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十课《论语》十则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卫灵公》)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罔()殆()

2.填空:

《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说:)

⑵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愠:)

⑶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新:)

⑷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⑹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识:)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4.原文填空:

⑴, 不亦说乎?

⑵, 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 。

⑷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⑷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⑸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⑹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⑺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⑻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所选六章,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8.“而”的用法, 有的表顺接, 有的表转接, 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

⑵人不知而不愠()

⑶温故而知新()

⑷学而不思则罔()

⑸敏而好学()

⑹学而不厌()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

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⑴学而不厌古义:今义:

⑵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 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 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 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 请举出两例。

1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 学习必须。

14.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15.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1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17.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是哪则?

18.“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_________________ 19.孔子曾说过:“善人,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 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20.“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二)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⑥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指出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

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⑶默而识之()

2.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F.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论语》, 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与《》、《》、《》合称“四书”。

2.从语录中看, 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 _________。

3.从这几句语录看, 孔子认为, 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4.从这几条语录看, 孔子认为, 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 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 那么___ 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 那么___ ____ ____。

5.以上四条语录中, 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第十课《<论语>十则》答案:

(一)1、略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3.⑴通“悦”, 愉快⑵怨恨, 心里不满⑶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迷惑;危险或疑惑⑸凭什么⑹记住⑺采纳, 听从4-7.略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9.略10.略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12.略13、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14、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15、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16、并非平列的两件事, 关键在于要“知新”, 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17、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18、言行要谨慎, 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19、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20、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二)1.⑴代所学知识⑵代孔文子⑶代学习所得2.AB。(三)1.孟子大学中庸2.不断学习、复习3.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不会矛盾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4.学习他优点自己也有的就反省自己。5.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6.略。

中考文言文《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中考文言文《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一、词语积累 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习,温习、复习、实习。[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亦]也。[自]从。[知]了解。[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高尚的人。[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为]替,给。[谋]谋划,指办事。[忠]尽心竭力。[交]结交,交往。[信]真诚,诚实。[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故]指学过的知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殆]有害。[诲]教,教导。[知]知道。[是]此,这。[贤]贤人,有才德的人。[齐]看齐,一齐。[内]指内心。[善者]指长处。善,好。[从]跟从,这里指学习。[士] 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弘毅]刚强,勇毅。[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重]重大。[已]停止。[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凋]凋谢。[行]奉行。[其]大概。[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希望。[勿]不要,[施]加。 1.通假字:[女]同“汝”,你。[知]通“智”,聪明、智慧。 2.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成语[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 1.第一则: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为人态度?①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②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③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论语十则》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

《论语》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 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 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 会, 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 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仲由,教给 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 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三个人 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 ‘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 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 到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中考题集与答案

《论语十则》中考题集与答案 《论语十则》中考题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

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识(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3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 (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

中考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泊秦淮杜牧

论语中考题汇编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识(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指不知道的东西。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2.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3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5.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6.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7.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超全汇总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超全汇总 《论语十则》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默而识之。

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桃花源记》 10.《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1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13.《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5.《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论语十则中考题集锦

论语十则中考题集锦 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哪些语句强调了谦虚?哪些语句强调了独立思考?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是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 答:孔子将?学习?与?复习?即?学?与?习?两个密切结合起来,在?学(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习(复习)?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哪种阿关系? 答: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4、从第六、七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在生活中,作为个人,要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5、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答:高洁傲岸、不畏严寒。获得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 6、请你摘录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著名的故事。 答:曾子杀彘,商鞅?立木为信?,刘邦?约法三章?。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中考复习题Word版

初一语文《论语十则》复习题 (教师用) 一、填空(12分) 1、,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子曰:“其恕乎!,。”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6分)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高兴 2、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意思是:你 3、是知也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三、一词多义 1、知 ①人不知而不愠(了解)②温故而知新(理解和体会) ③知之为知之(知道、懂得)④是知也(智慧) 2、故①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②既克,公问其故(原因) 3、思①思而不学则殆(空想)②见贤思齐焉(想着) 4、任①任重而道远(责任)②仁以为己任(任务) 四、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曾子()罔()殆()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照一定时间、及时)(复习) ⑵不亦说.乎(“悦”的古字,愉快) 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志同道合的人)(愉快、高兴) ⑷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了解)(恼怒、生气)(道德高尚的人) ⑸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知识)(新体会、新发现)(凭借)

⑥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思)

⑺为人谋.而不忠.乎?(办事)(尽心竭力) 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往)(诚实,真诚) ⑼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⑽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⑾诲.女知之乎!(教导诱导)(通“汝”你) 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这、此)(通“智”智慧) ⒀见贤思齐 ...焉(贤人)(考虑)(看齐) ⒁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长处)(学习) ⒂士.不可不弘毅 ..(士人)(刚强、勇毅) ⒃任.重而道远(责任) ⒄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 ⒅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遵守奉行) ⒆其恕.乎(儒家所倡导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喜欢)(施加、强加) 六、解释下列语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 5.子曰:“由,诲女(rǔ,通‘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智’)也。”《为政》

论语十则中考考点

《论语十则》中考题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 识(zhì):记住。② 厌:满足。③ 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 及:赶上,追上。⑤ 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 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3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 (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 ___________

课内文言文《论语十则》知识点梳理

2010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 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则》 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 ..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论语十则_中考复习知识点

