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

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医疗服务体系,围绕加快推进本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目标,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与水平,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全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16-2020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背景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本市持续加大卫生系统学科建设力度,在全国率先启动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在1994年-1997年和1997年-2000年两个周期建设的基础上,将学科优势转化成临床优势,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集聚效应,从2001年起分三批选拔建设了35个临床医学中心。此后,继续开展了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重中之重等学科建设工作。

通过多年来政府和医院经费的持续投入,本市医学学科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医学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明显增强。临床医学等11个一级学科排名位于全国前列,血液病学、内分泌学等16个优势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1个单位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48个,25家单位获得16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二是专科研究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本市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8项,占全国卫生系统该奖项的28.3%;肿瘤免疫与癌基因组学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用于腔内治疗的主动脉新分型、多项靶向microRNA的体内干预治疗等技术均为国际上首次提出。三是医学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市级临床中心聚焦临床诊疗难题推动临床开展学科人才建设。全市目前共有心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肝肿瘤外科、口腔科等领域34名两院院士,基本覆盖主要临床专业。四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诊疗环境明显改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通过临床技术不断革新,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床位周转率进一步加快,诊疗规范不断完善,临床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本市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努力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

一是临床医学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释放,国家已提出要建设一批引领国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一批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推进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

二是人口结构和疾病谱变化对临床专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城市人口深度老龄化进程和人群生活方式转变,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占据本市居民患病率前三位,居民对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施行,对本市产科、儿科等医疗服务供给的压力将日益增长。

三是生物医学及相关科技创新推进医学模式加速转变。随着医学影像、分子诊断、微创手术、靶向药物治疗、数字化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防治手段和医疗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临床医学发展已逐渐从单学科、单领域向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渗透融合和紧密协同的大兵团作战发展,医学模式的加速转变使得建立整体协同的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临床专科新的发展趋势。

(二)存在问题

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和政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本市临床重点专科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临床重点专科发展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存在缺乏整合协同等突出问题,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和机制有待完善。

二是临床重点专科国际影响力还较为薄弱,标准制定权和参与权需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能力有待加强。

三是部分医院内部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关注不足,医教研发展尚不协调,医疗资源配置尚不合理,对于疑难危重病的诊治能力和创新研究投入亟待加强。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遵循医学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全面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为主线,以满足患者需求的特色医疗技术、提高诊疗水平、扩大服务能力为导向,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充分发挥临床重点专科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建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服务医改。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和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为出发点,统筹规划全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2.分层建设,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一批代表国家最高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专科建设。加强短板资源和公共卫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保证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公共卫生安全。

3.围绕临床,注重创新。紧紧围绕临床需求,以技能、质量和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支撑临床、服务临床、推动临床,形成以临床为导向的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新机制。

4.开放共享,协同发展。以信息化为支撑,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缩小区域和各级医疗机构间发展差距。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群,争创2家以上国家医学中心、10家以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以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家级的医学人才,巩固本市临床专科能力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实现全市重点专科资源优化配置。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腾飞计划”,打造高质量临床重点专科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及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状,瞄准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方向,在前期市级临床医学中心能力建设基础上,遴选管理水平高、基础设施好、服务能力强、医疗技术先进的医院为骨干单位,实施“腾飞计划”,构建本市临床重点专科“振龙头、强主体、展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国内优势专科为“龙头”,冲击国际领先水平;以国内特色专科为“主体”,打造国内一流的专科高地;以重点亚专科和新兴、交叉专科为“两翼”,培育新的专科增长点,同时,根据各专科的建设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

1.振龙头,创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专科。

以“具备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能力,在权威学术研究机构专科排名榜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科病种组合指数在全市列前三”等国内优势专科为主体,建设目标是争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先专科,代表国内专科发展的最高水平,重大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医疗新技术临床转化能力,引领国内临床专科发展,瞄准国际医学前沿领域,参与国际标准、规范、指南制定,积极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鼓励学科融合,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病专科临床诊疗中心,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重点支持专业:普外科、神经科、泌尿外科、骨科、内分泌科、消化病科、儿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皮肤科、传染科、中医肝病科、病理科、放疗科等。

