作实验室仪器设备。(分 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10、[判断题]万用表电阻档可测量绝缘电阻。(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11、[判断题]华家池校区化学废弃物中转站位于纳米研究院(老图书 馆)北侧。(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12、[判断题]烘箱、微波炉、电磁炉、饮水加热器、灭菌锅等高热能 电器设备的放置地点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同时,规范操作,避免饮水加热器、灭菌锅等无水干烧。(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13、[判断题] 电离辐射(放射性)的警告标识是: (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14、[判断题]教师应学习研究有关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同时在理论教 学和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教会学生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撤离。(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15、[判断题]涉辐人员必须持有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并佩 带个人剂量计进行实验。(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16、[判断题]为保证安全用电,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尽量粗。(分 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