《论语十则》中考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在我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二、重点词语解释 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乎?时:时常习:复习“说”同“悦”,愉快 有朋自 ..远方来朋:志同道合的朋友自:从 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愠:生气,发怒 不亦君子 ..乎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日三省 ...吾身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替谋:办事忠:尽心竭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交往信:诚实,真诚 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为 ...师矣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当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 诲汝 ..知之乎诲:教导女:同“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是 是知 ..也是:这知:同“智”,智慧,聪明 见贤思齐 ..焉思:想,想要齐:看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反省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读书人弘毅:刚强,勇毅 仁以为 ...己任仁:实现仁以:把为:作为 死而后已.已:停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凋:凋谢 有一言而可以 ..终身行.之者乎可以:能够行:奉行 其恕 ..乎其:大概,也许恕:恕道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欲:想要的勿:不要施:施加 三、解释语句 1.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新课标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

新课标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011中考文言文《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2011中考文言文《论语十则》复习要点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亦]也。[自]从。[(不)知](不)了解。[愠(yn)]生气,发怒。[君子]指高尚的人。[吾]我。[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为(wi)]替,给。[谋]谋划,指办事。[忠]尽心竭力。[交]结交,交往。[信]真诚,诚实。[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故]指学过的知识。[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殆(di)]有害。[诲(hu)]教,教导。[知(之)]知道(它)。[是]此,这。[贤]贤人,有才德的人。[齐]看齐,一齐。[内]指内心。[善者]指长处。善,好。[从]跟从,这里指学习。[士] 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弘(hng)毅]刚强,勇毅。[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重]重大。[已]停止。[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凋(diāo)]凋谢。[行]奉行。[其]大概。[恕(sh)]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希望。[勿(w)]不要,[施]加。 (二)1.通假字:[女]同汝,你。[(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2.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

中考语文文言文16篇专项训练一论语十则新人教版

一、<《论语》十则> ㈠解释下列加点字,翻译下列划线句,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音节并翻译(每句至多划两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不亦君子 ..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㈡文学常识:《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㈢理解默写: ①《论语》十则中表现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备的风格语句是:,? ②《论语》十则中表明孔子欲与友人相见时心情的句子是:,? ③《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作为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④在生活中,要表示善于随时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时,常引用孔子的话:,。 ⑤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回答) ⑥《论语》十则中使你终身受益的警句是,。 ⑦《论语》十则中“,”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⑧《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⑨《弟子归》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

《论语十则》中考题练

《论语十则》中考题练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它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3、特别注意的是,本文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4、重点字词的读音 (1)说(yua)乎(2)论(lún )语 (3)乐( yua)乎 (4)不愠( yùn ) (5)三省( xǐng )(6)传( chuán )不习乎 (7)罔( wǎng )(8)殆( dài )(9)诲女( rǔ)5、出自本文的成语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见贤思齐(4)三人行,必有我师(5)任重道远(6)死而后已(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关于内容分类 (1)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谈学习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法,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谈品德修养的: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关于字词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诲女:女通汝你 3、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二)词类活用 1、温故故:学过的知识 2、吾日日:每天 3、知新新:新的理解与体会 (三)其他 1、时习之时:时常习:复习 2、朋:志同道合的人 3、人不知知:了解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6、三省三:多次省:反省 7、信:真诚,诚实 8、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9、知新知:领悟 10、可以:可以凭借 11、罔:迷惑 12、殆:有害 13、思齐齐:相同、看齐 14、善者:优点好的方面 15、弘毅:刚强,勇毅 16、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 17、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论语十则复习题

论语十则 文学常识: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核心是:“礼”、“仁”。 生字: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w?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诲(huì)女(rǔ)知之乎是知(Zhì)也弘毅(yì)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其恕(shù)乎 解释加点字: 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有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愠:音yùn,恼怒,怨恨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是“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的意思:教,传授。乎的意思:语音助词。士:有抱负的人 宏毅:刚强勇毅而:虚词已:停止任重而道远:任务重大而道路遥远仁以为己任(任应该要加在一起):把实现“仁”的理想看成自己的任务 重乎:重,重大;乎,叹词,相当于“吗” 远乎:远,遥远;乎,叹词,相当于“吗” 岁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其恕乎:那大概就是“恕”了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要连起来):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己所不欲: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勿施于人:不要施加给别人

翻译句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中考题: 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 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它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考_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含答案解析]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 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 的诗是: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3.《别云间》表达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 4.《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 的诗句是: 5.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 “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 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 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6.《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 的诗句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 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 8.《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9..夏天,满湖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令人 心生敬重之感。请你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 形容一下: 10.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院中月光月影的 语句 11.《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 是: 12.《观沧海》一诗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千古名句 是: 13.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来形 容。 14.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 是。15.《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 合的句子是: 16.《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 希望的诗句 是: 。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上两句诗意境相 似的成语是 17.《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 是:。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 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 是:。 19.《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 是:;表现游子 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 是:。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 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 是: 。 2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是: ;写居室环境 的句子是:;写 与人交往的语句是: 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22.《爱莲说》中,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 表明作用独爱莲的句子是: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 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 洁自好的句子是: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 是:。 23.《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24..《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 是:;表现诗人 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25.《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 的诗句是:;写出国家和 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 是:;表现 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 气节的诗句是: 26.《醉翁亭记》中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山间朝暮之景 是: ;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 27.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 中的一句名言: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2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 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29.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 “”,顾炎武的

论语中考题

《论语十则》题集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识(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着作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3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 (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二)根据课文做题(课文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 2.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着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8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⑹不知为不知,是知③也知③: ⑺见贤思齐焉齐:⑻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⑶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⑷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