2.强主体,巩固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专科。

以“在权威学术研究机构专科排名前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医疗技术水平突出二级专科以及部分三级专科,专科病种组合指数在全市前列”等国内特色专科为主体,建设目标是巩固国内专科发展的一流领先水平,掌握核心和关键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创新能力和学科发展在国内起到骨干作用、在国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对于群众满意度高、服务质量好、疗效显著、服务价格合理的临床适宜技术予以支持和推广。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七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妇科。医技系统重点专科为:检验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会效益好但成本回收期较长的,同时具有标志性的设备,在完成年度规定的重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进一步促进科普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夯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社会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科学普及工作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科普工作确立新定位 “十三五”时期,上海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要求科普工作着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着力激发创意、宣传创新、服务创业,健全科普服务创新创业体系;着力优化公民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科普工作明确新任务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需求与日俱增,要求科普工作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理念,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普服务,着力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劳动能力、科学生活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能力,培育具有较好科学素质的新型社会公民。 (三)传播方式变化要求科普工作建立新模式 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日渐模糊,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相互融合,要求科普工作适应这一变化,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手段,扩大科普主体、优选科普内容、创新科普手段,积极探索形成科普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二、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上海科普工作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提升科普能力为宗旨,围绕关注目标人群、创新科普活动、推进资源共享、促进人才集聚、繁荣科普市场等重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科普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科学素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样本

屏南县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 - ) 为使我院医学重点专科( 以下简称重点专科) 建设顺利开展, 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福建省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精神, 按照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和技术指南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 制定本规划。 一、目标任务 ( 一) 工作目标 在参考其它中医院专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我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 人才培养是核心, 科学研究是关键, 经费投入是基础, 政策措施是保障”的建设思路, 经过2-3年的努力, 针灸理疗科、中医骨伤科等重点专科达到省、市级水平。至底, 在建成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专科, 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 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 从而带动全县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 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 扩大本县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二) 具体任务 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 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达到省、市级以上水平的重点专科, 要具有独立门诊、病区、实验室, 实验室取得合法资质认定, 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 ”112”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即: 每个重点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县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

人, 1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带头人, 2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 拥有一定数量的本、专科医生。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 占领学科制高点。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 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 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 能够承担市、县相关专业科研项目和课题, 胜任全县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 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市, 乃至省、国家领先水平。 4.社会认知度高, 专科效益显著。重点专科在市内享有一定声誉; 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市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 年递增幅度大于20%; 服务半径不断扩大, 埠外病人明显增加。 5.管理机制创新, 保障专科持续发展。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专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 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管理, 技术转化转让, 学科优化整合和经费保障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 敢于创新, 为专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设置规划 1.结合我县常见、重大疾病发病率、疾病死亡谱和院二级以上学科技术实力以及重点专科申报情况, 严格标准、择优选定。 2.医院领导重视, 按照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实业务用房、医疗设备, 培养、引进医疗技术人员, 保证专科建设所需经费及人员待遇。 3.科室积极性高, 技术实力强, 发展潜力较大, 主动要求并有能力承担重点专科建设任务。 4.按照动态管理原则, 专科设置可根据每年评估情况做适当调整。 三、实施步骤 ( 一)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七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妇科。医技系统重点专科为:检验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及措施

**中医医院 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 (2009——2012) 为使我院重点专科建设顺利开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和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三年重点科室建设计划和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加快专科建设发展,努力建立起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带动全县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水平医疗需求,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在总结过去专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建设思路,通过2-3年的努力,使骨伤科达到省级水平;针灸科达到市级水平;内科、心内科、儿科、眼科等达院级水平。至2013年底,在建成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县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户县中医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

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达到省级以上水平的重点专科,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125”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即:每个重点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县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带头人,5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占领学科制高点。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承担省、市相关专业科研项目和课题,胜任全县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县领先水平。 4.社会认知度高,专科效益显著。重点专科在省内享有一定声誉;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市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年递增幅度大于20%;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埠外病人明显增加。 5.管理机制创新,保障专科持续发展。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专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管理,技术转化转让,学科优化整合和经费保障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敢于创新,为专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设置规划 1.结合我县常见、重大疾病发病率、以及重点专科申报情况,严格标准、择优选定。 2.医院领导重视,按照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实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培养、引进医疗技术人员,保证专科建设所需经费及人员待遇。 3.科室积极性高,技术实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主动要求并有能力承担重点专科建设任务。

心脑血管病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心脑血管病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强市、强区的文件要求,推动我院脑血管专科的持续发展,加强特色专科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诊治需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其中脑卒中的发病率每年大约达200/10万,致残率高达60%~70%,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思想负担。如何降低致残率,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尽可能地回归社会是医务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研究中医中药、中医适宜技术和现代医学、现代康复技术结合点,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深入社区对脑卒中的防治和康复,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弘扬我省我市我区的中医中药事业。对加强社区的卫生建设和建设中医强区有深远的意义。寻求最佳的理法方药及技术方案治疗脑血管病,建设名院名医,创立医疗牌品,使我院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专科的可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建设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落实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关于建设中医强省、强市、强区的文件要求。发挥我院在荔湾区的中医龙头单位的优势,在原有人才、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目标,做精做强做大,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脑血管专科,力争把本专科将是成为荔湾区的优质医疗服务品牌。 一、专科的现状与分析 1.专科的基本情况: 我院脑血管病研究有2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设有脑血管病专科病房、专科门诊和社区防治机构,对脑血管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摸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有效特色方法。专科注重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现已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专科技术人员共有1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5人,熟悉脑血管病专业知识,大部分具有全科医师资格,有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社区工作经验。我科有关论文先后多次参加国际、全国及省市学术会议的交流;发表于国际、国家级及省市级学术论文多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专科业务用房约500平方米,其中门诊约80平方米,包括专科门诊诊室、针灸室、理疗室、按摩室;住院部约420平方米,设有专科病床25张,康复治疗室1间。 2. 专科负责人: 专科带头人何景如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函授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2000年4月获得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先后发表有关脑血管病论文10多篇,获得中华名医高新科研成果先进奖、紫荆花创新医学金奖、共和国名医成就贡献奖等多项奖项,业绩入编《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 专科病房负责人冯森坚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本科系,从事脑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多年,熟悉掌握脑血管病的新动向、新技术,近四年主持本院脑血管病专科住院部工作,在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较有心得,先后发表了《激光结合参麦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重要熏蒸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观察》等多篇论文。 3. 专科特色技术 专科配套各种先进仪器,现有减重步态训练仪、电动站立斜床、中药熏蒸床、中频治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七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妇科。医技系统重点专科为:检验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会效益好但成

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和发挥我院重点学科优势,提高我院医、教、研竞争能力,在总结“科教兴院”建设的基础上,选拔一批医疗管理、技术服务和科技优势明显的先进学科,力争经过5年的建设,使其总体水平达到省市先进水平行列。 二、建设目标 医院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志性现代医学学科。具有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能跟踪医学科技发展;具有较强推广应用医学高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成为本市的医学技术指导中心和优秀临床人才的培训基地。 三、申报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两项以上均可申报: (一)、医学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能力,病床周转率、疾病治愈率和各项医疗指标必须达到三级医院重点学科的要求,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市内先进水平。 (二)、医学科技优势。近5年来已承担院级以上科研课题超过2项,有1项科技成果获奖。近3年至少有3篇以上论文在SCI期刊上发表。 (三)、学术队伍建设 学科带头人在皖北乃至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或担任市级以上相关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学术职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学术上有较强发展潜力。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和病人满意率高。 (五)、支撑和保障。所在科室必须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四、申报与审批 (一)推荐。各科室根据申报条件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并认真组织论证工作。

(完整版)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一、科室现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总体目标 争取在xxxx年,xxx科顺利通过重点专科验收,并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市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重点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 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 病床数、设备设施、专科经费投入前2年需要多少经费支持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内容及数量、研究生比例达到多少、护理专科业务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才培养计划是什么 3、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及水平 出院人次、门诊人次亚专科建设、疑难病种诊治能力、危重症诊治能力、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县域外就诊患者的比例 4、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避免医疗纠纷及事故、开展单病种管理、提高病历甲级率、降低术前平均住院日及手术感染率 5、教学科研出实效 科研、教学、继续医学教育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院领导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建设,成立了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业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科教科、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管理组织,负责对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医院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医院专科建设规划中的阶段目标、分项目标的具体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项目的措施、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等每年组织进行一次自查。并根据需要,随时抽查各重点专科的建设工作情况。如专科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建设以及经费使用等。组织开展专科建设的评估工作。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 你有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上海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上海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在内预计202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 2025年,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上海国内轨交第一城的地位! 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 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 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 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

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下延安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上海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杨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 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江苏路、恒丰路河南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 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 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张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上海市区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彭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上海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

上海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能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为实现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上海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清洁化利用以及能源科技装备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时期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皖电东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投产,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虹杨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形成了“四交四直”的市外受电通道结构,完善了以500千伏双环网为基础的城市电网主网架,接受市外来电最高达到1500万千瓦,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以上;临港燃机

一期、奉贤南桥能源中心等燃气发电项目相继投产,电力供应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东-海门-崇明岛天然气输送管道、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二期和崇明岛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通气,累计建成高压天然气管道超过750公里,燃气安全供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石洞口燃气生产和能源储备项目、浦航中转油库二期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油气应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能源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需求侧管理等多方面举措,本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放缓。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约1 14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从“十一五”期间的6.3%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1.3%。本市抓住能源供需矛盾趋缓、清洁能源供应充足和新能源政策集中出台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约14个百分点,天然气、外来电、本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约4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燃气发电在全市发电装机中的比重突破20%,告别使用了150年的人工煤气,实现城市管道燃气全天然气化。 (三)新能源利用快速增长,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完善 修订出台《上海市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

演示模板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doc

.精品. XXX人民医院 2018年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 在各级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确保我院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专科建设使我院的特色专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 1.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技术委员会成员),定期组织召开会议;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到科、责任到人;进一步巩固加强省市级重点专科:神经内科、护理专业、骨科、心内科、普外科的建设,并将妇产科、超声科、检验科作为重点专科候选科室。医院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包括人力资源(职称晋升、人员配置、人才培养)、设备设施与经费投入要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今年预计拨出专项资金00万元用于重点专科建设,主要用于购置所需设备与人才培养。 2. 科教科、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要联合定期对重点专科工作进行考核检查、督促指导,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措施; 3.每年一次组织开展年度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向领导组汇报,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二、加强医疗业务建设提高业务总量

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逐步完善科室制度和专科、专病诊疗护理规范;培养并增强我院重点专科在本地区医疗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多方努力,力争本年度专科住院、门诊、手术人次及业务收入均较年度增长10%,医疗质量标准全面达到等级医院标准。 三、加速人才引进培养 坚持科技建院、人才兴院的一贯方针。通过政府支持,积极努力地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上做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高专科人才队伍的素质。注重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利用山大一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心血管病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等对口帮扶及医联体协作平台,提高我院的技术水平。每个重点专科建设科室每年计划送出1-2名专科临床骨干医师及专科护士外出进修,心内科重点培养CCU护士,学习结束后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相关专家来院会诊讲学,同时要加强内部学习和岗位培训。 四、增加硬件投入改善住院条件 要争取政府投入,为专科医疗业务开展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硬件条件,通过基础建设增加科室住院病房。进一步改善住院条件。加大设备投入,特别是核磁与64排CT等大型设备的购置对我院专科建设及整体业务水平得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骨科需配置椎间孔镜、关节镜等;神经内科增加吞咽障碍理疗仪等康复设备;心内科建立导管室;普外科、妇产科根据科室业务发展需求购买高频电刀、宫腔镜;

上海市十三五高等教育规划

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 序言 当前,上海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升级新变化,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上海高等教育面临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内涵质量等重大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效益和水平,加快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 为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和新挑战,引导并激发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学统筹、超前谋划、合理确定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科学规划上海未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和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统筹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评价高校办学水平以及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保障,引导各高校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立足不同类型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一、现状与挑战 (一)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结构现状 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展,层次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为6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高职高专院校31所;中央部门所属院校10所,市属高校58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为93.12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为64.03万人,成人和网络在校生为29.09万人。与“十五”末期(2005年)相比,普通在校生总规模增长了22.8%,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分别增长了14.5%和69.8%。 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向纵深,办学资源日趋多元。深入推进“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依托“部市共建”大力支持在沪部属高校发展,与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共建部分地方高校,快速提升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实施行业高校管理体制改革,10所行业高校的隶属关系划归市教委,初步形成共建共管新模式。创新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办学机制,民办高校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与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相呼应的格局。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拓展办学空间为重点,积极推进上海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形成了围绕杨浦知识创新区、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校集聚地,以及松江、奉贤、临港等大学园区,基本形成了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相呼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 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进落实“985工程”、“211工程”配套支持和重点建设,统筹引导、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探索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模式,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高起点、高水平的上海科技大学。汇聚国际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立由中美合作举办的上海纽约大学。上海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全球化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获得新的提升。

重点专科规划及目标措施

重点专科规划及目标措施

瓜州县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省、市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通过市级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本县中医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1、以治疗颈、肩、腰、腿痛病为基础,创建酒泉市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理疗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3),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预计投入建设资金5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为主。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85%,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90%,专科门诊量>全院>15%,县域外患者比例>15%,出院患者随访≥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1—2个相关疑难病种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1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1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市级>1项/3年,市地级>1项/3年;科研成果市级≥1项。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xx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xx医院重点(特色)专科发展规划 (2017-2019)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我院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方向,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发展的三年规划。 一、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争取在2020年,消化内科及普外科分别顺利通过xx市重点(特色)专科验收,并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镇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 1.专科技术优势:保持并发展我院在消化内科及普外科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以医联体建设为依托,结合重点(特色)专科建设要求,努力提升我院科研教学能力。在每年确保获得市

级科研立项的基础上争取获得省部级、国家级科研立项,力争每年有1-2项科研项目获市级科研成果奖。鼓励医务人员在各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紧跟学术前沿,每年开展并推广新技术项目1-2项,争取每年举办省市级学术会议1-2次,进一步扩大我院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影响力。 2.学科队伍建设:按照市重点(特色)专科建设要求,配备相应资格的学术带头人,同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坚持立足自身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到2020年,初步建立一支适应我院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梯队。 3.专业技术服务: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规范专科管理,制定专科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通过引进先进设备、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措施来推动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充分调动科室和个人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专科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促使我院在专业技术领域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此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服务理念,简化就诊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确保每年病人满意度大于90%。 4.专科管理:完善院科两级管理,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及工作制度。重点(特色)专科独立建制,专科建设规划及管理制度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实施,确保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此外,设立专科建设专项

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

【法规标题】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 【发布部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字号】沪府发 〔2017〕24号 【适用区域】上海市 【发布时间】2017-04-24【生效时间】2017-04-24【关键词】环境,土壤与地质环境,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保护,资源管理 【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 【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17〕2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4日 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加快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深化土地资源改革的关键期。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依据“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重”的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效 1.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实物占补 “十二五”期间,出台《关于调整本市耕地开垦费标准的通知》,耕地开垦费标准从2.5万元/亩提高到8万元/亩,耕地价值进一步显现。全面严格落实实物占补、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共计补充耕地16.6万亩,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目标。 2.实施“五量调控”的基本策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十二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策略,确立了城市有机更新政策机制,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绩效。“十二五”期末,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4%。

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屏南县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2017年) 为使我院医学重点专科(以下简称重点专科)建设顺利开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福建省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精神,按照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与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在参考其它中医院专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按照“学科建设就是龙头,人才培养就是核心,科学研究就是关键,经费投入就是基础,政策措施就是保障”的建设思路,通过 2-3年的努力,针灸理疗科、中医骨伤科等重点专科达到省、市级水平。至2017年底,在建成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专科,培养与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县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与科研进步,扩大本县医疗服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 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达到省、市级以上水平的重点专科,要具有独立门诊、病区、实验室,实验室取得合法资质认定,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与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112”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即:每个重点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县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人,1

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拥有一定数量的本、专科医生。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占领学科制高点。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承担市、县相关专业科研项目与课题,胜任全县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市,乃至省、国家领先水平。 4.社会认知度高,专科效益显著。重点专科在市内享有一定声誉;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市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年递增幅度大于20%;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埠外病人明显增加。 5.管理机制创新,保障专科持续发展。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与符合专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管理,技术转化转让,学科优化整合与经费保障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敢于创新,为专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设置规划 1.结合我县常见、重大疾病发病率、疾病死亡谱与院二级以上学科技术实力以及重点专科申报情况,严格标准、择优选定。 2.医院领导重视,按照专科建设目标与任务落实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培养、引进医疗技术人员,保证专科建设所需经费及人员待遇。 3.科室积极性高,技术实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主动要求并有能力承担重点专科建设任务。 4.按照动态管理原则,专科设置可根据每年评估情况做适当调整。 三、实施步骤 (一)201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